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沈阳盟军战俘营从历史深隧中走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1 18:58:03
<P>
一段有关二战期间日军残酷对待盟军战俘的野蛮历史,直到进入这个世纪才逐渐浮出水面;在此之前,这个故事深深地埋藏在历史的深隧之中,鲜为人知。具有戏剧性的是,将这段历史最终从60年前的历史深水中打捞出来时,竟然是靠着现代化城市建设的铲车和推土机。于是,二战沈阳盟军战俘营的轮廓逐渐清晰地呈现给世人。


战俘营旧址(辽沈)
战俘营围墙被拆
   <b>
铲车惊醒沉睡的历史
</b>
    2005年1月16日下午3点多。沈阳市的大东区青光街中捷友谊厂职工宿舍区。
    一辆巨型铲车手起刀落,将违章建筑和被其包围的一段围墙一起推倒。随后,又将这些推倒的杂物装车完毕后绝尘而去。
    曾在这里工作生活了50多年的中捷友谊厂高级工程师邓永泉闻知此事后,立刻打电话告诉媒体:英美战俘营遗址的围墙被当作违章建筑拆掉了。
    从第二天开始,从沈阳、辽宁又扩大到全国的各大媒体上开始报道:二战盟军战俘营遗址50多米的南墙被当作违章建筑拆除。
    似乎是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的原因,媒体报道后,一方面是很多专家学者十分愤慨,也让住在围墙身后的居民惊诧不已:自己住的筒子楼原来竟然是以前的牢房!更让全国老百姓吃惊的是:日本人还在中国囚禁过美国人?
    记者看到现场时,的确难以相信这里曾经是一座监狱,现在的它已经是住满老百姓的筒子楼。
    邓永泉说,这在上个世纪50年代初时,还是用铁丝网和电网围着呢。
    专家给出的事实更让人惊奇:这里曾经被日本人叫做"奉天俘虏收容所",曾经有来自4个国家、2000多名盟军士兵关押在这里,而且这一呆就是近3年。这个战俘营被现在的一些研究者叫做"东方奥斯维辛"。
    对于营墙被毁,后来大东区政府解释说,在历次市文物局的调查中,均没有提供该段遗址围墙的信息,所以这段墙并没有被列为保护范围;加上这段墙长期作为违章建筑的墙壁而湮没,以致也没有被发现。
    记者了解到,战俘营目前并不是沈阳市乃至辽宁省的文物保护单位,但被认为是"不可移动文物"。
  </P>

<P>


战俘营东围墙
战俘营
   
<b> 从时空隧道深处复原历史 </b>
    对于这件60年的往事,正史上记述很少;目前中国大陆研究二战期盟军战俘营历史的权威人士当数杨竞。
    从美国驻沈阳领事馆的总领事助理,到一个潜心研究二战沈阳盟军战俘营历史的学者,从1993年开始搜集资料,到2003年1月《奉天涅槃》一书正式出版,从而立之年研究到不惑之年的沈阳人杨竞花了近10年时间。他的工作就是将60多年前的历史残片从四面八方聚集在一起。
    "遇到的最大最难就是国内没有现成的史料可以查询。"杨竞告诉记者,沈阳市、辽宁省两级档案部门都没有查到相关资料,仿佛这一段历史成为了真空。凭着扎实的英语功底,杨竞先后采访了数十位老战俘及其家属取得一手材料;他还从美国国家档案馆购买了很多珍贵的史料。
    杨竞告诉记者,这座"东方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建立,要从1942年太平洋战争爆发一年后说起。
    1942年,以美国为首的盟军在菲律宾战场失利。日本人在对盟军战俘进行了一次残酷的"巴丹死亡行军"之后,当年10月6日,日军又从幸存者当中挑选出大概有数千名战俘,从马尼拉乘船前往当时的朝鲜釜山,11月8日,抵达釜山港,随即搭乘火车从丹东入中国境内,于11月11日到达冰天雪地的沈阳。这是第一批来到中国的盟军战俘。
    战俘来到沈阳不久后,就被关押在专门为他们新建的"奉天俘虏收容所"里。"奉天俘虏收容所"是日军设立在中国东北地区的中心战俘营,同时日军在吉林省郑家屯(今吉林省双辽市)和吉林省西安县(今吉林省辽源市)分别设立了两个直接隶属于"奉天俘虏收容所"的第一、第二俘虏收容分所,分别关押着被俘的盟军高级将领和高级文官。其中,曾经参加密苏里舰上受降仪式、站在麦克阿瑟身后的两位将军,就曾经被关押在吉林省西安县的战俘营内。
    从1942年11月11日到1945年8月15日期间,奉天收容所里关押了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和荷兰士兵战俘多达2000多人,他们都是在太平洋战争中被俘的,平均年龄26岁,最大的62岁,最小的只有21岁(获释时的年龄)。


战俘
战俘合影
   <b>

日军虐俘死亡率高达16%以上
</b>

    在长达近三年的关押期间里,战俘们虽然不曾遭受奥斯维辛集中营里出现的屠杀,但依然饱受各种摧残:疾病、寒冷、饥饿、毒打,如同家常便饭一般降临在这些士兵身上。
    杨竞研究发现,对待战俘有一种残酷的惩罚手段最受日本人的青睐:受罚的战俘要双腿交叉跪坐在一个木头箱子上,头上顶着一个盘子,盘子里面装满水。受罚的战俘不许弄洒一滴水,否则就要重头再来。这种惩罚一直要进行到日本人满意为止,如果惩罚没能令日本人满意,那接下来的就是一顿枪托的痛打。
英国少校罗伯特·皮蒂在其战俘日记中曾记录:屠杀虽然不曾发生过,但是有2个美国士兵在遭到毒打后,14天后痛苦地死去;殴打则是经常的事情,大家往往会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而遭到毒打。他在日记的附注中写道:暴行。闻所未闻的暴行。 </P>
<P>    据战后统计,共有244名战俘死在了这里。盟军在德国纳粹战俘营里死亡率仅仅是1.2%,而在沈阳的战俘营里则高达16%。如此之高的死亡率要完全归咎于日本不执行《日内瓦公约》,毫无人道可言。
<P>    战俘营的幸存者罗伯特·A·布朗告诉记者,他的姐夫曾经在欧洲战场被德国纳粹俘虏,但待遇"还不错",每两周都能够收到来自国际红十字会送来的"慰问包"(里面装满了吃的东西),而在沈阳的战俘营里,这些东西都被日本人扣下了。布朗本人因为缺乏维生素等营养,患上了严重的脚气。他还说:"当时物资极为匮乏,药品也奇缺,天气非常冷,死的战俘很多,都被放在了库房里等到春天才被埋葬。"      
<P>    杨竞告诉记者,在美国有人认为日军731部队曾对沈阳的盟军战俘进行过实验,这方面的证据他一直在寻找。
<P>    这些被日本人投放在沈阳的盟军战俘,大都懂一点机械活计,因此"满洲工作机械株式会社"(代号MKK)是一份专门为他们准备的差事,他们主要从事机械加工,做军工产品。但并没有屈服的战俘们总是想方设法搞破坏,如生产不合格的产品让日本人用不成。
<P>    十分可贵的是,在车间里干活的盟军战俘还曾经受到过中国人的无私帮助。当年曾在MKK做学徒的李立水老人就曾经帮助过一个名叫尼尔的美军战俘,虽然他的帮助仅仅是几根黄瓜,但对于饥肠辘辘、营养不良的战俘来说,无异于珍馐美味。事隔60年,已届90高龄的尼尔还对这件事情记忆犹新,并给李立水寄来照片表示由衷的谢意。
</P>
营房外</P>
<P>    为了和平纪念战争
<P>    尽管在"推墙事件"之前,专家学者为了保护战俘营的保护没少奔走呼号,但最终没有使文物保护快速地进入实质阶段。推情发生后,沈阳市和大东区下定决心要保护好这段历史,保证不让类似的毁坏再次发生。因为,毕竟这段历史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P>    据杨竞考证,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人设在其本国以及亚洲各被占国的日军战俘营多达六十几个,目前沈阳的战俘营要算是保留较为完整的。
</P><P>
一段有关二战期间日军残酷对待盟军战俘的野蛮历史,直到进入这个世纪才逐渐浮出水面;在此之前,这个故事深深地埋藏在历史的深隧之中,鲜为人知。具有戏剧性的是,将这段历史最终从60年前的历史深水中打捞出来时,竟然是靠着现代化城市建设的铲车和推土机。于是,二战沈阳盟军战俘营的轮廓逐渐清晰地呈现给世人。


战俘营旧址(辽沈)
战俘营围墙被拆
   <b>
铲车惊醒沉睡的历史
</b>
    2005年1月16日下午3点多。沈阳市的大东区青光街中捷友谊厂职工宿舍区。
    一辆巨型铲车手起刀落,将违章建筑和被其包围的一段围墙一起推倒。随后,又将这些推倒的杂物装车完毕后绝尘而去。
    曾在这里工作生活了50多年的中捷友谊厂高级工程师邓永泉闻知此事后,立刻打电话告诉媒体:英美战俘营遗址的围墙被当作违章建筑拆掉了。
    从第二天开始,从沈阳、辽宁又扩大到全国的各大媒体上开始报道:二战盟军战俘营遗址50多米的南墙被当作违章建筑拆除。
    似乎是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的原因,媒体报道后,一方面是很多专家学者十分愤慨,也让住在围墙身后的居民惊诧不已:自己住的筒子楼原来竟然是以前的牢房!更让全国老百姓吃惊的是:日本人还在中国囚禁过美国人?
    记者看到现场时,的确难以相信这里曾经是一座监狱,现在的它已经是住满老百姓的筒子楼。
    邓永泉说,这在上个世纪50年代初时,还是用铁丝网和电网围着呢。
    专家给出的事实更让人惊奇:这里曾经被日本人叫做"奉天俘虏收容所",曾经有来自4个国家、2000多名盟军士兵关押在这里,而且这一呆就是近3年。这个战俘营被现在的一些研究者叫做"东方奥斯维辛"。
    对于营墙被毁,后来大东区政府解释说,在历次市文物局的调查中,均没有提供该段遗址围墙的信息,所以这段墙并没有被列为保护范围;加上这段墙长期作为违章建筑的墙壁而湮没,以致也没有被发现。
    记者了解到,战俘营目前并不是沈阳市乃至辽宁省的文物保护单位,但被认为是"不可移动文物"。
  </P>

<P>


战俘营东围墙
战俘营
   
<b> 从时空隧道深处复原历史 </b>
    对于这件60年的往事,正史上记述很少;目前中国大陆研究二战期盟军战俘营历史的权威人士当数杨竞。
    从美国驻沈阳领事馆的总领事助理,到一个潜心研究二战沈阳盟军战俘营历史的学者,从1993年开始搜集资料,到2003年1月《奉天涅槃》一书正式出版,从而立之年研究到不惑之年的沈阳人杨竞花了近10年时间。他的工作就是将60多年前的历史残片从四面八方聚集在一起。
    "遇到的最大最难就是国内没有现成的史料可以查询。"杨竞告诉记者,沈阳市、辽宁省两级档案部门都没有查到相关资料,仿佛这一段历史成为了真空。凭着扎实的英语功底,杨竞先后采访了数十位老战俘及其家属取得一手材料;他还从美国国家档案馆购买了很多珍贵的史料。
    杨竞告诉记者,这座"东方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建立,要从1942年太平洋战争爆发一年后说起。
    1942年,以美国为首的盟军在菲律宾战场失利。日本人在对盟军战俘进行了一次残酷的"巴丹死亡行军"之后,当年10月6日,日军又从幸存者当中挑选出大概有数千名战俘,从马尼拉乘船前往当时的朝鲜釜山,11月8日,抵达釜山港,随即搭乘火车从丹东入中国境内,于11月11日到达冰天雪地的沈阳。这是第一批来到中国的盟军战俘。
    战俘来到沈阳不久后,就被关押在专门为他们新建的"奉天俘虏收容所"里。"奉天俘虏收容所"是日军设立在中国东北地区的中心战俘营,同时日军在吉林省郑家屯(今吉林省双辽市)和吉林省西安县(今吉林省辽源市)分别设立了两个直接隶属于"奉天俘虏收容所"的第一、第二俘虏收容分所,分别关押着被俘的盟军高级将领和高级文官。其中,曾经参加密苏里舰上受降仪式、站在麦克阿瑟身后的两位将军,就曾经被关押在吉林省西安县的战俘营内。
    从1942年11月11日到1945年8月15日期间,奉天收容所里关押了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和荷兰士兵战俘多达2000多人,他们都是在太平洋战争中被俘的,平均年龄26岁,最大的62岁,最小的只有21岁(获释时的年龄)。


战俘
战俘合影
   <b>

日军虐俘死亡率高达16%以上
</b>

    在长达近三年的关押期间里,战俘们虽然不曾遭受奥斯维辛集中营里出现的屠杀,但依然饱受各种摧残:疾病、寒冷、饥饿、毒打,如同家常便饭一般降临在这些士兵身上。
    杨竞研究发现,对待战俘有一种残酷的惩罚手段最受日本人的青睐:受罚的战俘要双腿交叉跪坐在一个木头箱子上,头上顶着一个盘子,盘子里面装满水。受罚的战俘不许弄洒一滴水,否则就要重头再来。这种惩罚一直要进行到日本人满意为止,如果惩罚没能令日本人满意,那接下来的就是一顿枪托的痛打。
英国少校罗伯特·皮蒂在其战俘日记中曾记录:屠杀虽然不曾发生过,但是有2个美国士兵在遭到毒打后,14天后痛苦地死去;殴打则是经常的事情,大家往往会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而遭到毒打。他在日记的附注中写道:暴行。闻所未闻的暴行。 </P>
<P>    据战后统计,共有244名战俘死在了这里。盟军在德国纳粹战俘营里死亡率仅仅是1.2%,而在沈阳的战俘营里则高达16%。如此之高的死亡率要完全归咎于日本不执行《日内瓦公约》,毫无人道可言。
<P>    战俘营的幸存者罗伯特·A·布朗告诉记者,他的姐夫曾经在欧洲战场被德国纳粹俘虏,但待遇"还不错",每两周都能够收到来自国际红十字会送来的"慰问包"(里面装满了吃的东西),而在沈阳的战俘营里,这些东西都被日本人扣下了。布朗本人因为缺乏维生素等营养,患上了严重的脚气。他还说:"当时物资极为匮乏,药品也奇缺,天气非常冷,死的战俘很多,都被放在了库房里等到春天才被埋葬。"      
<P>    杨竞告诉记者,在美国有人认为日军731部队曾对沈阳的盟军战俘进行过实验,这方面的证据他一直在寻找。
<P>    这些被日本人投放在沈阳的盟军战俘,大都懂一点机械活计,因此"满洲工作机械株式会社"(代号MKK)是一份专门为他们准备的差事,他们主要从事机械加工,做军工产品。但并没有屈服的战俘们总是想方设法搞破坏,如生产不合格的产品让日本人用不成。
<P>    十分可贵的是,在车间里干活的盟军战俘还曾经受到过中国人的无私帮助。当年曾在MKK做学徒的李立水老人就曾经帮助过一个名叫尼尔的美军战俘,虽然他的帮助仅仅是几根黄瓜,但对于饥肠辘辘、营养不良的战俘来说,无异于珍馐美味。事隔60年,已届90高龄的尼尔还对这件事情记忆犹新,并给李立水寄来照片表示由衷的谢意。
</P>
营房外</P>
<P>    为了和平纪念战争
<P>    尽管在"推墙事件"之前,专家学者为了保护战俘营的保护没少奔走呼号,但最终没有使文物保护快速地进入实质阶段。推情发生后,沈阳市和大东区下定决心要保护好这段历史,保证不让类似的毁坏再次发生。因为,毕竟这段历史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P>    据杨竞考证,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人设在其本国以及亚洲各被占国的日军战俘营多达六十几个,目前沈阳的战俘营要算是保留较为完整的。
</P>
<b> 图片:来源于资料图片与互联网</b>
</P>
首次听说!!!
<P>我们对于这段历史的教育太少了,我居然从来没有听说过.</P><P>我们确实应该修改历史教科书,把抗日战争作为一个学期的课来讲</P>
今天重庆台播放了,好象有英军驻亚洲最高指挥官在内.有一有趣的镜头,麦克阿瑟签完字后,把所用之笔,递给了英军指挥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