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未来十余年为西南地区水库诱发地震危险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8:17:52
“从现在到未来的十多年间,西南地区的大型电站水库群,将进入一个密集的建成蓄水时期。这对水库诱发地震来说,也将是一个极为危险的时期。”本月20日晚,四川地矿局区域地质调查大队总工程师范晓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说。

水库诱发地质灾害之险

范晓分析说,此次地震的震中位于龙门山断裂带的南段,并处于龙门山前山断裂附近,龙门山前山断裂由都江堰向南延伸至天全、芦山、雅安一带复杂化,形成多条分支,同时在此地带与北西走向的鲜水河断裂系相交汇,形成一个构造转折区。

2008年的汶川地震,在龙门山断裂带中段,然后向东北方向沿龙门山断裂的北段发生破裂,并未明显向西南方向的南段延伸。

“这也意味着龙门山断裂带南段的应力积累没有得到充分释放,因此龙门山断裂带南段在汶川地震后应该是一个比较危险的区域。”范晓对本报记者说。

“但我也认为,人类工程活动对中国西南地区未来地质活动的影响包括对于此次芦山地震的影响,更需要高度关注和进一步研究。”他说。

范晓强调说,在包括龙门山断裂带、鲜水河断裂带在内的中国西部强震活动带,大型电站水库群将进入一个密集建成蓄水时期。

范晓所作的调研结果显示,此次芦山地震震中南约80公里,就是大渡河干流上的汉源瀑布沟水电站。根据四川省地震局的专家对该区域2006年10月14日至2011年12月31日期间观测到的1834次地震的分析,在库区中部、大坝附近、大坝下游等几个地方出现了小震集中分布的现象。

此外,金沙江下游干流上的向家坝电站,被称为中国目前的第三大水电站。向家坝电站于2012年10月完成了第一期蓄水,值得关注的是,在2012年10月10日至16日仅仅6天的蓄水期中,水库的水位就由海拔278米提升到海拔354米,水位升幅高达76米,如此快速地大幅度提高水位,在国内外的大型电站水库蓄水过程中尚无先例。

“而这也无疑加大了水库诱发库区地质灾害的风险。”范晓说。

据了解,向家坝电站水库今年9月至12月,将最终蓄水到海拔380米的正常高水位,在第一期蓄水高度的基础上,水位还将升高26米。

对于人类工程活动有可能诱发地震之说,地质学家、横断山研究会首席科学家杨勇也持相同的看法。他称,就在芦山地震震中方圆百公里的范围内,大大小小水库和水电站就超过100个,眼下,有的水库在放水,有的在蓄水,频繁的活动,肯定对该区域的地质活动造成影响。

开矿加剧灾害之忧

中国科学院、地震局等多家单位参与制定的《汶川地震重灾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中介绍:“汶川地震重灾区的地质地理环境极为复杂……加之暴雨、地震以及人类工程、经济活动日益频繁的影响,导致该区域山地灾害类型多,具有点多、面广、规模大、成灾快、爆发频率高的特点,是西部地区山地灾害极为发育的区域。”

除了水库、电站密集外,地质脆弱的龙门山断裂带还是四川省的“富矿”带,仅该地带磷矿石产量就占全国的1/10。由于在山体密集钻孔开采,山体形成“蜂窝状”的内部磷矿层以及大量的碎石。

汶川大地震后,愈发松脆的山体,多形成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中科院院士、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名誉院长陈运泰告诉本报记者,这样的分析符合逻辑。但是对山体的破坏达到什么程度,仍需现场的具体考证。因为相对于地震来说,开矿挖掘的尺度仍然不大。

他进一步解释道,该地带山势陡峭,岩体脆弱,地质活动频率高,即使不开采也可能发生滑坡、泥石流。开采有可能是促发因素,加剧地震的发生。但是单纯依靠这样的定性推理还不够,必须依靠具体的调查才能进一步判断。

http://news.cn.yahoo.com/ypen/20130422/1714019.html?f=E114_1_1“从现在到未来的十多年间,西南地区的大型电站水库群,将进入一个密集的建成蓄水时期。这对水库诱发地震来说,也将是一个极为危险的时期。”本月20日晚,四川地矿局区域地质调查大队总工程师范晓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说。

水库诱发地质灾害之险

范晓分析说,此次地震的震中位于龙门山断裂带的南段,并处于龙门山前山断裂附近,龙门山前山断裂由都江堰向南延伸至天全、芦山、雅安一带复杂化,形成多条分支,同时在此地带与北西走向的鲜水河断裂系相交汇,形成一个构造转折区。

2008年的汶川地震,在龙门山断裂带中段,然后向东北方向沿龙门山断裂的北段发生破裂,并未明显向西南方向的南段延伸。

“这也意味着龙门山断裂带南段的应力积累没有得到充分释放,因此龙门山断裂带南段在汶川地震后应该是一个比较危险的区域。”范晓对本报记者说。

“但我也认为,人类工程活动对中国西南地区未来地质活动的影响包括对于此次芦山地震的影响,更需要高度关注和进一步研究。”他说。

范晓强调说,在包括龙门山断裂带、鲜水河断裂带在内的中国西部强震活动带,大型电站水库群将进入一个密集建成蓄水时期。

范晓所作的调研结果显示,此次芦山地震震中南约80公里,就是大渡河干流上的汉源瀑布沟水电站。根据四川省地震局的专家对该区域2006年10月14日至2011年12月31日期间观测到的1834次地震的分析,在库区中部、大坝附近、大坝下游等几个地方出现了小震集中分布的现象。

此外,金沙江下游干流上的向家坝电站,被称为中国目前的第三大水电站。向家坝电站于2012年10月完成了第一期蓄水,值得关注的是,在2012年10月10日至16日仅仅6天的蓄水期中,水库的水位就由海拔278米提升到海拔354米,水位升幅高达76米,如此快速地大幅度提高水位,在国内外的大型电站水库蓄水过程中尚无先例。

“而这也无疑加大了水库诱发库区地质灾害的风险。”范晓说。

据了解,向家坝电站水库今年9月至12月,将最终蓄水到海拔380米的正常高水位,在第一期蓄水高度的基础上,水位还将升高26米。

对于人类工程活动有可能诱发地震之说,地质学家、横断山研究会首席科学家杨勇也持相同的看法。他称,就在芦山地震震中方圆百公里的范围内,大大小小水库和水电站就超过100个,眼下,有的水库在放水,有的在蓄水,频繁的活动,肯定对该区域的地质活动造成影响。

开矿加剧灾害之忧

中国科学院、地震局等多家单位参与制定的《汶川地震重灾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中介绍:“汶川地震重灾区的地质地理环境极为复杂……加之暴雨、地震以及人类工程、经济活动日益频繁的影响,导致该区域山地灾害类型多,具有点多、面广、规模大、成灾快、爆发频率高的特点,是西部地区山地灾害极为发育的区域。”

除了水库、电站密集外,地质脆弱的龙门山断裂带还是四川省的“富矿”带,仅该地带磷矿石产量就占全国的1/10。由于在山体密集钻孔开采,山体形成“蜂窝状”的内部磷矿层以及大量的碎石。

汶川大地震后,愈发松脆的山体,多形成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中科院院士、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名誉院长陈运泰告诉本报记者,这样的分析符合逻辑。但是对山体的破坏达到什么程度,仍需现场的具体考证。因为相对于地震来说,开矿挖掘的尺度仍然不大。

他进一步解释道,该地带山势陡峭,岩体脆弱,地质活动频率高,即使不开采也可能发生滑坡、泥石流。开采有可能是促发因素,加剧地震的发生。但是单纯依靠这样的定性推理还不够,必须依靠具体的调查才能进一步判断。

http://news.cn.yahoo.com/ypen/20130422/1714019.html?f=E114_1_1
砖家又开始跳出来表演了
专家的话敢信吗
震级这么高,和水库影响不是同一原因吧


这文章最多是记者标题有点断章取义

但是某些人又习惯性的联系起JY公知开始侮辱专家,开始表演了

大型工程显然要全盘考虑各种影响

大型工程对地质的影响,地质活动本身对工程的影响,两者叠加的影响。相关专家必须全盘考虑,预想各种情况。

而某些人仅仅因为某些人的谣言而对所有的谨慎意见加以攻击。甚至他们本身就是谣言制造者,某著名张拾迈的谣言就是这些人的“杰作”。当谣言造成恶劣影响后,他们还恬不知耻的沾沾自喜,胡说什么“钓鱼”不是造谣,无耻程度堪比“谣言倒逼真相”和“窃书不算偷”。

这文章最多是记者标题有点断章取义

但是某些人又习惯性的联系起JY公知开始侮辱专家,开始表演了

大型工程显然要全盘考虑各种影响

大型工程对地质的影响,地质活动本身对工程的影响,两者叠加的影响。相关专家必须全盘考虑,预想各种情况。

而某些人仅仅因为某些人的谣言而对所有的谨慎意见加以攻击。甚至他们本身就是谣言制造者,某著名张拾迈的谣言就是这些人的“杰作”。当谣言造成恶劣影响后,他们还恬不知耻的沾沾自喜,胡说什么“钓鱼”不是造谣,无耻程度堪比“谣言倒逼真相”和“窃书不算偷”。
水库一样也是双刃剑,必须认真评估,严格把关,划好红线,杜绝地方盲目乱上水电项目,这样才能在尽量减少危害的情况下带来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当然,也要大力扶持相关的调查研究,而不是因噎废食,蜀地的水电资源丰富,是西部地区经济腾飞的重要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