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BBC中国现场秀 现场辩论讨论敏感政治话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1 02:54:19


邓永铿、龙永图、彭定康、大卫·丁布比、刘建超、伊莎贝尔·希尔顿(从左至右)

    外国媒体在中国用现场辩论的方式讨论比较敏感的政治话题,这还是第一次
    “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会改变吗?”──2005年3月10日晚,英国广播公司(BBC)王牌时事政论电视节目“问与答”(“Question Time ”)在中国的现场节目录制,以这样的问题拉开帷幕。

    这个在西方很有名的节目第一次进入中国。这也是第一个在中国现场录制、议论中国政治的国外政论节目。20多年前,普通中国人要收听BBC等外国媒体,还会被视为收听“敌台”。

    上海电视台演播厅灯光明亮,180多名黄头发和黑头发的观众把大厅坐满了。他们6时半陆续进场,先被领入一个房间,佩有BBC胸牌的工作人员向每人发了两张小卡片,让观众在每张卡片上写一个问题。7点半,大家进入录播现场。工作人员在一大堆问题中,挑选了8至10个,其中包括备选问题。

    演播厅是个长方形的大厅。观众席前方有半月形的红色主席台,台上是为主持人和嘉宾安排的6个座位,主席台之后是东方明珠电视塔图案的布景,上面印着“Question Time ”字样。地上写着大大的“Shanghai”,红地毯白字,很醒目。观众席左边安排了媒体席,挤满了各国新闻机构的记者。

    上海科技京城申联软件基地秘书长周朝明博士说:“我是美国麻省理工的毕业生,麻省同学会给我发了BBC来这里做节目的信息。上周,我在网上报了名。本周一,一个自称约翰斯的BBC工作人员打电话来确认了我在申请表上填写的内容。在提问这一栏里,我提了两个问题,一个是中国经济改善后,国力增强,老百姓的心态有没有随着调整,适应新的发展?第二个问题是中国是否最终能超过美国,成为强国?”

    和周朝明一样,节目现场的大部分观众是经由朋友介绍,通过网络申请来到这里的。据了解,这些人中有研究人员、企业人员、学生、政府工作人员、领馆人员等。中国人约占三分之二。

    “事实上,我们有选择观众的自由。只有少数观众是由上海外办推荐的。我们也可以对此说不。”BBC政治节目负责人利克·贝里说。节目不是直播,而于格林尼治时间3月10日22时35分在BBC一套播出,估计有400万-500万英国观众收看。
    精心挑选嘉宾
    8时整,英国著名的时政主持人大卫·丁布比进入了演播现场。他是个头发花白的英国老头,看上去不苟言笑,穿深灰色西装。在BBC工作了40多年的丁布比,第一次来中国做政治节目,从表面上看不出生疏的感觉。

    接着,时装品牌“上海滩”的创办者邓永锵,末任香港总督、现任牛津大学校长彭定康,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谈判首席代表、现任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中国外交部新闻发言人刘建超,以及作家伊莎贝拉·希尔顿,陆续从观众席右侧的通道进入现场。

    “BBC告诉我,我在他们的嘉宾名单中。可能经过一番筛选吧,最终我来到这里。”刘建超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在嘉宾人选上,BBC显然有着考虑。利克·贝里表示,“我们邀请了中国的外交部发言人,因为首先他代表中国官方的态度;其次,他的英文很好,对中国问题非常了解,对于经济方面的问题也很熟悉。彭定康,他是个很有名的政治人物,并且他与中国和英国政治都相关。”当然了,嘉宾也并非都是职业政治家。比如邓永锵,他是香港非常著名的时装设计师,同时也在北京大学教哲学。希尔顿写过一些有关中国的书,她曾经在上海与北京学习。
    与此同时,北京正在召开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与全国政协十届三次会议。“我们也非常惊讶于这一巧合,事实上,BBC内部做计划时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贝里表示。
    辩论
    嘉宾入座完毕,辩论正式开始。观众提出第一个话题: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在未来会否改变。丁布比说:“龙永图。”于是,龙永图首先对这个话题作出回答。他和刘建超都阐述了中国计划生育的必要性。接下来,每一位嘉宾都对该话题发表见解。观众可以举手发表意见。所有人都用英文发言。意见不一致时,争论就会出现。
    第二个问题关于香港民主,刘建超认为要坚持基本法,香港的繁荣与稳定很重要。彭定康说他当年做香港总督时也不是直选的,是上面委派下来的。

    在第三个“中国制订反分裂国家法”的论题上,彭定康说,出台这个法律,可能会激化两岸关系。一位中国观众说:“我们给了台湾时间。”

    刘建超说,反分裂国家法是一部维护中国领土完整的法律,“数百年前中国人发现了台湾岛。台湾不仅属于台湾人民,台湾属于十多亿中国人民。台湾属于中国。”这时,场内响起一片掌声。

    略带火药味的现场气氛在第四个问题被提出时轻松了下来。大家讨论了中国长大成人的独生子女一代是否缺乏社会责任感。

    一位观众说,他十年前在国外生活,现在回到中国,认识的一些年轻人都非常有活力,他们很努力工作。

    争论最激烈的是第五个关于美国出台《中国人权问题报告》的议题。一位中国观众说,英国打伊拉克,侵犯了很多伊拉克人的人权。
观众中有个女孩说,她父亲是乡下学校的一位教师,十年前下岗,没有得到补助。但另一个女孩说:不要老是说十年前,要朝前看,现在中国教师的待遇提高了。

    最后,龙永图说:“重要的是,中国已经把保护人权的问题,纳入国家宪法中,在国家根本大法中体现了保护人权的重要性。”

    最后,“问与答”讨论了中国经济能否在今后的20-40年内赶超美国。彭定康称,他相信中国经济会快速增长,会在世界上占很大份额。龙永图说:“关键是二三十年后,你快乐吗?”大家都笑了。

    9点半左右,节目到达尾声。“我非常惊讶,上海的观众能这样活跃。他们表达清晰且尖锐。”彭定康说。
    为什么选择中国,为什么选择上海
    北京是中国的政治中心,为什么一个时事类节目要选在上海呢?BBC政治节目负责人利克·贝里解释说,“我们选择上海,因为它是中国的经济中心,发展速度很快,看今天的上海能代表中国的将来。”

    “没有选择北京的一个原因在于,”他补充道,“目前北京正在举行‘两会’,许多重要的演播厅和宾馆都被占了。”

    据BBC工作人员介绍,在签合同的时候,BBC与中方说得很清楚,要保证节目平常的条件与平常的水平,保证观众可以在非官方的气氛中自由讨论感兴趣的议题。“如果这些不能保证,我们就不会来中国做这个节目。”

    事实上,“问与答”的上海现场秀只是BBC中国周计划的一部分。从今年3月7日起,BBC就通过其全球性网络推出中国专题周节目,从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活各个方面,对中国的发展进行报道。这也是BBC首次针对一个国家特别制作的专题节目。

    而此前3个月里,大约有60位BBC记者穿梭于中国各地,进行了形式多样的报道如现场直播等。报道题材非常广泛:从中国经济发展和贫富差距,计划生育和生活方式,到奥运会和中国对国际社会的影响等等。

    BBC中国业务发展部的总监李文向媒体表示,中国周的想法最早是由国际部提出的,立即引起整个BBC的兴趣,时政、经济、社会、科技、文化、体育各部门,广播、电视、网络各媒体,对内、对外几乎所有部门都踊跃申请参加。

    BBC方面一再强调,举办中国周主要基于两点考虑:第一,中国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速度令世界各地的BBC观众和听众都产生了极大的兴趣;第二,近两年英国各媒体对中国的报道明显增多,BBC不想落在其他媒体的后面。

    据媒体报道,在英国,谈论中国可以说成了时下最流行的话题之一。在各种政界、工商和学术界的活动中,人们都能感受到“中国情结”在不断提升。

    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BBC或许还有另外的动机。“BBC来中国做这个节目就是为了开拓中国市场,”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李希光指出,“因为BBC面临CNN、半岛电视台等国际传媒的激烈竞争。它来做这个节目,就是凸现它的能力──即证明它有能力在任何地方做任何节目。”

    就职于香港Pacific Epoch公司的媒体咨询师黄慧舒女士告诉《瞭望东方周刊》,“很多国外媒体都对进入中国这个大市场垂涎三尺。”

    “十年之前我们无法做这个节目”
    利克·贝里感谢中国政府对这期节目的大力支持。“他们没有提出任何异议,没有附加条件。我们一开始就强调说,这是以英国观众为对象的电视节目,不会一味为中国说好话。结果,中国外交部以一种相当漂亮的姿态表示接受。”

    在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童兵看来,“这个活动举行的本身就是个成果。”他说,外交部有新闻发布例会,海外媒体也可以对中国领导人约专访,但用现场辩论的方式讨论中国的政治话题,还是第一次。目前海外媒体在中国,大部分制作娱乐与体育类节目,在经济领域就有所限制,政治和法律领域是不能做的。

    BCC方面也承认,中国确实在发生巨大的变化。“我认为现在已经不是十年前了。十年前我们肯定没有办法做这样的节目。”BBC工作人员马克·佩森表示。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新闻系主任展江说,全球化不可阻挡,跨文化传播不可避免。另一个方面,这是中国的一种国际公关。

    “事实上,我并不觉得这些问题敏感。它们都很现实,也应该讨论。”刘建超表示,“这是个非常好的渠道和机会,把中国人的观点向西方观众传递。尽管他们不一定同意我们所说的,但是起码表达了我们的看法。BBC在中国举行这样的活动,也反映了西方社会对于中国飞速发展的关注。”

    “只要有利于中国与其他国家人民之间的交流的事情,中国政府都欢迎。”他补充说。

    但现场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男观众也表示了某种担心:“来的人都是些英语很好的人,而且很多都有国外经历。BBC做这个节目挑选的标准,可能在中国只有受过西方高等教育的人士才符合。带有意识形态特色的西方传媒对中国精英阶层的影响,将成为未来中国的一个焦点话题。”

    “问与答”是BBC电视一台的重点节目,每周制作一辑,邀请嘉宾到现场回答观众提问。观众提问大部分和热门时事有关,嘉宾事先都不知道观众会问什么问题。参与的嘉宾有政客、公务员、时事评论员、作家、艺术家等。不少问题相当尖锐。

邓永铿、龙永图、彭定康、大卫·丁布比、刘建超、伊莎贝尔·希尔顿(从左至右)

    外国媒体在中国用现场辩论的方式讨论比较敏感的政治话题,这还是第一次
    “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会改变吗?”──2005年3月10日晚,英国广播公司(BBC)王牌时事政论电视节目“问与答”(“Question Time ”)在中国的现场节目录制,以这样的问题拉开帷幕。

    这个在西方很有名的节目第一次进入中国。这也是第一个在中国现场录制、议论中国政治的国外政论节目。20多年前,普通中国人要收听BBC等外国媒体,还会被视为收听“敌台”。

    上海电视台演播厅灯光明亮,180多名黄头发和黑头发的观众把大厅坐满了。他们6时半陆续进场,先被领入一个房间,佩有BBC胸牌的工作人员向每人发了两张小卡片,让观众在每张卡片上写一个问题。7点半,大家进入录播现场。工作人员在一大堆问题中,挑选了8至10个,其中包括备选问题。

    演播厅是个长方形的大厅。观众席前方有半月形的红色主席台,台上是为主持人和嘉宾安排的6个座位,主席台之后是东方明珠电视塔图案的布景,上面印着“Question Time ”字样。地上写着大大的“Shanghai”,红地毯白字,很醒目。观众席左边安排了媒体席,挤满了各国新闻机构的记者。

    上海科技京城申联软件基地秘书长周朝明博士说:“我是美国麻省理工的毕业生,麻省同学会给我发了BBC来这里做节目的信息。上周,我在网上报了名。本周一,一个自称约翰斯的BBC工作人员打电话来确认了我在申请表上填写的内容。在提问这一栏里,我提了两个问题,一个是中国经济改善后,国力增强,老百姓的心态有没有随着调整,适应新的发展?第二个问题是中国是否最终能超过美国,成为强国?”

    和周朝明一样,节目现场的大部分观众是经由朋友介绍,通过网络申请来到这里的。据了解,这些人中有研究人员、企业人员、学生、政府工作人员、领馆人员等。中国人约占三分之二。

    “事实上,我们有选择观众的自由。只有少数观众是由上海外办推荐的。我们也可以对此说不。”BBC政治节目负责人利克·贝里说。节目不是直播,而于格林尼治时间3月10日22时35分在BBC一套播出,估计有400万-500万英国观众收看。
    精心挑选嘉宾
    8时整,英国著名的时政主持人大卫·丁布比进入了演播现场。他是个头发花白的英国老头,看上去不苟言笑,穿深灰色西装。在BBC工作了40多年的丁布比,第一次来中国做政治节目,从表面上看不出生疏的感觉。

    接着,时装品牌“上海滩”的创办者邓永锵,末任香港总督、现任牛津大学校长彭定康,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谈判首席代表、现任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中国外交部新闻发言人刘建超,以及作家伊莎贝拉·希尔顿,陆续从观众席右侧的通道进入现场。

    “BBC告诉我,我在他们的嘉宾名单中。可能经过一番筛选吧,最终我来到这里。”刘建超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在嘉宾人选上,BBC显然有着考虑。利克·贝里表示,“我们邀请了中国的外交部发言人,因为首先他代表中国官方的态度;其次,他的英文很好,对中国问题非常了解,对于经济方面的问题也很熟悉。彭定康,他是个很有名的政治人物,并且他与中国和英国政治都相关。”当然了,嘉宾也并非都是职业政治家。比如邓永锵,他是香港非常著名的时装设计师,同时也在北京大学教哲学。希尔顿写过一些有关中国的书,她曾经在上海与北京学习。
    与此同时,北京正在召开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与全国政协十届三次会议。“我们也非常惊讶于这一巧合,事实上,BBC内部做计划时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贝里表示。
    辩论
    嘉宾入座完毕,辩论正式开始。观众提出第一个话题: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在未来会否改变。丁布比说:“龙永图。”于是,龙永图首先对这个话题作出回答。他和刘建超都阐述了中国计划生育的必要性。接下来,每一位嘉宾都对该话题发表见解。观众可以举手发表意见。所有人都用英文发言。意见不一致时,争论就会出现。
    第二个问题关于香港民主,刘建超认为要坚持基本法,香港的繁荣与稳定很重要。彭定康说他当年做香港总督时也不是直选的,是上面委派下来的。

    在第三个“中国制订反分裂国家法”的论题上,彭定康说,出台这个法律,可能会激化两岸关系。一位中国观众说:“我们给了台湾时间。”

    刘建超说,反分裂国家法是一部维护中国领土完整的法律,“数百年前中国人发现了台湾岛。台湾不仅属于台湾人民,台湾属于十多亿中国人民。台湾属于中国。”这时,场内响起一片掌声。

    略带火药味的现场气氛在第四个问题被提出时轻松了下来。大家讨论了中国长大成人的独生子女一代是否缺乏社会责任感。

    一位观众说,他十年前在国外生活,现在回到中国,认识的一些年轻人都非常有活力,他们很努力工作。

    争论最激烈的是第五个关于美国出台《中国人权问题报告》的议题。一位中国观众说,英国打伊拉克,侵犯了很多伊拉克人的人权。
观众中有个女孩说,她父亲是乡下学校的一位教师,十年前下岗,没有得到补助。但另一个女孩说:不要老是说十年前,要朝前看,现在中国教师的待遇提高了。

    最后,龙永图说:“重要的是,中国已经把保护人权的问题,纳入国家宪法中,在国家根本大法中体现了保护人权的重要性。”

    最后,“问与答”讨论了中国经济能否在今后的20-40年内赶超美国。彭定康称,他相信中国经济会快速增长,会在世界上占很大份额。龙永图说:“关键是二三十年后,你快乐吗?”大家都笑了。

    9点半左右,节目到达尾声。“我非常惊讶,上海的观众能这样活跃。他们表达清晰且尖锐。”彭定康说。
    为什么选择中国,为什么选择上海
    北京是中国的政治中心,为什么一个时事类节目要选在上海呢?BBC政治节目负责人利克·贝里解释说,“我们选择上海,因为它是中国的经济中心,发展速度很快,看今天的上海能代表中国的将来。”

    “没有选择北京的一个原因在于,”他补充道,“目前北京正在举行‘两会’,许多重要的演播厅和宾馆都被占了。”

    据BBC工作人员介绍,在签合同的时候,BBC与中方说得很清楚,要保证节目平常的条件与平常的水平,保证观众可以在非官方的气氛中自由讨论感兴趣的议题。“如果这些不能保证,我们就不会来中国做这个节目。”

    事实上,“问与答”的上海现场秀只是BBC中国周计划的一部分。从今年3月7日起,BBC就通过其全球性网络推出中国专题周节目,从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活各个方面,对中国的发展进行报道。这也是BBC首次针对一个国家特别制作的专题节目。

    而此前3个月里,大约有60位BBC记者穿梭于中国各地,进行了形式多样的报道如现场直播等。报道题材非常广泛:从中国经济发展和贫富差距,计划生育和生活方式,到奥运会和中国对国际社会的影响等等。

    BBC中国业务发展部的总监李文向媒体表示,中国周的想法最早是由国际部提出的,立即引起整个BBC的兴趣,时政、经济、社会、科技、文化、体育各部门,广播、电视、网络各媒体,对内、对外几乎所有部门都踊跃申请参加。

    BBC方面一再强调,举办中国周主要基于两点考虑:第一,中国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速度令世界各地的BBC观众和听众都产生了极大的兴趣;第二,近两年英国各媒体对中国的报道明显增多,BBC不想落在其他媒体的后面。

    据媒体报道,在英国,谈论中国可以说成了时下最流行的话题之一。在各种政界、工商和学术界的活动中,人们都能感受到“中国情结”在不断提升。

    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BBC或许还有另外的动机。“BBC来中国做这个节目就是为了开拓中国市场,”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李希光指出,“因为BBC面临CNN、半岛电视台等国际传媒的激烈竞争。它来做这个节目,就是凸现它的能力──即证明它有能力在任何地方做任何节目。”

    就职于香港Pacific Epoch公司的媒体咨询师黄慧舒女士告诉《瞭望东方周刊》,“很多国外媒体都对进入中国这个大市场垂涎三尺。”

    “十年之前我们无法做这个节目”
    利克·贝里感谢中国政府对这期节目的大力支持。“他们没有提出任何异议,没有附加条件。我们一开始就强调说,这是以英国观众为对象的电视节目,不会一味为中国说好话。结果,中国外交部以一种相当漂亮的姿态表示接受。”

    在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童兵看来,“这个活动举行的本身就是个成果。”他说,外交部有新闻发布例会,海外媒体也可以对中国领导人约专访,但用现场辩论的方式讨论中国的政治话题,还是第一次。目前海外媒体在中国,大部分制作娱乐与体育类节目,在经济领域就有所限制,政治和法律领域是不能做的。

    BCC方面也承认,中国确实在发生巨大的变化。“我认为现在已经不是十年前了。十年前我们肯定没有办法做这样的节目。”BBC工作人员马克·佩森表示。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新闻系主任展江说,全球化不可阻挡,跨文化传播不可避免。另一个方面,这是中国的一种国际公关。

    “事实上,我并不觉得这些问题敏感。它们都很现实,也应该讨论。”刘建超表示,“这是个非常好的渠道和机会,把中国人的观点向西方观众传递。尽管他们不一定同意我们所说的,但是起码表达了我们的看法。BBC在中国举行这样的活动,也反映了西方社会对于中国飞速发展的关注。”

    “只要有利于中国与其他国家人民之间的交流的事情,中国政府都欢迎。”他补充说。

    但现场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男观众也表示了某种担心:“来的人都是些英语很好的人,而且很多都有国外经历。BBC做这个节目挑选的标准,可能在中国只有受过西方高等教育的人士才符合。带有意识形态特色的西方传媒对中国精英阶层的影响,将成为未来中国的一个焦点话题。”

    “问与答”是BBC电视一台的重点节目,每周制作一辑,邀请嘉宾到现场回答观众提问。观众提问大部分和热门时事有关,嘉宾事先都不知道观众会问什么问题。参与的嘉宾有政客、公务员、时事评论员、作家、艺术家等。不少问题相当尖锐。
“中国没有什么要遮着盖着的!”——BBC强档电视时政节目今晨首次从上海播出记 </P><P>    大大的“?”装饰颇具挑战意味,“抢手”的话筒不时迸出不同观点和声音。北京时间今天早晨6时35分,“上海版”的BBC《问与答》节目向全世界播出,这是此档英国王牌时政节目26年来首度将演播室搬到中国。</P><P>    59分钟里观众席间19次响起掌声,主持《问与答》近10年的BBC“名嘴”大卫·丁布比用“破历史纪录”来形容节目的成功。嘉宾们纷纷表示,节目的来华录制,这本身就是中国开放和民主的标志。 <P>    话题讨论无禁区 <P>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刘建超,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最后一任香港总督、牛津大学校长彭定康,香港实业家邓永铿以及英国女作家、新闻记者伊莎贝尔·希尔顿,这样5位嘉宾围坐一圈,引来观众席里悄声议论:“提问会不会有禁区呢?” <P>    “中国社会日益进步,观念正向国际靠拢,没什么要遮着盖着的!”龙永图笑称自己“不怕说错话”。从独生子女政策、香港普选、反分裂国家法直至中国人权现状,抛给嘉宾的话题个个“敏感”,刘、龙二位常被主持人点名首先表态,他们却是不紧不慢,回答干脆。比如——把普选和民主等同起来的观点是没有道理的,一些国家投票率不足50%的选举未必就能代表民意;谈人权不该纠缠于个案,而是要看到中国将保护人权写入了宪法,从根本上加以保障;制定反分裂国家法旨在推进两岸和平统一,避免战争,不是为动武铺路,但中国人民决不会容忍“台独”分裂国家;与其去问中国在哪方面可能再有个几十年就能赶超美国,还不如在这段时间里分别问问中国人和美国人,你们过得开心吗?…… <P>    现场观众斯多克利夫妇听了连说过瘾:“我们在上海生活了5年半,感觉中国人的声音越来越自信。” <P>    观众热情出意料 <P>    现场约180位观众中,近半数是上海人:教师、学者、经理、公务员,从事什么职业的都有。他们大都是主动向BBC报名,经过面试后才争取到这个机会。《问与答》节目组特别请来的翻译,在一开始的预热操练中就成了“多余的人”,不少上海观众一口纯正的伦敦音,让刘建超连说“没想到”。 <P>    高高举起的手臂森林也让主持人大卫称奇:“这么热烈的场面,和伦敦的又有什么区别!不用剪辑,直接发回去就能播出!”他印象很深的是,当谈到一些国家对中国人权现状的无端指责时,一位看似娇弱的女士“夺”过话筒:“中国经济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有目共睹,试想假如她的人民都郁郁寡欢,还能创造出这样的财富吗?” <P>    关注中国全方位 <P>    其实,《问与答》不过是本月7日至13日BBC“中国周”的一小部分。除此之外,还有《展望》《世界商业报道》《新闻之夜》等一系列名牌栏目齐奏响中国之音。而且,覆盖全英的BBC电台、电视台,BBC国际电视、BBC对外广播以及BBC网站,全部参与了BBC“中国周”报道计划。 <P>    和制作节目、参与节目的老外一样,越来越多的海外友人抛开“道听途说”,期待听到发自中国的真实声音。刘建超表示,这样的对外交流今后一定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开放。而走出演播室,龙永图还有那么点“懊恼”:“事先备课的经济问题一个也没被问到,看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已被世界所公认,人们当前关心更多的是中国的社会进步!” (张弘) <P>    相关链接 BBC王牌节目《问与答》 <P>    《问与答》节目是BBC的王牌时政节目,它于1979年9月25日首播,每周四“锁定”格林尼治时间22时35分,长约1小时。节目一般轮流在英国各地制作,美国总统选举前,《问与答》还曾去过美国迈阿密,而中国是它在海外的第6站。 <P>    收看每期节目的英国观众有400万至500万人之多,并带来1万多条评论。每年报名参加《问与答》的人士更是多达3万人,非现场观众如今也可以一边收看节目一边发送手机短信提问。 </P>
<P>英语</P><P>这是个问题</P><P>虽然对很多人来说不是问题</P><P>但还是离老百姓远了些</P>[em06]
<P>没办法,那个节目不是给我们看的.</P>
<P>什么时候看看</P><P>顺便练练听力</P>[em01]
<P>  怪了,自己國家用什麼英語??</P><P>  不過給BBC這媒體在中國作節目是好的.</P>
我反正听不懂英语
这节目 中国人看不到!
<P>是给英国人看的,自然使用英语。中国电视台在美国录节目也用中文呀。</P><P>我估计拨出后很快网上就能下载了。现在的网络,只要你想看基本都能找到。</P>
<P>你们要学习英语?</P><P>我给你们推荐一个好网站.嘿嘿,</P><P>到中青网的英语角吧,我认为目前为止最好的.</P><P>有voa 听力和原文,你们要加油哦!!</P>
<P>开放了,, 好</P><P>被老是遮着,</P>
<P>中国也应当有这种节目。</P>
<P>英文问答的内容,应该很好找的。</P><P>在广东等一些地方能收看香港电视台。但经常会屏蔽一些被认为是“敏感”的内容,有时候不是内容敏感,而是屏蔽者的敏感程度令人哭笑不得,例如一些国家领导人的讲话(通常是对外的,出访时答记者问之类的)都被广告盖掉,外交部发言人的问答有时候也会被盖掉,有时候居然连欧盟对华军售解禁、人民币汇率、台海局势这样的事件都会被覆盖......不知道为什么会觉得政府的对外言论也那么敏感....</P><P>不过对于香港的英文频道屏蔽则少得多,只有那些真正敏感的内容才会被盖掉,可见对于英文的信息“令人放心一点”。呵呵。</P>
<B>以下是引用<I>hungry</I>在2005-3-16 0:08:00的发言:</B>

<P>英文问答的内容,应该很好找的。</P>
<P>在广东等一些地方能收看香港电视台。但经常会屏蔽一些被认为是“敏感”的内容,有时候不是内容敏感,而是屏蔽者的敏感程度令人哭笑不得,例如一些国家领导人的讲话(通常是对外的,出访时答记者问之类的)都被广告盖掉,外交部发言人的问答有时候也会被盖掉,有时候居然连欧盟对华军售解禁、人民币汇率、台海局势这样的事件都会被覆盖......不知道为什么会觉得政府的对外言论也那么敏感....</P>
<P>不过对于香港的英文频道屏蔽则少得多,只有那些真正敏感的内容才会被盖掉,可见对于英文的信息“令人放心一点”。呵呵。</P>

<P>
<P>网络也是这样,中文的新闻管制严格一些,英文的基本上是百无禁忌。</P>
<P>我觉得这样不错,不干扰对信息的接收,又阻止了许多以讹传讹的造谣消息。</P>
<B>以下是引用<I>lumuyu</I>在2005-3-16 0:14:00的发言:</B>
&gt;
<P>
<P>网络也是这样,中文的新闻管制严格一些,英文的基本上是百无禁忌。</P>
<P>我觉得这样不错,不干扰对信息的接收,又阻止了许多以讹传讹的造谣消息。</P>

<P>

<P>如果能恰当的掌握分寸才好,有时候过于敏感反而令人觉得那些被屏蔽的才是“精华”</P>
<P>一切都是分寸问题。</P>
<B>以下是引用<I>hungry</I>在2005-3-16 0:21:00的发言:</B>


<P>
<P>如果能恰当的掌握分寸才好,有时候过于敏感反而令人觉得那些被屏蔽的才是“精华”</P>
<P>一切都是分寸问题。</P>

<P>可能是因为对外记者采访的时候,镜头处理的不好,乱哄哄的,有点影响领导人的形象吧。呵呵!</P>
<P>记得凤凰卫视采访王毅,王大使就要求重拍了几遍,一来要求传达的信息准确,二来也是希望形象好一些吧?</P>
<P>不清楚,个人感觉是负责控制的人担心负责任而宁枉勿纵所至。</P><P>例如最近很热门的欧盟解禁话题,一放到解放军演练的画面就基本必砍无疑,个人觉得很多时候有点过敏了。</P><P>唉,其实很多时候也无多大所谓,就是有时候一些很普通的话题都砍,令人很不爽就是了。</P>
<B>以下是引用<I>lumuyu</I>在2005-3-16 0:14:00的发言:</B>
&gt;
<P>
<P>网络也是这样,中文的新闻管制严格一些,英文的基本上是百无禁忌。</P>
<P>我觉得这样不错,不干扰对信息的接收,又阻止了许多以讹传讹的造谣消息。</P>

<P>不是吧
<P>我上BBC必须用代理的</P>[em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