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在前进,我们却在内耗命运多舛 中国大飞机能否重返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6 05:34:00
<P><B>命运多舛 中国大飞机能否重返蓝天</B></P>03/21 《商务周刊》 记者谢良兵 2005/03/21(18:49:03)    访问次数:121 </P>相关专题:飞机制造

  <B>封面故事:大飞机!大飞机!</B>


  中国的大飞机注定“命运多舛”。自成功实现宇航梦想之后,中国从周恩来总理时代就开始筹划的另一个重要的飞天梦想——造中国自己的大飞机,在冻结20年后开始复苏。2004年的“两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关桥、刘大响等人大代表向全国人大提交了《关于尽快开展大型飞机研制的建议》的提案,并引起了全国乃至世界范围的广泛关注(见2004年4月5日《商务周刊》第5期《中国再造大飞机》一文)。但时隔一年之后,记者采访得知,作为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三个重大专项之一的“大飞机项目”仍未能正式立项。

  事实上,在这一年时间里,这个飞天梦想并没有被搁置。2003年11月即开始由国家科技部组织的“大飞机项目论证组”一直在对该项目进行调研和专家论证,工作报告也已上报给科技部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组。但据《商务周刊》所知,由于多个关键问题未能在论证组内达成一致意见,随着报告的上报,矛盾已被上交。

  “这样一份在多个关键问题上都没得出统一结论的工作报告上交后,显然更加大了决策的难度。”项目论证组成员、国家发改委国有资产研究中心主任高梁对《商务周刊》说,“可以预见的是,大飞机计划将考验决策层的大智慧”

  <B>艰难的论证</B>

  作为“大飞机计划”的坚定支持者,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科技委副主任刘大响再次向记者强调了目前研制大飞机的紧迫性。“如果到2020年我们还没有自己制造的大飞机,那么有可能到2030-2040年都不会有。”刘大响对大飞机项目论证之艰难非常着急,他向《商务周刊》透露:“虽然对于要不要搞大飞机、能不能搞大飞机,论证组专家的意见基本一致,但问题在于,具体如何搞则存在着太多分歧。”

  据科技部相关人士介绍,大飞机项目论证组成员共20余人,既有像北京航空制造工程研究所研究员关桥院士、中航一集团科技委副主任刘大响院士、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科技委副主任顾诵芬院士这样的航空工程技术专家,也有像国家发改委国有资产研究中心主任高梁、北京大学副校长吴志攀这样的经济、法律专家,还有部分来自国家科技部、民航总局、航空工业及部队系统的官员。

  来自不同行业、不同背景的观点在论证组内激烈碰撞,分歧不可避免,而且分歧存在于多个层面。

  争论最激烈的问题,包括“支、干之争”,是直接上干线大飞机项目,还是从支线开始做起,再过渡到大飞机;“军、民之争”,即先上军用飞机还是先上民用飞机;“中、外之争”,技术来源是自主研发,还是中外合作;“东、西之争”,即项目将来放在上海还是陕西、四川以及项目是给中航一集团来做还是中航二集团,抑或是另起炉灶,建立一个多方参股但直属国务院的新公司。

  “这不仅是观点分歧,更重要的是利益之争。”一位论证组专家说,“论证的过程其实就是各部门利益的博弈过程。”

  根据《商务周刊》了解,关于民用大飞机计划,专家组目前有两种设想:一种是搞150—180座的客机,相当于波音737;另一种是230—280座的客机,相当于波音767。但关键在于,由巴西航空工业公司设计、中航二集团下属的哈飞集团制造的ERJ145喷气支线客机已于2003年12月首飞成功,并于2004年投入了南航等航空公司的航线。而中航一集团下属中航商用飞机有限公司投资50亿元开发的ARJ系列支线飞机已于2003年底进入制造阶段,并计划于2006年正式投入市场。

  对于这两家中国航空工业的巨头来说,支线飞机是比大飞机更为现实和重要的选择。中航商用飞机有限公司副总设计师周济生介绍说,ARJ最高可达105座,尽管是支线飞机,却处在支线飞机的上端,是支线飞机和干线飞机的跨级产品。

  1月25—27日,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第六次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国一航党组书记、总经理刘高倬在会上表示,该公司既然已经确立了从支线起步,进而发展大型飞机的思路,“就必须像抓重点型号一样,狠抓ARJ21飞机的研制”。

  因而,在论证会上,航空系统内多位专家表示,不必再另立大飞机项目。

  高梁对“支线说”表示反对,他指出,之前国务院两次上干线飞机的决定都曾受阻,第一次上干线项目蜕变为与麦道飞机公司合作生产,第二次上干线飞机的指示又被改为“大支线”项目。“结果从启动论证到2000年初结束,时间跨越16年,最终不但没有形成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民机产业,相反还因为国际合作伙伴的放弃,而成了彻头彻尾的冤大头项目。”高说。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政府与企业研究所所长路风教授也系统性地批驳了先上支线飞机的观点(见后文路风教授《中国大型飞机发展战略研究报告》)。“大飞机不是小飞机的简单放大,两者之间的技术性质有很大的不同。”他说,“大飞机具有特定的设计问题,构成了特定的技术领域,因此开发干线飞机的技术能力不会从开发支线飞机的能力自然延伸而来,而必须通过开发大飞机的过程发展起来。”

  论证组内部分专家坚持认为,中国的大飞机不能从民用机搞起。一是民用机技术要求高,民用载客大飞机适航条件要求高,调研、论证、研发时间长,时间上无法满足军队跨越式发展的需要;二是军用机使用条件不同于民用机,依据军用标准研发的运输机可以衍生出民用客机,但以民用客机为标准研发的大型客机就难以适应军用机的需要。据透露,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工程管理学部副主任郭重庆就持类似的观点。

  刘大响院士也倾向于从军机入手,以大型运输机作为切入点。刘大响认为,要制造干线客机,会涉及到大型锻件、大型桁架的制造,新型材料等方面的问题。加工大飞机的大梁和大的框架需要大吨位的水压机,大飞机的蒙皮面积都很大,目前中国航空工业在这方面还比较缺乏。而在大型飞机的气动力布局特别是超临界机翼、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这些关键技术,也有待预研和突破。

  更重要的是,大飞机的首选动力——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中国目前还不能制造。据刘大响介绍,仅研制这些发动机,就大概需要10—15年的时间和几十亿元人民币的资金。“如果将来我们能造飞机却不能造发动机,仍然需要用国外的发动机,这张王牌就仍然在人家手里。”他说。

  刘大响建议,可以把大飞机项目看成一个大型工程,而不是某个单纯的飞机型号。即“一个工程、两种机型”,一个工程就是指大型飞机工程,两种机型一个是运输机(可以是军民通用的大型运输机),另一个就是民用干线客机。

  但另一些专家,尤其是中航系统内的专家则坚持认为,从军机做起将再次葬送中国的大飞机。中航商用飞机有限公司总设计师吴兴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民用飞机和军用飞机经营理念不同。因此他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果中国现在决定要上大飞机项目,无疑应以取得民航适航证,直接进入民用市场为目标。

  支持上民机的专家认为,目前我国已经拥有了研制大民用飞机的技术和实力。“运10就是我国自行研制的大飞机,也就是说技术问题早在1980年就已经解决。除设计能力之外,中国在与麦道合作生产MD90的过程中,已经掌握了干线飞机的生产能力和管理能力。”中航商用飞机有限公司副总设计师周济生称,他们自主研发的ARJ系列产品被业界称为“准干线飞机”,其设计难度远远大于一般支线飞机,甚至大于干线飞机。

  <B>暧昧的市场前景</B>

  如果技术不是大问题的话,中国要上民用大飞机,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资金和市场。高梁给《商务周刊》算了一笔账,按照西方研制费用的标准,要完成类似“运10”这样的干线客机的研制,需要前期投资160亿—180亿元人民币甚至更多,而为了保持起码的研制速度,头5年至少平均每年投资32亿—36亿元人民币。

  和一年前一样,对大飞机项目,目前国内主流经济学家仍普遍持反对态度,他们的一个疑问在于,如此巨大的投资如何收回?

  支持者们的直接理由是,中国本身就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1月28日,当中国的商用大飞机争论不休时,中国航空器材进出口集团公司以及6家中国航空公司与美国波音公司签订了订购60架B787飞机的框架协议,金额为72亿美元,据称这是中国民航史上一次性订购量最大、金额最高的协议。至此,从1972年开始,中国民航累计购买和租赁经营波音飞机共523架,花费金额高达292亿美元。而根据美国波音公司的预测,未来20年内,中国需要购买民用客机2400余架,价值高达1970亿美元,主力机型就是干线飞机。

  “我国购买波音飞机的钱都已经足以买下整个波音公司,为什么我们就不能制造自己的大飞机呢?”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的一位专家反问到。

  运10落马很重要的一条原因是拿不到民航系统的订单。经济学家们担心,以中国飞机工业现有技术水平和制造能力,要想取得美国联邦航空局(FAA)和欧洲联合适航当局(GAA)的适航证,存在很大的困难。

  民航总局和国内航空公司的态度显然至关重要。一位参与论证的专家对记者说,民航系统的代表在论证过程中态度模棱两可,“对国产商用大飞机既未反对,也没有明确表示支持”。但在接受本刊采访时,民航总局还是对大飞机项目表示了原则的支持。“只要主要技术指标不比国外差,FAA和GAA没有理由不发证,我们的航空公司也没有理由不用国产大飞机。”该局一位官员还同时建议,未来大飞机的研制生产模式可以允许民间资本的进入,而且让未来的市场客户——各航空公司参股,订单问题也就解决了。

  但经济学家们也指出,大型民用客机市场是波音和空客的自留地,中国要想在欧美瓜分了的自留地里插足,不但困难重重,恐怕凶多吉少。当本刊记者致电空客中国公司,他们的回答是,规律表明,世界市场只能容纳两个大飞机制造商。而波音驻中国办事处的一位管理人员则称:“这是个很简单的常识问题。”

  仔细研究中国大飞机研制的历史,就不难发现,每每中国的大飞机计划有所行动或进展的时候,便会有国外资本站出来,打着合作的旗号允诺出让技术。

  2004年3月,当中国的大飞机计划再次热情高涨的时候,他们又来了。这个时候,中国俨然成了世界两大航空集团——波音和空客的市场竞技场。

  2004年6月10日,波音公司与中航一集团和中航二集团签署谅解备忘录。两集团将为波音飞机提供零件和组件,包括波音7E7梦想飞机的方向舵。

  紧接着,2004年11月1日,空客中国总裁劳伦斯.博龙向媒体透露,空客计划2005年于中国成立空客在欧洲、美国之外的第3个飞机研发中心,该中心在2008年之前将招收200名中国工程师。他说,在新一代空客飞机项目A350中,中国将是一个风险共担的全面合作伙伴。

  这些友善行为反映在论证组内,就是对大飞机项目技术路径选择的争论。专家组也有两种意见,一种是以我为主,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飞机;另外一种就是与波音或者空客等大公司合作进行研究制造。

  一些认为必须牢记前车之鉴的专家强调,应该警惕这些“糖衣炮弹”。“波音和空客不可能把中国培养成自己的对手,这些合作的目的是让中国彻底放弃新的大飞机计划。”路风介绍说,在中国有“运10”的时候,麦道、波音、空客都希望与中国合作,但我们抛弃“运10”后,麦道与中国的合作终止,空中客车与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的AE-100计划也很快被外方毁约——英国《金融时报》的评论是“这对中国萌芽的航空工业是猛烈的一击”。

  “这致命的打击使得中国民机丧失了非常关键的20—30年的发展机遇。”路风说,“我们的目标是开发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飞机。在此目标下,可以依据自己的飞机总体设计吸收、利用和整合国内外的各种技术资源,可以雇用外籍华人和外国雇员。但在规定年限内,要避免外资对中国技术学习过程的任何控制。只有在新企业成长起来立于不可能被外部势力打败的地位之后,才可由有关决策方根据情况决定是否通过上市对外资开放。”

  刘大响院士也承认,争论各方目前很难达成统一,但当务之急是应该先将大飞机研制工程项目正式立项,至于发展当中会出现的资金、技术等问题,可以日后再具体论证。“那些是需要经过长时间科学细致的认真论证才能确定的问题。”刘说。</P><P><B>命运多舛 中国大飞机能否重返蓝天</B></P>03/21 《商务周刊》 记者谢良兵 2005/03/21(18:49:03)    访问次数:121 </P>相关专题:飞机制造

  <B>封面故事:大飞机!大飞机!</B>


  中国的大飞机注定“命运多舛”。自成功实现宇航梦想之后,中国从周恩来总理时代就开始筹划的另一个重要的飞天梦想——造中国自己的大飞机,在冻结20年后开始复苏。2004年的“两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关桥、刘大响等人大代表向全国人大提交了《关于尽快开展大型飞机研制的建议》的提案,并引起了全国乃至世界范围的广泛关注(见2004年4月5日《商务周刊》第5期《中国再造大飞机》一文)。但时隔一年之后,记者采访得知,作为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三个重大专项之一的“大飞机项目”仍未能正式立项。

  事实上,在这一年时间里,这个飞天梦想并没有被搁置。2003年11月即开始由国家科技部组织的“大飞机项目论证组”一直在对该项目进行调研和专家论证,工作报告也已上报给科技部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组。但据《商务周刊》所知,由于多个关键问题未能在论证组内达成一致意见,随着报告的上报,矛盾已被上交。

  “这样一份在多个关键问题上都没得出统一结论的工作报告上交后,显然更加大了决策的难度。”项目论证组成员、国家发改委国有资产研究中心主任高梁对《商务周刊》说,“可以预见的是,大飞机计划将考验决策层的大智慧”

  <B>艰难的论证</B>

  作为“大飞机计划”的坚定支持者,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科技委副主任刘大响再次向记者强调了目前研制大飞机的紧迫性。“如果到2020年我们还没有自己制造的大飞机,那么有可能到2030-2040年都不会有。”刘大响对大飞机项目论证之艰难非常着急,他向《商务周刊》透露:“虽然对于要不要搞大飞机、能不能搞大飞机,论证组专家的意见基本一致,但问题在于,具体如何搞则存在着太多分歧。”

  据科技部相关人士介绍,大飞机项目论证组成员共20余人,既有像北京航空制造工程研究所研究员关桥院士、中航一集团科技委副主任刘大响院士、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科技委副主任顾诵芬院士这样的航空工程技术专家,也有像国家发改委国有资产研究中心主任高梁、北京大学副校长吴志攀这样的经济、法律专家,还有部分来自国家科技部、民航总局、航空工业及部队系统的官员。

  来自不同行业、不同背景的观点在论证组内激烈碰撞,分歧不可避免,而且分歧存在于多个层面。

  争论最激烈的问题,包括“支、干之争”,是直接上干线大飞机项目,还是从支线开始做起,再过渡到大飞机;“军、民之争”,即先上军用飞机还是先上民用飞机;“中、外之争”,技术来源是自主研发,还是中外合作;“东、西之争”,即项目将来放在上海还是陕西、四川以及项目是给中航一集团来做还是中航二集团,抑或是另起炉灶,建立一个多方参股但直属国务院的新公司。

  “这不仅是观点分歧,更重要的是利益之争。”一位论证组专家说,“论证的过程其实就是各部门利益的博弈过程。”

  根据《商务周刊》了解,关于民用大飞机计划,专家组目前有两种设想:一种是搞150—180座的客机,相当于波音737;另一种是230—280座的客机,相当于波音767。但关键在于,由巴西航空工业公司设计、中航二集团下属的哈飞集团制造的ERJ145喷气支线客机已于2003年12月首飞成功,并于2004年投入了南航等航空公司的航线。而中航一集团下属中航商用飞机有限公司投资50亿元开发的ARJ系列支线飞机已于2003年底进入制造阶段,并计划于2006年正式投入市场。

  对于这两家中国航空工业的巨头来说,支线飞机是比大飞机更为现实和重要的选择。中航商用飞机有限公司副总设计师周济生介绍说,ARJ最高可达105座,尽管是支线飞机,却处在支线飞机的上端,是支线飞机和干线飞机的跨级产品。

  1月25—27日,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第六次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国一航党组书记、总经理刘高倬在会上表示,该公司既然已经确立了从支线起步,进而发展大型飞机的思路,“就必须像抓重点型号一样,狠抓ARJ21飞机的研制”。

  因而,在论证会上,航空系统内多位专家表示,不必再另立大飞机项目。

  高梁对“支线说”表示反对,他指出,之前国务院两次上干线飞机的决定都曾受阻,第一次上干线项目蜕变为与麦道飞机公司合作生产,第二次上干线飞机的指示又被改为“大支线”项目。“结果从启动论证到2000年初结束,时间跨越16年,最终不但没有形成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民机产业,相反还因为国际合作伙伴的放弃,而成了彻头彻尾的冤大头项目。”高说。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政府与企业研究所所长路风教授也系统性地批驳了先上支线飞机的观点(见后文路风教授《中国大型飞机发展战略研究报告》)。“大飞机不是小飞机的简单放大,两者之间的技术性质有很大的不同。”他说,“大飞机具有特定的设计问题,构成了特定的技术领域,因此开发干线飞机的技术能力不会从开发支线飞机的能力自然延伸而来,而必须通过开发大飞机的过程发展起来。”

  论证组内部分专家坚持认为,中国的大飞机不能从民用机搞起。一是民用机技术要求高,民用载客大飞机适航条件要求高,调研、论证、研发时间长,时间上无法满足军队跨越式发展的需要;二是军用机使用条件不同于民用机,依据军用标准研发的运输机可以衍生出民用客机,但以民用客机为标准研发的大型客机就难以适应军用机的需要。据透露,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工程管理学部副主任郭重庆就持类似的观点。

  刘大响院士也倾向于从军机入手,以大型运输机作为切入点。刘大响认为,要制造干线客机,会涉及到大型锻件、大型桁架的制造,新型材料等方面的问题。加工大飞机的大梁和大的框架需要大吨位的水压机,大飞机的蒙皮面积都很大,目前中国航空工业在这方面还比较缺乏。而在大型飞机的气动力布局特别是超临界机翼、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这些关键技术,也有待预研和突破。

  更重要的是,大飞机的首选动力——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中国目前还不能制造。据刘大响介绍,仅研制这些发动机,就大概需要10—15年的时间和几十亿元人民币的资金。“如果将来我们能造飞机却不能造发动机,仍然需要用国外的发动机,这张王牌就仍然在人家手里。”他说。

  刘大响建议,可以把大飞机项目看成一个大型工程,而不是某个单纯的飞机型号。即“一个工程、两种机型”,一个工程就是指大型飞机工程,两种机型一个是运输机(可以是军民通用的大型运输机),另一个就是民用干线客机。

  但另一些专家,尤其是中航系统内的专家则坚持认为,从军机做起将再次葬送中国的大飞机。中航商用飞机有限公司总设计师吴兴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民用飞机和军用飞机经营理念不同。因此他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果中国现在决定要上大飞机项目,无疑应以取得民航适航证,直接进入民用市场为目标。

  支持上民机的专家认为,目前我国已经拥有了研制大民用飞机的技术和实力。“运10就是我国自行研制的大飞机,也就是说技术问题早在1980年就已经解决。除设计能力之外,中国在与麦道合作生产MD90的过程中,已经掌握了干线飞机的生产能力和管理能力。”中航商用飞机有限公司副总设计师周济生称,他们自主研发的ARJ系列产品被业界称为“准干线飞机”,其设计难度远远大于一般支线飞机,甚至大于干线飞机。

  <B>暧昧的市场前景</B>

  如果技术不是大问题的话,中国要上民用大飞机,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资金和市场。高梁给《商务周刊》算了一笔账,按照西方研制费用的标准,要完成类似“运10”这样的干线客机的研制,需要前期投资160亿—180亿元人民币甚至更多,而为了保持起码的研制速度,头5年至少平均每年投资32亿—36亿元人民币。

  和一年前一样,对大飞机项目,目前国内主流经济学家仍普遍持反对态度,他们的一个疑问在于,如此巨大的投资如何收回?

  支持者们的直接理由是,中国本身就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1月28日,当中国的商用大飞机争论不休时,中国航空器材进出口集团公司以及6家中国航空公司与美国波音公司签订了订购60架B787飞机的框架协议,金额为72亿美元,据称这是中国民航史上一次性订购量最大、金额最高的协议。至此,从1972年开始,中国民航累计购买和租赁经营波音飞机共523架,花费金额高达292亿美元。而根据美国波音公司的预测,未来20年内,中国需要购买民用客机2400余架,价值高达1970亿美元,主力机型就是干线飞机。

  “我国购买波音飞机的钱都已经足以买下整个波音公司,为什么我们就不能制造自己的大飞机呢?”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的一位专家反问到。

  运10落马很重要的一条原因是拿不到民航系统的订单。经济学家们担心,以中国飞机工业现有技术水平和制造能力,要想取得美国联邦航空局(FAA)和欧洲联合适航当局(GAA)的适航证,存在很大的困难。

  民航总局和国内航空公司的态度显然至关重要。一位参与论证的专家对记者说,民航系统的代表在论证过程中态度模棱两可,“对国产商用大飞机既未反对,也没有明确表示支持”。但在接受本刊采访时,民航总局还是对大飞机项目表示了原则的支持。“只要主要技术指标不比国外差,FAA和GAA没有理由不发证,我们的航空公司也没有理由不用国产大飞机。”该局一位官员还同时建议,未来大飞机的研制生产模式可以允许民间资本的进入,而且让未来的市场客户——各航空公司参股,订单问题也就解决了。

  但经济学家们也指出,大型民用客机市场是波音和空客的自留地,中国要想在欧美瓜分了的自留地里插足,不但困难重重,恐怕凶多吉少。当本刊记者致电空客中国公司,他们的回答是,规律表明,世界市场只能容纳两个大飞机制造商。而波音驻中国办事处的一位管理人员则称:“这是个很简单的常识问题。”

  仔细研究中国大飞机研制的历史,就不难发现,每每中国的大飞机计划有所行动或进展的时候,便会有国外资本站出来,打着合作的旗号允诺出让技术。

  2004年3月,当中国的大飞机计划再次热情高涨的时候,他们又来了。这个时候,中国俨然成了世界两大航空集团——波音和空客的市场竞技场。

  2004年6月10日,波音公司与中航一集团和中航二集团签署谅解备忘录。两集团将为波音飞机提供零件和组件,包括波音7E7梦想飞机的方向舵。

  紧接着,2004年11月1日,空客中国总裁劳伦斯.博龙向媒体透露,空客计划2005年于中国成立空客在欧洲、美国之外的第3个飞机研发中心,该中心在2008年之前将招收200名中国工程师。他说,在新一代空客飞机项目A350中,中国将是一个风险共担的全面合作伙伴。

  这些友善行为反映在论证组内,就是对大飞机项目技术路径选择的争论。专家组也有两种意见,一种是以我为主,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飞机;另外一种就是与波音或者空客等大公司合作进行研究制造。

  一些认为必须牢记前车之鉴的专家强调,应该警惕这些“糖衣炮弹”。“波音和空客不可能把中国培养成自己的对手,这些合作的目的是让中国彻底放弃新的大飞机计划。”路风介绍说,在中国有“运10”的时候,麦道、波音、空客都希望与中国合作,但我们抛弃“运10”后,麦道与中国的合作终止,空中客车与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的AE-100计划也很快被外方毁约——英国《金融时报》的评论是“这对中国萌芽的航空工业是猛烈的一击”。

  “这致命的打击使得中国民机丧失了非常关键的20—30年的发展机遇。”路风说,“我们的目标是开发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飞机。在此目标下,可以依据自己的飞机总体设计吸收、利用和整合国内外的各种技术资源,可以雇用外籍华人和外国雇员。但在规定年限内,要避免外资对中国技术学习过程的任何控制。只有在新企业成长起来立于不可能被外部势力打败的地位之后,才可由有关决策方根据情况决定是否通过上市对外资开放。”

  刘大响院士也承认,争论各方目前很难达成统一,但当务之急是应该先将大飞机研制工程项目正式立项,至于发展当中会出现的资金、技术等问题,可以日后再具体论证。“那些是需要经过长时间科学细致的认真论证才能确定的问题。”刘说。</P>
沙发
大飞机!大飞机!
那些所谓的经济学家怎么不想想,两弹一星的成本收回了没有
大飞机,不是是否合算的问题,而是一定要有,然后再研究是什么样的。
中国所谓的专家太多了!看看当年强烈反对运10的家伙,现在在加拿大拿着美国波音的钱养老呢!
他妈的,那些狗屁经济学家整天跟金钱数字打交道,眼里只有利益,丝毫没考虑到大飞机是战略装备,有些东西是不能用钱来衡量的
<P>运10不就一个仿707嘛。而且对当时的技术水平而言确实太大跃进了,本人严重支持下马。[em05]</P><P>大飞机是战略装备?这也太夸大了。不过,赞成先造737级别的中型运输机,学海军小步快跑总该没问题吧。</P>
怎么夸大了?将来跟老美干起来你还指望他会卖你大飞机吗,还要再花巨资买老毛子的大飞机吗,有这么多钱为什么我们自己不研制
运10跟本就是设计得出生产不出的典型例子
时间问题了
有了10又怎样,不能一直停在10吧。是要看还有没有能力在造更新的。
还用论证什么?那帮所谓的经济学家都是买办,大飞机不是经济问题而是政治问题。没有大飞机我们的预警机、运输机都要受人制约。打起丈来让我们的解放军坐着运5去22跳伞?
<B>以下是引用<I>scut_m</I>在2005-3-22 10:07:00的发言:</B>

<P>运10不就一个仿707嘛。而且对当时的技术水平而言确实太大跃进了,本人严重支持下马。[em05]</P>
<P>大飞机是战略装备?这也太夸大了。不过,赞成先造737级别的中型运输机,学海军小步快跑总该没问题吧。</P>

<P>大型飞机作为一个空中平台,其战略作用早已被公认.我们尽管可以化大价钱买来大型民用飞机,平时也许还可以买到一些大型的军用飞机.但是,飞机并非总是可以飞的,它的正常使用是以雄厚的维护团队为基础的,没有对飞机本身的了解,就不可能实现自主的全面维护,没有原来厂家提供的零配件,飞机照样得趴窝,这就是我们将来有可能面对的残酷现实.</P>
<P>这个   基本上     很难</P>
要是等,就更难了.
<B>以下是引用<I>scut_m</I>在2005-3-22 10:07:00的发言:</B>

<P>运10不就一个仿707嘛。而且对当时的技术水平而言确实太大跃进了,本人严重支持下马。[em05]</P>
<P>大飞机是战略装备?这也太夸大了。不过,赞成先造737级别的中型运输机,学海军小步快跑总该没问题吧。</P>

<P>    一派胡言!!!!!</P>
<P>运10下马的原因很简单,没钱。别拿现在的眼光看20年前的事情,当时为了几千万几亿下马的项目不少。运10当时根本不是急需项目,当然要被砍掉。</P>
<P>至于民用运输机还是省省吧,运10根本就不是成熟产品,等成熟,就是淘汰产品了。</P>
<P>合理的选择就是,做个保留项目,慢慢研究完善,就和NASA的X机一样。不过没钱就是扯淡。</P>
<P>现在战略转变了需要搞大飞机,有钱了可以搞大飞机,还是要老老实实从军用运输机开始,等军用的过关了再搞民用的,否则就是丢人现眼罢了。苏联航空工业那么先进,连符合国际标准的大型民用涡扇发动机都没生产出来。中国要生产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大型客机,乐观估计,是2020年以后的事情了。</P>
<P>运10跟本就是设计得出生产不出的典型例子 </P><P>===================</P><P>敢情飞到西藏的是运100呀,呵呵</P>
<B>以下是引用<I>killman抛弃舰船</I>在2005-3-22 19:57:00的发言:</B>

<P>运10跟本就是设计得出生产不出的典型例子 </P>
<P>===================</P>
<P>敢情飞到西藏的是运100呀,呵呵</P>


样机和工厂批量生产的完全是两回事,我们往往是用来验证啊!取证的样机可以做得非常好,但一到大批量生产就完全两回事了
他只说生产,没说批量生产
<P>有很多原因,除了一些内部因素外,不能否认,内部因素还是有的。但其它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P><P>1、是当时国家面临要砍一大批军用项目的问题,最先要砍的就是那些发展难度大,作用却不明显的项目。不论怎么说,对当时的中国来说,认为大型军事运输机的要求并不明确,军方倾向认为中型运输机已经够用,运十虽然下马了,但中型运输机项目不是进行下去了。</P><P>2、从长程机动的角度来讲,军方认为当时中国面临的可能作战环境并不需要大型运输机,他们认为铁路与公路运输更合适可靠一些。如果从国内大兵团作战的角度来看,当时这种看法并无不恰当的地方。</P><P>3、当时的军防指导思想立足于本土防空作战,强调空军在地面雷达指挥下进行作战,这种作战思想使得当时没有认识到大型预警机与大型空中加油机的作用,但客观来说,当时的空军机种和作战方式也的确不存在空中预警与加油的问题。</P><P>4、作为国家项目上要解决铺面太广太大的问题,必须确定发展重点,这样,空军项目的大型运输机就肯定列为被砍项目,因为部队对它没有很旺盛的需求。相反的,新型战斗机不管花了多大代价都是搞下去了,导弹和航天也是如何,被认为是争夺未来战场制高点的项目,事实证明,这两个项目是成功的。</P><P>5、民航不要,里面原因有很多,但不管怎么说,民航不要也是个事实,由于军民需求都见难,运十下马也在情理之中。</P><P>6、代价太高,当时如果想保持运十的试验阶段,一年大致要一千万左右,当时的一千万是什么概念?而且只是试验阶段这个费用不能说是不高。同样的经费投入航天领域的产出比效用要远大得多,必究我们后来用自己的火箭成为卫星发射大国,中国的战略导弹也是威惧力很强的武器。</P><P>7、项目不可靠,发动机无法国产化,一旦出现问题可能连试验飞行都无法进行,从当时的国际形势看,从国外购入大型发动机困难也大,必究没人会愿意发展一个竟争对手。</P>
大型运输机应该从军用运输机开始,在扩展到民用货机,然后是客机。毕竟一开始没人敢坐国产客机。中国是个大国,军机和民用货机也能从经济上支撑大型运输机产业。[em05]
<B>以下是引用<I>大秦猛士</I>在2005-3-22 15:38:00的发言:</B>

<P>运10下马的原因很简单,没钱。别拿现在的眼光看20年前的事情,当时为了几千万几亿下马的项目不少。运10当时根本不是急需项目,当然要被砍掉。</P>
<P>至于民用运输机还是省省吧,运10根本就不是成熟产品,等成熟,就是淘汰产品了。</P>
<P>合理的选择就是,做个保留项目,慢慢研究完善,就和NASA的X机一样。不过没钱就是扯淡。</P>
<P>现在战略转变了需要搞大飞机,有钱了可以搞大飞机,还是要老老实实从军用运输机开始,等军用的过关了再搞民用的,否则就是丢人现眼罢了。苏联航空工业那么先进,连符合国际标准的大型民用涡扇发动机都没生产出来。中国要生产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大型客机,乐观估计,是2020年以后的事情了。</P>

<P>
<P>    又来胡扯:
    没钱??在整个80年代中国民航引进了多少架大客机??引进国外的大客机多少钱一架??这也叫没钱??</P>
<P>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P>
<B>以下是引用<I>定远</I>在2005-3-22 23:09:00的发言:</B>
&gt;
<P>
<P>    又来胡扯:
    没钱??在整个80年代中国民航引进了多少架大客机??引进国外的大客机多少钱一架??这也叫没钱??</P>
<P>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P>


民航拿客机可能运行实现利润,而运十不行啊。
<B>以下是引用<I>大黄蜂</I>在2005-3-22 21:12:00的发言:</B>
&gt;

样机和工厂批量生产的完全是两回事,我们往往是用来验证啊!取证的样机可以做得非常好,但一到大批量生产就完全两回事了

<P>
<P>   大黄蜂:
   运十并不完善,这谁都不否认,而事实上上飞也意识到这点,在高梁先生的《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一文中就已经指出,上飞已经有了运十的改进计划,请问运十的改进计划进行下去了吗??</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3-22 23:37:12编辑过]
<B>以下是引用<I>HXDSDZ</I>在2005-3-22 23:14:00的发言:</B>
&gt;

民航拿客机可能运行实现利润,而运十不行啊。

<P>
<P>     长远利益和短期利益都要兼顾啊。</P>
<P>     每年少买几架国外的大客机(注意不是不买),短期利益可能会受到点点损失——少赚点钱,但长远利益得到了保证。</P>
<P>   当时运十搞下来,现在中国的大预及电子侦察机何至于还要用前苏的伊尔-76与图式客机来改??中国的空中加油机何至于用轰-6来改??堂堂的中国的元首们何至于差点坐上被装满窃听器的波音客机??
    这些哪个不都是长期利益???哪个不关系到国家安全????</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3-23 3:29:30编辑过]
<B>以下是引用<I>HXDSDZ</I>在2005-3-22 22:19:00的发言:</B>

<P>有很多原因,除了一些内部因素外,不能否认,内部因素还是有的。但其它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P>
<P>1、是当时国家面临要砍一大批军用项目的问题,最先要砍的就是那些发展难度大,作用却不明显的项目。不论怎么说,对当时的中国来说,认为大型军事运输机的要求并不明确,军方倾向认为中型运输机已经够用,运十虽然下马了,但中型运输机项目不是进行下去了。</P>
<P>2、从长程机动的角度来讲,军方认为当时中国面临的可能作战环境并不需要大型运输机,他们认为铁路与公路运输更合适可靠一些。如果从国内大兵团作战的角度来看,当时这种看法并无不恰当的地方。</P>
<P>3、当时的军防指导思想立足于本土防空作战,强调空军在地面雷达指挥下进行作战,这种作战思想使得当时没有认识到大型预警机与大型空中加油机的作用,但客观来说,当时的空军机种和作战方式也的确不存在空中预警与加油的问题。</P>
<P>4、作为国家项目上要解决铺面太广太大的问题,必须确定发展重点,这样,空军项目的大型运输机就肯定列为被砍项目,因为部队对它没有很旺盛的需求。相反的,新型战斗机不管花了多大代价都是搞下去了,导弹和航天也是如何,被认为是争夺未来战场制高点的项目,事实证明,这两个项目是成功的。</P>
<P>5、民航不要,里面原因有很多,但不管怎么说,民航不要也是个事实,由于军民需求都见难,运十下马也在情理之中。</P>
<P>6、代价太高,当时如果想保持运十的试验阶段,一年大致要一千万左右,当时的一千万是什么概念?而且只是试验阶段这个费用不能说是不高。同样的经费投入航天领域的产出比效用要远大得多,必究我们后来用自己的火箭成为卫星发射大国,中国的战略导弹也是威惧力很强的武器。</P>
<P>7、项目不可靠,发动机无法国产化,一旦出现问题可能连试验飞行都无法进行,从当时的国际形势看,从国外购入大型发动机困难也大,必究没人会愿意发展一个竟争对手。</P>

<P>
<P>    多的不说,只说三点,偶要睡觉去了。</P>
<P>2、从长程机动的角度来讲,军方认为当时中国面临的可能作战环境并不需要大型运输机,他们认为铁路与公路运输更合适可靠一些。如果从国内大兵团作战的角度来看,当时这种看法并无不恰当的地方。
——这种说法简直是匪夷所思!当时(80年代中期)中苏关系还很紧张,你说要不要大运???
    而且你的意思是不是说,中国以后也根本就不需要造大军运了。为什么?今后还有哪个国家会傻到从陆地上向中国发动进攻的?挑战中国陆军???</P>
<P>
6、代价太高,当时如果想保持运十的试验阶段,一年大致要一千万左右,当时的一千万是什么概念?而且只是试验阶段这个费用不能说是不高。同样的经费投入航天领域的产出比效用要远大得多,必究我们后来用自己的火箭成为卫星发射大国,中国的战略导弹也是威惧力很强的武器。
   ——又是代价!在四年灾害期间为了搞两弹一星投入了那么多钱,饿死了那么多人,难道现在人们会谴责毛主席当时不顾中国人死活而搞两弹一星??到了80年代中期,中国的经济比50年代不知道好多少,再怎么搞,也不会饿死人。更何况,搞运十,培养了(养活了)一大批中国难得的技术人才,这个代价算大吗??
   投入产出比你要看怎么算。中国的导弹是从50年代开始搞的,搞了30年才初步产生效用。运十才搞了15年就已出了样机了,你要她怎样???</P>
<P>
    7、项目不可靠,发动机无法国产化,一旦出现问题可能连试验飞行都无法进行,从当时的国际形势看,从国外购入大型发动机困难也大,必究没人会愿意发展一个竟争对手。
    ——不说别的,如果西方国家对中国禁运,那不正好说明西方国家认为中国搞大客机会对他们形成威胁吗?那不正好说明中国应该要搞吗??
</P>
<B>以下是引用<I>killman抛弃舰船</I>在2005-3-22 19:57:00的发言:</B>

<P>运10跟本就是设计得出生产不出的典型例子 </P>
<P>===================</P>
<P>敢情飞到西藏的是运100呀,呵呵</P>


   嘿,此人一向有信口开河的毛病。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3-23 9:51:44编辑过]
<P>中国现在的涡扇水平低,很大程度上正是因为当时很多发动机项目下马,比如涡扇6----完全可以作为运10发动机。没有足够的耐心,只想天上掉馅饼是不行的!</P><P>关于靶子的问题,如果美国的RC-135和EP3飞过来也是当靶子,可是人家还不是要飞来?大飞机不仅是战时用,象和平时期及战时、对峙时的侦察、运输、电子干扰和压制都是有用的,从这个角度来说,当时运10下马是个短视的行为!另外据说当时已有可用的发动机,而且仿制的发动机也研制成功了,相信只要合理改进,还是可以有经济效益的,前面不是有人说过了嘛----样机不代表批生产机!</P>
<P>近20年后的今天我们的发动机问题都没有解决,谁认为80年代就可以解决?</P><P>但是运10下马以后,有些问题国家处理的不好。研制队伍不能全部解散,技术资料不能不作保存。参与设计制造的人的经验应该写出书面材料保存。</P><P>运10的问题很多 是大家的共识,这些问题的改善需要时间。60年代我们的核潜艇计划也下过马,因为当时国家很困难,在原子弹与核潜艇中只能选原子弹,过了几年核潜艇不也重新上马了吗?</P><P>现在又有谁说60年代核潜艇下马是错误的呢?</P><P>如果一个项目要持续20年时间来改善问题,那还不如先下马,作20年的预研,等条件成熟了再上马。</P><P>而现在,就是条件成熟了的时候。从考虑经济效益较少的军用运输机入手,发展和完善大型飞机的设计和制造技术,然后开始制造民用客机,参与国际竞争。</P><P>客机的设计制造不但需要技术,还需要良好的口碑。而大型军用运输机是培养中国客机口碑的最好武器。运输机造好了不但要自己用,而且要多多出口!</P><P>如果中国连运输机都造不好,就上大型客机,那么这个客机别说一般人,就连我这个稍微懂一点航空知识的人都不敢坐!</P>[em08][em08]
<B>以下是引用<I>cidf</I>在2005-3-23 10:11:00的发言:</B>

<P>中国现在的涡扇水平低,很大程度上正是因为当时很多发动机项目下马,比如涡扇6----完全可以作为运10发动机。没有足够的耐心,只想天上掉馅饼是不行的!</P>
<P>关于靶子的问题,如果美国的RC-135和EP3飞过来也是当靶子,可是人家还不是要飞来?大飞机不仅是战时用,象和平时期及战时、对峙时的侦察、运输、电子干扰和压制都是有用的,从这个角度来说,当时运10下马是个短视的行为!另外据说当时已有可用的发动机,而且仿制的发动机也研制成功了,相信只要合理改进,还是可以有经济效益的,前面不是有人说过了嘛----样机不代表批生产机!</P>

<P>偶不这么认为,在偶看来,摊子太大,结果肯定会出问题,不脚踏实地的量力而行是做不成的,发动机项目是上得太多了,光列名目就有一堆,结果下马的是大多数。现在涡扇只有10号这一个核心机反而是合理的,FC1那个是另外一回事,看消化能力了,反正中推和大推也不重复。
<P>再说一次,当时的条件只能从当时的事实出发,面对前苏联绝对压倒优势的空军和国内只有的歼老6机群和立足于数百万的大兵团作战的思想,运十的确没有紧迫性。将有限的资金投入最具威惧性的项目是当时国家军事的必然。何况运十发动机是否仿制成功了,偶也要打个很大很大的问号,因为这种事情中国多老了,都说能成功快成功,结果什么也没搞出来。</P>
同意楼上的
<P>正当中国科学工作者满怀信心全力研制核潜艇时,前苏联于1962年撤走了所有的原子能专家。虽然靠自我力量研制设计核潜艇工作没有受到任何影响,但是,全面依靠前苏联技术的原子能研制工作却遭到致命的打击。加之三年自然灾害,新中国没有力量同时支撑原子弹与核潜艇两个攻关摊子。中央决定集中力量先搞原子弹,让核潜艇研制工作下马。 </P><P> 舰艇研究院院长刘华清、政治委员戴润生向聂帅建议:核潜艇工作不宜全部下马,否则,不仅会造成经济上的损失,而且技术队伍也将散失,以后再重新上马,困难更多。 </P><P>  终于,他们的意见得到周总理的支持,决定在国民经济困难情况下,保留一个由50多人组成的核动力研究室,继续从事动力装置理论研究和实验。对核动力潜艇孜孜不倦探索的总设计师彭士禄给研究室开了五门课:反应堆物理、工程、热力学、自动控制以及动力装置。就这样,50多人在人少事多的情况下边学边干起来。</P>
<P>80年代初的解放军连机械化都没有完全实现,战略空运恐怕远没有提上议事日程.而且当时的军费也不足以支持解放军采购大型飞机搞所谓的战略空运.</P>
我们历次给波音和空客提供的购买费,我看远远不止180亿吧?投入在自己的事业上就心疼了?简直是清谈误国!
要问问领导,都在干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