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软件提出四大启示 中国可借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1:16:42
<P>【新浪科技】</P>
<P>日前,北京市发改委在完成印度软件产业考察之行后,连续发布考察报告,在对比分析了印度与中国(尤其是北京)软件产业现状的基础上,对中国软件产业发展提出了新颖独特的观点。  


  随后,中关村软件园发展公司总经理郭再斌也撰写了主题文章,对北京市软件产业发展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和意见,与发改委系列考察报告互为补充,并独家提供予新浪科技发布。</P>
<P>以下为其文章全文:</P>
<P>  在加工制造领域,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国已经形成全球最重要的制造基地,“中国制造”响彻五洲,成为拉动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动力。我国加工制造业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产业经济区域聚集所带来的比较优势。但随着我国劳动力成本的逐步上升,发展高附加值的知识经济,向“微笑”曲线的“技术研发”和“信息服务”两端拓展,实现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产业转移,是必然的选择。</P>
<P>  我国政府早已制定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发展战略,而发展以软件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则是实现这一战略的核心和关键。如何发展我国的软件产业经济,这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和探索的重要课题。区域聚集产业经济理论和我国制造业产业聚集所提供的成功经验表明,我国的软件产业同样必须走区域聚集的道路。国际上,印度、爱尔兰等国,在软件产业的区域聚集上,取得了令世人惊叹的成就。以北京中关村为核心,优化空间布局,合理配置资源,实现软件产业的区域聚集,将是我国软件产业走向成功的不二选择。</P>
<P>  印度软件之路应借鉴</P>
<P>  在全球的软件产业中,美国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成为信息产业的发源地,得益也是最为明显。印度和爱尔兰由于决策正确,措施得当,充分利用产业经济区域聚集的优势,在软件产业上取得了巨大成功。他们的经验和模式,给了我们许多启迪,对发展我国软件产业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P>
<P>  印度是一个具有10亿人口的大国,经济却不发达,但由于决策和定位得当,迅速崛起成为一个软件超级大国,软件产值从1990年微不足道的5千万美元,上升到2004年的120亿美元软件出口值,翻了200倍还多,年增长率超过50%,使印度的软件产业成为国家经济的主要推动力。目前印度雄心勃勃的目标是,2008年实现软件出口500亿美元,成为软件出口的龙头霸主。</P>
<P>  班加罗尔是印度的科技中心,那里的软件园增长率居印度全国之首,有2家公司软件出口超100 亿卢比(约2亿美元),13 家公司软件出口超10 亿卢比,66 家公司软件出口在1~10 亿卢比之间。TCS、Infosys、Wipro、Satyam、和Digital Equipment India公司印度软件出口前五名。</P>
<P>  印度软件发展给我们的启示至少有四条:一是应当建立像班加罗尔这样的区域聚集软件产业经济;二是应当努力打造产值超亿美元的大型软件企业;三是术业有专攻,应当准确定位有本国或者本区域特色的软件产业,印度选择的是软件出口和外包这条道路;最后是,政府应当在制定软件产业政策、引导软件产业发展方面做出应有的贡献。</P>
<P>  成功发展的印度软件产业,与我国具有很好的合作前景,开展中印之间的软件产业合作,一定能够获得双赢的局面。中印两国都具有素质优良、数量众多的软件人才,都是发展中的大国,有许多共同的利益诉求,同时,中印两国在软件产业上有很好的互补性。我国的软件人才结构成“橄榄型”,高端人才和低端软件蓝领较少,而印度在软件项目管理、承接软件外包等方面具有人才优势,相互合作,可以更好地发挥中国中端人才优势和印度高端人才优势。印度在软件工程项目管理和软件出口与外包上有优势,这正是中国软件产业的薄弱环节,同时印度国内软件市场狭窄,而中国具有较为广阔的软件应用需求,在市场需求和开拓能力上有互补性。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技术和产品方面,印度较弱,而中国相对较强。因此,中印合作,中国可以向印度学习软件出口、外包的经验,以及利用印度人才开发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应用软件。</P>
<P>  区域产业聚集显成效</P>
<P>  中关村作为我国发展最早、影响最大、规模最大的高科技园区之一,在二十年来的发展中,已经形成非常明显的信息产业区域比较优势,尤其是在信息技术、信息服务、集成电路设计等领域,成绩卓著。2004年中关村园区高新技术企业实现销售收入3600亿元,同比增长25%,比99年增加了2.8倍;上缴税金133亿元,同比增长11%,比1999年增长了2.3倍;生产总值760亿元,同比增长25%,相当于当年北京市地区生产总值的18%,与1999年相比提高了近8个百分点。目前,中关村已经形成了一大批具有强大活力的技术创新主体,园区内高新技术企业已达14000余家,国家重点实验室已达42个,国家工程中心数量已达41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达10家。同时汇聚了众多的国内外知名跨国公司和研发机构,截止目前,共有68家世界500强企业在园区设立分支机构112家,世界500强企业和国际知名跨国公司设立的研发机构达41家。</P>
<P>  北京的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在2004年进入全面发展的快速通道,全年软件产业营业收入达到520亿元,同比增长35%,约占全国的33.8%。其中软件产品销售收入约为208亿元,增长42.1%,系统集成和软件服务销售收入约为312亿元,增长30.6%。海关统计的软件出口2.27亿美元,同比增长64.6%,约占全国海关统计的软件出口总额的40%。</P>
<P>  优化空间布局展未来</P>
<P>  促进软件产业的区域聚集,在一定程度上需要进行空间布局的优化,进而实现资源配置的全面优化。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国家软件出口基地中关村软件园的建设为北京软件产业空间布局的优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目前,园区已实现开复工面积42万平米,竣工面积21万平米,环境景观绿化面积36万平米。种得梧桐树,引来凤凰栖。中关村软件园区已经吸引了港湾网络、汉王科技、中科大洋、东软、启明星辰等近二十家国内大型软件企业,IBM、Oracle、西门子、PeopleSoft(仁科)、爱尔兰INOA、巴基斯坦Techlogix、江森自控等国际公司的研发机构,以及一大批有特色的中小软件企业。2003年,软件园共实现软件产值30.7亿元,2004年实现产值51亿元,2005年将建成中关村软件出口基地服务中心,引进国际发包企业和国内对外软件加工企业,中关村软件园区服务体系和技术支撑体系进一步完善。因此,园区产值将继续保持快速的增长。从产业内部结构看,已经初步显示出软件园的产业特色和产业集群效应。目前,园区企业的产品类别主要包括通信网络软件、网络安全软件、系统软件、媒体制作软件、识别软件等。从园区企业业务看,也已呈现出软件研发、产品方案设计开发、外包服务、软件测试等多样化的结构特点。</P>
<P>  北京的软件产业已经具备了坚实的基础,面临着良好的国内外环境和机遇,正进入高速成长阶段。未来北京软件产业将实现以要素聚集为主导的发展方式逐步向以产业为主导、以创新为核心的新发展方式转变。在未来的发展中,以打造“中关村大国家软件产业基地”为核心,加大园区扶植软件产业发展的力度,一方面做好以系统软件、支撑软件、中间件、各种应用软件系统和软件服务产业体系的建设与完善,另一方面,积极探索具有中关村软件园区特色的软件产业链模式。注重大型骨干软件企业的培育,发挥大型骨干软件企业的龙头作用,带动并扶植中小软件企业,形成良好的软件产业生态链。注重软件产业与硬件产业、芯片与集成电路设计以及其它高新技术产业的融合。注重软件业的产业影响、管理渗透、服务辐射。</P>
<P>  以中关村软件园为依托的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和国家软件出口基地,在产业化、数字化和国际化水平已经得到了极大的完善,并为园区内的软件企业提供了非常良好的发展平台。随着以中关村软件园为区域聚集的软件产业经济的不断壮大,随着园区针对软件企业和软件产业的服务、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双基地”的产业示范作用、辐射能力也将得到极大的释放,极大地促进(带动)海淀区、中关村科技园区和北京市软件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只要以创新的精神开展发展软件产业的各项工作,完善协调的机制,突出服务职能,发挥区域优势,就一定能建成拥有国际领先产业和国际化的、世界一流的软件园区。 </P><P>【新浪科技】</P>
<P>日前,北京市发改委在完成印度软件产业考察之行后,连续发布考察报告,在对比分析了印度与中国(尤其是北京)软件产业现状的基础上,对中国软件产业发展提出了新颖独特的观点。  


  随后,中关村软件园发展公司总经理郭再斌也撰写了主题文章,对北京市软件产业发展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和意见,与发改委系列考察报告互为补充,并独家提供予新浪科技发布。</P>
<P>以下为其文章全文:</P>
<P>  在加工制造领域,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国已经形成全球最重要的制造基地,“中国制造”响彻五洲,成为拉动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动力。我国加工制造业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产业经济区域聚集所带来的比较优势。但随着我国劳动力成本的逐步上升,发展高附加值的知识经济,向“微笑”曲线的“技术研发”和“信息服务”两端拓展,实现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产业转移,是必然的选择。</P>
<P>  我国政府早已制定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发展战略,而发展以软件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则是实现这一战略的核心和关键。如何发展我国的软件产业经济,这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和探索的重要课题。区域聚集产业经济理论和我国制造业产业聚集所提供的成功经验表明,我国的软件产业同样必须走区域聚集的道路。国际上,印度、爱尔兰等国,在软件产业的区域聚集上,取得了令世人惊叹的成就。以北京中关村为核心,优化空间布局,合理配置资源,实现软件产业的区域聚集,将是我国软件产业走向成功的不二选择。</P>
<P>  印度软件之路应借鉴</P>
<P>  在全球的软件产业中,美国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成为信息产业的发源地,得益也是最为明显。印度和爱尔兰由于决策正确,措施得当,充分利用产业经济区域聚集的优势,在软件产业上取得了巨大成功。他们的经验和模式,给了我们许多启迪,对发展我国软件产业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P>
<P>  印度是一个具有10亿人口的大国,经济却不发达,但由于决策和定位得当,迅速崛起成为一个软件超级大国,软件产值从1990年微不足道的5千万美元,上升到2004年的120亿美元软件出口值,翻了200倍还多,年增长率超过50%,使印度的软件产业成为国家经济的主要推动力。目前印度雄心勃勃的目标是,2008年实现软件出口500亿美元,成为软件出口的龙头霸主。</P>
<P>  班加罗尔是印度的科技中心,那里的软件园增长率居印度全国之首,有2家公司软件出口超100 亿卢比(约2亿美元),13 家公司软件出口超10 亿卢比,66 家公司软件出口在1~10 亿卢比之间。TCS、Infosys、Wipro、Satyam、和Digital Equipment India公司印度软件出口前五名。</P>
<P>  印度软件发展给我们的启示至少有四条:一是应当建立像班加罗尔这样的区域聚集软件产业经济;二是应当努力打造产值超亿美元的大型软件企业;三是术业有专攻,应当准确定位有本国或者本区域特色的软件产业,印度选择的是软件出口和外包这条道路;最后是,政府应当在制定软件产业政策、引导软件产业发展方面做出应有的贡献。</P>
<P>  成功发展的印度软件产业,与我国具有很好的合作前景,开展中印之间的软件产业合作,一定能够获得双赢的局面。中印两国都具有素质优良、数量众多的软件人才,都是发展中的大国,有许多共同的利益诉求,同时,中印两国在软件产业上有很好的互补性。我国的软件人才结构成“橄榄型”,高端人才和低端软件蓝领较少,而印度在软件项目管理、承接软件外包等方面具有人才优势,相互合作,可以更好地发挥中国中端人才优势和印度高端人才优势。印度在软件工程项目管理和软件出口与外包上有优势,这正是中国软件产业的薄弱环节,同时印度国内软件市场狭窄,而中国具有较为广阔的软件应用需求,在市场需求和开拓能力上有互补性。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技术和产品方面,印度较弱,而中国相对较强。因此,中印合作,中国可以向印度学习软件出口、外包的经验,以及利用印度人才开发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应用软件。</P>
<P>  区域产业聚集显成效</P>
<P>  中关村作为我国发展最早、影响最大、规模最大的高科技园区之一,在二十年来的发展中,已经形成非常明显的信息产业区域比较优势,尤其是在信息技术、信息服务、集成电路设计等领域,成绩卓著。2004年中关村园区高新技术企业实现销售收入3600亿元,同比增长25%,比99年增加了2.8倍;上缴税金133亿元,同比增长11%,比1999年增长了2.3倍;生产总值760亿元,同比增长25%,相当于当年北京市地区生产总值的18%,与1999年相比提高了近8个百分点。目前,中关村已经形成了一大批具有强大活力的技术创新主体,园区内高新技术企业已达14000余家,国家重点实验室已达42个,国家工程中心数量已达41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达10家。同时汇聚了众多的国内外知名跨国公司和研发机构,截止目前,共有68家世界500强企业在园区设立分支机构112家,世界500强企业和国际知名跨国公司设立的研发机构达41家。</P>
<P>  北京的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在2004年进入全面发展的快速通道,全年软件产业营业收入达到520亿元,同比增长35%,约占全国的33.8%。其中软件产品销售收入约为208亿元,增长42.1%,系统集成和软件服务销售收入约为312亿元,增长30.6%。海关统计的软件出口2.27亿美元,同比增长64.6%,约占全国海关统计的软件出口总额的40%。</P>
<P>  优化空间布局展未来</P>
<P>  促进软件产业的区域聚集,在一定程度上需要进行空间布局的优化,进而实现资源配置的全面优化。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国家软件出口基地中关村软件园的建设为北京软件产业空间布局的优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目前,园区已实现开复工面积42万平米,竣工面积21万平米,环境景观绿化面积36万平米。种得梧桐树,引来凤凰栖。中关村软件园区已经吸引了港湾网络、汉王科技、中科大洋、东软、启明星辰等近二十家国内大型软件企业,IBM、Oracle、西门子、PeopleSoft(仁科)、爱尔兰INOA、巴基斯坦Techlogix、江森自控等国际公司的研发机构,以及一大批有特色的中小软件企业。2003年,软件园共实现软件产值30.7亿元,2004年实现产值51亿元,2005年将建成中关村软件出口基地服务中心,引进国际发包企业和国内对外软件加工企业,中关村软件园区服务体系和技术支撑体系进一步完善。因此,园区产值将继续保持快速的增长。从产业内部结构看,已经初步显示出软件园的产业特色和产业集群效应。目前,园区企业的产品类别主要包括通信网络软件、网络安全软件、系统软件、媒体制作软件、识别软件等。从园区企业业务看,也已呈现出软件研发、产品方案设计开发、外包服务、软件测试等多样化的结构特点。</P>
<P>  北京的软件产业已经具备了坚实的基础,面临着良好的国内外环境和机遇,正进入高速成长阶段。未来北京软件产业将实现以要素聚集为主导的发展方式逐步向以产业为主导、以创新为核心的新发展方式转变。在未来的发展中,以打造“中关村大国家软件产业基地”为核心,加大园区扶植软件产业发展的力度,一方面做好以系统软件、支撑软件、中间件、各种应用软件系统和软件服务产业体系的建设与完善,另一方面,积极探索具有中关村软件园区特色的软件产业链模式。注重大型骨干软件企业的培育,发挥大型骨干软件企业的龙头作用,带动并扶植中小软件企业,形成良好的软件产业生态链。注重软件产业与硬件产业、芯片与集成电路设计以及其它高新技术产业的融合。注重软件业的产业影响、管理渗透、服务辐射。</P>
<P>  以中关村软件园为依托的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和国家软件出口基地,在产业化、数字化和国际化水平已经得到了极大的完善,并为园区内的软件企业提供了非常良好的发展平台。随着以中关村软件园为区域聚集的软件产业经济的不断壮大,随着园区针对软件企业和软件产业的服务、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双基地”的产业示范作用、辐射能力也将得到极大的释放,极大地促进(带动)海淀区、中关村科技园区和北京市软件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只要以创新的精神开展发展软件产业的各项工作,完善协调的机制,突出服务职能,发挥区域优势,就一定能建成拥有国际领先产业和国际化的、世界一流的软件园区。 </P>
这样的战略性布局不是北京一地所能完成的吧
国家要学的东西太多了,但是关键在于人,我觉得中国国家这么多年的开放市场大部分的思想还是没有转变!还很陈旧!所以需要更多的人才,但是国内的大学阶段的教育,真是不敢恭维!!
<P>高级打工族,说不准是好是坏.</P>
各有优势,因地制宜吧,中国不要想把所有的好处都占了哦,别透支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