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军事战术能力的最后辉煌——明初战争形态(永乐篇)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1:32:14
靖难战争,是明初历史上一场旷日持久血腥残忍的内战,它极大地破坏了明初刚刚恢复的经济局势。不过与此同时,这场战争也是一场对洪武朝军事政策的检验。战争过程中,南北两军均表现出了极高的战术素质,即使将这种军事素质放置于世界范围内来看,也是一场超水平的展示。下面,本文就靖难时期几场比较重要的战役,逐个为大家分析解剖。
1.
真定之战


燕王VS耿炳文


北军与南军之间的第一次大规模接触。从记载中我们看到,耿炳文虽为洪武旧将,但明显老迈无用。此战燕王漂亮地发动了一次骑兵战术迂回,绕城背击耿炳文并横穿其阵,充分发挥了骑兵的机动优势和冲击优势。反观耿炳文,野战中几乎没有招架之力,不仅在一开始被燕军击溃,之后面对朱能仅仅数十骑的冲击亦招架不住。这一战,燕军的胜利几乎完全依赖于骑兵。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到了洪武末期,明军的战术组合已经发生了明显变化。骑兵的突击地位终于赶超步兵,成为了战场上最闪耀的“重锤”。

靖难战争,是明初历史上一场旷日持久血腥残忍的内战,它极大地破坏了明初刚刚恢复的经济局势。不过与此同时,这场战争也是一场对洪武朝军事政策的检验。战争过程中,南北两军均表现出了极高的战术素质,即使将这种军事素质放置于世界范围内来看,也是一场超水平的展示。下面,本文就靖难时期几场比较重要的战役,逐个为大家分析解剖。
1.
真定之战


燕王VS耿炳文


北军与南军之间的第一次大规模接触。从记载中我们看到,耿炳文虽为洪武旧将,但明显老迈无用。此战燕王漂亮地发动了一次骑兵战术迂回,绕城背击耿炳文并横穿其阵,充分发挥了骑兵的机动优势和冲击优势。反观耿炳文,野战中几乎没有招架之力,不仅在一开始被燕军击溃,之后面对朱能仅仅数十骑的冲击亦招架不住。这一战,燕军的胜利几乎完全依赖于骑兵。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到了洪武末期,明军的战术组合已经发生了明显变化。骑兵的突击地位终于赶超步兵,成为了战场上最闪耀的“重锤”。

郑村坝之战


朱棣VS李景隆


此战史书描述细节过程甚少,李景隆的表现亦乏善可陈。战前李景隆军就犯了兵家大计,表面上治军严厉,实则令军队战斗力受到极大损耗。朱棣军在战斗前刚刚获得宁王的骑兵助阵,战斗中故技重施,令骑兵迂回横击南军左右两翼,轻易击败了李景隆。
1.
白河沟之战


燕王VS李景隆、平安、郭英等


白河沟之战是北军遭遇的第一场硬仗。在此需要纠正几个广为流传的谣言:


一、
李景隆出兵六十万:这个说法可谓广为流传,史书亦不疑。但我们知道明代卫所军士不过二百余万,去掉百分之六七十的屯军,可战之兵不过七八十万。而李景隆一次就调集了六十万,显然不是事实。诸史对于此次的兵力调动大多从信实录,但实录的记载明显是在为北军此次作战的艰难寻找口实(谁让此战的主帅仍然是白痴李景隆呢)。由于朱棣是篡位之君,故在修太宗实录的过程中,拼命对战争中的败绩加以掩饰,究其原因不过是为了矮化敌人拔高自己。故对靖难战争的研究,不能以实录为准,必须辅以其他私史。

以上出自《明实录》,从这段记载来看,完全看不到北军的颓势。但实际上并非如此。

二、
北军骑兵强南军骑兵弱:这个说法也是一个误传。北军作战,固然极度仰仗骑兵突击,但这并不意味着南军骑兵相对就弱。实际上我们看到先锋平安的骑兵就极为精锐,连挫燕军而燕军反不能挫平安。此役燕王多次企图通过骑兵改变局势,甚至亲自上阵以身犯险,然结果均无功而返。可以说,此战平安和瞿能父子的骑兵是当时南军的最大功臣。


三、
南军无将可用是因为明太祖杀功臣过甚:我们看真定之战的耿炳文,白河沟之战的郭英,均为开国宿将。然而这两场战役中,两人表现都很一般甚至糟糕。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他们——老了。两个六七十岁的老头子,除非是廉颇黄忠再世,否则想让他们发挥余热,实在有点太难为他们了。洪武朝三十多年的历史,足以把开国骁将们个个熬成干巴老头,说朱元璋无计划地乱杀功臣导致靖难无将可用,纯属放屁。PS:李景隆是齐泰、黄子澄这两个文人推荐的,建文被这群白痴包围,难怪败得比崇祯都冤。


白河沟之战,北军经过极为艰苦地正面战斗,最后靠运气(忽然刮起大风)终于战胜了南军。而南军骑兵在这一战中展现出了极佳的素质,完全堪与北军骑兵匹敌。只不过在迂回等对骑兵的运用上,北军将领明显不如燕王娴熟。
东昌之战


燕王VS盛庸、铁铉、平安


东昌之战是北军的第一次大败。这主要是北军接连获胜,产生轻敌思想所致。盛勇军背城结阵,北军仍以骑兵冲突。但没想到盛庸的步兵跟燕王玩了一把大纵身诱敌,把燕王困在了阵中央。终于,北军尝到了一次一流步兵的厉害。此役燕王凭借建文帝犯二的禁杀令逃过一劫,但大将张玉战死,北军损失惨重,凄凉地被南军赶出战场。



夹河大战


燕王VS盛庸等


此战燕军主攻,盛庸再次发挥了自己善用步兵的特色。他的盾墙极为坚固,北军在正面突破不果的情况下使用了一种类似于欧洲古典时代的标枪才将盾墙突破,但之后的战果却令人瞠目结舌。诸史中均载盛庸的盾墙被突破后,其军“奔溃”。但事实是,北军大将谭渊在趁势“逆击”过程中反为南军所杀,故此战其实应该是南军盾阵被破后发动了一次反突击。


之后北军为了挽回败局,又发动了一次骑兵迂回背击。这次背击相当成功,燕王骑兵贯阵而出,与正面北军汇合,斩杀南军多名骁将。换做一般的中世纪军队,遭到这样的突击,早已丢盔弃甲四散奔逃。然而,连实录都隐瞒不了的是,盛勇军仍岿然不动!双方不过是杀了个平手而已。


最终,又是幸运女神眷顾了朱棣的北军。翌日,一阵狂风改变了本来平手的战局,北军依靠运气,再次艰难取胜。

在百度冷兵器吧看过这篇的说。。。。。。。。。
第二次真定之战


燕王VS平安等


此战平安一改往日的作战特色,采取沉闷的方阵防御,将主动权拱手让人(可能是军中骑兵不足,或者总兵力劣势所致)。不过即便如此,朱棣在四面夹击的情况下,除了在一次北军惯用的背击中几乎生擒平安外,仍然无法取胜(南军步兵结阵之坚,可见一斑)。

在此不得不钦佩一下朱棣那无与伦比的好运。平安和盛庸不同,对于建文帝不准杀燕王的禁令,全不在意。从第一次白河沟之战,到之后的小河之战,他屡次槊及燕王,几乎刺燕王于马下。但命运却总是站在燕王这一边!此战,所有朝燕王射去的箭矢都没有射中,反而都射在了燕王的大旗上。最终,不知是哪路神仙又一次吹起了神风,北军在飓风的掩护下再次大败南军——命苦不能怨政府,点背不能赖社会啊!
小河大战与齐眉山之战


燕王VS平安、何福、徐辉祖等


朱棣终于厌倦了长期的拉锯战,决定一路南下,直取金陵。不过事情并不像我们大多数人所知道的那么简单。在南下的路上,南军主力堵住了北军的去路,一决雌雄的关键性会战终于打响了!


小河之战,是一次对桥梁控制权的争夺战。这里的两个“福”需要解释一下,第一个是“福”指的是北军将领“丘福”,第二个“福”指的是南军将领“何福”。从记录中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平安的侧翼战还是何福的夺桥战,南军均大获全胜。北军大将陈文被斩,燕王几乎为平安所杀,一时间形势急转直下,北军似乎要败北了。但在关键时刻,北军将领张武埋伏在林间的部队发挥了作用,他突然出击与燕王合力击却了南军,再次夺回了桥北的控制权。





齐眉山之战,朱棣又开始玩弄迂回爆菊的伎俩(朱棣军的迂回打击能力堪称惊艳,在同时期的世界范围内都是极为罕见的)。北军留下千余士兵虚张声势镇守桥梁,主力却偷偷从另一侧渡河,迂回到了敌军的背面。可惜,这次运气站在南军一边。就在这关键时刻,南军大将徐辉祖率援军抵达战场,再次阵斩一员北军猛将!胜负的天枰又一次开始朝南军倾斜。一时间,北军上下颇为沮丧,失败的阴影笼罩于全军上下。不过,建文帝手下的二比文官们又一次犯了关键性的错误,就在这大好局势之下,以保卫金陵之名建议召回徐辉祖。建文帝然之——说实话你们觉不觉得,其实朱棣杀方孝孺等是想为建文帝报仇?
护粮队之战与“乌龙之战”(好吧,姑且这么称呼吧)


决定靖难战争最终胜局的战役终于打响了。此战北军把注意力放在了南军的后勤补给上。在得知平安护送着一批重要的后勤物资朝南军大营行进时,朱棣敏锐地嗅到了胜利的气息。经过周密地策划,北军制订了一套计中计。除了像往常一样的侧击菊爆外,还像小河之战一样,准备了一支预备队埋伏在林中。


战役一开始,北军步兵横截平安军为两节,燕王帅军猛击平安。然而平安奋力反击,一时间北军竟不能胜。此时何福率军援至,与平安反过来合力击退了北军。就在南军经过激战人困马乏之时,埋伏于林间的朱高煦出击了。燕王与朱高煦前后夹击,大破南军,一举夺取了南军五万多后勤粮草。这一回,南军真的要败了。


“乌龙之战”


这个战斗过程我就不多做解释说明了。谁也没有想到,曾经战力如此之强的南军,竟然会因为这样一个坑爹的原因而彻底败北。不过,这大概也可以解释为粮草匮乏下军心崩溃的必然结果。果然不管是多么强大的战士,不吃饭的话都是很难打胜仗的。此役南军主力基本化为无有,之后虽有盛庸守淮河之战等,但南军堪战的主力实际上已经在这一战中消耗殆尽。之后北军基本势如破竹,南军一路披靡,直到包围金陵。建文帝就这样在极大优势之下,糊里糊涂地被手下文官和命运之神坑成了比崇祯还冤的“亡国之君”。
总结:总而言之,靖难时代的明军已经与洪武时代有了极大的不同。第一,承担起突击任务的部队开始由步兵转为骑兵,而骑兵的战斗力也今非昔比。第二,步兵战术开始变得钝重,军中开始大量装备弩和火器;突击能力从少数几个例子来看虽然仍不弱,但战术上偏重防御的倾向性是显而易见的。第三,这个时期的明军战斗力相对于洪武朝,综合能力更强,战斗力有增无减。南军的步兵阵线即使被撕成两半,也不会轻易崩溃。北军骑兵的各类迂回侧击充分发挥了骑兵的机动性和冲击力,几乎把骑兵的特色发挥到了极致。至少就当时的情况来看,将明军排在世界第一的位置上,无论是世界上哪个国家的军队怕是都不敢有异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