酉鸡高唱东方文明灿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12:45:38
<P>早报网</P>
<P>谭中 </P>
<P>  2月9日是中国农历鸡年元旦,《纽约时报》刊载了三篇有关中国的报道,一帧由演员扮的毛泽东与邓小平的照片,还有一篇有关布什对朝鲜无可奈何、不得不借助北京影响的专栏文章。
<P>  笔者望着窗外芝加哥海德公园一片白雪在阳光照耀下金光闪闪,不禁想起一首元曲中的“绿窗春睡觉来迟,谁唤起,窗外晓莺啼”。
<P>  鸡年伊始唱出的虽然不是毛泽东夸口的“天下白”,天下事中新兴的国际景象却不可忽视。
<P>  《纽约时报》消息中五角大楼高官透露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即将访华,商讨恢复中美军事接触的问题,希望在两国军方总部之间架起“热线”电话。这又使人想起里根总统时代,美国要把中国变成东半球的北约盟友的往事。
<P>  
<P>敬仰之情再度涌现
<P> 
<P>  早在1843年,美国第10任总统泰勒在一封写给道光皇帝(可惜没有递交)的国书中说:“太阳昇起照耀着中国的高山大河,它落土后又望着美国同样雄伟的山河。”信中道出敬仰中国雄伟形象,并愿意与中国永远友好。由于鸦片战争后中国自己不争气,美国人对中国这样的看法被埋葬了一个半世纪,现在才逐渐重新涌现出来。
<P>  当时泰勒统治的美国只是独立不久、没有走出“门罗主义”的二等强国,和今天的一超独霸的美国不可同日而语。因此今天美国人对中国的重视和友好愿望比以上语录的分量要重得多。这一事过境迁的发展将会更加明朗起来。
<P>  美国至少在三个方面非得依靠中国不可了。第一,美国今天的繁荣可以说是和中国相依为命。越来越昂贵的生活程度使得越来越多的价廉物美的中国商品进入美国各个阶层的家庭。在美国市场经济的你死我活的竞争中,中国对美国企业开拓了增进效益﹑战胜对手的新天地。
<P>  第二,布什政权深深懂得中国经济发展对它成事有余、败事也有余的关键作用,暗中感激中国领导人对它弥补预算赤字的大力支持。它表面上希望人民币升值,实际上不愿意中国在财政措施上采取大的动作。既然人民币和美元的价值是捆到一起了,前者遇到大风大浪必然影响后者的稳定。
<P>  第三,如果说2002年在国情咨文中布什亮出了“邪恶轴心”时颇有“杀无赦”的怒气冲冲,三年后布什已经决定对三者(伊拉克、伊朗和朝鲜)分别对待。
<P>  美国打了伊拉克以后,局势无法收拾,“赔了夫人(金钱)又折兵”。现在,美国再富也挑不起使伊拉克破镜重圆的担子。美军在伊拉克无止境地被动挨打不但日渐损伤士气﹑国内各兵种招员不足又敲响了警钟。今天的伊拉克对美国来说如同1980年代苏联面临的阿富汗。阿拉伯反美“圣战”阵营正等待布什宣布撤军的时间表而庆祝胜利。
<P>  《纽约时报》着名专栏作家福里德曼说,1月30日大选后伊拉克人已经对美国人喊出:“我们赢了,你们输了!”布什似乎已经意识到冒昧出兵“斩首”是扳起石头打自己的脚。
<P>  尽管今年国情咨文又点了伊朗的名(说她是“世界上发动恐怖﹑发展核武器的主要国家”),国务卿赖斯2月9日又在布鲁塞尔同时警告伊朗与欧洲国家,说美国不会容忍姑息态度,美国对伊朗“只吠不咬”已成事实。
<P>  至于朝鲜,白宫连吠声都没有发出,布什政权不得不依仗中国来把朝鲜摆平。
<P>  
<P>东亚“稳定弧形地带”
<P>  五角大楼承认,现在对朝鲜突击轰炸不再可能毁灭它的核武器原料,而轰炸必然引起朝鲜百万大军向韩国长驱直入,局势将不可收拾。这一基本形势决定了东亚将继续成为“稳定弧形地带”。
<P>  这个名词在印度舆论中非常突出。印度总理公开号召企业家学习中国发展模式。孟买决定以上海为自己明天的榜样。
<P>  2月8日农历除夕,霍普金斯大学美籍日裔教授福山(Francis Fukuyama)在16年后回到他首次发表“历史的终结”理论(后来又于1992年出版名噪一时的书《历史的终结与最后一个人》)的芝加哥大学社会科学大楼教室,重新检讨这一理论。16年前冷战结束时,他只看到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现代化运动终结了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辉煌”,没有预见到九一一恐怖对美国与西方的挑战以及美国和欧盟之间出现巨大鸿沟。
<P>  他的另一新发现是“东亚发展模式”,认为这是中国政治传统创造出来的“英才统治”与开明政府的继承。
<P>  三年后他将出版再论“历史的终结”的新书,我们翘首以待。
<P>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王赓武教授认为东亚发展模式充满自信是世界“范式转变”(paradigm shift) 的重要表现之一。我不禁想起北大著名教授季羡林所说的“二十年河东、二十年河西”(意思是世界文明重心从西方向东方转移)。我并不认为未来发展模式将是东风压倒西风,只是想说21世纪世界进入新的“轴心时代”,东方文明也随着变得重要起来了。
<P>  希望北京借2008年举行奥运的机会而一举变成“世界文明城市”,接着是2010年上海在举行世博会中把中华文化的旗帜举得更高。</P><P>早报网</P>
<P>谭中 </P>
<P>  2月9日是中国农历鸡年元旦,《纽约时报》刊载了三篇有关中国的报道,一帧由演员扮的毛泽东与邓小平的照片,还有一篇有关布什对朝鲜无可奈何、不得不借助北京影响的专栏文章。
<P>  笔者望着窗外芝加哥海德公园一片白雪在阳光照耀下金光闪闪,不禁想起一首元曲中的“绿窗春睡觉来迟,谁唤起,窗外晓莺啼”。
<P>  鸡年伊始唱出的虽然不是毛泽东夸口的“天下白”,天下事中新兴的国际景象却不可忽视。
<P>  《纽约时报》消息中五角大楼高官透露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即将访华,商讨恢复中美军事接触的问题,希望在两国军方总部之间架起“热线”电话。这又使人想起里根总统时代,美国要把中国变成东半球的北约盟友的往事。
<P>  
<P>敬仰之情再度涌现
<P> 
<P>  早在1843年,美国第10任总统泰勒在一封写给道光皇帝(可惜没有递交)的国书中说:“太阳昇起照耀着中国的高山大河,它落土后又望着美国同样雄伟的山河。”信中道出敬仰中国雄伟形象,并愿意与中国永远友好。由于鸦片战争后中国自己不争气,美国人对中国这样的看法被埋葬了一个半世纪,现在才逐渐重新涌现出来。
<P>  当时泰勒统治的美国只是独立不久、没有走出“门罗主义”的二等强国,和今天的一超独霸的美国不可同日而语。因此今天美国人对中国的重视和友好愿望比以上语录的分量要重得多。这一事过境迁的发展将会更加明朗起来。
<P>  美国至少在三个方面非得依靠中国不可了。第一,美国今天的繁荣可以说是和中国相依为命。越来越昂贵的生活程度使得越来越多的价廉物美的中国商品进入美国各个阶层的家庭。在美国市场经济的你死我活的竞争中,中国对美国企业开拓了增进效益﹑战胜对手的新天地。
<P>  第二,布什政权深深懂得中国经济发展对它成事有余、败事也有余的关键作用,暗中感激中国领导人对它弥补预算赤字的大力支持。它表面上希望人民币升值,实际上不愿意中国在财政措施上采取大的动作。既然人民币和美元的价值是捆到一起了,前者遇到大风大浪必然影响后者的稳定。
<P>  第三,如果说2002年在国情咨文中布什亮出了“邪恶轴心”时颇有“杀无赦”的怒气冲冲,三年后布什已经决定对三者(伊拉克、伊朗和朝鲜)分别对待。
<P>  美国打了伊拉克以后,局势无法收拾,“赔了夫人(金钱)又折兵”。现在,美国再富也挑不起使伊拉克破镜重圆的担子。美军在伊拉克无止境地被动挨打不但日渐损伤士气﹑国内各兵种招员不足又敲响了警钟。今天的伊拉克对美国来说如同1980年代苏联面临的阿富汗。阿拉伯反美“圣战”阵营正等待布什宣布撤军的时间表而庆祝胜利。
<P>  《纽约时报》着名专栏作家福里德曼说,1月30日大选后伊拉克人已经对美国人喊出:“我们赢了,你们输了!”布什似乎已经意识到冒昧出兵“斩首”是扳起石头打自己的脚。
<P>  尽管今年国情咨文又点了伊朗的名(说她是“世界上发动恐怖﹑发展核武器的主要国家”),国务卿赖斯2月9日又在布鲁塞尔同时警告伊朗与欧洲国家,说美国不会容忍姑息态度,美国对伊朗“只吠不咬”已成事实。
<P>  至于朝鲜,白宫连吠声都没有发出,布什政权不得不依仗中国来把朝鲜摆平。
<P>  
<P>东亚“稳定弧形地带”
<P>  五角大楼承认,现在对朝鲜突击轰炸不再可能毁灭它的核武器原料,而轰炸必然引起朝鲜百万大军向韩国长驱直入,局势将不可收拾。这一基本形势决定了东亚将继续成为“稳定弧形地带”。
<P>  这个名词在印度舆论中非常突出。印度总理公开号召企业家学习中国发展模式。孟买决定以上海为自己明天的榜样。
<P>  2月8日农历除夕,霍普金斯大学美籍日裔教授福山(Francis Fukuyama)在16年后回到他首次发表“历史的终结”理论(后来又于1992年出版名噪一时的书《历史的终结与最后一个人》)的芝加哥大学社会科学大楼教室,重新检讨这一理论。16年前冷战结束时,他只看到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现代化运动终结了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辉煌”,没有预见到九一一恐怖对美国与西方的挑战以及美国和欧盟之间出现巨大鸿沟。
<P>  他的另一新发现是“东亚发展模式”,认为这是中国政治传统创造出来的“英才统治”与开明政府的继承。
<P>  三年后他将出版再论“历史的终结”的新书,我们翘首以待。
<P>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王赓武教授认为东亚发展模式充满自信是世界“范式转变”(paradigm shift) 的重要表现之一。我不禁想起北大著名教授季羡林所说的“二十年河东、二十年河西”(意思是世界文明重心从西方向东方转移)。我并不认为未来发展模式将是东风压倒西风,只是想说21世纪世界进入新的“轴心时代”,东方文明也随着变得重要起来了。
<P>  希望北京借2008年举行奥运的机会而一举变成“世界文明城市”,接着是2010年上海在举行世博会中把中华文化的旗帜举得更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