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年在一线连队参战的父亲职位最高的官二代子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30 00:23:17
162师486团步兵8连指导员蓝海,他的父亲是兰(蓝)亦农,副大军区职。

蓝海1968年3月入伍。在诸多干部子弟调入机关、后勤的情况下他自始自终坚持战斗在第一线,身先士卒,不怕流血牺牲,79年战后荣立三等功,所率领的连队荣立集体二等功。战后升任486团3营教导员、团政治处任副主任、84年调到484团任副政委、85年任162师后勤政工科科长、89年任162师农场政委、90年调14军40师炮团任政委、93年底转业到国家工商总局纪检组(监察局)任监察二室主任、96年任副司级监察二室主任、2001年任副局级监察专员兼监察二室主任、2006年任正局级监察员。

蓝亦农:1960年5月至1964年5月任54军政治部主任;1964年5月至1967年7月任54军副政治委员,1967年7月至1969年4月任54军政治委员。1969年4月至1973年8月任昆明军区副政治委员、军区党委副书记(1969年5月起)。其间:“文化大革命”中参加三支两军工作,曾任重庆市革命委员会主任、昆明市革命委员会主任;1969年10月至1971年5月任贵州省革命委员会党的领导核心小组代组长,1971年5月至1973年8月任中共贵州省委第一书记、贵州省革命委员会主任,1969年10月兼任贵州省军区第一政治委员、党委第一书记。1973年8月至1980年7月下放工厂学习、劳动。1983年5月至1985年6月任昆明军区顾问。

79年有正大军区级的干部子弟在一线参战的吗?


486团8连最残酷的一场战斗是1979年2月26日,在高平克马诺清剿时的克菲遭遇战。当天早晨,三营奉命向克马诺克进击,以八连为前卫,营部、七、机、炮、九连的顺序前进。途中见到横卧在路边的几具尸体。部队行进到小河沟边时有人发现左侧树林中的树叶在微微幌动,慢慢从树林里钻出一个没有武器没有军帽的但穿着绿军装的人用中文说话,原来他是友军四十二军的一名战士,几天前在战斗中腹部受伤昏迷,部队撤走后他苏醒过来已无法联系,几天来他水米未沾,饿了啃些树叶,渴了沾点露水。一直隐蔽在丛林里,等待死亡降临。当听到我们部队路边说话声,他才有了生的希望。我部两个战士将他扶到路边,他将裤带解开,腹部伤口已经腐烂、生蛆。营里立即派人将他护送到团里卫生队救治。部队沿着一条山区土路继续向克马诺方向前进,进入一个叫克菲的地方,这里离高平大约十来公里,地形非常复杂,地势极险恶,北部尽是悬崖绝壁,茫茫林海,树木丛生,沟谷纵横,连绵的山峰多在海拔一千米以上。南部地势较缓,但也是高山峻岭,坡陡路窄。刚翻过一个山包,突然听见前面枪声大作,传来消息说:八连尖兵在前面与越军打了起来。克菲属于克马诺地区,是越军的后方腹地,上级通报敌情说高平溃逃出来的越军和高平省党政机关的人员大部分藏匿于这个地区 ,因此该地区也是越军的防守要点。八连在前面搜索前进,刚转过山头,突然发现不少越军在对面山脚猛跑,当时担任尖兵的是八连二排,他们发现越军后,排长孟东安迅速指挥全排,边开火边抢占阵地,击毙越军五六名。越军受到突然打击后,不顾一切向远处深山逃去,排长孟东安立即率领全排猛追。 连长石义田、指导员蓝海指挥八连的主力也迅速投入战斗。一时间,步枪声、轻重机枪声、无后座力炮的声音猛烈地响了起来。越军遭受到攻击,搞不清我军的情况,拼命朝山沟里面躲藏。八连在连长、政指的带领下猛打猛冲,动作很快,就追过了一个大山口。我们上去时还看到不少越军,由于距离太远,起码在1500米以上,中间隔着好几个山头,我们也用火力追击了一阵子。由于太远和山林的阻隔,很快就不见了越军的踪影。八连边打边追,边追边打,当追到克菲西南侧一个谷底时,突然遭到越军猛烈射击。追在前面的二排几名战士不幸负伤,四班长王郧久,率领全班不顾一切地与越军展开激战,战斗打得非常激烈。时任八连连长的石义田回忆说:“当部队行至克非200多米时,尖兵报告发现大批敌人沿克非向克马诺北山区运动,并且,没有发现我军行动,我迅速把情况报告上级,同时指挥二排从正面,三排由指导员兰海带领向左包抄,以最快的速度接近敌人,准备打个漂亮的伏击战,正当二、三排向敌运动时,兄弟连队过早地向敌人开了火,暴露了我军目标。敌人仓皇丢盔卸甲乱作一团,利用山高、沟深、林密四处逃窜。我见状,即令二、三排向敌人发起了冲锋,战士像猛虎下山一般扑向敌人,打的敌人乱叫乱窜。激战中我发现有几十人拥护着部分文人,沿沟向后逃窜。可能是敌人首脑机关。我随即带领一个加强班17人沿沟边打边追,追了约300米,有一狭窄处,正面宽不到20米有一块大石头挡住去路。敌人以两挺机枪交叉火力,迫击炮封锁了该地段,一棵棵竹子都被打折,子弹像雨点般扫过来,炮弹在身边不停地爆炸,两边山高,林密,部队展不开,在宽不到20米的地段上,17名战士大部分受到了轻重不同的伤,我也负了伤。后续部队上不来,就是上来也展不开,情况十分紧急,我忍住伤痛,一面组织火力压制敌火力点,一面指挥火箭筒手占领有利地形,火箭筒手摧毁敌人两个火力点。火箭筒手非常勇敢,卧姿不行用跪姿,跪姿还是不行,干脆站姿射击,一发,二发,连续发射四枚火箭弹,分别摧毁两个敌火力点,敌人的火力点变哑了,营八二迫击炮排和各连的六零炮一起向越军阵地进行炮击。并令三排占领左侧有利地形,以火力支援二排战斗,二排立即向敌发起冲击,越军见事不妙,便向沟底退去。我们继续向沟底攻击,遭到越军的强烈阻击。天色逐渐变暗,直到深夜,上级令部队撤回克马诺待命。打扫战场时,发现毙敌32人,缴获迫击炮两门,轻重机枪等武器、弹药、物资一批,还有一些文件。我连在兄弟单位的配合下,牺牲1人,伤21人.

162师486团步兵8连指导员蓝海,他的父亲是兰(蓝)亦农,副大军区职。

蓝海1968年3月入伍。在诸多干部子弟调入机关、后勤的情况下他自始自终坚持战斗在第一线,身先士卒,不怕流血牺牲,79年战后荣立三等功,所率领的连队荣立集体二等功。战后升任486团3营教导员、团政治处任副主任、84年调到484团任副政委、85年任162师后勤政工科科长、89年任162师农场政委、90年调14军40师炮团任政委、93年底转业到国家工商总局纪检组(监察局)任监察二室主任、96年任副司级监察二室主任、2001年任副局级监察专员兼监察二室主任、2006年任正局级监察员。

蓝亦农:1960年5月至1964年5月任54军政治部主任;1964年5月至1967年7月任54军副政治委员,1967年7月至1969年4月任54军政治委员。1969年4月至1973年8月任昆明军区副政治委员、军区党委副书记(1969年5月起)。其间:“文化大革命”中参加三支两军工作,曾任重庆市革命委员会主任、昆明市革命委员会主任;1969年10月至1971年5月任贵州省革命委员会党的领导核心小组代组长,1971年5月至1973年8月任中共贵州省委第一书记、贵州省革命委员会主任,1969年10月兼任贵州省军区第一政治委员、党委第一书记。1973年8月至1980年7月下放工厂学习、劳动。1983年5月至1985年6月任昆明军区顾问。

79年有正大军区级的干部子弟在一线参战的吗?


486团8连最残酷的一场战斗是1979年2月26日,在高平克马诺清剿时的克菲遭遇战。当天早晨,三营奉命向克马诺克进击,以八连为前卫,营部、七、机、炮、九连的顺序前进。途中见到横卧在路边的几具尸体。部队行进到小河沟边时有人发现左侧树林中的树叶在微微幌动,慢慢从树林里钻出一个没有武器没有军帽的但穿着绿军装的人用中文说话,原来他是友军四十二军的一名战士,几天前在战斗中腹部受伤昏迷,部队撤走后他苏醒过来已无法联系,几天来他水米未沾,饿了啃些树叶,渴了沾点露水。一直隐蔽在丛林里,等待死亡降临。当听到我们部队路边说话声,他才有了生的希望。我部两个战士将他扶到路边,他将裤带解开,腹部伤口已经腐烂、生蛆。营里立即派人将他护送到团里卫生队救治。部队沿着一条山区土路继续向克马诺方向前进,进入一个叫克菲的地方,这里离高平大约十来公里,地形非常复杂,地势极险恶,北部尽是悬崖绝壁,茫茫林海,树木丛生,沟谷纵横,连绵的山峰多在海拔一千米以上。南部地势较缓,但也是高山峻岭,坡陡路窄。刚翻过一个山包,突然听见前面枪声大作,传来消息说:八连尖兵在前面与越军打了起来。克菲属于克马诺地区,是越军的后方腹地,上级通报敌情说高平溃逃出来的越军和高平省党政机关的人员大部分藏匿于这个地区 ,因此该地区也是越军的防守要点。八连在前面搜索前进,刚转过山头,突然发现不少越军在对面山脚猛跑,当时担任尖兵的是八连二排,他们发现越军后,排长孟东安迅速指挥全排,边开火边抢占阵地,击毙越军五六名。越军受到突然打击后,不顾一切向远处深山逃去,排长孟东安立即率领全排猛追。 连长石义田、指导员蓝海指挥八连的主力也迅速投入战斗。一时间,步枪声、轻重机枪声、无后座力炮的声音猛烈地响了起来。越军遭受到攻击,搞不清我军的情况,拼命朝山沟里面躲藏。八连在连长、政指的带领下猛打猛冲,动作很快,就追过了一个大山口。我们上去时还看到不少越军,由于距离太远,起码在1500米以上,中间隔着好几个山头,我们也用火力追击了一阵子。由于太远和山林的阻隔,很快就不见了越军的踪影。八连边打边追,边追边打,当追到克菲西南侧一个谷底时,突然遭到越军猛烈射击。追在前面的二排几名战士不幸负伤,四班长王郧久,率领全班不顾一切地与越军展开激战,战斗打得非常激烈。时任八连连长的石义田回忆说:“当部队行至克非200多米时,尖兵报告发现大批敌人沿克非向克马诺北山区运动,并且,没有发现我军行动,我迅速把情况报告上级,同时指挥二排从正面,三排由指导员兰海带领向左包抄,以最快的速度接近敌人,准备打个漂亮的伏击战,正当二、三排向敌运动时,兄弟连队过早地向敌人开了火,暴露了我军目标。敌人仓皇丢盔卸甲乱作一团,利用山高、沟深、林密四处逃窜。我见状,即令二、三排向敌人发起了冲锋,战士像猛虎下山一般扑向敌人,打的敌人乱叫乱窜。激战中我发现有几十人拥护着部分文人,沿沟向后逃窜。可能是敌人首脑机关。我随即带领一个加强班17人沿沟边打边追,追了约300米,有一狭窄处,正面宽不到20米有一块大石头挡住去路。敌人以两挺机枪交叉火力,迫击炮封锁了该地段,一棵棵竹子都被打折,子弹像雨点般扫过来,炮弹在身边不停地爆炸,两边山高,林密,部队展不开,在宽不到20米的地段上,17名战士大部分受到了轻重不同的伤,我也负了伤。后续部队上不来,就是上来也展不开,情况十分紧急,我忍住伤痛,一面组织火力压制敌火力点,一面指挥火箭筒手占领有利地形,火箭筒手摧毁敌人两个火力点。火箭筒手非常勇敢,卧姿不行用跪姿,跪姿还是不行,干脆站姿射击,一发,二发,连续发射四枚火箭弹,分别摧毁两个敌火力点,敌人的火力点变哑了,营八二迫击炮排和各连的六零炮一起向越军阵地进行炮击。并令三排占领左侧有利地形,以火力支援二排战斗,二排立即向敌发起冲击,越军见事不妙,便向沟底退去。我们继续向沟底攻击,遭到越军的强烈阻击。天色逐渐变暗,直到深夜,上级令部队撤回克马诺待命。打扫战场时,发现毙敌32人,缴获迫击炮两门,轻重机枪等武器、弹药、物资一批,还有一些文件。我连在兄弟单位的配合下,牺牲1人,伤21人.

张又侠不就是吗
张又侠应该算排前几号的
真正的血与火的洗礼....... 俺服了。
确实,张又侠,1979对越作战时为14军40师118团连长。
年龄摆在那,大军区干部的子女年龄至少30了,不大可能还在连队。
阿富汗战争中苏军有数百名将帅之子在前线服役。
这种冲在前线的官二代,要坚决支持一下。
见的太少 或者去得真的太少?
阵亡1人   伤20多人

这个结果还行
年龄摆在那,大军区干部的子女年龄至少30了,不大可能还在连队。
当时连级干部普遍没现在这么年轻的 超过30很正常
张又侠应该算排前几号的
张又侠的父亲比这位要牛多了吧
fighter16 发表于 2013-7-15 18:38
张又侠的父亲比这位要牛多了吧
必须的,开国上将啊
张又侠的父亲比这位要牛多了吧
听说张又侠的老爹和老彭不对付
飞扬的中国心 发表于 2013-7-15 23:48
听说张又侠的老爹和老彭不对付
胡子的手下没有和彭对付的。
枯骨 发表于 2013-7-14 21:26
这种冲在前线的官二代,要坚决支持一下。
这个名不副实,79年其父在工厂下方劳动,怎么会有特权将其从前线调回。副军区职是60年代的事了。不够有说服力。
重剑无锋1977 发表于 2013-7-16 10:22
胡子的手下没有和彭对付的。
张又侠的老爹正儿巴经是井冈山毛委员手下混出来的,长征时候又在彭的红三军团第四师当了师长,跟胡子都是什么年代的事了。
scx157400 发表于 2013-7-16 16:12
张又侠的老爹正儿巴经是井冈山毛委员手下混出来的,长征时候又在彭的红三军团第四师当了师长,跟胡子都是 ...
不是根不跟,是胡子在晋西北的搞法到了一野极不适应
重剑无锋1977 发表于 2013-7-16 17:31
不是根不跟,是胡子在晋西北的搞法到了一野极不适应
晋西北才有多少兵力,一野可不是只有晋西北一部,359旅就一直在陕北的。至于张宗逊,还记得58年反军事教条主义时彭是怎么说的吗?“反对张宗逊就是反对我!”这绝对不是二人不对付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