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望号之父”许学彦 人工岛技术已能实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8:54:18
“远望号之父”许学彦 人工岛技术已能实现
(2012-11-06)  编辑发布:中国船舶在线   
1987年8月,许学彦在“远望号”上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
东风号
远望1号
  内容摘要: ”  1944年, 20岁的许学彦进入交大造船系深造,师从当代中国船舶设计和科学研究机构的创始人辛一心,并在1951年经由辛一心推荐,进入到重工业部船舶工业管理局技术处工作。9月为了集中力量研发“718”主测量船,七院决定以708所为主体,成立工作组,708所副所长陶子杰任组长、许学彦任副组长
  他领衔设计了我国首艘万吨轮“东风号”,他的“海上猛虎艇”开创了小艇打大舰的历史并屡立战功,他出色地完成了在短时间内同时设计远望1号、2号的“绝密任务”……
  东方网11月5日消息:据《新闻晚报》报道,“健步登上海重楼,看多少风流。神臂、妙手、慧眼,明察五大洲。良辰到,驾飞舟,远洋游。乘风破浪,天涯追踪,誉满神州。 ”这一阕《诉衷情》是张爱萍将军在1980年时任新中国第一颗洲际导弹发射总指挥时抒发的豪迈情感,激扬人心,挥斥方遒。而其中的“驾飞舟,远洋游”一句,指的是新中国第一代远洋航天综合测量船“远望号”。
  2012年,当年立下赫赫战功的“远望1号”静静地停靠在上海的黄浦江畔,虽然退役多年,但在阳光和江水的映衬下,它的身影依旧高大伟岸。与之相比,一手赋予“远望1号”、“远望2号”卓绝能力的总设计师,中科院院士,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708研究所总工程师许学彦的背影却在一天天苍老。在89岁高龄的许学彦眼里,远望号和他设计的其他船舶都像他的孩子一般。如今孩子长大了,远去了,可他心中的挂念从未改变。听说“远望1号”即将作为上海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许老欣慰地说:“远望号里面的设备涉及到很多专业,去看一看能增长很多知识,也能让现在的年轻人体会一下中国的国防工业,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 ”
  许学彦,著名船舶设计专家。生于1924年5月11日,江苏武进人。 1948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历任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708研究所高级工程师、研究员、副所长、总工程师。 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许学彦是新中国船舶设计的中流砥柱。上世纪50年代末主持设计了我国第一艘万吨级远洋货轮“东风号”。上世纪70年代主持设计了国家重点工程中的主要三型船舶:观测我国远程火箭试验和地球卫星的远洋航天跟踪测量船“远望号”,综合调查船“向阳红10号”,打捞救生船“J121号”。1984年“向阳红10号”和“J121号”打捞救生船载着我国科学考察人员,远征南极,建立了“长城”考察站。

  从小立志“造船强国”
  他设计的“海上猛虎艇”屡立战功打大舰,首艘万吨轮“东风号”扬名国际,“昆仑号”专供最高领导人下地方视察
  1924年5月11日,许学彦出生在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县郑陆桥镇北夏墅村,这是个山明水秀的小乡村,在那里许学彦与船结下了最初的缘分。
  “小时候夏天就喜欢到河里游泳、划船,我是家中五兄弟的老大,所以都是我掌舵,想到哪里就能划到哪里,这让我对船产生了一种感情。”初中二年级时,抗日战争爆发,许学彦从家乡一路逃难到了贵州,并在贵州继续中学的学业。一路逃难的经历,让许学彦感慨于中国国防力量的薄弱,并在那时暗暗下了决心:上大学要报考和国防工业相关的专业。
  等到高中毕业,许学彦如愿以偿地考上了大学,并且还不止一所。“当时但凡有什么学校来招,我都考了,而且都录取了。我记得当时有贵州的平越交大的土木工程系,还有昆明西南联大的航空系、浙大的机械工程系、重庆交大的造船系,最后我在西南联大和重庆交大两个中选择,因为当时我的父亲在重庆工作,所以最终选择了重庆交大的造船系。”
  1944年, 20岁的许学彦进入交大造船系深造,师从当代中国船舶设计和科学研究机构的创始人辛一心,并在1951年经由辛一心推荐,进入到重工业部船舶工业管理局技术处工作。“辛一心是708所的创始人,也是第一批公费留学英国的大学生,回国后一开始在西安附近的西北工大当教授,过了几年就到重庆交通大学教书。辛一心教我们的课程是 ‘造船原理’,这对船舶设计是最基础最重要的课程,他讲得很好,不像有些老师肚子里有很多学问,但口才不行,讲不清楚,他的话都很精辟,我至今都留着他的讲课笔记。”
  环境影响,情感激发,良师教导,许学彦就这样一步步地与船舶再也分不开了。
  1952年,许学彦在技术处参与设计完成了船舶设计的处女作 “海济号”黄浦江渡轮
  1956年,许学彦设计的55甲高速炮艇和其后在1962年设计的0111型高速护卫艇 (批量生产称62型护卫艇)对敌舰形成很大威胁,开创了小艇打大舰的先例,屡立战功,该艇被授予“海上猛虎艇”的称号。
  1958年,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艘万吨级远洋货轮 “东风号”的设计任务交到了许学彦的手上。在当时 “大跃进”的年代,他领导全科人以极短的时间完成了该轮的设计任务,并且采用了很多新材料、新设备、新技术和新工艺,使该轮的四大技术经济指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1959年,他担任了著名的 “昆仑号”总设计师,当时 “昆仑号”是一艘负有特殊使命的专用客轮,供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及中央首长下地方视察工作及会议专用。
  都说热爱船舶与大海的人,往往拥有浪漫主义的情怀。记者问许老:“您觉得自己是个浪漫的人吗?”他笑了笑,说讲不出来,可能不算吧。“那您和船舶之间究竟是一种怎样的情感呢?” “我对船可以说是奉献了很多光阴,一辈子都在造船,这是一种对自己孩子的感情吧。”许学彦摸了摸自己的腿: “如果不是小时候染上丹毒症并且经常复发,我想我还能为船舶做更多事情。”

  老来展望“海洋工程”
  “海上人工岛”技术已能实现,但要耗费巨大财力,像我国这样国土面积很大的国家,现在搞人工岛还不到时候
  89岁的许学彦如今已无法像从前一样,站在船舶设计的第一线挥洒汗水。但直至今日,他仍然每天上午从家里徒步到中山南一路上的708所,与老同事们叙叙旧,了解最新的船舶动态,有时还会有人邀请许老出席关于船舶工业发展的论坛,思路敏捷、口齿清晰的许学彦,仍然对这个自己熟悉的领域充满热情。
  在地球的陆地资源日益枯竭的今天,世界各国都将开发海洋资源、发展海洋经济当作了未来发展的大计。无论海洋经济朝哪个方向发展,船舶这种水上载体,其作用只会显得越来越关键。对此,许学彦认为,未来船舶工业的设计,将向性能更好、速度适中、倚重海洋工程等方向发展。
  “现有的船型,货船、集装箱船、油船这三大船型将来还是主要的。不可能运货都是飞机运,船运依然是最经济的运输方式。集装箱船则是比较安全快速的运输方式,另外石油资源越来越重要,在阿拉伯国家广泛使用的油船也是必须的。所以这三大船型应该是得到继续优化,使其速度适中,装载量更多,制造成本更低,运输效率更高,得到标准化的大量生产。 ”
  许学彦同时强调,海洋工程在当今的船舶设计中的比重正在变得越来越大。 “陆地上的资源总有一天会枯竭,海底有很多资源,海洋工程就是用以开发这些资源的平台。它不是一艘船,而是一群船。 ”许学彦说,“708所这两年也专门成立了海洋工程部,专门去开发海洋工程方面的船舶。 ”
  关于海洋的未来,还有哪些大胆的设想? 19世纪法国著名的科幻小说家儒尔・凡尔纳曾经在他的小说《机器岛》中描述过在海上漂浮的人工岛场景。岛的外壳由钢铁组成,拥有两台千万马力推动机,可以随心所欲地在太平洋漫游。机器岛的中心是一座现代化的城市,大富豪们为了追求安逸享乐的生活来此定居。几年前,比利时建筑设计师文森特・卡尔伯特同样设计出一种名为“丽丽派德”的智能人工生态岛,一座岛可供5万名流离失所的人们居住。其目的是为了应对日益恶化的地球环境,甚至被称为“未来的诺亚方舟”。那么这些近乎疯狂的设计,在许学彦的眼里,又是否会“美梦成真”?
  “从技术的角度而言,这种人工岛已经可以实现了,没有技术上实现不了的事情。但从经济的角度考量,这样的人工岛要耗费巨大的财力,至少在21世纪并不具备太大的可能性,成真的几率也很低。尤其是世界上像美国、中国、俄罗斯这样国土面积很大的国家,现在搞人工岛还不到时候。 ”

  揭开国防“绝密档案”
  只身赴京接受“绝密任务”:同时为洲际导弹、人造卫星设计测量船。为了远望1号、2号,“许学彦造船有家不归”
  1965年,周恩来总理在中央军委会议上提出要搞原子弹导弹,洲际导弹的射程约8000公里,而我国的国土范围约4000公里,从酒泉导弹发射基地到落点从西到东差了4000公里,当时国防科委就提出要搞测量船,到海上去测量,预计落点在南太平洋赤道附近。由于科委向中央报告得到同意批复的时间是1967年的7月18日,因此这一工程也被称为“718工程”。
  因为拥有设计中国第一艘万吨级货轮“东风号”等经验,44岁的许学彦在当时被委以重任。他回忆,“1967年年初,我一个人到北京第六机械工业部第七研究院接受任务,一个是洲际导弹的测量船,一个是人造卫星的测量船,让我做方案。这属于国家的机密,周围什么人都不能讲,最初本来是交给大连造船厂的,后来708所主动请缨,专门到北京论证,表示这样的重大项目在当时只有708所能被委以重任,因此1967年年初才决定交给708所。 ”
  许学彦和整个708所当时面临的最大的困难有两点。首先是时间紧迫。 “按照要求,708所要同时设计两条船,时间很短,要求1969年建好,为国庆20周年献礼,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为了尽量缩短时间,同时两艘船的许多参数,诸如承载量、航速等都是完全相同的,主要的不同在于船载的观测设备,许学彦提出如果把两艘船的设计合二为一,只需要一次放样,建造成本和时间都可以减少。
  其次是技术困难。各个测量设备都要满足各自的视角要求,测量设备在陆地上的视角很宽,但船长有限,视角无法做到和陆地上的一样。另外船在海洋上会摇摆,钢材结构会发生变形,这对要求安装在同一水平线上的精密测量设备将会是失之毫厘谬以千里的事情,还有噪音和振动也会对测量带来影响。棘手的难题一个个摆在了许学彦的面前。
  古有大禹治水三过家门不入,今有许学彦造船有家不归,“每次回上海,不回家直接打电话给太太,让她把脏衣服拿回家洗,就直接去单位工作了。 ”许学彦凭着对船舶的天赋和一股子热情,在艰难摸索中总结经验,并认准要实事求是地解决问题:测量视角要一致,就把所有测量设备垂直排列,要减少船体晃动,就在船的两侧安装伸缩式减摇鳍,防止船体变形用厚度较大的碳素钢替代合金钢,降低噪音就不用柴油机作动力改用蒸汽轮机,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解决,最终“远望1号”、“远望2号”在1977年顺利下水,并在1980年洲际导弹发射时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后来我曾经写了一篇文章总结718工程的经验,最重要的几条:第一,要搞一个复杂的工程,先要对总体有一个规划,安排合理的时间表;第二,做好总体规划后,首先搞船的方案设计,提出对设备的技术参数要求,然后等待设备研制单位进行设备的研究,再反馈给总体单位成熟的各种参数,如果设备研究单位提出的参数与原先的不同,总体单位就必须更改自己的方案设计,这个时候二者就不能同时进行设计,要等待设备单位的结果,等设备单位研究出结果了再继续进行总体设计,这是科学规律。但当时一些人不懂这个规律,要求我们搞好方案设计后马上搞技术设计,然后立即施工设计。结果做完之后因设备参数改变还得返工,不仅浪费了时间,也增加了工作量。 ”
  许学彦表示,作为一个主持人,首先要有技术水平,其次要有领导才能,还要有协调能力。有些人比较自负,不大听别人意见,这是行不通的。一定要谦虚一些,能听取别人的意见,这样才能协调好关系,别人才能尊重你,对你服气。 ”

  立下遗嘱“魂归大海”
  我希望把骨灰撒在大海里……人活的时候好好工作,给社会做些贡献,死了就烟消云散吧
  许学彦说,人能够活在世上,就应该给这个世界做点事情,如果你不仅不做贡献,还给社会和周围的人造成负担,这便是极不应该的。
  这个为中国的船舶事业奉献了毕生精力的老人如同大海一般宽厚、深沉。 “现在我写了个遗嘱给我的女儿,我跟我爱人也商量过,大家都同意了。主要的内容是,身后不开追悼会、不开告别会、不开追思会、不买墓地、不立墓碑。让生命静静地来,悄悄地去,国家的土地也很珍贵。还有就是骨灰撒大海,不要留这个东西,真要想给女儿留些什么纪念的,就留个相册吧。留下个墓地,或者留个骨灰盒子,有的家庭还设个灵堂,这些都是在给后代找麻烦。我说不要给他们找麻烦,人走了就走了,女儿也同意了。现在清明扫墓到外地,既造成道路拥挤又劳民伤财,我觉得没意思。我对名利和生命看得很淡,人活的时候好好工作,给社会做些贡献,死了就烟消云散吧。 ”

  大事年表
  1924年5月11日 (阴历四月初八)在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县郑陆桥镇北夏墅村出生
  1944年9月高中毕业后,他同时报考了西南联大、浙江大学、平越交大和兵工学院等四所大学,而且全部被录取。为了实现幼时的理想,立志加强海防、报效祖国,他毅然放弃这些学校,而选择以优良成绩被保送的重庆交通大学造船系
  1946年9月抗战胜利后,同学们要求迁回上海,许学彦随交大师生乘船从重庆返回上海,继续学习。在交大学习期间,他有幸成为当代造船学家和教育家辛一心教授的学生,辛教授的为人和学识令许学彦崇敬和受益匪浅,他尊称辛一心为恩师。辛一心为许学彦赠言:学然后知不足
  1951年重工业部船舶工业管理局成立后急需吸收专业人才,经恩师辛一心(时任船舶局技术处长)推荐,许学彦向浚浦局辞职,进入船舶局技术处,任技术员,开始走上船舶设计之路
  1956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8年―1959年 担任“东风”号技术设计与施工设计主办及审定。 “东风”轮是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艘万吨级远洋货轮,船上采用很多新材料、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 1965年12月31日正式交船。1966年5月6日周恩来总理、邓小平总书记陪同外国政府首脑登轮参观
  1967年7月18日 国防科工委会同有关单位决定研制 “七一八工程远洋航天综合测量船”。 9月为了集中力量研发“718”主测量船,七院决定以708所为主体,成立工作组,708所副所长陶子杰任组长、许学彦任副组长
  1974年―1977年 担任“向阳红10号”远洋调查船、J121远洋打捞救生船三结合设计组负责人,审定图纸
  1978年 “东风”轮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许学彦荣获全国科学大会 “科学技术先进工作者 (相当于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集体”奖状
  1981年任六机部七院708所副所长
  1983年10月任六机部七院708所总工程师
  1985年“远望”综合测量船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J121号远洋打捞救生船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向阳红10”号远洋调查船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1987年8月在 “远望”号上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
  1993年10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2005年―2006年 由国防科工委等14个单位共同组织“中国十大名船”评选活动,“东风”轮名列第一







http://www.shipol.com.cn/rwpd/242208.htm“远望号之父”许学彦 人工岛技术已能实现(2012-11-06)  编辑发布:中国船舶在线   1987年8月,许学彦在“远望号”上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东风号远望1号  内容摘要: ”  1944年, 20岁的许学彦进入交大造船系深造,师从当代中国船舶设计和科学研究机构的创始人辛一心,并在1951年经由辛一心推荐,进入到重工业部船舶工业管理局技术处工作。9月为了集中力量研发“718”主测量船,七院决定以708所为主体,成立工作组,708所副所长陶子杰任组长、许学彦任副组长
  他领衔设计了我国首艘万吨轮“东风号”,他的“海上猛虎艇”开创了小艇打大舰的历史并屡立战功,他出色地完成了在短时间内同时设计远望1号、2号的“绝密任务”……
  东方网11月5日消息:据《新闻晚报》报道,“健步登上海重楼,看多少风流。神臂、妙手、慧眼,明察五大洲。良辰到,驾飞舟,远洋游。乘风破浪,天涯追踪,誉满神州。 ”这一阕《诉衷情》是张爱萍将军在1980年时任新中国第一颗洲际导弹发射总指挥时抒发的豪迈情感,激扬人心,挥斥方遒。而其中的“驾飞舟,远洋游”一句,指的是新中国第一代远洋航天综合测量船“远望号”。
  2012年,当年立下赫赫战功的“远望1号”静静地停靠在上海的黄浦江畔,虽然退役多年,但在阳光和江水的映衬下,它的身影依旧高大伟岸。与之相比,一手赋予“远望1号”、“远望2号”卓绝能力的总设计师,中科院院士,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708研究所总工程师许学彦的背影却在一天天苍老。在89岁高龄的许学彦眼里,远望号和他设计的其他船舶都像他的孩子一般。如今孩子长大了,远去了,可他心中的挂念从未改变。听说“远望1号”即将作为上海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许老欣慰地说:“远望号里面的设备涉及到很多专业,去看一看能增长很多知识,也能让现在的年轻人体会一下中国的国防工业,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 ”
  许学彦,著名船舶设计专家。生于1924年5月11日,江苏武进人。 1948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历任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708研究所高级工程师、研究员、副所长、总工程师。 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许学彦是新中国船舶设计的中流砥柱。上世纪50年代末主持设计了我国第一艘万吨级远洋货轮“东风号”。上世纪70年代主持设计了国家重点工程中的主要三型船舶:观测我国远程火箭试验和地球卫星的远洋航天跟踪测量船“远望号”,综合调查船“向阳红10号”,打捞救生船“J121号”。1984年“向阳红10号”和“J121号”打捞救生船载着我国科学考察人员,远征南极,建立了“长城”考察站。

  从小立志“造船强国”
  他设计的“海上猛虎艇”屡立战功打大舰,首艘万吨轮“东风号”扬名国际,“昆仑号”专供最高领导人下地方视察
  1924年5月11日,许学彦出生在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县郑陆桥镇北夏墅村,这是个山明水秀的小乡村,在那里许学彦与船结下了最初的缘分。
  “小时候夏天就喜欢到河里游泳、划船,我是家中五兄弟的老大,所以都是我掌舵,想到哪里就能划到哪里,这让我对船产生了一种感情。”初中二年级时,抗日战争爆发,许学彦从家乡一路逃难到了贵州,并在贵州继续中学的学业。一路逃难的经历,让许学彦感慨于中国国防力量的薄弱,并在那时暗暗下了决心:上大学要报考和国防工业相关的专业。
  等到高中毕业,许学彦如愿以偿地考上了大学,并且还不止一所。“当时但凡有什么学校来招,我都考了,而且都录取了。我记得当时有贵州的平越交大的土木工程系,还有昆明西南联大的航空系、浙大的机械工程系、重庆交大的造船系,最后我在西南联大和重庆交大两个中选择,因为当时我的父亲在重庆工作,所以最终选择了重庆交大的造船系。”
  1944年, 20岁的许学彦进入交大造船系深造,师从当代中国船舶设计和科学研究机构的创始人辛一心,并在1951年经由辛一心推荐,进入到重工业部船舶工业管理局技术处工作。“辛一心是708所的创始人,也是第一批公费留学英国的大学生,回国后一开始在西安附近的西北工大当教授,过了几年就到重庆交通大学教书。辛一心教我们的课程是 ‘造船原理’,这对船舶设计是最基础最重要的课程,他讲得很好,不像有些老师肚子里有很多学问,但口才不行,讲不清楚,他的话都很精辟,我至今都留着他的讲课笔记。”
  环境影响,情感激发,良师教导,许学彦就这样一步步地与船舶再也分不开了。
  1952年,许学彦在技术处参与设计完成了船舶设计的处女作 “海济号”黄浦江渡轮
  1956年,许学彦设计的55甲高速炮艇和其后在1962年设计的0111型高速护卫艇 (批量生产称62型护卫艇)对敌舰形成很大威胁,开创了小艇打大舰的先例,屡立战功,该艇被授予“海上猛虎艇”的称号。
  1958年,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艘万吨级远洋货轮 “东风号”的设计任务交到了许学彦的手上。在当时 “大跃进”的年代,他领导全科人以极短的时间完成了该轮的设计任务,并且采用了很多新材料、新设备、新技术和新工艺,使该轮的四大技术经济指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1959年,他担任了著名的 “昆仑号”总设计师,当时 “昆仑号”是一艘负有特殊使命的专用客轮,供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及中央首长下地方视察工作及会议专用。
  都说热爱船舶与大海的人,往往拥有浪漫主义的情怀。记者问许老:“您觉得自己是个浪漫的人吗?”他笑了笑,说讲不出来,可能不算吧。“那您和船舶之间究竟是一种怎样的情感呢?” “我对船可以说是奉献了很多光阴,一辈子都在造船,这是一种对自己孩子的感情吧。”许学彦摸了摸自己的腿: “如果不是小时候染上丹毒症并且经常复发,我想我还能为船舶做更多事情。”

  老来展望“海洋工程”
  “海上人工岛”技术已能实现,但要耗费巨大财力,像我国这样国土面积很大的国家,现在搞人工岛还不到时候
  89岁的许学彦如今已无法像从前一样,站在船舶设计的第一线挥洒汗水。但直至今日,他仍然每天上午从家里徒步到中山南一路上的708所,与老同事们叙叙旧,了解最新的船舶动态,有时还会有人邀请许老出席关于船舶工业发展的论坛,思路敏捷、口齿清晰的许学彦,仍然对这个自己熟悉的领域充满热情。
  在地球的陆地资源日益枯竭的今天,世界各国都将开发海洋资源、发展海洋经济当作了未来发展的大计。无论海洋经济朝哪个方向发展,船舶这种水上载体,其作用只会显得越来越关键。对此,许学彦认为,未来船舶工业的设计,将向性能更好、速度适中、倚重海洋工程等方向发展。
  “现有的船型,货船、集装箱船、油船这三大船型将来还是主要的。不可能运货都是飞机运,船运依然是最经济的运输方式。集装箱船则是比较安全快速的运输方式,另外石油资源越来越重要,在阿拉伯国家广泛使用的油船也是必须的。所以这三大船型应该是得到继续优化,使其速度适中,装载量更多,制造成本更低,运输效率更高,得到标准化的大量生产。 ”
  许学彦同时强调,海洋工程在当今的船舶设计中的比重正在变得越来越大。 “陆地上的资源总有一天会枯竭,海底有很多资源,海洋工程就是用以开发这些资源的平台。它不是一艘船,而是一群船。 ”许学彦说,“708所这两年也专门成立了海洋工程部,专门去开发海洋工程方面的船舶。 ”
  关于海洋的未来,还有哪些大胆的设想? 19世纪法国著名的科幻小说家儒尔・凡尔纳曾经在他的小说《机器岛》中描述过在海上漂浮的人工岛场景。岛的外壳由钢铁组成,拥有两台千万马力推动机,可以随心所欲地在太平洋漫游。机器岛的中心是一座现代化的城市,大富豪们为了追求安逸享乐的生活来此定居。几年前,比利时建筑设计师文森特・卡尔伯特同样设计出一种名为“丽丽派德”的智能人工生态岛,一座岛可供5万名流离失所的人们居住。其目的是为了应对日益恶化的地球环境,甚至被称为“未来的诺亚方舟”。那么这些近乎疯狂的设计,在许学彦的眼里,又是否会“美梦成真”?
  “从技术的角度而言,这种人工岛已经可以实现了,没有技术上实现不了的事情。但从经济的角度考量,这样的人工岛要耗费巨大的财力,至少在21世纪并不具备太大的可能性,成真的几率也很低。尤其是世界上像美国、中国、俄罗斯这样国土面积很大的国家,现在搞人工岛还不到时候。 ”

  揭开国防“绝密档案”
  只身赴京接受“绝密任务”:同时为洲际导弹、人造卫星设计测量船。为了远望1号、2号,“许学彦造船有家不归”
  1965年,周恩来总理在中央军委会议上提出要搞原子弹导弹,洲际导弹的射程约8000公里,而我国的国土范围约4000公里,从酒泉导弹发射基地到落点从西到东差了4000公里,当时国防科委就提出要搞测量船,到海上去测量,预计落点在南太平洋赤道附近。由于科委向中央报告得到同意批复的时间是1967年的7月18日,因此这一工程也被称为“718工程”。
  因为拥有设计中国第一艘万吨级货轮“东风号”等经验,44岁的许学彦在当时被委以重任。他回忆,“1967年年初,我一个人到北京第六机械工业部第七研究院接受任务,一个是洲际导弹的测量船,一个是人造卫星的测量船,让我做方案。这属于国家的机密,周围什么人都不能讲,最初本来是交给大连造船厂的,后来708所主动请缨,专门到北京论证,表示这样的重大项目在当时只有708所能被委以重任,因此1967年年初才决定交给708所。 ”
  许学彦和整个708所当时面临的最大的困难有两点。首先是时间紧迫。 “按照要求,708所要同时设计两条船,时间很短,要求1969年建好,为国庆20周年献礼,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为了尽量缩短时间,同时两艘船的许多参数,诸如承载量、航速等都是完全相同的,主要的不同在于船载的观测设备,许学彦提出如果把两艘船的设计合二为一,只需要一次放样,建造成本和时间都可以减少。
  其次是技术困难。各个测量设备都要满足各自的视角要求,测量设备在陆地上的视角很宽,但船长有限,视角无法做到和陆地上的一样。另外船在海洋上会摇摆,钢材结构会发生变形,这对要求安装在同一水平线上的精密测量设备将会是失之毫厘谬以千里的事情,还有噪音和振动也会对测量带来影响。棘手的难题一个个摆在了许学彦的面前。
  古有大禹治水三过家门不入,今有许学彦造船有家不归,“每次回上海,不回家直接打电话给太太,让她把脏衣服拿回家洗,就直接去单位工作了。 ”许学彦凭着对船舶的天赋和一股子热情,在艰难摸索中总结经验,并认准要实事求是地解决问题:测量视角要一致,就把所有测量设备垂直排列,要减少船体晃动,就在船的两侧安装伸缩式减摇鳍,防止船体变形用厚度较大的碳素钢替代合金钢,降低噪音就不用柴油机作动力改用蒸汽轮机,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解决,最终“远望1号”、“远望2号”在1977年顺利下水,并在1980年洲际导弹发射时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后来我曾经写了一篇文章总结718工程的经验,最重要的几条:第一,要搞一个复杂的工程,先要对总体有一个规划,安排合理的时间表;第二,做好总体规划后,首先搞船的方案设计,提出对设备的技术参数要求,然后等待设备研制单位进行设备的研究,再反馈给总体单位成熟的各种参数,如果设备研究单位提出的参数与原先的不同,总体单位就必须更改自己的方案设计,这个时候二者就不能同时进行设计,要等待设备单位的结果,等设备单位研究出结果了再继续进行总体设计,这是科学规律。但当时一些人不懂这个规律,要求我们搞好方案设计后马上搞技术设计,然后立即施工设计。结果做完之后因设备参数改变还得返工,不仅浪费了时间,也增加了工作量。 ”
  许学彦表示,作为一个主持人,首先要有技术水平,其次要有领导才能,还要有协调能力。有些人比较自负,不大听别人意见,这是行不通的。一定要谦虚一些,能听取别人的意见,这样才能协调好关系,别人才能尊重你,对你服气。 ”

  立下遗嘱“魂归大海”
  我希望把骨灰撒在大海里……人活的时候好好工作,给社会做些贡献,死了就烟消云散吧
  许学彦说,人能够活在世上,就应该给这个世界做点事情,如果你不仅不做贡献,还给社会和周围的人造成负担,这便是极不应该的。
  这个为中国的船舶事业奉献了毕生精力的老人如同大海一般宽厚、深沉。 “现在我写了个遗嘱给我的女儿,我跟我爱人也商量过,大家都同意了。主要的内容是,身后不开追悼会、不开告别会、不开追思会、不买墓地、不立墓碑。让生命静静地来,悄悄地去,国家的土地也很珍贵。还有就是骨灰撒大海,不要留这个东西,真要想给女儿留些什么纪念的,就留个相册吧。留下个墓地,或者留个骨灰盒子,有的家庭还设个灵堂,这些都是在给后代找麻烦。我说不要给他们找麻烦,人走了就走了,女儿也同意了。现在清明扫墓到外地,既造成道路拥挤又劳民伤财,我觉得没意思。我对名利和生命看得很淡,人活的时候好好工作,给社会做些贡献,死了就烟消云散吧。 ”

  大事年表
  1924年5月11日 (阴历四月初八)在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县郑陆桥镇北夏墅村出生
  1944年9月高中毕业后,他同时报考了西南联大、浙江大学、平越交大和兵工学院等四所大学,而且全部被录取。为了实现幼时的理想,立志加强海防、报效祖国,他毅然放弃这些学校,而选择以优良成绩被保送的重庆交通大学造船系
  1946年9月抗战胜利后,同学们要求迁回上海,许学彦随交大师生乘船从重庆返回上海,继续学习。在交大学习期间,他有幸成为当代造船学家和教育家辛一心教授的学生,辛教授的为人和学识令许学彦崇敬和受益匪浅,他尊称辛一心为恩师。辛一心为许学彦赠言:学然后知不足
  1951年重工业部船舶工业管理局成立后急需吸收专业人才,经恩师辛一心(时任船舶局技术处长)推荐,许学彦向浚浦局辞职,进入船舶局技术处,任技术员,开始走上船舶设计之路
  1956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8年―1959年 担任“东风”号技术设计与施工设计主办及审定。 “东风”轮是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艘万吨级远洋货轮,船上采用很多新材料、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 1965年12月31日正式交船。1966年5月6日周恩来总理、邓小平总书记陪同外国政府首脑登轮参观
  1967年7月18日 国防科工委会同有关单位决定研制 “七一八工程远洋航天综合测量船”。 9月为了集中力量研发“718”主测量船,七院决定以708所为主体,成立工作组,708所副所长陶子杰任组长、许学彦任副组长
  1974年―1977年 担任“向阳红10号”远洋调查船、J121远洋打捞救生船三结合设计组负责人,审定图纸
  1978年 “东风”轮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许学彦荣获全国科学大会 “科学技术先进工作者 (相当于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集体”奖状
  1981年任六机部七院708所副所长
  1983年10月任六机部七院708所总工程师
  1985年“远望”综合测量船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J121号远洋打捞救生船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向阳红10”号远洋调查船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1987年8月在 “远望”号上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
  1993年10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2005年―2006年 由国防科工委等14个单位共同组织“中国十大名船”评选活动,“东风”轮名列第一







http://www.shipol.com.cn/rwpd/242208.htm
  [母校]
  当年为国防服务考入交大,在交大的时间是我最宝贵的时间。可惜的是,现在能交流的老同学几乎没有了
  2009年8月12日,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和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的学生组成的社会实践团到708所采访许学彦,许学彦讲述自己不平凡的船舶设计生涯,提出发展我国船舶工业的建议,为交大学子题词“前程万里”,并与学生们合影留念。虽然从交大毕业几十年,但许学彦和交大之间却有着剪不断的缘分。
  这一切必须从许学彦少年时的逃难经历说起。“1937年,爆发了卢沟桥事变,日寇打到上海来了,开始我们国家军队士气很高,抵抗了三个月,但后来不行了,10月份就打到我们家乡了。因为我是兄弟中最大的一个,当时我母亲就叫我跑到我父亲那里,在安徽九龙岗淮南煤矿,我当时周岁13岁,我一个人没法跑,就跟着我们村里的大学生一块跑,从常州到南京,后来又从九龙岗到安徽阜阳、河南、武汉、贵州,并在贵州读了当时的国立第三中学和国立第十四中学。这段逃难的经历对我影响很深,我感到日本军国主义者很可恶,我们中国人国防力量太弱,因此,我那时心里就有一个志愿,长大以后要为国防服务,增强我们国家的国防力量。 ”高中毕业后,许学彦如愿进入到当时还在重庆的交通大学造船系深造。
  之后交大回迁上海,许学彦也跟着来到了上海,并在这里开始了自己的工作和生活。说起在当时交大的同学,许学彦不无感慨地说:“在交大的时间是我最宝贵的时间,不过很多关系特别好的同学都不在一个城市里工作。原来有个同学在交大做助教,后来去了哈尔滨,还有一位同学到大连造船厂去了。过去我们常常写信联系,但现在大部分关系比较好的同学都去世了,现在在上海还有一个同寝室的同学,但他得了老年痴呆症,已经没法交流了。 ”




http://www.shipol.com.cn/rwpd/24239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