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中国”涵义的政治纠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3 23:34:25
“一个中国”涵义的政治纠葛</B><p></p></B></P>
《劲寒梅香:辜振甫人生纪实》第五章摘录</B><p></p></B></P>
   海基、海协两会协商中断,中共提出台湾必须承认体观“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两岸才能重启谈判。两岸对“九二共识”认知不同,各执—词。昨天出版的辜振浦人生纪实《劲寒梅香》第五章——“一个中国”涵义的政治纠葛,首度完整披露当年两会“搁置政治争议”这段过程,兹遮录如下,以还原历史。<p></p></P>
   由于海基会不回应海协会的政治要求,两岸两会之间的协商始终难有具体进展,直到1992年秋天才有了关键性改变。<p></p></P>
   创业维艰似乎是一项常识,两岸正式互动关系的开始,也不例外。中国大陆的政治诉求,虽然使两会的协商陷入胶着,但是双方政府基于掌握协商契机的考量,共同发挥智慧,努力克服这个争执。<p></p></P>
     “一中共识”得来不易<p></p></P>
    台湾方面由国家统一委员会在民国81年(1992年)8月1日举行第八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一个中国’的涵义”。这个决议对两岸关系极具关键性,也为尔后两岸搁置政治争议,创造决定性的条件。<p></p></P>
   决议的内容:<p></p></P>
   一,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之原则,但双方所赋予之涵义有所不同。大陆方面认为“一个中国”即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将来统一后,台湾将成为其辖下的一个”特别行政区”。台湾方面则认为“一个中国”应指1912年成立迄今之中华民国,其主权及于整个中国,但目前之治权,则仅及于台澎全马。台湾固为中国之一部分,但大陆亦为中国之一部分。<p></p></P>
   二.民国38年(公元1949年)起,中国处于暂时分裂之状态,由两个政治实体,分治海峡两岸,乃为客观之事实,任何谋求统一之主张,不能忽视此一事实之存在。<p></p></P>
   三、中华民国政府为求民族之发展、国家之富强与人民之福祉,已订定“国家统一纲领”,积极谋取共识,开展统一步伐;深盼大陆当局,亦能实事求是,以务实的态度捐弃成见,共同合作,为建立自由民主均富的一个中国而贡献智慧与力量。<p></p></P>
   对国统会的这项决议,辜振甫认为,事实上是反映出台湾对于两岸政治定位的完整看法。他说,当时两岸虽然都有”一个中国”原则的想法,但是对于这个原则内涵的认知,却是完全不同的。就台湾而言,在自由、民主,均富的前提下,一个统一的中国才有实现的可能,在认如上.”一个中国”并不是现在式,而是未未的。<p></p></P>
    应李登辉总统的邀聘,兼任国家统一委员会委员的辜振甫,躬逢这个历史性决议的现场。事实上,诚如他常提到的,我们所主张与追求的,是未来的,具有民-主、自由特色的一个中国。<p></p></P>
对民主多元、政治生态一向复杂的台湾来说,辜振甫的这种理念,不一定获得所有人士的一致认同。经由国统会作成决议,代表着朝野之间的一个意见交集点,也是台湾内部最大的公约数。辜振甫说,这项决议在当时的环境下,确实得之不易,也凸显了它的时代意义。<p></p></P>
   大陆方面,也有意积极促成两岸坐上谈判桌,在中央高层的决定下,同意采取妥协的方式,处理这项存在几十年的根本争议。<p></p></P>
一个原则  各自声明<p></p></P>
    1992年10月底,就在国统会针对“一个中国”的涵义作出决议后两个多月,双方政府正式授权的两岸两会代表,在香港举行会谈。<p></p></P>
   从l0月28日至30日的3天协商会谈中,在大陆代表的主张下,双方针对”一个中国”原则的涵义如何表述的问题,曾经进行讨论,也各自提出具体意见。<p></p></P>
   会谈过程中,大陆先提出五种“一个中国”的表述方案,台湾稍后也提出了五种方案作为回应,但是,双方都表示无法接受对方所提有关“一个中国”的各种表述方案。台湾方面再依据双方所提的方案加以修正后,提出三种方案,大陆方面仍表示无法接受。几经讨论而无结果,两岸协商一度面临触礁的危机。<p></p></P>
   香港会谈结束前,海基会代表奉命提出新的解决方案。针对大陆方面要求就“一个中国”原则有所表述的问题,海基会建议:双方采取口头上各自表述自己立场的方式,在彼此尊重下,暂时搁置这项重大争议,以便进入正式议题的协商。<p></p></P>
   海协会代表在会谈期间,并未对海基会提出的这项最新建议作出答复;他们在1992年l0月30日离香港返回JC京。同年11月3日,海协会副秘书长孙亚夫,以电话告知在台北的海基会秘书长陈荣杰,表示“尊重并接受海基会的建议”。同时,透过新华社发布新闻,公之于世。<p></p></P>
   新华社是一个完全属于大陆官方的新闻机构,对外发布的消息,代表大陆当局的意见,一定要经过授权。11月3日新华杜向全世界发布的这一则新闻,具体指出:“在这次工作性商谈中,海基会建议采用两会各自口头声明的方式,表述一个中国原则,……海协会经研究后,珍重并接受海基会建议。至于口头表述的具体内容,则将另行协商。”<p></p></P>
辜汪会议  各自表述</B><p></p></B></P>
    辜振甫指出,在两岸互动程中,这是一件何等重大的事——大陆接受台湾的建议,为两岸数十年来第一个正式的政治妥协!他说,因为有了这个妥协,1993年4月的辜汪会谈也才有召开的可能性。<p></p></P>
   事情不如预期的乐观。1992年11月16日,大陆方面透过海协会致函海基会,一方面提及“我会充分尊重并接受贵会建议”,再度表达11月3日的相同立场;但是,在同一封信函中却提出“在这次工作性商谈中贵会代表建议在相互谅解的前提下,采用贵我两会各自口头声明的方式表述一个中国原则,并出了具体表述内容,其中明确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信里并附了海基会代表香港会谈时提出的表述方案一项,片面声称这就是台湾方面口头表述的内容:同时,也一并附上大陆方面作为其口头表述的方案一种。大陆将香港会谈的结果以及后续的发展,片面宣称“双方以口头声明的方式确认‘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则’”,随后进一步改说“两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1992两岸两会的共识。这种说法与事实经过不符。台湾各界则一直以“一个中国,各自表述”作1992年两岸会谈过程及结果简称。<p></p></P>
   海基会在12月3日,函复海协会表示:  “我方始终认为两岸事务性之商谈,应与政治之议题无关,且两岸对‘一个中国’之涵义,认知显有不同。我方为谋求问题之解决,建议口头各自说明。至于口头说明具体内容,我方已于11月3日发布之新闻稿中明白说明,将根据国家统一纲领及国家统一委员1992年8月1日对于‘一个中国’涵义所作决议加以表达。海基会去信表达我方对于中共函持不同的意见与立场,大陆面没有再回函表示任何意见。依据一般惯例,既然不再回函这就代表大陆已经接受我方有不同意见的存在。<p></p></P>
   当时,两岸都感到建构协商管道的迫切性,因此当两会代表就“一个中国”的争议问题取得妥协的方式之后,两岸也共同开拓了推动两岸协商的广大空间。当然,双方并没有忘记,这个治争议只是暂时搁置,问题并有实质解决。<p></p></P>
   辜振甫始终认为,两岸都有责任,为有朝一日共同解决高度争议性问题,先营造出良好的气氛、创造出有利的条件。<p></p></P>
   在双方互相谅解与互相尊重下,两岸两会协商的时代正式揭开了序曲——辜汪会谈于1993年4月在新加坡举行。<p></p></P>
   辜振甫认为,第一次辜汪会谈能获得突破性的成果,关键在于就“一个中国”的原则上,双方得以“各自表述”其内涵。</B><p></p></P>
<p> </p></P>“一个中国”涵义的政治纠葛</B><p></p></B></P>
《劲寒梅香:辜振甫人生纪实》第五章摘录</B><p></p></B></P>
   海基、海协两会协商中断,中共提出台湾必须承认体观“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两岸才能重启谈判。两岸对“九二共识”认知不同,各执—词。昨天出版的辜振浦人生纪实《劲寒梅香》第五章——“一个中国”涵义的政治纠葛,首度完整披露当年两会“搁置政治争议”这段过程,兹遮录如下,以还原历史。<p></p></P>
   由于海基会不回应海协会的政治要求,两岸两会之间的协商始终难有具体进展,直到1992年秋天才有了关键性改变。<p></p></P>
   创业维艰似乎是一项常识,两岸正式互动关系的开始,也不例外。中国大陆的政治诉求,虽然使两会的协商陷入胶着,但是双方政府基于掌握协商契机的考量,共同发挥智慧,努力克服这个争执。<p></p></P>
     “一中共识”得来不易<p></p></P>
    台湾方面由国家统一委员会在民国81年(1992年)8月1日举行第八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一个中国’的涵义”。这个决议对两岸关系极具关键性,也为尔后两岸搁置政治争议,创造决定性的条件。<p></p></P>
   决议的内容:<p></p></P>
   一,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之原则,但双方所赋予之涵义有所不同。大陆方面认为“一个中国”即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将来统一后,台湾将成为其辖下的一个”特别行政区”。台湾方面则认为“一个中国”应指1912年成立迄今之中华民国,其主权及于整个中国,但目前之治权,则仅及于台澎全马。台湾固为中国之一部分,但大陆亦为中国之一部分。<p></p></P>
   二.民国38年(公元1949年)起,中国处于暂时分裂之状态,由两个政治实体,分治海峡两岸,乃为客观之事实,任何谋求统一之主张,不能忽视此一事实之存在。<p></p></P>
   三、中华民国政府为求民族之发展、国家之富强与人民之福祉,已订定“国家统一纲领”,积极谋取共识,开展统一步伐;深盼大陆当局,亦能实事求是,以务实的态度捐弃成见,共同合作,为建立自由民主均富的一个中国而贡献智慧与力量。<p></p></P>
   对国统会的这项决议,辜振甫认为,事实上是反映出台湾对于两岸政治定位的完整看法。他说,当时两岸虽然都有”一个中国”原则的想法,但是对于这个原则内涵的认知,却是完全不同的。就台湾而言,在自由、民主,均富的前提下,一个统一的中国才有实现的可能,在认如上.”一个中国”并不是现在式,而是未未的。<p></p></P>
    应李登辉总统的邀聘,兼任国家统一委员会委员的辜振甫,躬逢这个历史性决议的现场。事实上,诚如他常提到的,我们所主张与追求的,是未来的,具有民-主、自由特色的一个中国。<p></p></P>
对民主多元、政治生态一向复杂的台湾来说,辜振甫的这种理念,不一定获得所有人士的一致认同。经由国统会作成决议,代表着朝野之间的一个意见交集点,也是台湾内部最大的公约数。辜振甫说,这项决议在当时的环境下,确实得之不易,也凸显了它的时代意义。<p></p></P>
   大陆方面,也有意积极促成两岸坐上谈判桌,在中央高层的决定下,同意采取妥协的方式,处理这项存在几十年的根本争议。<p></p></P>
一个原则  各自声明<p></p></P>
    1992年10月底,就在国统会针对“一个中国”的涵义作出决议后两个多月,双方政府正式授权的两岸两会代表,在香港举行会谈。<p></p></P>
   从l0月28日至30日的3天协商会谈中,在大陆代表的主张下,双方针对”一个中国”原则的涵义如何表述的问题,曾经进行讨论,也各自提出具体意见。<p></p></P>
   会谈过程中,大陆先提出五种“一个中国”的表述方案,台湾稍后也提出了五种方案作为回应,但是,双方都表示无法接受对方所提有关“一个中国”的各种表述方案。台湾方面再依据双方所提的方案加以修正后,提出三种方案,大陆方面仍表示无法接受。几经讨论而无结果,两岸协商一度面临触礁的危机。<p></p></P>
   香港会谈结束前,海基会代表奉命提出新的解决方案。针对大陆方面要求就“一个中国”原则有所表述的问题,海基会建议:双方采取口头上各自表述自己立场的方式,在彼此尊重下,暂时搁置这项重大争议,以便进入正式议题的协商。<p></p></P>
   海协会代表在会谈期间,并未对海基会提出的这项最新建议作出答复;他们在1992年l0月30日离香港返回JC京。同年11月3日,海协会副秘书长孙亚夫,以电话告知在台北的海基会秘书长陈荣杰,表示“尊重并接受海基会的建议”。同时,透过新华社发布新闻,公之于世。<p></p></P>
   新华社是一个完全属于大陆官方的新闻机构,对外发布的消息,代表大陆当局的意见,一定要经过授权。11月3日新华杜向全世界发布的这一则新闻,具体指出:“在这次工作性商谈中,海基会建议采用两会各自口头声明的方式,表述一个中国原则,……海协会经研究后,珍重并接受海基会建议。至于口头表述的具体内容,则将另行协商。”<p></p></P>
辜汪会议  各自表述</B><p></p></B></P>
    辜振甫指出,在两岸互动程中,这是一件何等重大的事——大陆接受台湾的建议,为两岸数十年来第一个正式的政治妥协!他说,因为有了这个妥协,1993年4月的辜汪会谈也才有召开的可能性。<p></p></P>
   事情不如预期的乐观。1992年11月16日,大陆方面透过海协会致函海基会,一方面提及“我会充分尊重并接受贵会建议”,再度表达11月3日的相同立场;但是,在同一封信函中却提出“在这次工作性商谈中贵会代表建议在相互谅解的前提下,采用贵我两会各自口头声明的方式表述一个中国原则,并出了具体表述内容,其中明确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信里并附了海基会代表香港会谈时提出的表述方案一项,片面声称这就是台湾方面口头表述的内容:同时,也一并附上大陆方面作为其口头表述的方案一种。大陆将香港会谈的结果以及后续的发展,片面宣称“双方以口头声明的方式确认‘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则’”,随后进一步改说“两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1992两岸两会的共识。这种说法与事实经过不符。台湾各界则一直以“一个中国,各自表述”作1992年两岸会谈过程及结果简称。<p></p></P>
   海基会在12月3日,函复海协会表示:  “我方始终认为两岸事务性之商谈,应与政治之议题无关,且两岸对‘一个中国’之涵义,认知显有不同。我方为谋求问题之解决,建议口头各自说明。至于口头说明具体内容,我方已于11月3日发布之新闻稿中明白说明,将根据国家统一纲领及国家统一委员1992年8月1日对于‘一个中国’涵义所作决议加以表达。海基会去信表达我方对于中共函持不同的意见与立场,大陆面没有再回函表示任何意见。依据一般惯例,既然不再回函这就代表大陆已经接受我方有不同意见的存在。<p></p></P>
   当时,两岸都感到建构协商管道的迫切性,因此当两会代表就“一个中国”的争议问题取得妥协的方式之后,两岸也共同开拓了推动两岸协商的广大空间。当然,双方并没有忘记,这个治争议只是暂时搁置,问题并有实质解决。<p></p></P>
   辜振甫始终认为,两岸都有责任,为有朝一日共同解决高度争议性问题,先营造出良好的气氛、创造出有利的条件。<p></p></P>
   在双方互相谅解与互相尊重下,两岸两会协商的时代正式揭开了序曲——辜汪会谈于1993年4月在新加坡举行。<p></p></P>
   辜振甫认为,第一次辜汪会谈能获得突破性的成果,关键在于就“一个中国”的原则上,双方得以“各自表述”其内涵。</B><p></p></P>
<p> </p></P>
不管是共产主义解放台湾,还是三民主义统一中国,我都支持,我只想看到中国统一。
哪怕变成帝国变成法西斯,统一了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