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优秀的航空发动机真的比登月还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0:15:08
    美国阿波罗登月是举全国之力,调动了所有资源,冒着极大的风险才成功的。但我总听到—种说法,研发—款优秀的航发比登月还难,这种说法有依据?都知道研发航发周期长,涉及工业门类多,对工业基础要求很高,但真的比登月还难?    美国阿波罗登月是举全国之力,调动了所有资源,冒着极大的风险才成功的。但我总听到—种说法,研发—款优秀的航发比登月还难,这种说法有依据?都知道研发航发周期长,涉及工业门类多,对工业基础要求很高,但真的比登月还难?


毫无依据,美国登月的花费按当时的价格可以造几十艘企业级核动力航母,那时候的美元可是美金。F100系到成熟才花了11亿美元。

毫无依据,美国登月的花费按当时的价格可以造几十艘企业级核动力航母,那时候的美元可是美金。F100系到成熟才花了11亿美元。
对于现在的中国来说,确实难。相对于航天科技,航发的基础积累弱决定的。或者把难换成费时更准确。
嗯,挺难
登月对资金的要求高于对技术的要求,发动机对技术的要求高于对资金的要求
难是一定的 很难 不过在难的事都抵不住国家意志


工程上很多东西要靠实验的。与其说难不如换成费时,除非你能把MD多年的实验记录全搞过来,不然只能一一实验实验本身很烧钱,以前没钱做,现在就得补。

工程上很多东西要靠实验的。与其说难不如换成费时,除非你能把MD多年的实验记录全搞过来,不然只能一一实验实验本身很烧钱,以前没钱做,现在就得补。
登月需要多少实力,是现在已知的
而航空发动机到底能有多优秀,现在还是未知的
经常听见人说“航空发动机是工业上的皇冠”,其实呢,说这话还不是为了给自己找借口。就像地震预报,很早以前中国的地震研究人员说地震通过研究出规律之后是可以预报的,但是呢,几次地震都没被预报,损失惨重。然后不知道什么时候,美国的地震专家说了一句“地震是不可预测的”。这下好了,有了“地震不可预测”这个尚方宝剑,那地震来了就不关那些人的事了。于是每次中国哪里发生了地震,之后总是会听见有人说“地震是不可预测的”这句话。
现在也是经常说“航空发动机是工业上的皇冠”,说这句话还不是为自己找借口。还有一句就是“工业化才多少年、解放才多少年、改革开放才多少年、真正的发展才多少年”,有了工业化比西方晚多少年这个尚方宝剑,于是我们的航空发动机就理所当然的不行了。
登月我们可以大跃进,航发不行。
四机首飞 发表于 2013-6-16 12:33
登月我们可以大跃进,航发不行。
登月更不能大跃进,谁大跃进谁栽沟里。
登月更不能大跃进,谁大跃进谁栽沟里。
美国登月算大跃进?速度确实算超快了,用今天的角度看,有点疯狂了
那啥
如果拿长征的毒火箭定位和战机用喷气机对比的话,那东西也就是个涡喷吧。
清风不识字
撸主多读书
是不是现在流行拿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来比,
比如造发动机难还是登月难,
再比如造汽车难还是造火箭难,
铅笔和橡皮谁更好吃?
登月没法造假,搞航发可以。
捍卫真相 发表于 2013-6-16 13:03
登月没法造假,搞航发可以。
都可以造假,只是最终都会被戳穿
设计难、加工组装难、材料难。]设计难在什么地方?问题出在总师能力不行还是团队管理水平?
高性能航空动力装置研发有“三难”:设计难、加工组装难、材料难。]设计难在什么地方?问题出在总师能力不行 ...
还是和整体工业基础和积累有关吧,没有经验就没有悟性
登月的器械每次都是用新的,涡扇发动机首飞之后就变旧了。
wangwang623 发表于 2013-6-16 12:33
经常听见人说“航空发动机是工业上的皇冠”,其实呢,说这话还不是为了给自己找借口。就像地震预报,很早以 ...
“地震可以预报”和“所有地震都能预报”是两回事!
不把发动机说的那么难,不是显得很多人无能吗?不然,怎么要钱呢?
一个人一万个小时可以盖一栋房子,不等于一万人一小时可以盖一栋房子。
我想说的是:光砸钱不行,这东西需要积累,需要时间,需要经验。急也没用。
董莹岩 发表于 2013-6-16 13:41
一个人一万个小时可以盖一栋房子,不等于一万人一小时可以盖一栋房子。
我想说的是:光砸钱不行,这东西需 ...
美国花了多少时间积累到现在的航发水平?
平板电脑 发表于 2013-6-16 13:49
美国花了多少时间积累到现在的航发水平?
什么意思?
美国花了多少时间积累到现在的航发水平?
有80年了吧,投钱无数外加吸收的各国顶尖人才
苏联同样耗资巨大登月没成,谁说光砸钱就行的。
美国50年发动机投入千亿美元达到现在水平,而航天飞机的135次发射就用了900亿美元,发动机比航天更难不科学。
如果WS6和老WS12没下马 八十年代九十年代不乱搞  做出寿命接近法发推力推比接近美发的水平还是没什么问题的  欢迎楼下咬死我
那啥
如果拿长征的毒火箭定位和战机用喷气机对比的话,那东西也就是个涡喷吧。
看不起涡喷?美苏冷战期间的大推涡喷你让天朝造个试试

veritas 发表于 2013-6-16 14:10
苏联同样耗资巨大登月没成,谁说光砸钱就行的。
美国50年发动机投入千亿美元达到现在水平,而航天飞机的13 ...


不是钱的问题,是人的问题。

科罗廖夫早早离去才是导致苏联登月的关键决定因素.

如果冯布劳恩也早早离去,美国登月也是苏联的下场。

不排除科罗廖夫被CIA特工秘密暗杀的可能.
veritas 发表于 2013-6-16 14:10
苏联同样耗资巨大登月没成,谁说光砸钱就行的。
美国50年发动机投入千亿美元达到现在水平,而航天飞机的13 ...


不是钱的问题,是人的问题。

科罗廖夫早早离去才是导致苏联登月的关键决定因素.

如果冯布劳恩也早早离去,美国登月也是苏联的下场。

不排除科罗廖夫被CIA特工秘密暗杀的可能.
发动机对于我们中国来讲 ,是个难言的痛,发动机别的不说,一个可靠性指标就把中国难住了,一分钟8000转的高温转子及叶片,持续工作几十小时,总寿命几千小时,对于我们来说还是太难以企及
黄色枫叶4211 发表于 2013-6-16 12:45
美国登月算大跃进?速度确实算超快了,用今天的角度看,有点疯狂了
不是钱的问题,是人的问题。

科罗廖夫早早离去才是导致苏联登月下场的关键决定因素.

如果冯布劳恩也早早离去,美国登月也是苏联的下场。

不排除科罗廖夫被CIA特工秘密暗杀的可能.
xvcvcv 发表于 2013-6-16 12:31
登月对资金的要求高于对技术的要求,发动机对技术的要求高于对资金的要求
总结的精辟
扯淡还扯的欢的很,
中国研制大飞机发动机任重而道远    黄春峰(研究员),侯敏杰(研究员)(中航工业燃气涡轮研究院,四川江油621703)
。西方国家的经验表明,一项新的发动机关键技术从开发到应用大约需要10 年的时间;一型先进航空发动机,除了基础研究、预研等费用外,国家直接投入的研制费用大致在20 亿美元左右(如法国的M88-Ⅱ为16 亿美元,美国的F119 为26 亿美元,且均不包括转入型号研制之前的预研经费投入)。以美国为例,仅IHPTET一项预研计划就可以持续长达17年之久,总投资高达50 亿美元,相当于我国20年发动机预研总投入的6倍。
美、英、法等国一直按照“预研先行”的思想,通过国家长期、稳定的大力支持和投入,实施了多项超前于具体型号的中长期研究计划,它们都是纯粹的综合性技术研究计划(如IHPTET、VAATE、ACME、AMET 等);通过政府与工业界联合投资,实施了多项短期专项研究计划(如CIP、EMDP、LCF、HCF 等),为发动机研制提供了充足的技术储备,降低了工程研制的技术风险,缩短了研制周期。正是因为这种长时间的巨额投入才保持了美国在航空发动机产业的领先地位。
统计表明,研制一型发动机需要10000~20000h的整机地面试验(包括2000~4000h的地面模拟高空试验)、4000~5000h 的飞行试验和40000~100000h的零部件试验,以及40000小时材料试验[。据文献报道,国外在较好的技术基础上,研制一台推重比8 一级中等推力军用涡扇发动机,需要做10 万小时的零部件试验、4 万小时的构件材料试验和1 万小时的整机试验,大约需要10~15 年时间、耗资10 亿美元以上。先进推比10 和新一代发动机试验还远远超过这些数字。在发动机改进发展期间,部件和系统试验是一个重要方面。由此可见,国外在发动机研制全过程中,几乎有1/3 时间用在部件试验上。尽管近年来计算机技术和数值计算方法发展迅速,使得航空发动机的试验工作量有所减少但相关试验技术和设备仍是各航空大国的发展重点。
根据国外经验,典型的发动机研制周期约为8~14 年,整个发动机的使用寿命期约为30 年。研制经费在历年增长,根据发动机大小型号不同,研制条件不同,研制一台先进的大中型航空涡轮发动机,大致需要15 亿~30 亿美元。20 世纪90 年代,研制一台100kN 级推力的加力涡轮风扇发动机要投资15~20亿美元,研制工程周期约9~15 年。GE90 的研制就花了30 亿美元。发动机的研制周期一般要比飞机机体长3~5 年,如果发动机和飞机的研制工作同时启动,发动机不可能满足飞机的进度要求。

顺便还说一句,这文章成于2010年,当年开始的第二次量化宽松,今年都开始第三次了,那时代统计的美元不是今天的美元,明白?

还有那个地震的SB,查一下资料会死啊,洛杉矶大地震损失300亿死62人没列在这里,同理美国人也可以不预测,日本阪神大地震怎么破?伊朗地震美国人不给预测可以这么说,土耳其、印度、印尼、哥伦比亚怎么破?中学地理课是食堂打菜的大妈教的吧?
   1990年6月21日:伊朗邻近里海的吉兰省和赞詹省发生里氏7.7级地震,造成3.5万人死亡,10万人受伤。这也是伊朗有记录以来破坏最严重的一次地震灾害。
    1992年12月12日:印度尼西亚东努沙登加拉省发生里氏6.8级地震,造成2200人死亡。
    1993年9月30日:印度西部和南部发生一系列地震,共造成1万人死亡。其中第一次地震为里氏6.4级。
    1994年6月6日:哥伦比亚西南部的帕埃斯河谷发生地震,并引发泥石流,造成约1000人死亡。
    1995年1月17日:日本神户发生里氏7.2级地震,造成6430人死亡。
    1995年5月28日:俄罗斯远东地区发生里氏7.5级地震,1989人死亡。
    1997年2月28日:伊朗西北部地区发生里氏5.5级地震,1000多人死亡。
    1997年5月10日:伊朗东部靠近阿富汗的地区发生里氏7.1级地震,造成1560人死亡。
    1998年2月4日:阿富汗北部的塔哈尔省发生里氏6.1级地震,造成至少4500人死亡。
    1998年5月30日:阿富汗塔哈尔发生里氏6.9级地震,近4000人死亡。
    1998年7月17日:一场里氏7.1级的海底地震引发海啸,造成巴布亚新几内亚至少2100人死亡。
    1999年1月25日:哥伦比亚中部发生里氏6.3级地震,造成至少1170人死亡。
    1999年8月17日:土耳其发生里氏7.4级地震,造成至少1.78万人死亡,2.5万人受伤。
    1999年9月21日:中国台湾中部地区发生里氏7.6级地震,造成至少2000人死亡。
    2001年1月26日:印度西部的古吉拉特邦发生里氏7.7级地震,造成至少1.97万人死亡,16万人受伤。2002年3月26日:阿富汗北部发生一系列震级在里氏5级至6级之间的地震,造成至少1500人死亡。
    2003年5月21日:阿尔及利亚首都阿尔及尔发生里氏6.7级地震,2251人死亡,10243人受伤。
还是工业基础不行。工业化高标准生产不行。现在让土鳖产大推力发动机可以,就是不耐用罢了。
刘翔都拿过金牌了,中国足球怎么没什么起色?
什么项目都需要踏踏实实的积累,是要花时间投入巨大精力的,不是钱的事。不要认为有点钱了就可以抄捷径。足球亦是如此。
用阿波罗登月形容发动机研制不合适,发动机的研制必须遵循客观规律,拿钱砸没用,必须要时间,没有时间的积累,没有使用经验的积累,没有工程技术经验的积累,没有材料技术的积累,一切全白搭,人们常说我国的工业底子薄,很多人理解是没有什么高级数控起床啊,什么精加工设备啊,其实都不是,真正的薄弱是工程经验技术的积累薄弱,学机械的人都知道,一个机械工程师真正出成果,算你23岁毕业入行,最起码到40岁才能出成绩,(这已经很快了),在高端的领域这些人才更是少之又少,现在的大家都最求短平快的发展,没几个人想毕业10几二十几年还在做技术工人,生活的压力逼迫大家都从事金融,营销,公务员等来钱快的职业。
如果WS6和老WS12没下马 八十年代九十年代不乱搞  做出寿命接近法发推力推比接近美发的水平还是没什么问题的 ...
我也是这个观点
用阿波罗登月形容发动机研制不合适,发动机的研制必须遵循客观规律,拿钱砸没用,必须要时间,没有时间的积 ...
都说美国人嘻嘻哈哈,玩世不恭,但对如此枯躁的工程技术,却能长期投入,精益求精
我也是这个观点
那时民众吃饭都成问题,穷得揭不开锅,再加上邓经济至上的观念,没花心思搞是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