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两所乡村小学和一个支教者》后继图文报道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30 16:04:17
<P>《两所乡村小学和一个支教者》后继图文报道关注徐本禹重返大石村!仅仅因为一个志愿者和一篇帖子,关系几百个孩子?(组图文)


重返大石村



3月1日,我同华中农业大学几位老师一道,从武汉启程去贵州省大方县大水乡大石村看望徐本禹。自去年暑期去那里考察后,一直惦念那里的小学和孩子们,几次想再去看看,无奈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始终未能成行。本禹倒是跟我一直保持着联系,其间他几次回母校,我们总能见面。
      《两所乡村小学和一个支教者》贴出后,徐本禹就成了一个传说、一个故事,继而又成了一个公众生活中的明星。但是这一切并没有改变徐本禹。今年年初的一天深夜,我收到他的一条短信。那时他正在北京某个开着暖气的宾馆里,等待参加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的颁奖晚会。在短信中,他问:“学校的人什么时候来?”我当时鼻子有些发酸。我知道,在这样的时候,他多么盼望母校能有人来到他的身边,分享他的光荣,鼓励他勇敢地走上领奖台。我略沉吟了一下,回复说:“学校不会来人,但全校师生的眼睛都在注视着你。”其实,学校也曾考虑派人到北京,但我没同意。我觉得,在本禹遇到困难的时候,学校站出来,向他伸出手臂,这是应该的,而在他获得荣誉的时候,我们只需远远地向他投去一瞥赞许的眼光就可以了。
      2月下旬,一些老师听说徐本禹寒假没有回家,而是在大石村过的春节,就动议要去慰问一次。这样,就有了3月1日我们的大石村之行。本来想给本禹带去一点压岁钱,但怕他把钱捐出去,于是给他买了一套很帅气的牛仔装和一双质量很好的运动鞋。我们想,穿上这双鞋,在山路上行走会省力些。学校后勤职工听说我们要去看望徐本禹,就捐了一笔钱,要我们给孩子们买点什么。考虑到路途遥远,我便委托同事在贵阳的朋友——一家计算机公司的老总田辰波替我们在贵阳挑选和购买适合孩子读的图书。这位年轻的老总安排员工跑遍贵阳大大小小的书店,买了13000多元的图书,还打印了图书目录,目录竟打了40多页,厚厚的一册。
      3月2日一大早,大方县派了一辆面包车来贵阳接我们。等图书送来,我们全都傻了眼:十几捆,堆得像座小山,面包车根本无法装下。热心的田总马上开来自己刚买的帕萨特,要我们“分流”几个人坐小车。看着簇新的一尘不染的白色轿车,想到大水乡崎岖颠簸的山路,我们执意不肯。田总只好安排公司的一辆小型面包车,把我们几个“块头”小些的男老师“分流”过来。
      到了黔西县,就得离开高速公路,转上去大水乡的土路。小型面包车地盘太低,牵引力不足,不可能上山。大方县紧急调来一辆皮卡,这样,我们得以继续前进。
      早上8点半离开贵阳,到了大水乡,已是中午一点钟。同去年暑期我来这里看到的情况相比,一个明显的变化是小小的街道整洁多了,横空挂了些小彩旗。乡政府院里停满了脏兮兮的车辆,其中小车居多。院里晃来晃去的人也多了。原来,中央电视台明天将在大石村拍摄大型访谈节目,一下子来了很多人、很多车。
      大水乡没有旅馆和招待所,来了这么多“尊贵的客人”,吃饭、住宿都成了问题。吃饭安排在唯一的小餐店,店太小,吃饭得分批进行。住宿则分散安排。我们一行分成三处,两人借用乡政府职工的宿舍,三人住在乡计生站的妇检室,另外两位女士则住在小餐馆楼上。我们这伙人全是教授、副教授,记忆中,很久没有住过这么简陋的“宾馆”了。但大家早有思想准备,所以,反而感到“条件不错”。
      住下后,大家嚷嚷着要去大石村。他们急于见到徐本禹,急于走进从图片上已经十分熟悉的大石小学。除我是“故地重游”外,他们都是第一次来这里。可是,大石村传来消息:运送电视拍摄器材的重车压垮了道路,交通已经中断。
      我们只好呆在乡政府烤火。蜂窝煤刺鼻的煤气熏得睁不开眼。天淅淅沥沥地下起了雨,山峰烟岚氤氲,雨雾蒙蒙,气温下降了不少。我们开始担心明天能否去大石村。
      天色快黯淡下来的时候,徐本禹一身泥一身水,从大石村下课回来了。从大石村到大水乡,天气好的时候步行需要近两小时,今天他能这么早回到乡里,是因为搭了便车,只步行了塌方的一段路。他见到老师们十分高兴,疲惫的脸上顿时露出孩子似的生动的笑容。老师们为徐本禹穿上从武汉买来的新衣服,果然,一个帅哥的形象诞生了,呵呵。
  
  徐本禹很仔细地把校徽别在胸前。</P>
<P>




  我们很意外地见到了另一个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田世国。他是专程来这里看望他的老乡徐本禹的。田世国见了我很开心,他说:“早就想见见传说中的南湖居士,现在网上冒出了不少南湖居士,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啊?”我说:“有假冒的,至少我发现过一位‘南湖居士’,专门贴情色图片。”我还开玩笑说:“你是律师,如果有假冒南湖居士侵犯了我的合法权利,我就找你帮忙打官司。”
      图为徐本禹同田世国在大水乡。</P>
<P>



  入夜,雨下得越来越密,在静谧的山野,雨声伴随我们渐渐进入梦乡,而这时,徐本禹还在乡政府的微机室里批改学生的作业。
      第二天醒来,竟发现山间田野银装素裹,白雪皑皑。雪过天晴,温暖的阳光透过云层照射下来,为山峦镀上了一层金色。</P>
<P>



  雪是魔术师,它掩盖了贫瘠和荒凉,赋予穷乡僻壤以诗情画意。



  在这万籁俱静的田园风光中,我们容易产生一种错觉,以为这里是我们憧憬已久的世外桃源,因而获得一种滑稽的幸福感。不是已经有人说了吗——农民的幸福感高于城里人。我想起一位网友在《两所乡村小学和一个支教者》的跟帖中说过的:“这里风景不错,如果有网吧,我可以生活在这里。”实际上,没有网吧我们也可以生活在这里。徐本禹眼下不就生活在这里吗?



  汽车在艰难地挪动,我的心渐渐激动起来。虽然这条路我只走过一次,但重返之时,我发现自己竟能对它如此熟悉,甚至每个转弯、每个陡坡,我都能准确预想出来。所不同的是,第一次我眼前是一片浓绿,而这次满眼是一片雪白。



  我来自广西南部,很多来自西北偏远地区的拖家带口来讨乞,看着他们带的小孩,我很心痛。他们属于9年义务教务该保护的吗?
      人越穷,生得越多,生活越发穷,何时才是个出头?
  ....................
      人穷不要紧,但不能无志。麻烦南湖老师转告徐哥哥,让他告诉那些小朋友,大海很美,以后一定要去游一下;下雪也很美,以后一定要去北方看雪,打雪仗。



  泥泞的山路上,越野车不时打滑,让我们冒出阵阵冷汗。我想,山民们无需冒冷汗。因为他们从来不会坐在车上。他们只会一年又一年、一辈子又一辈子地背着背篓,慢慢行走在这条路上。对我们坐在车上的城里人来说,这条路太窄太陡太烂,太多危险和刺激,而对他们来说,这条路实在是一条够宽够平够好的康庄大道,走在上面无需提心吊胆。这也许可以“实证”农民的幸福感高于城里人吧。



  车子陷进泥泞中,挣扎了半天。我们身上的冷汗变成了热汗。



  快到村口时,我们看到了孩子们三三两两地踏着泥泞,从四处向村子汇聚。我努力想从他们的脸上判断,去年夏天我是否见过他们。我更努力地猜想,去年夏天我见到的大石村会以什么样的面貌出现在我的眼前。



  《两所乡村小学和一个支教者》贴出之前完全不为人知的冷冷清清的小山村,如今几乎成了一个大舞台。挤满了人,停满了车。
      我突然产生了一种复杂的感触。既有欣慰,又略觉滑稽。欣慰的是,我们那些可爱的孩子和纯朴的山民,终于获得了同现代的中国和现代的世界交流的机会,原先横亘在他们和外界的鸿沟——知识鸿沟和信息鸿沟,可能因此被填平。滑稽的是,如果当初——实际上就仅仅是七八个月前,我来过了,然后离开了,然后回到喧嚣的都市里,沉溺于庸碌的生活中,现在的一切又会有谁去过问呢?大水乡党委书记沈义勇去年告诉过我,他有一个奋斗的目标,这就是在任期内一定要让地委书记来大水乡看看。而如今,连省委书记都来过了。沈书记的目标提前并超额地实现了。这仅仅因为一个志愿者和一篇帖子。几百个孩子的未来和命运啊!



  华农大石希望小学的新校舍正在加紧施工,教学楼已经初具雏形。华中农大捐了8万元,后来贵州省、毕节地区、大方县也斥资,最近一位侨胞还要捐50万元。众多网友还在源源不断捐助。可以预见,再过一两个月,一座规模宏大、设施完善、功能齐备的高标准现代化小学将矗立在这座小山村。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不久前,贵州省教育厅专门召开了彻底解决大水乡基础教育问题的论证会。看来确乎是锦上添花了。
      那么,还有多少需要雪中送炭的呢?我不知道。



  记者云集,不知又有多少生花妙笔会写出我们农民兄弟此时此刻的幸福感。



  中央电视台今天在这里现场拍摄大型访谈节目《乡约》。小山村一时变成熙熙攘攘,我估计过大年也没有这样热闹。
      这位女孩子姓罗,10岁,得过小儿麻痹症,家庭十分贫困,一直羡慕伙伴们能到教室里上学。在网友资助下,她如今成了华农大石小学一年级学生,实现了梦寐以求的愿望。今天,爷爷背着她来到了拍摄现场。看她多开心!




  原来的木楼已经十分危险,不能再用来上课了。在临时搭建的教室里,孩子们的书包让我们看到了这几个月来这里的变化。这些书包是当地企业赠送的。



  在拍摄开始前几分钟,徐本禹还在村委会办公室忙碌。他想利用拍摄前的这点时间查找这学期学生注册的资料。因为我受华农贵州支教基金委托,要核实网友捐助对象的情况。



  在拍摄现场,我见到了来自黑龙江的志愿者邓长亮。去年我来大方县考察时,在猫场镇狗吊岩为民小学见过他。看过《两所乡村小学和一个支教者》的网友可能会认得他。2003年,贵州团省委为了不让徐本禹太孤单,派他来狗吊岩为民小学支教。去年我们让徐本禹转点到大水乡后,他也随即转来,现在大水乡另一所小学支教。他是徐本禹的患难兄弟。但他从来不接受媒体采访。他告诉我,再过几个月他就完成支教任务了,到时候会跟徐本禹一样,离开这个小山村。



  拍摄开始。导演要求大家鼓掌,以便摄下这样的镜头,后期插到节目中去。我多次见识过这样的现场,我明白这是拍摄的技术需要,我不明白的是何以有这种需要。



  徐本禹上场了。主持人引导他讲述自己的故事。这些故事早已为人们熟知,但徐本禹不得不重复它。因为媒体似乎只需要这些故事。我感到徐本禹在讲述的过程中已经没有多少激情了。



  主持人熟练地把事先预设的问题一个接一个地提出来、展开来,而徐本禹则按照提问,用自己的说话风格朴实地回答。



  这次拍摄多达六七个机位,甚至动用了摇臂机。连我带去的一部DV也被临时征用。本人多年从事影视美学的研究,依我的陋见,真正可能表现徐本禹的视觉形态只有照片,而如果一定要用影视手段,最好不用这种“现场秀”。徐本禹是一个十分本色的人,真实质朴才是他最显著的美学特征。



  场面很大,但现场气氛如同这个小山村一样平静。



  一个老太太出人意料地进入了现场,她要求唱一首歌。这令主持人和导演颇感意外。村干部想上前拉她下来,但她不肯走。导演无可奈何,便让她唱。我原本以为她会唱一首苗族山歌,却不料她唱起了《东方红》:“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他为人民谋幸福,呼尔嗨哟,他是人民大救星……”
      现场气氛变得有些异样。在场的25岁以下,热衷于刀郎和《老鼠爱大米》的年轻人大概根本不知道这首歌背后积淀的东西。而我当时也有某种恍若隔世之感。我知道,这位神经显然有些不正常的老太太一定曾经有过不平常的故事。可惜,我们没有办法知道。我不能肯定站在她身边的徐本禹是否知道这首歌,我想,大概也是不知道的。但主持人一定知道,所以他的脸上才能做出那么职业化的、用以掩盖异样气氛的表情。在播出带中,这个插曲无疑会被“咔嚓”掉。



  陈敏莉,来自广东的志愿者。她曾是教师,是广东颇有名声的志愿者,她的事迹还出过书。后来她渐渐归于沉寂。她被徐本禹的行动感动,不久前从广东来到大石小学支教。他在接受央视主持人现场采访时说:“来到这里后感到这里比广东落后至少50年。”这番话在现场引起一阵微微的躁动。而在私下,她说当志愿者经历过的一切让她现在心如止水。她现在是以理性的、平静的、淡泊的心态来做自己想做的事。



  王昌茹,55岁,武汉退休职工,最近我们才得知她曾在华中农业大学附属中学工作过。她得知徐本禹的故事后,去年夏天在家人支持下从武汉来到大水乡炉山小学支教,以行动在精神上支持徐本禹。当时徐本禹问我有个退休老人要来同他一道支教,问我怎么办。我回答要劝阻。后来劝阻无效。这位老人告诉我,当她得知徐本禹是华中农大的学生时,就决定一定要来同他并肩战斗。她说:“我多少年来对华农一直有着深厚感情,对华农的事情总是很关注。”



  最后交待一下:我们带去的图书因为车辆原因,不能立即运往大石小学,暂时堆放在大水乡政府办公楼的走廊。大约一个小时后,发现有人拆开了包装,取走了几十本。同事们有点生气,但我想,取走就取走吧,书这玩意儿既不能吃,也不能穿,取走总归是要读的。孔乙己说书是文雅之物,所以偷书不能说“偷”,要说“窃”,这样方才文雅。我看,也不能说“窃”,充其量定性为“取”或“拿”即可。那几十本书只要被取书之人或取书之人的孩子读了,多少增长点知识,就好。
      这次我们还为大石小学全体学生和大水乡中心校部分特困生带去了网友们捐助的本学期学费一万多元。
      临走时,大方县委领导告诉我,新校舍在四月份至迟五月份就能完工并交付使用。
      我说:“拜托抓紧点,竣工时我一定会再来。”
      那时,应该是满山杜鹃花开的季节。
</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3-21 16:00:30编辑过]
<P>《两所乡村小学和一个支教者》后继图文报道关注徐本禹重返大石村!仅仅因为一个志愿者和一篇帖子,关系几百个孩子?(组图文)


重返大石村



3月1日,我同华中农业大学几位老师一道,从武汉启程去贵州省大方县大水乡大石村看望徐本禹。自去年暑期去那里考察后,一直惦念那里的小学和孩子们,几次想再去看看,无奈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始终未能成行。本禹倒是跟我一直保持着联系,其间他几次回母校,我们总能见面。
      《两所乡村小学和一个支教者》贴出后,徐本禹就成了一个传说、一个故事,继而又成了一个公众生活中的明星。但是这一切并没有改变徐本禹。今年年初的一天深夜,我收到他的一条短信。那时他正在北京某个开着暖气的宾馆里,等待参加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的颁奖晚会。在短信中,他问:“学校的人什么时候来?”我当时鼻子有些发酸。我知道,在这样的时候,他多么盼望母校能有人来到他的身边,分享他的光荣,鼓励他勇敢地走上领奖台。我略沉吟了一下,回复说:“学校不会来人,但全校师生的眼睛都在注视着你。”其实,学校也曾考虑派人到北京,但我没同意。我觉得,在本禹遇到困难的时候,学校站出来,向他伸出手臂,这是应该的,而在他获得荣誉的时候,我们只需远远地向他投去一瞥赞许的眼光就可以了。
      2月下旬,一些老师听说徐本禹寒假没有回家,而是在大石村过的春节,就动议要去慰问一次。这样,就有了3月1日我们的大石村之行。本来想给本禹带去一点压岁钱,但怕他把钱捐出去,于是给他买了一套很帅气的牛仔装和一双质量很好的运动鞋。我们想,穿上这双鞋,在山路上行走会省力些。学校后勤职工听说我们要去看望徐本禹,就捐了一笔钱,要我们给孩子们买点什么。考虑到路途遥远,我便委托同事在贵阳的朋友——一家计算机公司的老总田辰波替我们在贵阳挑选和购买适合孩子读的图书。这位年轻的老总安排员工跑遍贵阳大大小小的书店,买了13000多元的图书,还打印了图书目录,目录竟打了40多页,厚厚的一册。
      3月2日一大早,大方县派了一辆面包车来贵阳接我们。等图书送来,我们全都傻了眼:十几捆,堆得像座小山,面包车根本无法装下。热心的田总马上开来自己刚买的帕萨特,要我们“分流”几个人坐小车。看着簇新的一尘不染的白色轿车,想到大水乡崎岖颠簸的山路,我们执意不肯。田总只好安排公司的一辆小型面包车,把我们几个“块头”小些的男老师“分流”过来。
      到了黔西县,就得离开高速公路,转上去大水乡的土路。小型面包车地盘太低,牵引力不足,不可能上山。大方县紧急调来一辆皮卡,这样,我们得以继续前进。
      早上8点半离开贵阳,到了大水乡,已是中午一点钟。同去年暑期我来这里看到的情况相比,一个明显的变化是小小的街道整洁多了,横空挂了些小彩旗。乡政府院里停满了脏兮兮的车辆,其中小车居多。院里晃来晃去的人也多了。原来,中央电视台明天将在大石村拍摄大型访谈节目,一下子来了很多人、很多车。
      大水乡没有旅馆和招待所,来了这么多“尊贵的客人”,吃饭、住宿都成了问题。吃饭安排在唯一的小餐店,店太小,吃饭得分批进行。住宿则分散安排。我们一行分成三处,两人借用乡政府职工的宿舍,三人住在乡计生站的妇检室,另外两位女士则住在小餐馆楼上。我们这伙人全是教授、副教授,记忆中,很久没有住过这么简陋的“宾馆”了。但大家早有思想准备,所以,反而感到“条件不错”。
      住下后,大家嚷嚷着要去大石村。他们急于见到徐本禹,急于走进从图片上已经十分熟悉的大石小学。除我是“故地重游”外,他们都是第一次来这里。可是,大石村传来消息:运送电视拍摄器材的重车压垮了道路,交通已经中断。
      我们只好呆在乡政府烤火。蜂窝煤刺鼻的煤气熏得睁不开眼。天淅淅沥沥地下起了雨,山峰烟岚氤氲,雨雾蒙蒙,气温下降了不少。我们开始担心明天能否去大石村。
      天色快黯淡下来的时候,徐本禹一身泥一身水,从大石村下课回来了。从大石村到大水乡,天气好的时候步行需要近两小时,今天他能这么早回到乡里,是因为搭了便车,只步行了塌方的一段路。他见到老师们十分高兴,疲惫的脸上顿时露出孩子似的生动的笑容。老师们为徐本禹穿上从武汉买来的新衣服,果然,一个帅哥的形象诞生了,呵呵。
  
  徐本禹很仔细地把校徽别在胸前。</P>
<P>




  我们很意外地见到了另一个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田世国。他是专程来这里看望他的老乡徐本禹的。田世国见了我很开心,他说:“早就想见见传说中的南湖居士,现在网上冒出了不少南湖居士,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啊?”我说:“有假冒的,至少我发现过一位‘南湖居士’,专门贴情色图片。”我还开玩笑说:“你是律师,如果有假冒南湖居士侵犯了我的合法权利,我就找你帮忙打官司。”
      图为徐本禹同田世国在大水乡。</P>
<P>



  入夜,雨下得越来越密,在静谧的山野,雨声伴随我们渐渐进入梦乡,而这时,徐本禹还在乡政府的微机室里批改学生的作业。
      第二天醒来,竟发现山间田野银装素裹,白雪皑皑。雪过天晴,温暖的阳光透过云层照射下来,为山峦镀上了一层金色。</P>
<P>



  雪是魔术师,它掩盖了贫瘠和荒凉,赋予穷乡僻壤以诗情画意。



  在这万籁俱静的田园风光中,我们容易产生一种错觉,以为这里是我们憧憬已久的世外桃源,因而获得一种滑稽的幸福感。不是已经有人说了吗——农民的幸福感高于城里人。我想起一位网友在《两所乡村小学和一个支教者》的跟帖中说过的:“这里风景不错,如果有网吧,我可以生活在这里。”实际上,没有网吧我们也可以生活在这里。徐本禹眼下不就生活在这里吗?



  汽车在艰难地挪动,我的心渐渐激动起来。虽然这条路我只走过一次,但重返之时,我发现自己竟能对它如此熟悉,甚至每个转弯、每个陡坡,我都能准确预想出来。所不同的是,第一次我眼前是一片浓绿,而这次满眼是一片雪白。



  我来自广西南部,很多来自西北偏远地区的拖家带口来讨乞,看着他们带的小孩,我很心痛。他们属于9年义务教务该保护的吗?
      人越穷,生得越多,生活越发穷,何时才是个出头?
  ....................
      人穷不要紧,但不能无志。麻烦南湖老师转告徐哥哥,让他告诉那些小朋友,大海很美,以后一定要去游一下;下雪也很美,以后一定要去北方看雪,打雪仗。



  泥泞的山路上,越野车不时打滑,让我们冒出阵阵冷汗。我想,山民们无需冒冷汗。因为他们从来不会坐在车上。他们只会一年又一年、一辈子又一辈子地背着背篓,慢慢行走在这条路上。对我们坐在车上的城里人来说,这条路太窄太陡太烂,太多危险和刺激,而对他们来说,这条路实在是一条够宽够平够好的康庄大道,走在上面无需提心吊胆。这也许可以“实证”农民的幸福感高于城里人吧。



  车子陷进泥泞中,挣扎了半天。我们身上的冷汗变成了热汗。



  快到村口时,我们看到了孩子们三三两两地踏着泥泞,从四处向村子汇聚。我努力想从他们的脸上判断,去年夏天我是否见过他们。我更努力地猜想,去年夏天我见到的大石村会以什么样的面貌出现在我的眼前。



  《两所乡村小学和一个支教者》贴出之前完全不为人知的冷冷清清的小山村,如今几乎成了一个大舞台。挤满了人,停满了车。
      我突然产生了一种复杂的感触。既有欣慰,又略觉滑稽。欣慰的是,我们那些可爱的孩子和纯朴的山民,终于获得了同现代的中国和现代的世界交流的机会,原先横亘在他们和外界的鸿沟——知识鸿沟和信息鸿沟,可能因此被填平。滑稽的是,如果当初——实际上就仅仅是七八个月前,我来过了,然后离开了,然后回到喧嚣的都市里,沉溺于庸碌的生活中,现在的一切又会有谁去过问呢?大水乡党委书记沈义勇去年告诉过我,他有一个奋斗的目标,这就是在任期内一定要让地委书记来大水乡看看。而如今,连省委书记都来过了。沈书记的目标提前并超额地实现了。这仅仅因为一个志愿者和一篇帖子。几百个孩子的未来和命运啊!



  华农大石希望小学的新校舍正在加紧施工,教学楼已经初具雏形。华中农大捐了8万元,后来贵州省、毕节地区、大方县也斥资,最近一位侨胞还要捐50万元。众多网友还在源源不断捐助。可以预见,再过一两个月,一座规模宏大、设施完善、功能齐备的高标准现代化小学将矗立在这座小山村。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不久前,贵州省教育厅专门召开了彻底解决大水乡基础教育问题的论证会。看来确乎是锦上添花了。
      那么,还有多少需要雪中送炭的呢?我不知道。



  记者云集,不知又有多少生花妙笔会写出我们农民兄弟此时此刻的幸福感。



  中央电视台今天在这里现场拍摄大型访谈节目《乡约》。小山村一时变成熙熙攘攘,我估计过大年也没有这样热闹。
      这位女孩子姓罗,10岁,得过小儿麻痹症,家庭十分贫困,一直羡慕伙伴们能到教室里上学。在网友资助下,她如今成了华农大石小学一年级学生,实现了梦寐以求的愿望。今天,爷爷背着她来到了拍摄现场。看她多开心!




  原来的木楼已经十分危险,不能再用来上课了。在临时搭建的教室里,孩子们的书包让我们看到了这几个月来这里的变化。这些书包是当地企业赠送的。



  在拍摄开始前几分钟,徐本禹还在村委会办公室忙碌。他想利用拍摄前的这点时间查找这学期学生注册的资料。因为我受华农贵州支教基金委托,要核实网友捐助对象的情况。



  在拍摄现场,我见到了来自黑龙江的志愿者邓长亮。去年我来大方县考察时,在猫场镇狗吊岩为民小学见过他。看过《两所乡村小学和一个支教者》的网友可能会认得他。2003年,贵州团省委为了不让徐本禹太孤单,派他来狗吊岩为民小学支教。去年我们让徐本禹转点到大水乡后,他也随即转来,现在大水乡另一所小学支教。他是徐本禹的患难兄弟。但他从来不接受媒体采访。他告诉我,再过几个月他就完成支教任务了,到时候会跟徐本禹一样,离开这个小山村。



  拍摄开始。导演要求大家鼓掌,以便摄下这样的镜头,后期插到节目中去。我多次见识过这样的现场,我明白这是拍摄的技术需要,我不明白的是何以有这种需要。



  徐本禹上场了。主持人引导他讲述自己的故事。这些故事早已为人们熟知,但徐本禹不得不重复它。因为媒体似乎只需要这些故事。我感到徐本禹在讲述的过程中已经没有多少激情了。



  主持人熟练地把事先预设的问题一个接一个地提出来、展开来,而徐本禹则按照提问,用自己的说话风格朴实地回答。



  这次拍摄多达六七个机位,甚至动用了摇臂机。连我带去的一部DV也被临时征用。本人多年从事影视美学的研究,依我的陋见,真正可能表现徐本禹的视觉形态只有照片,而如果一定要用影视手段,最好不用这种“现场秀”。徐本禹是一个十分本色的人,真实质朴才是他最显著的美学特征。



  场面很大,但现场气氛如同这个小山村一样平静。



  一个老太太出人意料地进入了现场,她要求唱一首歌。这令主持人和导演颇感意外。村干部想上前拉她下来,但她不肯走。导演无可奈何,便让她唱。我原本以为她会唱一首苗族山歌,却不料她唱起了《东方红》:“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他为人民谋幸福,呼尔嗨哟,他是人民大救星……”
      现场气氛变得有些异样。在场的25岁以下,热衷于刀郎和《老鼠爱大米》的年轻人大概根本不知道这首歌背后积淀的东西。而我当时也有某种恍若隔世之感。我知道,这位神经显然有些不正常的老太太一定曾经有过不平常的故事。可惜,我们没有办法知道。我不能肯定站在她身边的徐本禹是否知道这首歌,我想,大概也是不知道的。但主持人一定知道,所以他的脸上才能做出那么职业化的、用以掩盖异样气氛的表情。在播出带中,这个插曲无疑会被“咔嚓”掉。



  陈敏莉,来自广东的志愿者。她曾是教师,是广东颇有名声的志愿者,她的事迹还出过书。后来她渐渐归于沉寂。她被徐本禹的行动感动,不久前从广东来到大石小学支教。他在接受央视主持人现场采访时说:“来到这里后感到这里比广东落后至少50年。”这番话在现场引起一阵微微的躁动。而在私下,她说当志愿者经历过的一切让她现在心如止水。她现在是以理性的、平静的、淡泊的心态来做自己想做的事。



  王昌茹,55岁,武汉退休职工,最近我们才得知她曾在华中农业大学附属中学工作过。她得知徐本禹的故事后,去年夏天在家人支持下从武汉来到大水乡炉山小学支教,以行动在精神上支持徐本禹。当时徐本禹问我有个退休老人要来同他一道支教,问我怎么办。我回答要劝阻。后来劝阻无效。这位老人告诉我,当她得知徐本禹是华中农大的学生时,就决定一定要来同他并肩战斗。她说:“我多少年来对华农一直有着深厚感情,对华农的事情总是很关注。”



  最后交待一下:我们带去的图书因为车辆原因,不能立即运往大石小学,暂时堆放在大水乡政府办公楼的走廊。大约一个小时后,发现有人拆开了包装,取走了几十本。同事们有点生气,但我想,取走就取走吧,书这玩意儿既不能吃,也不能穿,取走总归是要读的。孔乙己说书是文雅之物,所以偷书不能说“偷”,要说“窃”,这样方才文雅。我看,也不能说“窃”,充其量定性为“取”或“拿”即可。那几十本书只要被取书之人或取书之人的孩子读了,多少增长点知识,就好。
      这次我们还为大石小学全体学生和大水乡中心校部分特困生带去了网友们捐助的本学期学费一万多元。
      临走时,大方县委领导告诉我,新校舍在四月份至迟五月份就能完工并交付使用。
      我说:“拜托抓紧点,竣工时我一定会再来。”
      那时,应该是满山杜鹃花开的季节。
</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3-21 16:00:30编辑过]
<P>呵呵,图怎么上不来,自己看吧</P><P>http://www.chinabbs.com/bbs/00/73219.html</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