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以“加价叫车”为由叫停打车软件 被指涉官方利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20:32:53

北京街头,一位市民正在打车,而她身旁却趴着几辆空载的出租车。/CFP

原标题:打车软件突围:民间智慧“转正”为上策

最近频遭各地“封杀”:加价的“先天缺陷”和利益博弈 党报:包容性政策比叫停更有效

晨报特派记者 张岂凡 北京报道

一周国内聚焦

在城市里打不到车怎么办? “使用打车APP”会是很多人首先给出的回答。在上海、北京、深圳等地,打车软件的兴起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市民“打车难”问题。然而,这些软件普遍存在的“拼小费”的情况,也让其成为在面临监管时的“致命伤”。

上周,国内多地出台针对打车软件的政策,力图规范这一市场行为。在一片“禁”声中,打车软件这个新生才一年有余的新技术将何去何从,引人关注。晨报记者上周一直在北京采访出租车调价听证会,也多次体验打车软件,现将“打车APP”的前世今生做一梳理,看能否找出有前途的未来。

如何兴起?

民间解答“打车难”

事实上,“打车APP”早在2012年上半年就已在市场出现。2012年3月,创立于北京的“摇摇招车”上线,成为较早的一款打车应用。只是在当时,“摇摇招车”还没有与传统的运营出租车展开合作,使用的测试车辆系公司自有,一度还被执法部门以“黑车”论处。

去年9月,改版后的“摇摇招车”转变为直接跟出租车司机合作。同一时期,总部分别设在杭州和北京的“快的打车”和“嘀嘀打车”两款应用也相继上线,打车软件开发逐渐兴起。到今年初,国内已有约30款打车类应用,从出租车及用户覆盖来看,上述提及的三个应用构成“两北一南”的第一竞争梯队。

这些打车应用可以划成两个阵营,一类由社会企业开发,被称为第三方打车应用,大都绕过出租车公司和主管部门,“私下”直接与出租车司机合作;另一类则由城市交通管理部门或出租车公司主导开发,被称为“官方软件”。在上海,大众、强生等出租车企业都有自己的打车APP,而南京、深圳等地也已有地区性的官方打车APP。不过,第三方打车应用的覆盖面更广,往往更受欢迎。

这些打车软件之所以会在短时间内发展起来,在于其从“民间”的角度尝试对“打车难”问题给出解答。一家打车应用的开发商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在北上广深等大城市面临打车难的同时,调研数据却显示,出租车空驶率达到40%左右。打车软件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司机和乘客的信息不对称,尤其是在高峰期或恶劣天气情况下。

应用效果如何?

“加价”几乎是必要的

记者使用发现,市场上几款主流打车应用的工作模式基本相同,用户打开应用后首先需要输入手机号码等基本个人信息。在使用时,输入出发地、目的地和用车时间后,确认下单。随后,这些信息会发送到使用软件的出租车司机手机客户端中,待有接单后,用户的手机会出现车牌号及所在地理位置等信息。最后,司机和乘客在出发地会合。

在这些软件中,有多款软件支持语音输入,大多数第三方打车应用都有“加价”功能,用户下单时,可以选择增加至少5元的金额,个别应用最多可以加价100元。而与传统电话预约叫车最大的不同是,打车应用包含反馈机制,对出租车司机和乘客双方进行制约,任何一方的不诚信行为都会遭到停用等处罚。

在实际应用时,打车软件也存在不足。记者使用发现,即时打车时,在高峰时段应答效率偏低,且需要适当加价才有应答,打车软件也会发出“高峰时段打车难,建议适当增加小费试试”等提示信息。而与电调相比,打车软件的预约成功率要低很多。而最被使用者诟病的是,司机接单可以不受距离的限制,都可抢答,几公里之外的司机也能接单成功,反而影响了打车的灵活性和效率。

官方为何叫停?

除监管,还涉利益

即使仍有诸多不足,打车软件受热捧已是不争的事实。“嘀嘀打车”开发商近期公布的数据显示,其覆盖北京、上海、深圳等地,日均成交量已超过2万单。

上周,晨报关于上海一位“的哥”陈师傅在出租车内安装4台移动终端的报道更是引起广泛关注。一台iPad、2个智能手机,加上公司安装的电调终端,装载的10余个打车APP为这位技术流“的哥”增加1000余元的月收入。然而,陈师傅的做法也引来有关行车安全的质疑,并被公司约谈。最终,他拆除了2个智能手机,“剩下两台也够用了,安全最重要嘛!”

陈师傅的遭遇也是第三方打车软件目前境遇的缩影。4月以来,各地纷纷出台政策“严打”打车软件。近日,深圳出台《关于加强手机召车软件监管的通知》勒令“的哥”卸载打车软件,更是将这一“矛盾”推向高潮。深圳监管部门认为,不仅是因为“加价”功能影响市场秩序,还包括驾驶员注册准入缺乏认证、操作方式存在行车安全隐患、投诉争议处理困难等。而北京、武汉、南京等地监管部门给出的限制理由,也把重点放在“加价叫车”业务上。

在上海,市交通港口局局长孙建平昨日上午再次重申,对第三方打车软件“加价约车”行为不予认可,并将严肃依法依规处理。此前,上海的大众、强生、锦江等大出租车公司都已在内部对第三方打车软件下了禁令。

然而,值得玩味的是,在深圳出台的禁令中,该市交委2月底发布的“交通在手”与另外一款“好打车”软件不在被叫停软件行列。业内人士直言,叫停打车软件,除了有监管因素的考虑,还在于这一“民间智慧”已经触动官方的利益。目前深圳并没有统一的出租车电召平台。该市交委筹备3年仍未建成的业务平台在未投入使用前就已被打车软件影响。《北京青年报》、《贵阳晚报》评论:“叫停”有为其官方电召平台清理利润空间之嫌,并担忧一个开放的市场会变成垄断游戏。

如何看禁令?

党报发声别简单喊停

不用说,对于禁令的出台,使用软件的出租车司机大都持反对态度。多家媒体的报道中,均有接受采访的司机表示,仍会偷偷下载使用。

另一方面,有乘客表示,在一些特定情况下,加点钱能迅速提高打车成功的几率。但也有乘客从一开始就反对这些软件,认为加价功能成为“竞标”,会使司机“嫌贫爱富”,同时对于非智能手机用户不公平。

媒体在对于政府“一刀切”政策提出质疑的同时,也认为打车软件在自身建设上要多下功夫。

《人民日报》5月24日就刊发评论指出,从客观上讲,各地的禁令可以理解,但反过头想想,召车软件之所以会流行,本身就是因为有需求。“一方面是灰色的边缘地带,一方面是旺盛的市场需求。两相对比可以看到,以‘禁’为主的管理,相对‘简单粗暴’。这样的否定思维,既无法给乘客解决实际的出行难题,效果想必也有限。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私下交易,绝非一纸禁令就能简单屏蔽掉的。”

《人民日报》同时指出,召车软件可以成为一个观察社会管理创新的点。“如若对待自发出现的一些新探索,一出问题就‘喊停’,一碰禁区就‘封杀’,必然难以调动公众参与的积极性,更难以对接市场自发而生的技术创新。一个包容性的政策环境,肯定会比一个封闭性的行政手段,更能激发出创新的热情和潜力。”

《解放日报》则在24日刊文指出,打车软件要获得乘客持续拥护,须不断自我完善和改进。例如对出租车设置严格的审核门槛,需要“的哥”将运营证号、驾照、行驶证等相关资格证明交由客服审核后,方能注册。另外,由于每一个订单被争夺时都会显示车牌号等信息,若是黑车,其他“的哥”都能把它揪出来。

未来前景有几分?

“公私合营”或成主流

除遭遇监管方的限制,第三方打车应用在红火之余,从一开始就面临着一个不可回避问题——如何盈利。对此,“摇摇招车”CEO王炜建公开表示,各大应用开发商都在拼命抢资源,但事实上目前打车应用还没有找到盈利模式。

为迅速打开市场,各地的“的哥”是这些应用开发商的争夺对象。现阶段,不仅是这些软件被出租车司机免费使用,“的哥”每月还能获得额外的电话费、礼品等。在缺乏盈利模式的情况下,这些投入主要来自于融资,几款热门的打车应用背后都有数以千万美元计的投资。那可能的盈利模式是什么?对司机用户进行收费、进行广告营销等策略已经被一些软件开发商提上议事日程。

此时到来的政府监管将了他们一军。虽然打车应用开发商纷纷表态,政府加强管理对打车应用的发展影响不大,但事实上,它们在经营策略上已经悄悄发生改变。最重要的一点信号是,打车应用开发商一方面逐步降低了对司机的补助,另一方面也逐渐加大与政府部门的合作力度。在北京,“嘀嘀打车”和“摇摇招车”都已经与北京市官方达成合作协议。 “公私合营”的模式不仅大幅增加了打车软件对于出租车的覆盖量,也让其拥有了官方认证的新身份。主管部门则通过与成熟软件开发商对接,省去自己开发软件的成本,同时能做到更好地为消费者服务。

也许,这就是打车软件的未来。http://news.ifeng.com/mainland/detail_2013_05/27/25737956_0.shtml
北京街头,一位市民正在打车,而她身旁却趴着几辆空载的出租车。/CFP

原标题:打车软件突围:民间智慧“转正”为上策

最近频遭各地“封杀”:加价的“先天缺陷”和利益博弈 党报:包容性政策比叫停更有效

晨报特派记者 张岂凡 北京报道

一周国内聚焦

在城市里打不到车怎么办? “使用打车APP”会是很多人首先给出的回答。在上海、北京、深圳等地,打车软件的兴起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市民“打车难”问题。然而,这些软件普遍存在的“拼小费”的情况,也让其成为在面临监管时的“致命伤”。

上周,国内多地出台针对打车软件的政策,力图规范这一市场行为。在一片“禁”声中,打车软件这个新生才一年有余的新技术将何去何从,引人关注。晨报记者上周一直在北京采访出租车调价听证会,也多次体验打车软件,现将“打车APP”的前世今生做一梳理,看能否找出有前途的未来。

如何兴起?

民间解答“打车难”

事实上,“打车APP”早在2012年上半年就已在市场出现。2012年3月,创立于北京的“摇摇招车”上线,成为较早的一款打车应用。只是在当时,“摇摇招车”还没有与传统的运营出租车展开合作,使用的测试车辆系公司自有,一度还被执法部门以“黑车”论处。

去年9月,改版后的“摇摇招车”转变为直接跟出租车司机合作。同一时期,总部分别设在杭州和北京的“快的打车”和“嘀嘀打车”两款应用也相继上线,打车软件开发逐渐兴起。到今年初,国内已有约30款打车类应用,从出租车及用户覆盖来看,上述提及的三个应用构成“两北一南”的第一竞争梯队。

这些打车应用可以划成两个阵营,一类由社会企业开发,被称为第三方打车应用,大都绕过出租车公司和主管部门,“私下”直接与出租车司机合作;另一类则由城市交通管理部门或出租车公司主导开发,被称为“官方软件”。在上海,大众、强生等出租车企业都有自己的打车APP,而南京、深圳等地也已有地区性的官方打车APP。不过,第三方打车应用的覆盖面更广,往往更受欢迎。

这些打车软件之所以会在短时间内发展起来,在于其从“民间”的角度尝试对“打车难”问题给出解答。一家打车应用的开发商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在北上广深等大城市面临打车难的同时,调研数据却显示,出租车空驶率达到40%左右。打车软件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司机和乘客的信息不对称,尤其是在高峰期或恶劣天气情况下。

应用效果如何?

“加价”几乎是必要的

记者使用发现,市场上几款主流打车应用的工作模式基本相同,用户打开应用后首先需要输入手机号码等基本个人信息。在使用时,输入出发地、目的地和用车时间后,确认下单。随后,这些信息会发送到使用软件的出租车司机手机客户端中,待有接单后,用户的手机会出现车牌号及所在地理位置等信息。最后,司机和乘客在出发地会合。

在这些软件中,有多款软件支持语音输入,大多数第三方打车应用都有“加价”功能,用户下单时,可以选择增加至少5元的金额,个别应用最多可以加价100元。而与传统电话预约叫车最大的不同是,打车应用包含反馈机制,对出租车司机和乘客双方进行制约,任何一方的不诚信行为都会遭到停用等处罚。

在实际应用时,打车软件也存在不足。记者使用发现,即时打车时,在高峰时段应答效率偏低,且需要适当加价才有应答,打车软件也会发出“高峰时段打车难,建议适当增加小费试试”等提示信息。而与电调相比,打车软件的预约成功率要低很多。而最被使用者诟病的是,司机接单可以不受距离的限制,都可抢答,几公里之外的司机也能接单成功,反而影响了打车的灵活性和效率。

官方为何叫停?

除监管,还涉利益

即使仍有诸多不足,打车软件受热捧已是不争的事实。“嘀嘀打车”开发商近期公布的数据显示,其覆盖北京、上海、深圳等地,日均成交量已超过2万单。

上周,晨报关于上海一位“的哥”陈师傅在出租车内安装4台移动终端的报道更是引起广泛关注。一台iPad、2个智能手机,加上公司安装的电调终端,装载的10余个打车APP为这位技术流“的哥”增加1000余元的月收入。然而,陈师傅的做法也引来有关行车安全的质疑,并被公司约谈。最终,他拆除了2个智能手机,“剩下两台也够用了,安全最重要嘛!”

陈师傅的遭遇也是第三方打车软件目前境遇的缩影。4月以来,各地纷纷出台政策“严打”打车软件。近日,深圳出台《关于加强手机召车软件监管的通知》勒令“的哥”卸载打车软件,更是将这一“矛盾”推向高潮。深圳监管部门认为,不仅是因为“加价”功能影响市场秩序,还包括驾驶员注册准入缺乏认证、操作方式存在行车安全隐患、投诉争议处理困难等。而北京、武汉、南京等地监管部门给出的限制理由,也把重点放在“加价叫车”业务上。

在上海,市交通港口局局长孙建平昨日上午再次重申,对第三方打车软件“加价约车”行为不予认可,并将严肃依法依规处理。此前,上海的大众、强生、锦江等大出租车公司都已在内部对第三方打车软件下了禁令。

然而,值得玩味的是,在深圳出台的禁令中,该市交委2月底发布的“交通在手”与另外一款“好打车”软件不在被叫停软件行列。业内人士直言,叫停打车软件,除了有监管因素的考虑,还在于这一“民间智慧”已经触动官方的利益。目前深圳并没有统一的出租车电召平台。该市交委筹备3年仍未建成的业务平台在未投入使用前就已被打车软件影响。《北京青年报》、《贵阳晚报》评论:“叫停”有为其官方电召平台清理利润空间之嫌,并担忧一个开放的市场会变成垄断游戏。

如何看禁令?

党报发声别简单喊停

不用说,对于禁令的出台,使用软件的出租车司机大都持反对态度。多家媒体的报道中,均有接受采访的司机表示,仍会偷偷下载使用。

另一方面,有乘客表示,在一些特定情况下,加点钱能迅速提高打车成功的几率。但也有乘客从一开始就反对这些软件,认为加价功能成为“竞标”,会使司机“嫌贫爱富”,同时对于非智能手机用户不公平。

媒体在对于政府“一刀切”政策提出质疑的同时,也认为打车软件在自身建设上要多下功夫。

《人民日报》5月24日就刊发评论指出,从客观上讲,各地的禁令可以理解,但反过头想想,召车软件之所以会流行,本身就是因为有需求。“一方面是灰色的边缘地带,一方面是旺盛的市场需求。两相对比可以看到,以‘禁’为主的管理,相对‘简单粗暴’。这样的否定思维,既无法给乘客解决实际的出行难题,效果想必也有限。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私下交易,绝非一纸禁令就能简单屏蔽掉的。”

《人民日报》同时指出,召车软件可以成为一个观察社会管理创新的点。“如若对待自发出现的一些新探索,一出问题就‘喊停’,一碰禁区就‘封杀’,必然难以调动公众参与的积极性,更难以对接市场自发而生的技术创新。一个包容性的政策环境,肯定会比一个封闭性的行政手段,更能激发出创新的热情和潜力。”

《解放日报》则在24日刊文指出,打车软件要获得乘客持续拥护,须不断自我完善和改进。例如对出租车设置严格的审核门槛,需要“的哥”将运营证号、驾照、行驶证等相关资格证明交由客服审核后,方能注册。另外,由于每一个订单被争夺时都会显示车牌号等信息,若是黑车,其他“的哥”都能把它揪出来。

未来前景有几分?

“公私合营”或成主流

除遭遇监管方的限制,第三方打车应用在红火之余,从一开始就面临着一个不可回避问题——如何盈利。对此,“摇摇招车”CEO王炜建公开表示,各大应用开发商都在拼命抢资源,但事实上目前打车应用还没有找到盈利模式。

为迅速打开市场,各地的“的哥”是这些应用开发商的争夺对象。现阶段,不仅是这些软件被出租车司机免费使用,“的哥”每月还能获得额外的电话费、礼品等。在缺乏盈利模式的情况下,这些投入主要来自于融资,几款热门的打车应用背后都有数以千万美元计的投资。那可能的盈利模式是什么?对司机用户进行收费、进行广告营销等策略已经被一些软件开发商提上议事日程。

此时到来的政府监管将了他们一军。虽然打车应用开发商纷纷表态,政府加强管理对打车应用的发展影响不大,但事实上,它们在经营策略上已经悄悄发生改变。最重要的一点信号是,打车应用开发商一方面逐步降低了对司机的补助,另一方面也逐渐加大与政府部门的合作力度。在北京,“嘀嘀打车”和“摇摇招车”都已经与北京市官方达成合作协议。 “公私合营”的模式不仅大幅增加了打车软件对于出租车的覆盖量,也让其拥有了官方认证的新身份。主管部门则通过与成熟软件开发商对接,省去自己开发软件的成本,同时能做到更好地为消费者服务。

也许,这就是打车软件的未来。http://news.ifeng.com/mainland/detail_2013_05/27/25737956_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