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由沈飞看“鹘鹰”—— J-21作战效能及装备前景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4:52:42


“鹘鹰”战机是由中航工业沈飞研发的新型战斗机,关于“鹘鹰”的性能如何,论坛、媒体上争论颇多。如果我们能获得沈飞自己对“鹘鹰”的评价,无疑将是一个重要的参考。

但是由于我国当前的国情,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这都是不现实的。然而,我们却可以通过一些特殊的方法略知一二。毫无疑问的是,鹘鹰是一款定位非常类似于F-35的战斗机;那么,沈飞对于F-35的评价,就显得十分有参考价值了。巧合的是,公开资料上确实有沈飞对于F-35的评价文章:

《舰载战斗机的发展及趋势》

http://www.cnki.net/KCMS/detail/ ... &urlid=&yx=

《美国F-35C舰载战斗机研制始末》

http://www.cnki.net/kcms/detail/ ... amp;dbname=CCND2012

下载不了的童鞋请点击这里查看全文:
第一篇:http://www.cannews.com.cn/2012/0625/208280.html
第二篇:http://www.cannews.com.cn/2012/1016/226925.html



这两篇文章的作者都叫“张勇”,也都是沈飞员工;但是职位却不一样,笔者不能确定是否为同一个人,沈飞可能有多个叫张勇的员工。当然这并不影响本文的分析。这两篇文章对F-35的评价是非常有趣的:

第一篇:

“最具代表性的舰载战斗机是美国的JSF“联合攻击战斗机”(F-35),F-35的主要技术特征是:隐身性能和高机动性,较强的对地攻击能力 …… 其中舰载型(CV)代表了未来舰载战斗机的发展方向。”

“为满足飞机扩大作战半径 …… F-35飞机机体采用了加大机身、机翼空间的设计,满足了承载大燃油载荷能力 …… 飞机的飞行距离是现役最先进舰载飞机的两倍。”

“F-35执行任务的灵活性还表现在:在高危险环境下,可以以隐身状态出战,即利用机内武器,有效通过敌防区,遂行纵深作战;面对低威胁时,F-35可以以非隐身状态出战,既通过外挂大量武器对敌目标实施有效打击,并可通过机载数据链系统与其他作战平台实施协同或联合作战。”

“F-35电子战系统的体系结构和技术主要基于美空军F/A-22“猛禽”多用途战斗机的电子战系统,但其成本和重量将只是F/A-22“猛禽”电子战系统的一半。与F/A-22一样,F-35电子战系统的核心是内嵌式的低可探测性雷达孔径……”

“F-35的最大飞行速度为马赫数1.6,飞机的机动性和敏捷性都优于现役的F-16和F/A-18C,作战半径可大于1100千米。”

多用途的舰载战斗机普遍列装已经成为发展趋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篇:

“为满足舰载要求,F-35C特别加大了翼面的几何尺寸,并采用了可折叠式机翼、起落架和机身结构也做了加强处理。美国海军宣称,该机的最大航程约为现役F/A-18E/F战机的两倍,并拥有内置式航炮、先进传感器与更大的载弹量。”

F-35C的机载综合电子战系统的综合化水平是世界上所有战斗机中最高的,通过F-35C的综合核心处理器(ICP),其综合电子战系统不仅和APG-81雷达相交联,还和其他的机载任务传感器相连通。当电子战系统的综合化程度达到了这个水平的时候,其机载光电分布式孔径系统(EODAS)传感器也可支持电子战系统的对抗措施。…… F-35C上的高度综合化的电子战系统可以将各种不同的传感器交联起来,并自动对比各种传感器探测到的威胁目标,经过信息过滤后,自动将最佳结果显示给飞行员,这极大地减轻了飞行员的工作负担。如此高的自动化水平使飞行员更为高效地掌握战场态势,从而大大缩短了飞行员实施电子对抗措施的决策和反应时间。”

“毫无疑问,美海军航空兵进入“隐身时代”,意味着它从海上发动的攻击将更加凌厉。这也将变相促进那些不能从美国购买隐身战机的国家,加速开发自己的新一代空中武器。”

“F-35的近距空战能力:
在近距空战中,提高近距格斗能力,最常用的手段是提高战斗机的机动性能,然而国外的研究成果表明,对于多用途战斗机,可以通过提高短距高性能空空导弹和头盔瞄准具等方法,降低对机动性能的需求,从而达到多用途飞机的均衡设计

美国兰德公司在《任务需要》报告中,针对三种具有不同机动能力的JSF战机的效能进行了分析。第一种是针对攻击任务优化设计飞机的性能(类似A-6飞机),第二种是类似三代机F-16一样对于多任务设计飞机性能,第三种是同四代机F-22类似的针对空中优势进行优化设计的飞机。

兰德公司研究结果表明,无论JSF的不同盘旋性能,面对未来的威胁,JSF的生存概率变化不大,都是40%~50%左右;当JSF装备头盔瞄准具和大离轴的导弹时,它可以占有先发射的优势,从而使生存概率都是提高到75%~80%左右。

可见F-35C飞机是装有大离轴角的短距导弹和头盔瞄准设备的四代机,在近距空战中与目前装备的三代及三代改飞机相比,尽管机动能力相当,但近距空战能力确仍然占有优势。”

“综上所述,F-35作为一款多用途飞机,在较强的对地打击的同时,仍然具有较强的制空作战能力。虽然F-35在综合作战能力上与F-22相比有一定的差距,但是和普遍装备的三代机以及未来其他国家装备的四代机相比仍然具有相当大的优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中有几个观点值得特别关注:

1、两篇文章都提到了F-35C的作战半径/航程是上一代舰载战斗机的两倍,我相信很多读者都会对这一点产生疑问。实际上,沈飞的研究员们是正确的。众所周知,四代机为了隐形,不能外挂武器或副油箱。但是,三代机除了Su-27系列外,在执行大部分任务时,都会携带副油箱起飞;三代机宣传的作战半径数据,也几乎全都是挂载了若干副油箱后的数据。因此,四代机为了达到与之相当的作战半径,只能将副油箱、保形油箱融合进机体内,扩大机内燃油量。

附部分战斗机的机内载油量:
F-16C:  3.1吨
F-15C:  6.1吨
F/A-18C:4.9吨
F/A-18E:6.8吨

F-22:   9.4吨(存疑)
F-35A:  8.3吨
F-35B:  6.1吨
F-35C:  8.9吨


其结果就是,F-22的内油量基本上相当于F-15加一个保形油箱,F-35A的内油量是F-16C的两倍还多。因此,F-35的内油作战半径甚至不小于三代机挂载若干副油箱时的作战半径:


(执行相同任务时、F-35C和F/A-18C的内、外油作战半径对比;JSF项目早期资料。目前F-35C内油作战半径有所缩短,但仍然有615海里)

当F-35C挂载副油箱之后,其作战半径就几乎是上一代舰载战斗机最大作战半径的两倍了。实际上,作战半径是F-35系列最有优势的地方之一;然而在普通军迷中,了解这一点的并不多。后文中还会提到这个问题。



作战半径的问题还有一个重要的推论,那就是机动性的衡量问题。目前,一般衡量战斗机机动性时,都会取50%的内油。但是,这对四代机而言是不正确的。因为四代机将副油箱融合进了机体内,就像三代机并不是每次任务都会携带副油箱一样,四代机也不会每次任务都满内油出战。

当F-16C和F-35A都取50%内油时,F-16可以返回600~700公里外的基地(或加油机空域),但F-35A的油量却足够它飞行1100~1200千米。这显然是不公平的,如果基地在600千米外,F-35A没必要保留这么多的燃油进入格斗。正确的对比方法应该是让F-35A保留飞行600~700千米的燃油量,再来计算其推重比和翼载荷。这时,F-35的保留的内油就不是50%,而可能只有25%~30%了。没有搞清楚这个问题,是很多分析文章得出“F-35的机动性和F-4一个档次”这一错误结论的根本原因之一。

关于四代机起飞载油不一定载满的问题,这里我想举一个不太严谨的例证:根据CD知名网友“草根设计师”的分析(http://lt.cjdby.net/thread-1346007-1-1.html),“鹘鹰”的空重是13.5吨,内燃油是7.5吨;假设两枚中距空空弹的重量是2 x 150公斤 = 0.3吨,两枚格斗弹的重量是2 x 90公斤 = 0.18吨;一般而言飞行员、干扰弹、滑油、机炮炮弹(如果有)的总重量是0.5吨(基本空重和使用空重的差值);如果“鹘鹰”携带40%的燃油起飞,则起飞总重量为:13.5 + 0.3 + 0.18 + 0.5 + 3 = 17.48吨



17.48吨,这个数字是不是很熟悉?中航工业在2012年珠海航展上向国外航空媒体公布的、“鹘鹰”的典型起飞重量是 —— 17.5吨。这真是巧合啊。


2、第二篇文章中,对近距格斗提出了这样的观点:

“国外的研究成果表明,对于多用途战斗机,可以通过提高短距高性能空空导弹和头盔瞄准具等方法,降低对机动性能的需求,从而达到多用途飞机的均衡设计”

文章引用了美国著名智库——兰德公司的一篇研究报告。该报告的全文可在这里下载:http://www.rand.org/content/dam/ ... orts/2007/MR719.pdf

报告的结论是很有趣的:不论JSF是有A-6、F-16还是F-22水平的机动性,面对未来的威胁(不是Su-27等已存在的战机)时,其生存概率都是40%~50%左右;而当其装备头盔瞄准具和大离轴的导弹时,不论其机动性是和A-6、F-16还是和F-22相当,其生存概率都能到75%~80%左右。这就意味着,面对未来威胁,在机动性不弱于A-6的前提下,提升格斗弹及其配套系统的水平,作战效果要好于继续提高机动性。简言之即,在机动性达到一定水平之后,格斗弹比机动性更重要

需要指出的是,兰德公司的这篇报告完成于1997年,是美国军方制定JSF性能指标时的直接参考之一。即便我们抛开兰德自己的可信度问题,沈飞引用这篇报告,说明他们对此观点有一定的认可度。

无独有偶,美国洛·马公司也表达过相似的观点:
“(洛·马副总裁)奥布莱恩说,在配备了新型格斗导弹的情况下,即使是1960年生产的老式F-4战斗机,也可以再近距格斗中和第四代(指F-16一代)战斗机同时干掉对方。如果干掉对方的同时不能保全自己,那么飞行员会选择和敌方保持距离。”
http://lt.cjdby.net/thread-1490173-1-1.html

可见,由于格斗弹性能发展的速度明显高于战斗机,在未来的近距格斗中,格斗弹及其配套系统的优劣,将对格斗的胜负起决定性作用。而对于隐身的四代机来说,即便是拥有F-22般的高机动性,也无法做到绝对的优势,也无法保证在击落敌机的同时100%地保全自己。(台风在近距对抗中“偶尔”可以“击落”F-22就是最好的证据。)因此,避免进入近距格斗,才是四代机的最基本的战术原则。洛·马就是这一观点的赞同者:

洛·马对4S里最后一个S——“Superior Avionics for Battle Awareness and Effectiveness”的倾向性解释是,“多次持续摆脱敌机后进入到视距外范围,利用网络中心战的感知能力多次运用超视距打击”,这和一般认为的BVR之后进入WVR是完全不同的。

很多读者可能会有这样的疑问,如果近距格斗中机动性不是那么重要,那么为什么四代机还这么重视机动性?答案是:视距外空战占位。与直觉上的看法不同,视距外空战并不是对射中距弹、比拼中距弹射程的游戏;在视距外空战中,利用态势感知和机动性进行先敌占位,才是制胜的关键。



以F-22、J-20为代表的重型四代机,拥有超音速巡航、较好的超音速机动能力,这是F-35、“鹘鹰”等中型四代机不具备的。在视距外占位方面,重型四代机有着明显的优势。同时,由于隐身,F-35、“鹘鹰”等中型四代机在进行视距外占位时,敌机难以发现本机,也就不会去做相应的对抗动作;因此,中型四代机的视距外空战能力是远远好于三代机及其改进型的。



综上而言,“鹘鹰”、F-35等中型四代机,在视距内的作战效能与重型四代机没有明显的差距;视距外作战效能低于重型四代机,但显著高于三代机及其改进型。这恐怕是沈飞决定发展中型四代机的一个重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是,如果中型四代机具有如此好的作战效能,我国空军为什么不采购?



答案是钱。“鹘鹰”比J-20便宜是没错,但是那是生产成本便宜;如果把大约300架j-20的生产成本拿去研发+生产“鹘鹰”,结果可能刚好也是300架“鹘鹰”。对于空军来说,显然不如全买J-20划算。而美国F-35的低成本,很大程度上是2400架的采购量分摊研发成本带来的,我们国家则完全没有可能采购这么多架。

那么,沈飞为什么研发“鹘鹰”?

其实答案显而易见,看看本文开头给出的两篇由沈飞研究员、工程师发表的文章吧:

《舰载战斗机的发展及趋势》 发表日期:2012年6月19日
《美国F-35C舰载战斗机研制始末》 发表日期:2012年10月13日


这里,我请各位读者注意下这两个发表日期。2012年6月19日,这是什么日子?

《疑似沈飞F-60公路照片集中讨论帖》 发表于 2012-6-21
http://lt.cjdby.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405564


6月19日,就是粽子第一次在高速公路上露面的前两天,大概就是粽子下线装车的日子。2012年10月13日呢?粽子首飞前两周。

所以,这两篇文章极有可能是沈飞故意挑选这个时间节点、进行的发文宣传。一方面是给《中国航空报》的订阅者,宣传“鹘鹰”的优点,另一方面也是对军迷的宣传,毕竟成飞J-20的成果使沈飞承担了更多的民间压力,沈飞急于证明自己。

然而遗憾的是,由于我国论坛当前对F-35一片乱黑的不正常风气,沈飞的这两篇高度肯定F-35C的文章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沈飞真是欲哭无泪啊。然后,沈飞就做出了一件很少见的事:直接在论坛上发软文。相信这篇文章各位读者至今都还有印象:《中国沈飞四代机特写图集 代号“鹘鹰”》http://bbs.tiexue.net/post_6292371_1.html

这篇文章被转载到超大后,笔者特地在该贴后进行了解读:http://lt.cjdby.net/forum.php?mo ... ;page=1#pid38534163
我的观点很明确:“国内没有几个军迷知道F-35的胖是因为作战半径大、内油量大,而几乎都认为是B型的原因;只有专业人员,才深刻地了解这一点”。

看看这篇贴子里的描述:“正面看鹘鹰与F35机身饱满程度有一拼。这主要是F35为了满足美军提出的苛刻战斗半径不得已增加了机身容积用于载油”;
再看看本文开头引用的那两篇文章:“为满足飞机扩大作战半径 …… F-35飞机机体采用了加大机身、机翼空间的设计,满足了承载大燃油载荷能力 …… 飞机的飞行距离是现役最先进舰载飞机的两倍。”、“该机的最大航程约为现役F/A-18E/F战机的两倍”,我都要怀疑这三篇文章是不是同一个人写的了。


可以说,沈飞的想法很明确,“鹘鹰”当前就是冲着中国海军去的。空军基本上确定不会要了,外销那是海军不要之后才会认真考虑的选项。根据论坛上的消息,海军大概会在今年年内进行海四的确定。那么,“鹘鹰”这块宝,中航工业和沈飞到底押的对不对呢?笔者认为,“鹘鹰”获胜的可能性更大。

第一点原因是,我国航空工业的产能不足。近些年来,中航工业集团越来越忙,呈现出明显的“供不应求”态势。沈飞的罗阳病逝于任上、空军购买Su-35就是最好的例证。空军400~500架J-20的订单,基本上是板上钉钉的了,要知道这个数字几乎是J-10的两倍。成飞的产能,恐怕很难同时满足空军、海军的需求。海军恐怕不会愿意屈居空军之后,而会倾向于选择沈飞。

第二,我国的航母吨位不足。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中国的10万吨级航母都不会出现。J-15、J-20这样的、美国都没有的、重型战斗机的组合,一艘航母能携带的数量是有限的,在数量上难以满足海军的要求。而且,中型四代机在挂载上劣势并不大。F-35由于取消了侧弹仓,获得了和F-22相当大小、甚至更深的主弹仓,可以挂载两枚2000磅级的JDAM,因而最大内弹仓挂载重量超过了F-22。另外,F-35在不需要隐身的作战条件下,具有8吨的内外总挂弹量,和Su-30相当。“鹘鹰”的情况应该与F-35类似。




(“首日隐形”概念在是F-35上最先得到实用的概念。当主要威胁被消灭后,F-35外挂出战,A、C型的最大载弹量高达18000磅,约合8.16吨)

第三则是一个潜在的优势:“鹘鹰”和J-15的配对,很像F-35C和F/A-18E/F。对于一个全新的领域,在缺乏实际使用经验的条件下,模仿成熟模式,是一条正确、有效的道路。


(对于决策者而言,模仿可以有效地降低风险,为全新的领域积累经验;而后才能知道什么样的道路最适合自己)

我们国家的航母应该采用什么模式,不论是哪个论坛都在争论。而且,从来没有一个各方都信服的结论。笔者认为,海军的专家也和军迷一样,都在争论这个问题;在没有实际使用经验的条件下,恐怕很难讨论出个各方都满意的结果来。工程上很多结论,都是靠足够多的实验、而不是纸面研究得来的,战术战法也是一样。中国应该造什么样的航母、用什么样的舰载机,在实际使用中得出结论是最可靠的。所以,在我们缺乏实际经验的条件下,模仿先进国家的成熟模式,是一条极有可能被采用的、低风险的道路,尽管这条道路最终有可能被证明并不完全适合于我们。

“鹘鹰”战机是由中航工业沈飞研发的新型战斗机,关于“鹘鹰”的性能如何,论坛、媒体上争论颇多。如果我们能获得沈飞自己对“鹘鹰”的评价,无疑将是一个重要的参考。

但是由于我国当前的国情,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这都是不现实的。然而,我们却可以通过一些特殊的方法略知一二。毫无疑问的是,鹘鹰是一款定位非常类似于F-35的战斗机;那么,沈飞对于F-35的评价,就显得十分有参考价值了。巧合的是,公开资料上确实有沈飞对于F-35的评价文章:

《舰载战斗机的发展及趋势》

a001.jpg (93.86 KB, 下载次数: 78)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3-2-27 17:33 上传


http://www.cnki.net/KCMS/detail/ ... &urlid=&yx=

《美国F-35C舰载战斗机研制始末》

a002.jpg (96.51 KB, 下载次数: 75)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3-2-27 17:33 上传


http://www.cnki.net/kcms/detail/ ... amp;dbname=CCND2012

下载不了的童鞋请点击这里查看全文:
第一篇:http://www.cannews.com.cn/2012/0625/208280.html
第二篇:http://www.cannews.com.cn/2012/1016/226925.html



这两篇文章的作者都叫“张勇”,也都是沈飞员工;但是职位却不一样,笔者不能确定是否为同一个人,沈飞可能有多个叫张勇的员工。当然这并不影响本文的分析。这两篇文章对F-35的评价是非常有趣的:

第一篇:

“最具代表性的舰载战斗机是美国的JSF“联合攻击战斗机”(F-35),F-35的主要技术特征是:隐身性能和高机动性,较强的对地攻击能力 …… 其中舰载型(CV)代表了未来舰载战斗机的发展方向。”

“为满足飞机扩大作战半径 …… F-35飞机机体采用了加大机身、机翼空间的设计,满足了承载大燃油载荷能力 …… 飞机的飞行距离是现役最先进舰载飞机的两倍。”

“F-35执行任务的灵活性还表现在:在高危险环境下,可以以隐身状态出战,即利用机内武器,有效通过敌防区,遂行纵深作战;面对低威胁时,F-35可以以非隐身状态出战,既通过外挂大量武器对敌目标实施有效打击,并可通过机载数据链系统与其他作战平台实施协同或联合作战。”

“F-35电子战系统的体系结构和技术主要基于美空军F/A-22“猛禽”多用途战斗机的电子战系统,但其成本和重量将只是F/A-22“猛禽”电子战系统的一半。与F/A-22一样,F-35电子战系统的核心是内嵌式的低可探测性雷达孔径……”

“F-35的最大飞行速度为马赫数1.6,飞机的机动性和敏捷性都优于现役的F-16和F/A-18C,作战半径可大于1100千米。”

多用途的舰载战斗机普遍列装已经成为发展趋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篇:

“为满足舰载要求,F-35C特别加大了翼面的几何尺寸,并采用了可折叠式机翼、起落架和机身结构也做了加强处理。美国海军宣称,该机的最大航程约为现役F/A-18E/F战机的两倍,并拥有内置式航炮、先进传感器与更大的载弹量。”

F-35C的机载综合电子战系统的综合化水平是世界上所有战斗机中最高的,通过F-35C的综合核心处理器(ICP),其综合电子战系统不仅和APG-81雷达相交联,还和其他的机载任务传感器相连通。当电子战系统的综合化程度达到了这个水平的时候,其机载光电分布式孔径系统(EODAS)传感器也可支持电子战系统的对抗措施。…… F-35C上的高度综合化的电子战系统可以将各种不同的传感器交联起来,并自动对比各种传感器探测到的威胁目标,经过信息过滤后,自动将最佳结果显示给飞行员,这极大地减轻了飞行员的工作负担。如此高的自动化水平使飞行员更为高效地掌握战场态势,从而大大缩短了飞行员实施电子对抗措施的决策和反应时间。”

“毫无疑问,美海军航空兵进入“隐身时代”,意味着它从海上发动的攻击将更加凌厉。这也将变相促进那些不能从美国购买隐身战机的国家,加速开发自己的新一代空中武器。”

“F-35的近距空战能力:
在近距空战中,提高近距格斗能力,最常用的手段是提高战斗机的机动性能,然而国外的研究成果表明,对于多用途战斗机,可以通过提高短距高性能空空导弹和头盔瞄准具等方法,降低对机动性能的需求,从而达到多用途飞机的均衡设计

美国兰德公司在《任务需要》报告中,针对三种具有不同机动能力的JSF战机的效能进行了分析。第一种是针对攻击任务优化设计飞机的性能(类似A-6飞机),第二种是类似三代机F-16一样对于多任务设计飞机性能,第三种是同四代机F-22类似的针对空中优势进行优化设计的飞机。

兰德公司研究结果表明,无论JSF的不同盘旋性能,面对未来的威胁,JSF的生存概率变化不大,都是40%~50%左右;当JSF装备头盔瞄准具和大离轴的导弹时,它可以占有先发射的优势,从而使生存概率都是提高到75%~80%左右。

可见F-35C飞机是装有大离轴角的短距导弹和头盔瞄准设备的四代机,在近距空战中与目前装备的三代及三代改飞机相比,尽管机动能力相当,但近距空战能力确仍然占有优势。”

“综上所述,F-35作为一款多用途飞机,在较强的对地打击的同时,仍然具有较强的制空作战能力。虽然F-35在综合作战能力上与F-22相比有一定的差距,但是和普遍装备的三代机以及未来其他国家装备的四代机相比仍然具有相当大的优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中有几个观点值得特别关注:

1、两篇文章都提到了F-35C的作战半径/航程是上一代舰载战斗机的两倍,我相信很多读者都会对这一点产生疑问。实际上,沈飞的研究员们是正确的。众所周知,四代机为了隐形,不能外挂武器或副油箱。但是,三代机除了Su-27系列外,在执行大部分任务时,都会携带副油箱起飞;三代机宣传的作战半径数据,也几乎全都是挂载了若干副油箱后的数据。因此,四代机为了达到与之相当的作战半径,只能将副油箱、保形油箱融合进机体内,扩大机内燃油量。

附部分战斗机的机内载油量:
F-16C:  3.1吨
F-15C:  6.1吨
F/A-18C:4.9吨
F/A-18E:6.8吨

F-22:   9.4吨(存疑)
F-35A:  8.3吨
F-35B:  6.1吨
F-35C:  8.9吨


其结果就是,F-22的内油量基本上相当于F-15加一个保形油箱,F-35A的内油量是F-16C的两倍还多。因此,F-35的内油作战半径甚至不小于三代机挂载若干副油箱时的作战半径:

a003.jpg (91.71 KB, 下载次数: 65)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3-2-27 17:37 上传


(执行相同任务时、F-35C和F/A-18C的内、外油作战半径对比;JSF项目早期资料。目前F-35C内油作战半径有所缩短,但仍然有615海里)

当F-35C挂载副油箱之后,其作战半径就几乎是上一代舰载战斗机最大作战半径的两倍了。实际上,作战半径是F-35系列最有优势的地方之一;然而在普通军迷中,了解这一点的并不多。后文中还会提到这个问题。



作战半径的问题还有一个重要的推论,那就是机动性的衡量问题。目前,一般衡量战斗机机动性时,都会取50%的内油。但是,这对四代机而言是不正确的。因为四代机将副油箱融合进了机体内,就像三代机并不是每次任务都会携带副油箱一样,四代机也不会每次任务都满内油出战。

当F-16C和F-35A都取50%内油时,F-16可以返回600~700公里外的基地(或加油机空域),但F-35A的油量却足够它飞行1100~1200千米。这显然是不公平的,如果基地在600千米外,F-35A没必要保留这么多的燃油进入格斗。正确的对比方法应该是让F-35A保留飞行600~700千米的燃油量,再来计算其推重比和翼载荷。这时,F-35的保留的内油就不是50%,而可能只有25%~30%了。没有搞清楚这个问题,是很多分析文章得出“F-35的机动性和F-4一个档次”这一错误结论的根本原因之一。

关于四代机起飞载油不一定载满的问题,这里我想举一个不太严谨的例证:根据CD知名网友“草根设计师”的分析(http://lt.cjdby.net/thread-1346007-1-1.html),“鹘鹰”的空重是13.5吨,内燃油是7.5吨;假设两枚中距空空弹的重量是2 x 150公斤 = 0.3吨,两枚格斗弹的重量是2 x 90公斤 = 0.18吨;一般而言飞行员、干扰弹、滑油、机炮炮弹(如果有)的总重量是0.5吨(基本空重和使用空重的差值);如果“鹘鹰”携带40%的燃油起飞,则起飞总重量为:13.5 + 0.3 + 0.18 + 0.5 + 3 = 17.48吨

a004.jpg (68.58 KB, 下载次数: 7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3-2-27 17:40 上传



17.48吨,这个数字是不是很熟悉?中航工业在2012年珠海航展上向国外航空媒体公布的、“鹘鹰”的典型起飞重量是 —— 17.5吨。这真是巧合啊。


2、第二篇文章中,对近距格斗提出了这样的观点:

“国外的研究成果表明,对于多用途战斗机,可以通过提高短距高性能空空导弹和头盔瞄准具等方法,降低对机动性能的需求,从而达到多用途飞机的均衡设计”

文章引用了美国著名智库——兰德公司的一篇研究报告。该报告的全文可在这里下载:http://www.rand.org/content/dam/ ... orts/2007/MR719.pdf

报告的结论是很有趣的:不论JSF是有A-6、F-16还是F-22水平的机动性,面对未来的威胁(不是Su-27等已存在的战机)时,其生存概率都是40%~50%左右;而当其装备头盔瞄准具和大离轴的导弹时,不论其机动性是和A-6、F-16还是和F-22相当,其生存概率都能到75%~80%左右。这就意味着,面对未来威胁,在机动性不弱于A-6的前提下,提升格斗弹及其配套系统的水平,作战效果要好于继续提高机动性。简言之即,在机动性达到一定水平之后,格斗弹比机动性更重要

需要指出的是,兰德公司的这篇报告完成于1997年,是美国军方制定JSF性能指标时的直接参考之一。即便我们抛开兰德自己的可信度问题,沈飞引用这篇报告,说明他们对此观点有一定的认可度。

无独有偶,美国洛·马公司也表达过相似的观点:
“(洛·马副总裁)奥布莱恩说,在配备了新型格斗导弹的情况下,即使是1960年生产的老式F-4战斗机,也可以再近距格斗中和第四代(指F-16一代)战斗机同时干掉对方。如果干掉对方的同时不能保全自己,那么飞行员会选择和敌方保持距离。”
http://lt.cjdby.net/thread-1490173-1-1.html

可见,由于格斗弹性能发展的速度明显高于战斗机,在未来的近距格斗中,格斗弹及其配套系统的优劣,将对格斗的胜负起决定性作用。而对于隐身的四代机来说,即便是拥有F-22般的高机动性,也无法做到绝对的优势,也无法保证在击落敌机的同时100%地保全自己。(台风在近距对抗中“偶尔”可以“击落”F-22就是最好的证据。)因此,避免进入近距格斗,才是四代机的最基本的战术原则。洛·马就是这一观点的赞同者:

洛·马对4S里最后一个S——“Superior Avionics for Battle Awareness and Effectiveness”的倾向性解释是,“多次持续摆脱敌机后进入到视距外范围,利用网络中心战的感知能力多次运用超视距打击”,这和一般认为的BVR之后进入WVR是完全不同的。

很多读者可能会有这样的疑问,如果近距格斗中机动性不是那么重要,那么为什么四代机还这么重视机动性?答案是:视距外空战占位。与直觉上的看法不同,视距外空战并不是对射中距弹、比拼中距弹射程的游戏;在视距外空战中,利用态势感知和机动性进行先敌占位,才是制胜的关键。

a005.jpg (28.49 KB, 下载次数: 68)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3-2-27 17:40 上传



以F-22、J-20为代表的重型四代机,拥有超音速巡航、较好的超音速机动能力,这是F-35、“鹘鹰”等中型四代机不具备的。在视距外占位方面,重型四代机有着明显的优势。同时,由于隐身,F-35、“鹘鹰”等中型四代机在进行视距外占位时,敌机难以发现本机,也就不会去做相应的对抗动作;因此,中型四代机的视距外空战能力是远远好于三代机及其改进型的。

a006.jpg (50.16 KB, 下载次数: 67)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3-2-27 17:41 上传



综上而言,“鹘鹰”、F-35等中型四代机,在视距内的作战效能与重型四代机没有明显的差距;视距外作战效能低于重型四代机,但显著高于三代机及其改进型。这恐怕是沈飞决定发展中型四代机的一个重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是,如果中型四代机具有如此好的作战效能,我国空军为什么不采购?

a007.jpg (47.73 KB, 下载次数: 6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3-2-27 17:41 上传



答案是钱。“鹘鹰”比J-20便宜是没错,但是那是生产成本便宜;如果把大约300架j-20的生产成本拿去研发+生产“鹘鹰”,结果可能刚好也是300架“鹘鹰”。对于空军来说,显然不如全买J-20划算。而美国F-35的低成本,很大程度上是2400架的采购量分摊研发成本带来的,我们国家则完全没有可能采购这么多架。

那么,沈飞为什么研发“鹘鹰”?

其实答案显而易见,看看本文开头给出的两篇由沈飞研究员、工程师发表的文章吧:

《舰载战斗机的发展及趋势》 发表日期:2012年6月19日
《美国F-35C舰载战斗机研制始末》 发表日期:2012年10月13日


这里,我请各位读者注意下这两个发表日期。2012年6月19日,这是什么日子?

《疑似沈飞F-60公路照片集中讨论帖》 发表于 2012-6-21
http://lt.cjdby.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405564


6月19日,就是粽子第一次在高速公路上露面的前两天,大概就是粽子下线装车的日子。2012年10月13日呢?粽子首飞前两周。

所以,这两篇文章极有可能是沈飞故意挑选这个时间节点、进行的发文宣传。一方面是给《中国航空报》的订阅者,宣传“鹘鹰”的优点,另一方面也是对军迷的宣传,毕竟成飞J-20的成果使沈飞承担了更多的民间压力,沈飞急于证明自己。

然而遗憾的是,由于我国论坛当前对F-35一片乱黑的不正常风气,沈飞的这两篇高度肯定F-35C的文章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沈飞真是欲哭无泪啊。然后,沈飞就做出了一件很少见的事:直接在论坛上发软文。相信这篇文章各位读者至今都还有印象:《中国沈飞四代机特写图集 代号“鹘鹰”》http://bbs.tiexue.net/post_6292371_1.html

这篇文章被转载到超大后,笔者特地在该贴后进行了解读:http://lt.cjdby.net/forum.php?mo ... ;page=1#pid38534163
我的观点很明确:“国内没有几个军迷知道F-35的胖是因为作战半径大、内油量大,而几乎都认为是B型的原因;只有专业人员,才深刻地了解这一点”。

看看这篇贴子里的描述:“正面看鹘鹰与F35机身饱满程度有一拼。这主要是F35为了满足美军提出的苛刻战斗半径不得已增加了机身容积用于载油”;
再看看本文开头引用的那两篇文章:“为满足飞机扩大作战半径 …… F-35飞机机体采用了加大机身、机翼空间的设计,满足了承载大燃油载荷能力 …… 飞机的飞行距离是现役最先进舰载飞机的两倍。”、“该机的最大航程约为现役F/A-18E/F战机的两倍”,我都要怀疑这三篇文章是不是同一个人写的了。


可以说,沈飞的想法很明确,“鹘鹰”当前就是冲着中国海军去的。空军基本上确定不会要了,外销那是海军不要之后才会认真考虑的选项。根据论坛上的消息,海军大概会在今年年内进行海四的确定。那么,“鹘鹰”这块宝,中航工业和沈飞到底押的对不对呢?笔者认为,“鹘鹰”获胜的可能性更大。

第一点原因是,我国航空工业的产能不足。近些年来,中航工业集团越来越忙,呈现出明显的“供不应求”态势。沈飞的罗阳病逝于任上、空军购买Su-35就是最好的例证。空军400~500架J-20的订单,基本上是板上钉钉的了,要知道这个数字几乎是J-10的两倍。成飞的产能,恐怕很难同时满足空军、海军的需求。海军恐怕不会愿意屈居空军之后,而会倾向于选择沈飞。

第二,我国的航母吨位不足。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中国的10万吨级航母都不会出现。J-15、J-20这样的、美国都没有的、重型战斗机的组合,一艘航母能携带的数量是有限的,在数量上难以满足海军的要求。而且,中型四代机在挂载上劣势并不大。F-35由于取消了侧弹仓,获得了和F-22相当大小、甚至更深的主弹仓,可以挂载两枚2000磅级的JDAM,因而最大内弹仓挂载重量超过了F-22。另外,F-35在不需要隐身的作战条件下,具有8吨的内外总挂弹量,和Su-30相当。“鹘鹰”的情况应该与F-35类似。

a008.jpg (829.81 KB, 下载次数: 7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3-2-27 17:46 上传



F-35A_最大外挂.jpg (75.38 KB, 下载次数: 68)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3-2-27 17:47 上传


(“首日隐形”概念在是F-35上最先得到实用的概念。当主要威胁被消灭后,F-35外挂出战,A、C型的最大载弹量高达18000磅,约合8.16吨)

第三则是一个潜在的优势:“鹘鹰”和J-15的配对,很像F-35C和F/A-18E/F。对于一个全新的领域,在缺乏实际使用经验的条件下,模仿成熟模式,是一条正确、有效的道路。

a009.jpg (87.54 KB, 下载次数: 7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3-2-27 17:47 上传


(对于决策者而言,模仿可以有效地降低风险,为全新的领域积累经验;而后才能知道什么样的道路最适合自己)

我们国家的航母应该采用什么模式,不论是哪个论坛都在争论。而且,从来没有一个各方都信服的结论。笔者认为,海军的专家也和军迷一样,都在争论这个问题;在没有实际使用经验的条件下,恐怕很难讨论出个各方都满意的结果来。工程上很多结论,都是靠足够多的实验、而不是纸面研究得来的,战术战法也是一样。中国应该造什么样的航母、用什么样的舰载机,在实际使用中得出结论是最可靠的。所以,在我们缺乏实际经验的条件下,模仿先进国家的成熟模式,是一条极有可能被采用的、低风险的道路,尽管这条道路最终有可能被证明并不完全适合于我们。


关于鹘鹰的空重:

很多ID说我的立场有问题,“为了粉F-35而粉”,那我就直接列举几个本坛上著名ID对“鹘鹰”空重的观点好了,纯引用,没有夹杂任何私货。

【小飞猪】“歼-31配备的RD-93发动机,按照相关指标,两部RD-93的总推力还不如一部F-135,重量却高于后者,即使考虑到未来可能换装国产9500涡扇中推发动机,推力可以与F-135相近,但是考虑到发动机本身的重量,加上双发机比单发战斗机多一套发动机控制系统、油管等,因此歼-31空重几乎肯定比F-35只重不轻

http://lt.cjdby.net/thread-1468587-1-1.html


【TSQ】“空重很难从从外观看出道道来,这方面个人看法是13吨左右

http://lt.cjdby.net/thread-1470660-1-1.html


【草根设计师】空重: 13500公斤

http://lt.cjdby.net/thread-1346007-1-1.html


附注:F-35A基本空重12.6吨,使用空重13.2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送朱宝鎏老先生对于战斗机单双发对空重的影响的观点:

来源:《战斗机用单发好还是双发好》,《兵器知识》1997年第07期。


再附送一个pupu对鹘鹰的看法:

http://lt.cjdby.net/thread-1407814-1-1.html


我说一句“鹘鹰的空重比F-35大”就是脑残F-35粉了,敢问小飞猪等大神是什么?

关于鹘鹰的空重:

很多ID说我的立场有问题,“为了粉F-35而粉”,那我就直接列举几个本坛上著名ID对“鹘鹰”空重的观点好了,纯引用,没有夹杂任何私货。

【小飞猪】“歼-31配备的RD-93发动机,按照相关指标,两部RD-93的总推力还不如一部F-135,重量却高于后者,即使考虑到未来可能换装国产9500涡扇中推发动机,推力可以与F-135相近,但是考虑到发动机本身的重量,加上双发机比单发战斗机多一套发动机控制系统、油管等,因此歼-31空重几乎肯定比F-35只重不轻

http://lt.cjdby.net/thread-1468587-1-1.html


【TSQ】“空重很难从从外观看出道道来,这方面个人看法是13吨左右

http://lt.cjdby.net/thread-1470660-1-1.html


【草根设计师】空重: 13500公斤

http://lt.cjdby.net/thread-1346007-1-1.html


附注:F-35A基本空重12.6吨,使用空重13.2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送朱宝鎏老先生对于战斗机单双发对空重的影响的观点:

b005.jpg (62.38 KB, 下载次数: 49)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3-2-27 17:51 上传


来源:《战斗机用单发好还是双发好》,《兵器知识》1997年第07期。


再附送一个pupu对鹘鹰的看法:

http://lt.cjdby.net/thread-1407814-1-1.html


我说一句“鹘鹰的空重比F-35大”就是脑残F-35粉了,敢问小飞猪等大神是什么?
为了防止某些ID说我是“沈粉成黑”,放两个链接镇楼

http://lt.cjdby.net/thread-1131216-1-1.html

http://weibo.com/1656809522/ezVjhiM96ni
目测又要血雨腥风,召唤TSQ starolf
楼主辛苦了 慢慢看
韩五记谈310的贴子

放心谁都知道因为F35韩五记都说了些什么,不会有人误会的
料备的很足额,强势围观下
得看这个研制费,海军愿意出不
仅从公开资料分析,LZ的说法不错。
不公开的论坛上没人知道,用不着讨论。
另外17.48的起飞重量,作战半径有多少?
有理有据,写的不错
学习,围观,静等海军对海四的选择
这种先入为主的东西有啥可看的?尤其是截屏引用别人的发言,这与断章取义那就是一个概念,完全无视!
难得好文,分析的很好——虽然偶是重4党


看完了,不得不说LZ还是在说F35

F35和310并不能等同,F35是攻击机去实现制空,310是很干脆的多用途,或者说310就是隐版的单座J16 (空军对它没兴趣的原因也在这里)

看完了,不得不说LZ还是在说F35

F35和310并不能等同,F35是攻击机去实现制空,310是很干脆的多用途,或者说310就是隐版的单座J16 (空军对它没兴趣的原因也在这里)
浅谈看成暗淡了
敢上九天揽月 发表于 2013-2-27 18:11
有理有据,写的不错
沈飞的一个人能代表沈飞吗?一大堆的截屏 能代表事实吗?

这与其说是在说J21还不是说是在为F35扯大旗呢。可惜F35现在就烂泥一堆。

一大堆主观为主的东西贴出来,除了表明作者自己的倾向性以外,其他的还真看不出来。


笑死啊M 发表于 2013-2-27 18:18
沈飞的一个人能代表沈飞吗?一大堆的截屏 能代表事实吗?

这与其说是在说J21还不是说是在为F35扯大旗呢 ...


F35的本职工作一直就没问题
出问题的是硬加上去的制空能力,况且就那身材还能做到50度可控,水平其实很高了,继续增强发动机吧
笑死啊M 发表于 2013-2-27 18:18
沈飞的一个人能代表沈飞吗?一大堆的截屏 能代表事实吗?

这与其说是在说J21还不是说是在为F35扯大旗呢 ...


F35的本职工作一直就没问题
出问题的是硬加上去的制空能力,况且就那身材还能做到50度可控,水平其实很高了,继续增强发动机吧
韩五记 发表于 2013-2-27 17:50
关于鹘鹰的空重:

很多ID说我的立场有问题,“为了粉F-35而粉”,那我就直接列举几个本坛上著名ID对“鹘 ...
不31舰载估计超16t,而且现在的31应该还是md的x阶段
鹘鹰的后面不仅仅一个海四,2013是一个新起点,很多项目进了孵化箱,明后年扎堆下线的新机一年见到3、4个不是什么稀奇哦。
他乡射手 发表于 2013-2-27 18:22
不31舰载估计超16t,而且现在的31应该还是md的x阶段
上舰增加10-15%

孙的采访说一般增加10%,应该就是本国水平
楼主分析很不错的
沈飞的一个人能代表沈飞吗?一大堆的截屏 能代表事实吗?

这与其说是在说J21还不是说是在为F35扯大旗呢 ...
无知者,无畏。
31001的重量控制相对沈霍伊近些年的其他作品来说已经算是很成功了,在国内也算数一数二。

某地群众表示这东西都不像是沈霍伊的产品了。
如果随意轻视任何一款作战装备的话,是要为此付出代价的。
顺便提一句,维护论坛风气靠大家!
400~500架j-20裤衩过红,目测300是上限。除非j-20上航母。
j-20多用途性能不好,未来肯定有一款飞机辅助,但这是j-16的工作,空军肯定没310的需求。
舰载战斗机不好说,就作战效能来看,重型机是大于中型机的。要不是苏联垮台,f-14也不会退的那么快。中国对付美国上中型机没戏,除非310放大,否则就纯是一个练手的东西了。
有几个其实他们不是无畏的无知者,而是无耻的歪曲者。
我还是很看好骨头鹰的
我还是很看好骨头鹰的
数学真心不合格, 那个17.48只是使用空重啊,楼主忘了加入燃油的重量了。
楼主分析的不错!
哎我去,如此大作,膜拜一下
40%的内油。
i6y6 发表于 2013-2-27 18:46
数学真心不合格, 那个17.48只是使用空重啊,楼主忘了加入燃油的重量了。

他算的对,只是写计算少写了,意思正确,40%内油三吨左右。
韩五记 发表于 2013-2-27 17:51
为了防止某些ID说我是“沈粉成黑”,放两个链接镇楼

http://lt.cjdby.net/thread-1131216-1-1.ht ...
哪为啥md海军计划用f18e负责舰队防空,然后用6代机代替啊?

他乡射手 发表于 2013-2-27 18:22
不31舰载估计超16t,而且现在的31应该还是md的x阶段
如果用推重比10的先进中推,海粽子的推重比还是可以到0.9的
LZ分析得有理有论,难得的好文,虽然个人推崇重4,推崇重4上舰。
另外,LZ的观点,把F35与骨头鹰绑在一起,估计能对目前乱喷F35的现象,有所遏制。
i6y6 发表于 2013-2-27 18:46
数学真心不合格, 那个17.48只是使用空重啊,楼主忘了加入燃油的重量了。
抱歉抱歉,数学是没问题的,写文章的时候少打了个“+3”[:a9:]
《我国的航母吨位不足。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中国的10万吨级航母都不会出现》-由此可见作者只是站在自我意识的想象角度,完全脱离国家走出去的战略整体发展方向和中国所面对的现实威胁;F35既然可以拉起“民主战斗机”的大旗,那未来鹘鹰就不能打出“解放战斗机”的旗号?这种三步不敢出门的小农思想何以强国复兴还加分!


离轴空空蛋到底能对未来空战产生多大的影响

我表示存疑

速度和机动性是鱼和熊掌之间的关系,如果在战机上表现的还不那么矛盾——在小舵面高速空空蛋上恐怕就更显而易见了

战斗机的机动性保证了它不管是在超视距还是狗斗阶段都是有可能甩掉空空蛋的

而楼主的论述不免让人联想到枪跳22和排队枪毙

离轴空空蛋到底能对未来空战产生多大的影响

我表示存疑

速度和机动性是鱼和熊掌之间的关系,如果在战机上表现的还不那么矛盾——在小舵面高速空空蛋上恐怕就更显而易见了

战斗机的机动性保证了它不管是在超视距还是狗斗阶段都是有可能甩掉空空蛋的

而楼主的论述不免让人联想到枪跳22和排队枪毙
错误的模板,错误的结果!
话说楼主怎不继续托F35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