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短缺 中国宇宙探测项目步履维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13:01:15
●这是一个“神奇”的项目。

●它有一个美丽的名字,叫“宇宙第一缕曙光”(21CMA)探测。

●所有的人都认为,只要成果能做出来,就可以得诺贝尔奖。

然而,从2007年建成以后,这个项目从未正常运行过。“建完了,就停了”是该项目首席科学家武向平对它最直观的描述。更令武向平心痛的是,由于很难再筹措到运行经费,今年8月份,21CMA将再次面临被关闭的命运。

从选址到运行,21CMA项目已进行了整整十年,为何直到现在依然没有成果出来?一个建成后曾被《科学》、《自然》杂志称为“可得诺奖的举措”,为何现在备受质疑?尽管许多人都坦承“科学是允许失败的”,但现实却往往事与愿违。

《中国科学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21CMA所面临的困境并非个案。在我国,很多建成的科学装置,由于后期运行费用以及人员的缺乏,基本都在生死线上苦苦挣扎。

节假日的“值班人”

和以往的五一假期一样,中国科学院院士、21CMA首席科学家武向平简单地收拾了几件行李,就搭上了从北京飞往乌鲁木齐的飞机。

21CMA位于南北天山之间的乌拉斯台基地,每逢假期就去那里值班,已是武向平的不二之选。“工作人员要回家团聚,而基地必须要有人留守。”武向平告诉记者,只有春节期间他不用待在那里,因为要回家陪年迈的母亲。

下了飞机后,沿216国道从乌市出发,途经一号冰川并翻越4280米的冰达坂,4个小时的颠簸后,武向平抵达基地。

熟悉这一区的人都知道,武向平走的这条路很危险。这里空气稀薄、终年积雪,尤其是在经过被称为“老虎口”的路段时,更要小心。“老虎口”位于冰达坂的顶端,是216国道的必经之路。两边山石陡峭,峥嵘林立,气候恶劣。几十年来,葬身在此的车辆上百台,伤亡人数逾千。

“但这条路最省时。”武向平很是平静。他表示,如果坐火车,得先到库尔勒,再驱车两小时才能到目的地,需要10多个小时。

5月初的乌拉斯台区依旧是冬季,僵硬的土地上一片荒芜,每天下午定时来访的狂风夹带着沙粒,打在脸上像针扎一样疼。

望着一手操建、在天山深处默默运行了8年的21CMA基地,武向平的眉头紧皱起来:8月份后,所执行的“973”项目就要结题,运行经费的难题再次摆在武向平的面前。

第一批“吃螃蟹”的人

宇宙中第一代发光天体(如恒星)是何时诞生的?人类能否看到宇宙中诞生的第一缕曙光?能否看到宇宙从黑暗走向光明的整个过程?一直以来,探寻黑暗时代的奥秘成为所有天文学家梦寐以求的事情。

目前,天文学家只能观测到距今130亿年的星光,再往前追溯很难,除了宇宙大爆炸时留下的一些辐射信号外,人类观察不到其他任何光信号。

“探测宇宙第一缕曙光是回答‘宇宙在大爆炸后什么时刻形成第一代恒星’的问题。”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建生表示,探测宇宙第一缕曙光是当代天体物理非常前沿的课题,“解决这个问题,是诺贝尔奖级的成果”。

武向平领导的21CMA项目的主科学目标即开展“宇宙第一缕曙光”探测,力争在70MHz~200MHz(对应的宇宙红移大约为6~20)频率范围内,发现与宇宙第一代发光天体密切相关的中性氢21厘米辐射特征,进而揭示宇宙从黑暗走向光明的历史。

“我们终于有机会跟国外竞争了。”2007年,21CMA基地初步建成的那一刻,上海交通大学物理系教授、21CMA项目成员徐海光兴奋不已。

建成的21CMA基地阵列由南北4公里、东西3~6公里两条基线,共81组、总计10287个天线构成。作为世界上最早建成且专门用于搜寻宇宙第一缕曙光大型低频射电干涉望远镜阵列,武向平团队成为世界上第一批“吃螃蟹”的天文人。

然而,从项目开始选址直至最后建成,资金短缺的问题一直是武向平挥之不去的阴影。

武向平说,为了避免城市光污染以及各种潜在的探测干扰,21CMA需要“落户”于远离人类活动的地方,因此课题组选择在电波环境相对干净的青海和新疆进行无线电环境和地形测量。

“我们相信西藏地区拥有理想的候选站点。”徐海光指出,但由于西藏海拔太高,交通和后勤保障等不利因素导致项目造价过高,使得课题组只得折中,选择在乌拉斯台地区建设基地。

“事实上是项目建完了就停了。”武向平指出,由于后期的运行经费跟不上,自建成以来,项目从未完全运行过,目前81组阵列仅运行了40组,中间甚至停过两年时间。

一个解不开的死结

“21CMA是世界最先建成的设备,但目前的研究进展和队伍建设已经落后于他国。”武向平沉重地叹了口气。

截至目前,全球范围内,多个国家先后开展了“宇宙第一缕曙光”的探测,荷兰、澳大利亚、美国一马当先。

徐海光表示,项目之所以运行不下去,一是缺钱,二是缺人。

21CMA不属于国家大科学工程范畴,过去8年所有经费加起来是6400万元人民币,包括前两年3000万元的建设经费以及后6年3400万元的更新和维持经费。

武向平指出,在我国,项目建设完成以后,运行费用特别是人员费用等需要自筹,而这主要是通过申请课题来获得经费。目前21CMA的主要经费渠道依靠2009年科技部支持的“973”项目。

除此之外,武向平还曾经花费一年时间去做别的项目来反哺21CMA。

“1万多个天线、160台计算机,运行起来,仅电费就是一笔很大的数目。”徐海光告诉记者,加上人员交通费以及工资费用,每年的运行费用需要200万元。眼看着基地即将停止运行,徐海光也很痛心。

课题组的一个成员指出,“973”项目劳务费有5年,事实上,在第四年劳务费就已经花光,主要用于人员工资的结算以及交通费用等的支付。

“天文台支持我们的运行经费,今年承诺了85万元。”武向平表示,但85万元只能够维持大约4个月运行。

然而,费用的问题仅是武向平面临的问题之一,研究人员的严重缺乏也是压在他心头的一块大石。

记者了解到,课题组成立之初有30多人,目前整个队伍只有十二三人。与荷兰的LOFAR(国际低频阵列望远镜)拥有190多名成员的队伍相比,可谓相差甚远。

武向平向记者解释,人员的减少一是要节约成本,只能裁员;二是由于研究跨时长,不容易出论文,很多学生主动放弃。

“课题组人员流动量很大。”武向平的学生谢丽(化名)告诉记者。

人员不足与经费缺乏的矛盾在武向平这里就像解不开的死结。然而,对于成员的主动退出,武向平表示理解:“学生的毕业、科研人员的职称都是和论文挂钩的,整个课题组只有我没有文章的压力。”

据记者了解,目前,课题组的成员中,仅有四个人在做21CMA的科研工作,其他均为技术支撑人员和后勤人员。而四个人中,三个人在做理论模型,只有武向平一个人在做后期的数据处理分析,因为做理论模型出文章相对容易些。

对于年轻的生力军没有真正投入到试验分析中去,武向平很无奈。

“再过5年的时间,宇宙的‘第一缕曙光’一定会被看到,不是我们就是别人,而我们的优势正在失去。”坐在21CMA的办公室里,武向平话语中有着厚重的沧桑。

“每年只需要200万元,21CMA就可以运行下去。”武向平长长地叹了口气。

质疑与辩护

从立项至今,21CMA一直未有显著的成果出来。设备是建成了,但是否达到了国际一流水平?很多人开始质疑:21CMA立项时是否论证充分,对困难和技术方案能够达到的探测极限,有没有真正地了解?

陈建生也指出,探测“宇宙第一缕曙光”难度非常大,不仅需要极高的灵敏度,还要扣除银河系在内的各种背景噪声。

“科学是允许失败的。”一名21CMA的反对者意味深长地告诉记者。

对于质疑,武向平表示,“第一缕曙光”是一个全新的领域,没有成熟的东西可以借鉴和使用。他告诉记者,申请项目之时,他就曾坦诚地表示:成功的概率是51%,失败的概率是49%。然而,评委们的眼光是前瞻性的,他们表示,要支持一些有风险的、可能取得突破的重大项目。

据了解,21CMA系统工作的波段包含了重要的调频广播波段。根据理论预计以及之前其他波段的观测,再电离发生红移落在这里的可能性很大。国外的很多探测项目建在腹地,不能在调频广播的波段工作,因此这一块有很大的空白区,而这正是21CMA的巨大优势。

有专家透露,这10年之中,21CMA从未进行过评估,现在很难下决心继续投入。“在看不到前景的情况下再投钱,也是不负责任的。”他认为。

“项目一直是在缺钱和缺人的状况下‘带病’运行。”国家天文台副台长赵刚接受采访时对武向平表示理解,并指出观测研究周期相对较长,需要人员投入的时间也长。

作为武向平的合伙人,徐海光力挺战友。他告诉记者:“武向平的无奈,是从科研体制开始的。”

和武向平一样,徐海光也面临着科研考核的压力。他坦承,自己选择了两条腿走路,一方面进行21CMA的研究,一方面作一些容易出论文、出成果的研究。

徐海光的博士生顾俊骅目前是武向平的博士后,也是武向平课题组中最“忠实”的成员之一。2005年,他开始参与21CMA的研究。

顾俊骅告诉记者:“武老师对于成果的发表有着更高的自我要求,不愿意为了考评而将成果拆成阶段性的论文发表。”

顾俊骅表示,他很尊重甚至是尊敬武向平的信念,“但这与当前的科研考评体制不完全一致”。

今年,顾俊骅也将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上:出国深造还是留在21CMA项目组?在所有人看来,出国无疑是最好的选择,因为这是评“百人”或“千人”的必需条件。

徐海光告诉记者,顾俊骅的离开,可能会导致项目组无法正常运行,但出于对学生前途的考虑,他无法不支持顾俊骅出国。

不过,顾俊骅很认真地告诉记者,他已确定留在国家天文台。“你觉得我像雷锋吗?我觉得不像。”顾俊骅和记者开起了玩笑。

顾俊骅说,并非他的精神境界有多高尚,21CMA有它得天独厚的优势,他相信在这个平台上凭借自己的努力能够作出很好的科学成果。“而这些成果在其他地方可能无法产出。”

司空见惯的现实与无奈

在国内,面临21CMA同样遭遇的项目非常多,不少专家表示司空见惯。陈建生则指出,在我国目前的科研体制内,一些科学设备未经严格的同行专家论证,或者由项目提出人找同意的专家来论证,或者是领导的意愿,决定项目上马与否的现象相当普遍。项目上马后,只关心建造,建完之后运行情况却往往被忽视。

赵刚告诉记者,包括国家大科学装置也面临类似的问题。对于这些大科学装置来说,人员费用成为运行单位的重大负担已是不争的事实。如果没有相关经费的投入,前期建设的设备有可能无法正常运行,以取得预期的研究成果。

记者了解到,从“九五”开始,我国相继支持了一批天文学大科学装置,21CMA只能算一般规模的项目,但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对于大科学装置的运行,只有运行费,而人员费却需要项目组自筹,几乎所有的大科学装置都在赔钱运行。

陈建生表示,与国际先进国家相比,天文在中国的地位太低。

在美国,有专门的研究机构来运行大科学装置,每个装置都有专门的预算,包括运行、维护、升级,还有人员费用,而在中国,天文的经费体量还不到物理的10%。

其实,不只是人员费用普遍缺乏,缺人,尤其是能够胜任研究的人才,更是我国天文工程面临的困境。

据悉,我国目前只有5所高校设立天文系,且主要的观测资源基本上都集中在中科院,大学基本没有设备。可以说,后备力量严重不足。而美国所有知名大学都有天文专业。

“我的研究生只有三个,两个今年毕业。”徐海光无奈地告诉记者,过去的两年中,他放走了三个博士生。“功底不足,若要其担当实验和观测任务,太勉为其难了。”

陈建生也表示,受科研评估体系的导向,科研人员更倾向于用做好的设备去写论文。

“高校应该设置更多的天文系。”赵刚认为,现在国家的体制对天文学的发展还是很不利。

陈建生说,中国发展天文应走两条路,一是大科学工程要走国际化道路,联合国际最强的力量把大科学装置建设好、运行好;二是要大力发展大学天文教育,这是解决天文人才的根本办法。http://news.mydrivers.com/1/262/262292.htm●这是一个“神奇”的项目。

●它有一个美丽的名字,叫“宇宙第一缕曙光”(21CMA)探测。

●所有的人都认为,只要成果能做出来,就可以得诺贝尔奖。

然而,从2007年建成以后,这个项目从未正常运行过。“建完了,就停了”是该项目首席科学家武向平对它最直观的描述。更令武向平心痛的是,由于很难再筹措到运行经费,今年8月份,21CMA将再次面临被关闭的命运。

从选址到运行,21CMA项目已进行了整整十年,为何直到现在依然没有成果出来?一个建成后曾被《科学》、《自然》杂志称为“可得诺奖的举措”,为何现在备受质疑?尽管许多人都坦承“科学是允许失败的”,但现实却往往事与愿违。

《中国科学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21CMA所面临的困境并非个案。在我国,很多建成的科学装置,由于后期运行费用以及人员的缺乏,基本都在生死线上苦苦挣扎。

节假日的“值班人”

和以往的五一假期一样,中国科学院院士、21CMA首席科学家武向平简单地收拾了几件行李,就搭上了从北京飞往乌鲁木齐的飞机。

21CMA位于南北天山之间的乌拉斯台基地,每逢假期就去那里值班,已是武向平的不二之选。“工作人员要回家团聚,而基地必须要有人留守。”武向平告诉记者,只有春节期间他不用待在那里,因为要回家陪年迈的母亲。

下了飞机后,沿216国道从乌市出发,途经一号冰川并翻越4280米的冰达坂,4个小时的颠簸后,武向平抵达基地。

熟悉这一区的人都知道,武向平走的这条路很危险。这里空气稀薄、终年积雪,尤其是在经过被称为“老虎口”的路段时,更要小心。“老虎口”位于冰达坂的顶端,是216国道的必经之路。两边山石陡峭,峥嵘林立,气候恶劣。几十年来,葬身在此的车辆上百台,伤亡人数逾千。

“但这条路最省时。”武向平很是平静。他表示,如果坐火车,得先到库尔勒,再驱车两小时才能到目的地,需要10多个小时。

5月初的乌拉斯台区依旧是冬季,僵硬的土地上一片荒芜,每天下午定时来访的狂风夹带着沙粒,打在脸上像针扎一样疼。

望着一手操建、在天山深处默默运行了8年的21CMA基地,武向平的眉头紧皱起来:8月份后,所执行的“973”项目就要结题,运行经费的难题再次摆在武向平的面前。

第一批“吃螃蟹”的人

宇宙中第一代发光天体(如恒星)是何时诞生的?人类能否看到宇宙中诞生的第一缕曙光?能否看到宇宙从黑暗走向光明的整个过程?一直以来,探寻黑暗时代的奥秘成为所有天文学家梦寐以求的事情。

目前,天文学家只能观测到距今130亿年的星光,再往前追溯很难,除了宇宙大爆炸时留下的一些辐射信号外,人类观察不到其他任何光信号。

“探测宇宙第一缕曙光是回答‘宇宙在大爆炸后什么时刻形成第一代恒星’的问题。”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建生表示,探测宇宙第一缕曙光是当代天体物理非常前沿的课题,“解决这个问题,是诺贝尔奖级的成果”。

武向平领导的21CMA项目的主科学目标即开展“宇宙第一缕曙光”探测,力争在70MHz~200MHz(对应的宇宙红移大约为6~20)频率范围内,发现与宇宙第一代发光天体密切相关的中性氢21厘米辐射特征,进而揭示宇宙从黑暗走向光明的历史。

“我们终于有机会跟国外竞争了。”2007年,21CMA基地初步建成的那一刻,上海交通大学物理系教授、21CMA项目成员徐海光兴奋不已。

建成的21CMA基地阵列由南北4公里、东西3~6公里两条基线,共81组、总计10287个天线构成。作为世界上最早建成且专门用于搜寻宇宙第一缕曙光大型低频射电干涉望远镜阵列,武向平团队成为世界上第一批“吃螃蟹”的天文人。

然而,从项目开始选址直至最后建成,资金短缺的问题一直是武向平挥之不去的阴影。

武向平说,为了避免城市光污染以及各种潜在的探测干扰,21CMA需要“落户”于远离人类活动的地方,因此课题组选择在电波环境相对干净的青海和新疆进行无线电环境和地形测量。

“我们相信西藏地区拥有理想的候选站点。”徐海光指出,但由于西藏海拔太高,交通和后勤保障等不利因素导致项目造价过高,使得课题组只得折中,选择在乌拉斯台地区建设基地。

“事实上是项目建完了就停了。”武向平指出,由于后期的运行经费跟不上,自建成以来,项目从未完全运行过,目前81组阵列仅运行了40组,中间甚至停过两年时间。

一个解不开的死结

“21CMA是世界最先建成的设备,但目前的研究进展和队伍建设已经落后于他国。”武向平沉重地叹了口气。

截至目前,全球范围内,多个国家先后开展了“宇宙第一缕曙光”的探测,荷兰、澳大利亚、美国一马当先。

徐海光表示,项目之所以运行不下去,一是缺钱,二是缺人。

21CMA不属于国家大科学工程范畴,过去8年所有经费加起来是6400万元人民币,包括前两年3000万元的建设经费以及后6年3400万元的更新和维持经费。

武向平指出,在我国,项目建设完成以后,运行费用特别是人员费用等需要自筹,而这主要是通过申请课题来获得经费。目前21CMA的主要经费渠道依靠2009年科技部支持的“973”项目。

除此之外,武向平还曾经花费一年时间去做别的项目来反哺21CMA。

“1万多个天线、160台计算机,运行起来,仅电费就是一笔很大的数目。”徐海光告诉记者,加上人员交通费以及工资费用,每年的运行费用需要200万元。眼看着基地即将停止运行,徐海光也很痛心。

课题组的一个成员指出,“973”项目劳务费有5年,事实上,在第四年劳务费就已经花光,主要用于人员工资的结算以及交通费用等的支付。

“天文台支持我们的运行经费,今年承诺了85万元。”武向平表示,但85万元只能够维持大约4个月运行。

然而,费用的问题仅是武向平面临的问题之一,研究人员的严重缺乏也是压在他心头的一块大石。

记者了解到,课题组成立之初有30多人,目前整个队伍只有十二三人。与荷兰的LOFAR(国际低频阵列望远镜)拥有190多名成员的队伍相比,可谓相差甚远。

武向平向记者解释,人员的减少一是要节约成本,只能裁员;二是由于研究跨时长,不容易出论文,很多学生主动放弃。

“课题组人员流动量很大。”武向平的学生谢丽(化名)告诉记者。

人员不足与经费缺乏的矛盾在武向平这里就像解不开的死结。然而,对于成员的主动退出,武向平表示理解:“学生的毕业、科研人员的职称都是和论文挂钩的,整个课题组只有我没有文章的压力。”

据记者了解,目前,课题组的成员中,仅有四个人在做21CMA的科研工作,其他均为技术支撑人员和后勤人员。而四个人中,三个人在做理论模型,只有武向平一个人在做后期的数据处理分析,因为做理论模型出文章相对容易些。

对于年轻的生力军没有真正投入到试验分析中去,武向平很无奈。

“再过5年的时间,宇宙的‘第一缕曙光’一定会被看到,不是我们就是别人,而我们的优势正在失去。”坐在21CMA的办公室里,武向平话语中有着厚重的沧桑。

“每年只需要200万元,21CMA就可以运行下去。”武向平长长地叹了口气。

质疑与辩护

从立项至今,21CMA一直未有显著的成果出来。设备是建成了,但是否达到了国际一流水平?很多人开始质疑:21CMA立项时是否论证充分,对困难和技术方案能够达到的探测极限,有没有真正地了解?

陈建生也指出,探测“宇宙第一缕曙光”难度非常大,不仅需要极高的灵敏度,还要扣除银河系在内的各种背景噪声。

“科学是允许失败的。”一名21CMA的反对者意味深长地告诉记者。

对于质疑,武向平表示,“第一缕曙光”是一个全新的领域,没有成熟的东西可以借鉴和使用。他告诉记者,申请项目之时,他就曾坦诚地表示:成功的概率是51%,失败的概率是49%。然而,评委们的眼光是前瞻性的,他们表示,要支持一些有风险的、可能取得突破的重大项目。

据了解,21CMA系统工作的波段包含了重要的调频广播波段。根据理论预计以及之前其他波段的观测,再电离发生红移落在这里的可能性很大。国外的很多探测项目建在腹地,不能在调频广播的波段工作,因此这一块有很大的空白区,而这正是21CMA的巨大优势。

有专家透露,这10年之中,21CMA从未进行过评估,现在很难下决心继续投入。“在看不到前景的情况下再投钱,也是不负责任的。”他认为。

“项目一直是在缺钱和缺人的状况下‘带病’运行。”国家天文台副台长赵刚接受采访时对武向平表示理解,并指出观测研究周期相对较长,需要人员投入的时间也长。

作为武向平的合伙人,徐海光力挺战友。他告诉记者:“武向平的无奈,是从科研体制开始的。”

和武向平一样,徐海光也面临着科研考核的压力。他坦承,自己选择了两条腿走路,一方面进行21CMA的研究,一方面作一些容易出论文、出成果的研究。

徐海光的博士生顾俊骅目前是武向平的博士后,也是武向平课题组中最“忠实”的成员之一。2005年,他开始参与21CMA的研究。

顾俊骅告诉记者:“武老师对于成果的发表有着更高的自我要求,不愿意为了考评而将成果拆成阶段性的论文发表。”

顾俊骅表示,他很尊重甚至是尊敬武向平的信念,“但这与当前的科研考评体制不完全一致”。

今年,顾俊骅也将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上:出国深造还是留在21CMA项目组?在所有人看来,出国无疑是最好的选择,因为这是评“百人”或“千人”的必需条件。

徐海光告诉记者,顾俊骅的离开,可能会导致项目组无法正常运行,但出于对学生前途的考虑,他无法不支持顾俊骅出国。

不过,顾俊骅很认真地告诉记者,他已确定留在国家天文台。“你觉得我像雷锋吗?我觉得不像。”顾俊骅和记者开起了玩笑。

顾俊骅说,并非他的精神境界有多高尚,21CMA有它得天独厚的优势,他相信在这个平台上凭借自己的努力能够作出很好的科学成果。“而这些成果在其他地方可能无法产出。”

司空见惯的现实与无奈

在国内,面临21CMA同样遭遇的项目非常多,不少专家表示司空见惯。陈建生则指出,在我国目前的科研体制内,一些科学设备未经严格的同行专家论证,或者由项目提出人找同意的专家来论证,或者是领导的意愿,决定项目上马与否的现象相当普遍。项目上马后,只关心建造,建完之后运行情况却往往被忽视。

赵刚告诉记者,包括国家大科学装置也面临类似的问题。对于这些大科学装置来说,人员费用成为运行单位的重大负担已是不争的事实。如果没有相关经费的投入,前期建设的设备有可能无法正常运行,以取得预期的研究成果。

记者了解到,从“九五”开始,我国相继支持了一批天文学大科学装置,21CMA只能算一般规模的项目,但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对于大科学装置的运行,只有运行费,而人员费却需要项目组自筹,几乎所有的大科学装置都在赔钱运行。

陈建生表示,与国际先进国家相比,天文在中国的地位太低。

在美国,有专门的研究机构来运行大科学装置,每个装置都有专门的预算,包括运行、维护、升级,还有人员费用,而在中国,天文的经费体量还不到物理的10%。

其实,不只是人员费用普遍缺乏,缺人,尤其是能够胜任研究的人才,更是我国天文工程面临的困境。

据悉,我国目前只有5所高校设立天文系,且主要的观测资源基本上都集中在中科院,大学基本没有设备。可以说,后备力量严重不足。而美国所有知名大学都有天文专业。

“我的研究生只有三个,两个今年毕业。”徐海光无奈地告诉记者,过去的两年中,他放走了三个博士生。“功底不足,若要其担当实验和观测任务,太勉为其难了。”

陈建生也表示,受科研评估体系的导向,科研人员更倾向于用做好的设备去写论文。

“高校应该设置更多的天文系。”赵刚认为,现在国家的体制对天文学的发展还是很不利。

陈建生说,中国发展天文应走两条路,一是大科学工程要走国际化道路,联合国际最强的力量把大科学装置建设好、运行好;二是要大力发展大学天文教育,这是解决天文人才的根本办法。http://news.mydrivers.com/1/262/262292.htm
每年少贪污点什么都有了,这次探测火星如果真被印度抢了先那可丢大人了,怎么洗地也洗不白。
近平,克强批钱呀!
有点可怜,有点可悲。恨不得自己立马掏出个200万,甚至2000万出来。
很多基础性学科,需要几辈子人的努力,才能出成果。中国现在太现实了。
须知,更多应用性的成果,是建立在广泛而又深厚的基础性研究基础上的。
中国缺钱?!怎么可能?!
怪不得别人。只能怪中国的科学家群体自己把自己的声誉给玩残了。
yaoyuan7310 发表于 2013-5-4 14:31
怪不得别人。只能怪中国的科学家群体自己把自己的声誉给玩残了。
是大环境和大气候造成的,这是根本原因。整个社会追名逐利、浮夸成风。不要怪罪他们个人,虽然个人或群体也有责任。只是作为国家、政府,应该清醒的看到,对于基础科学、自然科学,应该有不同于技术创新、发明、应用的政策。所谓决策性、前瞻性、全局性、社会性,所谓科学巨匠、、、、、正是基于此。
养仪器设备很耗钱,仪器设备要运行更要耗钱。973,863,等等所有的基金都没有养设备和人员的钱。
都要用别的项目的钱来养。小设备还好点,大设备就是无底洞啊
一个面上,100万/3年,一个973,能分500-800万算多了,一年也就150万左右,这还得是首席。还要钱就得底下人到处分钱了
都不是十拿九稳的事
每年凑个200万压力很大。
不过院士应该不会缺钱吧?天文的我不知道
这是个严重超支,问题重重的项目,文章也是个骗钱的软文,建议对该项目进行评估,审计。
没办法,奇技淫巧的思想在我兔一直不被重视,科学始终生活在春天里,春寒料峭啊。
自然科学研究是耗时耗钱,还不一定有成果的。
占着钱
占着名
占着人
一个项目,拖死三个项目
你们搞研究叫官员吃什么啊
汉武大地 发表于 2013-5-4 18:40
你们搞研究叫官员吃什么啊
不搞研究,官员怎么调出钱来吃呀。
不搞研究,官员怎么调出钱来吃呀。
吃了哪有钱搞研究呀
现在弄什么天文观测啊,根本没效益的东西,就是弄出点成果得利的也不是中国。
看来还得搞个长期和超长期的项目基金
找企业家赞助吧
据说台湾有赞助学术会议的企业家
汉家天下 发表于 2013-5-4 19:07
吃了哪有钱搞研究呀
不研究哪有名义搞钱呢?
鲁哈尼 发表于 2013-5-4 13:10
每年少贪污点什么都有了,这次探测火星如果真被印度抢了先那可丢大人了,怎么洗地也洗不白。
再丢脸也没“文 革”丢人。
紫罗兰3 发表于 2013-5-4 15:39
是大环境和大气候造成的,这是根本原因。整个社会追名逐利、浮夸成风。不要怪罪他们个人,虽然个人或群体 ...
不能怪大环境和大气候,更多的问题出在这个群体自己身上。
很多973等项目的立项都很成问题,缺乏真正科学合理的评估。
虽然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但是中国的江湖气息尤重。你也可以说是中国特色,但是这就是现实。
名声都是自己搞臭的。
基础科学很重要,但是基础科学不等于花钱打水漂,不等于钓鱼工程。
某些973项目根本就是拉大旗谋虎皮。
很多人打着“基础科学就是成效缓慢”的说法,掩盖自己的愚笨和无能。
国家搞基础研究,就如同公司搞研发一样的原则:人财物的配置必须切合实际需要,有所谓有所不为。
科学家也要清楚自己的定位,不能因为一己私利一管之见而力图绑架国家。
hcsy 发表于 2013-5-4 19:33
看来还得搞个长期和超长期的项目基金
中国现阶段没必要搞。搞也搞不成。

yaoyuan7310 发表于 2013-5-4 21:47
不能怪大环境和大气候,更多的问题出在这个群体自己身上。
很多973等项目的立项都很成问题,缺乏真正科学 ...


呵呵,看来基础研究人才薄弱真的是没错呀,我可不只盯着钱,基础研究可和公司的研究项目的差别可远了,特别是自然科学类的。如果不搞长期和超长期项目基金做牵引,恐怕基础研究的人才的数量和实力就更惨了,到时谁能背得起后代的骂名呢?说来挺搞的,有谁敢打保票说自然科学基础研究不能产生经济效益?如果主管部门敢说这话的,恐怕其水平堪忧,其眼光、认知水平几乎和中国私企老板同一层次……说白了,这种水平其实就是不懂啥叫技术储备和技术集成的基础在哪。有谁知道航天的装备在未来将对人类文明形态会产生影响呢?其实中国目前正是缺少跨行业跨学科级的技术集成的人才,不然不至于说出什么自然基础研究无用论这样可笑的言论,懂跨行业和跨学科的技术集成的人的都不敢说什么有所为有所不为的话。竟然还拿公司的研发模式套到自然科学的基础研究上……竟然不知道这些项目是为了培养人才搞的,真是活见鬼了。如果科学界都搞短期,将导致现在的良好开局成为无源之水,要知道一个基础研究项目可没什么节点之类的要求,因为根本就不可能,出成果的都是少数几个,大部分人都到死都可能没成果,如果说什么怕打水漂做原则,那所有的基础研究都不能搞了,因为这打水漂的概率是相当高的。目前发达国家都这样,还希望目前中国基础研究人才少且水平差能出什么结果?但还要不要人才的培养呢,其实基础研究项目就是科学界的义务教育体制。光从钱上考虑会让人很短视的,套到科学界其后果就是导致科学界的学术风气被严重败坏,甚至造成严重的恶劣后果。我还发现一个问题,我国基础研究所需的设备研发体系没有配套,导致经费的一部分不能马上产生拉动我国经济的作用,这就更证明了搞这些项目会发现我国更多经济上的结构问题。而且搞经济的也知道,项目用的电费和发的工资都将进入整个国家的经济循环里,整天盯着钱的人竟然不知道这些也太水了。
yaoyuan7310 发表于 2013-5-4 21:47
不能怪大环境和大气候,更多的问题出在这个群体自己身上。
很多973等项目的立项都很成问题,缺乏真正科学 ...


呵呵,看来基础研究人才薄弱真的是没错呀,我可不只盯着钱,基础研究可和公司的研究项目的差别可远了,特别是自然科学类的。如果不搞长期和超长期项目基金做牵引,恐怕基础研究的人才的数量和实力就更惨了,到时谁能背得起后代的骂名呢?说来挺搞的,有谁敢打保票说自然科学基础研究不能产生经济效益?如果主管部门敢说这话的,恐怕其水平堪忧,其眼光、认知水平几乎和中国私企老板同一层次……说白了,这种水平其实就是不懂啥叫技术储备和技术集成的基础在哪。有谁知道航天的装备在未来将对人类文明形态会产生影响呢?其实中国目前正是缺少跨行业跨学科级的技术集成的人才,不然不至于说出什么自然基础研究无用论这样可笑的言论,懂跨行业和跨学科的技术集成的人的都不敢说什么有所为有所不为的话。竟然还拿公司的研发模式套到自然科学的基础研究上……竟然不知道这些项目是为了培养人才搞的,真是活见鬼了。如果科学界都搞短期,将导致现在的良好开局成为无源之水,要知道一个基础研究项目可没什么节点之类的要求,因为根本就不可能,出成果的都是少数几个,大部分人都到死都可能没成果,如果说什么怕打水漂做原则,那所有的基础研究都不能搞了,因为这打水漂的概率是相当高的。目前发达国家都这样,还希望目前中国基础研究人才少且水平差能出什么结果?但还要不要人才的培养呢,其实基础研究项目就是科学界的义务教育体制。光从钱上考虑会让人很短视的,套到科学界其后果就是导致科学界的学术风气被严重败坏,甚至造成严重的恶劣后果。我还发现一个问题,我国基础研究所需的设备研发体系没有配套,导致经费的一部分不能马上产生拉动我国经济的作用,这就更证明了搞这些项目会发现我国更多经济上的结构问题。而且搞经济的也知道,项目用的电费和发的工资都将进入整个国家的经济循环里,整天盯着钱的人竟然不知道这些也太水了。
他吹一句大有前途就有前途?这个项目现在根本就没几个人对此有信心了,国家也就是每年给你200万慢慢玩去吧。
         在美国照样得按程序来玩,去年那个拿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没出名之前连个加速器都借不到,人家谁看得起你呀,后来出名了国家实验室立刻借给你随便玩,你搞一个本来就没多少人看好的东西,连筹款演说都请不到几个捧场的,真当纳税人的血汗钱好骗啊。
把钱花在基础科学上也比用在公开吃喝上强,本人的意思是这方面的冤枉钱花就花了。
鲁哈尼 发表于 2013-5-4 13:10
每年少贪污点什么都有了,这次探测火星如果真被印度抢了先那可丢大人了,怎么洗地也洗不白。
三哥没那么能耐吧
绝大多数做基础研究的人不考虑为国家的重大需求解决问题,而是光盯着什么影响因子和个人的声誉,那么国家为什么要养着你?国家为什么要花钱让你帮美国人欧洲人解决他们遇到的难题?
如果你没听明白我说的是什么,还在这里纠缠什么“基础研究”的成果评价之类的东西,我们之间没啥可讲的。
搞不懂运十为啥下马的人,也是搞不懂国家目前对基础研究的态度的人。
绝大多数做基础研究的人不考虑为国家的重大需求解决问题,而是光盯着什么影响因子和个人的声誉,那么国家为什么要养着你?国家为什么要花钱让你帮美国人欧洲人解决他们遇到的难题?
如果你没听明白我说的是什么,还在这里纠缠什么“基础研究”的成果评价之类的东西,我们之间没啥可讲的。
搞不懂运十为啥下马的人,也是搞不懂国家目前对基础研究的态度的人。
百臂巨人 发表于 2013-5-4 18:53
不搞研究,官员怎么调出钱来吃呀。
卖土地就行了,现在高重负建设最挣钱了
白春礼刚当上院长后,开会要求副院长们不要整天喊着“我们可以做这个,我们可以做那个”,而是考虑考虑“我们现在那些东西不能做”。意思就是不要到处去忽悠钱了,该老老实实集中精力干点正事了。
有兴趣的人去翻翻973、基金委、还有什么重大专项以及10大项目的指南中的前言部分,几乎都把“解决国家重大需求”放在里面。拿人钱财,替人消灾。重大基础研究,绝对不是让你天马行空的为了自己好玩去花钱的。
中国目前绝大多数的基础研究人员是很没见识的。他们眼里只盯着国外的研究热点,跟着老外们的指挥棒走,一切以国外的研究目标和评价为标准。似乎国外的研究热点必然就是中国的热点,完全不知道中国人自己需要什么。这是大错特错的!国家花钱不是让你替外国人办事的。你培养的人也是要解决中国人自己面临的问题的。以发动机材料为例,你搞这个东西的基础研究部分,是根本不可能发什么高水平文章的:一则你做出的东西的性能是别人一二十年前的,怎么可能放卫星?二则还有保密的事情呢。国家真正要搞的恰恰是这些不会得什么诺贝尔奖的东西。搞这些东西的人,靠那些天天发nano letters之类的科学家和研究生是不行的。那些人大多数根本就不懂材料科学的研究规律!
汉武大地 发表于 2013-5-5 09:20
卖土地就行了,现在高重负建设最挣钱了
不搞项目如何转移产权?
你以为这个场子不是待炒地皮
yaoyuan7310 发表于 2013-5-5 09:11
你没有看到我的帖子里面的一句话——切合国家的实际需要。
这就是国家的意志,放在美国也是这样。
不同 ...
实际需要?那我想问一下,谁敢武断的说这个或那个切合国家的实际需要?运十下马?那是意思说现在的大飞机项目不是临时挖粪坑之举了?还本质就是类似风投?那风投怎么不去投资基础研究?本质一样呀。看来我们国家遇到的难题和美欧遇到的难题完全不一样,看来整个经济的发展基础都是自己的一套呀。还有没事就拿市场来配置资源那一套说事的人听好了,我还没看到中国的市场能把资源都配置到国家需要老百姓实际需要的含金量高的产品,要不也不会出现大到经济结构小到吃的食品药品的各种问题了。

yaoyuan7310 发表于 2013-5-5 09:29
白春礼刚当上院长后,开会要求副院长们不要整天喊着“我们可以做这个,我们可以做那个”,而是考虑考虑“我 ...


后后,我怎么觉得解决这些应用上的问题是搞基础研究的副业才对呢?为什么会跟着外国走,因为中国学术界不是自成体系。而且你也会说基础研究还有保密的事,那就说明主管基础研究的人竟然看不出哪些前沿成果是否涉密,也看不出其应用前景,就这样的水平目光肯定短浅的够呛。我都懒得和你这种水平的人解释了,简直浪费时间。白春礼说的只不过说出学术研究和应用研究的衔接上出了点问题,根本就不是唯实际需要论。
yaoyuan7310 发表于 2013-5-5 09:29
白春礼刚当上院长后,开会要求副院长们不要整天喊着“我们可以做这个,我们可以做那个”,而是考虑考虑“我 ...


后后,我怎么觉得解决这些应用上的问题是搞基础研究的副业才对呢?为什么会跟着外国走,因为中国学术界不是自成体系。而且你也会说基础研究还有保密的事,那就说明主管基础研究的人竟然看不出哪些前沿成果是否涉密,也看不出其应用前景,就这样的水平目光肯定短浅的够呛。我都懒得和你这种水平的人解释了,简直浪费时间。白春礼说的只不过说出学术研究和应用研究的衔接上出了点问题,根本就不是唯实际需要论。
百臂巨人 发表于 2013-5-5 09:46
不搞项目如何转移产权?
你以为这个场子不是待炒地皮
这年代开发地皮的都是政府的国企,比如我们绍兴的神马投资开发公司,就是市政府的,来回炒3遍,还没开工,钱全部进口袋了

yaoyuan7310 发表于 2013-5-5 09:29
白春礼刚当上院长后,开会要求副院长们不要整天喊着“我们可以做这个,我们可以做那个”,而是考虑考虑“我 ...


能很快产生实际效果的那就不是基础研究。
基础研究就是在短期内根本看不到实际效果的东西。
“看起来”这似乎非常浪费钱和时间。
但是说不准什么实际应用就需要相关基础研究的强力支持。
这就像买保险,绝大多数情况下是白花钱。但是等你需要的时候,保险的赔付那就是救命钱。
还有尖端基础研究对尖端工业的促进作用就更不用说了。比如打一个太空望远镜上天,别的不说这镜片的制造就是尖端工业。至于稳定太空望远镜需要的先进陀螺仪,那就更是对军用也非常有用的尖端科技了
yaoyuan7310 发表于 2013-5-5 09:29
白春礼刚当上院长后,开会要求副院长们不要整天喊着“我们可以做这个,我们可以做那个”,而是考虑考虑“我 ...


能很快产生实际效果的那就不是基础研究。
基础研究就是在短期内根本看不到实际效果的东西。
“看起来”这似乎非常浪费钱和时间。
但是说不准什么实际应用就需要相关基础研究的强力支持。
这就像买保险,绝大多数情况下是白花钱。但是等你需要的时候,保险的赔付那就是救命钱。
还有尖端基础研究对尖端工业的促进作用就更不用说了。比如打一个太空望远镜上天,别的不说这镜片的制造就是尖端工业。至于稳定太空望远镜需要的先进陀螺仪,那就更是对军用也非常有用的尖端科技了
其实这个项目上马就不应该,现在很多项目上马了,发现其实都是忽悠人,
想接着忽悠国家的经费没有那么容易,就跑来诉苦,呵呵
看了以上的一些留言,知道中国的天文为什么这么落后了,知道中国的基础研究为什么这么落后了,悲哀
sidneyclarence 发表于 2013-5-4 16:41
这是个严重超支,问题重重的项目,文章也是个骗钱的软文,建议对该项目进行评估,审计。
作为业内人士,我完全赞同,不能打着基础研究的旗号不断耗钱

我不是说不搞基础研究,但是搞的时候,尤其花大钱的时候要慎重
yaoyuan7310 发表于 2013-5-4 21:47
不能怪大环境和大气候,更多的问题出在这个群体自己身上。
很多973等项目的立项都很成问题,缺乏真正科学 ...
某些973项目根本就是拉大旗谋虎皮。

我完全赞同,其实很多时候就是一帮科学家大佬在分钱啊
yaoyuan7310 发表于 2013-5-5 09:10
你没有看到我的帖子里面的一句话——切合国家的实际需要。
这就是国家的意志,放在美国也是这样。
不同的 ...
绝大多数做基础研究的人不考虑为国家的重大需求解决问题,而是光盯着什么影响因子和个人的声誉

其实就是的,很多科学界学霸就是这样比发Nature Science,其实很多热点都是国外人创造的,
要对科学界有贡献也是归到外国人头上,中国人顶多就是发了一堆高档次文章,自己评上各种荣誉头衔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