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历史照片:真正的清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6 12:36:53
1898年由光绪皇帝亲自领导进行了政治体制改革,光绪皇帝说:随着冷兵器时代的结束,古代男人蓄发保护头部作用的实际意义已不存在,并给日常工作造成不便,光绪皇帝下令禁止蓄发,首先从军队开始,
  清政府为适应形势加速与国际接轨,巩固国防,决定仿效西方训练新式陆军,以下简称新军。和海军一样,新军成立后,在更新训练方法、武器装备的同时,也对军服作出了改进。练兵处正式拟订了包括礼服、常服、肩章、帽徽、领章等的新军军服样式,至此,使用了数百年的中华民族传统军服——号衣,正式退出了历史舞台,从此大清军队军服完全西化,

  为检验新式陆军的作战能力,清政府先后计划了3次大规模的秋操:1905年的河间秋操——参演人数最多;1906年的彰德秋操——参演将领阵容最为强大;1908年的太湖秋操——万事俱备的太湖秋操,因国家最高领导人光绪皇帝驾崩而叫停,

  以下图片是1906年彰德秋操时,观摩的外国记着所拍照,彰德秋操是一次开放性军事演习,而且军事“含金量”最高,不仅当时西方各国驻华使馆纷纷派出武官到现场参观,演习指挥部门还特意邀请了国内外多家媒体记者现场观摩,可谓非常开放。 检阅大臣为陆军部尚书荫昌,陆军总司令冯国璋、两江总督端方

  “这次军演的参演部队包括北洋新军、湖北新军,河南新军,从驻防区域来看,涵盖了直隶{河北}、山东、湖北、河南四省清廷推行“新政改编军队后全国有编练新军26个镇‘26个师’

  张之洞私下曾把这次军演视为各省新军的军事竞赛,湖北新军不仅提前准备,而且一路走一路练,先是在湖北境内举行一次小规模演习,坐火车到达郑州后,和河南新军合兵一处再次演习,路上途经卫辉、淇县时也多次演习。袁世凯也丝毫不敢大意,由于参演的北洋陆军是从各镇抽调,各部队汇合后也进行了多次小规模演习,加强各部队协调配合能力。多路大军汇集安阳,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只待大幕开启的枪声。

  参加秋操的各军在彰德府城外小张村举行了隆重的阅兵式。各军均着军礼服,厉兵秣马,雄赳赳气昂昂地齐集阅兵场。遵照预颁教令,依次排列,按分列式、密集队运动等不断变化,队伍整肃,军容壮盛。

  铁良率诸将着军礼服,佩刀乘马,绕场检阅,各部队或持刀或持枪向阅兵大臣敬礼。


  这些从彰德秋操走过的人,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几年、十几年后,他们的命运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他们将站在怎样的高度俯瞰众生?会在历史上留下怎样的一笔?也许他们意识不到,秋操演练场上,站在飘扬龙旗下的大军会成为他们最大的政治资本。
143316862.jpg
143315495.jpg
143315827.jpg
143316084.jpg
143319469.jpg
143321046.jpg
143321505.jpg
143321896.jpg
143322112.jpg
143322214.jpg
143322315.jpg
143322493.jpg
143322910.jpg
143323111.jpg
143323372.jpg
143323541.jpg
143323665.jpg
143506041.jpg
143509874.jpg
143512418.jpg
143513940.jpg
143515882.jpg
143517873.jpg
143520111.jpg
143523878.jpg
1898年由光绪皇帝亲自领导进行了政治体制改革,光绪皇帝说:随着冷兵器时代的结束,古代男人蓄发保护头部作用的实际意义已不存在,并给日常工作造成不便,光绪皇帝下令禁止蓄发,首先从军队开始,
  清政府为适应形势加速与国际接轨,巩固国防,决定仿效西方训练新式陆军,以下简称新军。和海军一样,新军成立后,在更新训练方法、武器装备的同时,也对军服作出了改进。练兵处正式拟订了包括礼服、常服、肩章、帽徽、领章等的新军军服样式,至此,使用了数百年的中华民族传统军服——号衣,正式退出了历史舞台,从此大清军队军服完全西化,

  为检验新式陆军的作战能力,清政府先后计划了3次大规模的秋操:1905年的河间秋操——参演人数最多;1906年的彰德秋操——参演将领阵容最为强大;1908年的太湖秋操——万事俱备的太湖秋操,因国家最高领导人光绪皇帝驾崩而叫停,

  以下图片是1906年彰德秋操时,观摩的外国记着所拍照,彰德秋操是一次开放性军事演习,而且军事“含金量”最高,不仅当时西方各国驻华使馆纷纷派出武官到现场参观,演习指挥部门还特意邀请了国内外多家媒体记者现场观摩,可谓非常开放。 检阅大臣为陆军部尚书荫昌,陆军总司令冯国璋、两江总督端方

  “这次军演的参演部队包括北洋新军、湖北新军,河南新军,从驻防区域来看,涵盖了直隶{河北}、山东、湖北、河南四省清廷推行“新政改编军队后全国有编练新军26个镇‘26个师’

  张之洞私下曾把这次军演视为各省新军的军事竞赛,湖北新军不仅提前准备,而且一路走一路练,先是在湖北境内举行一次小规模演习,坐火车到达郑州后,和河南新军合兵一处再次演习,路上途经卫辉、淇县时也多次演习。袁世凯也丝毫不敢大意,由于参演的北洋陆军是从各镇抽调,各部队汇合后也进行了多次小规模演习,加强各部队协调配合能力。多路大军汇集安阳,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只待大幕开启的枪声。

  参加秋操的各军在彰德府城外小张村举行了隆重的阅兵式。各军均着军礼服,厉兵秣马,雄赳赳气昂昂地齐集阅兵场。遵照预颁教令,依次排列,按分列式、密集队运动等不断变化,队伍整肃,军容壮盛。

  铁良率诸将着军礼服,佩刀乘马,绕场检阅,各部队或持刀或持枪向阅兵大臣敬礼。


  这些从彰德秋操走过的人,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几年、十几年后,他们的命运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他们将站在怎样的高度俯瞰众生?会在历史上留下怎样的一笔?也许他们意识不到,秋操演练场上,站在飘扬龙旗下的大军会成为他们最大的政治资本。
143316862.jpg
143315495.jpg
143315827.jpg
143316084.jpg
143319469.jpg
143321046.jpg
143321505.jpg
143321896.jpg
143322112.jpg
143322214.jpg
143322315.jpg
143322493.jpg
143322910.jpg
143323111.jpg
143323372.jpg
143323541.jpg
143323665.jpg
143506041.jpg
143509874.jpg
143512418.jpg
143513940.jpg
143515882.jpg
143517873.jpg
143520111.jpg
143523878.jpg
一直以为清军是用大刀长矛对付八国联军的。
http://bbs.tianya.cn/post-no05-269384-1.shtml
这是新军,八国联军之后了
一直以为清军是用大刀长矛对付八国联军的。
http://bbs.tianya.cn/post-no05-269384-1.shtml
你查查新军什么时候成立的
已经开始近代化了啊!
哈汉章穿的那套军装很有德军风范
这是辛亥革命前的新军?他们的辫子呢?
好ID都喂狗了 发表于 2013-6-6 21:15
一直以为清军是用大刀长矛对付八国联军的。
http://bbs.tianya.cn/post-no05-269384-1.shtml
《军事世界》在八国联军100年的时候有一篇专门文章,里面对清军装备有专门讲述,虽然平均装备水平上有差距,但已经有装备最先进武器的精锐部队,但都没发挥什么作用。
超级帐号 发表于 2013-6-7 08:36
你查查新军什么时候成立的
新军之前也不是大刀长矛。
方船子 发表于 2013-6-8 14:02
新军之前也不是大刀长矛。
以前火器只是配角,新军全编制用洋枪洋炮,就是宋也不都是大刀长矛,对吧。
1900年春,荣禄奏准将驻扎江苏徐州等地的武卫先锋左右军各扩编为10营,袁世凯指挥的武卫右军先锋队扩编为20营,全军扩充到8万余人。除袁世凯部右军为新建陆军、聂士成部前军接近新建陆军外,其余各军均仍旧制,装备则大多为新式武器
大赞!好图收藏了,楼主还有么有更多,也请发出来


武卫前军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期武卫各军中战力最坚强、装备最精良的单位,总统聂士成更是一代名将。可惜武卫前军部署在芦台、天津一带,不但在第一线抵挡八国联军精锐,后方又有慈禧太后制肘,又受到拳匪袭击,内外夹攻,聂士成不幸殉国,而让远在山东的袁世凯保存了实力,彻底改变了后来民国历史发展。

武卫前军官兵约15000人,长夫约4000人,合计在20000之谱。武卫前军当时最受到清廷重视,聘用德国教官,全套德式装备,并且使用最新锐的Kar98k毛瑟步枪、马克西姆机枪等等,被当时人称为「假洋鬼子」。

武卫前军步队营以德制11公厘口径旧毛瑟步枪一万支为训练用枪,另有奥制Mannalicher8.5公厘步枪一万支为战备用枪,训练武器与实战武器分离,以确保精锐。另配备有当时德国最新锐7.92公厘K98步枪(没错,就是那支用到二次大战的传奇步枪)数百支。另外步营另有直属配备的克鲁伯37快炮(二磅炮),作为直接支持武器。

炮队部份,除使用最新型克鲁伯75速射炮16门外,另有旧型克鲁伯60公厘口径速射炮32门(七磅炮)、格鲁森57快炮32门。
更重要的是,每个炮营另有当时世界最新锐的马克西姆重机枪二挺。


武卫前军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期武卫各军中战力最坚强、装备最精良的单位,总统聂士成更是一代名将。可惜武卫前军部署在芦台、天津一带,不但在第一线抵挡八国联军精锐,后方又有慈禧太后制肘,又受到拳匪袭击,内外夹攻,聂士成不幸殉国,而让远在山东的袁世凯保存了实力,彻底改变了后来民国历史发展。

武卫前军官兵约15000人,长夫约4000人,合计在20000之谱。武卫前军当时最受到清廷重视,聘用德国教官,全套德式装备,并且使用最新锐的Kar98k毛瑟步枪、马克西姆机枪等等,被当时人称为「假洋鬼子」。

武卫前军步队营以德制11公厘口径旧毛瑟步枪一万支为训练用枪,另有奥制Mannalicher8.5公厘步枪一万支为战备用枪,训练武器与实战武器分离,以确保精锐。另配备有当时德国最新锐7.92公厘K98步枪(没错,就是那支用到二次大战的传奇步枪)数百支。另外步营另有直属配备的克鲁伯37快炮(二磅炮),作为直接支持武器。

炮队部份,除使用最新型克鲁伯75速射炮16门外,另有旧型克鲁伯60公厘口径速射炮32门(七磅炮)、格鲁森57快炮32门。
更重要的是,每个炮营另有当时世界最新锐的马克西姆重机枪二挺。
鹰嘴崖下一根草 发表于 2013-6-8 13:32
这是辛亥革命前的新军?他们的辫子呢?
1904 年,袁世凯编练的最先进的北洋常备军,率先换上了德式军服。但有趣的是,身着德式军服的北洋新军,背后都留有大辫子,怎么看怎么别扭,显不出新式军队的威风。为此,新军首领决定所属军队官兵剪掉辫子。当时,当兵的还不愿意剪,军官就自动先剪掉自己的辫子,当兵的才不情愿的剪掉辫子。
北洋常备军剪辫子之风势不可挡,到 1905 年底,各地主要新军都已剪掉辫子,也有的部队剪掉三分之二。英国《泰晤士报》记者,袁世凯特邀顾问莫理循在他的书信集《清末民初政情内幕》中记载,大清新式陆军刚刚换上了欧式制服,同时剪去了辫子。受此风影响,街上的警察,也把辫子剪去三分之二。剪掉辫子的官兵和警寮受到了孩子们围观和嘲笑。 1910 年军咨大臣载涛决定不再禁止禁卫军剪辫子,准其自由。
方船子 发表于 2013-6-8 15:38
1900年春,荣禄奏准将驻扎江苏徐州等地的武卫先锋左右军各扩编为10营,袁世凯指挥的武卫右军先锋队扩编为 ...
多谢指正

超级帐号 发表于 2013-6-8 15:32
以前火器只是配角,新军全编制用洋枪洋炮,就是宋也不都是大刀长矛,对吧。


袁世凯跟日本人在朝鲜打仗的时候就不用大刀长矛了。
超级帐号 发表于 2013-6-8 15:32
以前火器只是配角,新军全编制用洋枪洋炮,就是宋也不都是大刀长矛,对吧。


袁世凯跟日本人在朝鲜打仗的时候就不用大刀长矛了。
方船子 发表于 2013-6-8 14:01
《军事世界》在八国联军100年的时候有一篇专门文章,里面对清军装备有专门讲述,虽然平均装备水平上有差距 ...
所以归根结底,要让士兵明白为什么要打,政委的作用。
方船子 发表于 2013-6-8 15:40
武卫前军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期武卫各军中战力最坚强、装备最精良的单位,总统聂士成更是一代名将。可惜武 ...
这样都干不过八国联军。。。
libo1240 发表于 2013-6-8 15:38
大赞!好图收藏了,楼主还有么有更多,也请发出来
转载的,就这么多了
好ID都喂狗了 发表于 2013-6-6 21:15
一直以为清军是用大刀长矛对付八国联军的。
http://bbs.tianya.cn/post-no05-269384-1.shtml
一直以来清朝的火器装备率本来就不低,这个我在很多帖子里都上过资料,《皇朝礼器图式》就可以看出清代火器的统一化和规模,很多战争中满清也是很依赖火器的,特别是大口径火炮。有些清军甚至装备过进口的燧发枪。
一般认为都有50%的装备率,甚至有些论文说鸦片战争前清朝的火器已经达到了80%。所以清军都用大刀长矛打仗和清朝抵制火器的说法都是媒体宣传扯淡。

不过虽说清代火器不少而且也比较重视,但清代落后也是很严重的,这是技术上也是体制上的落后。装备基本是火绳枪,没有刺刀(因此才用火器冷兵器混编,这和16~17世纪西方火器时代初期一样),铸炮落后,弹道学落后,编制落后,战术落后,训练落后,纪律涣散。可以说各方面完全跟不上时代
这些照片让我想到明治维新后的日军,可是满清终究差的太远了
次级炮灰 发表于 2013-6-8 23:17
一直以来清朝的火器装备率本来就不低,这个我在很多帖子里都上过资料,《皇朝礼器图式》就可以看出清代火 ...
你这段让我想起了北洋海军,装备上看其实差不多,差别还是人的因素。
为什么没有帅哥·
陆仁贾 发表于 2013-6-8 23:52
为什么没有帅哥·
一般来说,制服男人都是很帅的;这些人看起来不帅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气质。
这些东西早30年搞,清可能还能挺过一战。
装甲奇兵 发表于 2013-6-9 19:02
这些东西早30年搞,清可能还能挺过一战。
清廷如小脚老太,走得慢,走得瞻前顾后,没有壮士断腕的改革意志,只能自食苦果。
这样都干不过八国联军。。。
空有装备 没有灵魂
方船子 发表于 2013-6-8 15:40
武卫前军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期武卫各军中战力最坚强、装备最精良的单位,总统聂士成更是一代名将。可惜武 ...
Kar98k是35年投产的
这时候跟列强的差距不会比抗日战争的时候跟日本的差距更大。清朝战斗力落后的根本原因肯定不是武器和装备
好ID都喂狗了 发表于 2013-6-8 23:43
你这段让我想起了北洋海军,装备上看其实差不多,差别还是人的因素。
装备差很多,人的素质倒是北洋占优。
鹰嘴崖下一根草 发表于 2013-6-8 13:32
这是辛亥革命前的新军?他们的辫子呢?
MD!皇亲国戚先把辫子剪了,也不通知一下广大草民。要是早点剪了辫子,也不用革命了。
好ID都喂狗了 发表于 2013-6-8 17:26
所以归根结底,要让士兵明白为什么要打,政委的作用。
日本鬼子没有政委,怎么还那么顽强?政委提高战斗力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主要作用是教育文盲士兵,知道为什么而战,因此适用于一战后的俄国和中国。对于发达国家来说,为什么而战的问题,在小学就解决了,并不需要政委施行再教育。军队中设立政委也有副作用,其权限部分与指挥员重叠,战时会干扰作战部署,历史上新四军的失败就与政委向英的瞎指挥有很大关系。
应该是北洋军,狗屁清军脑袋上没有辫子啊,头上没辫子?????
方船子 发表于 2013-6-8 15:40
武卫前军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期武卫各军中战力最坚强、装备最精良的单位,总统聂士成更是一代名将。可惜武 ...
“另配备有当时德国最新锐7.92公厘K98步枪(没错,就是那支用到二次大战的传奇步枪)数百支。”

——扯得没边儿了
fdbiology 发表于 2013-6-17 13:53
“另配备有当时德国最新锐7.92公厘K98步枪(没错,就是那支用到二次大战的传奇步枪)数百支。”

——扯 ...
应当是德国1888委员会步枪之误吧。
方船子 发表于 2013-6-17 21:23
应当是德国1888委员会步枪之误吧。
反正武卫前军的主要枪械在1900年还是黑火药的,日本1894年就已经苦味酸了。
挺不错的历史老照片
清朝新军和北洋军的战斗力在亚洲也是数一数二的,和日本不相上下

只不过统帅无能啊,如果北洋军全力围剿革命党,孙大炮完蛋也是分分钟钟的事情,推翻满清的应该是袁大头,根本不是孙大炮
已经是近代化的了。
组胺 发表于 2013-6-18 21:21
已经是近代化的了。
是啊,所以回过头去想一下,当年输给本子是一件奇怪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