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战化,究竟应该怎样“化” ——关于驻东南沿海部队实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20:58:02
实战化,究竟应该怎样“化”
——关于驻东南沿海部队实战化训练的再思考
2013-09-30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一支部队的实战化水平高不高,首先取决于战斗队思想打得牢不牢
  提高部队实战化水平,必须坚持信息化的发展方向,推动信息化建设加速发展
  从实战需要出发,从难从严训练部队,是提高部队实战化水平的根本途径
导 读
  “今天经不住‘问’,明日何以经得起‘战’?”连日来,本报连续刊发《沙场点兵·七问实战化训练》系列报道,对制约部队实战化训练水平提高的倾向性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七问”之后,参加此次新闻调查的记者还有一个共同的感受:大力推进实战化训练,既要掀起头脑风暴,更要迈出坚实步伐;既要靠端正训练指导思想、更新训练理念,还要靠改革训练内容、创新训练方式。通过“双轮驱动”,牵引和推动部队在改革创新、从难从严上狠下功夫,把一股凌厉的实战化旋风,吹进火热的军事训练场。下面,我们就以《实战化,究竟应该怎样“化”》为主题刊发一组记者观察,其中凝聚了三军部队开展实战化训练的所思所悟,或许会对今后的实战化训练有所启发、有所裨益。
牵住“牛鼻子”
战法创新作为“第一抓手”
作者:解放军报记者 陈国全
  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地球。”如果把提高军事训练实战化水平比作地球,战法比作杠杆,那么战法创新则是“撬动地球的那个支点”,选准了支点,就可以“四两拨千斤”。
  走进三军演兵场,记者一路看到,战法创新之风正在各部队蓬勃兴起。随着信息化战场日益透明,曾在战争年代有着“夜老虎”美誉的某部曾经一度患上“夜盲症”。今年以来,他们加大作战问题研究力度,探索出夜间陆空精确协同作战等多种战法,前不久一次陆空联合实弹演习,他们的武装直升机群借着夜幕突临“敌”后方阵地,轻型装备、特战官兵从天而降,直打得对手措手不及。
  作战牵引训练,创新推动发展,训练场上生气勃勃、一展雄风的部队,又岂止这一只“夜老虎”?某特战旅旅长楼正军认为,实战化训练是“和平时期最后一场训练”,必须立足现有装备突出信息化条件下的战法研练;战法决定训练内容和方法,战法研练越深入,实战化训练成果才能越多,战斗力增长就会越快。
  研究作战的根本价值,在于进入决策、指导实践。但是必须予以正视的是,当前有的部队战法创新存在着“两张皮”的现象。比如,有的搞空了,研究问题坐而论道、大而化之;有的搞虚了,一心想着出经验、“放卫星”,简单“贴标签”、编“四六句”;有的搞偏了,不到一线去“接地气”,却在办公室里“找灵气”。这些不实之举,必然影响实战化训练的质量,是未来战场制胜的大敌。
  解决战法创新上的“两张皮”,关键在于是否掌握了问计于兵这把“金钥匙”。今年31集团军某师担负了11项军区战法创新任务,担纲重要角色的大多是基层官兵。该师师长曹青锋说:再先进的战法,也需要基层官兵去落实;只有立足基层进行战法创新,才能在新的训练体系中寻找建立起“仗怎么打”的新标准,让因长期不打仗而虚化的坐标变得清晰,进而带来作战方法与训练模式变革的联动效应。
http://chn.chinamil.com.cn/jwjj/2013-09/30/content_5556319.htm实战化,究竟应该怎样“化” ——关于驻东南沿海部队实战化训练的再思考 2013-09-30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一支部队的实战化水平高不高,首先取决于战斗队思想打得牢不牢  提高部队实战化水平,必须坚持信息化的发展方向,推动信息化建设加速发展  从实战需要出发,从难从严训练部队,是提高部队实战化水平的根本途径导 读  “今天经不住‘问’,明日何以经得起‘战’?”连日来,本报连续刊发《沙场点兵·七问实战化训练》系列报道,对制约部队实战化训练水平提高的倾向性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七问”之后,参加此次新闻调查的记者还有一个共同的感受:大力推进实战化训练,既要掀起头脑风暴,更要迈出坚实步伐;既要靠端正训练指导思想、更新训练理念,还要靠改革训练内容、创新训练方式。通过“双轮驱动”,牵引和推动部队在改革创新、从难从严上狠下功夫,把一股凌厉的实战化旋风,吹进火热的军事训练场。下面,我们就以《实战化,究竟应该怎样“化”》为主题刊发一组记者观察,其中凝聚了三军部队开展实战化训练的所思所悟,或许会对今后的实战化训练有所启发、有所裨益。
牵住“牛鼻子”战法创新作为“第一抓手”作者:解放军报记者 陈国全  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地球。”如果把提高军事训练实战化水平比作地球,战法比作杠杆,那么战法创新则是“撬动地球的那个支点”,选准了支点,就可以“四两拨千斤”。
  走进三军演兵场,记者一路看到,战法创新之风正在各部队蓬勃兴起。随着信息化战场日益透明,曾在战争年代有着“夜老虎”美誉的某部曾经一度患上“夜盲症”。今年以来,他们加大作战问题研究力度,探索出夜间陆空精确协同作战等多种战法,前不久一次陆空联合实弹演习,他们的武装直升机群借着夜幕突临“敌”后方阵地,轻型装备、特战官兵从天而降,直打得对手措手不及。
  作战牵引训练,创新推动发展,训练场上生气勃勃、一展雄风的部队,又岂止这一只“夜老虎”?某特战旅旅长楼正军认为,实战化训练是“和平时期最后一场训练”,必须立足现有装备突出信息化条件下的战法研练;战法决定训练内容和方法,战法研练越深入,实战化训练成果才能越多,战斗力增长就会越快。
  研究作战的根本价值,在于进入决策、指导实践。但是必须予以正视的是,当前有的部队战法创新存在着“两张皮”的现象。比如,有的搞空了,研究问题坐而论道、大而化之;有的搞虚了,一心想着出经验、“放卫星”,简单“贴标签”、编“四六句”;有的搞偏了,不到一线去“接地气”,却在办公室里“找灵气”。这些不实之举,必然影响实战化训练的质量,是未来战场制胜的大敌。
  解决战法创新上的“两张皮”,关键在于是否掌握了问计于兵这把“金钥匙”。今年31集团军某师担负了11项军区战法创新任务,担纲重要角色的大多是基层官兵。该师师长曹青锋说:再先进的战法,也需要基层官兵去落实;只有立足基层进行战法创新,才能在新的训练体系中寻找建立起“仗怎么打”的新标准,让因长期不打仗而虚化的坐标变得清晰,进而带来作战方法与训练模式变革的联动效应。
http://chn.chinamil.com.cn/jwjj/2013-09/30/content_5556319.htm
廓清“路线图”从战术层面迈开联合步子作者:解放军报记者 魏 兵  走访东南军营,一句实战化训练的口号处处可见:“时刻准备战斗”!那么,我们要准备什么样的战斗?如何做好准备?
  不清楚未来之“战”是什么样子,何谈“练即战”?如果说未来打仗是联合作战,时下已无人置疑。那么,联合作战训练如何求实?一线作战部队指挥员的呼唤是:搞好联合作战的“底层设计”,从战术层面迈开联合步子。
  战略层次的联合指挥,最终要体现在战术层次的联合行动上。一位舰长记忆犹新:一次联合登陆作战演练,负责火力支援的空军战斗机群打得痛快,却将岸上设施毁伤殆尽,致使港口虽然夺下,海军舰艇却只能望港兴叹,无法按时投送登陆兵力,战略意图付之东流。
  不解决战术层的“联”,训练在这个层面就与实战脱节了。从近几场局部战争看,战术级的联合战斗已经登上信息化战争的舞台,联合行动的重心正在呈现越来越“下沉”的趋势。实战化训练的最大优势就是作战需求延伸到哪里,训练触角便跟进到哪里。求联合训练之实战化,记者认为有两个关键词不能忘却:程序、标准。
  “练程序”何以如此重要?因为程序是体系的“禀赋”。程序优化决定作战反应,反应快慢决定作战胜负。面对“敌情”,过去是选择自己的最优对策,现在是选择体系的最优对策,联合作战程序,必须在实战化训练中反复打磨。
  “练标准”,更是联合作战非过不可的坎。联合作战,参战力量多元,交战领域多维,要有效控制、协调陆海空天电诸战场的各种作战行动,必须以“标准”确保“联”之有据、“合”之有度。而这,亦须在实战化训练中不断确立。
  不练联合,不叫实战。我们不仅需要改变所拥有的能力,更需要改变思考战争的方式。如果我们的思维方式、训练方式和作战方式不以未来战争样式为牵引,那么,无论多少训练中的汗水,都不能带来我们这支军队的转型。
锻造“磨刀石”建设形神兼备的专业化蓝军作者:解放军报记者 周 猛  练兵,离不开“狼”!前不久,南京军区某集团军实兵对抗演练拉开战幕,由某旅扮演的蓝军旅以先进战法、强大火力,多次把“红军”逼入险境,又一次锁定“红败蓝胜”战局。
  今天训练敢于“求败”,明日战场方能“求胜”。胜败之间,一个关键性因素就是——你眼前的这支蓝军是否“狼性十足”?当前,全军狠抓对抗训练,在蓝军建设上投入了很大精力,但是有些部队蓝军不“蓝”、蓝军不强的情况仍然存在,致使对抗训练始终在低层次上徘徊。
  蓝军脱胎于“红军”,最大的忌讳是摆脱不掉“红军”的影子。某团团长叶亚林清楚地记得,一次对抗,红蓝双方使用同一型号电台,双方指挥员还出现了误通话。“蓝军的编制、装备、作战样式与‘红军’一模一样,这不是‘左手打右手’吗?”正所谓“形似容易神似难”,让蓝军变得“蓝”一点,就不仅要在武器装备、力量编成等方面向对手看齐,更要穷尽心思琢磨对手的战术思想、战法特点,甚至思维方式和习惯。只有打造出一支支“知敌、像敌、超敌”的专业化蓝军,“神似”才可能自然地呈现在每一场对抗演练中。
  过去的蓝军是“孤狼”,未来的蓝军是“狼群”。熟悉狼生活习性的人都知道,狼的可怕,不在于孤狼的凶猛,而在于狼群的协同。随着对抗训练由单方检验到真打实抗、由机械化到信息化、由单兵种对抗到体系对抗发展,我军蓝军建设也要借鉴西方军事强国成立“假想敌司令部”的做法,加快实现从“单一”到“合成”的转变。近年来,南空在空军部队率先组织“合成假想敌”,这支由航空兵、地空导弹兵、雷达兵和电子侦查部队组成的体系作战力量,让蓝军的分量一下重了起来,逼着“红军”在联合对抗中出重拳、使狠招,在与“强敌”交战中得到全方位的摔打和磨炼。
  与“羊”比武,胜之不武;与“狼”共舞,强兵精武。实战化训练,呼唤更多的专业化“合成蓝军”不断涌现,激活今天演兵场,引领明日新变革!
搭建“舟与桥”

让“准战场”接轨未来战场

作者:解放军报记者 梁蓬飞

  探营三军,谈及实战化训练究竟怎么“实”、应该往哪里“化”的问题,很多部队指挥员不约而同地提到一个词:环境构设。言下之意是,实战化训练,不能一厢情愿、异想天开,须有必要之条件作前提、作保障。

  什么样的条件?简言之就是确保“像打仗一样训练”的条件。近年来,全军实战化训练如火如荼,进步前所未有,但若将其置于未来作战视野观之,仍显得差距很大。究其原因,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训练条件受限。

  比如开展复杂电磁环境下训练。这令某导弹旅旅长陈在望颇感头疼:部队没有列装相应装备,靠自身力量无法构设复杂电磁环境,平时训练只能纸上谈兵、比划比划,官兵既无切身体验,战时也就难有应对之法。

  仗是明天打,兵要今天练。而明天打什么仗,虽然很难准确预测,但在什么环境和条件下打,却是一目了然,即:陆海空网天电相互交织、多维一体、全域对抗。脱离了上述环境和条件的实战化训练,都不是真正的实战化。那么,实战化训练环境到底该如何构设?来自一线作战部队的经验是,立足现有条件,践行“难”“真”“实”三字诀。

  从上限之“难”。贯彻落实从难从严要求,各类训练都应尽量达到指标要求最高、困难程度最大、身心砥砺最强。除了按标准完成高难险课目外,还要自设困局、危局、险局,置己绝境而后生。

  求实战之“真”。在准确全面把握敌情、我情、战场环境基础上,根据不同层次的“实战化标准”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依此筹划和组织实施实战化训练,使训练地域真像战场、训练过程真像交战、训练考核真像打仗。

  务打仗之“实”。着眼未来作战,加强战场建设、构设复杂环境、配套仿真装备、建强用好蓝军,使之成体系、成规范、成规模,实现“打仗是什么样,训练就是什么样;打仗需要什么,训练就能达成什么。”

用好“指挥棒”

以“考为战”驱动“练为战”

作者:解放军报记者 张科进

  今年驻训期间,济南、南京、广州等多个战区连续组织突袭式实装拉动考核,实战化的考评瞬间“引爆”部队实战化训练氛围,上上下下钻打仗、练打仗的劲头空前高涨。

  由是观之,只有抓住实战化考评这个关节点,实战化训练自然如水银泻地、势如破竹,无须更多的“过门”和“动员”。然而,受各种条件和矛盾的制约影响,我军实战化考评仍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

  调研中,一名将军提出的问题让记者久久回味:考场上的先进单位,战场上就能打胜仗吗?采访中记者看到,少数单位在考核中安全顾虑大,避难趋易;也有少数单位搞简单化操作,选好考、好比、好看的考。考核既是评先的“度量衡”,更是能打仗的“指挥棒”。当考评不敢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时,当室内考理论、室外测体能成为“标准卷”时,当个别领导为了出政绩考核弄虚作假时,这样的考场“高手”如何走进未来战场?

  用“考为战”驱动“练为战”。调研中,部队官兵和院校专家强烈呼吁:让实战化考评成为暴露问题、发现问题、整改问题的“抓手”,实战化训练才能真正成为部队战斗力的“淬剑炉”——

  “硝烟味”浓一些。考核应全程贯彻求败的思想,通过设难局、险局、危局,多些“意料之外”、少些“意料之中”。俄军空降兵演练中,“敌火下行动”必须在真枪实弹下进行。我军的考核必须摆脱“安全桎梏”,让人员和装备真正从操场走进战场,接受战火洗礼。

  “人情味”淡一点。战场是血淋淋的法则写成的,容不得半点温情和变通,考场上每一次“高抬贵手”和放人一马,都是对战斗力“底板”的侵蚀和损害。应坚持考场与战场对表,宁要适应实战需要的合格,也不要脱离实战、有水分的优秀,真正实现考一次、进一步。
抬高“垫脚石”

管理要跟上实战的脚步

作者:解放军报记者 代 烽

  走访座座军营,记者发现由于长期的和平环境,当前部队在抓管理中还存在不少与打仗不相匹配的观念和做法,以致成为部队开展实战化训练的“绊脚石”:

  有个炮兵团,驻训成了“住训”,“野味”不浓,“家味”太重,电视、投影仪等与打仗无关的生活设备跟着部队跑。有的部队则统得太死,机动大编队、住宿大营区、管理大构架。在某防空旅,全旅出来驻训浩浩荡荡,车队绵延几公里,跟在车队中,有的官兵开玩笑:打着瞌睡都能到达驻训点……

  “过去,人们常常认为日常的管理和打仗关系不大。实际上,日常管理直接影响着部队战斗力的形成和提高。”南京军区副参谋长王海涛认为,应当着眼实战要求和训练实际,创新管理观念,变革管理方式,让管理成为战斗力提升的“垫脚石”。

  突破营区化,向野战化延伸。随着野外驻训成为部队的常态,部队管理不能走到哪儿都照搬营区管理的一套,应针对实战化训练的特点,探索新型战场管理方式。

  突破生活化,向战斗化延伸。各项管理制度的制定都应当遵守“一保战备、二保生活”的原则,营区建设要摆脱只见绿地、不见场地,只见服务设施、不见训练设施的“居民区化”构造,真正有军营味道、有训练氛围。

  突破形式化,向实效化延伸。规章要严到点上,力戒行动画白线、训练选天气等土规定、土政策,避免牵扯精力、影响士气。功夫要用到刃上,不能把管理治在表上,以插旗子、搭彩门、贴标语显示管理的正规化,以念脚本、背台词、设解说显示训练的高标准,真正把官兵自觉遵章守纪、自我加压训练作为管理的最高境界。

加道“强制险”

用制度为实战化训练解难

作者:解放军报记者 欧阳浩

  古兵书有云:“凡兵,制必先定。”记者在调研中感到,当前训练需求与制度保障之间的矛盾仍然比较突出,部队实战化训练因难度大、成本高而难落实,在训练场上出现一幕幕不协调的景象:

  联合训练是实战化训练的重要形式,但由于缺乏刚性制度和硬性规定,联训要么靠总部指令联,要么靠感情联。在某部今年的联合演习中,平时老死不相往来的两支部队临时凑在一起,一名导调员对此直言不讳:“除了按照预案唱‘折子戏’,还指望能碰出啥火花?”

  都说打仗打的是“钱袋子”,现代装备和高科技兵器在战场的广泛应用,使训练的成本越来越高,不少部队新装备不敢全力训,实弹不敢放手打。调研中,实战化训练开展得好的单位,训练消耗普遍超年度指标。

  “部队实战化训练实践中的困难,很大程度上在于缺顶层设计、缺配套制度。”南京军区军训部部长杨林认为,必须要自上而下,通过健全完善法规制度,创新优化体制机制,形成实战化训练齐抓共管的生动局面。

  记者探营,已有不少令人欣喜的变化呈现:在31集团军,他们按照军委“加大对军事训练投入,提高训练保障标准,改善训练保障条件”的指示精神,从年初就提高了新年度经费、弹药、油料等保障标准,有效克服了装备舍不得用、实弹舍不得打的问题,部队开展实战化训练手中有“粮”、心中有底。

  采访中,相关的建议纷至沓来:有的建议构建“开放共享”的保障模式,提升资源利用率;有的建议健全联合训练法规体系,尽快修订颁发联合战役纲要、联合训练指导法等;还有的提出要突出训练信息系统建设,运用信息网络和人工智能技术,模拟逼真的战场环境,开辟实战化训练的新战场……说一千道一万,关键就一句:为实战化训练加道制度的“强制保险”。

  (图片摄影:代宗锋、贲道春、仇成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