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越作战将星录(六) 边贵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20:50:20
在1979年的中越战争中,越军曾喊出过一个口号:“消灭163,活捉边贵祥” ,还将其写进了作战宣传手册里。能被越军指名道姓叫阵的中国将领,在这场战争中并不多见,足见越军对他的痛恨程度。这个口号中的主角,就是在战争中歼灭越军最多、仗打得最硬、打越军打得最狠的广州军区陆军第55军163师师长,边贵祥。

边贵祥是河北省香河县人, 1928年2月3日出生于一个贫寒的农民家庭。他从6岁起就给地主家养猪、放羊,稍大一点便开始做长工。为了不受人欺负,他藉着给地主家接送公子上学的机会学习认字,并向看家护院的武师学习武艺。16岁的时候,边贵祥路见不平,打死了一个调戏民女的团丁。团防局派兵来抓他,边贵祥不得不离家出逃。在逃亡的路上,边贵祥遇到了八路军晋察冀军区一名叫王金宝的侦察员。他向王金宝说了自己的遭遇和决心去投奔八路军的想法,王金宝就让他带路帮助去保定城执行侦察任务。在侦察敌情的过程中,边贵祥表现得灵活机智,受到了王金宝和保定地下党组织负责人的表扬。任务完成后,王金宝就带边贵祥回到了军区驻地,给他办了入伍登记手续,然后亲自把他送到军区教导大队。在教导大队经过一段时间集训后,边贵祥进步很快,成绩优异,后来被当作战斗骨干分配到了冀热辽军区第十八军分区当了一名战士。

分到部队后,边贵祥就表现出了与众不同的一面。他的战友在多年后回忆说:“打枪时,别人趴着打,他是站起来打,或者坐着打。”当时正是抗日战争战略反攻阶段前夕,部队频频向日军出击,战斗较为频繁。分到部队不久,边贵祥就在战斗中负了伤。那次战斗中,边贵祥所在的连队担任正面阻击,掩护团主力从侧翼迂回分割敌人。战斗进程非常激烈,一度打成了肉搏战。边贵祥一个人被3名日军围住,他勇猛无比,以一敌三,接连将3名日军全部刺倒。这时,一发炮弹在他附近爆炸,边贵祥的左眼被弹片击中,眼球流出了眼眶。就在他用急救包托住眼球往眼眶里按压时,日军又突入了阵地。边贵祥索性将急救包连同眼球一起甩开,端着刺刀又冲向了敌人。危急时刻,战友们冲了上来,支援边贵祥一起消灭了突入之敌。就在这一战后,边贵祥左眼失明,成了“边瞎子”。

在另一次战斗中,边贵祥的右睾丸被子弹打穿。送到后方医院时伤口已化脓发炎,医生说想保住命就得将右睾丸摘掉。边贵祥问医生:“二缺一以后,我的枪还行不行?”医生没听明白,还安慰边贵祥要安心养伤。边贵祥又解释说:“我说的不是打仗用的枪,是我身上这杆枪!”医生这才醒悟过来,笑着说:“行,问题不大。” 边贵祥听后开心地大笑,双手合十,仰面朝天念道:“阿弥佗佛,万幸,万幸,我老边家不该绝后。”旁边的医生护士都被他逗笑了。

抗战胜利后,边贵祥所在的部队奉命挺进东北,后来相继改编成了冀热辽军区独立第17旅49团 、独立第1师1团 、东北野战军11纵31师91团。这个团的前身就是红一军团第1师1团,大名鼎鼎的“红一团”。

边贵祥打起仗来勇猛异常,简直不要命,在部队中很快从战士升到了排长。在1948年5月25日攻打热河省重镇隆化的战斗中,11纵31师负责攻击城西的苔山主阵地之敌。守卫苔山的1个加强营国民党军极为顽强,在一个白天时间内顶住了31师2个团的进攻。91团主攻苔山主峰,部队不得不一步步爆破前进,伤亡很大。边贵祥担任爆破任务,多次挟着炸药包沿山坡跃进,连续炸毁了几座敌人碉堡。当他准备再次前出爆破时,遭到敌军射击,头部和身上连中数弹,昏死过去。救护队将边贵祥从战场抬下来时,他已生命垂危。在经过包扎后,民工把边贵祥抬到房外。这时敌军的炮弹纷纷打在急救点周围,不少民工和救护人员当场伤亡。其中有一发炮弹还呼啸着落在边贵祥身边,令人惊异的是炮弹竟然没有爆炸。边贵祥真是大难不死,后来经过救护又顽强地活了过来。直到2001年,边贵祥还在寻找当年的救命恩人。

这次隆化攻坚战在战史上颇为有名,因为打出了一个无人不知的战斗英雄。在进攻最坚固的堡垒隆化中学的战斗中,11纵32师96团2营6连2排6班班长董存瑞舍身炸碉堡,英勇牺牲,一举成为辉耀全军的楷模。边贵祥所在的31师与苔山之敌反复争夺,一直打到入夜才将苔山攻下,而守敌还逃跑了20余人。激战中,边贵祥所在的91团团长兼31师副师长李荣顺也中弹牺牲。这次隆化攻坚战东野11纵以3个师另1个炮兵旅的绝对优势兵力围攻国民党正规军2个营及炮兵、保安团一部,因步炮协同不好、指挥不当,付出很大代价却没有全歼守敌,结果打成了一个消耗仗。指挥这次战斗的11纵司令员贺晋年是陕北红军出身,在西北和东北都以擅长剿匪而闻名,可惜这一仗没有打好。贺晋年在东北主持合江军区时曾剿灭了号称“四大旗杆”的土匪头子李华堂、谢文东、孙荣久、张雨新,小说《林海雪原》描写的就是这段时期在牡丹江军区的剿匪故事。1955年全军授衔,因为吃了高岗的瓜落,红军时就当过军长的贺晋年只被授予少将,成了全军唯一的副兵团级少将,令他饮恨一生。

辽沈战役结束后,11纵被编入程子华指挥的东野先遣兵团秘密入关。本来中央军委已命令东野先遣兵团绕过密云,直出平绥线,隔断北平与怀来间联系,击退北平增援之敌。不料程子华却命令11纵去打密云,结果惊动了在北平的傅作义,令其嫡系郭景云的35军从张家口乘坐几百辆卡车急速东逃。这下引发了毛泽东的雷霆震怒,连带着把林彪也批评了。当然后来35军阴差阳错地还是没能跑回北平,被华北军区的杨罗耿兵团给围在新保安了。光说打密云这事,11纵在攻城时又没搞好协调,炮火准备还在进行中,纵队就命令步兵出击,结果步兵遭到双方炮火轰击,伤亡很大。边贵祥所在的91团从东北侧突破,拼死突入城内,和疯狂反扑的国民党军打成了肉搏战。2营5连在连长王永贵率领下一直冲在最前面,多次与敌白刃格斗,一直坚持到友邻部队支援上来,最后全连打到只剩一个排。战后,5连荣获了“密云尖刀连”光荣称号。战斗中,边贵祥也猛打猛冲,甚至不顾弹雨横飞站起来扫射冲上来的敌人,幸亏旁边的战友一把将他拉下来,才没有被击中。在多年后,边贵祥回忆起自己的战斗生涯时这样说:“我不要功,不要钱,只想消灭敌人。”

1948年11月,东北野战军按照中央军委规定的统一序列进行整编,11纵31师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8军142师,91团也改称为424团。这时,边贵祥已是424团1营1连连长。东北野战军是全军整编最早的部队,不过一直到平津战役结束,军史上还是习惯按东野时的纵队番号来称呼。此后,边贵祥又随部队南下,先后参加了湘赣、赣西南、井冈山地区剿匪等战役战斗。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边贵祥大大小小打过数十仗,先后负过5次伤,左眼被打瞎,手、腿、头、腹均有弹坑,有些弹片一直在体内伴随了他一生。在边贵祥逝世后,从他的骨灰中用磁铁吸出了3块弹片,最大的有花生米大。

边贵祥作战勇猛,但却很少有立功的记录。实际上上级曾数次要给他记功,但边贵祥都坚决推辞,他说:“我是放牛娃出身,是党和军队养育了我,使我成长为一名革命战士。现在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人民服务,应该做的算什么立功。” 边贵祥这种不要功,不争功的性格,体现了一名革命军人的高风亮节,却也是他日后军中晋升受压的一个重要原因。

1950年11月,142师奉命从江西调赴东北改编为炮兵第五训练基地。为保留“红一团”,将424团与144师430团互调建制,改称144师430团。1952年3月,第48军番号撤销,144师改称第21兵团144师。1952年11月,第21兵团番号改为陆军第55军,144师番号不变。从1953年起,边贵祥历任430团的1营参谋长、营长、军作训参谋、团长等职。

从1967年到1968年,边贵祥以中国军事顾问身份,到越南参加抗美援越两年多。在这段时间里,边贵祥熟悉了越军的战略战术、作战特点和亚热带山岳丛林的地形、气候等情况,为他10多年后带兵入越作战打下了重要基础。同时,越方对他也较为熟悉,从而引发了后来越军当面叫阵的那个著名口号。

(待续)
在1979年的中越战争中,越军曾喊出过一个口号:“消灭163,活捉边贵祥” ,还将其写进了作战宣传手册里。能被越军指名道姓叫阵的中国将领,在这场战争中并不多见,足见越军对他的痛恨程度。这个口号中的主角,就是在战争中歼灭越军最多、仗打得最硬、打越军打得最狠的广州军区陆军第55军163师师长,边贵祥。

边贵祥是河北省香河县人, 1928年2月3日出生于一个贫寒的农民家庭。他从6岁起就给地主家养猪、放羊,稍大一点便开始做长工。为了不受人欺负,他藉着给地主家接送公子上学的机会学习认字,并向看家护院的武师学习武艺。16岁的时候,边贵祥路见不平,打死了一个调戏民女的团丁。团防局派兵来抓他,边贵祥不得不离家出逃。在逃亡的路上,边贵祥遇到了八路军晋察冀军区一名叫王金宝的侦察员。他向王金宝说了自己的遭遇和决心去投奔八路军的想法,王金宝就让他带路帮助去保定城执行侦察任务。在侦察敌情的过程中,边贵祥表现得灵活机智,受到了王金宝和保定地下党组织负责人的表扬。任务完成后,王金宝就带边贵祥回到了军区驻地,给他办了入伍登记手续,然后亲自把他送到军区教导大队。在教导大队经过一段时间集训后,边贵祥进步很快,成绩优异,后来被当作战斗骨干分配到了冀热辽军区第十八军分区当了一名战士。

分到部队后,边贵祥就表现出了与众不同的一面。他的战友在多年后回忆说:“打枪时,别人趴着打,他是站起来打,或者坐着打。”当时正是抗日战争战略反攻阶段前夕,部队频频向日军出击,战斗较为频繁。分到部队不久,边贵祥就在战斗中负了伤。那次战斗中,边贵祥所在的连队担任正面阻击,掩护团主力从侧翼迂回分割敌人。战斗进程非常激烈,一度打成了肉搏战。边贵祥一个人被3名日军围住,他勇猛无比,以一敌三,接连将3名日军全部刺倒。这时,一发炮弹在他附近爆炸,边贵祥的左眼被弹片击中,眼球流出了眼眶。就在他用急救包托住眼球往眼眶里按压时,日军又突入了阵地。边贵祥索性将急救包连同眼球一起甩开,端着刺刀又冲向了敌人。危急时刻,战友们冲了上来,支援边贵祥一起消灭了突入之敌。就在这一战后,边贵祥左眼失明,成了“边瞎子”。

在另一次战斗中,边贵祥的右睾丸被子弹打穿。送到后方医院时伤口已化脓发炎,医生说想保住命就得将右睾丸摘掉。边贵祥问医生:“二缺一以后,我的枪还行不行?”医生没听明白,还安慰边贵祥要安心养伤。边贵祥又解释说:“我说的不是打仗用的枪,是我身上这杆枪!”医生这才醒悟过来,笑着说:“行,问题不大。” 边贵祥听后开心地大笑,双手合十,仰面朝天念道:“阿弥佗佛,万幸,万幸,我老边家不该绝后。”旁边的医生护士都被他逗笑了。

抗战胜利后,边贵祥所在的部队奉命挺进东北,后来相继改编成了冀热辽军区独立第17旅49团 、独立第1师1团 、东北野战军11纵31师91团。这个团的前身就是红一军团第1师1团,大名鼎鼎的“红一团”。

边贵祥打起仗来勇猛异常,简直不要命,在部队中很快从战士升到了排长。在1948年5月25日攻打热河省重镇隆化的战斗中,11纵31师负责攻击城西的苔山主阵地之敌。守卫苔山的1个加强营国民党军极为顽强,在一个白天时间内顶住了31师2个团的进攻。91团主攻苔山主峰,部队不得不一步步爆破前进,伤亡很大。边贵祥担任爆破任务,多次挟着炸药包沿山坡跃进,连续炸毁了几座敌人碉堡。当他准备再次前出爆破时,遭到敌军射击,头部和身上连中数弹,昏死过去。救护队将边贵祥从战场抬下来时,他已生命垂危。在经过包扎后,民工把边贵祥抬到房外。这时敌军的炮弹纷纷打在急救点周围,不少民工和救护人员当场伤亡。其中有一发炮弹还呼啸着落在边贵祥身边,令人惊异的是炮弹竟然没有爆炸。边贵祥真是大难不死,后来经过救护又顽强地活了过来。直到2001年,边贵祥还在寻找当年的救命恩人。

这次隆化攻坚战在战史上颇为有名,因为打出了一个无人不知的战斗英雄。在进攻最坚固的堡垒隆化中学的战斗中,11纵32师96团2营6连2排6班班长董存瑞舍身炸碉堡,英勇牺牲,一举成为辉耀全军的楷模。边贵祥所在的31师与苔山之敌反复争夺,一直打到入夜才将苔山攻下,而守敌还逃跑了20余人。激战中,边贵祥所在的91团团长兼31师副师长李荣顺也中弹牺牲。这次隆化攻坚战东野11纵以3个师另1个炮兵旅的绝对优势兵力围攻国民党正规军2个营及炮兵、保安团一部,因步炮协同不好、指挥不当,付出很大代价却没有全歼守敌,结果打成了一个消耗仗。指挥这次战斗的11纵司令员贺晋年是陕北红军出身,在西北和东北都以擅长剿匪而闻名,可惜这一仗没有打好。贺晋年在东北主持合江军区时曾剿灭了号称“四大旗杆”的土匪头子李华堂、谢文东、孙荣久、张雨新,小说《林海雪原》描写的就是这段时期在牡丹江军区的剿匪故事。1955年全军授衔,因为吃了高岗的瓜落,红军时就当过军长的贺晋年只被授予少将,成了全军唯一的副兵团级少将,令他饮恨一生。

辽沈战役结束后,11纵被编入程子华指挥的东野先遣兵团秘密入关。本来中央军委已命令东野先遣兵团绕过密云,直出平绥线,隔断北平与怀来间联系,击退北平增援之敌。不料程子华却命令11纵去打密云,结果惊动了在北平的傅作义,令其嫡系郭景云的35军从张家口乘坐几百辆卡车急速东逃。这下引发了毛泽东的雷霆震怒,连带着把林彪也批评了。当然后来35军阴差阳错地还是没能跑回北平,被华北军区的杨罗耿兵团给围在新保安了。光说打密云这事,11纵在攻城时又没搞好协调,炮火准备还在进行中,纵队就命令步兵出击,结果步兵遭到双方炮火轰击,伤亡很大。边贵祥所在的91团从东北侧突破,拼死突入城内,和疯狂反扑的国民党军打成了肉搏战。2营5连在连长王永贵率领下一直冲在最前面,多次与敌白刃格斗,一直坚持到友邻部队支援上来,最后全连打到只剩一个排。战后,5连荣获了“密云尖刀连”光荣称号。战斗中,边贵祥也猛打猛冲,甚至不顾弹雨横飞站起来扫射冲上来的敌人,幸亏旁边的战友一把将他拉下来,才没有被击中。在多年后,边贵祥回忆起自己的战斗生涯时这样说:“我不要功,不要钱,只想消灭敌人。”

1948年11月,东北野战军按照中央军委规定的统一序列进行整编,11纵31师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8军142师,91团也改称为424团。这时,边贵祥已是424团1营1连连长。东北野战军是全军整编最早的部队,不过一直到平津战役结束,军史上还是习惯按东野时的纵队番号来称呼。此后,边贵祥又随部队南下,先后参加了湘赣、赣西南、井冈山地区剿匪等战役战斗。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边贵祥大大小小打过数十仗,先后负过5次伤,左眼被打瞎,手、腿、头、腹均有弹坑,有些弹片一直在体内伴随了他一生。在边贵祥逝世后,从他的骨灰中用磁铁吸出了3块弹片,最大的有花生米大。

边贵祥作战勇猛,但却很少有立功的记录。实际上上级曾数次要给他记功,但边贵祥都坚决推辞,他说:“我是放牛娃出身,是党和军队养育了我,使我成长为一名革命战士。现在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人民服务,应该做的算什么立功。” 边贵祥这种不要功,不争功的性格,体现了一名革命军人的高风亮节,却也是他日后军中晋升受压的一个重要原因。

1950年11月,142师奉命从江西调赴东北改编为炮兵第五训练基地。为保留“红一团”,将424团与144师430团互调建制,改称144师430团。1952年3月,第48军番号撤销,144师改称第21兵团144师。1952年11月,第21兵团番号改为陆军第55军,144师番号不变。从1953年起,边贵祥历任430团的1营参谋长、营长、军作训参谋、团长等职。

从1967年到1968年,边贵祥以中国军事顾问身份,到越南参加抗美援越两年多。在这段时间里,边贵祥熟悉了越军的战略战术、作战特点和亚热带山岳丛林的地形、气候等情况,为他10多年后带兵入越作战打下了重要基础。同时,越方对他也较为熟悉,从而引发了后来越军当面叫阵的那个著名口号。

(待续)
插个楼等更新
我也等着沈大更新。
越军口号理好像还有李万庆?
f22 发表于 2013-10-12 09:50
越军口号理好像还有李万庆?
应是李万余,163师的副师长。
triumph0929 发表于 2013-10-12 10:26
应是李万余,163师的副师长。
是,我说怎么有点不对劲呢
f22 发表于 2013-10-12 10:29
是,我说怎么有点不对劲呢
解放军报有过报道,带突击营,在战壕里面传帮带,以自己的经验编顺口溜:“阻击战,靠勇敢,靠手榴弹”
triumph0929 发表于 2013-10-12 10:38
解放军报有过报道,带突击营,在战壕里面传帮带,以自己的经验编顺口溜:“阻击战,靠勇敢,靠手榴弹”
10年大发疯摧毁了军事教育,就经验带兵吧
高风亮节,淡泊名利,有古典名士之风采!这才是真正的军人性格,古代的军事家和哲人,如孙武、孔子莫不如此
u=2198885895,2899386462&fm=23&gp=0.jpg
高风亮节,淡泊名利,有古典名士之风采!这才是真正的军人性格,古代的军事家和哲人,如孙武、孔子莫不如此 ...
说的好,赞一个
等待更新。。速度。。
875784209 发表于 2013-10-13 15:47
说的好,赞一个
哦?你常在水木论坛吗?
我就插楼来等待更新了
x_jia 发表于 2013-10-13 22:22
我就插楼来等待更新了
他可能是写书的
楼主,下面呢?等着更新呢?


1970年1月,全军再次统一番号,144师改番号为陆军第163师,下辖步兵487、488、489团和炮兵团,边贵祥被任命为163师师长。55军的成分主要来源于原国民党起义部队改编成的第21兵团、四野第48军军部及144师、第49军145师等部,较为复杂。在当时广州军区所属部队中,55军资历最浅,地位最低。

在1960年代初的三年大饥荒后,根据中央指示,全党全军全民都要大抓农业生产,吃饱肚子是第一位的。55军也不例外,撒下部队去屯田垦荒。1969年7月28日11时许,6903号台风中心登陆广东省汕头市。据气象资料,这次台风是12级,风速最高时达到了53米/秒。周恩来亲自把电话打到了汕头地区革委会,要求他们积极做好防风抗灾的准备工作。但是,为了保护位于汕头市区西部围海造田出来的2万亩牛田洋军垦农场,为了捍卫毛主席光辉的“五.七指示”,当地的军垦部队55军219师指挥部没有命令部队转移,而是决心誓死守护海堤,人在堤在!就在凶猛的台风来临之前,守卫海堤的部队官兵和下乡锻炼自愿参加抢险行动的上千名大学生还庄严地宣誓:“千准备万准备,用毛泽东思想武装头脑是第一准备!”然而,在大自然面前,人类的狂热只能得到惨痛的教训。当猛烈的台风裹着暴雨和滔天海潮登陆时,牛田洋的部队官兵与学生一排排手挽着手冲上大堤,拼命用麻包草袋堵塞缺口,还有很多人抱着石头纵身跳进海水里,瞬间就无影无踪。前边的人链被冲倒在漩涡里挣扎,后面更多的人仍踉跄着向大堤挺进。直到海潮将几面海堤全部冲毁,无可阻挡地将牛田洋灌成一片泽国,成千上万的人才在汪洋大水里各自挣扎逃命。台风过后,牛田洋军垦农场遭到巨大破坏,水面上尸横漂橹,惨烈无比。经过清点,有553名部队官兵和大学生牺牲,其中军人470名,包括团级干部2名,大学生83名。部队丢失枪支551支、火炮32门,报废轻武器308支、火炮28门。同时损失的还有数量可观的军用器材以及衣物、现金和粮票。虽然没有保住牛田洋军垦农场,但这次抗灾抢险行动仍得到了“北有珍宝岛,南有牛田洋”的赞誉,被宣布为又一次“毛泽东思想的伟大胜利”。事后,219师召开了庆功授奖大会,全师荣立三等功以上的有657人。不久,一本名为《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英雄赞歌》的书就出版了。这个219师,后在1970年1月改番号为陆军第164师。

边贵祥在163师一口气干了9年师长。他平时治军极严,对干部要求严格,时常骂人,对战士们则很温和。有老部下曾回忆说:“他生气时,会夹杂着一连串的国骂,相当刻薄。” “记得有一回,我们师直部队进行夜间野营拉练,当时天非常的黑,在长长的队伍行进过程中,不知道是哪个分队里,有人闪了一下电筒照路。边师长见状,大骂道:‘他娘的!是哪个王八蛋干的?老子毙了你!’弄得队伍中人人自危,再也不敢造次了。” “他喜欢对老兵、小兵和新兵们说:‘不要急,慢慢来,想好了再如实说,看准了就大胆做’。” 边贵祥从不随意处分一名战士,因为他认为,只有无能的干部,没有愚笨的士兵。一位军医还记得,“当年军人的头发只能留1厘米长,帽沿下只能是0.5厘米;军人骑单车是不能搭人的,谁违犯了纪律,都是会挨批的。1977年,部队到广东惠来搞军事大演习。期间的休息时间,有两名连级干部骑单车时,顺路载了两名当地的女子,边贵祥恰巧撞见这一幕。除了遭到狠批一顿外,边贵祥还要他俩当众载着100斤的大米骑到山上。这个笑话,在当时的参演部队中流传甚广。” 对于边贵祥的这种管理风格,有褒有贬。喜欢他的部下们会亲切地称他为“老边师长”,厌烦他的人则私下里骂他“独眼龙”、“边瞎子”、“边太监”等。一名老部下把他和《亮剑》中的李云龙做了比较:“但他比李云龙要好,李云龙不讲政策,我们的老边师长会讲政策,他从不会乱来。”“脾气虽然很爆,但他心地非常善良。”

在日常的军事训练和战斗作风培养上,边贵祥讲究从实战出发,任何时候都着眼于战争的特点和发展,以提高战斗力的标准来要求部队。为了部队能达到实战要求,边贵祥把军人必须脱离寻常习惯的思想作为治军的行动准则。他常说:“作为一名军事指挥员,就是要部队时刻保持战斗状态。”在这种思维方式和思想方法指导下,边贵祥的训练方法和对部队的要求常常具有与众不同的特点,显得有些“怪”,很多官兵感到吃不消。但后来的实战中证明,边贵祥将很多实战中的困难想到了前面,提前进行了训练,具有很强的科学性,真正是实践了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的至理名言。因此,163师的军事训练都是以练为战,下真功夫,干部战士都要多学几手,以应对随时可能来临的战争。到163师的兵,要时刻做好掉一身肉、脱几层皮的精神准备。55军虽然是广州军区的二流部队,但163师的训练是搞得扎扎实实的,官兵素质高,成为了广州军区为数不多的拔尖部队。

边贵祥在163师的搭档是政委吴恩庆,此人是163师的另一个灵魂人物,非常值得一说。吴恩庆是河北玉田人,比边贵祥大一岁。他虽是农家出身,但天性聪颖,小小年纪在地主家干活的时候就跟着识文断字、听说讲古,打下了文化基础。16岁时,他为抗婚逃走,参加了八路军,早早到了“红一团”。吴恩庆作战勇敢,颇有韬略,职务上升很快。边贵祥是排长时他是指导员,边贵祥是连长时他是营长,边贵祥是营长时他是团参谋长,长期成为了边贵祥的上级。在解放战争初期的一次战斗中,吴恩庆头部中弹负伤。战友们把他从战场上抬下来时,都以为吴恩庆已经牺牲了,就从老乡那儿买了一副棺材,准备将他掩埋。就在落棺下葬后要填土时,突然听到棺材里有响声,大家连把棺材打开,只见吴恩庆的四肢正在蠕动。经过抢救,吴恩庆大难不死活了过来,伤愈后又走上了战场。建国后,吴恩庆被第一批选送到南京军事学院基本系学习。因成绩优异,毕业后又被选调到北京高等军事学院任战役系教员,后来又升为教研室主任。在高等军事学院期间,无论是讲课还是进行学术讨论,吴恩庆从不要讲稿,滔滔不绝,深受好评。执教近10年后,吴恩庆被调任55军副参谋长,不久又出任163师政委。

和边贵祥一样,吴恩庆同样治军严格,作风踏实,最讨厌弄虚作假。一旦发现,不论是谁,批评起来从不讲情面,很多人都在他手下吃过苦头。有一句顺口溜在163师传了许多年:“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吴政委来检查”。因此,吴恩庆又被部下们在私下里称为“吴马列”。吴恩庆平素注重军人仪表,器宇轩昂,不怒自威。他思维敏捷,出口成章,下笔成文,才华横溢。解放军报记者唐平若曾回忆说:“听吴政委上军事课和作哲学辅导报告,简直就是一种文化艺术的享受。尤其是军事辩证法讲的实在太精彩了,真有身临其境,出神入化的感觉。他是一个军政兼优、德才兼备、文武双全的中高级指挥员。”还在南京军事学院学习的时候,刘伯承院长就很欣赏吴恩庆,后来回北京高等军事学院任职后还特意将吴恩庆调了过去。按理说,吴恩庆应该在军中大有前途。然而,吴恩庆曾在文革期间参加了军事学院的造反行动,得罪了某些军界高层人物。在1979对越自卫还击作战后,163师战绩辉煌,吴恩庆却没能得到晋升,反而被调到桂林陆军学院担任政治部副主任,后来早早退休。

1978年底,中央军委决策发起对越自卫还击作战,参战各部队迅速进行了准备。163师也接到军部通知,各抽调能担任正副班长的士兵骨干76人补给将要扩编为甲种师的164、165师。同时163师增编一个无线电技术侦察大队,并为各部队补充武器装备和技术器材。在准备过程中,边贵祥的“怪”劲又来了。他觉得万一各团在战场上把自己的部队都用上了,师部手头上没有一点机动兵力,这可不行。于是他打破常规,给师教导队挂了一块师独立营的牌子,编为3个步兵连,等打完仗后再撤销。兵员一是从非战斗部队压编抽人,二是把牛田洋生产基地的兵员全部调回来,三是将师团农场进行生产经营的兵员全抽回来,四是将全师各超编单位的超编人员统一编入师教导队。独立营的武器装备从师库存中解决,每个步兵班配备1挺班用机枪,其余战斗人员一律配冲锋枪。就这样,边贵祥不怕得罪人,打破阻力,敢于负责,为全师建立起了一支装备较好机动部队。

(待续)


1970年1月,全军再次统一番号,144师改番号为陆军第163师,下辖步兵487、488、489团和炮兵团,边贵祥被任命为163师师长。55军的成分主要来源于原国民党起义部队改编成的第21兵团、四野第48军军部及144师、第49军145师等部,较为复杂。在当时广州军区所属部队中,55军资历最浅,地位最低。

在1960年代初的三年大饥荒后,根据中央指示,全党全军全民都要大抓农业生产,吃饱肚子是第一位的。55军也不例外,撒下部队去屯田垦荒。1969年7月28日11时许,6903号台风中心登陆广东省汕头市。据气象资料,这次台风是12级,风速最高时达到了53米/秒。周恩来亲自把电话打到了汕头地区革委会,要求他们积极做好防风抗灾的准备工作。但是,为了保护位于汕头市区西部围海造田出来的2万亩牛田洋军垦农场,为了捍卫毛主席光辉的“五.七指示”,当地的军垦部队55军219师指挥部没有命令部队转移,而是决心誓死守护海堤,人在堤在!就在凶猛的台风来临之前,守卫海堤的部队官兵和下乡锻炼自愿参加抢险行动的上千名大学生还庄严地宣誓:“千准备万准备,用毛泽东思想武装头脑是第一准备!”然而,在大自然面前,人类的狂热只能得到惨痛的教训。当猛烈的台风裹着暴雨和滔天海潮登陆时,牛田洋的部队官兵与学生一排排手挽着手冲上大堤,拼命用麻包草袋堵塞缺口,还有很多人抱着石头纵身跳进海水里,瞬间就无影无踪。前边的人链被冲倒在漩涡里挣扎,后面更多的人仍踉跄着向大堤挺进。直到海潮将几面海堤全部冲毁,无可阻挡地将牛田洋灌成一片泽国,成千上万的人才在汪洋大水里各自挣扎逃命。台风过后,牛田洋军垦农场遭到巨大破坏,水面上尸横漂橹,惨烈无比。经过清点,有553名部队官兵和大学生牺牲,其中军人470名,包括团级干部2名,大学生83名。部队丢失枪支551支、火炮32门,报废轻武器308支、火炮28门。同时损失的还有数量可观的军用器材以及衣物、现金和粮票。虽然没有保住牛田洋军垦农场,但这次抗灾抢险行动仍得到了“北有珍宝岛,南有牛田洋”的赞誉,被宣布为又一次“毛泽东思想的伟大胜利”。事后,219师召开了庆功授奖大会,全师荣立三等功以上的有657人。不久,一本名为《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英雄赞歌》的书就出版了。这个219师,后在1970年1月改番号为陆军第164师。

边贵祥在163师一口气干了9年师长。他平时治军极严,对干部要求严格,时常骂人,对战士们则很温和。有老部下曾回忆说:“他生气时,会夹杂着一连串的国骂,相当刻薄。” “记得有一回,我们师直部队进行夜间野营拉练,当时天非常的黑,在长长的队伍行进过程中,不知道是哪个分队里,有人闪了一下电筒照路。边师长见状,大骂道:‘他娘的!是哪个王八蛋干的?老子毙了你!’弄得队伍中人人自危,再也不敢造次了。” “他喜欢对老兵、小兵和新兵们说:‘不要急,慢慢来,想好了再如实说,看准了就大胆做’。” 边贵祥从不随意处分一名战士,因为他认为,只有无能的干部,没有愚笨的士兵。一位军医还记得,“当年军人的头发只能留1厘米长,帽沿下只能是0.5厘米;军人骑单车是不能搭人的,谁违犯了纪律,都是会挨批的。1977年,部队到广东惠来搞军事大演习。期间的休息时间,有两名连级干部骑单车时,顺路载了两名当地的女子,边贵祥恰巧撞见这一幕。除了遭到狠批一顿外,边贵祥还要他俩当众载着100斤的大米骑到山上。这个笑话,在当时的参演部队中流传甚广。” 对于边贵祥的这种管理风格,有褒有贬。喜欢他的部下们会亲切地称他为“老边师长”,厌烦他的人则私下里骂他“独眼龙”、“边瞎子”、“边太监”等。一名老部下把他和《亮剑》中的李云龙做了比较:“但他比李云龙要好,李云龙不讲政策,我们的老边师长会讲政策,他从不会乱来。”“脾气虽然很爆,但他心地非常善良。”

在日常的军事训练和战斗作风培养上,边贵祥讲究从实战出发,任何时候都着眼于战争的特点和发展,以提高战斗力的标准来要求部队。为了部队能达到实战要求,边贵祥把军人必须脱离寻常习惯的思想作为治军的行动准则。他常说:“作为一名军事指挥员,就是要部队时刻保持战斗状态。”在这种思维方式和思想方法指导下,边贵祥的训练方法和对部队的要求常常具有与众不同的特点,显得有些“怪”,很多官兵感到吃不消。但后来的实战中证明,边贵祥将很多实战中的困难想到了前面,提前进行了训练,具有很强的科学性,真正是实践了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的至理名言。因此,163师的军事训练都是以练为战,下真功夫,干部战士都要多学几手,以应对随时可能来临的战争。到163师的兵,要时刻做好掉一身肉、脱几层皮的精神准备。55军虽然是广州军区的二流部队,但163师的训练是搞得扎扎实实的,官兵素质高,成为了广州军区为数不多的拔尖部队。

边贵祥在163师的搭档是政委吴恩庆,此人是163师的另一个灵魂人物,非常值得一说。吴恩庆是河北玉田人,比边贵祥大一岁。他虽是农家出身,但天性聪颖,小小年纪在地主家干活的时候就跟着识文断字、听说讲古,打下了文化基础。16岁时,他为抗婚逃走,参加了八路军,早早到了“红一团”。吴恩庆作战勇敢,颇有韬略,职务上升很快。边贵祥是排长时他是指导员,边贵祥是连长时他是营长,边贵祥是营长时他是团参谋长,长期成为了边贵祥的上级。在解放战争初期的一次战斗中,吴恩庆头部中弹负伤。战友们把他从战场上抬下来时,都以为吴恩庆已经牺牲了,就从老乡那儿买了一副棺材,准备将他掩埋。就在落棺下葬后要填土时,突然听到棺材里有响声,大家连把棺材打开,只见吴恩庆的四肢正在蠕动。经过抢救,吴恩庆大难不死活了过来,伤愈后又走上了战场。建国后,吴恩庆被第一批选送到南京军事学院基本系学习。因成绩优异,毕业后又被选调到北京高等军事学院任战役系教员,后来又升为教研室主任。在高等军事学院期间,无论是讲课还是进行学术讨论,吴恩庆从不要讲稿,滔滔不绝,深受好评。执教近10年后,吴恩庆被调任55军副参谋长,不久又出任163师政委。

和边贵祥一样,吴恩庆同样治军严格,作风踏实,最讨厌弄虚作假。一旦发现,不论是谁,批评起来从不讲情面,很多人都在他手下吃过苦头。有一句顺口溜在163师传了许多年:“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吴政委来检查”。因此,吴恩庆又被部下们在私下里称为“吴马列”。吴恩庆平素注重军人仪表,器宇轩昂,不怒自威。他思维敏捷,出口成章,下笔成文,才华横溢。解放军报记者唐平若曾回忆说:“听吴政委上军事课和作哲学辅导报告,简直就是一种文化艺术的享受。尤其是军事辩证法讲的实在太精彩了,真有身临其境,出神入化的感觉。他是一个军政兼优、德才兼备、文武双全的中高级指挥员。”还在南京军事学院学习的时候,刘伯承院长就很欣赏吴恩庆,后来回北京高等军事学院任职后还特意将吴恩庆调了过去。按理说,吴恩庆应该在军中大有前途。然而,吴恩庆曾在文革期间参加了军事学院的造反行动,得罪了某些军界高层人物。在1979对越自卫还击作战后,163师战绩辉煌,吴恩庆却没能得到晋升,反而被调到桂林陆军学院担任政治部副主任,后来早早退休。

1978年底,中央军委决策发起对越自卫还击作战,参战各部队迅速进行了准备。163师也接到军部通知,各抽调能担任正副班长的士兵骨干76人补给将要扩编为甲种师的164、165师。同时163师增编一个无线电技术侦察大队,并为各部队补充武器装备和技术器材。在准备过程中,边贵祥的“怪”劲又来了。他觉得万一各团在战场上把自己的部队都用上了,师部手头上没有一点机动兵力,这可不行。于是他打破常规,给师教导队挂了一块师独立营的牌子,编为3个步兵连,等打完仗后再撤销。兵员一是从非战斗部队压编抽人,二是把牛田洋生产基地的兵员全部调回来,三是将师团农场进行生产经营的兵员全抽回来,四是将全师各超编单位的超编人员统一编入师教导队。独立营的武器装备从师库存中解决,每个步兵班配备1挺班用机枪,其余战斗人员一律配冲锋枪。就这样,边贵祥不怕得罪人,打破阻力,敢于负责,为全师建立起了一支装备较好机动部队。

(待续)
snowface 发表于 2013-10-14 12:57
他可能是写书的
这下很可能就太监了
沈大下面呢??
沈大大,请尽快更新啊,谢谢
沈听雪 发表于 2013-10-14 17:22
1970年1月,全军再次统一番号,144师改番号为陆军第163师,下辖步兵487、488、489团和炮兵团,边贵祥被任命 ...
这样的主官带出来的部队不打胜仗才怪呢。

1978年12月10日,163师接到了军部发来的作战预令。随后边贵祥、吴恩庆立即召开师领导和司令员成员参加的扩大会议,传达了军部命令,要求各单位迅速进行组织准备,同时由司令部制订向广西边境开进的输送方案。12月21日黄昏,163师分成五个梯队,全师乘坐1200余辆汽车从粤东驻地出发,向广西边境开进。经过7天摩托化输送,行程1540公里,于12月31日前到达了广西凭祥、宁明地域集结待命。

到达边境不久,边贵祥就去了米七东南无名高地,察看了守军487团3营7连6班的阵地。这6班非同寻常,其前身是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第1团7连6班。1941年9月25日,6班5名战士为掩护主力部队和群众转移,阻击前来扫荡的日伪军,边打边撤,将其引到了河北易县的狼牙山顶峰。在打光了子弹后,5名战士毅然跳下悬崖,从此诞生了誉满天下的“狼牙山五壮士”。6班后来也被称为了“狼牙山班”,代代传承荣誉。在2009年曾推出过《1979对越战争亲历记》 的老兵王志军,1979年参战时就在“狼牙山班”当兵。随后,边贵祥又登上了位于友谊关西侧的金鸡山看地形。金鸡山海拔593米,距边界线只有500米左右,扼守在同登至凭祥的交通要道上。晴天的时候,从山顶能清楚地看到位于东南侧低凹地带的越南同登镇及其周围的5个大小不等的高地。在同登的东侧和南侧,耸立着海拔811米的扣考山和海拔800米的扣马山,像两扇大门一样横在越北重镇谅山的前沿。下了金鸡山,边贵祥又去看了友谊关口古战场,还检察了487团在这里的防御阵地。

回到师部的当晚,就接到了广州军区下发的敌情通报,介绍了凭祥当面守敌越军第3师的情况。得知谅山地区有越军的主力师,并且守卫同登的第3师12团还有“英雄团”、“飞虎团”的称号,边贵祥和吴恩庆等人都是精神一振。多少年没打仗了,一打还是打的越军精锐之师,老将们都不禁手痒难耐。边贵祥当即命令司令部参谋人员加强对敌侦察,布置出境捕俘,尽快弄清边境前沿敌情。同时要求各部队针对亚热带山岳丛林地的作战特点,按照急用先训、突出重点的原则抓紧进行临战训练,并积极完成战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1979年1月中旬的一天上午,广州军区司令员许世友在军区参谋长周德礼、55军军长朱月华等人陪同下,秘密登上了金鸡山察看同登当面的地形和敌情。当许世友看到金鸡山东南侧边境上被越军侵占的中国领土浦念岭时,沉思良久,说出了一句后来流传很广的话:“这叫徒弟打师父,恩将仇报!”看完地形后,许世友一行人乘车来到了距离友谊关不远的163师指挥所。边贵祥等师领导早已在此迎候,直接将许世友及军区和军首长们带到了作战室休息。在这里,许世友示意周德礼参谋长将广州军区制定的初步作战方案介绍了一遍,以便163师有针对性地进行临战准备。中午,边贵祥、吴恩庆等师领导在1960年代修建的中国援越军供站机关餐厅宴请了许世友等首长。菜式比较简单,四小碟是油炸花生米、野菜、油炸蜂蛹和鹌鹑肉,热菜是斑鸠肉、黄焖红边龟、爆炒野鸡和野山菌汤,还有两瓶茅台酒。野味加茅台,正是许世友的最爱。这顿饭许世友吃得非常高兴,答应让军区后勤部设法多从内地给163师采购一些生活物资来,并问边贵祥有什么困难和要求。边贵祥张嘴就要炮弹,而且各种口径的炮弹都要,数量越多越好。许世友不禁乐了,问道:“你是不是得到有关这方面的消息了?”看边贵祥笑而不答,许世友又说:“看来你的消息很准确。这样吧,我给军区军械部打个招呼,你能要来多少,就看你的关系和本事了。” 边贵祥兴奋地站起来答道:“谢谢司令员的关照!”

根据中央军委的指示,广州军区最后确定了东线作战方案。以55军为主要力量组成东集团,在军区主力发起高平战役的同时,东集团从谅山方向施加压力,进攻同登、坂然之敌,钳制越军的战役、战略预备队,使他们不敢去援助高平,从而保障高平战役的顺利进行。55军命令163师配属军炮兵团122加农炮营、军坦克团3营,并指挥广西边防第1团7连担任主攻,从同登正面地区突破,首先歼灭边境要点之敌,尔后继续向纵深突破迂回,攻占探某、423高地、魁刀东南无名高地诸要点,切断同登守敌退路,阻击从谅山方向的增援之敌。

接到军部赋予的作战任务后,边贵祥和吴恩庆立即召开了师作战会议,传达了军区战役意图和军首长的决心,并对着1:1000的同登、谅山地区沙盘进行作业,研究作战方案。经过多次研究和反复论证,最后形成了战役决心:采取一点两面打法,全师成一个梯队突破边境,集中主要兵力于左翼,以一部兵力于右翼,从同登东西两侧同时发起攻击,迅速攻占探垄、那派、班列、探某越军阵地,对同登之敌达成合围,断敌退路,阻敌增援,在友邻协同下分割歼灭同登之敌。具体战斗部署上,以488团担任左翼外层迂回,向探垄、那派地区实施迂回穿插,与从右翼外层迂回的友邻165师493团合围同登越军,断敌退路,阻敌增援;以“红一团”487团(欠3营)加强1个坦克连担任左翼内层迂回,向玻保、班列地区实施迂回穿插,协同488团分割围歼同登越军;以489团加强2个坦克连担任右翼内层迂回,向探某地区实施迂回穿插,协同487团分割围歼同登越军;487团3营和师教导队为师预备队,随时准备在同登镇附近地区加入战斗。为形成对全师的高效统一指挥,决定由边贵祥、吴恩庆、副师长仲继先及正副两位参谋长组成师基本指挥所。又将几位副师长和副政委分别派到各团加强指挥,希望他们对没打过仗的部队能起到传帮带的作用。

确定作战方案后,边贵祥等人还是心里不踏实。因为对敌侦察的情况并不乐观,捕俘也没什么收获,特别是对于探某、339高地、鬼屯炮台、火车站等同登核心地域的敌情不清楚,难以进行针对性的作战准备。这时候又出了烦心事。边境当面的越军竟然在堑壕里用高音喇叭大喊:“消灭163,活捉边瞎子”、“打到凭祥吃早饭,打到南宁过春节”、“谁提边贵祥的人头来,就给3万美金”等等。边贵祥很奇怪,我的情况敌人怎么知道得这么清楚?师政治部保卫科经过调查,发现事情是这样的:凭祥市某供销社领导原来是144师430团的干部,当163师后勤人员到供销社采购东西时,某领导就借机打听边师长的近况。为了证明自己曾是“红一团”的兵,他讲了很多“红一团”的历史,并说出了边贵祥的一些战斗故事,以及相貌特征和性格特点,甚至是爱吃什么水果等。因为当时在场的人很多,大家听得津津有味,一传十、十传百,边贵祥在凭祥的消息就走漏出去了。更加严重的是,公安部门还来了通报,说越南特工已潜入凭祥,准备寻机刺杀边贵祥。赏格都定好了:捕获边贵祥者奖励美金3万元,官升三级;击毙边贵祥者奖励美金2万元,官升两级。而且越南特工活动频繁,还在水果中注射毒剂和在食品、蔬菜、作料里投毒,弄得人心惶惶。部队再采购生活物资要实行定点供应、重点检疫。结果师部当天中午做好的饭菜被全部倒掉,又重新采购经过检疫才进了厨房,领导们中午都饿着等了多时。边贵祥知道了事情的经过后,不禁有些哭笑不得。

在临战前,边贵祥去参加了“红一团”487团的战斗誓师大会。大会由团政委刘远杰主持,团长邓忠华带领全团官兵举起右拳宣誓:“天地作证,日月明鉴,我以祖国需要为需要,以战斗需要为需要,履职尽责;勇敢战斗,不怕牺牲,冲锋在前,退却在后;服从命令,听从指挥,打出军威,打出国威;忠于祖国,忠于人民,血战到底,视死如归;轻伤不下火线,重伤不叫疼痛,誓死报效祖国,决不苟且偷生。。。。。。!”宣誓完毕后,边贵祥上台讲话,他重温了“红一团”的光荣战斗历史,并慷慨激昂地号召官兵们打出“红一团”的新威风,他的血将与大家的血流在一起!尔后,边贵祥领着官兵们唱起了“红一团”团歌:

我们是毛主席亲手缔造的红一团,
诞生于秋收起义,定名于井冈山。
立宗旨,举红旗,气壮山河立誓言,
永远跟着毛主席,浴血奋战打江山!

大会结束时,全团60多名县团级干部子弟出身的官兵面向全团列队集合,咬破中指在一块丝绸白布上血书签名,表达了杀敌立功的决心。团政委刘远杰将这份血写的军令状举在空中,用力挥动,全团官兵齐声发出了高昂激越的呐喊。

(待续)
等着沈大继续更新。
写得精彩!

90年代著名的电视剧《和平年代》也是以55军为故事原型的~~
最近沈大挖了不少坑,希望赶紧填坑。
还是大坑啊,,楼主加油啊
等沈大大继续更新,谢谢了
这种师长越多越好。
沈听雪 发表于 2013-10-15 23:32
1978年12月10日,163师接到了军部发来的作战预令。随后边贵祥、吴恩庆立即召开师领导和司令员成员参加的 ...
大会结束时,全团60多名县团级干部子弟出身的官兵面向全团列队集合,咬破中指在一块丝绸白布上血书签名,表达了杀敌立功的决心——这就是当年的共产党!
沈听雪 发表于 2013-10-15 23:32
1978年12月10日,163师接到了军部发来的作战预令。随后边贵祥、吴恩庆立即召开师领导和司令员成员参加的 ...
大会结束时,全团60多名县团级干部子弟出身的官兵面向全团列队集合,咬破中指在一块丝绸白布上血书签名,表达了杀敌立功的决心——这就是当年的共产党!


防守同登、谅山地区的是有“金星”之称的越军主力师第3师,这个方向是屏护首都河内东北的重要门户。同登是一个小镇,位于谅山以北14公里处,距离中国友谊关只有4公里。同登很小,城区东西南北相距都不到一公里,周围群山环抱,地形险要。越北地区动脉1号、4号公路和铁路都从同登经过,其扼守交通要冲,自古以来就是越南北方的军事重镇。防守同登地区的越军是第3师的“英雄”12团,加上其他地方军、炮兵和公安一部,总兵力近5000人。越军依托同登附近有利地形重重设防,苦心经营多年,将其建设成了侵华反华的一个重要桥头堡。在东线第一阶段作战中,广州军区第55军集中163师、165师从北面以包抄之势攻击同登,同时164师攻击谅山东侧的坂然,以牵制谅山越军主力,保障高平战役的顺利进行。

163师突击方向成功的关键之一,就是及时插到同登东南侧的探垄,切断通向谅山的1号公路和铁路,形成对内对外防御,阻击同登越军南逃和谅山越军北援。在师部领导开会分工时,边贵祥、吴恩庆决定由副师长周锡明与副政委唐荣群去488团加强指挥,负责带部队穿插抢占探垄。然而被分派到后方指挥所的副师长李万余不干了,散会后不走,坚决提出要去穿插部队带尖刀营。李万余时年52岁,在战争年代曾屡立战功,是有名的战斗英雄。因为长期的征战劳累,他的身体状况较差,但斗志不减当年,一听到打仗精神头反倒更足。吴恩庆出于照顾他的身体,劝说了半天,但李万余毫不让步,梗着脖子说:“我非去带穿插尖刀营不可,你同意更好,不同意我也要去。你能治我不守纪律、不服从命令之罪,但制止不了我去带穿插尖刀营的决心和行动!”说完,气呼呼地就走了,弄得吴恩庆哭笑不得。后来吴恩庆只得去找边贵祥商量,最后又做了周锡明副师长的工作,让他和李万余对调了一下,老将李万余这才心满意足。他很快下到了担任穿插尖刀的488团3营,精心组织战斗准备工作。在攻击发起前,李万余叮嘱大家,沿途不要恋战,不要俘虏,全速向指定位置前进。话未落地,就已显出了腾腾杀气。

2月17日零时30分,边贵祥和吴恩庆进入了设在友谊关北侧493高地东南无名高地一座大溶洞中的师基本指挥所。这座溶洞位置较高,地形隐蔽,南北贯通,里面还有数十个大小不一的小洞,洞内无滴水、潮湿、缺氧、异味状况,能防空袭和炮击,是天然的藏身之地。站在洞口,能观察到同登战场的大部分地域,视野很好。

6时25分,163师集中了两个炮兵分群的170余门火炮,对同登当面越军的123个目标进行了猛烈的炮火准备。整个同登上空瞬时被密集的弹道和桔红的弹幕所笼罩,地面则像滚水开锅一样在沸腾摇撼着。面对这一壮观的景象,在洞口观察的边贵祥感慨地说:“现在我们一个师的炮火比解放战争时期一个纵队的炮兵火力还要强大得多,猛烈程度更加震撼!”旁边的吴恩庆说道:“此一时也,彼一时也。但是我们现在的武器装备与先进国家的军队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不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将来能赶得上去。”

据后来被俘获的越军军官交待说,17日早晨,在同登镇外西南438高地指挥所睡觉的第3师12团中校团长阮春庆被炮声惊醒,参谋长武隆少校向他汇报,中国军队的炮火比美军的地毯式轰炸还要厉害得多,通信联络已全部瘫痪,根本无法实施指挥。两人只好带着参谋人员从地下通道转移去了设在探某西北无名高地的预备指挥所。

6时40分,炮火向前延伸,163师发起了全线总攻。

在左翼,488团3营先头7连的战士硬是从雷区中趟开了一条通道,全营迅速插向越军纵深。李万余副师长坚持拄着棍子跟随3营穿插前进,一边指挥战斗一边鼓励大家不要慌张,坚决向前打。经过4小时40分钟的连续穿插战斗,3营先后翻越14座山头,突破越军5道防线,跃进22公里插到探垄,控制了同登通往谅山的公路和铁路,完成了对同登之敌的左翼外层包围。与488团并肩进攻的487团从中路正面突破,首先收复了中国领土浦念岭,尔后相继攻占三孔桥、那板西侧无名高地、玻保北侧无名高地、460高地、480高地、班列、423高地等要点,完成了对同登之敌的左翼内层包围。

在右翼,489团首先攻占了正面的386高地和402高地,打开了同登西北侧的通道,掩护坦克部队由此进入战斗继续向探某方向实施内层迂回。然而从右翼外层迂回的友邻165师493团在339高地、那敏一线受阻,未能形成对同登之敌的合围态势。

边贵祥在师指挥所不断接到参谋送来的战报,对于正面部队的进展感到很高兴,他担心的是左右两翼部队能否按时插到位置。师副参谋长建议可否叫正面进攻部队放慢一点速度,以防止守敌弃阵南逃。边贵祥已经考虑过这一点了,他认为这样容易让越军看出企图,反而弄巧成拙。快中午的时候,接到了新的战报:488团已经按时穿插到位了。边贵祥非常兴奋,和大家以茶代酒干了一杯。随后他调整部署,督令487团、489团加快进攻速度,迅速合围攻歼探某、同登镇、火车站之敌,并请求军炮兵群加强火力支援488团打敌反击和增援。

为支援步兵攻击,下午14时40分,边贵祥指挥全师82毫米以上火炮和坦克炮向同登各阵地越军已暴露的目标进行了10分钟火力急袭,再次重创了同登越军的防御设施。这时,左翼内层的487团已经攻击到位,打到了探某东侧和南侧,下面就看右翼的进展了。然而,489团在坦克支援下继续进至鬼屯炮台西侧时,遭到了鬼屯炮台、探某阵地群、339高地越军的火力夹击,步兵和坦克伤亡很大,无法前进。吴恩庆看到战报后,生气地说:“我不是一再强调,战斗中只报战果,不报伤亡和损失情况吗?伤亡和损失报多了,最容易动摇上级决心和扰乱首长思维。攻坚战斗伤亡大并不奇怪,但我们绝不能因伤亡大就胆怯、畏缩不前。告诉营连指挥员,要因敌而变活用战法。根据敌情地形及时、灵活地调整战术。”不让下面报伤亡,这是吴恩庆一贯地要求。他认为,担任作战的部队伤亡再多,损失再大,而没有取得战果,也就算没有完成任务。正是在吴恩庆这样的严格治军下,在整个自卫还击作战期间,163师没有一人被俘,没有一人失踪,没有出现一个贪生怕死的,打出了一支钢铁之师。

因为纵深战场情况不明,吴恩庆要侦察科副科长带一名翻译随他去前沿审问俘虏。就在吴恩庆要往外走的时候,边贵祥拦住了他,不让他离开指挥所,随后又分析说:“489团在报告中说,据俘虏供称,339高地、鬼屯炮台、法国楼高地、火车站、同登城、同登物资转运站等都有地道相通。如果各坚固筑垒支撑点都有暗道相通,那么各支撑点中就必然有地道进出口。我们只要找到地道口,采取打、炸、烧的办法把敌人堵在地下工事里,一切都主动了。各部队在搜索中要把查找地道口作为重点和关键环节。”吴恩庆想了想,同意边贵祥的分析,说道:“你说得很有道理,告诉部队就这么办,边打边搜索,堵着笼子抓鸡,像掏洞捉地老鼠一样,歼敌于地下工事里。”

这时军指挥所发来了命令,为了加快战斗进展,要163师488团以一部兵力协助165师493团从东侧攻击303高地,锁住同登越军沿铁路退向谅山的后门。边贵祥随即再次调整部署,命令488团出动1个步兵连攻击303高地;487团从东侧和东南侧向探某攻击,协同489团围歼探某之敌;师炮兵群向昆匡、那敏、339高地实施持续拦阻射击,阻敌南逃北援,同时以火力支援489团战斗。不久,仲继先副师长和副参谋长组成的师前指已前出到460高地开设,直接指挥攻击同登镇和探某的战斗。

各部接令后很快投入攻击。488团6连向西越过铁路,一路顽强攻进,战斗至17时30分将303高地攻占,完成了师赋予的任务。487团2营在4辆坦克支援下向探某攻击前进,与防守探某阵地群的越军展开了反复争夺。守敌的战斗意志异常顽强,加上探某阵地群互相拱卫,火力密集,487团2营多次进攻受阻,伤亡很大。黄昏时487团又派1营3连从北侧协同2营进攻探某,同样进展缓慢。489团经过调整后,以2营、3营从左右两路并肩向探某和同登镇推进。2营一直激战到深夜,相继攻占了银行大楼、同登公路养护站和探某西北无名高地,越军12团指挥所再次转移逃脱。3营在坦克支援下攻入了同登镇,与防守越军展开巷战。在夺占了同登镇后,3营步兵协同坦克继续攻击镇南侧的火车站,途中遭到鬼屯炮台越军火力侧射,3辆坦克被击伤或掉沟,步兵受到伤亡,不得不撤回了同登镇。天黑后,489团3营2个步兵连向火车站发起夜袭,双方在黑夜中进行了混乱的交手战。然而火车站的越军被消灭一股后,很快又从站内地道中冒出一股来,怎么也打不完,3营一度被从车站内反击了出来。继续发起进攻时,遭到了鬼屯炮台的越军火力猛烈射击,将3营压在火车站北侧。3营调82无坐力炮和40火箭筒打鬼屯炮台,却根本无济于事。后来师炮兵群的85加农炮也向鬼屯炮台连续打了上百发炮弹,仍然打不动炮台。3营不得不冒着越军火力再次对火车站进行强攻,一直打到深夜总算将火车站大部攻占。但越军仍源源不断从地道中出来反击,3营站不住脚,加上遭到鬼屯炮台越军火力严重威胁,被迫又撤出了火车站。

从17日中午开始,布防在探垄通向谅山的公路、铁路沿线的越军第3师2团,开始出动兵力向探垄反击,企图打通与同登越军的联系。488团3营7连在探垄南侧凭借有利地形坚守,先后击退了越军4次反击,杀伤越军70余人,击毁敌军车2辆,未让该敌接近同登。

(待续)


防守同登、谅山地区的是有“金星”之称的越军主力师第3师,这个方向是屏护首都河内东北的重要门户。同登是一个小镇,位于谅山以北14公里处,距离中国友谊关只有4公里。同登很小,城区东西南北相距都不到一公里,周围群山环抱,地形险要。越北地区动脉1号、4号公路和铁路都从同登经过,其扼守交通要冲,自古以来就是越南北方的军事重镇。防守同登地区的越军是第3师的“英雄”12团,加上其他地方军、炮兵和公安一部,总兵力近5000人。越军依托同登附近有利地形重重设防,苦心经营多年,将其建设成了侵华反华的一个重要桥头堡。在东线第一阶段作战中,广州军区第55军集中163师、165师从北面以包抄之势攻击同登,同时164师攻击谅山东侧的坂然,以牵制谅山越军主力,保障高平战役的顺利进行。

163师突击方向成功的关键之一,就是及时插到同登东南侧的探垄,切断通向谅山的1号公路和铁路,形成对内对外防御,阻击同登越军南逃和谅山越军北援。在师部领导开会分工时,边贵祥、吴恩庆决定由副师长周锡明与副政委唐荣群去488团加强指挥,负责带部队穿插抢占探垄。然而被分派到后方指挥所的副师长李万余不干了,散会后不走,坚决提出要去穿插部队带尖刀营。李万余时年52岁,在战争年代曾屡立战功,是有名的战斗英雄。因为长期的征战劳累,他的身体状况较差,但斗志不减当年,一听到打仗精神头反倒更足。吴恩庆出于照顾他的身体,劝说了半天,但李万余毫不让步,梗着脖子说:“我非去带穿插尖刀营不可,你同意更好,不同意我也要去。你能治我不守纪律、不服从命令之罪,但制止不了我去带穿插尖刀营的决心和行动!”说完,气呼呼地就走了,弄得吴恩庆哭笑不得。后来吴恩庆只得去找边贵祥商量,最后又做了周锡明副师长的工作,让他和李万余对调了一下,老将李万余这才心满意足。他很快下到了担任穿插尖刀的488团3营,精心组织战斗准备工作。在攻击发起前,李万余叮嘱大家,沿途不要恋战,不要俘虏,全速向指定位置前进。话未落地,就已显出了腾腾杀气。

2月17日零时30分,边贵祥和吴恩庆进入了设在友谊关北侧493高地东南无名高地一座大溶洞中的师基本指挥所。这座溶洞位置较高,地形隐蔽,南北贯通,里面还有数十个大小不一的小洞,洞内无滴水、潮湿、缺氧、异味状况,能防空袭和炮击,是天然的藏身之地。站在洞口,能观察到同登战场的大部分地域,视野很好。

6时25分,163师集中了两个炮兵分群的170余门火炮,对同登当面越军的123个目标进行了猛烈的炮火准备。整个同登上空瞬时被密集的弹道和桔红的弹幕所笼罩,地面则像滚水开锅一样在沸腾摇撼着。面对这一壮观的景象,在洞口观察的边贵祥感慨地说:“现在我们一个师的炮火比解放战争时期一个纵队的炮兵火力还要强大得多,猛烈程度更加震撼!”旁边的吴恩庆说道:“此一时也,彼一时也。但是我们现在的武器装备与先进国家的军队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不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将来能赶得上去。”

据后来被俘获的越军军官交待说,17日早晨,在同登镇外西南438高地指挥所睡觉的第3师12团中校团长阮春庆被炮声惊醒,参谋长武隆少校向他汇报,中国军队的炮火比美军的地毯式轰炸还要厉害得多,通信联络已全部瘫痪,根本无法实施指挥。两人只好带着参谋人员从地下通道转移去了设在探某西北无名高地的预备指挥所。

6时40分,炮火向前延伸,163师发起了全线总攻。

在左翼,488团3营先头7连的战士硬是从雷区中趟开了一条通道,全营迅速插向越军纵深。李万余副师长坚持拄着棍子跟随3营穿插前进,一边指挥战斗一边鼓励大家不要慌张,坚决向前打。经过4小时40分钟的连续穿插战斗,3营先后翻越14座山头,突破越军5道防线,跃进22公里插到探垄,控制了同登通往谅山的公路和铁路,完成了对同登之敌的左翼外层包围。与488团并肩进攻的487团从中路正面突破,首先收复了中国领土浦念岭,尔后相继攻占三孔桥、那板西侧无名高地、玻保北侧无名高地、460高地、480高地、班列、423高地等要点,完成了对同登之敌的左翼内层包围。

在右翼,489团首先攻占了正面的386高地和402高地,打开了同登西北侧的通道,掩护坦克部队由此进入战斗继续向探某方向实施内层迂回。然而从右翼外层迂回的友邻165师493团在339高地、那敏一线受阻,未能形成对同登之敌的合围态势。

边贵祥在师指挥所不断接到参谋送来的战报,对于正面部队的进展感到很高兴,他担心的是左右两翼部队能否按时插到位置。师副参谋长建议可否叫正面进攻部队放慢一点速度,以防止守敌弃阵南逃。边贵祥已经考虑过这一点了,他认为这样容易让越军看出企图,反而弄巧成拙。快中午的时候,接到了新的战报:488团已经按时穿插到位了。边贵祥非常兴奋,和大家以茶代酒干了一杯。随后他调整部署,督令487团、489团加快进攻速度,迅速合围攻歼探某、同登镇、火车站之敌,并请求军炮兵群加强火力支援488团打敌反击和增援。

为支援步兵攻击,下午14时40分,边贵祥指挥全师82毫米以上火炮和坦克炮向同登各阵地越军已暴露的目标进行了10分钟火力急袭,再次重创了同登越军的防御设施。这时,左翼内层的487团已经攻击到位,打到了探某东侧和南侧,下面就看右翼的进展了。然而,489团在坦克支援下继续进至鬼屯炮台西侧时,遭到了鬼屯炮台、探某阵地群、339高地越军的火力夹击,步兵和坦克伤亡很大,无法前进。吴恩庆看到战报后,生气地说:“我不是一再强调,战斗中只报战果,不报伤亡和损失情况吗?伤亡和损失报多了,最容易动摇上级决心和扰乱首长思维。攻坚战斗伤亡大并不奇怪,但我们绝不能因伤亡大就胆怯、畏缩不前。告诉营连指挥员,要因敌而变活用战法。根据敌情地形及时、灵活地调整战术。”不让下面报伤亡,这是吴恩庆一贯地要求。他认为,担任作战的部队伤亡再多,损失再大,而没有取得战果,也就算没有完成任务。正是在吴恩庆这样的严格治军下,在整个自卫还击作战期间,163师没有一人被俘,没有一人失踪,没有出现一个贪生怕死的,打出了一支钢铁之师。

因为纵深战场情况不明,吴恩庆要侦察科副科长带一名翻译随他去前沿审问俘虏。就在吴恩庆要往外走的时候,边贵祥拦住了他,不让他离开指挥所,随后又分析说:“489团在报告中说,据俘虏供称,339高地、鬼屯炮台、法国楼高地、火车站、同登城、同登物资转运站等都有地道相通。如果各坚固筑垒支撑点都有暗道相通,那么各支撑点中就必然有地道进出口。我们只要找到地道口,采取打、炸、烧的办法把敌人堵在地下工事里,一切都主动了。各部队在搜索中要把查找地道口作为重点和关键环节。”吴恩庆想了想,同意边贵祥的分析,说道:“你说得很有道理,告诉部队就这么办,边打边搜索,堵着笼子抓鸡,像掏洞捉地老鼠一样,歼敌于地下工事里。”

这时军指挥所发来了命令,为了加快战斗进展,要163师488团以一部兵力协助165师493团从东侧攻击303高地,锁住同登越军沿铁路退向谅山的后门。边贵祥随即再次调整部署,命令488团出动1个步兵连攻击303高地;487团从东侧和东南侧向探某攻击,协同489团围歼探某之敌;师炮兵群向昆匡、那敏、339高地实施持续拦阻射击,阻敌南逃北援,同时以火力支援489团战斗。不久,仲继先副师长和副参谋长组成的师前指已前出到460高地开设,直接指挥攻击同登镇和探某的战斗。

各部接令后很快投入攻击。488团6连向西越过铁路,一路顽强攻进,战斗至17时30分将303高地攻占,完成了师赋予的任务。487团2营在4辆坦克支援下向探某攻击前进,与防守探某阵地群的越军展开了反复争夺。守敌的战斗意志异常顽强,加上探某阵地群互相拱卫,火力密集,487团2营多次进攻受阻,伤亡很大。黄昏时487团又派1营3连从北侧协同2营进攻探某,同样进展缓慢。489团经过调整后,以2营、3营从左右两路并肩向探某和同登镇推进。2营一直激战到深夜,相继攻占了银行大楼、同登公路养护站和探某西北无名高地,越军12团指挥所再次转移逃脱。3营在坦克支援下攻入了同登镇,与防守越军展开巷战。在夺占了同登镇后,3营步兵协同坦克继续攻击镇南侧的火车站,途中遭到鬼屯炮台越军火力侧射,3辆坦克被击伤或掉沟,步兵受到伤亡,不得不撤回了同登镇。天黑后,489团3营2个步兵连向火车站发起夜袭,双方在黑夜中进行了混乱的交手战。然而火车站的越军被消灭一股后,很快又从站内地道中冒出一股来,怎么也打不完,3营一度被从车站内反击了出来。继续发起进攻时,遭到了鬼屯炮台的越军火力猛烈射击,将3营压在火车站北侧。3营调82无坐力炮和40火箭筒打鬼屯炮台,却根本无济于事。后来师炮兵群的85加农炮也向鬼屯炮台连续打了上百发炮弹,仍然打不动炮台。3营不得不冒着越军火力再次对火车站进行强攻,一直打到深夜总算将火车站大部攻占。但越军仍源源不断从地道中出来反击,3营站不住脚,加上遭到鬼屯炮台越军火力严重威胁,被迫又撤出了火车站。

从17日中午开始,布防在探垄通向谅山的公路、铁路沿线的越军第3师2团,开始出动兵力向探垄反击,企图打通与同登越军的联系。488团3营7连在探垄南侧凭借有利地形坚守,先后击退了越军4次反击,杀伤越军70余人,击毁敌军车2辆,未让该敌接近同登。

(待续)
好看!请继续!
留名继续关注
战斗到17日午夜,除鬼屯炮台、339高地、探某外,同登其他要点均已被163师和165师控制,形成了对残余守敌的合围。当天,从东侧进攻的164师也歼灭了坂然地区之敌,打开了继续进攻谅山的通道。

一直打到18日凌晨,163师攻击部队仍未能解决据险顽抗的同登残敌。因夜暗雾浓,战场情况不明,边贵祥指令部队仔细搜索,力争凡能找到地道口的都要找到,并坚决炸毁封死,不得留下隐患。然而经过一天激战,部队都打得非常疲劳,加上没有吃饭喝水,战斗力已大减,进展愈加迟缓。18日凌晨3时,广州军区前指给第55军发来通报,说越军调集了4个步兵师、2个炮兵旅从谅山、太原方向准备增援同登之敌,并扬言要在边境地区搞一线决胜,前线部队要严密监视敌人动向。根据对军区通报的判读,军指挥所命令163师以488团在原地继续坚守阵地,阻敌增援,师主力迅速收缩到同登以北地区组织防御,准备打敌反扑;165师除以493团在原地组织防御外,主力也撤到塔来、386高地一线休整待命。

边贵祥和吴恩庆对军命令进行了分析,认为军指挥所这是要利用越军一线决胜的心态,将纵深之敌诱至同登地域,充分发挥炮火优势,大量消灭敌人有生力量,为战役第二阶段创造有利条件。随后边贵祥依令部署,各部队于18日4时开始分头行动,边贵祥、吴恩庆也带着师基本指挥所转移到了关前隘南侧无名高地。

18日白天,并没有得到越军向同登大规模反扑的消息。只是在探垄方向,越军发起了团级规模的反击。边贵祥闻报后命令守卫探垄的488团3营直接向师炮兵指挥所呼唤炮火,并给炮兵提供准确目标,以免误伤自己的部队。488团3营在师、团炮火支援下,浴血奋战一天,粉碎了越军营以下规模的9次反击,毙伤越军470余人,没有让敌人前进一步。

在此期间,上边来了一个指示,要163师“将在同登战斗中缴获的汽车、摩托车、推土机、挖掘机等车辆、机械设备和抓来的‘老百姓’统统送回同登。并让翻译向当地民众做好宣传解释工作,以此扩大对外影响,使越南人民,甚至让全世界的人民知道中国人民解放军是正义之师、仁义之师,不仅爱护关心越南人民,同时也爱护越南人民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在指挥所的吴恩庆得知后感到十分疑惑,当确认了命令后不禁嘲讽地说:“笑话,真是天大的笑话。古今中外的历史上还没有这种荒唐的先例(注:岂不闻1962年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乎?),真亏这位天才的政治家能发明这种贻笑天下的伟大创举!”他命令师政治部主任不执行这个命令,并给出了理由:“这是很简单的道理,凡是打过仗的人都应该想得到。第一,我们不能让官兵们白白地去送死。眼前这一块地面是战场,现在同登的残敌和散兵游勇甚多,我们把俘虏、车辆和机械送回去,我们派出的官兵们不就是变成了枪靶吗?他们还能活着回来吗?第二,我们不能去给敌人送情报。你知道,我们对抓来的俘虏在往后方押送时都是从我们阵地上路过的。这些俘虏对我们的兵力部署、火力配系等等都看在眼里,这个时候把他们送回去,实际上是向敌人提供最真实、最准确的情报;第三,同登现在根本就没有越南政府官员和老百姓,更无新闻媒体的人,我们去向谁宣传?能达到扩大政治影响的效果吗?第四,古今中外对待俘虏和战利品都没有无条件地退给敌方的先例。对俘虏的处理,按照国际法的要求,战后在国际组织的协调和监督下实行互相交换。”

政治部主任担心军首长坚持要163师执行这个命令,有些犹豫。吴恩庆又说:“你还可以再作进一步解释,说这些人员成分相当复杂,他们之中有化军为民的正规军、公安军、特工、民军,也有被抓去当役夫的老百姓,他们之中还有中国的边民和华侨。我们还没有来得及对他们进行甄别和分类,待我们查清以后,再选择适当时机,精心组织遣送。”这时,在旁边行军床上睡觉的边贵祥突然说话了:“查清了也不送,这是关系到我们官兵生死存亡、战争胜败的大事。对此,我宁愿承担抗命不遵,甘受军法处置的罪名,也不愿意看到成千上万的官兵们将来会惨死在敌人的枪炮之下!”后来,还真有领导把电话打到163师指挥所,追问执行命令的情况。边贵祥先是据理力争,后来推说正在打敌反击,连电话也不接了。

18日黄昏的时候,边贵祥接到前沿观察所报告,说同登残敌数量还不少,正在抢修工事,设置障碍。边贵祥意识到,如果再打同登,又将会是一场恶战了。他命令前沿密切注意同登之敌的变化和动向,并令全师部队抓紧时间进行休整补充。

一直等到19日凌晨,仍没有发现越军大规模增援同登的迹象。19日7时,军指挥所电令163师,原准备由太原、谅山向同登反扑之敌已改变决心,转攻为守。而同登地区尚有少量残敌在活动,为给战役第二阶段扫清障碍,163师负责搜歼探某、火车站、鬼屯炮台各点的残敌。并应本着少用兵力、多用火力、尽量减少伤亡的原则,精心组织攻击。

边贵祥立即重新进行了部署,决定以487团2营打探某,489团3营打火车站和鬼屯炮台,仲继先副师长和副参谋长率师前指在460高地开设,统一指挥几个地域的攻坚战斗;各团的其余部队在已占领的地域内监视敌人并清剿残敌;师炮兵群分别加强到各团方向,根据攻击部队的呼唤实施火力支援。

同登最后的攻坚战斗打得异常残酷激烈。487团2营连续打了3次,激战三天四夜才歼灭了探某之敌,战斗过程惊心动魄。489团3营以7连为主攻连,也连续打了3次,终于拿下了火车站和鬼屯炮台。其中攻打鬼屯炮台一仗名闻遐迩,颇富传奇色彩。右翼的165师经过多次缠斗攻歼了339高地、班庄地域之敌,并击退了增援越军从西南侧向同登的反扑。

至此,第55军的同登、坂然地区进攻战斗胜利结束。边贵祥、吴恩庆指挥163师在此战中共毙敌2387人,俘敌24人,缴获大批武器弹药和军用物资,自卫还击作战首战告捷。

在23日拿下探某后,边贵祥就发布命令,组织全师在加强观察、监视敌人的同时开始休整,并要求后勤部门迅速将各种作战物资送到一线部队去。为了给战役第二阶段创造良好的作战环境,边贵祥又令各团在休整期间抽出部分兵力,对占领地区采取集中对分散、搜剿对潜藏、围困对钻洞、小群对单个、设伏对偷袭、待守对游动的战法,实施拉网式清剿,彻底消灭残敌。清剿的战果很大,仅3天之中,在大约不足30平方公里的山地内,163师部队就搜歼了散兵游勇和化装成民工的越军特工196人、民军300余人,基本消灭了在战区内受到残敌偷袭、伏击、袭扰和冷枪冷炮的现象。

在休整期间,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八一电影制片厂的摄制人员和《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的记者都来到了163师,要拍一些战地影像和进行采访。边贵祥得知他们的来意后说道:“你们先别拍摄,我们商量好以后再拍好不好?”“你们别拍我,你们要拍就到第一线连队去,到阵地上去,那里的内容最真实,场面最精彩,画面最美观。通过你们的镜头,让全国甚至全世界的人都知道我们的官兵是怎样冲锋陷阵、如何英勇杀敌的光辉形象和英雄壮举。我这里只是对着地图、拿着电话出出主意,动动嘴,发号施令,指指划划说一通罢了。这种既不出汗,又不流血,更没生命危险的作战指挥实在是平凡得很,没有什么值得可说的。”说完,边贵祥就走了,没再理记者们。后面他干得更绝,不让任何记者进入师指挥所,而且不准许记者随意进入战斗地域。记者们觉得边贵祥这个人真是太怪了,别人对争彩扬名的事上赶着还来不及,他倒闭门谢客。一些记者因为完不成采访任务,发了牢骚,有的说“再大的官我们都见过,一个师长算什么?”有的甚至说回到北京后一定要告边贵祥。边贵祥听说后,毫不让步:“师长的官是不大,但在我的地域内活动,就得听我的。这是战争。”战后,有人对边贵祥问起这事,边贵祥说:“记者进入前线指挥所,当领导的要忙于接待、汇报,牵扯精力,影响指挥所的正常秩序。再说我们当时的任务是打好仗,而不是扬好名。并且指挥所有许多核心秘密,涉及到作战企图和千百官兵的生死,万一不小心泄露出去,这个责任谁负得了?仗没有打完,我们在指挥所又没有危险,有什么值得写的,照什么相?要写、要照就到第一线去,官兵在那里出生入死,他们才值得报道。”

2月25日晚,边贵祥、吴恩庆到军指挥所受领了作战任务。按照广州军区前指的意图和第55军的部署,在即将发起的谅山进攻战斗中,163师配属炮兵1个团另2个营、坦克2个连,居于全军中路,沿同登至谅山公路向谅山实施主要突击。根据情报,谅山地区已猬集了越军第3师残部、327师、337师一部、公安12团、北太省197团、独立装甲旅和46旅独立营等部,总兵力约1.8万人左右,已成为了东西两线战场上最大的一坨敌人。交代完任务后,在军指挥所的广州军区副司令员江燮元叮嘱边贵祥、吴恩庆说:“谅山自古为军事要塞,战略地位非常重要。那里兵力多、火力强、工事坚固,你们163师可要做好打硬仗、打恶仗的思想准备。”军长朱月华也说道:“你们在同登打了一场漂亮的歼灭战,官兵们士气很高,对打好下一仗很有利。但部队没有得到很好的休息,会不会影响战斗力?”吴恩庆回答道:“官兵们的体力恢复得差不多了,没问题,能连续打下去。部队有了攻打同登的战斗经验,仗只会越打越好。”朱月华听后高兴地说:“这就好,看来我继续用老部队打主攻是对的。按常规用兵和战斗命令要求以及部队疲劳程度,你们应该转为预备队了。可我为什么继续要你们打主攻?因为老部队有其特殊的战斗风格和精神因素,那就是敢于打硬仗、打恶仗和连续作战的顽强精神。”朱月华是原来中国陆军老大第38军的军长,是“万岁军”诞生之战中的重要功臣,他是深知老部队的战斗力的。

(待续)
有个参加过对越作战的香港仔就是163师的,曾经写过回忆录,对老边师长很崇拜。
052D 发表于 2013-10-24 23:30
有个参加过对越作战的香港仔就是163师的,曾经写过回忆录,对老边师长很崇拜。
163师487团3营7连6班班长王志军。
这样看不解渴啊。
bzf123 发表于 2013-10-25 08:14
这样看不解渴啊。
写好的长篇上来沉得更快,还不如这样看。
沈听雪 发表于 2013-10-25 14:10
写好的长篇上来沉得更快,还不如这样看。
这倒也是啊。
老是上来看有更新没,很费流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