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军委对林彪指挥权的控和放的几经变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05:49:35


抗战初,整编部队东渡黄河的时候,出于通信落后以及其它一些方面的原因,军委对前线部队的指挥仅限于大方向上的,具体的战役发动和战术指挥完全由一线指挥官决定,这也就是林彪看到平型关地形有利,就决定打一大仗的原因,但其实这场战役并不符合毛泽东的战略指导思想,虽然后来打胜了,当然不能指责林,但也让他感到后怕,后来林受伤没再指挥一线部队,即使从苏联回来也只是把他放在抗大教书或去重庆公关,是不是对他的桀骜不驯有所忌惮?以至后来抗战胜利后进入东北时,对林的限制就严厉多了,基本上他一人说话也不算数了,但转折点到了四平战役以后,血的教训让军委明白了一个道理,对前线瞬息万变的战场情况的不了解,越级指挥就等于是灾难,这时候对林的指挥权彻底的就放开了,也确立了林总的战场唯一指挥权的地位,这也是我们后来看到辽沈战役中,林一人决定放弃锦州改打长春的权威,当然他后来自己想通了又继续打锦州,而不是什么中央军委压着他要打锦州,因为时间顺序就是这样的,其实历史没有假设,但当时的军委确实不能做前线指挥决定,这与蒋介石正好相反,所以后来我们就胜了,他们就败了。

抗战初,整编部队东渡黄河的时候,出于通信落后以及其它一些方面的原因,军委对前线部队的指挥仅限于大方向上的,具体的战役发动和战术指挥完全由一线指挥官决定,这也就是林彪看到平型关地形有利,就决定打一大仗的原因,但其实这场战役并不符合毛泽东的战略指导思想,虽然后来打胜了,当然不能指责林,但也让他感到后怕,后来林受伤没再指挥一线部队,即使从苏联回来也只是把他放在抗大教书或去重庆公关,是不是对他的桀骜不驯有所忌惮?以至后来抗战胜利后进入东北时,对林的限制就严厉多了,基本上他一人说话也不算数了,但转折点到了四平战役以后,血的教训让军委明白了一个道理,对前线瞬息万变的战场情况的不了解,越级指挥就等于是灾难,这时候对林的指挥权彻底的就放开了,也确立了林总的战场唯一指挥权的地位,这也是我们后来看到辽沈战役中,林一人决定放弃锦州改打长春的权威,当然他后来自己想通了又继续打锦州,而不是什么中央军委压着他要打锦州,因为时间顺序就是这样的,其实历史没有假设,但当时的军委确实不能做前线指挥决定,这与蒋介石正好相反,所以后来我们就胜了,他们就败了。
不是将在外,军令可以不鸟么?祖宗们早有训示,你们这帮孙子不听可怪不得我。。。
军委一般是战略指挥,战役上很少丬
雁门关和娘子关表示关注,TB当时前出,与鬼子遭遇到只是迟早问题,不利用地形设伏?军委战略会和空一格一样一样滴,跑吧跑吧。。。。。。。
imcomplete 发表于 2013-3-25 13:21
不是将在外,军令可以不鸟么?祖宗们早有训示,你们这帮孙子不听可怪不得我。。。
君令 不是军令

军令不鸟那还得了

其实对于历史人物的评价又哪能作到完全客观呢?
现在关于东野打锦的那几份电报是网上传的到处是了,
别的方向上的电报呢,都发出来让大家看吗?
那时候可是天天有电报来往哎,
但是好象也没有这样作呀

虽然大家一直担心蒋军南下,
但是考虑到东北的地形,
其实蒋军南下也一定是一场灾难

土共的军委和战役指挥官从来就是能动的默契,根本不是楼主这样描述的割裂状态。这点果粉永远是不懂的,所以只会喊人海战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