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连常凯山都知道立国当以教育为本啊。抗战期间中国教育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02:22:34
      以常理论,抗战期间山河残破,民生凋敝,教育事业出现倒退,也在情理之中。但事实却相反,恰恰在这段最艰难的时期,中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惊人的大发展、大飞跃。

  这种发展,究竟有多大,又是怎么做到的?

 

 


  抗战时期教育支出仅次于军费

  抗战八年教育大发展

  抗战八年,中国教育事业竟于战火纷飞中得大发展。仅以高等教育为例,大学数量由战前的108所增至1945年的141所;在校师生数量增加了48%,学生数量几乎翻了一倍。

  抗战爆发后,最主流的舆论意见是教育应该完全服务于抗战

  自1937年日军全面侵华,东南沿海教育发达地区首当其冲,相继沦陷,中国教育事业损失巨大。据国民政府教育部统计,战前全国专科以上学校共计108所,战争爆发后,77所被迫内迁后方,另有17所被迫停办;原有公立中学,多数设在沿海地区,战争爆发后大多停办,青年失学者极多;影响最大者莫过于初等教育,学生年龄过小,学校无法内迁,只得随国土一并沦陷,其所受日军奴化教育也最深。

  民族面临生死存亡,如何处理教育和抗战之间的关系,成了摆在国民政府面前的一道难题。教育界内部也围绕着如何制定新的“战时教育方针”,而展开了论战。最主流的意见,是认为教育应该完全服务于抗战。不但学科要调整,变为以军事课为主,如“化学师生可从事军用品制造”;教育对象也要调整,须“以民众为对象”,“高中以上学校与战事无关者,应予以改组或即停办”。这种意见,在师生内部也相当普遍。南京失守后,北大、清华、南开三校组成的“长沙临时大学”准备再度南迁至昆明,决定甫一颁布,即在校内师生间引起激烈辩论,许多批评者认为:在国家急需调动三湘民众起来抗日的时刻,学校内迁至昆明,有损道义。学生自治会甚至派出了自己的代表前往武汉,向国民政府请愿,反对内迁,要求参加抗战。但也有部分教育界人士对上述意见持反对态度。如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吴俊升认为教育是百年大计,只可因战争做若干临时调整,而不能全盘改弦更张。最具代表性的,则莫过于胡适向蒋介石的进言:“国防教育不是非常时期的教育,是常态教育”。但这类意见,在当日并不占主流。

  最能体现当日教育方针意见分歧的,可推张治中和陈诚在“长沙临时大学”的两场演讲。张治中时任湖南省政府主席,其演讲劈头就骂:“际兹国难当头,你们这批青年,不上前线作战服务,躲在这里干么?”陈诚时任军事委员会政治部主任,其演讲高度赞成学校内迁,将学生誉为国宝,鼓励他们于国家危难之际努力完成学业,因为十年之后,国家的命运就掌握在他们手里。

  蒋介石等人力排众议,认为国防教育的着眼点“不仅在战时,还应该看到战后”

  教育部为这场论战做出的最终“裁决”是“战时需作平时看”,虽有各种暂时措施,“但仍以维持正常教育为主旨”。换言之,也就是否定了张治中等人的教育完全服务于抗战的意见。教育部如此决策的理由有二:其一,“抗战既属长期,各方面人材直接间接均为战时所需要。我国大学本不发达,每一万国民中仅有大学生一人,与英美教育发达国家相差甚远。为自力更生抗战建国计,原有教育必得维持,否则后果将更不堪”;其二,“以我国人口之众,尚无立即征调此类大学生之必要”。

  在当时的舆论环境下,教育部如此决策,与国民政府最高领导层的认知关系极大。陈诚的意见已如前述;1938年3月上任的教育部部长陈立夫也认为“国防之内涵,并不限于狭义之军事教育,各级学校之课程……纵在战时,其可伸缩者亦至有限,断不能任意废弃,致使国力根本动摇,将来国家有无人可用之危险。”陈立夫的意见,与蒋介石高度一致。在蒋氏看来,战时教育不仅仅需要满足抗战救国,更需要满足战后建设——1939年3月,蒋氏在重庆召开的第三次全国教育会议上说道:“我们切不可忘记战时应作平时看,切勿为应急之故而丢弃了基本。我们这一战,一方面是争取民族生存,一方面就要于此时期中改造我们的民族,复兴我们的国家,所以我们教育上的着眼点,不仅在战时,还应该看到战后。”

  初等教育:以乡镇地方财政50%为主要经费来源;抗战结束时后方入学率维持在50%以上

  因为年龄问题,初等教育,也就是初小、高小教育问题,没有被“战时教育方针论战”所波及。自抗战爆发到1940年,初等教育的工作重点,主要是义务教育的普及。1940年,初等教育又增加了另一个工作重点:对成年失学民众的补习教育。自此,“每乡镇设中心小学,每保设国民学校,均包括儿童、成人、妇女三部分,使民众教育与义务教育打成一片。”初等教育属于地方自办事业,中央政府每年有专门的补助费,但主要经费来源仍以地方自筹为主。为保证教育质量和适龄儿童入学率,1940年,教育部颁布规定,指定乡镇地方财政中止少50%须用作初等教育经费;稍后,又由行政院和国防最高委员会出台规定,将初等教育经费列为“特种基金”纳入预算,严禁地方政府挪作他用。

  至1945年,四川适龄儿童入学率达80%;其他大后方省份,云南43%、西康57%、陕西58%……总体保持在50%以上。1936年,大后方10省市在校小学生为300余万人,至1943年,已增至676万余人。

  中等教育:1936年在校学生48万,抗战结束时增至126万

  1936年之前,中等教育素由地方省市教育厅办理,中央并不直接负责。抗战爆发后,为安置从沦陷区流亡到后方的中学生就学,国民政府开始创办国立中学,至1944年,共设立国力中学34所,国立大学附属中学16所,国立师范学校和职业学校14所,遍及后方12个省区。国立中学的主要职责,是收容来自沦陷区的中学生就学;以及吸收来自沦陷区的骨干教师,解决其生存问题并保证教育质量。

  在沦陷区,国民政府的主要措施是设置“教育指导区”。1938年,沦陷区9省4市曾设置50个“教育指导区”,派遣大批教育干部赴沦陷区从事公开或秘密的教育活动。随着战争的推进,“教育指导区”不断增加至18省6市102个之多。“指导区”的主要工作,是联络、吸收敌占区的仍忠于国家的中小学教师,借以消灭奴化教育。1940年,国民政府还特别通过《津贴沦陷区中小学教师办法》,对沦陷区内暗中为国家服务的中小学教师给予津贴补助。接受津贴的教师须宣誓效忠国家,其誓词如下:“我是中华民国的国民,矢志尽忠国家,遵守政府法令,拥护抗战国策,绝对排除奴化教育,不作教育界败类,遗羞子孙。如违誓词,愿受政府最严厉的处分。”同时,教育部还特别制订了沦陷区中学毕业生升入大后方大学就学的规定。1936年在校中学生为48万余人,正因为当局的努力,至抗战结束,在校中学生数量不降反增至120余万。具体增长数据如下图:

  ▲1936~1945学年度全国中学教育发展概况统计表(据《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

  


  高校研究所:从1936年的22所75人,增至1944年的49所422人

  战前,各大学的研究所, 大多由各大学自动发展成立,1936年共计有研究所22个,仅招有研究生75人。抗战爆发后,大学大量内迁,多数研究工作中断。1939年,教育部认为“抗战建国正在迈进之际,学术研究需要尤大”,开始从政策、经费上扶持各大学成立研究所、招收研究生。到1944年,大学研究所已增至49所,研究生增至422人。研究所的运转经费、设备经费、研究生的学费等各项费用,基本上全由中央政府负担。

  绝大多数大、中学生享受政府免费教育、免费伙食及一定的医疗保障

  将战时教育如平常时期那般维持的最大困难,是大部分离乡背井的大、中学生都丧失了经济来源,政府不但要负担起对他们“教”的责任,还必须承担对他们“养”的义务。1938年,国民政府开始实施“贷金制度”,规定家在战区的专科以上学生,可向政府申请“贷金”,毕业后三年内再向政府无息偿还。但抗战既系持久,学生毕业后并无正常就业环境,加之自1940年以来国内通胀日趋严重,“贷金制”在1943年被“公费制”取代。其发放范围也大大扩大,连家住重庆有经济来源的大学生也可以享受公费待遇,私立学校入复旦学的学生,同样也可以享受政府的“公费”。高等教育当中,每年获得国民政府的“贷金”和“公费”者达5-7万人,约占了全部学生的80%以上。这些“贷金”和“公费”不但包括学费、生活费,还包括一定程度的医疗保障,故学生看病相当便宜。譬如:中央大学政治系学生唐飞霄1946年1月7日的日记写道:“今去卫生室治牙,可笑挂号金仅一元,药费亦寥寥五元”——当时从重庆往湖南寄一封平信的邮资是20元。

  “贷金制”和“公费制”不仅仅面向高等教育,同样也惠及中等教育。按教育部规定,国立中学招收的学生,不仅免除学费,而且免费提供伙食、制服和书籍。  

  40年后物价飞涨,大、中学校师生生活艰难,但有政府特殊补助,比其他公务员好很多

  教师方面,1940年以前,后方大学教授平均每月可获得200余元左右的工资,收入虽不如战前,但较之大城市,后方物价低廉,其实际购买力较之战前并无多大下降,某些教授甚至把课堂搬到了餐馆里。学生方面,毕业于复旦大学的罗文锦,1940年以前“每月可领贷金法币八元,以六元缴纳学校伙食,剩下二元做零用”。当时,八块钱的购买力是相当高的,西南联大“学生的伙食费1938年每月7元,还可以吃到肉和鸡蛋”。  

  1940年,因日军的封锁,大后方物价暴涨。教育部及时制定《战时救济大中学生膳食暂时办法》。该办法要求财政部于每年的一、七两月向学生预发半年的救济费和生活费,由各校支配,其目的,是使各校可以在春季一、二月间和秋季七、八月间尽量购买粮食储存,以备青黄不接时的粮价高涨。该办法实施三年后,又做了一次大的修订,负责救济大中学生膳食的部门,由财政部变换为了粮食部。如此修订的原因在于:各地粮价不同,荒歉地甚至无粮可购以及粮价持续上涨等因素,使得财政部的统一拨款无法做到因地制宜,故改由粮食部向师生员工“免费发给公粮”。此一时期,大、中等学校师生的生活水准虽然大幅度下降,但薪水之外,尚有政府补助的“平价食粮代金”,较之其他公务员(如国民党中央及地方党部的工作人员),已算比较好的了——1942年,《中央日报》社论明言:靠薪水收入维生者,早已靠典卖度日,生活苦不堪言。

  结语

  陈立夫说,抗战八年期间,政府在教育方面的投入巨大,“这一笔庞大费用在国家财务支出上仅次于军费”,确非虚言。也唯其如此,才得以在战火纷飞中造就中国教育的一次大飞跃、大发展。http://view.news.qq.com/zt2012/kzjy/index.htm      以常理论,抗战期间山河残破,民生凋敝,教育事业出现倒退,也在情理之中。但事实却相反,恰恰在这段最艰难的时期,中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惊人的大发展、大飞跃。

  这种发展,究竟有多大,又是怎么做到的?

 

 

77609621.jpg (47.73 KB, 下载次数: 3)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2-11-13 05:37 上传




  抗战时期教育支出仅次于军费

  抗战八年教育大发展

  抗战八年,中国教育事业竟于战火纷飞中得大发展。仅以高等教育为例,大学数量由战前的108所增至1945年的141所;在校师生数量增加了48%,学生数量几乎翻了一倍。

  抗战爆发后,最主流的舆论意见是教育应该完全服务于抗战

  自1937年日军全面侵华,东南沿海教育发达地区首当其冲,相继沦陷,中国教育事业损失巨大。据国民政府教育部统计,战前全国专科以上学校共计108所,战争爆发后,77所被迫内迁后方,另有17所被迫停办;原有公立中学,多数设在沿海地区,战争爆发后大多停办,青年失学者极多;影响最大者莫过于初等教育,学生年龄过小,学校无法内迁,只得随国土一并沦陷,其所受日军奴化教育也最深。

  民族面临生死存亡,如何处理教育和抗战之间的关系,成了摆在国民政府面前的一道难题。教育界内部也围绕着如何制定新的“战时教育方针”,而展开了论战。最主流的意见,是认为教育应该完全服务于抗战。不但学科要调整,变为以军事课为主,如“化学师生可从事军用品制造”;教育对象也要调整,须“以民众为对象”,“高中以上学校与战事无关者,应予以改组或即停办”。这种意见,在师生内部也相当普遍。南京失守后,北大、清华、南开三校组成的“长沙临时大学”准备再度南迁至昆明,决定甫一颁布,即在校内师生间引起激烈辩论,许多批评者认为:在国家急需调动三湘民众起来抗日的时刻,学校内迁至昆明,有损道义。学生自治会甚至派出了自己的代表前往武汉,向国民政府请愿,反对内迁,要求参加抗战。但也有部分教育界人士对上述意见持反对态度。如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吴俊升认为教育是百年大计,只可因战争做若干临时调整,而不能全盘改弦更张。最具代表性的,则莫过于胡适向蒋介石的进言:“国防教育不是非常时期的教育,是常态教育”。但这类意见,在当日并不占主流。

  最能体现当日教育方针意见分歧的,可推张治中和陈诚在“长沙临时大学”的两场演讲。张治中时任湖南省政府主席,其演讲劈头就骂:“际兹国难当头,你们这批青年,不上前线作战服务,躲在这里干么?”陈诚时任军事委员会政治部主任,其演讲高度赞成学校内迁,将学生誉为国宝,鼓励他们于国家危难之际努力完成学业,因为十年之后,国家的命运就掌握在他们手里。

  蒋介石等人力排众议,认为国防教育的着眼点“不仅在战时,还应该看到战后”

  教育部为这场论战做出的最终“裁决”是“战时需作平时看”,虽有各种暂时措施,“但仍以维持正常教育为主旨”。换言之,也就是否定了张治中等人的教育完全服务于抗战的意见。教育部如此决策的理由有二:其一,“抗战既属长期,各方面人材直接间接均为战时所需要。我国大学本不发达,每一万国民中仅有大学生一人,与英美教育发达国家相差甚远。为自力更生抗战建国计,原有教育必得维持,否则后果将更不堪”;其二,“以我国人口之众,尚无立即征调此类大学生之必要”。

  在当时的舆论环境下,教育部如此决策,与国民政府最高领导层的认知关系极大。陈诚的意见已如前述;1938年3月上任的教育部部长陈立夫也认为“国防之内涵,并不限于狭义之军事教育,各级学校之课程……纵在战时,其可伸缩者亦至有限,断不能任意废弃,致使国力根本动摇,将来国家有无人可用之危险。”陈立夫的意见,与蒋介石高度一致。在蒋氏看来,战时教育不仅仅需要满足抗战救国,更需要满足战后建设——1939年3月,蒋氏在重庆召开的第三次全国教育会议上说道:“我们切不可忘记战时应作平时看,切勿为应急之故而丢弃了基本。我们这一战,一方面是争取民族生存,一方面就要于此时期中改造我们的民族,复兴我们的国家,所以我们教育上的着眼点,不仅在战时,还应该看到战后。”

  初等教育:以乡镇地方财政50%为主要经费来源;抗战结束时后方入学率维持在50%以上

  因为年龄问题,初等教育,也就是初小、高小教育问题,没有被“战时教育方针论战”所波及。自抗战爆发到1940年,初等教育的工作重点,主要是义务教育的普及。1940年,初等教育又增加了另一个工作重点:对成年失学民众的补习教育。自此,“每乡镇设中心小学,每保设国民学校,均包括儿童、成人、妇女三部分,使民众教育与义务教育打成一片。”初等教育属于地方自办事业,中央政府每年有专门的补助费,但主要经费来源仍以地方自筹为主。为保证教育质量和适龄儿童入学率,1940年,教育部颁布规定,指定乡镇地方财政中止少50%须用作初等教育经费;稍后,又由行政院和国防最高委员会出台规定,将初等教育经费列为“特种基金”纳入预算,严禁地方政府挪作他用。

  至1945年,四川适龄儿童入学率达80%;其他大后方省份,云南43%、西康57%、陕西58%……总体保持在50%以上。1936年,大后方10省市在校小学生为300余万人,至1943年,已增至676万余人。

  中等教育:1936年在校学生48万,抗战结束时增至126万

  1936年之前,中等教育素由地方省市教育厅办理,中央并不直接负责。抗战爆发后,为安置从沦陷区流亡到后方的中学生就学,国民政府开始创办国立中学,至1944年,共设立国力中学34所,国立大学附属中学16所,国立师范学校和职业学校14所,遍及后方12个省区。国立中学的主要职责,是收容来自沦陷区的中学生就学;以及吸收来自沦陷区的骨干教师,解决其生存问题并保证教育质量。

  在沦陷区,国民政府的主要措施是设置“教育指导区”。1938年,沦陷区9省4市曾设置50个“教育指导区”,派遣大批教育干部赴沦陷区从事公开或秘密的教育活动。随着战争的推进,“教育指导区”不断增加至18省6市102个之多。“指导区”的主要工作,是联络、吸收敌占区的仍忠于国家的中小学教师,借以消灭奴化教育。1940年,国民政府还特别通过《津贴沦陷区中小学教师办法》,对沦陷区内暗中为国家服务的中小学教师给予津贴补助。接受津贴的教师须宣誓效忠国家,其誓词如下:“我是中华民国的国民,矢志尽忠国家,遵守政府法令,拥护抗战国策,绝对排除奴化教育,不作教育界败类,遗羞子孙。如违誓词,愿受政府最严厉的处分。”同时,教育部还特别制订了沦陷区中学毕业生升入大后方大学就学的规定。1936年在校中学生为48万余人,正因为当局的努力,至抗战结束,在校中学生数量不降反增至120余万。具体增长数据如下图:

  ▲1936~1945学年度全国中学教育发展概况统计表(据《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

  

1112144932.jpg (79.28 KB, 下载次数: 3)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2-11-13 05:38 上传




  高校研究所:从1936年的22所75人,增至1944年的49所422人

  战前,各大学的研究所, 大多由各大学自动发展成立,1936年共计有研究所22个,仅招有研究生75人。抗战爆发后,大学大量内迁,多数研究工作中断。1939年,教育部认为“抗战建国正在迈进之际,学术研究需要尤大”,开始从政策、经费上扶持各大学成立研究所、招收研究生。到1944年,大学研究所已增至49所,研究生增至422人。研究所的运转经费、设备经费、研究生的学费等各项费用,基本上全由中央政府负担。

  绝大多数大、中学生享受政府免费教育、免费伙食及一定的医疗保障

  将战时教育如平常时期那般维持的最大困难,是大部分离乡背井的大、中学生都丧失了经济来源,政府不但要负担起对他们“教”的责任,还必须承担对他们“养”的义务。1938年,国民政府开始实施“贷金制度”,规定家在战区的专科以上学生,可向政府申请“贷金”,毕业后三年内再向政府无息偿还。但抗战既系持久,学生毕业后并无正常就业环境,加之自1940年以来国内通胀日趋严重,“贷金制”在1943年被“公费制”取代。其发放范围也大大扩大,连家住重庆有经济来源的大学生也可以享受公费待遇,私立学校入复旦学的学生,同样也可以享受政府的“公费”。高等教育当中,每年获得国民政府的“贷金”和“公费”者达5-7万人,约占了全部学生的80%以上。这些“贷金”和“公费”不但包括学费、生活费,还包括一定程度的医疗保障,故学生看病相当便宜。譬如:中央大学政治系学生唐飞霄1946年1月7日的日记写道:“今去卫生室治牙,可笑挂号金仅一元,药费亦寥寥五元”——当时从重庆往湖南寄一封平信的邮资是20元。

  “贷金制”和“公费制”不仅仅面向高等教育,同样也惠及中等教育。按教育部规定,国立中学招收的学生,不仅免除学费,而且免费提供伙食、制服和书籍。  

  40年后物价飞涨,大、中学校师生生活艰难,但有政府特殊补助,比其他公务员好很多

  教师方面,1940年以前,后方大学教授平均每月可获得200余元左右的工资,收入虽不如战前,但较之大城市,后方物价低廉,其实际购买力较之战前并无多大下降,某些教授甚至把课堂搬到了餐馆里。学生方面,毕业于复旦大学的罗文锦,1940年以前“每月可领贷金法币八元,以六元缴纳学校伙食,剩下二元做零用”。当时,八块钱的购买力是相当高的,西南联大“学生的伙食费1938年每月7元,还可以吃到肉和鸡蛋”。  

  1940年,因日军的封锁,大后方物价暴涨。教育部及时制定《战时救济大中学生膳食暂时办法》。该办法要求财政部于每年的一、七两月向学生预发半年的救济费和生活费,由各校支配,其目的,是使各校可以在春季一、二月间和秋季七、八月间尽量购买粮食储存,以备青黄不接时的粮价高涨。该办法实施三年后,又做了一次大的修订,负责救济大中学生膳食的部门,由财政部变换为了粮食部。如此修订的原因在于:各地粮价不同,荒歉地甚至无粮可购以及粮价持续上涨等因素,使得财政部的统一拨款无法做到因地制宜,故改由粮食部向师生员工“免费发给公粮”。此一时期,大、中等学校师生的生活水准虽然大幅度下降,但薪水之外,尚有政府补助的“平价食粮代金”,较之其他公务员(如国民党中央及地方党部的工作人员),已算比较好的了——1942年,《中央日报》社论明言:靠薪水收入维生者,早已靠典卖度日,生活苦不堪言。

  结语

  陈立夫说,抗战八年期间,政府在教育方面的投入巨大,“这一笔庞大费用在国家财务支出上仅次于军费”,确非虚言。也唯其如此,才得以在战火纷飞中造就中国教育的一次大飞跃、大发展。http://view.news.qq.com/zt2012/kzjy/index.htm
KMT的数字可以跟阿三的将媲美。
坐看楼主被喷
哪里来的烧饼文!
果粉们可以安心的在地板上睡觉了
国破家亡之时居然还有心思搞教育而不是全力投入抗战,企鹅上的穷酸文人小资公知真是恬不知耻
这篇破烂在本坛都是第几次了?


扯这些破玩意干哈,这个支出里包不包括四大家族私下捞的啊?闹了半天炮党转进小岛是因为把钱弄去搞教育了,教训啊!就说说49年还有多少文盲吧

扯这些破玩意干哈,这个支出里包不包括四大家族私下捞的啊?闹了半天炮党转进小岛是因为把钱弄去搞教育了,教训啊!就说说49年还有多少文盲吧
九成文盲的时代有脸谈教育?
这是全国的。这是指中学的。全国中学校在1945年,仅有141所学校,83498名在校生。提醒大家一点,当时中国有四亿亿人,仅是现在人口的四分之一弱。这点学生数超过现在大陆任何一个省的水平了吗?举一个广东的例子,2011年,广东高中阶段教育和初中两个阶段的学校数是1796+3316所。
KMT能把返盲率的数字统计出来么?{:soso_e113:}
这么长的一坨,要一一查实数据和反驳也挺累的,怎么办?

自干五不好干啊,求有关部门发生活费,否则没精力对付啊
这统计数据里该不会有抗大及其分校吧
当时几亿文盲发来贺电,另外统计数据是不是还包含了汪伪和伪满的?
谁都知道教育重要,关键看怎么落实,我们基础教育比蒋光头好多了,即使是在建国初期
尼玛49年时候初中生就是大知识分子啊有木有?各种优先各种提拔啊有木有?现在大本就是个吊丝啊有木有,硕士多如狗博士遍地走啊有木有?
GT445 发表于 2012-11-13 08:32
国破家亡之时居然还有心思搞教育而不是全力投入抗战,企鹅上的穷酸文人小资公知真是恬不知耻
你这话可真是鼠目寸光
可惜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尽是些写这考那史的知识分子,要么就是写小说的或湿人……不是对民国有范儿的大师不敬,国难当头,高等教育先教些会造武器弹药的才对……
好吓人啊,45年全国竟然有了8万多学生从中学毕业了
你玛,现在兔子一个地级市每年都有这么初中生毕业吧
基本没有培养啥工科人材!
基本没有培养啥工科人材!
不是不培养,好的都走了,国内没用武之地啊。剩下的基本就是待象牙塔里忧国忧民、自娱自乐的民国范大师了。
狗屁发展.

文盲率85%也叫发展教育.
彭总关帝神 发表于 2012-11-13 10:41
你这话可真是鼠目寸光
在亡国灭种的边缘上,不把所有的资源都投入抗战怎么行?如果抗战输了,教育再好又有什么用?
在亡国灭种的边缘上,不把所有的资源都投入抗战怎么行?如果抗战输了,教育再好又有什么用?
问题是教育也没搞好…
都是给TG留下的~
GT445 发表于 2012-11-13 08:32
国破家亡之时居然还有心思搞教育而不是全力投入抗战,企鹅上的穷酸文人小资公知真是恬不知耻
何出此言啊
心火 发表于 2012-11-13 11:33
问题是教育也没搞好…
是个少将啊
浪荡农夫 发表于 2012-11-13 12:31
是个少将啊
九成文盲的时代有脸谈教育?
心火 发表于 2012-11-13 12:34
九成文盲的时代有脸谈教育?
这倒也是啊
中国用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世界22%的人口,这并不是最牛的,中国用世界1%-2%的教育和医疗投入,解决了22%人口的教育和医疗问题。以全球20%的人口,养活了全球50%的公务员
1、2009年中国清廉指数全球第79位。2、卫生医疗公平全球倒数第四。3、大学学费世界最高。4、城乡收入差距世界第一。5、税负全球第 二。6,矿难死人数占全球80%。7,行政成本最高的国家。8,收费公路14万公里10万在中国,占70%。9、有8亿人口游离于社保之外。 有同感的转…………:我们国家穷啊,外汇储备只有三万多亿美元,还要挽救美国经济,拯救朝鲜饥民,难啊;我们国家穷啊,三公消费也还不到一万个亿,还有那么多领导没能配上宝马,苦啊;我们国家穷啊,一个领导的医疗费,一年只有几千万,惨啊;大家要体谅,要理解,国家富了,我们才有荣耀啊!领导肥了,我们才有面子啊
tytrobird 发表于 2012-11-13 12:53
1、2009年中国清廉指数全球第79位。2、卫生医疗公平全球倒数第四。3、大学学费世界最高。4、城乡收入差距世 ...
这些搞笑的真相确实通过大脑才发出来的?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我最近看了一点民国时代的书,感觉就是当时知识分子收入真他妈的高,不过我个人并不认同这种收入,特别是多是文科知识分子的情况下。不是说扯个教育啊知识之类的光鲜词儿什么东西就可以伟光正了。一个教授动不动拿30-50倍于下层劳动者的收入有何脸面谈你在讲坛上提到的那些东西、理念?你他妈不配!这是人为地制造一个知识特权阶层!穿得衣服漂亮了,骨子里的阶级优越感是不变的。
倒是当时很多普通人的生活水平被很多人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意的忽略掉。一个文员雇员6-10元的收入,车夫8-10元,普通市民职员15元上下。工人普遍15-18元。纺织工人高一点差不多30元(当时纺织造船是高薪行业)。但是生活成本不低(所谓低不过是以教授们的收入而言的)。一石米要4-5元,一斤肉0.18-0.25元。洋货超级贵,皮鞋大部分人穿不起,一支钢笔就以元计价。

我最近看了一点民国时代的书,感觉就是当时知识分子收入真他妈的高,不过我个人并不认同这种收入,特别是多是文科知识分子的情况下。不是说扯个教育啊知识之类的光鲜词儿什么东西就可以伟光正了。一个教授动不动拿30-50倍于下层劳动者的收入有何脸面谈你在讲坛上提到的那些东西、理念?你他妈不配!这是人为地制造一个知识特权阶层!穿得衣服漂亮了,骨子里的阶级优越感是不变的。
倒是当时很多普通人的生活水平被很多人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意的忽略掉。一个文员雇员6-10元的收入,车夫8-10元,普通市民职员15元上下。工人普遍15-18元。纺织工人高一点差不多30元(当时纺织造船是高薪行业)。但是生活成本不低(所谓低不过是以教授们的收入而言的)。一石米要4-5元,一斤肉0.18-0.25元。洋货超级贵,皮鞋大部分人穿不起,一支钢笔就以元计价。
tytrobird 发表于 2012-11-13 12:52
中国用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世界22%的人口,这并不是最牛的,中国用世界1%-2%的教育和医疗投入,解决了22%人口 ...
乃知不知道美国公务员的人口比例比中国还高?
lhwing123 发表于 2012-11-13 09:17
这是全国的。这是指中学的。全国中学校在1945年,仅有141所学校,83498名在校生。提醒大家一点,当时中国有 ...
其实40年代中国人口早就超过5亿了,但国民政府连人口都统计不清的,一直沿用民国初年的模糊数据。53年全国普查人口就超过6亿了。

tytrobird 发表于 2012-11-13 12:53
1、2009年中国清廉指数全球第79位。2、卫生医疗公平全球倒数第四。3、大学学费世界最高。4、城乡收入差距世 ...


这些1234谁告诉你的?可信吗?骂政府可以,你这种骂法说不好听是小骂大帮忙,让人家真正骂到点子上的都被你连累。客观一点就这么难?实事求是就这么难?用基本的常识和逻辑去思考问题就这么难?
tytrobird 发表于 2012-11-13 12:53
1、2009年中国清廉指数全球第79位。2、卫生医疗公平全球倒数第四。3、大学学费世界最高。4、城乡收入差距世 ...


这些1234谁告诉你的?可信吗?骂政府可以,你这种骂法说不好听是小骂大帮忙,让人家真正骂到点子上的都被你连累。客观一点就这么难?实事求是就这么难?用基本的常识和逻辑去思考问题就这么难?
tytrobird 发表于 2012-11-13 12:53
1、2009年中国清廉指数全球第79位。2、卫生医疗公平全球倒数第四。3、大学学费世界最高。4、城乡收入差距世 ...
这是要找对吗?你说的这些自己信吗?


把日本人占领区的学校也算成校长的了……
”大飞跃“,1942年的人数比1936年的还少,这叫大飞跃。


把日本人占领区的学校也算成校长的了……
”大飞跃“,1942年的人数比1936年的还少,这叫大飞跃。
tytrobird 发表于 2012-11-13 12:52
中国用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世界22%的人口,这并不是最牛的,中国用世界1%-2%的教育和医疗投入,解决了22%人口 ...
你说这个自己都不信吧。。。要批评政府,起码给点干货啊
全球50%的公务员,我国7000W党员全算进去也占不了50%吧。
怎么没人和现在的台湾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