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存量首破百万亿与通胀无必然联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14:14:25
货币存量首破百万亿与通胀无必然联系
http://news.china.com.cn/live/2013-04/12/content_19482346.htm

  南方日报讯 (记者/丁雯)中国人民银行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3月末我国广义货币供应量M2达103.61万亿元,这是M2首次突破百万亿元大关。

  数据显示,3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03.61万亿元,同比增长15.7%;狭义货币(M1)余额31.12万亿元,同比增长11.9%;流通中货币(M0)余额5.57万亿元,同比增长12.4%。

  此外,一季度新增贷款也大幅上升。根据数据,3月份我国新增人民币贷款1.06万亿元,同比多增515亿元。一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2.76万亿元,同比多增2949亿元。分部门看,住户贷款增加9751亿元,非金融企业及其他部门贷款增加1.78万亿元。一季度外币贷款增加709亿美元。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新增贷款上升一是因为经济增长温和回升,实体经济信贷需求平稳增长,二是季末存款大幅增加,银行存贷比压力缓解显著增强了信贷投放能力,而季度额度控制也会促使银行加大信贷投放。“目前一季度累计新增贷款2.76万亿元,如果按照全年9万亿的估计目标计算,新增贷款占比30.7%,基本符合通常投放节奏。”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立坚指出,3月新增天量贷款和M2,意味着新一轮投资依靠新增货币支撑,这是M2/GDP上升的根源之一。同时,楼市调控、影子银行监管、外汇占款等原因,也加快了资金回流银行的速度,满足了城镇化对资金的渴求。“接下来的问题则是如何引导资金进入实体经济。”

  根据流动性的大小,货币供应量被划分为不同的层次加以分析和调控。虽然各国具体定义不同,但都遵循M0的流动性最强,M1次之,M2的流动性最差。我国M0指的是流通中现金,即在银行体系以外流通的现金;M1指狭义货币供应量,即M0加上企事业单位活期存款;M2则指广义货币供应量,即M1与企事业单位定期存款、居民储蓄存款之和。其中,M2流动性偏弱,但反映的是社会总需求的变化和未来通货膨胀的压力状况。

  相对于M0而言,近年来我国的M2正加速跑,由2000年的约13万亿元开始猛增。去年年底,我国M0、M1和M2分别为5.47万亿元、30.87万亿元和97.41万亿元。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认为,由于季初存款下降,4月新增贷款会出现回落。而今年经济增速小幅回升背景下,实体经济信贷需求应平稳增长。同时,货币政策保持稳健条件下,银行保持一定信贷供应能力。全年来看,新增贷款应在9―9.5万亿元左右。

  分析

  M2占比过高是否意味着货币超发?

  据新华社电 由于公众将之与“货币超发”“房价上涨”等联系起来,因此M2的增长备受关注。我国的货币到底发行了多少,其对物价房价走势形成怎样的影响,M2快速增长是福是祸,种种疑问亟待解答。

  是否会推升物价?

  在北京打拼了五年、准备买房的年轻白领刘宁,听到了一个让他颇为疑惑的说法:房产专家说,过去几年来,M2占GDP比重从不到150%上升到目前190%,多出来的货币都进入了楼市,房价还要涨。

  刘宁的疑惑不是个案。M2占GDP比重过高是否意味着货币超发,是否推升了物价上涨,成为很多人都想弄清楚的问题。

  经济学家认为,仅由货币占GDP比重偏高就得出货币超发的结论,没有根据,而房价上涨的因素极为复杂,与国民投资渠道狭窄、社会分配不公、官员贪污腐败、海外热钱流入均有关系,货币亦非唯一推手。

  “M2占GDP比重本是一个用于度量经济体货币化程度的概念,现在却被许多人视为判断央行无节制印钞的指标。事实上,一国M2/GDP的上升,与货币政策调控、经济货币化程度和金融结构的演进都有关系,不能将之与货币超发画等号。”光大证券分析师钟正生认为,我国M2/GDP较高的重要原因是金融市场不够发达,由M2占GDP比重高就得出货币超发的结论并不公允。

  在经济学家余永定看来,因M2占GDP比重高就推断会发生通货膨胀没有道理,“中国物价上涨的形成原因很复杂,不能简单归结于某个原因。”

  对比国外的情况可以发现,M2占GDP之比与通胀的发生无必然联系。目前我国M2占GDP比重接近190%,同期日本货币占GDP比重虽高达238.8%,但其物价水平却长期维持负增长;而邻国俄罗斯的物价指数虽超过10%,但其货币占GDP比重却仅有43.9%。

  结构转型迫在眉睫

  不过分析人士也指出,货币的过快增长对于价格的稳定及经济健康发展并无益处,其背后暴露出的是当前我国不合理的融资模式、增长模式等深层次问题,为货币规模瘦身减负,应成为今后一段时间经济政策的着力点。

  “我国确实面临货币存量过多的问题,但货币存量不是现金,它的主要创造者是银行而不是央行。因此降低货币存量就要优化融资模式,减少间接融资比例,扩大债券市场和资本市场的规模。”清华大学教授李稻葵说。

  更有专家进一步指出,当前货币存量的快速增长,是中国经济结构失衡的表现。靠投资和出口拉动经济的增长模式,加速了经济货币化趋势,降低M2占GDP比重,首先要实现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

  “我们看到货币量虽然快速上升,但货币周转速度却在不断变慢,经济增长越来越依赖于新增货币的推动。”中国社科院重点金融实验室主任刘煜辉认为,M2占GDP比重的不断上升,反映了中国经济投资效率日益低下、经济货币化程度不断加深的现实。表明当前我国投资效率过低、经济发展日益货币化的现象,结构转型迫在眉睫。
货币存量首破百万亿与通胀无必然联系
http://news.china.com.cn/live/2013-04/12/content_19482346.htm

  南方日报讯 (记者/丁雯)中国人民银行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3月末我国广义货币供应量M2达103.61万亿元,这是M2首次突破百万亿元大关。

  数据显示,3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03.61万亿元,同比增长15.7%;狭义货币(M1)余额31.12万亿元,同比增长11.9%;流通中货币(M0)余额5.57万亿元,同比增长12.4%。

  此外,一季度新增贷款也大幅上升。根据数据,3月份我国新增人民币贷款1.06万亿元,同比多增515亿元。一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2.76万亿元,同比多增2949亿元。分部门看,住户贷款增加9751亿元,非金融企业及其他部门贷款增加1.78万亿元。一季度外币贷款增加709亿美元。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新增贷款上升一是因为经济增长温和回升,实体经济信贷需求平稳增长,二是季末存款大幅增加,银行存贷比压力缓解显著增强了信贷投放能力,而季度额度控制也会促使银行加大信贷投放。“目前一季度累计新增贷款2.76万亿元,如果按照全年9万亿的估计目标计算,新增贷款占比30.7%,基本符合通常投放节奏。”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立坚指出,3月新增天量贷款和M2,意味着新一轮投资依靠新增货币支撑,这是M2/GDP上升的根源之一。同时,楼市调控、影子银行监管、外汇占款等原因,也加快了资金回流银行的速度,满足了城镇化对资金的渴求。“接下来的问题则是如何引导资金进入实体经济。”

  根据流动性的大小,货币供应量被划分为不同的层次加以分析和调控。虽然各国具体定义不同,但都遵循M0的流动性最强,M1次之,M2的流动性最差。我国M0指的是流通中现金,即在银行体系以外流通的现金;M1指狭义货币供应量,即M0加上企事业单位活期存款;M2则指广义货币供应量,即M1与企事业单位定期存款、居民储蓄存款之和。其中,M2流动性偏弱,但反映的是社会总需求的变化和未来通货膨胀的压力状况。

  相对于M0而言,近年来我国的M2正加速跑,由2000年的约13万亿元开始猛增。去年年底,我国M0、M1和M2分别为5.47万亿元、30.87万亿元和97.41万亿元。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认为,由于季初存款下降,4月新增贷款会出现回落。而今年经济增速小幅回升背景下,实体经济信贷需求应平稳增长。同时,货币政策保持稳健条件下,银行保持一定信贷供应能力。全年来看,新增贷款应在9―9.5万亿元左右。

  分析

  M2占比过高是否意味着货币超发?

  据新华社电 由于公众将之与“货币超发”“房价上涨”等联系起来,因此M2的增长备受关注。我国的货币到底发行了多少,其对物价房价走势形成怎样的影响,M2快速增长是福是祸,种种疑问亟待解答。

  是否会推升物价?

  在北京打拼了五年、准备买房的年轻白领刘宁,听到了一个让他颇为疑惑的说法:房产专家说,过去几年来,M2占GDP比重从不到150%上升到目前190%,多出来的货币都进入了楼市,房价还要涨。

  刘宁的疑惑不是个案。M2占GDP比重过高是否意味着货币超发,是否推升了物价上涨,成为很多人都想弄清楚的问题。

  经济学家认为,仅由货币占GDP比重偏高就得出货币超发的结论,没有根据,而房价上涨的因素极为复杂,与国民投资渠道狭窄、社会分配不公、官员贪污腐败、海外热钱流入均有关系,货币亦非唯一推手。

  “M2占GDP比重本是一个用于度量经济体货币化程度的概念,现在却被许多人视为判断央行无节制印钞的指标。事实上,一国M2/GDP的上升,与货币政策调控、经济货币化程度和金融结构的演进都有关系,不能将之与货币超发画等号。”光大证券分析师钟正生认为,我国M2/GDP较高的重要原因是金融市场不够发达,由M2占GDP比重高就得出货币超发的结论并不公允。

  在经济学家余永定看来,因M2占GDP比重高就推断会发生通货膨胀没有道理,“中国物价上涨的形成原因很复杂,不能简单归结于某个原因。”

  对比国外的情况可以发现,M2占GDP之比与通胀的发生无必然联系。目前我国M2占GDP比重接近190%,同期日本货币占GDP比重虽高达238.8%,但其物价水平却长期维持负增长;而邻国俄罗斯的物价指数虽超过10%,但其货币占GDP比重却仅有43.9%。

  结构转型迫在眉睫

  不过分析人士也指出,货币的过快增长对于价格的稳定及经济健康发展并无益处,其背后暴露出的是当前我国不合理的融资模式、增长模式等深层次问题,为货币规模瘦身减负,应成为今后一段时间经济政策的着力点。

  “我国确实面临货币存量过多的问题,但货币存量不是现金,它的主要创造者是银行而不是央行。因此降低货币存量就要优化融资模式,减少间接融资比例,扩大债券市场和资本市场的规模。”清华大学教授李稻葵说。

  更有专家进一步指出,当前货币存量的快速增长,是中国经济结构失衡的表现。靠投资和出口拉动经济的增长模式,加速了经济货币化趋势,降低M2占GDP比重,首先要实现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

  “我们看到货币量虽然快速上升,但货币周转速度却在不断变慢,经济增长越来越依赖于新增货币的推动。”中国社科院重点金融实验室主任刘煜辉认为,M2占GDP比重的不断上升,反映了中国经济投资效率日益低下、经济货币化程度不断加深的现实。表明当前我国投资效率过低、经济发展日益货币化的现象,结构转型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