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数据可信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18:57:26
全球经济复苏艰难的大背景下,中国4月宏观数据引发了一片质疑。

  以进出口数据为例,官方数据显示4月份进口同比增长16.8%,高于3月份的14.1%。出口同比增长14.7%,高于3月份的10%。这意味着中国4月份出现182亿美元的贸易顺差。正常情况下,出口大幅增加表明全球需求让人放心。

  但中国出口数据与左邻右舍相悖,从而引发关注,而进出口数据的黑色幽默今年已不是第一次出现。此前广东海关一季度的数据显示,广东进出口总值2891.6亿美元,扣除汇率因素后同比增长了37.7%。其中,广东对港贸易达到842.6亿美元,增幅高达91.6%,这也是一组明显的“麻烦数据”。《21世纪经济报道》援引广东外贸系统人士的话说,贸易异常主要源于深圳一季度贸易的异常增长,广东部分地市进出口是下降的,但深圳口岸前两个的进出口额同比增长了61.5%。深圳的异常增长不仅仅推高了广东省的贸易数据,也明显拉高了全国的贸易统计。

  实际上,外贸数字失真的问题不只在深圳,也不只在外贸领域。数据造假的“猫腻”已是一个体制性系统性的公开秘密。在一些地方的保税区内外,进出口企业让物流公司的货柜车通过不停”换牌照”,反复“进出关”,不停兜圈子,“一日游”游若干趟,一批货物可多次报关通关,以此骗取海关退税单。某媒体记者采访一家物流公司,老板一语道破天机:“来咨询(一日游)的人非常多,都想把货物拉去保税区。以前每月有200到300‘票’,每‘票’赚800元钱,最近两个月每月能接到500‘票’。”

  “一日游”源自中国鼓励出口的外贸政策,为享受出口退税待遇,不少内地企业将货物从内地出口到香港,然后再将货物进口。有了保税区区内关外的政策优惠,“一日游”就能简化操作,如此这般,外贸数据水浸过后当然光鲜亮丽,煞是好看。

  外需不振,内需乏力,但许多地方对进出口增长、引进外资层层立“军令状”,要当政治任务完成。问题是出口不同于其它,人家没需求,你白送都没对象。但考核指标的重压下,为完成考核数据,各种铤而走险、“帮助完成任务”的灰色利益纽带开始出现。不仅是大货柜车拖着空集装厢在关内关外忙乎不停,骗退税,顺带完成进出口任务,一些“专业”境外工商注册机构也与地方招商局联手,对内资企业进行“变性”,中资企业默契配合,把资金打到境外注册新公司。企业有言在先,汇率风险地方政府买单,为完成引进外资任务,有些地方不惜调剂巨额资金头寸,成立引资专项基金,实际是就是应对汇率风险的资金池,引资任务完成,地方官员招商引资奖兑现,皆大欢喜。滑稽戏常演常新,某地引进一家号称“资产过亿港元”的外商,地方先是宴请,再是批地,又是减税,还准备授予荣誉市民。啼笑皆非的是,这家假外商用假出口骗取退税,东窗事发闯下大祸后,“皇帝的新装”终于败露,其拥有的不过是一家英属维尔京群岛注册的“1美元公司”。

  中国的“假外资”回流、“假进出口”事件频生,且已公开化、规模化、产业化,其事出有因,主要还是地方政府的政绩考核体制。有的地方主官理直气壮地说,GDP和招商引资,“既是干出来的,也是做出来的?”怎么做,还不是考核体制“逼良为娼”,都知道数据“水得很”,但都睁只眼闭只眼,这都为非法活动的蔓延滋长提供了土壤。

  进出口数据失真,特别是习惯性的顺差放大,宏观层面上易授人口舌和把柄,给决策者带来极大的被动。微观层面上,灰色交易的“内伤”还在于扰乱内部正常的金融秩序,滋生“货币渗漏”和“货币暗流”,极易为资本外逃和假外资流入提供便捷的管道,对国家经济金融安全埋下隐患。

  外贸数据只是统计失真的一扇窗口。制造业PMI、消费物价指数CPI,甚至金融存贷的统计数据有时也是“要多好看有多好看”,要它上它就上,要它下它就下,立竿见影,但本质都是涂脂抹粉打扮过的。每到季末,银行要报表好看,“调节存款”,一冲就是几千亿,其中不乏“一日游”,“一夜情”的存款,过了时点就哗哗走,反正报表好看了,奖金兑现了,至于误导宏观决策,那大帽子别扣在我头上。贷款亦然,上面要某项数字,各种“口径”不停地拆装重组。特别是不良贷款,局外人更是雾里看花。齐鲁银行因票据案损失惨重,2010年的年报迟至今年5月才发布;尚德事件发酵两年,包括国开行在内的多家债权行对所涉不良贷款讳莫如深,从没有一家机构坦陈自己所涉不良贷款的数额和风险应对,只到尚德进入破产程序,媒体和公众才从法院获知其尚未偿还的贷款超过70亿。绝大多数债权银行都是上市银行,其对储户和投资人知情权的藐视可见一斑。而以交通银行为代表的多家商业银行,在上海、无锡等地动辄数百亿地深陷钢贸市场的泥淖,至今亦未作真实的风险揭示,一笔糊涂账。

  每当经济增长出现困难时,统计数据失真、层层加码的现象就会出现。有些简直就是驴头不对马嘴,比如说工业用电量和应税销售双双显著下降时,工业增加值却能保持两位数增长,你是如何做到的?撒了一个谎,要用一百个谎来圆。据说,有的地方为了能把假数据“圆起来”,还出台政策考核企业用电量,财政再给予补贴。最近公布的一季度全国31个省(区、市)经济运行数据,多年存在于GDP数据中的“1+1>2”的怪圈依然存在,两组数据相互掐架。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一季度全国GDP总量为118855亿元,而31省区市公布数据综合是123571.1亿元,两者相差4700亿元。更难为情的是,中国甚至还出现过对6年前的国民经济指标进行“必要调整”的闹剧,“官出数字,数字出官”,数遂人愿,如此橡皮泥式的弹性数据,贻害无穷。

  最新数据显示,中国银行业的不良贷款在一万亿上下,不良率不到2%,这数字也是“要多好看有多好看”。但显然,中国银行体系的真实风险没有得到充分暴露。在光伏、钢贸、造船领域的风险贷款应分别都在千亿上下,这些风险资产至今账面未予承认,而大量展期延后的地方政府平台贷款当然也不在其中。前不久,造船业的贷款再出违约经典案例,韩国STX(大连)有总额超过40亿元的两个银团贷款已经逾期。当地政府强力介入,要求各大银行续贷,并下达“封口令”,严禁对媒体说三道四,当地政府对记者称,不能透露有关此事的任何最新进展,而相关贷款银行清一色全是上市银行,其治理结构的不健康、财务不透明已到了何种程度。难怪巴菲特和罗杰斯都先后表态,“我不会买入中国的银行股,虽然它们很便宜,但我看不懂他们的报表。”

  中国经济总量超过日本,最近有多位经济学家对当下的中国和20年前日本泡沫经济破灭前的鼎盛时期进行比较研究,其间的相似性无外乎本币升值的“7年之痒”、以房地产为代表的资产泡沫高涨、高铁时代和城镇化,其中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是基于亚洲文化的经济数据失真,有问题不敢面对,把头埋在沙子里做驼鸟,百般遮掩,用假数据误导当局。

  日本最负盛名的经济学家、曾任内阁总理经济顾问的竹中平藏说,经济高速增长过程中,各种问题都被隐藏起来,当经济增速减缓时,金融资产的质量问题就渐次浮出水面,但不到万不得已不会主动暴露。现在,中国金融总量很大,面临相同的问题就会感到很棘手。过热发展之后,连银行行长们自身都无法确定银行将来会有多少不良债权,这将埋下灾难的种子,因此负责任的监管当局要制订一套评估系统,以厘清真实的数据。

  日本另一位经济学家小林英夫说,日本的教训说明,通过失真的数据制造的繁荣和需求总有一天会破灭,这是泡沫经济产生的原因之一。20多年后,中国经济体量已经相当巨大,一旦泡沫破灭,要比当年的日本恐怖得多,意义也将完全不同,那将是一次巨大的海啸。而知名学者、中欧工商管理学院教授许小年在最近一次演讲中也明确表示,基于对中国统计数据真实性的怀疑,将不再对经济行为作任何预测。

  假数据误导公众,误导决策,害莫大焉。还原数据的真实性,给公众一个可以信赖的经济数据,是时候了。各路统计专家,还是应该像北京人那样,先从一个煎饼的价格波动来还原真实的货币购买力和真实的CPI吧。

w w w.zaobao.com/wencui/2013/05/ft130513.shtml全球经济复苏艰难的大背景下,中国4月宏观数据引发了一片质疑。

  以进出口数据为例,官方数据显示4月份进口同比增长16.8%,高于3月份的14.1%。出口同比增长14.7%,高于3月份的10%。这意味着中国4月份出现182亿美元的贸易顺差。正常情况下,出口大幅增加表明全球需求让人放心。

  但中国出口数据与左邻右舍相悖,从而引发关注,而进出口数据的黑色幽默今年已不是第一次出现。此前广东海关一季度的数据显示,广东进出口总值2891.6亿美元,扣除汇率因素后同比增长了37.7%。其中,广东对港贸易达到842.6亿美元,增幅高达91.6%,这也是一组明显的“麻烦数据”。《21世纪经济报道》援引广东外贸系统人士的话说,贸易异常主要源于深圳一季度贸易的异常增长,广东部分地市进出口是下降的,但深圳口岸前两个的进出口额同比增长了61.5%。深圳的异常增长不仅仅推高了广东省的贸易数据,也明显拉高了全国的贸易统计。

  实际上,外贸数字失真的问题不只在深圳,也不只在外贸领域。数据造假的“猫腻”已是一个体制性系统性的公开秘密。在一些地方的保税区内外,进出口企业让物流公司的货柜车通过不停”换牌照”,反复“进出关”,不停兜圈子,“一日游”游若干趟,一批货物可多次报关通关,以此骗取海关退税单。某媒体记者采访一家物流公司,老板一语道破天机:“来咨询(一日游)的人非常多,都想把货物拉去保税区。以前每月有200到300‘票’,每‘票’赚800元钱,最近两个月每月能接到500‘票’。”

  “一日游”源自中国鼓励出口的外贸政策,为享受出口退税待遇,不少内地企业将货物从内地出口到香港,然后再将货物进口。有了保税区区内关外的政策优惠,“一日游”就能简化操作,如此这般,外贸数据水浸过后当然光鲜亮丽,煞是好看。

  外需不振,内需乏力,但许多地方对进出口增长、引进外资层层立“军令状”,要当政治任务完成。问题是出口不同于其它,人家没需求,你白送都没对象。但考核指标的重压下,为完成考核数据,各种铤而走险、“帮助完成任务”的灰色利益纽带开始出现。不仅是大货柜车拖着空集装厢在关内关外忙乎不停,骗退税,顺带完成进出口任务,一些“专业”境外工商注册机构也与地方招商局联手,对内资企业进行“变性”,中资企业默契配合,把资金打到境外注册新公司。企业有言在先,汇率风险地方政府买单,为完成引进外资任务,有些地方不惜调剂巨额资金头寸,成立引资专项基金,实际是就是应对汇率风险的资金池,引资任务完成,地方官员招商引资奖兑现,皆大欢喜。滑稽戏常演常新,某地引进一家号称“资产过亿港元”的外商,地方先是宴请,再是批地,又是减税,还准备授予荣誉市民。啼笑皆非的是,这家假外商用假出口骗取退税,东窗事发闯下大祸后,“皇帝的新装”终于败露,其拥有的不过是一家英属维尔京群岛注册的“1美元公司”。

  中国的“假外资”回流、“假进出口”事件频生,且已公开化、规模化、产业化,其事出有因,主要还是地方政府的政绩考核体制。有的地方主官理直气壮地说,GDP和招商引资,“既是干出来的,也是做出来的?”怎么做,还不是考核体制“逼良为娼”,都知道数据“水得很”,但都睁只眼闭只眼,这都为非法活动的蔓延滋长提供了土壤。

  进出口数据失真,特别是习惯性的顺差放大,宏观层面上易授人口舌和把柄,给决策者带来极大的被动。微观层面上,灰色交易的“内伤”还在于扰乱内部正常的金融秩序,滋生“货币渗漏”和“货币暗流”,极易为资本外逃和假外资流入提供便捷的管道,对国家经济金融安全埋下隐患。

  外贸数据只是统计失真的一扇窗口。制造业PMI、消费物价指数CPI,甚至金融存贷的统计数据有时也是“要多好看有多好看”,要它上它就上,要它下它就下,立竿见影,但本质都是涂脂抹粉打扮过的。每到季末,银行要报表好看,“调节存款”,一冲就是几千亿,其中不乏“一日游”,“一夜情”的存款,过了时点就哗哗走,反正报表好看了,奖金兑现了,至于误导宏观决策,那大帽子别扣在我头上。贷款亦然,上面要某项数字,各种“口径”不停地拆装重组。特别是不良贷款,局外人更是雾里看花。齐鲁银行因票据案损失惨重,2010年的年报迟至今年5月才发布;尚德事件发酵两年,包括国开行在内的多家债权行对所涉不良贷款讳莫如深,从没有一家机构坦陈自己所涉不良贷款的数额和风险应对,只到尚德进入破产程序,媒体和公众才从法院获知其尚未偿还的贷款超过70亿。绝大多数债权银行都是上市银行,其对储户和投资人知情权的藐视可见一斑。而以交通银行为代表的多家商业银行,在上海、无锡等地动辄数百亿地深陷钢贸市场的泥淖,至今亦未作真实的风险揭示,一笔糊涂账。

  每当经济增长出现困难时,统计数据失真、层层加码的现象就会出现。有些简直就是驴头不对马嘴,比如说工业用电量和应税销售双双显著下降时,工业增加值却能保持两位数增长,你是如何做到的?撒了一个谎,要用一百个谎来圆。据说,有的地方为了能把假数据“圆起来”,还出台政策考核企业用电量,财政再给予补贴。最近公布的一季度全国31个省(区、市)经济运行数据,多年存在于GDP数据中的“1+1>2”的怪圈依然存在,两组数据相互掐架。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一季度全国GDP总量为118855亿元,而31省区市公布数据综合是123571.1亿元,两者相差4700亿元。更难为情的是,中国甚至还出现过对6年前的国民经济指标进行“必要调整”的闹剧,“官出数字,数字出官”,数遂人愿,如此橡皮泥式的弹性数据,贻害无穷。

  最新数据显示,中国银行业的不良贷款在一万亿上下,不良率不到2%,这数字也是“要多好看有多好看”。但显然,中国银行体系的真实风险没有得到充分暴露。在光伏、钢贸、造船领域的风险贷款应分别都在千亿上下,这些风险资产至今账面未予承认,而大量展期延后的地方政府平台贷款当然也不在其中。前不久,造船业的贷款再出违约经典案例,韩国STX(大连)有总额超过40亿元的两个银团贷款已经逾期。当地政府强力介入,要求各大银行续贷,并下达“封口令”,严禁对媒体说三道四,当地政府对记者称,不能透露有关此事的任何最新进展,而相关贷款银行清一色全是上市银行,其治理结构的不健康、财务不透明已到了何种程度。难怪巴菲特和罗杰斯都先后表态,“我不会买入中国的银行股,虽然它们很便宜,但我看不懂他们的报表。”

  中国经济总量超过日本,最近有多位经济学家对当下的中国和20年前日本泡沫经济破灭前的鼎盛时期进行比较研究,其间的相似性无外乎本币升值的“7年之痒”、以房地产为代表的资产泡沫高涨、高铁时代和城镇化,其中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是基于亚洲文化的经济数据失真,有问题不敢面对,把头埋在沙子里做驼鸟,百般遮掩,用假数据误导当局。

  日本最负盛名的经济学家、曾任内阁总理经济顾问的竹中平藏说,经济高速增长过程中,各种问题都被隐藏起来,当经济增速减缓时,金融资产的质量问题就渐次浮出水面,但不到万不得已不会主动暴露。现在,中国金融总量很大,面临相同的问题就会感到很棘手。过热发展之后,连银行行长们自身都无法确定银行将来会有多少不良债权,这将埋下灾难的种子,因此负责任的监管当局要制订一套评估系统,以厘清真实的数据。

  日本另一位经济学家小林英夫说,日本的教训说明,通过失真的数据制造的繁荣和需求总有一天会破灭,这是泡沫经济产生的原因之一。20多年后,中国经济体量已经相当巨大,一旦泡沫破灭,要比当年的日本恐怖得多,意义也将完全不同,那将是一次巨大的海啸。而知名学者、中欧工商管理学院教授许小年在最近一次演讲中也明确表示,基于对中国统计数据真实性的怀疑,将不再对经济行为作任何预测。

  假数据误导公众,误导决策,害莫大焉。还原数据的真实性,给公众一个可以信赖的经济数据,是时候了。各路统计专家,还是应该像北京人那样,先从一个煎饼的价格波动来还原真实的货币购买力和真实的CPI吧。

w w w.zaobao.com/wencui/2013/05/ft130513.shtml
小白兔腹黑啊。这数字都能搞出这么大差距
普通民众有几个看这些数据的?你要说欺上还算有道理
爱信信,不信滚。发牢骚的永远是没能力的
确实有误差,但是没有老外说的那么大。
哪个国家的经济数据都未必能反映真实情况。
但是,税收是真金白银。
为做空中国做铺垫?
当然不可信。还是人家冥煮的数据更为可信,对吧?
按照文章理论,TG的数据要是能随便改,那就从来不应该有外贸负增长,GDP负增长,PMI低于50%,CPI高于3%,但是这些难看的数据这几年一直存在,呵呵。

经济普查调整往年数据很正常,各地大于全国也很正常,明年三普出来,GDP还要修订,往高了修订可能性很大。
货柜在保税区转一圈,进口又出口,和顺差有什么关系?


对,全都是假的,中国虚弱的很、快崩溃了。
既然如此,那MD干嘛还要一个劲的围堵、遏制中国?MD也被中国的“虚假”实力骗了?

如果靠“数据造假”,4个月就能出去726万辆汽车,那发展经济也太容易实现了,恐怕世界上应该没穷国了。
当然,你也可以认为这726万辆汽车数据也是假的,周围一群群买车的人也都是假的。

且不说中国数据是不是假的,但该文章作者“懂经济”肯定是假的。
如果中国的外贸数据和其他国家的外贸数据都对的上、完全一致才是“数据造假”;如果不做数据的特殊处理,地方GDP之和与全国的GDP数据完全一致才是“数据造假”。
因为各国的外贸统计标准并不一致,举个简单例子:中国大陆出口一件商品,经由香港直接转口到美国,以中国的外贸统计标准,有可能会被计入对香港的出口、而不是美国;而以美国的外贸统计标准,则会把这个计为自中国大陆的进口,而不是香港;而香港呢?既不会计入进口、也不会计入出口。


对,全都是假的,中国虚弱的很、快崩溃了。
既然如此,那MD干嘛还要一个劲的围堵、遏制中国?MD也被中国的“虚假”实力骗了?

如果靠“数据造假”,4个月就能出去726万辆汽车,那发展经济也太容易实现了,恐怕世界上应该没穷国了。
当然,你也可以认为这726万辆汽车数据也是假的,周围一群群买车的人也都是假的。

且不说中国数据是不是假的,但该文章作者“懂经济”肯定是假的。
如果中国的外贸数据和其他国家的外贸数据都对的上、完全一致才是“数据造假”;如果不做数据的特殊处理,地方GDP之和与全国的GDP数据完全一致才是“数据造假”。
因为各国的外贸统计标准并不一致,举个简单例子:中国大陆出口一件商品,经由香港直接转口到美国,以中国的外贸统计标准,有可能会被计入对香港的出口、而不是美国;而以美国的外贸统计标准,则会把这个计为自中国大陆的进口,而不是香港;而香港呢?既不会计入进口、也不会计入出口。
全都是假的,一切都是幻觉。
有钱人太多,穷人更多,国家毫无建树,大家分家吧,不破不立啊。
蛮夷就是蛮夷,不懂我天朝规矩,自己看的账和给别人看的账能是一样的吗?
去非洲看看再来喷吧!!
去非洲看看再来喷吧!!
转进?!呵呵。
GDP个人觉得不可信,认识县统计局的人,他们的数字都是政府直接下达的,照着这个目标“统计”出结果就行了。
当然,可能我认识的刚好是我国大多数统计局众的少数个例。

都是假的,真的极少。
今年就要全国经济普查了,到时候就知道了
税收才是王道,对于那些骗税的该抓的抓,该枪毙的枪毙
克强指数比GDP靠谱 以前李瑞环就说过 地方报上来的数字我从来不看 只要了解下耗电量 铁路运货量就能知道个大概
中国马上奔溃,马上哦。
只穿短袖 发表于 2013-5-13 13:25
GDP个人觉得不可信,认识县统计局的人,他们的数字都是政府直接下达的,照着这个目标“统计”出结果就行了。 ...
你了解的应该是全国普遍的现象,所以说数据造假很普遍。
另,地方统计局没有统计规模以下企业的数据的动力,所以这一块存在漏报。规上企业出于少缴税的考虑也存在瞒报现象。
综合而言,经济普查的数据比较可信,但是差的年景也会存在造假的现象。比如说,倒闭的企业拖着不注销证照,鼓励新办皮包公司等。但是相对来说,数据依然更接近事实。
中小企业造假的话一般都是往少了造
见过有主动给人开发票的吗?
都是幻觉,吓不倒我。
中国一直在奔溃啊
这文章一看引用的经济学家的国籍就知道是什么玩意了
这个就跟很多人骂新闻联播一样
如果你连新闻联播都不看就一味的看BBC之类报道的新闻联播就开骂
那只能证明你二到家了
全都是假的,一切都是幻觉。
看着看着,我不知道又从什么地方闻到了一股叫"中国崩溃"的尿骚味~
每次看新闻看到被电话诈骗一骗就是几万几十万的,我就知道,尼玛统计局又在做假了
说个真数据吧:中国是全球汽车第一大消费市场,电脑第一大市场,家电第一大市场,手机第一大市场,食品消费第一大市场,服装第一大市场,钢铁,煤炭等资源第一大消费市场。这是谁都不敢否认的,当然中国无论如何“内需乏力”的帽子是被扣定了。
同时中国是全球第一大工业产品生产国。

也就是说实体经济中国生产第一,消费第一。不过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经济比美国用量差远了,中国市场规模和内需消费比日本高多了,统计显示GDP只比日本高一点。据说这统计还是有泡沫的呢,那美国和日本的统计有多假?靠虚无缥缈的第三产业?
贵宾说到点子上了啊
lzneng 发表于 2013-5-13 11:31
按照文章理论,TG的数据要是能随便改,那就从来不应该有外贸负增长,GDP负增长,PMI低于50%,CPI高于3%,但 ...
只可能产生逆差,呵呵
本州岛岛主 发表于 2013-5-13 14:53
中小企业造假的话一般都是往少了造
见过有主动给人开发票的吗?
第三产业更是没法说了,根本不计入的
说个真数据吧:中国是全球汽车第一大消费市场,电脑第一大市场,家电第一大市场,手机第一大市场,食品消费 ...
虚无飘渺的教育、虚无飘渺的医疗、虚无飘渺的交通、虚无飘渺的金融...请允许我对您生活的世界表示敬意

大狼芬里尔 发表于 2013-5-13 20:55
虚无飘渺的教育、虚无飘渺的医疗、虚无飘渺的交通、虚无飘渺的金融...请允许我对您生活的世界表示敬意


说对了,还真是虚无缥缈的金融,虚无缥缈的第三产业,早晚有自己玩砸的一天。
在美国装个空调的安装费是中国的十倍,所以在美国安装一个空调,在中国同样安装一个空调,美国创造的GDP就是中国的十倍呗。
皇帝的新装早晚有被扒掉的一天。

大狼芬里尔 发表于 2013-5-13 20:55
虚无飘渺的教育、虚无飘渺的医疗、虚无飘渺的交通、虚无飘渺的金融...请允许我对您生活的世界表示敬意


说对了,还真是虚无缥缈的金融,虚无缥缈的第三产业,早晚有自己玩砸的一天。
在美国装个空调的安装费是中国的十倍,所以在美国安装一个空调,在中国同样安装一个空调,美国创造的GDP就是中国的十倍呗。
皇帝的新装早晚有被扒掉的一天。

英国病人 发表于 2013-5-13 21:44
说对了,还真是虚无缥缈的金融,虚无缥缈的第三产业,早晚有自己玩砸的一天。
在美国装个空调的安装费 ...


说到关键点了,主要是大量的服务产品是不可能贸易的,相差不大的服务产品,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价格按“市场汇率折算”差距太大了。

按照美国经济咨商局数据,2010年的时候中国的GK PPP折算的GDP已经超过美国了。
英国病人 发表于 2013-5-13 21:44
说对了,还真是虚无缥缈的金融,虚无缥缈的第三产业,早晚有自己玩砸的一天。
在美国装个空调的安装费 ...


说到关键点了,主要是大量的服务产品是不可能贸易的,相差不大的服务产品,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价格按“市场汇率折算”差距太大了。

按照美国经济咨商局数据,2010年的时候中国的GK PPP折算的GDP已经超过美国了。
TG崩溃了好几十年了

另外其实现在要做到精确统计的话GDP其实还可以增多不少,毕竟很多统计都是“规模以上产值”
南方在刷漆,西部在吃草
只能说假的不能再假了,能源一块,特别是工业能源,不加个零没法看。教育说是免费,其实都懂得,这一块太灰,不过占家庭收入10%应该靠谱。交通,有遇到过坐车只收钱不给票的不?坐公交刷卡后撕过票吗?
零售,更是没法说,只收卫生费的早点摊不说,你到麦当劳,肯德基要过发票不?交手机费见过几次税票?当然,注水的也有,工业产值,农民收入,不挤水也没法看。一般来说,最终数据加两瓢水再看,多少靠谱点。
shuichi 发表于 2013-5-13 21:52
说到关键点了,主要是大量的服务产品是不可能贸易的,相差不大的服务产品,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 ...
中国实体经济规模(也就是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规模)现在已经是世界第一。
中国是实体经济第一大消费市场(虽然一直被扣着内需乏力的帽子,无奈其他国家更乏力)
中国式实体经济第一大产品生产国。


那么为什么说美日有虚头,第三产业本来就很虚。你在中国安装一台空调创造200人民币GDP,在美国同样安装一台空调创造200美元GDP,这个东西如何算?一个中国服务员端一个月盘子创造2000RMB的GDP,人家美国人端一个月盘子就创造2000美刀GDP。

这种东西大量存在。以交通为例,美国第三产业交通牛B,创造GDP不是虚无缥缈?那么请问,美国交通产业每年到底运送了多少货物?输送了多少人员?美国物流的年运送规模比中国大多少?美国客运的规模又比中国大多少?

千万别是美国交通产业创造的GDP是中国交通产业GDP的几倍,结果运送量,真正实际的东西还没中国高。如果美国交通年运送的货物、旅客没有中国多,那么他创造那么多GDP里面没有虚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