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副刊]如何评价张光斗三门峡设计失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9:29:20
科学地评价科学家
发布时间: 2013-06-29  |   作者:句艳华
http://www.stdaily.com 2013年06月29日 来源: 科技日报 作者: 句艳华    两院院士、101岁的水利水电专家张光斗逝世后,全国科学界、教育界等都纷纷表示了哀悼。作为水利水电方面的开拓者和泰斗式人物,张光斗一生贡献颇著,桃李天下,80多岁仍旧登上近60米高的三峡大坝导流底孔检查,90多岁还保持工作状态,非常见大家精神。

    先生作古,自当悼念。不过,一方面是国家的高度评价和礼遇,另一方面,一些非主流的舆论对张光斗却是极尽贬损之能事。其原因当然与三门峡大坝分不开,还离不开另一位水利学家黄万里。

    张黄二人年龄相当,同在清华水利系执教。因在三门峡大坝的修建上意见完全不同,之后命运也天壤之别。张光斗受到器重,学术地位不断攀升,身前身后备极殊荣。黄万里则右派高帽一戴二十多年,87岁方恢复授课权,三年后即悄然故去。

    三门峡大坝建设于政治挂帅的1950年代。面对“让黄河变清”这样有违黄河流域地理条件的神话式幻想,面对“权威”的苏联专家的方案,除黄万里和另一位温姓技术员坚决反对外,其余几十位水利专家都没有异议,或者不敢发出异议。作为技术负责人的张光斗也同样如此。

    但黄万里的预言得到了沉重的应验。大坝建成第二年,泥沙淤积就造成黄河上游河床抬高,渭河水位上升,直接威胁到西安。此后,是大片土地的盐碱化和沼泽化。潼关一带因此而移民的达30万。国家为此在三年自然灾害期间两次改建大坝,耗资巨大但难以根本改善泥沙淤积。

    2003年渭河流域发生特大洪灾,陕西众口一词将原因归咎于三门峡大坝。也正是在这一年,从张光斗本人到央视这样的主流媒体,都开始表示,三门峡工程是一个错误的设计。

    张光斗即为此背负了一部分人沉重的攻击和诋毁。他一生经手的水利工程为数众多,著名的密云水库就享誉甚高,但三门峡大坝的失败,给黄河上游百姓带来了灾害,给国家带来了损失,确实也是无法忽略的事实。

    所以,黄万里能在当时人人噤声的环境中坚持科学分析,坚持自己的判断,并不屈服于任何外力,并付出一生代价,风骨之高,确实值得千千万知识分子敬重。

    但是,历史之所以是历史,在于不能以今天的思维去简单衡量。可以想象到的是,在三门峡大坝建与不建的学术僵持中,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无疑是政治。张黄之区别,在于对这最后一根稻草取舍的差别,仅此而已。无论是张黄,还是其余几十位专家,他们都没有能力百分之百预知将来。假如张光斗可以想到大坝不造福反成害,必然不会如此选择。无论科技,还是工程,其发展都具有不确定性,否则就不可能有那么多争议,所有人类发展史也要因此改写。

    今天的我们,已难体会当时政治施加在知识分子身上的巨大压力。在高度政治化的空气中,能做到像黄万里一样的纯粹和坚持,实非易事。言行违心,趋利而避害,在当时是常见事。高才如张光斗者,也非圣贤,其妥协虽令人遗憾,但有无奈的一面,并非不能理解。它是当时的政治生态所造就的悲哀。

    我们不能因为看到了50年之后的结果,就一举把一个人捧上天,把另一个人打到了地狱,这样是不公平的,也是不科学的。对于一个科学家,我们应该给他一个科学的评价。

    《科技日报》(2013-06-29 四版)






http://www.stdaily.com/stdaily/c ... /content_618979.htm科学地评价科学家
发布时间: 2013-06-29  |   作者:句艳华
http://www.stdaily.com 2013年06月29日 来源: 科技日报 作者: 句艳华    两院院士、101岁的水利水电专家张光斗逝世后,全国科学界、教育界等都纷纷表示了哀悼。作为水利水电方面的开拓者和泰斗式人物,张光斗一生贡献颇著,桃李天下,80多岁仍旧登上近60米高的三峡大坝导流底孔检查,90多岁还保持工作状态,非常见大家精神。

    先生作古,自当悼念。不过,一方面是国家的高度评价和礼遇,另一方面,一些非主流的舆论对张光斗却是极尽贬损之能事。其原因当然与三门峡大坝分不开,还离不开另一位水利学家黄万里。

    张黄二人年龄相当,同在清华水利系执教。因在三门峡大坝的修建上意见完全不同,之后命运也天壤之别。张光斗受到器重,学术地位不断攀升,身前身后备极殊荣。黄万里则右派高帽一戴二十多年,87岁方恢复授课权,三年后即悄然故去。

    三门峡大坝建设于政治挂帅的1950年代。面对“让黄河变清”这样有违黄河流域地理条件的神话式幻想,面对“权威”的苏联专家的方案,除黄万里和另一位温姓技术员坚决反对外,其余几十位水利专家都没有异议,或者不敢发出异议。作为技术负责人的张光斗也同样如此。

    但黄万里的预言得到了沉重的应验。大坝建成第二年,泥沙淤积就造成黄河上游河床抬高,渭河水位上升,直接威胁到西安。此后,是大片土地的盐碱化和沼泽化。潼关一带因此而移民的达30万。国家为此在三年自然灾害期间两次改建大坝,耗资巨大但难以根本改善泥沙淤积。

    2003年渭河流域发生特大洪灾,陕西众口一词将原因归咎于三门峡大坝。也正是在这一年,从张光斗本人到央视这样的主流媒体,都开始表示,三门峡工程是一个错误的设计。

    张光斗即为此背负了一部分人沉重的攻击和诋毁。他一生经手的水利工程为数众多,著名的密云水库就享誉甚高,但三门峡大坝的失败,给黄河上游百姓带来了灾害,给国家带来了损失,确实也是无法忽略的事实。

    所以,黄万里能在当时人人噤声的环境中坚持科学分析,坚持自己的判断,并不屈服于任何外力,并付出一生代价,风骨之高,确实值得千千万知识分子敬重。

    但是,历史之所以是历史,在于不能以今天的思维去简单衡量。可以想象到的是,在三门峡大坝建与不建的学术僵持中,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无疑是政治。张黄之区别,在于对这最后一根稻草取舍的差别,仅此而已。无论是张黄,还是其余几十位专家,他们都没有能力百分之百预知将来。假如张光斗可以想到大坝不造福反成害,必然不会如此选择。无论科技,还是工程,其发展都具有不确定性,否则就不可能有那么多争议,所有人类发展史也要因此改写。

    今天的我们,已难体会当时政治施加在知识分子身上的巨大压力。在高度政治化的空气中,能做到像黄万里一样的纯粹和坚持,实非易事。言行违心,趋利而避害,在当时是常见事。高才如张光斗者,也非圣贤,其妥协虽令人遗憾,但有无奈的一面,并非不能理解。它是当时的政治生态所造就的悲哀。

    我们不能因为看到了50年之后的结果,就一举把一个人捧上天,把另一个人打到了地狱,这样是不公平的,也是不科学的。对于一个科学家,我们应该给他一个科学的评价。

    《科技日报》(2013-06-29 四版)






http://www.stdaily.com/stdaily/c ... /content_618979.htm
老先生去世,估计大学里的水利专业并入土木专业将成为事实。
转一首老诗,体会一下建设三门峡大坝那个时代的气氛。

贺敬之:《三门峡—-梳妆台》

望三门,三门开: “黄河之水天上来!”
神门险,鬼门窄, 人门以上百丈崖。

黄水劈门千声雷, 狂风万里走东海。
望三门,三门开: 黄河东去不回来。

昆仑山高邙山矮, 禹王马蹄长青苔。
马去“门”开不见家, 门旁空留“梳妆台”。

梳妆台啊,千万载, 梳妆台上何人在?
乌云遮明镜, 黄水吞金钗。
但见那:辈辈艄工洒泪去,
却不见:黄河女儿梳妆来。

梳妆来啊,梳妆来! ━━黄河女儿头发白。
挽断“白发三千丈”, 愁杀黄河万年灾!

登三门,向东海: 问我青春何时来?!

何时来啊,何时来?━━盘古生我新一代!
举红旗,天地开, 史书万卷脚下踩。
大笔大字写新篇: 社会主义━━我们来!

我们来呵,我们来, 昆仑山惊邙山呆:
展我治黄河万里图, 先扎黄河腰中带━━

神门平,鬼门削, 人门三声化尘埃!
望三门,门不在, 明日要看水闸开。

责令李白改诗句: “黄河之水`手中'来!”
银河星光落天下,清水清风走东海。

走东海,去又来,讨回黄河万年债!
黄河女儿容颜改, 为你重整梳妆台。

青天悬明镜, 湖水映光彩━━
黄河女儿梳妆来!

梳妆来呵,梳妆来!
百花任你戴, 春光任你采,
万里锦绣任你裁!

三门闸工正年少, 幸福闸门为你开。
并肩挽手唱高歌呵, 无限青春向未来!
因为三门峡的建设,留下了一个城市:三门峡市。至今犹在。
政治是很可怕的
yuppppp 发表于 2013-6-30 09:32
因为三门峡的建设,留下了一个城市:三门峡市。至今犹在。
去过的,可惜当时忙没好好看看三门峡和黄河。
跟老先生的亲人有交往,也了解一些过去的事情。
张光斗和黄万里之间并没有什么过节,但是很多人要认为的制造出这些对立面。
三门峡的支持者里面,当初张和黄都是小字辈的人,根本不是拍板的人。只不过在同意建造的人里面,张光斗后来成为了一个大家,所以便成立靶子。
说老实话,黄万里也不是处处都靠谱。或者说,他最靠谱的也就三门峡这一回了。不过三门峡的实际淤积情况也不是完全按照黄万里的模型来的。老百姓们不会有兴趣去了解这些东西的。
黄万里的可怜之处在于他不过是一干人等用来打击某些东西的招牌而已。张光斗也不过是被这些人当做了被打击的对象的代表而已,因为他们不敢直接了当的骂xxx是SB,便把黄万里和张光斗抬出来分别作为敌我两个招牌而已。这些人里面,没几个懂水利的。
黄万里好就好在死的早,死的早的人,要么是千古完人,因为他还没来得及犯错误就死了;要么是千古罪人,说他做了多少坏事都可以,反正死无对证了。要看后面的人打算如何打扮他了。
温姓技术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