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35的空战能力(转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18:31:03



由于二者皆是其时代 MD 最重型的单发超音速战斗机,不少人将 F-35 “闪电” 比作半个世纪前服役的 F-105 “雷公”,其实这还是抬举 F-35 了。F-105 与 F-35 一样是差劲的空战平台,但是利用当时雷达的性能缺陷,高速超低空穿透的 “雷公”,毫无疑问是比 F-35 更出色的纵深打击飞机 (相对所需对抗的防空体系而言)。


胖得像只小猪的 A-7 才是概念上与 F-35 最接近的型号。


F-35 的空战能力设定,以有效对抗无体系支撑的经典版 MiG-29 为目标。


除了自身利益与 F-35 项目的成功栓在一根绳子上的大叔大婶们之外,现在几乎已经没有人怀疑 F-35 空战能力鸡肋的事实,但明了其中缘由的,却仍然不多。要理解问题的根源,就必须回溯至 F-35 基本概念逐渐成形的 1980 年代。当时 MD 已在研制拟取代 F-15 的先进战术战斗机 Advanced Tactical Fighter (技术风险较小的洛马 F-22 最终胜出);纵深空中打击力量由强悍的 F-111 挑大梁,双重任务战斗机 F-15E 即将服役,北约欧洲盟国的 “狂风” 相当于迷你版 F-111,虽然缺乏 F-111 的航程载荷性能,但超低空突防能力不可小觑,MD 海军正秘密研制相当于缩小版 B-2 的 A-12 “复仇者” II 隐形战术轰炸机,可望在 1990 年代取代航母甲板上德高望重,但生存能力已然很成问题的 A-6E,并随后接替 F-111,成为空军的主要战术及战役级纵深突击力量。换句话说,以隐形性能求生存的新一代高性能战斗机和纵深打击飞机皆已在研,现役的 F-15C,F-111,“狂风” 等型号的战斗力也不同凡响,北约集团制空战斗机和高端战术打击飞机兵力结构较为理想,现代化计划也在按部就班地推进,与此同时,以支援前线地面部队为主要任务的轻型战斗轰炸机和攻击机部队却面临着迫在眉睫的危机。


技术成熟,战斗力强劲的 F-15C 开始部署时,MiG-29 刚批量装备部队,Su-27 则尚未形成战斗力,MD 的制空战斗机对 SX 维持着明显的技术和战术性能优势。


F-111F 低空投掷 “蛇眼” 炸弹,弹尾拉出阻力伞,以增大与载机分离的速度,避免爆炸破片危及投弹飞机。巡航飞行时收入机腹弹舱以减少阻力的 AVQ-26 瞄准吊舱处于部署状态。


德国空军的 “野鼬鼠”,以猎杀防空导弹雷达系统为主要任务的 “狂风” ECR 战斗轰炸机。


A-12 设想图

  
1980 年代 MD 空军的前线对地攻击平台由 F-16,A-7,A-10 三架马车组成。F-16 作为二线制空战斗机是称职的,足以屠杀 SX 以 MiG-23 为代表,数量庞大,性能平常的前线战术飞机,但作战半径短,抗打击能力差,飞行速度过高,轰炸精度低,实在称不上理想的轻型战术轰炸机 (和平时期打靶时,俯冲轰炸的 F-16 依靠机载电脑计算投弹轨迹,攻击精度倒还不错,可是到了敌方的高射炮火猛烈还击的海湾战场上,F-16 手忙脚乱地投下的无控炸弹的落点,可就与瞄准点相差了十万八千里)。A-7 和 A-10 载弹量大,突击火力强,且结构皮实,然而飞行速度慢,加速性差,爬升率低,既无自卫空战能力,又不能有效对抗新一代的 SX 野战防空导弹。此外上述型号都缺乏夜战能力,无法可靠地歼灭已开始规模化引入夜视器材的 SX 装甲部队,MD 的近距空中支援力量眼看就要彻底失效,急需更新。为缩短研发进程,替换型号将在现有机型基础上研制,参与竞标的包括安装 F100 加力涡扇的 YA-7F,配备与头盔随动的先进红外传感器转塔的 F-16B,及携带 “蓝盾” 吊舱组合的 A-10B 。随着 SX 的解体,前线战术轰炸机紧急更新计划无疾而终,但 MD 已获得了大量珍贵的数据。迟缓的 A-10 “疣猪” 配备吊舱后虽获得了全天候作战能力,但生存力毫无起色;F-16 速度过快,结构不够坚固,作战半径和滞空时间也无法满足要求,随动红外转塔却极有价值 ;低超音速的 A-7F 的飞行性能十分适合执行近距空中支援任务,主要缺陷是机内燃油不足。


A-10C 装上了攻击吊舱,但为的是追踪游击武装。高强度战场上 “疣猪” 的生存力接近于零。


YA-7F 机身拉长,以容纳 F100 发动机。F-35 概念上相当于增大航程,经济版隐形的 A-7F。


海湾战争中,F-16 轰炸效果低劣,A-10 则被红外制导近程防空导弹击落 6 架,进一步坚定了 MD 空军替换轻型战术打击飞机的决心。新一代低端战斗机是三军联合项目,其单发构型由海军陆战队的 STOVL 性能需求和空军控制成本的希望共同决定,海军虽然想要双发飞机,但作为持股最少的军种没有权利叽叽歪歪。空军和陆战队想要的都是近距支援平台,因此界定性能时便以上述攻击机选型竞争中得到的技术数据为基础,结合海湾战争的经验教训和对未来战场的想定 (爆发于波斯湾,前华约国家等,敌方空中兵力已基本被压制,剩下的作战力量以装甲部队和野战防空系统为主),将未来的联合打击战斗机定位为 600 海里级作战半径,经济版隐形的轻型战术轰炸机,其空战能力足以对抗漏过 F-22 巡逻线的零星经典版 MiG-29 等级的战斗机即可。空军有 F-22 压阵,又能以 E-8 等大型情报飞机提供目标引导,出于节约成本的考虑,原本不打算给联合打击战斗机配备雷达,但海军和陆战队的飞机没有 F-22 撑腰,也无法指望专业 ISR 平台的持续支持,必须拥有自主搜索目标和起码的空战能力,空军将领中 F-16 飞行员出身的甚多,这帮人对空战能力太菜的设计显然也难以接受,F-35 因此最终还是配备了先进的 AESA 雷达。F-35A 结构强化到 9 g 过载 (试飞中拉出过 9.9 g),也是 F-16 帮坚持的结果,按照兰德公司的设想,联合打击战斗机强度达到 7.33 g 就够了 (为控制重量,F-35B 和 F-35C 分别按 7 g 和 7.5 g 过载设计,兰德公司果然大有先见之明)。

既然预定对手是性能没什么了不起的 MiG-29,F-35 空战能力不强就完全合情合理了 (MD 海军鼓吹 F/A-18E/F 能取代 F-14,依据也是想定威胁为 MiG-29,至于亚太地区爬满了更为强悍的 “侧卫” 系列战斗机的事实,国会没有必要知道)。在控制预算,优先满足对地打击性能的方针指导下,能造出强悍的轻型制空战斗机才是怪事。围绕近距空中支援任务设计,机翼后掠角与 A-7 系列相似的 F-35 超音速性能低劣,跨音速加速性差,隐形状态下空空导弹携载量有限 (洛马宣称的 6 枚 AIM-120 密集安装至少目前还是镜花水月,以后能否实现也没有定数),雷达功率孔径不足,加上不具备全向宽频段隐形能力,与拥有先进防空体系支撑的重型高性能制空战 斗机遭遇时,将处于十分不利的境地。F-35 只在前向 29 度锥角内是真正的隐形飞机,其它方向上的雷达反射信号控制水平远不能与 F-22 相比 (配备 AESA 雷达的 F-15 和 “侧卫” 级重型战斗机如果从斜前方接近,能在 50 海里甚至更远距离上烧穿 F-35,此时 F-35 尚远未进入其 AIM-120 导弹的不可逃逸区,先敌发射是没戏喽,接下来的超视距导弹对决中,武器数量大,飞行性能占上风的 F-15,“侧卫” 等的优势是异常明显的),尤其缺乏对抗分米波雷达的能力 (空军预警飞机雷达的典型工作波长是 20 厘米),欧洲战斗机厂商宣称预警机支持下的 “台风” 能轻易解决 F-35,并不完全是自卖自夸。

格斗导弹的离轴发射能力不断增强,不可逃逸区范围日渐扩展,加上先进战斗机红外传感器的普及,使得传统的近距缠斗基本不再可能出现。假定双方武器射程相似,格斗空战的结局将主要取决于导弹性能,战斗机红外/光电对抗能力,以及运气的好坏,F-35 高亚音速机动性不如高性能制空战斗机的缺陷因此无伤大雅。真正会在格斗空战中要了 F-35 小命的弱点,是其糟糕的超音速性能。F-35 设计冲刺速度为 1.6 倍音速,但因其不能超巡,跨音速加速性能差,推重比太低,无法在剧烈机动的状态下维持较高飞行速度,实战中能跑到 1.4 倍音速就不错了 (试飞中 F-35A 达到 1.6 倍音速后蒙皮出现起泡等损伤,问题尚未得到解决)。F-15 和 “侧卫” 使用推重比 7.5 级发动机,“台风” 使用推重比 9.0 级发动机,携带典型空空导弹载荷 (8 枚) 时,即能以 1.8 倍音速接敌,巡航高度超出 F-35 数千米,跨音速加速时间和超音速回转半径也远低于 F-35 的水平,发动机升级后飞行性能的优势将更加明显。由于格斗导弹能量水平不及超视距拦射导弹,发射平台的动力性能差异对交战结果的影响就更为明显,高性能战斗机可利用其能量优势,在 F-35 导弹的不可逃逸区外开火,随即迅速脱离。F-35 机动性差,红外特征强烈,以其为目标的格斗导弹采用发射后锁定模式也基本没有脱靶危险,敌方战斗机能够充分发挥飞行性能优势,采用类似超视距空战的接敌策略,始终保持在 F-35 武器的射程之外。近些年来,格斗导弹性能的飞跃式发展使近距格斗向 “互相确保摧毁” 的方向漂移,但 “互相确保摧毁” 的前提是双方战斗机飞行性能没有根本差距,作为小型战术轰炸机设计的 F-35 的飞行性能与顶级制空战斗机相去甚远,格斗空战中将处于明显的劣势。

洛马鼓吹的以 AESA 雷达软杀伤对方超视距导弹的战法看上去很美,实际上做不到,原因如下
1. 超视距空空弹的数据信道工作波段是 L 波段 (分米波区间),对厘米波段的 APG-81 完全是充耳不闻
2. 雷达波束无法实现激光般的高度聚焦,能投射到导弹弹身上的能量密度很低,加之超视距空空弹的指令接收天线指向远离 F-35 雷达天线的方向,能从导弹数据信道渗入其电子系统的雷达能量就更少了,空空导弹采取简单的加固措施,便足以击败 F-35 以 AESA 雷达扰乱其内部元件功能的企图
3. 高功率照射来袭导弹的雷达波束本身即是邀请反辐射导弹攻击的理想目标

而且即使雷达照射能起到软杀伤效果,收益最大的也不会是 F-35,而是雷达功率孔径更大的重型战斗机,如 F-22,J-20,F-15,“侧卫” 等。

如果装备 “流星” 一类的冲压发动机空空导弹,F-35 对抗常规战斗机时的日子会好过很多,接战距离成倍增加后,经济版隐形的效果就出来了,英国和意大利就是这么打算的。但是超视距导弹杀伤概率有限,F-35 隐形状态武器载荷不够 (”流星“ 的体积比 AIM-120 大,6 发密集挂载是不用想了),多机对多机空战中相当一部分敌机将成功突破 "流星“ 弹幕,逼近到能够烧穿 F-35 隐形屏障的距离,速度较慢的 F-35 不可避免地将进入不利于己的格斗空战。

超视距导弹飞行时间长,对手有充分的机会以电子对抗手段降低其杀伤概率,历史上屠杀菜鸟级对手时,超视距发射的 AIM-120 只有 40% 的成功率,敌机为配备先进航电的重型制空战斗机时,超视距空空弹的杀伤概率不大可能超过 20%。假定升级版 (配备 AESA 雷达和先进红外传感器,但不换装超巡发动机) J-11 与 F-35 展开 10 机对 10 机空战,每架 J-11 携带 6 枚中距弹,4 枚格斗弹,每架 F-35 携带 4 发 ”流星“,不带格斗弹,F-35 抢先开火,”流星“ 杀伤概率 20%,则 F-35 导弹耗尽时,仍有 4 架 J-11 完好无损。实际上由于 ”流星“ 导弹制导系统缺乏多样性,相互独立的杀伤概率不大可能出现 (对方的干扰手段如果对 1 枚导弹奏效,就会对所有导弹都奏效),且 J-11 庞大的机体对现役空空弹的小尺寸战斗部的破坏效果有很强的抵抗力,F-35 导弹用完时能击落击伤 5 架 J-11 就不错了。就算只剩 4 架 J-11,但这 4 架重型战斗机仍载有 40 枚空空导弹,而 F-35 已经弹尽粮绝,且又无法逃跑。假定 J-11 中距弹杀伤概率 10% (J-11 已经逼近到 F-35 雷达烧穿距离以内了,可以由载机引导中距弹接敌,但隐形目标毕竟比常规飞机难追踪,因此取较低杀伤概率),格斗弹杀伤概率 50% (飞行时间短,全程处于锁定目标状态的格斗弹杀伤概率一向比中距弹高,F-35 红外特征异常强烈,机动规避能力差,导弹耗尽后又无力还击,J-11 格斗弹的效能将非常出色),那么 24 枚中距弹和 16 枚格斗弹飞出去后,F-35 最多剩下 2 架。4 架 J-11 与 2 架 F-35 炮战,结论不会有任何争议。最后交换比为 6:10,J-11 胜出。

上述想定假设 F-35 抢先开火,而 J-11 在进入雷达烧穿距离前始终不发射导弹。实战中 F-35 打开弹舱发射中距弹时,瞬间增大的雷达发射特征将提供宝贵的预警,J-11 可利用这一目标数据点,立即以反辐射模式中距弹和配备红外/光电寻的头的超视距导弹进行反击。J-11 超音速性能明显优于 F-35,导弹发射时能量水平优势明显,双方在极限射程上交换导弹火力时,J-11 的超视距武器完全可能后发先至。如果双方均得到预警机和大型地面雷达的支持,F-35 的隐形优势受损极大,而 J-11 的火力和飞行性能优势却基本不受影响,局面对 F-35 将十分不利。若 J-11 进一步升级,在机腹挂载保形武器舱并换装为 J-20 研制的超巡发动机,获得有限超巡能力,F-35 会死得更加难看。

多年以前袋鼠国的 Carlo Kopp 便将政府决定以 F-35 替换 F/A-18 和 F-111 的决定斥之为脑袋中枪后的愚蠢行径 (当然用词没这么极端,但就是这个意思),依据便是在高速发展的经济支持之下,亚太地区内重型高性能战斗机势必急速扩散,预警机等支援力量也将日渐普及,未来空中战场绝不会如 MD 于 1990 年代想象的那么无害。10 年来形势的发展果然印证了此公的预言。

原帖:http://www.360doc.com/showweb/0/0/264779810.aspx

1.jpg (92.59 KB, 下载次数: 15)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1

2013-2-9 16:43 上传


由于二者皆是其时代 MD 最重型的单发超音速战斗机,不少人将 F-35 “闪电” 比作半个世纪前服役的 F-105 “雷公”,其实这还是抬举 F-35 了。F-105 与 F-35 一样是差劲的空战平台,但是利用当时雷达的性能缺陷,高速超低空穿透的 “雷公”,毫无疑问是比 F-35 更出色的纵深打击飞机 (相对所需对抗的防空体系而言)。

2.jpg (96.04 KB, 下载次数: 9)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

2013-2-9 16:43 上传


胖得像只小猪的 A-7 才是概念上与 F-35 最接近的型号。

3.jpg (47.79 KB, 下载次数: 6)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3

2013-2-9 16:43 上传


F-35 的空战能力设定,以有效对抗无体系支撑的经典版 MiG-29 为目标。


除了自身利益与 F-35 项目的成功栓在一根绳子上的大叔大婶们之外,现在几乎已经没有人怀疑 F-35 空战能力鸡肋的事实,但明了其中缘由的,却仍然不多。要理解问题的根源,就必须回溯至 F-35 基本概念逐渐成形的 1980 年代。当时 MD 已在研制拟取代 F-15 的先进战术战斗机 Advanced Tactical Fighter (技术风险较小的洛马 F-22 最终胜出);纵深空中打击力量由强悍的 F-111 挑大梁,双重任务战斗机 F-15E 即将服役,北约欧洲盟国的 “狂风” 相当于迷你版 F-111,虽然缺乏 F-111 的航程载荷性能,但超低空突防能力不可小觑,MD 海军正秘密研制相当于缩小版 B-2 的 A-12 “复仇者” II 隐形战术轰炸机,可望在 1990 年代取代航母甲板上德高望重,但生存能力已然很成问题的 A-6E,并随后接替 F-111,成为空军的主要战术及战役级纵深突击力量。换句话说,以隐形性能求生存的新一代高性能战斗机和纵深打击飞机皆已在研,现役的 F-15C,F-111,“狂风” 等型号的战斗力也不同凡响,北约集团制空战斗机和高端战术打击飞机兵力结构较为理想,现代化计划也在按部就班地推进,与此同时,以支援前线地面部队为主要任务的轻型战斗轰炸机和攻击机部队却面临着迫在眉睫的危机。

4.jpg (58.21 KB, 下载次数: 9)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4

2013-2-9 16:43 上传


技术成熟,战斗力强劲的 F-15C 开始部署时,MiG-29 刚批量装备部队,Su-27 则尚未形成战斗力,MD 的制空战斗机对 SX 维持着明显的技术和战术性能优势。

5.jpg (112.77 KB, 下载次数: 9)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3-2-9 16:45 上传


F-111F 低空投掷 “蛇眼” 炸弹,弹尾拉出阻力伞,以增大与载机分离的速度,避免爆炸破片危及投弹飞机。巡航飞行时收入机腹弹舱以减少阻力的 AVQ-26 瞄准吊舱处于部署状态。

6.jpg (83.37 KB, 下载次数: 8)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3-2-9 16:43 上传


德国空军的 “野鼬鼠”,以猎杀防空导弹雷达系统为主要任务的 “狂风” ECR 战斗轰炸机。

7.jpg (54.36 KB, 下载次数: 6)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3-2-9 16:45 上传


A-12 设想图

  
1980 年代 MD 空军的前线对地攻击平台由 F-16,A-7,A-10 三架马车组成。F-16 作为二线制空战斗机是称职的,足以屠杀 SX 以 MiG-23 为代表,数量庞大,性能平常的前线战术飞机,但作战半径短,抗打击能力差,飞行速度过高,轰炸精度低,实在称不上理想的轻型战术轰炸机 (和平时期打靶时,俯冲轰炸的 F-16 依靠机载电脑计算投弹轨迹,攻击精度倒还不错,可是到了敌方的高射炮火猛烈还击的海湾战场上,F-16 手忙脚乱地投下的无控炸弹的落点,可就与瞄准点相差了十万八千里)。A-7 和 A-10 载弹量大,突击火力强,且结构皮实,然而飞行速度慢,加速性差,爬升率低,既无自卫空战能力,又不能有效对抗新一代的 SX 野战防空导弹。此外上述型号都缺乏夜战能力,无法可靠地歼灭已开始规模化引入夜视器材的 SX 装甲部队,MD 的近距空中支援力量眼看就要彻底失效,急需更新。为缩短研发进程,替换型号将在现有机型基础上研制,参与竞标的包括安装 F100 加力涡扇的 YA-7F,配备与头盔随动的先进红外传感器转塔的 F-16B,及携带 “蓝盾” 吊舱组合的 A-10B 。随着 SX 的解体,前线战术轰炸机紧急更新计划无疾而终,但 MD 已获得了大量珍贵的数据。迟缓的 A-10 “疣猪” 配备吊舱后虽获得了全天候作战能力,但生存力毫无起色;F-16 速度过快,结构不够坚固,作战半径和滞空时间也无法满足要求,随动红外转塔却极有价值 ;低超音速的 A-7F 的飞行性能十分适合执行近距空中支援任务,主要缺陷是机内燃油不足。

8.jpg (62.17 KB, 下载次数: 6)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3-2-9 16:43 上传


A-10C 装上了攻击吊舱,但为的是追踪游击武装。高强度战场上 “疣猪” 的生存力接近于零。

9.jpg (62.92 KB, 下载次数: 7)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3-2-9 16:45 上传


YA-7F 机身拉长,以容纳 F100 发动机。F-35 概念上相当于增大航程,经济版隐形的 A-7F。


海湾战争中,F-16 轰炸效果低劣,A-10 则被红外制导近程防空导弹击落 6 架,进一步坚定了 MD 空军替换轻型战术打击飞机的决心。新一代低端战斗机是三军联合项目,其单发构型由海军陆战队的 STOVL 性能需求和空军控制成本的希望共同决定,海军虽然想要双发飞机,但作为持股最少的军种没有权利叽叽歪歪。空军和陆战队想要的都是近距支援平台,因此界定性能时便以上述攻击机选型竞争中得到的技术数据为基础,结合海湾战争的经验教训和对未来战场的想定 (爆发于波斯湾,前华约国家等,敌方空中兵力已基本被压制,剩下的作战力量以装甲部队和野战防空系统为主),将未来的联合打击战斗机定位为 600 海里级作战半径,经济版隐形的轻型战术轰炸机,其空战能力足以对抗漏过 F-22 巡逻线的零星经典版 MiG-29 等级的战斗机即可。空军有 F-22 压阵,又能以 E-8 等大型情报飞机提供目标引导,出于节约成本的考虑,原本不打算给联合打击战斗机配备雷达,但海军和陆战队的飞机没有 F-22 撑腰,也无法指望专业 ISR 平台的持续支持,必须拥有自主搜索目标和起码的空战能力,空军将领中 F-16 飞行员出身的甚多,这帮人对空战能力太菜的设计显然也难以接受,F-35 因此最终还是配备了先进的 AESA 雷达。F-35A 结构强化到 9 g 过载 (试飞中拉出过 9.9 g),也是 F-16 帮坚持的结果,按照兰德公司的设想,联合打击战斗机强度达到 7.33 g 就够了 (为控制重量,F-35B 和 F-35C 分别按 7 g 和 7.5 g 过载设计,兰德公司果然大有先见之明)。

既然预定对手是性能没什么了不起的 MiG-29,F-35 空战能力不强就完全合情合理了 (MD 海军鼓吹 F/A-18E/F 能取代 F-14,依据也是想定威胁为 MiG-29,至于亚太地区爬满了更为强悍的 “侧卫” 系列战斗机的事实,国会没有必要知道)。在控制预算,优先满足对地打击性能的方针指导下,能造出强悍的轻型制空战斗机才是怪事。围绕近距空中支援任务设计,机翼后掠角与 A-7 系列相似的 F-35 超音速性能低劣,跨音速加速性差,隐形状态下空空导弹携载量有限 (洛马宣称的 6 枚 AIM-120 密集安装至少目前还是镜花水月,以后能否实现也没有定数),雷达功率孔径不足,加上不具备全向宽频段隐形能力,与拥有先进防空体系支撑的重型高性能制空战 斗机遭遇时,将处于十分不利的境地。F-35 只在前向 29 度锥角内是真正的隐形飞机,其它方向上的雷达反射信号控制水平远不能与 F-22 相比 (配备 AESA 雷达的 F-15 和 “侧卫” 级重型战斗机如果从斜前方接近,能在 50 海里甚至更远距离上烧穿 F-35,此时 F-35 尚远未进入其 AIM-120 导弹的不可逃逸区,先敌发射是没戏喽,接下来的超视距导弹对决中,武器数量大,飞行性能占上风的 F-15,“侧卫” 等的优势是异常明显的),尤其缺乏对抗分米波雷达的能力 (空军预警飞机雷达的典型工作波长是 20 厘米),欧洲战斗机厂商宣称预警机支持下的 “台风” 能轻易解决 F-35,并不完全是自卖自夸。

格斗导弹的离轴发射能力不断增强,不可逃逸区范围日渐扩展,加上先进战斗机红外传感器的普及,使得传统的近距缠斗基本不再可能出现。假定双方武器射程相似,格斗空战的结局将主要取决于导弹性能,战斗机红外/光电对抗能力,以及运气的好坏,F-35 高亚音速机动性不如高性能制空战斗机的缺陷因此无伤大雅。真正会在格斗空战中要了 F-35 小命的弱点,是其糟糕的超音速性能。F-35 设计冲刺速度为 1.6 倍音速,但因其不能超巡,跨音速加速性能差,推重比太低,无法在剧烈机动的状态下维持较高飞行速度,实战中能跑到 1.4 倍音速就不错了 (试飞中 F-35A 达到 1.6 倍音速后蒙皮出现起泡等损伤,问题尚未得到解决)。F-15 和 “侧卫” 使用推重比 7.5 级发动机,“台风” 使用推重比 9.0 级发动机,携带典型空空导弹载荷 (8 枚) 时,即能以 1.8 倍音速接敌,巡航高度超出 F-35 数千米,跨音速加速时间和超音速回转半径也远低于 F-35 的水平,发动机升级后飞行性能的优势将更加明显。由于格斗导弹能量水平不及超视距拦射导弹,发射平台的动力性能差异对交战结果的影响就更为明显,高性能战斗机可利用其能量优势,在 F-35 导弹的不可逃逸区外开火,随即迅速脱离。F-35 机动性差,红外特征强烈,以其为目标的格斗导弹采用发射后锁定模式也基本没有脱靶危险,敌方战斗机能够充分发挥飞行性能优势,采用类似超视距空战的接敌策略,始终保持在 F-35 武器的射程之外。近些年来,格斗导弹性能的飞跃式发展使近距格斗向 “互相确保摧毁” 的方向漂移,但 “互相确保摧毁” 的前提是双方战斗机飞行性能没有根本差距,作为小型战术轰炸机设计的 F-35 的飞行性能与顶级制空战斗机相去甚远,格斗空战中将处于明显的劣势。

洛马鼓吹的以 AESA 雷达软杀伤对方超视距导弹的战法看上去很美,实际上做不到,原因如下
1. 超视距空空弹的数据信道工作波段是 L 波段 (分米波区间),对厘米波段的 APG-81 完全是充耳不闻
2. 雷达波束无法实现激光般的高度聚焦,能投射到导弹弹身上的能量密度很低,加之超视距空空弹的指令接收天线指向远离 F-35 雷达天线的方向,能从导弹数据信道渗入其电子系统的雷达能量就更少了,空空导弹采取简单的加固措施,便足以击败 F-35 以 AESA 雷达扰乱其内部元件功能的企图
3. 高功率照射来袭导弹的雷达波束本身即是邀请反辐射导弹攻击的理想目标

而且即使雷达照射能起到软杀伤效果,收益最大的也不会是 F-35,而是雷达功率孔径更大的重型战斗机,如 F-22,J-20,F-15,“侧卫” 等。

如果装备 “流星” 一类的冲压发动机空空导弹,F-35 对抗常规战斗机时的日子会好过很多,接战距离成倍增加后,经济版隐形的效果就出来了,英国和意大利就是这么打算的。但是超视距导弹杀伤概率有限,F-35 隐形状态武器载荷不够 (”流星“ 的体积比 AIM-120 大,6 发密集挂载是不用想了),多机对多机空战中相当一部分敌机将成功突破 "流星“ 弹幕,逼近到能够烧穿 F-35 隐形屏障的距离,速度较慢的 F-35 不可避免地将进入不利于己的格斗空战。

超视距导弹飞行时间长,对手有充分的机会以电子对抗手段降低其杀伤概率,历史上屠杀菜鸟级对手时,超视距发射的 AIM-120 只有 40% 的成功率,敌机为配备先进航电的重型制空战斗机时,超视距空空弹的杀伤概率不大可能超过 20%。假定升级版 (配备 AESA 雷达和先进红外传感器,但不换装超巡发动机) J-11 与 F-35 展开 10 机对 10 机空战,每架 J-11 携带 6 枚中距弹,4 枚格斗弹,每架 F-35 携带 4 发 ”流星“,不带格斗弹,F-35 抢先开火,”流星“ 杀伤概率 20%,则 F-35 导弹耗尽时,仍有 4 架 J-11 完好无损。实际上由于 ”流星“ 导弹制导系统缺乏多样性,相互独立的杀伤概率不大可能出现 (对方的干扰手段如果对 1 枚导弹奏效,就会对所有导弹都奏效),且 J-11 庞大的机体对现役空空弹的小尺寸战斗部的破坏效果有很强的抵抗力,F-35 导弹用完时能击落击伤 5 架 J-11 就不错了。就算只剩 4 架 J-11,但这 4 架重型战斗机仍载有 40 枚空空导弹,而 F-35 已经弹尽粮绝,且又无法逃跑。假定 J-11 中距弹杀伤概率 10% (J-11 已经逼近到 F-35 雷达烧穿距离以内了,可以由载机引导中距弹接敌,但隐形目标毕竟比常规飞机难追踪,因此取较低杀伤概率),格斗弹杀伤概率 50% (飞行时间短,全程处于锁定目标状态的格斗弹杀伤概率一向比中距弹高,F-35 红外特征异常强烈,机动规避能力差,导弹耗尽后又无力还击,J-11 格斗弹的效能将非常出色),那么 24 枚中距弹和 16 枚格斗弹飞出去后,F-35 最多剩下 2 架。4 架 J-11 与 2 架 F-35 炮战,结论不会有任何争议。最后交换比为 6:10,J-11 胜出。

上述想定假设 F-35 抢先开火,而 J-11 在进入雷达烧穿距离前始终不发射导弹。实战中 F-35 打开弹舱发射中距弹时,瞬间增大的雷达发射特征将提供宝贵的预警,J-11 可利用这一目标数据点,立即以反辐射模式中距弹和配备红外/光电寻的头的超视距导弹进行反击。J-11 超音速性能明显优于 F-35,导弹发射时能量水平优势明显,双方在极限射程上交换导弹火力时,J-11 的超视距武器完全可能后发先至。如果双方均得到预警机和大型地面雷达的支持,F-35 的隐形优势受损极大,而 J-11 的火力和飞行性能优势却基本不受影响,局面对 F-35 将十分不利。若 J-11 进一步升级,在机腹挂载保形武器舱并换装为 J-20 研制的超巡发动机,获得有限超巡能力,F-35 会死得更加难看。

多年以前袋鼠国的 Carlo Kopp 便将政府决定以 F-35 替换 F/A-18 和 F-111 的决定斥之为脑袋中枪后的愚蠢行径 (当然用词没这么极端,但就是这个意思),依据便是在高速发展的经济支持之下,亚太地区内重型高性能战斗机势必急速扩散,预警机等支援力量也将日渐普及,未来空中战场绝不会如 MD 于 1990 年代想象的那么无害。10 年来形势的发展果然印证了此公的预言。

原帖:http://www.360doc.com/showweb/0/0/264779810.aspx
这篇文审核了好久,现在都不知道在第几页了,翻上来顶一顶,嘿嘿
一篇文章,找不出几句对的
johnqh 发表于 2013-2-11 23:00
一篇文章,找不出几句对的
错的有这么离谱吗?
写的真好
一篇文章,找不出几句对的
有本事你也写阿,起码楼主用心了,而你?
好好爱你 发表于 2013-2-11 23:24
有本事你也写阿,起码楼主用心了,而你?
你这么说就不对了。你想,如果他说的是对的文章确实没有几个地方对的,那么写这篇错误的文章那还叫本事吗?
文章不靠谱程度高
是不是都觉得三代半打赢肥电这点不靠谱?
不错不错
2233a2010 发表于 2013-2-11 23:58
是不是都觉得三代半打赢肥电这点不靠谱?
这么说吧,英国人准备台风服役寿命到了以后用肥电A替换,而不是继续支持自己花大钱打造的台风。

哎哟吓死了'吓死了'原来肥电这么差啊'哎哟吓死了
这么说吧,英国人准备台风服役寿命到了以后用肥电A替换,而不是继续支持自己花大钱打造的台风。
哦'英国人这是受美国人的胁迫'不得不换'啊'要是英国人敢不用肥电呢'美国几十万大兵压境啊'那可是要灭国的啊'不得已而为之
johnqh 发表于 2013-2-12 00:11
这么说吧,英国人准备台风服役寿命到了以后用肥电A替换,而不是继续支持自己花大钱打造的台风。
不知道台风什么时候寿命到了退休?

阴蒂的话你还是听听就算了,买F35还一会A一会B一会C一会又成B呢
蛤蟆值夜班 发表于 2013-2-12 00:14
哦'英国人这是受美国人的胁迫'不得不换'啊'要是英国人敢不用肥电呢'美国几十万大兵压境啊'那可是要灭国的 ...
别扯了,如果不用,最多给的研发的钱打水漂而已。人都不是傻子。但在台风肥电之间,研发费用都是以出成本,对未来的选型没有影响。

当然,如果你真认为肥电如此不堪,那么可以去希望周边所有国家都买肥电。什么日本韩国阿三新加坡澳洲挪威都用上你才高兴了。
别扯了,如果不用,最多给的研发的钱打水漂而已。人都不是傻子。但在台风肥电之间,研发费用都是以出成本 ...
我就是这么想的啊'你看啊'这么烂的飞机'应该给美国的那些走狗都大量装备才对嘛'你想啊'美国和他的走狗们都装备了如此垃圾的飞机'那还不变得不堪一击啊'嗯'应该大量装备
强烈建议土鳖所有四代机下马,J11可以坚持到2030年
省下的钱要么改善民生,要么养肥贪官
蛤蟆值夜班 发表于 2013-2-12 00:27
我就是这么想的啊'你看啊'这么烂的飞机'应该给美国的那些走狗都大量装备才对嘛'你想啊'美国和他的走狗们都 ...
可是TG也不想让MD赚那么多钱不是?
login2000 发表于 2013-2-12 00:31
强烈建议土鳖所有四代机下马,J11可以坚持到2030年
省下的钱要么改善民生,要么养肥贪官
看过我转的文章的话应该知道我是支持重四,而不是否定四代
哦'英国人这是受美国人的胁迫'不得不换'啊'要是英国人敢不用肥电呢'美国几十万大兵压境啊'那可是要灭国的 ...
一个流氓灭另一个流氓?这是什么逻辑?
F35机动性能不会弱于虫子,哪架三代机敢夸海口必胜?外加上四代除超巡以外的三个S。
台风要是不靠预警机,干不过它的。隐身性能不光是界定四代的第一标准,也是对四代机研发的最高门槛。
美国人把娘娘肥掉,用性能低下的肥电就想继续称霸世界,感情美国人都是傻叉。
小同学码这么多字不容易啊
汉唐大梦 发表于 2013-2-12 09:02
美国人把娘娘肥掉,用性能低下的肥电就想继续称霸世界,感情美国人都是傻叉。
美国现在估计在预研下一代了。美国估计不到tg能复兴这么快,寻思毛熊之后其他人都是猎物。。。。f22都很保守了,居然还停产了。。。然后,f35是设计改来改去,要求不断提高,结果越来越肥。。。。。但我估计j20飞个10年左右md的六代机就出来了。。。
洛马鼓吹的以 AESA 雷达软杀伤对方超视距导弹的战法看上去很美,实际上做不到,原因如下
1. 超视距空空弹的数据信道工作波段是 L 波段 (分米波区间),对厘米波段的 APG-81 完全是充耳不闻


这句话好胡扯
xtal 发表于 2013-2-13 05:02
洛马鼓吹的以 AESA 雷达软杀伤对方超视距导弹的战法看上去很美,实际上做不到,原因如下
1. 超视距空空弹的 ...
那你说几句不胡扯的

大狼芬里尔说F35雷达能硬杀伤地面雷达,你说能杀伤中距弹雷达,请问F35的雷达到底是那个波段的?
2233a2010 发表于 2013-2-13 09:50
那你说几句不胡扯的

大狼芬里尔说F35雷达能硬杀伤地面雷达,你说能杀伤中距弹雷达,请问F35的雷达到底 ...
我说的啥你看清没?
用于火控和精确跟踪的雷达都是X波段的(8-12GHZ,折合成波长是3厘米上下),再短会受天气影响,再长会影响出测量精度
中距空空导弹也不例外。这算哪门子分米波?
如果是在纸上要浪费多少纸啊?

不如忍个一两年,等f35真正形成战斗力,经常互相串门时不就真相大白了?
zatla 发表于 2013-2-12 17:25
美国现在估计在预研下一代了。美国估计不到tg能复兴这么快,寻思毛熊之后其他人都是猎物。。。。f22都很保 ...
TG六代估计再过个十年也要流传于网络坊间了
yangbin2004 发表于 2013-2-11 23:48
你这么说就不对了。你想,如果他说的是对的文章确实没有几个地方对的,那么写这篇错误的文章那还叫本事吗 ...
文章写的有瑕疵   但是还是给大多数人科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