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家的变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20:20:26
中国史家的变迁


在春秋之前,史家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官职,被称作太史,其职能不仅仅在于司马迁所言“史以记事”,这是后世儒家的误导。太史还有一更重要的职能,就是参与国家大事、对未来进行预测,也就是卜筮,卜用灵龟,筮用蓍草。太史亦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晓阴阳之变化,通宇宙之玄机,故能因万事万物之变异,大到明王朝之兴衰,小至知个人家族之成败,可以说,太史从某种意义上说有些类似于古代犹太人的先知、古希腊罗马的祭司。

太史之所以占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其手中掌握什么样的神秘“武器”呢?是图籍。图即是河图、洛书;籍则为三坟、五典、八索、九丘,三朝易经(《连山》、《归藏》《周易》)即为图籍之一。见孔安国所作的《尚书序》: “古者伏羲氏之王天下也,始画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由是文籍生焉。伏羲、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言大道也。少昊、颛顼、高辛、唐虞之书谓之《五典》,言常道也。至于夏、商、周之书,虽设教不伦,雅告奥义,其归一揆。是故历代宝之,以为大训。八卦之说,谓之《八索》,求其义也。九州之志,谓之《九丘》。丘,聚也。言九州所有,土地所生,风气所宜,皆聚此书也。《春秋 左氏传》曰:‘楚左史倚相,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即谓上世帝王遗书也。
可惜的是由于太史是一脉单传,也就是仅仅天子的太史才掌握了全部图籍的秘密,太史后继无人导致图籍的秘密对后人封闭,从此我们再难窥古代图籍的全部要义。而私人著史的兴起也导致了太史逐渐淡出政治的舞台,这一切均发生在历史的大转折点――春秋战国时代。

“先君孔子,生于周末,睹史籍之烦文,惧览之者不一,遂乃定礼乐、明旧章,删《诗》为三百篇,约史籍而修《春秋》,赞易道以黜《八索》,述职方以除《九丘》,讨论《坟》、《典》,断自唐虞以下,讫于周,芟夷烦乱,翦截浮辞,举其宏纲,撮其机要,足以垂世立教,典谟训诰誓命之文,凡百篇。”加之战国之乱世和秦朝的大火,自此上古图籍逐渐散失,孔丘难脱其罪也。

三王五霸时代,图籍是一个王朝国祚的象征,图籍的去留预示着国祚的变迁,因此掌握图籍的太史的去留往往预示着王朝与诸侯的兴衰和更替。《吕氏春秋 先识览》记载:“凡国之亡也,有道者必先去,古今一也”。“夏太史终古见桀迷惑,载其图法奔商;商内史向挚见纣迷惑,载其图法奔周;晋太史屠黍见晋公骄无德义,以其图法归周。”

由于掌握并精通图籍,古之太史均具有惊人的预测能力。三国时期的管辂,因精通周易且预言精准而为曹操所器中,即可管窥一斑。因此,太史往往为君主所重用,参与政事、决计国家大事,太史占据重要的地位。不过,很多时候,面对命运的安排,太史只能预言兴亡而无法改变现实。幽王二年,西周三川皆震。伯阳父曰:“周将亡矣!…若国亡不过十年,数之纪也。夫天之所弃,不过其纪。”果如其言。烈王二年,周太史儋见秦献公曰:“始周与秦国合而别,别五百载复合,合十七岁而霸王者出焉。”果然应验。如此例子,不胜繁举。


春秋之前的史家,是信仰上帝(华夏的上帝即上天)的,如实记载发生的事实是史家义不容辞的责任和对上天说应尽的义务。由于当时的君主对上天无比的崇敬(如史载秦文公郊祀上帝),因此不敢干预史家的职责。但到了春秋乱世,礼崩乐坏,乱臣贼子迭出,对上帝的信仰也遭到了破坏。为乱之臣为给自己正名,以免遭天谴,意图迫使太史篡改事实、粉饰自己的时间频频发生,晋董狐直笔、齐太史死节之故事闻名千古。

春秋乱,图籍散,诸子出,太史完。孔子不信上帝(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而信自己所信奉的王道。因此,以自己之所谓王道观点著史,开私人著史之先河。孔子之春秋笔法,为后世粉饰篡改历史、隐瞒真相,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榜样。以致,后世之史家,大都师承孔丘,中国史家严谨求实之风荡然无存矣。


自司马迁著《史记》,开中国百科全书式史书之先河,中国的二十四史,与其说是史,毋宁说是传记与典籍的复合体。相较之下,西方的历史著作,基本上均是专著――即把历史事件生动的展示在我们面前。中国的史家,以记言、记人、记事为主,其历史观虽力求真实再现历史,亦难免有为前人辩护颂扬之嫌疑;西方的历史学者,也是力求真实再现历史,但是由于其历史观受其本人所具有的哲学观念的影响,更注重从各个方面探讨国家和民族兴起与覆亡的原因,从而总结出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以供后人借鉴。简言之,中国人是为记事而记事,西方人是为探索而记事。

中国古人认为,知古可以通今,也能预知未来;后世之西方历史哲学家亦认为,历史不光为现在提供参考与借鉴,更为未来指明方向。黑格尔的《历史哲学》、斯宾格勒的《西方的没落》即是典型的代表,二者在回顾过去的同时,均展望预言了未来,可以说,他们是近代的先知。中国的李淳风和袁天罡的《推背图》与刘基的《烧饼歌》是中国的典型代表,只不过二者纯粹是预言而没有细节和推理,一如诺查丹玛斯的《诸世纪》,所以从严格意义上说,二者不能称作历史著作。

现在西方的先知是精通历史的未来学家,所谓未来学家,首先是个历史学家,因为他们十分清楚只有从过去中才能寻找到灵感和智慧。约翰.奈比斯特、阿尔温•托夫勒是其中典型的代表,但是他们缺乏深刻的哲学功底。

然而,现在的中国,这种能预测未来的历史学家还没有出现,我们迫切期待他们的诞生。中国史家的变迁


在春秋之前,史家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官职,被称作太史,其职能不仅仅在于司马迁所言“史以记事”,这是后世儒家的误导。太史还有一更重要的职能,就是参与国家大事、对未来进行预测,也就是卜筮,卜用灵龟,筮用蓍草。太史亦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晓阴阳之变化,通宇宙之玄机,故能因万事万物之变异,大到明王朝之兴衰,小至知个人家族之成败,可以说,太史从某种意义上说有些类似于古代犹太人的先知、古希腊罗马的祭司。

太史之所以占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其手中掌握什么样的神秘“武器”呢?是图籍。图即是河图、洛书;籍则为三坟、五典、八索、九丘,三朝易经(《连山》、《归藏》《周易》)即为图籍之一。见孔安国所作的《尚书序》: “古者伏羲氏之王天下也,始画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由是文籍生焉。伏羲、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言大道也。少昊、颛顼、高辛、唐虞之书谓之《五典》,言常道也。至于夏、商、周之书,虽设教不伦,雅告奥义,其归一揆。是故历代宝之,以为大训。八卦之说,谓之《八索》,求其义也。九州之志,谓之《九丘》。丘,聚也。言九州所有,土地所生,风气所宜,皆聚此书也。《春秋 左氏传》曰:‘楚左史倚相,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即谓上世帝王遗书也。
可惜的是由于太史是一脉单传,也就是仅仅天子的太史才掌握了全部图籍的秘密,太史后继无人导致图籍的秘密对后人封闭,从此我们再难窥古代图籍的全部要义。而私人著史的兴起也导致了太史逐渐淡出政治的舞台,这一切均发生在历史的大转折点――春秋战国时代。

“先君孔子,生于周末,睹史籍之烦文,惧览之者不一,遂乃定礼乐、明旧章,删《诗》为三百篇,约史籍而修《春秋》,赞易道以黜《八索》,述职方以除《九丘》,讨论《坟》、《典》,断自唐虞以下,讫于周,芟夷烦乱,翦截浮辞,举其宏纲,撮其机要,足以垂世立教,典谟训诰誓命之文,凡百篇。”加之战国之乱世和秦朝的大火,自此上古图籍逐渐散失,孔丘难脱其罪也。

三王五霸时代,图籍是一个王朝国祚的象征,图籍的去留预示着国祚的变迁,因此掌握图籍的太史的去留往往预示着王朝与诸侯的兴衰和更替。《吕氏春秋 先识览》记载:“凡国之亡也,有道者必先去,古今一也”。“夏太史终古见桀迷惑,载其图法奔商;商内史向挚见纣迷惑,载其图法奔周;晋太史屠黍见晋公骄无德义,以其图法归周。”

由于掌握并精通图籍,古之太史均具有惊人的预测能力。三国时期的管辂,因精通周易且预言精准而为曹操所器中,即可管窥一斑。因此,太史往往为君主所重用,参与政事、决计国家大事,太史占据重要的地位。不过,很多时候,面对命运的安排,太史只能预言兴亡而无法改变现实。幽王二年,西周三川皆震。伯阳父曰:“周将亡矣!…若国亡不过十年,数之纪也。夫天之所弃,不过其纪。”果如其言。烈王二年,周太史儋见秦献公曰:“始周与秦国合而别,别五百载复合,合十七岁而霸王者出焉。”果然应验。如此例子,不胜繁举。


春秋之前的史家,是信仰上帝(华夏的上帝即上天)的,如实记载发生的事实是史家义不容辞的责任和对上天说应尽的义务。由于当时的君主对上天无比的崇敬(如史载秦文公郊祀上帝),因此不敢干预史家的职责。但到了春秋乱世,礼崩乐坏,乱臣贼子迭出,对上帝的信仰也遭到了破坏。为乱之臣为给自己正名,以免遭天谴,意图迫使太史篡改事实、粉饰自己的时间频频发生,晋董狐直笔、齐太史死节之故事闻名千古。

春秋乱,图籍散,诸子出,太史完。孔子不信上帝(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而信自己所信奉的王道。因此,以自己之所谓王道观点著史,开私人著史之先河。孔子之春秋笔法,为后世粉饰篡改历史、隐瞒真相,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榜样。以致,后世之史家,大都师承孔丘,中国史家严谨求实之风荡然无存矣。


自司马迁著《史记》,开中国百科全书式史书之先河,中国的二十四史,与其说是史,毋宁说是传记与典籍的复合体。相较之下,西方的历史著作,基本上均是专著――即把历史事件生动的展示在我们面前。中国的史家,以记言、记人、记事为主,其历史观虽力求真实再现历史,亦难免有为前人辩护颂扬之嫌疑;西方的历史学者,也是力求真实再现历史,但是由于其历史观受其本人所具有的哲学观念的影响,更注重从各个方面探讨国家和民族兴起与覆亡的原因,从而总结出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以供后人借鉴。简言之,中国人是为记事而记事,西方人是为探索而记事。

中国古人认为,知古可以通今,也能预知未来;后世之西方历史哲学家亦认为,历史不光为现在提供参考与借鉴,更为未来指明方向。黑格尔的《历史哲学》、斯宾格勒的《西方的没落》即是典型的代表,二者在回顾过去的同时,均展望预言了未来,可以说,他们是近代的先知。中国的李淳风和袁天罡的《推背图》与刘基的《烧饼歌》是中国的典型代表,只不过二者纯粹是预言而没有细节和推理,一如诺查丹玛斯的《诸世纪》,所以从严格意义上说,二者不能称作历史著作。

现在西方的先知是精通历史的未来学家,所谓未来学家,首先是个历史学家,因为他们十分清楚只有从过去中才能寻找到灵感和智慧。约翰.奈比斯特、阿尔温•托夫勒是其中典型的代表,但是他们缺乏深刻的哲学功底。

然而,现在的中国,这种能预测未来的历史学家还没有出现,我们迫切期待他们的诞生。


胡说八道。太史令就是记录历史的。搞预测的是司天监,或者有些朝代叫钦天监。你把两者的职能完全混淆了!
这两个单位在有些朝代是一个部下的两个司,但官职上绝对是两个不同专业的人担任的,主官也不可能兼任。

也称太史,官职名,传夏代末已有此职。西周、春秋时太史掌管起草文书,策命诸侯卿大夫,记载史事,编写史书,兼管国家典籍、天文历法、祭祀等,为朝廷大臣。秦汉设太史令,职位渐低。魏晋以后修史的任务划归著作郎,太史仅掌管推算历法。隋改称太史监,唐改称太史局,肃宗时又改为司天台,五代同。宋代有太史局、司天监、天文院等名称。辽称司天监,金称司天台。元代改称为太史院,与司天监并立,但推步测算之事都归太史院,司天监仅余空名。明、清两代,均称钦天监;至于修史之事则归于翰林院,所以对翰林亦有“太史”之称。

很明显是两个由不同专业的人才主持的两个不同的职能部门。即使某些朝代,或者某些时期作为同一个部下面的下属机构的时候,两者主管人员也是完全不同专业的。
前者重文学品格,前者一般班科出身,后者重天文历法,后者一般是杂学之士。

胡说八道。太史令就是记录历史的。搞预测的是司天监,或者有些朝代叫钦天监。你把两者的职能完全混淆了!
这两个单位在有些朝代是一个部下的两个司,但官职上绝对是两个不同专业的人担任的,主官也不可能兼任。

也称太史,官职名,传夏代末已有此职。西周、春秋时太史掌管起草文书,策命诸侯卿大夫,记载史事,编写史书,兼管国家典籍、天文历法、祭祀等,为朝廷大臣。秦汉设太史令,职位渐低。魏晋以后修史的任务划归著作郎,太史仅掌管推算历法。隋改称太史监,唐改称太史局,肃宗时又改为司天台,五代同。宋代有太史局、司天监、天文院等名称。辽称司天监,金称司天台。元代改称为太史院,与司天监并立,但推步测算之事都归太史院,司天监仅余空名。明、清两代,均称钦天监;至于修史之事则归于翰林院,所以对翰林亦有“太史”之称。

很明显是两个由不同专业的人才主持的两个不同的职能部门。即使某些朝代,或者某些时期作为同一个部下面的下属机构的时候,两者主管人员也是完全不同专业的。
前者重文学品格,前者一般班科出身,后者重天文历法,后者一般是杂学之士。
又是个外国的月亮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