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人口众多、经济发达,为什么军队人数还赶不上战国时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01:01:08
看明清战争的一个重要感觉就是明朝军力不足啊,上亿人口,经济发达,但是好像一次出动二三十万人就到极限了,兵源到极限,经济也到极限了。而战国时期,赵国总人口也就几百万,长平之战就能出动40万军队,秦国最后灭楚之战,出动了60万大军,隋炀帝征高丽也是每次都是百万大军,甭管胜败,动员能力都比明朝强啊。为什么越发展,越倒退呢?



其实清朝也有这个问题,当时打江山的时候,几十万人口的民族就组织了七八万精锐骑兵,加上汉族伪军和蒙古盟军,有几十万军队,等到太平天国起义,清朝治下的中国有几亿人口,但军队也不必当初入关时多多少,按理说入关时满族人口不足百万,就能有七八万骑兵,到1850年左右仅靠满族人口就能组织四五十万军队了吧,汉族几亿人口,动员个百万也不成问题。但事实是最后还要靠汉族地主自己组织的民团解决问题,清政府的兵力动员能力比之其自身200年前大幅倒退。



我一直有个感觉,就是近一百多年,军队战斗力的发展是线性的,后代必定胜过前代,但中国古代的几千年未必如此,好像是在原地打转,谁能说10万明清军就一定能胜10万唐军或者10万秦军呢?


看明清战争的一个重要感觉就是明朝军力不足啊,上亿人口,经济发达,但是好像一次出动二三十万人就到极限了,兵源到极限,经济也到极限了。而战国时期,赵国总人口也就几百万,长平之战就能出动40万军队,秦国最后灭楚之战,出动了60万大军,隋炀帝征高丽也是每次都是百万大军,甭管胜败,动员能力都比明朝强啊。为什么越发展,越倒退呢?



其实清朝也有这个问题,当时打江山的时候,几十万人口的民族就组织了七八万精锐骑兵,加上汉族伪军和蒙古盟军,有几十万军队,等到太平天国起义,清朝治下的中国有几亿人口,但军队也不必当初入关时多多少,按理说入关时满族人口不足百万,就能有七八万骑兵,到1850年左右仅靠满族人口就能组织四五十万军队了吧,汉族几亿人口,动员个百万也不成问题。但事实是最后还要靠汉族地主自己组织的民团解决问题,清政府的兵力动员能力比之其自身200年前大幅倒退。



我一直有个感觉,就是近一百多年,军队战斗力的发展是线性的,后代必定胜过前代,但中国古代的几千年未必如此,好像是在原地打转,谁能说10万明清军就一定能胜10万唐军或者10万秦军呢?


战国基本是全民皆兵
明朝以兵役为主
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
朱元璋建国之后为了强化中央集权,对中央军政机构做了重大调整。当初,朱元璋建统军元帅府,不久改为大都督府,统领全国卫所军。洪武十三年(1380),分大都督府为中、左、右、前、后五军都督,全国卫所遂分隶于五军都督府。每府设左、右都督,正一品;都督同知,从一品;都督佥事,正二品。掾属有经历司经历从五品;都事从七品。都督府为最高军事机构,掌军旅之事,各领其在京卫所及在外都司卫所,以达于兵部。

“每卫大抵5600人,下辖五个千户所,每千户统兵1120人,设千户一人,正五品,副千户二人,从五品,千户、副千户分管军务,一人掌印、一人佥书。镇抚二人(镇抚是专管军纪的官员,百户缺员时可代百户行使职权),从六品。掾属有吏目一人。下辖十个百户所,每百户统兵112人,分为两个总旗。每总旗统兵56人。又分为五小旗,小旗管辖10名士兵。   

所有的军政,由卫下达于千户所,千户督百户,百户下达总旗、小旗,大小联比以成军。洪武二十六年(1393),定全国都司、卫所,共设都司17个、行都司3个、留守司1个、内外卫329个、守御千户所65个。兵额最多时达270余万人。
明朝税赋低
freemailman 发表于 2013-5-17 16:50
朱元璋建国之后为了强化中央集权,对中央军政机构做了重大调整。当初,朱元璋建统军元帅府,不久改为大都督 ...
理论上270万不少,但不管是剿匪还是伐清,一次几十万都到极限了,而且一旦失败就好久缓不过来的感觉。
军事制度不一样,战国时秦赵两国基本上都是全民皆兵,因此长平两国的士兵不久前就是农民。明朝卫所制度破坏之后,实际有战斗力的就是将领的私兵。清在太平之前是八骑绿营。因此人数差距极大。
明朝的是军户制 在册兵数并不少。清朝是八旗+汉军绿林制, 按现代某些人的说法都是职业化军人
到了明清的时候已经没有强制兵役制了
战国汉初以及唐初怕是我朝武力巅峰的时期
在冷兵器时代,军队的战斗力更多依靠指挥和训练 ,还有马。装备2000多年进步不大。直到热兵器出现
文人当政,自废武功!
封建王朝的军队作战实力要分时期看的懂不~!你不能拿明末期的家丁加农奴和清末期的八旗逗鸟哥和绿营的三教九流兵 去和前唐朝最盛的时候比
老朱琳去世前忘记在家训上忘了写一句“与时俱进”,于是最最教条主义的朝代出现
统治重心不一样
卫所崩溃了。其实就是农民。能打的一个卫也就将领身边的那些家丁。全国财富主要在官员和番王手里。皇帝和政府其实没钱。后期军头崛起,皇帝一点办法没有。国家就是个大胖子,各种疾病缠身。要怪就怪万历根子在老朱那里。
王朝末期军制崩坏怎么能和战国时代相比
战国时代那可是全民皆兵的古代军国主义时代啊......
不尚武
都想当劳心者
感觉清兵单兵装备远比唐宋差
明朝不是军力不行,明朝职业军队的战斗力一直很强装备也很好,但是皇帝没有饷,所以士兵只听大帅,不听皇上。
春秋战国那些兵,是连供给后勤的妇女都算上的。战斗力和装备了火枪、盔甲、马匹的明朝兵没法比。
随便拉丁,驱市民以战,也是中国古代以少胜多战例出现的原因。
明的关宁铁骑连清军都怕的,主要是经济问题,没钱啥都干不成。
明的关宁铁骑连清军都怕的,主要是经济问题,没钱啥都干不成。
那明朝的生产力也应该强过春秋战国时期啊?

楼主的问题问的好,我也一直百思不得其解。
很简单啊,中央集权,地方没多少兵了。中央一倒,地方根本无法抵抗,一推就倒。明清都有这个问题。另外一个就是国不知有民,民亦不知有国。。。
那明朝的生产力也应该强过春秋战国时期啊? 楼主的问题问的好,我也一直百思不得其解。
看了金瓶梅就能知道了,人参、貂皮、鹿茸角东北三样宝。
本朝人口众多、经济发达,为什么军队人数还赶不上战国时期?
战国是多国混战, 各国为积极备战基本上都采取轻徭薄赋的政策,  这一时期实行井田制不能买卖土地,社会生产相对稳定人口出生率较高,再加上兵员多战时征召,因此参战总兵力能保持较高水平 ; 后来秦朝平定天下,为安定社会收天下之兵,并建立财政供养的专业常备军,面对各地十八路反秦军能够调动的军队最多也不过二十万
你没看错 发表于 2013-5-17 21:16
战国是多国混战, 各国为积极备战基本上都采取轻徭薄赋的政策,  这一时期实行井田制不能买卖土地,社会生产 ...
没几句是对的~!
后来统一的各个王朝中央集权不断发展,宋代后中央削弱地方驻军,再加上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导致寄生在农民阶层上的地主官僚集团不断膨胀,增加了社会成本挤压了军事开支,同时社会矛盾的增加增加了对内维稳成本,从此中国开始进入国富兵弱的恶性循环,甚至出现官僚富可敌国,国无可战之兵的怪象
没几句是对的~!
敬请指正
明朝的赋税低,国家穷,藏富于民,藏出来一群汉奸卖国贼。
木钱呗,闯贼逼近京师,令吴襄移军勒王,但是崇祯拿不出100W两军饷,不了了之,
第二次闯贼近在咫尺了,强令吴三桂勒王,结果关宁军没走到京师,京师已经陷落了。
你没看错 发表于 2013-5-17 21:26
敬请指正
战国什么时候有轻徭薄赋的政策了???田地大多都是各国贵族占有
国家要征兵 是天经地义的事。对于小兵军饷什么的没有 秦军为什么耐苦战  就是秦军当个小兵都有盼头~!
北极星 发表于 2013-5-17 20:33
明的关宁铁骑连清军都怕的,主要是经济问题,没钱啥都干不成。
有这么扯的么,转进如风装坑队友的大“关宁铁骑”这么厉害?让建奴都害怕的关宁军是哪个位面的?
我也有这个疑问,以前看《雍正王朝》,清军在青海打仗,兵力也就十几万吧,可是朝廷的压力就非常大了,筹粮,筹饷,转运物资,把张廷玉们忙的是焦头烂额,我当时就很奇怪,历史上那些出动几十万大军的征战是怎么组织的?
战国什么时候有轻徭薄赋的政策了???田地大多都是各国贵族占有
国家要征兵 是天经地义的事。对于小兵军 ...
当时各国的主要生产力也是贡献给了整军备战,而不是大修阿房宫吧,这算不算轻徭?有人参军的家庭减免赋税,算薄赋了吧?各国鼓励生产生育,多生儿女的送羊送猪,中国历史上也绝无仅有了吧?至于土地,除秦国外大多国家仍实行井田制,贵族的土地只能继承不能买卖,只能在贵族间分割流转,相对于地主阶级迅速扩大的封建秦国,国家和民间土地仍然较多吧?秦军强大是因为它是一支脱离了土地的专业军队,因此士兵只能靠军饷养活,只能在军事系统內谋发展

大林8888 发表于 2013-5-17 22:02
我也有这个疑问,以前看《雍正王朝》,清军在青海打仗,兵力也就十几万吧,可是朝廷的压力就非常大了,筹粮 ...


王朝成立后,土地和财富迅速向地主官僚集团集中,官僚富可敌国而军费空虚,再有几十万的军队便是丧失土地的农民起义军了,这是自秦以来中国封建史的主旋律
大林8888 发表于 2013-5-17 22:02
我也有这个疑问,以前看《雍正王朝》,清军在青海打仗,兵力也就十几万吧,可是朝廷的压力就非常大了,筹粮 ...


王朝成立后,土地和财富迅速向地主官僚集团集中,官僚富可敌国而军费空虚,再有几十万的军队便是丧失土地的农民起义军了,这是自秦以来中国封建史的主旋律
(1)战国时是大争之世,全民都必须服兵役,成本低,在境内动员能力相对要强。至于你说明朝军事行动人数比战国少,那是因为战国的数据很不靠谱,神马长平之战四十万赵军那都是吹牛皮的,而明朝(尤其中后期)数据比较真实。(2)从东汉以降就是募兵制为主的职业军队,所以财政压力相对要大些,自然军队规模不能太大(其实也没必要)。西魏、北周、隋、唐的府兵制是因为西魏占据的关陇与东魏的关东人口、财富、文化等差距很大,鲜卑兵源不足。所以才搞出个关中本位的府兵制来。(3)满洲是渔猎民族,很多也种地的,不是神马游牧。建州是以重步兵起家,不是神马骑射和“铁骑”,只不过马匹不少,征服蒙古后马匹和旗手都不缺了。在建州崛起的时候大概6-7万壮丁,老奴时期两丁抽一为披甲战兵也最多3万左右,加上余丁可用满洲八旗不超过4万。后来皇太极历次入关抢劫奴隶、财帛等国力大增,加上不断去深山老林抓捕生女真、包衣抬旗等满洲八旗战兵也不过5-6万,加上蒙古八旗2-3万左右,汉八旗2-3万。加上漠南蒙古各旗抽调,满洲入关前夕最多战兵12-13万顶天了。入关后基本是抽调督战队压着汉奸绿营打。(4)八旗在吴三桂起兵的时候战力就不大行啦,打吴三桂靠的都是陕、甘绿营,后来乾隆的时候练出几千稍微有战力的八旗。清末名册上八旗兵几十万肯定有,都去抽大烟、玩鸟去了怎么镇压太平军。
总结一点:在古代十万人以上的军事行动就很大啦,再大后勤吃不消,指挥也没辙。所以不要相信神马四十万、八十万、百万大军之类的啦。
宋明不亡于外患实亡于党争
清朝主要是因为少数民族占统治地位,对汉族武装是有相当的顾忌的,所以,军队主力是比较亲信的八旗子弟兵。到清末,八旗子弟长期的养尊处优,战斗力已很虚弱了,撑不起大清这个多事的庞然大物,不得已重用湘军、淮军等汉族武装,以至到最后的结果是直接被汉族北洋军袁世凯逼宫,由此可见一斑。正是对汉人的不信任,才会导致兵力不足,这也就是屡战屡败的原因之一。
看看解放军为什么有要一直裁军?是越来越养不活了么?
beijingfeiyu 发表于 2013-5-17 17:12
老朱琳去世前忘记在家训上忘了写一句“与时俱进”,于是最最教条主义的朝代出现
我觉得他根本没指望后人能与时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