毛泽东隐秘愿望:曾想做一个肥皂制造专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17:59:29
毛泽东隐秘愿望:曾想做一个肥皂制造专家
2013年10月25日15:36  今晚报   我有话说(177人参与)
毛泽东一生中也有一些类似普通人的愿望,这些愿望让我们看到毛泽东作为普通人的人性光辉。

  做一个肥皂制造专家

  1911年9月,毛泽东来到长沙求学。同年10月,武汉革命军举起反清大旗,发动了武昌起义,辛亥革命爆发,紧接着全国纷纷响应。有一天,一个革命党人来学校发表演说,宣称辛亥革命是新纪元来临。毛泽东听了非常激动,他告诉好友,他决定响应孙中山推翻清王朝的号召,去体验军队生活,学习军事技术。毛泽东说到做到,很快采取了行动,五天后,他就投了湖南新军。

  1912年春的一天,毛泽东突然告诉班长彭友胜,他决定离开军队。他坦率地告诉彭友胜,清朝最后一个皇帝溥仪已经退位,中国现在是民国。孙中山和袁世凯也达成了妥协。“革命已经过去”,他“决定回去念书”。

  当兵生活结束后,毛泽东继续过他的学生生活。1936年,他对在陕北保安的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说:当时许多学校正在开办起来,它们利用报纸广告招新生。我并没有判断学校优劣的特定标准,也不明确自己究竟想干什么。一个警政学校的广告引起了我的注意,于是去报名投考。但在考试以前,我看到一所制造肥皂的学校的广告,它不收学费,供给膳宿,还答应给些津贴。这是一则吸引人、鼓舞人的广告。它说制造肥皂可以大大造福社会,富国利民。我当即改变了投考警校的念头,决定去做一个肥皂制造家。我在这里也交了一元钱报名费。事实上,19世纪末实业救国论应运而生,并在20世纪初在资产阶级上层人物中风行一时。“实业救国论”这个大背景,对当时立志救国的青年毛泽东产生了巨大影响。

  这个时候,湖南师范学校的一个广告又引起了毛泽东的注意,他很感兴趣地看了它的好处:不收学费,膳宿费低廉。毛泽东把自己的意图写信告诉了家里,取得了家里的同意。随后,毛泽东考取了这所学校,最后得到了毕业文凭。

  虽然毛泽东因受到当时“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要去做一个肥皂制造专家的夙愿没有实现,但他对我国轻工业(肥皂制造也无疑属轻工业)的发展一直很关注,他对化学的兴趣也始终存在。20世纪50年代初,有一次毛泽东外出的时候,食品工业部部长李烛尘陪着他,他就跟李烛尘学化学,谈起硫酸是什么成分时,他还能写出硫酸的分子式。

  1936年,他对在陕北保安的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说:当时许多学校正在开办起来,它们利用报纸广告招新生。一个警政学校的广告引起了我的注意,于是去报名投考。但在考试以前,我看到一所制造肥皂的学校的广告,它不收学费,供给膳宿,还答应给些津贴。它说制造肥皂可以大大造福社会,富国利民。我当即改变了投考警校的念头,决定去做一个肥皂制造家。

想要教书或当新闻记者

  毛泽东是一个农民的儿子,从他个人来说,并没有想到他会成为中国无产阶级政党的领袖。

  我们可从一份调查表上看到毛泽东对教育、对当教员的热衷。1921年年底,已经是共产党员的毛泽东在补填“少年中国学会会员终身志业调查表”时,在“终身欲研究之学术”栏中,郑重地填写了“教育学”三个字;在“终身欲从事之事业”栏中,填写了“教育事业”四个字;在“将来终身维持生活之方法”栏中,填写了“教育事业之月薪报酬及文字稿费”。

  从这份调查表中可以看出,毛泽东对从事教育事业不仅目标坚定,而且有着清晰的、具体的实施计划。这个志愿对毛泽东的一生有着重要的影响。当他成为一名职业革命家和党的领袖后,还曾多次谈到自己当教师的志愿。

  在1960年一次与日本朋友的谈话中,他说得更为详细。他说:我当时没有钱进大学,我读的是师范学校,是准备当教员的。我做过小学教员,也做过校长。我那时一心想当教员,并没有想当共产党员。后来反对军阀,受到《新青年》的影响。《新青年》开始并不是共产主义的杂志。后来教员当不下去了,逼得我搞学生运动、工人运动,那时开始有共产党。

  美国朋友安娜·路易斯·斯特朗也回忆说,1964年1月,毛泽东在谈到革命者并不是一开始就是革命者的时候,曾谈到他们是被反动派逼迫革命的:我自己是湖南的一个小学教师。我根本不懂马克思主义,也从未听说过共产党,更没想到我会成为一个战士,并组织一支部队去战斗。我是被迫这样做的。反动派杀人太多。

  1965年1月,毛泽东与斯诺漫谈时也说过,他的生涯是从做小学教员开始的。当时他没有想到打仗,也没有想到成为共产党人。人生多变,毛泽东也不例外。时势造英雄,历史将他推到了风口浪尖,并将他铸就成为中华民族的巨人。

  毛泽东还想当一名新闻记者。他虽然没有成为新闻记者,但他对记者职业的钟爱非同一般。

  新华社成立70周年前夕问世的《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新华社撰写的新闻作品》,集结了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许多新闻作品,其中58篇是毛泽东撰写的。解放战争期间新华社播发的《中原我军占领南阳》、《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别了,司徒雷登》、《将革命进行到底》、《丢掉幻想,准备斗争》、《唯心历史观的破产》等著名篇章,都出自毛泽东的手笔。新中国成立后,已是50多岁的毛泽东还在为新华社写稿。这就是:关于中苏建交的新闻稿、关于驳斥艾奇逊造谣的新闻稿、关于中国人民志愿军向平壤进攻的新闻稿、关于平壤解放的新闻稿、关于将开城地区划为中立区的新闻稿等。

  曾经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报道的新华社记者成一老先生回忆说,毛泽东一天为新华社写两三篇稿件也是常有的事,犹如一位十分勤奋的新闻记者。他写新闻稿不仅速度快,而且准确、鲜明、生动。一次,毛泽东写完稿之后,曾幽默地问旁边的新华社工作人员:你们说谁是最好的新华社记者?大家都露出了会心的微笑。

想去国外看一看

  毛泽东始终是一个主张出洋、吸收西方知识的人。早在1917年8月,他在写给老师黎锦熙先生的信中即提出了“须出洋求学,乃求西学大要”的目标。他在给同学的信中说:“我不是绝对反对留学的人,而是一个主张大留学政策的人。我觉得我们一些人都要过一回‘出洋’的瘾才对。”1921年9月,他计划在国内再做三四年的预备,然后“赴外国求学,至少五年,地点在俄”。但毛泽东的这些计划都没有实现。当许多人都在国外住洋房、吃面包时,毛泽东却走向了中国的穷乡僻壤,走向了社会的最底层,住茅屋,吃南瓜。正是从这里,他走向新中国的明天。

  从其个人志愿来说,毛泽东还是愿意到国外看一看的,即使在他身为党和国家领导人,从某种意义上说,失去了行动“自由”的情况下,他还是向往着外面精彩的大世界。

  1959年3月的一天早上,毛泽东在武汉东湖会见了作家安娜·路易斯·斯特朗。这次,斯特朗是跟黑人朋友杜波依斯夫妇一块儿来武昌看望毛泽东的。毛泽东跟斯特朗说,这是自延安那次谈“纸老虎”以来,他第一次接见美国朋友。毛泽东请大家坐下之后,谈笑风生。毛泽东十分钦佩杜波依斯91岁高龄身体还如此健康。毛泽东说:连我也感到上年岁了,但我还有精力,人也健壮。我每年还能畅游长江,也在中国其他河域里畅游过,还希望多游一点。如果你们三位不反对的话,我想在密西西比河里游泳。但我估计另外三位,杜勒斯先生、尼克松先生和艾森豪威尔先生,可能要反对。杜波依斯回答毛泽东:“正相反,这三位很可能想见到你在密西西比河里游泳,尤其在河口附近游。”“真的吗?如果这样的话,我便近日内动身出发,就算是位旅游者好了。我不谈任何政治问题,只在密西西比河里游泳。如果艾森豪威尔先生允许的话,我倒还想看看他打高尔夫球呢。或许我再去医院探望一下杜勒斯先生。”毛泽东笑着回答。杜波依斯说:“这可能会给杜勒斯一击。”毛泽东回答道:“这远非我去的用意,我非常希望杜勒斯先生能康复。作为美国国务卿,他对我们很有用。同时,他对美国人民、对全世界劳动人民都有用。”

  其实,毛泽东酷爱游泳是尽人皆知的。20世纪60年代,毛泽东提倡游泳,号召全国人民到大风大浪中去锻炼。上海附近游泳的人数多,这件事儿竟使国外出现谣传,说中国人学游泳是准备进攻台湾。毛泽东后来对斯诺说,这条消息是太夸大了,我们也没落后到用游泳的办法去解放台湾。外国的舆论也真是不可信。自然,毛泽东说要去游密西西比河,一定引起了更多的猜测。

  抗日战争后期,毛泽东在延安曾与美国观察团有过多次接触,也与美国政要华莱士、赫尔利、马歇尔有过交往。抗战胜利后外界纷纷传说毛泽东要去苏联养病,美国人对此当然十分敏感。针对这种谣传,毛泽东特地要周恩来带话给马歇尔说,如果要出国的话,他愿意先到美国去看看,因为那里有很多东西可以学习。这一消息转达给了马歇尔,当时他非常高兴,表示要立即向杜鲁门总统报告。可惜当时美国政府在推行“扶蒋反共”政策,使中美之间的交往隔绝了20多年。即使这样,毛泽东还是表示愿意与美国搞好关系。他欣赏美国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技术。他对外宾说:“如果美国人愿意的话,我们也愿意向他们学习。”


  十几年后,毛泽东又对日本客人说想到日本留学。20世纪70年代,日本外务大臣大平正芳访问中国,毛泽东在他的中南海寓所里接见了大平正芳。毛泽东说他在学日文,随即半开玩笑地说,他想到日本留学。大平正芳忙说:“那我们可怎么照料您好呢?难办哪,还是请您别去留学吧。”毛泽东开玩笑地说:“你不友好啊!”

  毛泽东这些半真半假的玩笑之词,多少反映了他晚年的志愿和抱负。一次,毛泽东与王海容谈话时说:“我学英语是为了研究语言,用英文和汉文作比较。如果有机会,还准备学点儿日本语。”他人到晚年,雄心不减。但是,在他与斯特朗和杜波依斯夫妇讲这番话的时候,是1959年的3月,我国经历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经济形势严峻,毛泽东此时怎么能走出中国呢?倘若他当时能有机会到这些发达国家看一看,或许会对中国的经济建设有更新的认识。



(责编:baifei)

http://history.sina.com.cn/bk/ds/2013-10-25/153672229.shtml毛泽东隐秘愿望:曾想做一个肥皂制造专家
2013年10月25日15:36  今晚报   我有话说(177人参与)
毛泽东一生中也有一些类似普通人的愿望,这些愿望让我们看到毛泽东作为普通人的人性光辉。

  做一个肥皂制造专家

  1911年9月,毛泽东来到长沙求学。同年10月,武汉革命军举起反清大旗,发动了武昌起义,辛亥革命爆发,紧接着全国纷纷响应。有一天,一个革命党人来学校发表演说,宣称辛亥革命是新纪元来临。毛泽东听了非常激动,他告诉好友,他决定响应孙中山推翻清王朝的号召,去体验军队生活,学习军事技术。毛泽东说到做到,很快采取了行动,五天后,他就投了湖南新军。

  1912年春的一天,毛泽东突然告诉班长彭友胜,他决定离开军队。他坦率地告诉彭友胜,清朝最后一个皇帝溥仪已经退位,中国现在是民国。孙中山和袁世凯也达成了妥协。“革命已经过去”,他“决定回去念书”。

  当兵生活结束后,毛泽东继续过他的学生生活。1936年,他对在陕北保安的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说:当时许多学校正在开办起来,它们利用报纸广告招新生。我并没有判断学校优劣的特定标准,也不明确自己究竟想干什么。一个警政学校的广告引起了我的注意,于是去报名投考。但在考试以前,我看到一所制造肥皂的学校的广告,它不收学费,供给膳宿,还答应给些津贴。这是一则吸引人、鼓舞人的广告。它说制造肥皂可以大大造福社会,富国利民。我当即改变了投考警校的念头,决定去做一个肥皂制造家。我在这里也交了一元钱报名费。事实上,19世纪末实业救国论应运而生,并在20世纪初在资产阶级上层人物中风行一时。“实业救国论”这个大背景,对当时立志救国的青年毛泽东产生了巨大影响。

  这个时候,湖南师范学校的一个广告又引起了毛泽东的注意,他很感兴趣地看了它的好处:不收学费,膳宿费低廉。毛泽东把自己的意图写信告诉了家里,取得了家里的同意。随后,毛泽东考取了这所学校,最后得到了毕业文凭。

  虽然毛泽东因受到当时“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要去做一个肥皂制造专家的夙愿没有实现,但他对我国轻工业(肥皂制造也无疑属轻工业)的发展一直很关注,他对化学的兴趣也始终存在。20世纪50年代初,有一次毛泽东外出的时候,食品工业部部长李烛尘陪着他,他就跟李烛尘学化学,谈起硫酸是什么成分时,他还能写出硫酸的分子式。

  1936年,他对在陕北保安的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说:当时许多学校正在开办起来,它们利用报纸广告招新生。一个警政学校的广告引起了我的注意,于是去报名投考。但在考试以前,我看到一所制造肥皂的学校的广告,它不收学费,供给膳宿,还答应给些津贴。它说制造肥皂可以大大造福社会,富国利民。我当即改变了投考警校的念头,决定去做一个肥皂制造家。

想要教书或当新闻记者

  毛泽东是一个农民的儿子,从他个人来说,并没有想到他会成为中国无产阶级政党的领袖。

  我们可从一份调查表上看到毛泽东对教育、对当教员的热衷。1921年年底,已经是共产党员的毛泽东在补填“少年中国学会会员终身志业调查表”时,在“终身欲研究之学术”栏中,郑重地填写了“教育学”三个字;在“终身欲从事之事业”栏中,填写了“教育事业”四个字;在“将来终身维持生活之方法”栏中,填写了“教育事业之月薪报酬及文字稿费”。

  从这份调查表中可以看出,毛泽东对从事教育事业不仅目标坚定,而且有着清晰的、具体的实施计划。这个志愿对毛泽东的一生有着重要的影响。当他成为一名职业革命家和党的领袖后,还曾多次谈到自己当教师的志愿。

  在1960年一次与日本朋友的谈话中,他说得更为详细。他说:我当时没有钱进大学,我读的是师范学校,是准备当教员的。我做过小学教员,也做过校长。我那时一心想当教员,并没有想当共产党员。后来反对军阀,受到《新青年》的影响。《新青年》开始并不是共产主义的杂志。后来教员当不下去了,逼得我搞学生运动、工人运动,那时开始有共产党。

  美国朋友安娜·路易斯·斯特朗也回忆说,1964年1月,毛泽东在谈到革命者并不是一开始就是革命者的时候,曾谈到他们是被反动派逼迫革命的:我自己是湖南的一个小学教师。我根本不懂马克思主义,也从未听说过共产党,更没想到我会成为一个战士,并组织一支部队去战斗。我是被迫这样做的。反动派杀人太多。

  1965年1月,毛泽东与斯诺漫谈时也说过,他的生涯是从做小学教员开始的。当时他没有想到打仗,也没有想到成为共产党人。人生多变,毛泽东也不例外。时势造英雄,历史将他推到了风口浪尖,并将他铸就成为中华民族的巨人。

  毛泽东还想当一名新闻记者。他虽然没有成为新闻记者,但他对记者职业的钟爱非同一般。

  新华社成立70周年前夕问世的《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新华社撰写的新闻作品》,集结了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许多新闻作品,其中58篇是毛泽东撰写的。解放战争期间新华社播发的《中原我军占领南阳》、《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别了,司徒雷登》、《将革命进行到底》、《丢掉幻想,准备斗争》、《唯心历史观的破产》等著名篇章,都出自毛泽东的手笔。新中国成立后,已是50多岁的毛泽东还在为新华社写稿。这就是:关于中苏建交的新闻稿、关于驳斥艾奇逊造谣的新闻稿、关于中国人民志愿军向平壤进攻的新闻稿、关于平壤解放的新闻稿、关于将开城地区划为中立区的新闻稿等。

  曾经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报道的新华社记者成一老先生回忆说,毛泽东一天为新华社写两三篇稿件也是常有的事,犹如一位十分勤奋的新闻记者。他写新闻稿不仅速度快,而且准确、鲜明、生动。一次,毛泽东写完稿之后,曾幽默地问旁边的新华社工作人员:你们说谁是最好的新华社记者?大家都露出了会心的微笑。

想去国外看一看

  毛泽东始终是一个主张出洋、吸收西方知识的人。早在1917年8月,他在写给老师黎锦熙先生的信中即提出了“须出洋求学,乃求西学大要”的目标。他在给同学的信中说:“我不是绝对反对留学的人,而是一个主张大留学政策的人。我觉得我们一些人都要过一回‘出洋’的瘾才对。”1921年9月,他计划在国内再做三四年的预备,然后“赴外国求学,至少五年,地点在俄”。但毛泽东的这些计划都没有实现。当许多人都在国外住洋房、吃面包时,毛泽东却走向了中国的穷乡僻壤,走向了社会的最底层,住茅屋,吃南瓜。正是从这里,他走向新中国的明天。

  从其个人志愿来说,毛泽东还是愿意到国外看一看的,即使在他身为党和国家领导人,从某种意义上说,失去了行动“自由”的情况下,他还是向往着外面精彩的大世界。

  1959年3月的一天早上,毛泽东在武汉东湖会见了作家安娜·路易斯·斯特朗。这次,斯特朗是跟黑人朋友杜波依斯夫妇一块儿来武昌看望毛泽东的。毛泽东跟斯特朗说,这是自延安那次谈“纸老虎”以来,他第一次接见美国朋友。毛泽东请大家坐下之后,谈笑风生。毛泽东十分钦佩杜波依斯91岁高龄身体还如此健康。毛泽东说:连我也感到上年岁了,但我还有精力,人也健壮。我每年还能畅游长江,也在中国其他河域里畅游过,还希望多游一点。如果你们三位不反对的话,我想在密西西比河里游泳。但我估计另外三位,杜勒斯先生、尼克松先生和艾森豪威尔先生,可能要反对。杜波依斯回答毛泽东:“正相反,这三位很可能想见到你在密西西比河里游泳,尤其在河口附近游。”“真的吗?如果这样的话,我便近日内动身出发,就算是位旅游者好了。我不谈任何政治问题,只在密西西比河里游泳。如果艾森豪威尔先生允许的话,我倒还想看看他打高尔夫球呢。或许我再去医院探望一下杜勒斯先生。”毛泽东笑着回答。杜波依斯说:“这可能会给杜勒斯一击。”毛泽东回答道:“这远非我去的用意,我非常希望杜勒斯先生能康复。作为美国国务卿,他对我们很有用。同时,他对美国人民、对全世界劳动人民都有用。”

  其实,毛泽东酷爱游泳是尽人皆知的。20世纪60年代,毛泽东提倡游泳,号召全国人民到大风大浪中去锻炼。上海附近游泳的人数多,这件事儿竟使国外出现谣传,说中国人学游泳是准备进攻台湾。毛泽东后来对斯诺说,这条消息是太夸大了,我们也没落后到用游泳的办法去解放台湾。外国的舆论也真是不可信。自然,毛泽东说要去游密西西比河,一定引起了更多的猜测。

  抗日战争后期,毛泽东在延安曾与美国观察团有过多次接触,也与美国政要华莱士、赫尔利、马歇尔有过交往。抗战胜利后外界纷纷传说毛泽东要去苏联养病,美国人对此当然十分敏感。针对这种谣传,毛泽东特地要周恩来带话给马歇尔说,如果要出国的话,他愿意先到美国去看看,因为那里有很多东西可以学习。这一消息转达给了马歇尔,当时他非常高兴,表示要立即向杜鲁门总统报告。可惜当时美国政府在推行“扶蒋反共”政策,使中美之间的交往隔绝了20多年。即使这样,毛泽东还是表示愿意与美国搞好关系。他欣赏美国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技术。他对外宾说:“如果美国人愿意的话,我们也愿意向他们学习。”


  十几年后,毛泽东又对日本客人说想到日本留学。20世纪70年代,日本外务大臣大平正芳访问中国,毛泽东在他的中南海寓所里接见了大平正芳。毛泽东说他在学日文,随即半开玩笑地说,他想到日本留学。大平正芳忙说:“那我们可怎么照料您好呢?难办哪,还是请您别去留学吧。”毛泽东开玩笑地说:“你不友好啊!”

  毛泽东这些半真半假的玩笑之词,多少反映了他晚年的志愿和抱负。一次,毛泽东与王海容谈话时说:“我学英语是为了研究语言,用英文和汉文作比较。如果有机会,还准备学点儿日本语。”他人到晚年,雄心不减。但是,在他与斯特朗和杜波依斯夫妇讲这番话的时候,是1959年的3月,我国经历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经济形势严峻,毛泽东此时怎么能走出中国呢?倘若他当时能有机会到这些发达国家看一看,或许会对中国的经济建设有更新的认识。



(责编:baifei)

http://history.sina.com.cn/bk/ds/2013-10-25/153672229.shtml
毛的字是润之,有关系吗
做了肥皂给刘用?
润之牌肥皂
穿越类小说猪脚开始的时候都是想做些肥皂香水玻璃瓶什么的吧
凯申公在捡润之牌肥皂的时候,不幸杯具了。
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13-10-28 19:34
凯申公在捡润之牌肥皂的时候,不幸杯具了。
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