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歼13到歼10,回首那次著名的三代机竞标前前后后的故事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1 20:04:26


因为这个事,和网站的网友争论过,可惜对方也没有说出个所以然,求人不如求己,我上网搜了一下,就发现了几篇相关内容的网文。现在节选部分,转发过来,权当抛砖引玉,希望这个帖子成为技术讨论贴,而不是口水贴。


http://www.afwing.com/intro/j13/j13-1.htm
《二号任务始末·歼-13 型格斗歼击机研制历程》


中国空军很早就开始追寻轻巧灵活、重视机动性的战斗机了。新一代战斗机不再单纯地追求速度快,还要有良好的机动能力。当时在越南战争中,美国造价昂贵技术复杂的 F-4 重型战斗机有时会在越南空军轻小的米格-17 面前束手无策。而飞机的机动性能,主要是加速能力、爬升和盘旋性能。其中前两项指标是和高速飞行的设计要求相一致的,而最后一项指标却是与高速飞行的设计要求相互制约。一般来说强调飞行速度快的飞机,盘旋半径就越大,盘旋一周所需的时间就越长。局部战斗中的空战实践证明,即使在广泛使用空空导弹的情况下,战斗机在近距离时利用机炮进行格斗仍不可避免。格斗中,战斗机常被迫以尽可能小的转弯半径或尽可能快的转弯速率,绕到敌手后方,占据有利的射击位置。这时,速度较低或机体重量较轻的飞机反而处于优势。

1965 年,当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新一代歼-8、歼-9 歼击机方案向沿海空、海军作战部队征求意见时,空军航空兵很多部队一再强调希望有机动性好、而且轻到能装在卡车上的小飞机,以便实施全民皆兵的思想。后来又提出了“空中李向阳”的想法——要求飞机重量轻,而且机动性好,重量在 4 吨左右——随时能打随地能战,就像空中的游击队员,实现全民战斗机的想法。南昌飞机制造厂以 1 年零 5 个月的时间,完成了“小歼”歼-12 详细设计、主要风洞试验、强度试验和系统模拟试验。原型机于 1969 年 12 月 26 日首次试飞成功。
歼-12 超过声速时遇到了困难,直到 70 年代中才飞到了马赫数 1.6。由于歼-12 追求机体小、重量轻。因此机内燃油贮量为 1,250 千克,可带两个 400 升的副油箱最大航程为 1,385 千米,属于“短腿”的飞机。此外,歼-12 的机载武器是 1 门 30 毫米机炮,备弹80发;1 门 23 毫米机炮,备弹 120 发;另外可挂 2 枚红外制导的空对空导弹,火力比较弱。飞机采用机头进气形式,对增装先进设备不利。但若改为两侧进气设计并加装先进的火控系统,则重量和阻力都要增加,其原有的优点也将削弱。最后,歼-12 虽然也给军委首长做了表演,但最终空军没有要求进行批量生产。

1971 年底,歼-8 白天型歼击机开始进行试飞。而此时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根据美、苏飞机注重中低空机动性和低空突防能力的发展趋势,开始了对下一代以突出中低空、亚跨音速机动性为重点,有良好的起降性能,兼顾高空超音速特性的第三代新型歼击机这一课题研究和方案探索工作,该机研制被称为二号任务,后定名为歼-13。
在歼-8 飞机研制过程中空军一直对该机不满意,觉得不过是个大个头米格-21,仅仅是航程长一些。为此,六院机关召集了 601 所、606 所有关设计人员,主持探讨研究新型歼击机的发展问题。当时根据越南战争的经验,空战多发生在中低空跨声速,还是以目视格斗为主,因此需要有较高的跨声速盘旋、上升和加速能力,高度 5 千米、马赫数 0.9 的稳定盘旋过载达到 6 的飞机——而歼-8 仅为 4.6。武器方面则还是以航炮为主兼用红外短程空空导弹。飞机最大起飞重量不超过 9 吨。由于以近距格斗为主,所以不一定装雷达,以减轻重量、突出机动性。
1972 年 9 月 26 日,六院作出批复,将该机的研制下达为二号任务,指出:“二号任务为前线歼击机,突出机动性,方向是正确的,但要大力减轻起飞总重,奋争推重比达到或超过 1.2,在确保机动性的前提下,争取续航时间比歼-6 有延长”。《批复》还指出,该机将替代歼-6 歼击机,作为下一代前线歼击机的主力机装备部队。
1974 年 9、10 月份,根据空、海军和部、院的指示,为使歼-13 新歼击机的设计更加符合部队的实战需要,由601 所、410 厂、606 所,共同组成了两个由 26 人参加的调查组,分别到北方和南方的空军航空兵、海军航空兵 7 个师、以及军部和航校征求对歼-13 歼击机总体方案、战术技术性能和对低空作战的要求。部队认为,歼-13 飞机突出中、低空机动格斗能力的方向是对头的,战术技术性能是可以的。但是作为八十年代使用,性能指标希望再高一些。
要突出高机动性,飞机必须有高的推重比,这一时期第三代战斗机的代表——YF-16、YF-17 的推重比已经在 1 左右。飞机要保障性能,还要有高推重比,就要求发动机本身必须有高推重比。而在歼-13 方案论证过程中,最大的问题就是缺乏合适的发动机。
当时我国的涡喷-7 发动机推重比仅为 5,而同期的第三代战斗机原型 YF-16 等飞机的发动机推重比已达到 8。当时中国没有可能获得推重比为 8 的发动机,不过引进了民用不加力的斯贝涡扇发动机。
1973 年 8 月,英方正式提供了加力斯贝发动机的性能曲线。中方发现其速度高度特性很差,即随速度增加推力增加很慢,随高度增加推力下降非常快。地面静止推力为 9,350 千克力的斯贝发动机到高度 18 千米、马赫数2 .0 时的推力与地面静推力仅 5,750 千克力的涡喷-7 发动机相同。将其配歼-13 得不到满意的性能和机动性,所以三机部决定引进加力斯贝发动机主要用于歼击轰炸机,以后的引进谈判都由 603 所负责。
1976 年 12 月 31 日,国务院、中央军委常规装备发展领导小组批复:“同意歼-13 飞机选用涡扇6发动机方案”——正式决定采用采用一台涡扇-6 加力风扇发动机作为歼-13 的动力装置,并指出:“歼-13 选用涡扇-6 发动机,可以有较好的战术技术性能,便于部队使用维护,简化机场设施,利于作战。又能集中研制力量,减少发动机品种和数量,节约一些研制经费”。
涡扇-6 发动机是沈阳航空发动机研究所自行研制的第一种推重比为 6 一级的军用加力涡扇发动机。它是针对高空高速歼击机的技术要求而设计的。在发动机参数和控制计划的选择方面,充分注意了提高发动机推重比和高速性能。选用了高的涡轮进口温度和接近最佳的总增压比,采用了跨音速风扇、气冷式高温涡轮和平行进气的加力燃烧室。选用了能够发挥高空高速性能优势的控制计划。该发动机的特点是:高速推力大,亚音速巡航经济性好,起动、加速快。转子采用 5 支点支承方案,结构紧凑,布局合理,并应用了较多的钛合金材料。因此,发动机重量轻,推重比大。
后来在涡扇-6 的基础上发展了涡扇6改进型。和原设计相比提高了低压转子转速,风扇由 3 级改为 2 级,但其压比却由 2.15 提高到 2.6,因而涵道比有所下降。同时提高了涡轮进口温度,将原来的环管燃烧室改为环形燃烧室。在外廓尺寸与涡扇-6 相同和质量减轻 100千 克的条件下,设计状态的加力推力提高了 13.2%,推重比提高 18.9%。随后的涡扇-6 改准验证机试车,达到了预计的的推力指标,证明了涡扇-6 改方案在技术上是可行的。
1975 年 3 月 26 日,国务院国防工办下达了《关于进一步论证歼-13 飞机方案的通知》。其中指出,歼-13 前几个方案的航程、作战半径、盘旋半径等数据较低,要求再用涡扇6发动机的动力作方案,突出飞机中、低空性能,进一步论证,以便提出几个方案便于三结合加以比较。
作为歼-6 后继机的歼-13 格斗歼击机,最核心的主导思想就是:要轻,要突出机动性,不追求高空高速性能,能够大批量生产接替歼-6。为了尽可能提高飞机的机动性,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开展了大量的飞机气动布局研究。

  歼-13 飞机在近十年的气动布局研究中,进行了系列的理论计算和高低速风洞试验,累计风洞试验达一万多次。除进行各种方案的机翼、平尾、垂尾、两侧进气和腹部进气的机身等选型外,还针对高机动的要求,进行了多方面的专题研究。例如:为提高亚音速机动性,试验了 8 种前后缘机动襟翼,取得了明显的气动力效益,并得出较佳的机动襟翼调节规律;同时还进行了前缘襟翼铰链力矩和压力分布试验,取得了可供系统设计使用的铰链力矩数据。为研究大迎角下的全机气动特性及其改善措施,进行了多达 24 种边条选型试验;腹部进气道方案的高低速试验与大迎角试验、机翼抖振特性试验、全机低速大迎角试验等。

经过大量的试验比较。最后歼-13 确定采用了带前缘机动襟翼的边条机翼,进气道则用腹部进气形式。

  之所以采用边条机翼布局,也是出于提高飞机机动性方面考虑。边条翼是  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出现的一种新型机翼。这种边条翼是在中等后掠角的机翼根部前缘处,加装一后掠角很大的细长翼所形成的复合机翼,称为边条翼。在边条翼中,原后掠翼称为基本翼,附加的细长前翼部分称为边条。目前很多第三代强调高机动的战斗机采用了这种机翼。

  边条翼的气动特点是,在亚、跨音速范围内,当迎角不大时,气流就从边条前缘分离,形成一个稳定的前缘脱体涡,在前缘脱体涡的诱导作用下,不但可使基本翼内翼段的升力有较大幅度的增加,还使外翼段的气流受到控制,在一定的迎角范围内不发生无规则的分离,从而提高了机翼的临界迎角和抖振边界,保证飞机具有良好的亚、跨音速气动特性。在超音速状态下,由于加装边条后,使内翼段部分的相对厚度变小,机翼的等效后掠角增大,可明显降低激波阻力。另外,边条的存在,还可使飞机在跨音速和超音速飞行时的全机焦点后移量减小,导致飞机的配平阻力降低。因此,这种机翼也具有良好的超音速气动特性。边条翼的缺点是,在小迎角范围内,其升阻特性不如无边条的基本翼好;它的力矩特性也不理想,力矩曲线随迎角的变化呈非线性。由于涡升力的存在,导致飞机焦点前移,造成俯仰力矩的非线性变化,甚至可能造成无法抑制的上仰失速。要想利用传统的机械-液压操纵系统进行控制是个不小的难题。并且边条面积越大,俯仰力矩的非线性变化也越剧烈。

边条机翼并非完美,而且由于处在涡流流场中的部分翼面容易产生抖振,引起结构疲劳。为此,歼-13 飞机在结构上,对采用的多墙多支柱结构的机翼,进行了 5 种不同受力构架的打样和强度、颤振、静气动弹性的综合优化设计计算。对机身起落架进行了专门打样。此外,还进行了全蜂窝直轴平尾的设计制造一体化研究。

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还对歼-13 飞机的武器火控系统和机载电子设备的配套方案,以及飞机各系统的原理方案、主要成品附件,均进行了比较充分的研究和论证。为加强火力,机翼上多加挂点,采用了机身起落架。为控制飞机最大起飞重量,飞机仍然要分型,大量生产的是白天型,不装雷达只装测距仪;另外少量生产装雷达的型号,只作全天候截击使用,机动性要差一些。火力则是航炮与近距格斗导弹并重。

  歼-13 一直得到空军的重视,空军科研部主动介绍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前往部队征求意见,部队对这样的歼击机方案也很满意。


1977 年 6 月,第三机械工业部在北京召开了歼-13 方案论证会。会议对飞机总体、气动、结构、材料及各个主要系统进行了认真的论证、审查。认为“飞机的总体方案是先进的、可行的,经过努力是可以实现的。设计上采取的机翼边条、前缘机动襟翼、后缘双缝襟翼等,对于提高飞机的性能是较好的措施。对于飞机的进气方式,在比较了两侧进气及腹部进气两种方式后,倾向于采用腹部进气方案,但要在 601 所的试验研究工作较为充分再作最后确定”。

1978年3 月 29 日,吕东部长来到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听了歼-13 飞机设计工作的汇报,认为该机作为第三代歼击机,无论在性能上和武器装备上都不够先进,要求再作努力,提高歼-13 飞机战术技术性能。


我国从埃及引进的这架米格-23MS 飞机。随该机还引进了两台其采用的 R-29-300 型发动机,1979 年开始测绘,定名涡喷-15。  仿制的涡喷-15 发动机结构为双转子,环形燃烧室,气动喷嘴,高温涡轮,加力推力全程无级可调涡轮喷气发动机。最大推力 81 千牛,加力推力 122.5 千牛。推重比 6.5。

1979年10 月 9 日,三机部在沈阳召开了歼-13 飞机装用涡喷-15 发动机方案论证会,通过了方案审查,这个方案大大超过了当初的指标,接近美国 F-16 飞机的水平,海平面上升率达到 300 米/秒。

空军对歼-13 的战术技术指标又提出了补充要求,即:要通过改进使飞机具有使用导弹进行拦射的能力;最大飞行表速要从 1,200 千米/时扩大到 1,350 千米/时;机动性指标要进一步提高;并希望能按改装涡喷-15 发动机的方案接近上限数据等等。

歼-13 格斗歼击机也因国民经济和空军装备发展规划的调整,不得不于 1981 年 3 月停止研制。

1982 年 2 月,国防工办在北京召开新机研制座谈会,会上提出新型歼击机的空战能力要优于现有的歼-8II 以及苏联当时的米格-23 歼击机,争取性能接近美制 F-16 战斗机。

  与此同时,虽然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对歼-13 的研制工作不得不暂停,但是边条翼的研究工作并未停滞,新的边条翼与漩涡分离研究课题也于 1980 年立项并下达北航,经过深入细致的理论分析和计算,陆续取得了大量的综合性研究成果。根据新的气动研究成果,机腹进气方案进行了较大量的修改,形成了新一代带边条翼正常式布局高机动空战战斗机方案。而在歼-13 基础上重生的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新型边条翼布局格斗战斗机参加了国内新一代战斗机竞争,同时参加竞争的还有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在歼-9 飞机基础上发展的鸭式布局方案和南昌飞机制造厂设计室在强-6 飞机基础上的可变后掠翼方案。而这一时期空军装备体系重新调整了命名,取消了包括歼-9、歼-13 和强-6 在内的名称,重新给予当时的其他在研项目,而我国未来第三代歼击机的这三个方案统归为十号方案。

笔者很早就听闻,已经终止研制的歼-13 飞机后来采用了机腹进气布局,当即信手涂鸦复原了一张“想象图”,然而多年之后才得以见其真身。现在回想起来,在原来的歼-13 基础上发展的机腹进气型歼-13II 与笔者当年想象之作品相差其实倒不大。而本人唯一没有想到的是,真正的歼-13II 机头座舱高高昂起——一反此前米格系列以及歼-8 飞机座舱深埋入机身的设计风格,这种设计主要为了获得良好的视野,而这也是第三代战斗机的标志。目前见到的各种机腹进气型歼-13II,存在两种翼刀构型,一种与歼-8II 之翼刀几乎无异,作用也近似;另一种的翼刀布置在边条机翼上——与 F/A-18 的非常相像,估计也具备脱体涡控制的作用。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在歼-13 基础上发展的机腹进气战斗机方案性能已经再次有了飞跃,但由于太多的其他原因影响,最终在竞争中败给了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的鸭式布局方案。

…………………………………………………………………………………………………………………………………………………………………………………………………………………………………………………………………

未完待续

因为这个事,和网站的网友争论过,可惜对方也没有说出个所以然,求人不如求己,我上网搜了一下,就发现了几篇相关内容的网文。现在节选部分,转发过来,权当抛砖引玉,希望这个帖子成为技术讨论贴,而不是口水贴。


http://www.afwing.com/intro/j13/j13-1.htm
《二号任务始末·歼-13 型格斗歼击机研制历程》


中国空军很早就开始追寻轻巧灵活、重视机动性的战斗机了。新一代战斗机不再单纯地追求速度快,还要有良好的机动能力。当时在越南战争中,美国造价昂贵技术复杂的 F-4 重型战斗机有时会在越南空军轻小的米格-17 面前束手无策。而飞机的机动性能,主要是加速能力、爬升和盘旋性能。其中前两项指标是和高速飞行的设计要求相一致的,而最后一项指标却是与高速飞行的设计要求相互制约。一般来说强调飞行速度快的飞机,盘旋半径就越大,盘旋一周所需的时间就越长。局部战斗中的空战实践证明,即使在广泛使用空空导弹的情况下,战斗机在近距离时利用机炮进行格斗仍不可避免。格斗中,战斗机常被迫以尽可能小的转弯半径或尽可能快的转弯速率,绕到敌手后方,占据有利的射击位置。这时,速度较低或机体重量较轻的飞机反而处于优势。

1965 年,当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新一代歼-8、歼-9 歼击机方案向沿海空、海军作战部队征求意见时,空军航空兵很多部队一再强调希望有机动性好、而且轻到能装在卡车上的小飞机,以便实施全民皆兵的思想。后来又提出了“空中李向阳”的想法——要求飞机重量轻,而且机动性好,重量在 4 吨左右——随时能打随地能战,就像空中的游击队员,实现全民战斗机的想法。南昌飞机制造厂以 1 年零 5 个月的时间,完成了“小歼”歼-12 详细设计、主要风洞试验、强度试验和系统模拟试验。原型机于 1969 年 12 月 26 日首次试飞成功。
歼-12 超过声速时遇到了困难,直到 70 年代中才飞到了马赫数 1.6。由于歼-12 追求机体小、重量轻。因此机内燃油贮量为 1,250 千克,可带两个 400 升的副油箱最大航程为 1,385 千米,属于“短腿”的飞机。此外,歼-12 的机载武器是 1 门 30 毫米机炮,备弹80发;1 门 23 毫米机炮,备弹 120 发;另外可挂 2 枚红外制导的空对空导弹,火力比较弱。飞机采用机头进气形式,对增装先进设备不利。但若改为两侧进气设计并加装先进的火控系统,则重量和阻力都要增加,其原有的优点也将削弱。最后,歼-12 虽然也给军委首长做了表演,但最终空军没有要求进行批量生产。

1971 年底,歼-8 白天型歼击机开始进行试飞。而此时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根据美、苏飞机注重中低空机动性和低空突防能力的发展趋势,开始了对下一代以突出中低空、亚跨音速机动性为重点,有良好的起降性能,兼顾高空超音速特性的第三代新型歼击机这一课题研究和方案探索工作,该机研制被称为二号任务,后定名为歼-13。
在歼-8 飞机研制过程中空军一直对该机不满意,觉得不过是个大个头米格-21,仅仅是航程长一些。为此,六院机关召集了 601 所、606 所有关设计人员,主持探讨研究新型歼击机的发展问题。当时根据越南战争的经验,空战多发生在中低空跨声速,还是以目视格斗为主,因此需要有较高的跨声速盘旋、上升和加速能力,高度 5 千米、马赫数 0.9 的稳定盘旋过载达到 6 的飞机——而歼-8 仅为 4.6。武器方面则还是以航炮为主兼用红外短程空空导弹。飞机最大起飞重量不超过 9 吨。由于以近距格斗为主,所以不一定装雷达,以减轻重量、突出机动性。
1972 年 9 月 26 日,六院作出批复,将该机的研制下达为二号任务,指出:“二号任务为前线歼击机,突出机动性,方向是正确的,但要大力减轻起飞总重,奋争推重比达到或超过 1.2,在确保机动性的前提下,争取续航时间比歼-6 有延长”。《批复》还指出,该机将替代歼-6 歼击机,作为下一代前线歼击机的主力机装备部队。
1974 年 9、10 月份,根据空、海军和部、院的指示,为使歼-13 新歼击机的设计更加符合部队的实战需要,由601 所、410 厂、606 所,共同组成了两个由 26 人参加的调查组,分别到北方和南方的空军航空兵、海军航空兵 7 个师、以及军部和航校征求对歼-13 歼击机总体方案、战术技术性能和对低空作战的要求。部队认为,歼-13 飞机突出中、低空机动格斗能力的方向是对头的,战术技术性能是可以的。但是作为八十年代使用,性能指标希望再高一些。
要突出高机动性,飞机必须有高的推重比,这一时期第三代战斗机的代表——YF-16、YF-17 的推重比已经在 1 左右。飞机要保障性能,还要有高推重比,就要求发动机本身必须有高推重比。而在歼-13 方案论证过程中,最大的问题就是缺乏合适的发动机。
当时我国的涡喷-7 发动机推重比仅为 5,而同期的第三代战斗机原型 YF-16 等飞机的发动机推重比已达到 8。当时中国没有可能获得推重比为 8 的发动机,不过引进了民用不加力的斯贝涡扇发动机。
1973 年 8 月,英方正式提供了加力斯贝发动机的性能曲线。中方发现其速度高度特性很差,即随速度增加推力增加很慢,随高度增加推力下降非常快。地面静止推力为 9,350 千克力的斯贝发动机到高度 18 千米、马赫数2 .0 时的推力与地面静推力仅 5,750 千克力的涡喷-7 发动机相同。将其配歼-13 得不到满意的性能和机动性,所以三机部决定引进加力斯贝发动机主要用于歼击轰炸机,以后的引进谈判都由 603 所负责。
1976 年 12 月 31 日,国务院、中央军委常规装备发展领导小组批复:“同意歼-13 飞机选用涡扇6发动机方案”——正式决定采用采用一台涡扇-6 加力风扇发动机作为歼-13 的动力装置,并指出:“歼-13 选用涡扇-6 发动机,可以有较好的战术技术性能,便于部队使用维护,简化机场设施,利于作战。又能集中研制力量,减少发动机品种和数量,节约一些研制经费”。
涡扇-6 发动机是沈阳航空发动机研究所自行研制的第一种推重比为 6 一级的军用加力涡扇发动机。它是针对高空高速歼击机的技术要求而设计的。在发动机参数和控制计划的选择方面,充分注意了提高发动机推重比和高速性能。选用了高的涡轮进口温度和接近最佳的总增压比,采用了跨音速风扇、气冷式高温涡轮和平行进气的加力燃烧室。选用了能够发挥高空高速性能优势的控制计划。该发动机的特点是:高速推力大,亚音速巡航经济性好,起动、加速快。转子采用 5 支点支承方案,结构紧凑,布局合理,并应用了较多的钛合金材料。因此,发动机重量轻,推重比大。
后来在涡扇-6 的基础上发展了涡扇6改进型。和原设计相比提高了低压转子转速,风扇由 3 级改为 2 级,但其压比却由 2.15 提高到 2.6,因而涵道比有所下降。同时提高了涡轮进口温度,将原来的环管燃烧室改为环形燃烧室。在外廓尺寸与涡扇-6 相同和质量减轻 100千 克的条件下,设计状态的加力推力提高了 13.2%,推重比提高 18.9%。随后的涡扇-6 改准验证机试车,达到了预计的的推力指标,证明了涡扇-6 改方案在技术上是可行的。
1975 年 3 月 26 日,国务院国防工办下达了《关于进一步论证歼-13 飞机方案的通知》。其中指出,歼-13 前几个方案的航程、作战半径、盘旋半径等数据较低,要求再用涡扇6发动机的动力作方案,突出飞机中、低空性能,进一步论证,以便提出几个方案便于三结合加以比较。
作为歼-6 后继机的歼-13 格斗歼击机,最核心的主导思想就是:要轻,要突出机动性,不追求高空高速性能,能够大批量生产接替歼-6。为了尽可能提高飞机的机动性,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开展了大量的飞机气动布局研究。

  歼-13 飞机在近十年的气动布局研究中,进行了系列的理论计算和高低速风洞试验,累计风洞试验达一万多次。除进行各种方案的机翼、平尾、垂尾、两侧进气和腹部进气的机身等选型外,还针对高机动的要求,进行了多方面的专题研究。例如:为提高亚音速机动性,试验了 8 种前后缘机动襟翼,取得了明显的气动力效益,并得出较佳的机动襟翼调节规律;同时还进行了前缘襟翼铰链力矩和压力分布试验,取得了可供系统设计使用的铰链力矩数据。为研究大迎角下的全机气动特性及其改善措施,进行了多达 24 种边条选型试验;腹部进气道方案的高低速试验与大迎角试验、机翼抖振特性试验、全机低速大迎角试验等。

经过大量的试验比较。最后歼-13 确定采用了带前缘机动襟翼的边条机翼,进气道则用腹部进气形式。

  之所以采用边条机翼布局,也是出于提高飞机机动性方面考虑。边条翼是  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出现的一种新型机翼。这种边条翼是在中等后掠角的机翼根部前缘处,加装一后掠角很大的细长翼所形成的复合机翼,称为边条翼。在边条翼中,原后掠翼称为基本翼,附加的细长前翼部分称为边条。目前很多第三代强调高机动的战斗机采用了这种机翼。

  边条翼的气动特点是,在亚、跨音速范围内,当迎角不大时,气流就从边条前缘分离,形成一个稳定的前缘脱体涡,在前缘脱体涡的诱导作用下,不但可使基本翼内翼段的升力有较大幅度的增加,还使外翼段的气流受到控制,在一定的迎角范围内不发生无规则的分离,从而提高了机翼的临界迎角和抖振边界,保证飞机具有良好的亚、跨音速气动特性。在超音速状态下,由于加装边条后,使内翼段部分的相对厚度变小,机翼的等效后掠角增大,可明显降低激波阻力。另外,边条的存在,还可使飞机在跨音速和超音速飞行时的全机焦点后移量减小,导致飞机的配平阻力降低。因此,这种机翼也具有良好的超音速气动特性。边条翼的缺点是,在小迎角范围内,其升阻特性不如无边条的基本翼好;它的力矩特性也不理想,力矩曲线随迎角的变化呈非线性。由于涡升力的存在,导致飞机焦点前移,造成俯仰力矩的非线性变化,甚至可能造成无法抑制的上仰失速。要想利用传统的机械-液压操纵系统进行控制是个不小的难题。并且边条面积越大,俯仰力矩的非线性变化也越剧烈。

边条机翼并非完美,而且由于处在涡流流场中的部分翼面容易产生抖振,引起结构疲劳。为此,歼-13 飞机在结构上,对采用的多墙多支柱结构的机翼,进行了 5 种不同受力构架的打样和强度、颤振、静气动弹性的综合优化设计计算。对机身起落架进行了专门打样。此外,还进行了全蜂窝直轴平尾的设计制造一体化研究。

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还对歼-13 飞机的武器火控系统和机载电子设备的配套方案,以及飞机各系统的原理方案、主要成品附件,均进行了比较充分的研究和论证。为加强火力,机翼上多加挂点,采用了机身起落架。为控制飞机最大起飞重量,飞机仍然要分型,大量生产的是白天型,不装雷达只装测距仪;另外少量生产装雷达的型号,只作全天候截击使用,机动性要差一些。火力则是航炮与近距格斗导弹并重。

  歼-13 一直得到空军的重视,空军科研部主动介绍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前往部队征求意见,部队对这样的歼击机方案也很满意。


1977 年 6 月,第三机械工业部在北京召开了歼-13 方案论证会。会议对飞机总体、气动、结构、材料及各个主要系统进行了认真的论证、审查。认为“飞机的总体方案是先进的、可行的,经过努力是可以实现的。设计上采取的机翼边条、前缘机动襟翼、后缘双缝襟翼等,对于提高飞机的性能是较好的措施。对于飞机的进气方式,在比较了两侧进气及腹部进气两种方式后,倾向于采用腹部进气方案,但要在 601 所的试验研究工作较为充分再作最后确定”。

1978年3 月 29 日,吕东部长来到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听了歼-13 飞机设计工作的汇报,认为该机作为第三代歼击机,无论在性能上和武器装备上都不够先进,要求再作努力,提高歼-13 飞机战术技术性能。


我国从埃及引进的这架米格-23MS 飞机。随该机还引进了两台其采用的 R-29-300 型发动机,1979 年开始测绘,定名涡喷-15。  仿制的涡喷-15 发动机结构为双转子,环形燃烧室,气动喷嘴,高温涡轮,加力推力全程无级可调涡轮喷气发动机。最大推力 81 千牛,加力推力 122.5 千牛。推重比 6.5。

1979年10 月 9 日,三机部在沈阳召开了歼-13 飞机装用涡喷-15 发动机方案论证会,通过了方案审查,这个方案大大超过了当初的指标,接近美国 F-16 飞机的水平,海平面上升率达到 300 米/秒。

空军对歼-13 的战术技术指标又提出了补充要求,即:要通过改进使飞机具有使用导弹进行拦射的能力;最大飞行表速要从 1,200 千米/时扩大到 1,350 千米/时;机动性指标要进一步提高;并希望能按改装涡喷-15 发动机的方案接近上限数据等等。

歼-13 格斗歼击机也因国民经济和空军装备发展规划的调整,不得不于 1981 年 3 月停止研制。

1982 年 2 月,国防工办在北京召开新机研制座谈会,会上提出新型歼击机的空战能力要优于现有的歼-8II 以及苏联当时的米格-23 歼击机,争取性能接近美制 F-16 战斗机。

  与此同时,虽然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对歼-13 的研制工作不得不暂停,但是边条翼的研究工作并未停滞,新的边条翼与漩涡分离研究课题也于 1980 年立项并下达北航,经过深入细致的理论分析和计算,陆续取得了大量的综合性研究成果。根据新的气动研究成果,机腹进气方案进行了较大量的修改,形成了新一代带边条翼正常式布局高机动空战战斗机方案。而在歼-13 基础上重生的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新型边条翼布局格斗战斗机参加了国内新一代战斗机竞争,同时参加竞争的还有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在歼-9 飞机基础上发展的鸭式布局方案和南昌飞机制造厂设计室在强-6 飞机基础上的可变后掠翼方案。而这一时期空军装备体系重新调整了命名,取消了包括歼-9、歼-13 和强-6 在内的名称,重新给予当时的其他在研项目,而我国未来第三代歼击机的这三个方案统归为十号方案。

笔者很早就听闻,已经终止研制的歼-13 飞机后来采用了机腹进气布局,当即信手涂鸦复原了一张“想象图”,然而多年之后才得以见其真身。现在回想起来,在原来的歼-13 基础上发展的机腹进气型歼-13II 与笔者当年想象之作品相差其实倒不大。而本人唯一没有想到的是,真正的歼-13II 机头座舱高高昂起——一反此前米格系列以及歼-8 飞机座舱深埋入机身的设计风格,这种设计主要为了获得良好的视野,而这也是第三代战斗机的标志。目前见到的各种机腹进气型歼-13II,存在两种翼刀构型,一种与歼-8II 之翼刀几乎无异,作用也近似;另一种的翼刀布置在边条机翼上——与 F/A-18 的非常相像,估计也具备脱体涡控制的作用。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在歼-13 基础上发展的机腹进气战斗机方案性能已经再次有了飞跃,但由于太多的其他原因影响,最终在竞争中败给了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的鸭式布局方案。

…………………………………………………………………………………………………………………………………………………………………………………………………………………………………………………………………

未完待续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2/0117/13/75009_179880852.shtml
《歼10的艰难诞生史》

1982年年初的第一次论证会上,沈飞方案就是在歼13的基础上完善、丰富的。客观来说,歼13方案的研制基础是扎实的,是一个现实的,的确可以被造出来的一个方案。
当时的成飞和611,刚刚经历了歼9项目的惨败,正在一门心思抓着歼7Ⅲ这根救命稻草。这次新歼论证会,航空部压根也没通知611拿出方案参加,只是临时通知611,来4个人到北京参加评审会,帮忙参与评审各家方案。当时宋文骢(后来的歼10总设计师)还在011基地(后来的贵飞)做歼7Ⅲ的技术交底工作,得到通知后就回到成都,带上三个人出差北京,但是宋文骢留了一个心眼,就是让同事把611的新歼鸭翼方案的资料也带上了。

歼10,可以看做是歼9项目的延续,最早的歼10方案,实际上也是直接由歼9方案衍生而来的。歼9项目,是和歼8一起,作为歼7的后续机型被提出来的。在1964年成功仿制米格21/歼7上天之后,航空部就开始考虑歼7的后续机型问题。当时技术人员提出了两种方案:一是气动布局不做大改,在歼7基础上放大改双发;另一个则是气动布局大改,沿用单发,发动机使用在研的涡扇6。这两个方案,前者就是后来的歼8,而后者就是歼9。值得一提的是,第一个歼7放大改双发方案最早的提出者,恰恰就是时任601气动组组长的宋文骢。最早,歼8和歼9两个项目并行,但当时601根本没有能力并行两个项目,出于控制风险的考虑,技术保守的歼8方案被作为主攻方案重点保障,并在1971年很快上天。而歼9项目,当时只得到了601所大约十分之一的研制力量,事实上几乎不可能成功。后来沈阳601所成立成都分所,就直接把研制歼9的小组直接调去了成都。而这个601成都分所,也就是后来的成飞611所了,他们当时的任务,就是继续那个歼9项目。

歼9项目前后先后3次更改设计指标,项目五次上马六次下马,光主方案就有6,7种,各种更改设计方案更是无以计数。经过前后十多年的反复折腾,歼9最终在1981年下马了事,连同涡扇6和霹雳4中距导弹一起完蛋,成为了一个深刻教训。但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为了满足军方极高的技术指标,设计人员大胆采用了当时相当时髦的“抬式布局”(也就是鸭翼布局),而在歼9的反复折腾中,611所也对鸭翼布局做了很深的研究,把能做的鸭翼/主翼匹配方案都做了个遍,由此对鸭翼布局有了很深刻的理解,这种对鸭式布局的理解,在世界范围上来说,也是首屈一指的。可以说,没有失败的歼9,就没有后来的歼10,也不会有现在风光无限的611所。

谁没有想到的是,到北京的当天晚上,时任航空部军机局副局长的王若松突然到房间找到宋文骢,开口就问611是不是也有一个新歼方案?并要求在明天的评审会上做一个汇报。宋文骢一下子懵了,因为出发前根本没有人通知611拿方案参加评审会。

由于事先毫无准备,611的四个人啥都没有,宋文骢告诉另外三名同事,去隔壁兄弟单位的房间临时借几张明胶片和绘图工具,把一些重要图形、曲线和参数画在明胶片上,而汇报的内容,宋文骢则自己想办法。到第二天,611连个模型都没有,也只能用幻灯片来凑合着汇报了。

第二天,在沈飞和洪都汇报的间隙,宋文骢上台汇报鸭翼方案,宋文骢从未来战争的形态和需求入手,提出新歼要强调机动性,敏捷性,要有中距拦射,要有电子对抗等等….
他在座所有人都对这个鸭翼方案惊艳不已,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本来已经一边倒内定的沈飞方案,开始出现变数。

1982年4月,第二次选型会,按期在北京召开,此时,宋文骢带领611所的人带上四套方案,再次参加会议。
相比611这次的有备而来,601的10号方案,并没有太大的变化,在3个月时间里,601仅仅对歼13方案做了进一步的充实,并没有做太多的更改,依然是以歼13为基础发展而来的类似F16的常规边条布局,对于611的静不稳定鸭翼方案能不能搞出来,601是很不以为然的
会议第二天,轮到611汇报,宋文骢为主汇报人,宋文骢详细汇报了鸭式布局的涡原理,气动特征,技战术指标等等方面,并提出有腹部和两侧进气两种不同方案;而针对当时对“静不稳定布局”风险过大的质疑,宋文骢也提出了四号方案作为保险,也就是减小鸭翼面积,回归静稳定布局,作为后路。还提出假如飞控方面进展顺利,则可以加大鸭翼面积,在一、二号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静不稳定度,这就是三号方案。
五天的会议结果是,在场的专家和军队一致倾向于成飞611的鸭翼方案,尤其是军方,态度更是一边倒,而在航空口,“部分专家”对成飞方案,尤其是成飞方案中静不稳定布局,表示风险过大,从而转为支持601的方案,但这种意见,并没有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同而始终归于少数派。
事实上,第二次选型会议结束后,结果其实已经揭晓了,此时的601自己都已经不抱希望,而是指望私下的活动,当然,在之后的一年多时间,601和611两边,都没少私下活动,中国国情嘛,大家都懂的。

对于为何611的方案能够半路杀出个程咬金,战胜本已被内定的601方案呢?本人认为有几点原因:
 第一,611方案各方面确实优于601方案;新歼选型,目标其实很明确,就是力争赶超F16,各家方案均以F16作为参考目标,气动布局也多参照F16(从三家方案都是腹部进气为主就知道了)。601方案脱胎于歼13,而歼13整体布局恰恰参考F16,可以说601方案是占得天时地利的,但601的保守最终让他付出了代价,歼13整体没有采用静不稳定布局,电传飞控,翼身融合等三代机的设计理念。设计之初,歼13是作为替代歼6的格斗机存在的,空军最初对歼13的要求中,有一条是“突出中低空,跨音速区间机动性,雷达可有可无”,一句“雷达可有可无”,就决定了歼13在设计理念上对超视距空战重视不多,可以说这是落后时代的。歼13总体布局参考F16却达不到F16的水准,况且在雷达,发动机,导弹,电子设备等子系统上与F16的差距显而易见,可以说歼13即使能够在2000年前服役,也完全不可能达到F16的水准,更妄论赶超了。新歼赶超F16的目标,601方案是不可能达成的,这是601落败的根本原因。
而反观611方案,大胆采用当时还属新鲜事物的鸭式布局,属于“三代半”比较先进的布局,更加大胆的采用当时在国内还属于空白的静不稳定布局,虽然招致风险过大的质疑,但毫无疑问,军队对这种更加时髦的方案更加青睐。611还在研制歼9时,就将“拦射”概念,也就是超视距空战概念引入,在宋文骢的主持下,当时611对还属于新鲜事物的超视距空战进行了深入研究,对不同距离和角度下的超视距空战建立了详尽的数学模型,而这些成果,也直接被10号方案所继承。在第一次那场仅仅15分钟的汇报中,宋文骢就很聪明的从歼13方案的缺陷下手,从“未来空战怎么打”切入,来汇报自己的方案,指出歼13方案诸多落后于时代的缺陷,最终得以翻盘,不能不说,宋文骢的空军地勤出身,对空战有实际的理解,比闭门造车的书呆子们要强得多。
第二,客观来讲,611具备601不具备的,对外合作的机会和成果。611和成飞一向在国内处于边缘地带,改革开放之后,被迫立足于对外合作和出口以求生存,从歼7M项目和英国马可尼公司合作开始,接触西方先进技术的机会要比601多得多,在歼10方案中,之所以敢大胆地提出静不稳定布局和先进火控系统的方案,客观是也是有对外合作作为保证的,事实上,611在后来歼10的设计中,和以色列,法国,俄罗斯进行了广泛的技术合作,歼10的全套航电和雷达,就是从以色列原装引进后加以国产化的产物,而在飞控,结构设计方面,以色列和法国也给予了重要的技术帮助,其中软件开发,人员培训甚至共同设计,都有。而反观601,则一门心思闭门造车,完全立足国内,整体方案必然保守,但此时的军队已经对国内航空业水准不抱任何幻想,由此抛弃601方案,也是情理之中的。
第三,也是一个原因,就是军队此时对601和沈飞的忍耐已经到达极限;军队对航空业,尤其是沈飞601一直存在严重不满,601穷极10余年之力搞出来的歼8,根本不堪使用,毛病一大堆,更要命的是,601从来不积极解决问题,而是习惯性的把责任推给军队。当年80年代初歼8白刚刚装备部队,时任歼8第一团团长的就是现任副总参谋长的马晓天将军,歼8装备部队后陆续发现操纵性差,尾翼震颤的毛病,而总师顾诵芬则把责任坚决推给部队,称这是飞行员操作不当造成的,后来官司闹大了,马晓天差点被解职转业,逼得马晓天当着空军司令的面和顾诵芬拍桌子大骂,才让顾诵芬勉强承认歼8设计有缺陷.. ..空军对601这种态度,早已深恶痛绝。
而在1984年大阅兵中,歼8由于技术问题,没能参加阅兵,部队火气非常大,以致时任国防部长的张爱萍将军说出“沈飞别搞其他的了,把歼8弄好就行了”这种话。在新歼选型中,军队已经很难再信任沈飞,转而扶持当时相对弱小但更有前途的成飞,也是必然之举。当时的军队和航空部,就有“要把成飞变成中国的达索”的说法,其中大力扶持之意,溢于言表。
虽然611方案事实上已经基本胜出,但这才是艰难道路的开始,歼10方案的激进,必然带来高风险,这一点上,航空口部分专家的质疑并不是没有道理的,中国当时完全没有接触过静不稳定布局和电传飞控,能不能搞下去没人知道。而601此时也对611能否把方案进行下去很不以为然,611承受的压力,丝毫没有因为竞标的胜出而有任何的减轻
除了航空口自己人的质疑,军队的态度也给611无形的压力,前面已经说过了,30多年惨不忍睹的经历,已经让空军对自己的航空工业不抱任何幻想,每一次吹牛放卫星和推卸责任的背后,就是空军进一步加深的失落和不信任,当然空军自身也有责任,但是本国航空工业的羸弱,确实大家都不得不认账的。当时的空军,已经很多次向中央提出要买幻影2000,空军在之前详细考察了幻影2000,对这种既能高空高速截击,又能中低空格斗,还能对地攻击的先进战机心仪不已。葛文墉将军还亲身试飞了幻影2000,得出的结论是,幻影2000在高空高速性能上和歼8差不多,但航电雷达非常先进,中低空机动性好,假如对方飞行员不犯错,我们“没有任何机会”,双方的谈判一度接近成交,双方都非常有诚意,但是法国人在价格上的坚持让他们付出了代价,邓小平亲自出面,会见时任法国总统密特朗,希望法国能给个友情价,但密特朗没有给邓小平这个面子,法国人坚持6000万美元的单价,对当时的中国而言,无异于天价,当时准备的所有采购资金,只够买24架空机,这还不算配套武器和配件,最终这笔交易没有成功,而中国则转投了美国,才有了后来的“和平典范”,而相信当沈飞开始“和平典范”计划的时候,看成飞的眼神,应该充满了某种傲慢的不屑,呵呵~~
82年第二次选型会之后的整整1年内,宋文骢带着总体气动专业组的人始终忙着模型生产、风洞试验、数据处理、曲线绘制、结果分析、布局改进的循环中;先后完成了3期的高低速风洞试验、流谱观测试验。歼10的总体气动布局,就是在那时候打下的基础,包括复合扭转机翼的理论计算和工程化,都是这个阶段的完成的。
此外,在此期间,611在飞控,结构设计,航电设备方面和以色列、法国进行了广泛的合作,说到这里,就需要提一下以色列的LAVI“狮”式战机了,关于LAVI和歼10的关系,网上有很多流言,当然最终是莫衷一是,我只能说自己的观点,歼10和以色列的合作,主要集中在航电、雷达方面,歼10的雷达航电就是全套引进以色列产品之后国产化的,一部分结构设计以色列人有参与,飞控方面以色列有一些技术援助,但是必须明确一点,三代战机,飞控和气动是一体的,没有人能够把LAVI的飞控照搬到歼10上,事实上,LAVI的飞控核心是美国人写的,而且以色列人自己都没完成,歼10能抄什么?而在气动设计方面,LAVI本身就有严重的气动设计缺陷,近距耦合布局和10度后掠角的主翼设计,是的LAVI在高速飞行时又非常严重的姿态上仰问题,这也是LAVI最终被放弃的重要原因,这样一个半吊子方案,611根本看不上。以色列人对611的帮助,主要集中在雷达航电和PW1120发动机接口上(狮所用的PW1120发动机曾经是歼10的备选发动机之一)
其实,611飞控的入门老师,是法国人,达索和611在飞控方面的合作很早,可以说是611的启蒙老师,飞控方面,在国内,主要有三个技术流派,一是沈飞,师承毛子;二是西飞,师承英国;而第三个则是成飞,主要师承法国,在80年代航空业刚刚开放的时候,英国和法国在我国航空业对外交流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很多法国人的设计烙印一直保留到现在,不信的人可以看看歼10B和枭龙的垂尾电子舱,跟阵风的有多像。
在宋文骢带领611进行详尽方案设计的同时,国防工办也连续召开了一系列会议,讨论了机载电子设备、武器火控系统、辅机成品、试飞测试等等详细问题,并在1983年3月明确了飞机、发动机、武器火控系统、惯性导航系统、飞行控制系统、其他机载设备系统和复合材料几方面进行先期论证的项目、要求、负责单位、参加单位、完成日期。新歼项目子系统的先期研究,开始全面展开… …
在1983年9月,在北戴河召开了发动机选型会议,当时会议上有5种发动机备选,据说分别是:涡喷15、太行、通过燃机逆向测绘的 F100、涡扇6改、TF41加力版,由于当时尚处中美蜜月期,有可能从美国买到发动机,所以在备选方案中,有TF41这样的“纯美国货”,但会议最终决定以涡喷15做为新歼的配套发动机,太行继续发展,做为未来的配套发动机。
新歼的配套发动机——涡喷15,是苏联P29涡喷发动机的仿制品,前面说过,中国在1979年通过秘密渠道用歼6从埃及换来了一架米格23MF,并对配用的P29涡喷发动机非常口水,于是立即上马开始仿制,两年后完成测绘,并开始进入仿制,涡喷15的指标很高,最大推力和后来的AL31FN一样,达到12.25吨。但是之后进入90年代,军队决定从俄罗斯引进AL31FN代替了涡喷15,由此涡喷15项目中止,据说当时已经试制出了一些部件,现在,这些部件正躺在某个角落,被岁月的尘埃所覆盖… …
新歼采用落后的涡喷发动机,可能是现在的人所不理解的,但是确实也反映出当时航空工业的无奈,涡扇6无疾而终,太行刚刚上马,还遥遥无期,即使在蜜月期,美国也不愿意出口军用大推力加力涡扇发动机,而愿意给一些J79这样的涡喷发动机和TF41无加力涡扇发动机用于教练机,而唯一的引进成果是70年代从英国引进的“斯贝”发动机,但推力小,技术落后,也不堪使用。开历史倒车用回涡喷,也是一个无奈的选择,也气得后来的空军副司令林虎将军破口大骂… …为后来一有机会就换发埋下了伏笔。
到1984年2月,航空部第三次召开新歼选型会,这一次国防科工委、空军、相关专家119名到会。结果没有任何悬念,611的鸭式布局方案获得一致好评,被确定为新歼方案。
1984年5月,5月,国防科工委正式下达关于新歼研制总体单位定点问题的批复,确定新歼研制总体单位为611所和132厂。
随后的84年6月,北京再次召开新歼方案论证会,宋文骢作方案汇报,并和空军最后商定了新歼的重要指标,审查确定了新歼的初步设计,空军对新歼的指标,要求很高,要求在2000年装备部队,总体要达到F16和米格29的水准,既要突出中低空跨音速格斗性能,还要兼顾高空高速截击性能,要具备较强的超视距空战能力,较大的航程,较为先进的航电,还要兼顾对地打击能力,总之,空军想得到的要求,都提出来了。
1986年1月,10号工程正式上马之后,宋文骢就开始带领611团队开始了进一步设计,但首先,宋文骢做了一件在当时备受非议的事情,就是对当时的战机科研体制,进行了改革,
具体说来,就是:
首先,建立设计师系统,系统分为3级:第一级为型号总设计师;第二级为系统总设计师;第三级为飞机一次配套新产品的总设计师、主任(主管)设计师。把参与研制的不同行业、部门的设计师都纳入系统管理。
其次,建立经济负责制。每一项成品必须坚持先有原理性试验、单个成品试验,再到地面系统试验、机上试验和飞行试验的做法,也就是说,成品不合格,就不给钱。
第三,推广应用计划评审技术。严格型号研制程序,编制各级网络图,从方案论证、初步设计、到发设计图和制造、总装几个阶段,每个阶段都必须进行评审,通过评审才能进入下一个阶段。   
第四,组织重大技术攻关.......对直接影响整个飞机研制进程的技术问题,由总设计师系统组织攻关。   
可以看出,上述改革措施,都是针对当时航空科研体系的弊病所针对性提出来的。
航空业内有个惯例,就是在一架飞机上,用到的新研制的产品比例,不能超过30%,否则这架飞机安全系数就会低到不可接受,而歼10要实现跨越式赶超,新品比例超过60%,用西方人的习惯,这架飞机根本就定不了型。但没有办法,航空业以前太过落后,假如降低风险,那就只能在性能上做出让步,那么我们战斗机赶超世界就依然是个梦想。
宋文骢成为新中国第一代本土年轻设计师,参与设计了新中国第一款自行设计的喷气式飞机——歼教一。宋文骢在工作当中表现的相当积极,他在601时,自己跑到所领导那里,要求成立一个专门主攻气动布局的气动小组,结果他成功了,并成为新中国第一个专供气动布局的专业小组的组长,歼7放大双发大改的方案(即后来的歼8),也是由他最早提出的。
611的诞生不易,生存更加不易,它偏于西南,无人问津,常年靠出口创汇过活。有订单,就有饭吃,没订单就饿肚子,和养尊处优的沈飞/601不一样,611和成飞没有铁饭碗,没有政策照顾和不停的这个那个的项目,它自己的一切都要靠争,靠抢,靠破坏所谓的行业潜规则……所以在歼7ⅡA被空军抛弃后,他们跑去找约旦人,靠约旦的订单保住了歼7M;所以在佩刀2计划搁浅之后,他们依然没有放弃项目,直到枭龙项目的重新启动;所以在新歼的竞标中,他们虎口夺食,没有给老大哥一丝面子。
此时的歼10,从严格意义上来讲,还不是一架完全的第三代战机,跟现在的歼10也有很大差别。此时的飞机没有完全采用翼身融合设计;鸭翼面积不大,静不稳定度有限,机动性也不是太高;而发动机更是连根毛都看不到,整机动力水平还是大大的未知数。这架飞机究竟能达到什么水平,谁都说不准。歼10研制的难度,超乎想象。
在86年10号工程正式上马之后,空军也开始了那个著名的“打脸工程”——“和平典范”工程,国内也称82工程。 82工程刚开始时,相信沈飞是一脸的得意,大笔的资金,对外交流的机会,似乎输掉新歼竞标根本不算什么,有后台才是王道,而此时成飞的歼10,却备受资金缺乏,没有上层支持的困扰,至今还躺在图纸上,国内航空业的老大,依然是我们沈飞!
然后,大家都知道发生了什么, Zheng Fu 被狠狠地打脸,军队被狠狠的打脸,航空部被狠狠地打脸,沈飞也被狠狠地打脸,而成飞的境况却并没有因为这件事有丝毫改善,因为空军没有和平典范,却又找到了一个新的G点——苏27。   
1989年,中央军委组织了一个庞大的军事代表团,前往前苏联考察、访问,目的是什么路人皆知,宋文骢也受邀参加了代表团。过程就不细说了,最终结果是,苏27SK这种前苏联的新锐战斗机给空军土鳖们的印象,不是震撼,也不是无比震撼,而是“无比无比无比震撼”,这种巨大无比,光内油量就超过歼7空重的战斗机,居然能够达到F16的机动水平,对当时的中国空军而言,惊为天人!以致后来有一个陆军将领在中国见到引进的苏27之后,向身边的随从感叹到:“这飞机这么大,能装一个班吧?”呵呵呵呵… …   
于是,要两妻!要更多的两妻!几乎成为空军上下一致的的想法,歼10?搞了快10年,连跟毛都看不到,死一边去吧… …   
代表团回到北京后,就有不少空军将领在会议上提出,苏27性能优异,要大量进口,而歼10搞到现在,连根毛都没见到,干脆下马别搞了,把钱省出来买苏27更合算。对于这种观点。刘华清将军笑而不语,而是先让在场的宋文骢发言,宋文骢起身解释道,苏27的确性能优异,但是和歼10相比,性能各有所长,苏27是替代不了歼10的,两者应该是相互配合。而刘华清点头赞许,然后才亮明观点:苏27再好,也是别人家的孩子,歼10无论如何,就是再困难,也要搞下去!   
在最困难的岁月,刘华清将军,和空军副司令员林虎将军等少数有真才实学的将领,都对歼10给予了毫无保留的最为坚定的支持!没有他们,可能就没有现在的歼10了。
全金属样机的制造,是歼10研制历程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工程师第一次能够将图纸上的东西变成实物,精确、实际的验证自己的设计和工艺,试飞员能够做到机舱中模拟操作,提出改进意见,为整机技术冻结创造良好条件。
决定作出之后,国防科工委和空军都表示了大力支持,到91年初,成飞已经完成发图,开始样机制造,在精心组织之下,到91年8月27日,样机组装完成。其实,此时的样机,还不能飞,只是一个精确的全尺寸模型,而且里面好多设备没有,就用木头刻的代替,甚至用纸盒子占着,管路没有就用绳子代替,总之,先弄出来再说。
此时的样机,跟现在的歼10依然差别很大,最显著的就是进气道还是F16式的椭圆形皮托管结构,这也是配套涡喷15发动机的结果。    <BR>  眼看研制终于走向了正轨,却不想再次遇到问题——这次是老大难,发动机。

前面说过了,歼10的配套发动机是涡喷15,但是到90年代初,涡喷15依然在部件试制,距离仿制定型还遥遥无期,眼看歼10连样机都出了,发动机拖进度估计又要重蹈覆辙了。而此时,空军正好在计划从俄罗斯引进了第一批苏27,所以时任国防部长的张爱萍将军提出既然买了苏27,那干脆再配套多买点AL31F发动机,给歼10换上。但这个意见,成飞和航空部当时是坚决反对的,私下抱怨这又是外行领导内行,以为换发动机是换汽车轮胎么?歼10的设计从头到尾都是按涡喷15配套设计的,样机都出来了,这时候换发动机?又要修改设计,又要拖进度,还有完没完了?双方争执不下,最终刘华清将军拍了桌子,必须换!非换不可!没办法,刘副主席都拍桌子了,还能咋办?换吧……   
1992年,宋文骢作为全权代表,前往俄罗斯进行AL31F的引进谈判,并签订了1台样机和数台试飞发动机的引进合同。为了适应歼10,AL31F做了若干改进,AL31F配套苏27战机,发动机机匣附件放在发动机上方,方便维护,但要配套歼10必须把机匣附件改到下放,此外还有一些小的技术细节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型号被称为:AL31FN,也就是目前歼10的配套发动机。
而为了适应AL31FN,歼10做的改进更大,可以说基本又是一个推到重来。首先,AL31FN和涡喷15一个是涡扇,一个是涡喷,虽然最大推力一样,但推力曲线完全不同,原来的简单的不可调的椭圆进气道已经不能满足需要了,由于涡扇发动机高空性能不如涡喷,所以歼10换用了现在的矩形可调进气道,以保证各种高度和速度下的飞行性能;其次,AL31FN要比涡喷15长很多,所以后机身需要延长,相应的需要对整机重心做配平和调整,主翼翼根弦长也大大增加;由于换发,空军对歼10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歼10要能够和苏27形成高低搭配,机动性要和苏27相当,这样一来又不得不对气动外形做小幅度更改以满足要求;另外,此时歼10也借鉴了很多米格设计局的设计,包括外置式双腹鳍,这些都是通过超7和米格设计局的合作中学来的。就这样,经过又一轮的设计更改,新歼10才有了现在歼10的造型,此时假如有全金属样机,那么这个样机的样子,已经和现在的歼10相差不多了。  
到1994年6月,经过2年多的艰苦奋战,成飞完成了换发后歼10的全部设计工作,图纸全部完成,歼10的研制,开始进入新的阶段——原型机制造!
 假如你问宋文骢,当时研制歼10时,他最担心的是什么,他一定会说——飞控,假如你问他,鸭式布局的歼10设计最难点在哪里,他一定还会说——飞控。
什么是飞控? 首先要从静稳定和静不稳定两种布局说起,所谓静稳定,很好理解,就是飞机在飞行时,整机的状态是稳定的,这种飞机的气动焦点位于整机重心之后,理论上,在飞行过程中飞行员即使双手不握杆,飞机也能够自动调整飞行状态,保持稳定飞行,飞行曲线是一个正弦曲线,静稳定飞机飞行稳定性更好,但牺牲了机动性能;而静不稳定,则是要把气动焦点放在重心之前,这样机动性会大大增加,飞机变得更加灵活,但同时飞行状态也极端不稳定,传统的机械操作方式,是无法操纵静不稳定战机的,这就需要找一个飞行员的替代物,也就是电传飞控系统。
电传飞控简而言之,就是飞控计算机代替飞行员,以每秒十几次的频率自动解算飞行状态并自动控制翼面,保持飞行状态,而在飞行员操作舵面时,也跟传统机械传动不同,飞行员并不直接操作舵面,而是通过操作驾驶杆,飞控计算机自动判断出飞行员想要做什么动作,然后解算出舵面所需的运动量,再控制舵面做相应运动,也就是说,飞行员从始至终在通过飞控计算机操作飞机,而不是传统机械传动式的直接操作舵面,电传飞控的出现,使得静不稳定布局的控制成为可能,战机的机动性得以大大提高。而且电传飞控在操纵品质上拥有一个巨大的优越性,飞行员不必担心拉杆过猛而造成飞机姿态失控,飞控计算机能够自动设置一个操作上限,实现所谓的“无顾虑操作”。
飞控系统的核心,就是飞控程序,和电脑程序一样,飞控程序是在地面编写的,飞控程序编写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飞机本身的气动性能能否得到发挥。就像显卡驱动,一款好的驱动,能够挖掘硬件的最大潜能,而不好的驱动,则会浪费一块好显卡,飞控的道理也是类似的。   
除去静不稳定布局,我们还要多说一下“涡升力”,什么是涡升力?简而言之,就是尖锐而薄的翼面在飞行过程中,会把经过的气流切开,而被切开的气流会形成一个高速脱体旋涡。高速脱体涡空气压力很低,假如让脱体涡吹过主翼上表面,那么翼面的上下压力差就会大大增加,从而提高整个机翼的升力,提高飞机机动性。而这种由脱体涡吹过主翼形成的额外升力增益,就叫做“涡升力”。有飞机设计师说过,飞机气动的进化,就是围绕涡升力而来的,在二代布局中,没有涡升力这个概念,而在三代机中,F16和苏27的小边条,F18和枭龙的大尖拱边条,还有双风和歼10的鸭翼,目的都有一个,就是作为涡流发生器,在飞行中切开气流,激起强烈的脱体涡,吹过主翼,从而大大提高升力进而增强机动性。而四代布局,则更进一步,这里就不细说了。   
但是,涡升力具有强烈的非线性,无法用数学公式做线性计算,也是传统机械操作模式无法控制的,所以二代机无法利用涡升力,而只有三代机运用电传飞控之后,通过计算机的高速运算,才让涡升力的有效控制成为可能。所以说,三代机标准中的“先进气动布局”和“电传飞控”这两条同时出现,不是没有原因的。   
回到鸭式布局,它的难点,就在于鸭式布局的鸭翼本身既是涡流发生器,又是配平和俯仰操纵翼面,在鸭式布局中,鸭翼置于主翼之前,除了激起涡流吹过主翼表面外,还要作为俯仰操纵面控制飞机,这本身就是极其复杂的。而且鸭式布局的小展弦比机翼本身也会切出涡流!鸭翼脱体涡和主翼脱体涡耦合,相互干扰,两个非线性的涡流相互干扰和融合,不用说你也知道这有多么的复杂。在鸭式布局上,涡流耦合导致的升力非线性要与操纵面的角度偏转配合好,难度就非常非常大,存在非常多的门限,搞不好,就会摔飞机。
可以说,鸭式布局的最大难点,就在于飞控,首先我们看看另外几款典型的鸭式布局,是如何解决问题的,
台风,为了解决涡流干扰和配平操纵之间的矛盾,直接把鸭翼扔的远远的,形成“远距耦合”,这种布局下,由于距离太远,鸭翼涡流对主翼的干扰已经很小了,但同样意味着台风放弃了涡升力这种有益的升力增量,鸭翼远离重心,仅仅作为俯仰操纵翼面。所以台风超音速性能优异,而亚音速性能一般。
而阵风,采用了相反的思路,把鸭翼放的与主翼很近,甚至有重合,这样的布局,鸭翼涡流和主翼涡流耦合后会非常强烈,带来很高的升力增量,但同时,由于距离太近,力臂过短,产生的力矩过小,阵风鸭翼的俯仰配平效果很差。阵风整体沿用了幻影2000无尾三角布局的操纵模式,其实可以认为阵风是幻影2000的发展,阵风的鸭翼,可以看作是一个可动的大的涡流发生器,而不是一个有效的操纵翼面。阵风与台风相反,是超音速性能一般,亚音速性能强悍。   
说到这,也许你会发现,其实欧洲双风都是在回避问题,回避鸭翼非线性涡流和配平操纵之间的矛盾,而瑞典的JAS-39,是一个正面解决问题的例子,只不过不是太成功罢了。
JAS39采用“中距耦合”,也就是不回避矛盾,正面设计,同时兼顾涡升力和配平操纵,但是很杯具的是,由于飞控编写水平差,飞机根本无法正常起飞,连出事故,最后找万能的美帝出马,编写飞控,最终美帝大能,完美解决问题。不要以为美帝不用鸭翼是因为技术不够,而纯粹是人家懒得麻烦。
而歼10,和JAS39一样,没有选择回避问题,而是采用正面设计,中距耦合,兼顾涡升力和配平操纵,歼10的鸭翼面积是所有鸭式布局中最大的,说明其静不安定度更大,敏捷性更高,同时耦合涡流也会更强烈,设计难度也更大。更厉害的是,歼10的鸭翼可以差动,体现出来的对左右涡流的主动控制能力,除了美帝的F15S/MTD验证机,没有见到第二个。
可以说,歼10的气动布局,在三代机中,是数一数二的,而其背后,则需要高超的飞控编写能力。宋文骢一直说自己最担心的是飞控,并不是没有原因的。
最终,对飞控的担心并没有成为现实,在飞控天才杨伟的带领下,飞控设计团队最终完美的编写出一整套飞控,歼10的飞行品质之高令飞过的飞行员都赞叹不已,之前最为担心的部分,却成为了歼10最为令人称道的地方,可以说,这一点上,杨伟和他的设计团队功不可没。而杨伟这个15岁上大学,21岁就研究生毕业的天才,也成为了继宋文骢之后的611的扛鼎者,顺便说一句,歼20的总师,就是杨伟。
  在1994年6月完成全部设计图纸后,歼10原型机的建造于1995年8月开始,原型机制造处于高度 Bao Mi 状态,装配车间全封闭,任何外人都无法进入,成都的夏天大家都知道,当时没有空调,可算是苦了成飞那帮人了… …呵呵~   
到1997年6月2号,新机完成建造,刘华清将军亲自为新机剪彩,接下来,就是一连串地面试验,为首飞做准备了。   
然而在之后的地面试车中,却出现了意外情况,第一次地面发动机试车后,机务员却发现发动机叶片被打坏了,经过检查,发现原来是机体加工时,有细小的金属碎屑没有清理干净,在发动机强大的吸力作用下,从机体缝隙中被吸了出来,打到发动机叶片上,造成损坏。之后132厂组织人力做了一次彻底检查,但第二次试飞之后,依然发现发动机叶片和进气道被打坏,这下事情闹大了,611连夜发出20多张图纸改进,封堵相关缝隙了通道,132厂从上到下进行地毯式排查,等到第三次试车,终于没问题了… …
在一连串地面测试之后,歼10要开始高速滑行测试,高滑之后,很快就可以首飞了,但是谁都没想到,这个高滑测试,居然成了一个棘手的问题。在第一次高滑测试时,设计人员就发现歼10居然会跑偏,而且找不到原因!无数次高滑测试,能想到的原因都找了一遍,就是解决不了,依然跑偏,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居然足足困扰了设计人员半年之久!后来,还是修改了三行飞控程序,起飞时改用副翼控制,最终解决了问题。
完成全部地面测试科目之后,1998年3月12日,首飞指挥部决定首飞!当时已经邀请了很多军队和航空口的大领导到场观看,然而就在这个节骨眼上,成飞一个名叫张凤贵的机械员突然发现发动机启动过程中机体漏下了三滴油。这时候离首飞只有十几个小时了,到底飞不飞?不飞?领导都已经到了成都,集体放领导鸽子?飞?带病飞,出事了怎么办?最终经过激烈争吵,指挥部决定再次推迟首飞时间,排查故障。结果,发现是由于俄方问题,发动机改装过程中有几个工艺孔没堵上,结果造成漏油,花了12天,解决了问题。而发现漏油的那个张凤贵,也被人戏称为“张三滴”,哈哈~~   
最终,1998年3月23日,歼10完成了腾空一跃,首飞飞行员是雷强。
………………………………………………………………………………………………………………………………………………………………………………………………………………
未完待续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2/0117/13/75009_179880852.shtml
《歼10的艰难诞生史》

1982年年初的第一次论证会上,沈飞方案就是在歼13的基础上完善、丰富的。客观来说,歼13方案的研制基础是扎实的,是一个现实的,的确可以被造出来的一个方案。
当时的成飞和611,刚刚经历了歼9项目的惨败,正在一门心思抓着歼7Ⅲ这根救命稻草。这次新歼论证会,航空部压根也没通知611拿出方案参加,只是临时通知611,来4个人到北京参加评审会,帮忙参与评审各家方案。当时宋文骢(后来的歼10总设计师)还在011基地(后来的贵飞)做歼7Ⅲ的技术交底工作,得到通知后就回到成都,带上三个人出差北京,但是宋文骢留了一个心眼,就是让同事把611的新歼鸭翼方案的资料也带上了。

歼10,可以看做是歼9项目的延续,最早的歼10方案,实际上也是直接由歼9方案衍生而来的。歼9项目,是和歼8一起,作为歼7的后续机型被提出来的。在1964年成功仿制米格21/歼7上天之后,航空部就开始考虑歼7的后续机型问题。当时技术人员提出了两种方案:一是气动布局不做大改,在歼7基础上放大改双发;另一个则是气动布局大改,沿用单发,发动机使用在研的涡扇6。这两个方案,前者就是后来的歼8,而后者就是歼9。值得一提的是,第一个歼7放大改双发方案最早的提出者,恰恰就是时任601气动组组长的宋文骢。最早,歼8和歼9两个项目并行,但当时601根本没有能力并行两个项目,出于控制风险的考虑,技术保守的歼8方案被作为主攻方案重点保障,并在1971年很快上天。而歼9项目,当时只得到了601所大约十分之一的研制力量,事实上几乎不可能成功。后来沈阳601所成立成都分所,就直接把研制歼9的小组直接调去了成都。而这个601成都分所,也就是后来的成飞611所了,他们当时的任务,就是继续那个歼9项目。

歼9项目前后先后3次更改设计指标,项目五次上马六次下马,光主方案就有6,7种,各种更改设计方案更是无以计数。经过前后十多年的反复折腾,歼9最终在1981年下马了事,连同涡扇6和霹雳4中距导弹一起完蛋,成为了一个深刻教训。但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为了满足军方极高的技术指标,设计人员大胆采用了当时相当时髦的“抬式布局”(也就是鸭翼布局),而在歼9的反复折腾中,611所也对鸭翼布局做了很深的研究,把能做的鸭翼/主翼匹配方案都做了个遍,由此对鸭翼布局有了很深刻的理解,这种对鸭式布局的理解,在世界范围上来说,也是首屈一指的。可以说,没有失败的歼9,就没有后来的歼10,也不会有现在风光无限的611所。

谁没有想到的是,到北京的当天晚上,时任航空部军机局副局长的王若松突然到房间找到宋文骢,开口就问611是不是也有一个新歼方案?并要求在明天的评审会上做一个汇报。宋文骢一下子懵了,因为出发前根本没有人通知611拿方案参加评审会。

由于事先毫无准备,611的四个人啥都没有,宋文骢告诉另外三名同事,去隔壁兄弟单位的房间临时借几张明胶片和绘图工具,把一些重要图形、曲线和参数画在明胶片上,而汇报的内容,宋文骢则自己想办法。到第二天,611连个模型都没有,也只能用幻灯片来凑合着汇报了。

第二天,在沈飞和洪都汇报的间隙,宋文骢上台汇报鸭翼方案,宋文骢从未来战争的形态和需求入手,提出新歼要强调机动性,敏捷性,要有中距拦射,要有电子对抗等等….
他在座所有人都对这个鸭翼方案惊艳不已,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本来已经一边倒内定的沈飞方案,开始出现变数。

1982年4月,第二次选型会,按期在北京召开,此时,宋文骢带领611所的人带上四套方案,再次参加会议。
相比611这次的有备而来,601的10号方案,并没有太大的变化,在3个月时间里,601仅仅对歼13方案做了进一步的充实,并没有做太多的更改,依然是以歼13为基础发展而来的类似F16的常规边条布局,对于611的静不稳定鸭翼方案能不能搞出来,601是很不以为然的
会议第二天,轮到611汇报,宋文骢为主汇报人,宋文骢详细汇报了鸭式布局的涡原理,气动特征,技战术指标等等方面,并提出有腹部和两侧进气两种不同方案;而针对当时对“静不稳定布局”风险过大的质疑,宋文骢也提出了四号方案作为保险,也就是减小鸭翼面积,回归静稳定布局,作为后路。还提出假如飞控方面进展顺利,则可以加大鸭翼面积,在一、二号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静不稳定度,这就是三号方案。
五天的会议结果是,在场的专家和军队一致倾向于成飞611的鸭翼方案,尤其是军方,态度更是一边倒,而在航空口,“部分专家”对成飞方案,尤其是成飞方案中静不稳定布局,表示风险过大,从而转为支持601的方案,但这种意见,并没有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同而始终归于少数派。
事实上,第二次选型会议结束后,结果其实已经揭晓了,此时的601自己都已经不抱希望,而是指望私下的活动,当然,在之后的一年多时间,601和611两边,都没少私下活动,中国国情嘛,大家都懂的。

对于为何611的方案能够半路杀出个程咬金,战胜本已被内定的601方案呢?本人认为有几点原因:
 第一,611方案各方面确实优于601方案;新歼选型,目标其实很明确,就是力争赶超F16,各家方案均以F16作为参考目标,气动布局也多参照F16(从三家方案都是腹部进气为主就知道了)。601方案脱胎于歼13,而歼13整体布局恰恰参考F16,可以说601方案是占得天时地利的,但601的保守最终让他付出了代价,歼13整体没有采用静不稳定布局,电传飞控,翼身融合等三代机的设计理念。设计之初,歼13是作为替代歼6的格斗机存在的,空军最初对歼13的要求中,有一条是“突出中低空,跨音速区间机动性,雷达可有可无”,一句“雷达可有可无”,就决定了歼13在设计理念上对超视距空战重视不多,可以说这是落后时代的。歼13总体布局参考F16却达不到F16的水准,况且在雷达,发动机,导弹,电子设备等子系统上与F16的差距显而易见,可以说歼13即使能够在2000年前服役,也完全不可能达到F16的水准,更妄论赶超了。新歼赶超F16的目标,601方案是不可能达成的,这是601落败的根本原因。
而反观611方案,大胆采用当时还属新鲜事物的鸭式布局,属于“三代半”比较先进的布局,更加大胆的采用当时在国内还属于空白的静不稳定布局,虽然招致风险过大的质疑,但毫无疑问,军队对这种更加时髦的方案更加青睐。611还在研制歼9时,就将“拦射”概念,也就是超视距空战概念引入,在宋文骢的主持下,当时611对还属于新鲜事物的超视距空战进行了深入研究,对不同距离和角度下的超视距空战建立了详尽的数学模型,而这些成果,也直接被10号方案所继承。在第一次那场仅仅15分钟的汇报中,宋文骢就很聪明的从歼13方案的缺陷下手,从“未来空战怎么打”切入,来汇报自己的方案,指出歼13方案诸多落后于时代的缺陷,最终得以翻盘,不能不说,宋文骢的空军地勤出身,对空战有实际的理解,比闭门造车的书呆子们要强得多。
第二,客观来讲,611具备601不具备的,对外合作的机会和成果。611和成飞一向在国内处于边缘地带,改革开放之后,被迫立足于对外合作和出口以求生存,从歼7M项目和英国马可尼公司合作开始,接触西方先进技术的机会要比601多得多,在歼10方案中,之所以敢大胆地提出静不稳定布局和先进火控系统的方案,客观是也是有对外合作作为保证的,事实上,611在后来歼10的设计中,和以色列,法国,俄罗斯进行了广泛的技术合作,歼10的全套航电和雷达,就是从以色列原装引进后加以国产化的产物,而在飞控,结构设计方面,以色列和法国也给予了重要的技术帮助,其中软件开发,人员培训甚至共同设计,都有。而反观601,则一门心思闭门造车,完全立足国内,整体方案必然保守,但此时的军队已经对国内航空业水准不抱任何幻想,由此抛弃601方案,也是情理之中的。
第三,也是一个原因,就是军队此时对601和沈飞的忍耐已经到达极限;军队对航空业,尤其是沈飞601一直存在严重不满,601穷极10余年之力搞出来的歼8,根本不堪使用,毛病一大堆,更要命的是,601从来不积极解决问题,而是习惯性的把责任推给军队。当年80年代初歼8白刚刚装备部队,时任歼8第一团团长的就是现任副总参谋长的马晓天将军,歼8装备部队后陆续发现操纵性差,尾翼震颤的毛病,而总师顾诵芬则把责任坚决推给部队,称这是飞行员操作不当造成的,后来官司闹大了,马晓天差点被解职转业,逼得马晓天当着空军司令的面和顾诵芬拍桌子大骂,才让顾诵芬勉强承认歼8设计有缺陷.. ..空军对601这种态度,早已深恶痛绝。
而在1984年大阅兵中,歼8由于技术问题,没能参加阅兵,部队火气非常大,以致时任国防部长的张爱萍将军说出“沈飞别搞其他的了,把歼8弄好就行了”这种话。在新歼选型中,军队已经很难再信任沈飞,转而扶持当时相对弱小但更有前途的成飞,也是必然之举。当时的军队和航空部,就有“要把成飞变成中国的达索”的说法,其中大力扶持之意,溢于言表。
虽然611方案事实上已经基本胜出,但这才是艰难道路的开始,歼10方案的激进,必然带来高风险,这一点上,航空口部分专家的质疑并不是没有道理的,中国当时完全没有接触过静不稳定布局和电传飞控,能不能搞下去没人知道。而601此时也对611能否把方案进行下去很不以为然,611承受的压力,丝毫没有因为竞标的胜出而有任何的减轻
除了航空口自己人的质疑,军队的态度也给611无形的压力,前面已经说过了,30多年惨不忍睹的经历,已经让空军对自己的航空工业不抱任何幻想,每一次吹牛放卫星和推卸责任的背后,就是空军进一步加深的失落和不信任,当然空军自身也有责任,但是本国航空工业的羸弱,确实大家都不得不认账的。当时的空军,已经很多次向中央提出要买幻影2000,空军在之前详细考察了幻影2000,对这种既能高空高速截击,又能中低空格斗,还能对地攻击的先进战机心仪不已。葛文墉将军还亲身试飞了幻影2000,得出的结论是,幻影2000在高空高速性能上和歼8差不多,但航电雷达非常先进,中低空机动性好,假如对方飞行员不犯错,我们“没有任何机会”,双方的谈判一度接近成交,双方都非常有诚意,但是法国人在价格上的坚持让他们付出了代价,邓小平亲自出面,会见时任法国总统密特朗,希望法国能给个友情价,但密特朗没有给邓小平这个面子,法国人坚持6000万美元的单价,对当时的中国而言,无异于天价,当时准备的所有采购资金,只够买24架空机,这还不算配套武器和配件,最终这笔交易没有成功,而中国则转投了美国,才有了后来的“和平典范”,而相信当沈飞开始“和平典范”计划的时候,看成飞的眼神,应该充满了某种傲慢的不屑,呵呵~~
82年第二次选型会之后的整整1年内,宋文骢带着总体气动专业组的人始终忙着模型生产、风洞试验、数据处理、曲线绘制、结果分析、布局改进的循环中;先后完成了3期的高低速风洞试验、流谱观测试验。歼10的总体气动布局,就是在那时候打下的基础,包括复合扭转机翼的理论计算和工程化,都是这个阶段的完成的。
此外,在此期间,611在飞控,结构设计,航电设备方面和以色列、法国进行了广泛的合作,说到这里,就需要提一下以色列的LAVI“狮”式战机了,关于LAVI和歼10的关系,网上有很多流言,当然最终是莫衷一是,我只能说自己的观点,歼10和以色列的合作,主要集中在航电、雷达方面,歼10的雷达航电就是全套引进以色列产品之后国产化的,一部分结构设计以色列人有参与,飞控方面以色列有一些技术援助,但是必须明确一点,三代战机,飞控和气动是一体的,没有人能够把LAVI的飞控照搬到歼10上,事实上,LAVI的飞控核心是美国人写的,而且以色列人自己都没完成,歼10能抄什么?而在气动设计方面,LAVI本身就有严重的气动设计缺陷,近距耦合布局和10度后掠角的主翼设计,是的LAVI在高速飞行时又非常严重的姿态上仰问题,这也是LAVI最终被放弃的重要原因,这样一个半吊子方案,611根本看不上。以色列人对611的帮助,主要集中在雷达航电和PW1120发动机接口上(狮所用的PW1120发动机曾经是歼10的备选发动机之一)
其实,611飞控的入门老师,是法国人,达索和611在飞控方面的合作很早,可以说是611的启蒙老师,飞控方面,在国内,主要有三个技术流派,一是沈飞,师承毛子;二是西飞,师承英国;而第三个则是成飞,主要师承法国,在80年代航空业刚刚开放的时候,英国和法国在我国航空业对外交流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很多法国人的设计烙印一直保留到现在,不信的人可以看看歼10B和枭龙的垂尾电子舱,跟阵风的有多像。
在宋文骢带领611进行详尽方案设计的同时,国防工办也连续召开了一系列会议,讨论了机载电子设备、武器火控系统、辅机成品、试飞测试等等详细问题,并在1983年3月明确了飞机、发动机、武器火控系统、惯性导航系统、飞行控制系统、其他机载设备系统和复合材料几方面进行先期论证的项目、要求、负责单位、参加单位、完成日期。新歼项目子系统的先期研究,开始全面展开… …
在1983年9月,在北戴河召开了发动机选型会议,当时会议上有5种发动机备选,据说分别是:涡喷15、太行、通过燃机逆向测绘的 F100、涡扇6改、TF41加力版,由于当时尚处中美蜜月期,有可能从美国买到发动机,所以在备选方案中,有TF41这样的“纯美国货”,但会议最终决定以涡喷15做为新歼的配套发动机,太行继续发展,做为未来的配套发动机。
新歼的配套发动机——涡喷15,是苏联P29涡喷发动机的仿制品,前面说过,中国在1979年通过秘密渠道用歼6从埃及换来了一架米格23MF,并对配用的P29涡喷发动机非常口水,于是立即上马开始仿制,两年后完成测绘,并开始进入仿制,涡喷15的指标很高,最大推力和后来的AL31FN一样,达到12.25吨。但是之后进入90年代,军队决定从俄罗斯引进AL31FN代替了涡喷15,由此涡喷15项目中止,据说当时已经试制出了一些部件,现在,这些部件正躺在某个角落,被岁月的尘埃所覆盖… …
新歼采用落后的涡喷发动机,可能是现在的人所不理解的,但是确实也反映出当时航空工业的无奈,涡扇6无疾而终,太行刚刚上马,还遥遥无期,即使在蜜月期,美国也不愿意出口军用大推力加力涡扇发动机,而愿意给一些J79这样的涡喷发动机和TF41无加力涡扇发动机用于教练机,而唯一的引进成果是70年代从英国引进的“斯贝”发动机,但推力小,技术落后,也不堪使用。开历史倒车用回涡喷,也是一个无奈的选择,也气得后来的空军副司令林虎将军破口大骂… …为后来一有机会就换发埋下了伏笔。
到1984年2月,航空部第三次召开新歼选型会,这一次国防科工委、空军、相关专家119名到会。结果没有任何悬念,611的鸭式布局方案获得一致好评,被确定为新歼方案。
1984年5月,5月,国防科工委正式下达关于新歼研制总体单位定点问题的批复,确定新歼研制总体单位为611所和132厂。
随后的84年6月,北京再次召开新歼方案论证会,宋文骢作方案汇报,并和空军最后商定了新歼的重要指标,审查确定了新歼的初步设计,空军对新歼的指标,要求很高,要求在2000年装备部队,总体要达到F16和米格29的水准,既要突出中低空跨音速格斗性能,还要兼顾高空高速截击性能,要具备较强的超视距空战能力,较大的航程,较为先进的航电,还要兼顾对地打击能力,总之,空军想得到的要求,都提出来了。
1986年1月,10号工程正式上马之后,宋文骢就开始带领611团队开始了进一步设计,但首先,宋文骢做了一件在当时备受非议的事情,就是对当时的战机科研体制,进行了改革,
具体说来,就是:
首先,建立设计师系统,系统分为3级:第一级为型号总设计师;第二级为系统总设计师;第三级为飞机一次配套新产品的总设计师、主任(主管)设计师。把参与研制的不同行业、部门的设计师都纳入系统管理。
其次,建立经济负责制。每一项成品必须坚持先有原理性试验、单个成品试验,再到地面系统试验、机上试验和飞行试验的做法,也就是说,成品不合格,就不给钱。
第三,推广应用计划评审技术。严格型号研制程序,编制各级网络图,从方案论证、初步设计、到发设计图和制造、总装几个阶段,每个阶段都必须进行评审,通过评审才能进入下一个阶段。   
第四,组织重大技术攻关.......对直接影响整个飞机研制进程的技术问题,由总设计师系统组织攻关。   
可以看出,上述改革措施,都是针对当时航空科研体系的弊病所针对性提出来的。
航空业内有个惯例,就是在一架飞机上,用到的新研制的产品比例,不能超过30%,否则这架飞机安全系数就会低到不可接受,而歼10要实现跨越式赶超,新品比例超过60%,用西方人的习惯,这架飞机根本就定不了型。但没有办法,航空业以前太过落后,假如降低风险,那就只能在性能上做出让步,那么我们战斗机赶超世界就依然是个梦想。
宋文骢成为新中国第一代本土年轻设计师,参与设计了新中国第一款自行设计的喷气式飞机——歼教一。宋文骢在工作当中表现的相当积极,他在601时,自己跑到所领导那里,要求成立一个专门主攻气动布局的气动小组,结果他成功了,并成为新中国第一个专供气动布局的专业小组的组长,歼7放大双发大改的方案(即后来的歼8),也是由他最早提出的。
611的诞生不易,生存更加不易,它偏于西南,无人问津,常年靠出口创汇过活。有订单,就有饭吃,没订单就饿肚子,和养尊处优的沈飞/601不一样,611和成飞没有铁饭碗,没有政策照顾和不停的这个那个的项目,它自己的一切都要靠争,靠抢,靠破坏所谓的行业潜规则……所以在歼7ⅡA被空军抛弃后,他们跑去找约旦人,靠约旦的订单保住了歼7M;所以在佩刀2计划搁浅之后,他们依然没有放弃项目,直到枭龙项目的重新启动;所以在新歼的竞标中,他们虎口夺食,没有给老大哥一丝面子。
此时的歼10,从严格意义上来讲,还不是一架完全的第三代战机,跟现在的歼10也有很大差别。此时的飞机没有完全采用翼身融合设计;鸭翼面积不大,静不稳定度有限,机动性也不是太高;而发动机更是连根毛都看不到,整机动力水平还是大大的未知数。这架飞机究竟能达到什么水平,谁都说不准。歼10研制的难度,超乎想象。
在86年10号工程正式上马之后,空军也开始了那个著名的“打脸工程”——“和平典范”工程,国内也称82工程。 82工程刚开始时,相信沈飞是一脸的得意,大笔的资金,对外交流的机会,似乎输掉新歼竞标根本不算什么,有后台才是王道,而此时成飞的歼10,却备受资金缺乏,没有上层支持的困扰,至今还躺在图纸上,国内航空业的老大,依然是我们沈飞!
然后,大家都知道发生了什么, Zheng Fu 被狠狠地打脸,军队被狠狠的打脸,航空部被狠狠地打脸,沈飞也被狠狠地打脸,而成飞的境况却并没有因为这件事有丝毫改善,因为空军没有和平典范,却又找到了一个新的G点——苏27。   
1989年,中央军委组织了一个庞大的军事代表团,前往前苏联考察、访问,目的是什么路人皆知,宋文骢也受邀参加了代表团。过程就不细说了,最终结果是,苏27SK这种前苏联的新锐战斗机给空军土鳖们的印象,不是震撼,也不是无比震撼,而是“无比无比无比震撼”,这种巨大无比,光内油量就超过歼7空重的战斗机,居然能够达到F16的机动水平,对当时的中国空军而言,惊为天人!以致后来有一个陆军将领在中国见到引进的苏27之后,向身边的随从感叹到:“这飞机这么大,能装一个班吧?”呵呵呵呵… …   
于是,要两妻!要更多的两妻!几乎成为空军上下一致的的想法,歼10?搞了快10年,连跟毛都看不到,死一边去吧… …   
代表团回到北京后,就有不少空军将领在会议上提出,苏27性能优异,要大量进口,而歼10搞到现在,连根毛都没见到,干脆下马别搞了,把钱省出来买苏27更合算。对于这种观点。刘华清将军笑而不语,而是先让在场的宋文骢发言,宋文骢起身解释道,苏27的确性能优异,但是和歼10相比,性能各有所长,苏27是替代不了歼10的,两者应该是相互配合。而刘华清点头赞许,然后才亮明观点:苏27再好,也是别人家的孩子,歼10无论如何,就是再困难,也要搞下去!   
在最困难的岁月,刘华清将军,和空军副司令员林虎将军等少数有真才实学的将领,都对歼10给予了毫无保留的最为坚定的支持!没有他们,可能就没有现在的歼10了。
全金属样机的制造,是歼10研制历程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工程师第一次能够将图纸上的东西变成实物,精确、实际的验证自己的设计和工艺,试飞员能够做到机舱中模拟操作,提出改进意见,为整机技术冻结创造良好条件。
决定作出之后,国防科工委和空军都表示了大力支持,到91年初,成飞已经完成发图,开始样机制造,在精心组织之下,到91年8月27日,样机组装完成。其实,此时的样机,还不能飞,只是一个精确的全尺寸模型,而且里面好多设备没有,就用木头刻的代替,甚至用纸盒子占着,管路没有就用绳子代替,总之,先弄出来再说。
此时的样机,跟现在的歼10依然差别很大,最显著的就是进气道还是F16式的椭圆形皮托管结构,这也是配套涡喷15发动机的结果。    <BR>  眼看研制终于走向了正轨,却不想再次遇到问题——这次是老大难,发动机。

171328h4ahpqqr4agxebee.jpg (29.12 KB, 下载次数: 1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2-2-27 10:54 上传

170921xqs8tipizqf8qtti.jpg (30.4 KB, 下载次数: 3)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2-2-27 10:54 上传


前面说过了,歼10的配套发动机是涡喷15,但是到90年代初,涡喷15依然在部件试制,距离仿制定型还遥遥无期,眼看歼10连样机都出了,发动机拖进度估计又要重蹈覆辙了。而此时,空军正好在计划从俄罗斯引进了第一批苏27,所以时任国防部长的张爱萍将军提出既然买了苏27,那干脆再配套多买点AL31F发动机,给歼10换上。但这个意见,成飞和航空部当时是坚决反对的,私下抱怨这又是外行领导内行,以为换发动机是换汽车轮胎么?歼10的设计从头到尾都是按涡喷15配套设计的,样机都出来了,这时候换发动机?又要修改设计,又要拖进度,还有完没完了?双方争执不下,最终刘华清将军拍了桌子,必须换!非换不可!没办法,刘副主席都拍桌子了,还能咋办?换吧……   
1992年,宋文骢作为全权代表,前往俄罗斯进行AL31F的引进谈判,并签订了1台样机和数台试飞发动机的引进合同。为了适应歼10,AL31F做了若干改进,AL31F配套苏27战机,发动机机匣附件放在发动机上方,方便维护,但要配套歼10必须把机匣附件改到下放,此外还有一些小的技术细节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型号被称为:AL31FN,也就是目前歼10的配套发动机。
而为了适应AL31FN,歼10做的改进更大,可以说基本又是一个推到重来。首先,AL31FN和涡喷15一个是涡扇,一个是涡喷,虽然最大推力一样,但推力曲线完全不同,原来的简单的不可调的椭圆进气道已经不能满足需要了,由于涡扇发动机高空性能不如涡喷,所以歼10换用了现在的矩形可调进气道,以保证各种高度和速度下的飞行性能;其次,AL31FN要比涡喷15长很多,所以后机身需要延长,相应的需要对整机重心做配平和调整,主翼翼根弦长也大大增加;由于换发,空军对歼10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歼10要能够和苏27形成高低搭配,机动性要和苏27相当,这样一来又不得不对气动外形做小幅度更改以满足要求;另外,此时歼10也借鉴了很多米格设计局的设计,包括外置式双腹鳍,这些都是通过超7和米格设计局的合作中学来的。就这样,经过又一轮的设计更改,新歼10才有了现在歼10的造型,此时假如有全金属样机,那么这个样机的样子,已经和现在的歼10相差不多了。  
到1994年6月,经过2年多的艰苦奋战,成飞完成了换发后歼10的全部设计工作,图纸全部完成,歼10的研制,开始进入新的阶段——原型机制造!
 假如你问宋文骢,当时研制歼10时,他最担心的是什么,他一定会说——飞控,假如你问他,鸭式布局的歼10设计最难点在哪里,他一定还会说——飞控。
什么是飞控? 首先要从静稳定和静不稳定两种布局说起,所谓静稳定,很好理解,就是飞机在飞行时,整机的状态是稳定的,这种飞机的气动焦点位于整机重心之后,理论上,在飞行过程中飞行员即使双手不握杆,飞机也能够自动调整飞行状态,保持稳定飞行,飞行曲线是一个正弦曲线,静稳定飞机飞行稳定性更好,但牺牲了机动性能;而静不稳定,则是要把气动焦点放在重心之前,这样机动性会大大增加,飞机变得更加灵活,但同时飞行状态也极端不稳定,传统的机械操作方式,是无法操纵静不稳定战机的,这就需要找一个飞行员的替代物,也就是电传飞控系统。
电传飞控简而言之,就是飞控计算机代替飞行员,以每秒十几次的频率自动解算飞行状态并自动控制翼面,保持飞行状态,而在飞行员操作舵面时,也跟传统机械传动不同,飞行员并不直接操作舵面,而是通过操作驾驶杆,飞控计算机自动判断出飞行员想要做什么动作,然后解算出舵面所需的运动量,再控制舵面做相应运动,也就是说,飞行员从始至终在通过飞控计算机操作飞机,而不是传统机械传动式的直接操作舵面,电传飞控的出现,使得静不稳定布局的控制成为可能,战机的机动性得以大大提高。而且电传飞控在操纵品质上拥有一个巨大的优越性,飞行员不必担心拉杆过猛而造成飞机姿态失控,飞控计算机能够自动设置一个操作上限,实现所谓的“无顾虑操作”。
飞控系统的核心,就是飞控程序,和电脑程序一样,飞控程序是在地面编写的,飞控程序编写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飞机本身的气动性能能否得到发挥。就像显卡驱动,一款好的驱动,能够挖掘硬件的最大潜能,而不好的驱动,则会浪费一块好显卡,飞控的道理也是类似的。   
除去静不稳定布局,我们还要多说一下“涡升力”,什么是涡升力?简而言之,就是尖锐而薄的翼面在飞行过程中,会把经过的气流切开,而被切开的气流会形成一个高速脱体旋涡。高速脱体涡空气压力很低,假如让脱体涡吹过主翼上表面,那么翼面的上下压力差就会大大增加,从而提高整个机翼的升力,提高飞机机动性。而这种由脱体涡吹过主翼形成的额外升力增益,就叫做“涡升力”。有飞机设计师说过,飞机气动的进化,就是围绕涡升力而来的,在二代布局中,没有涡升力这个概念,而在三代机中,F16和苏27的小边条,F18和枭龙的大尖拱边条,还有双风和歼10的鸭翼,目的都有一个,就是作为涡流发生器,在飞行中切开气流,激起强烈的脱体涡,吹过主翼,从而大大提高升力进而增强机动性。而四代布局,则更进一步,这里就不细说了。   
但是,涡升力具有强烈的非线性,无法用数学公式做线性计算,也是传统机械操作模式无法控制的,所以二代机无法利用涡升力,而只有三代机运用电传飞控之后,通过计算机的高速运算,才让涡升力的有效控制成为可能。所以说,三代机标准中的“先进气动布局”和“电传飞控”这两条同时出现,不是没有原因的。   
回到鸭式布局,它的难点,就在于鸭式布局的鸭翼本身既是涡流发生器,又是配平和俯仰操纵翼面,在鸭式布局中,鸭翼置于主翼之前,除了激起涡流吹过主翼表面外,还要作为俯仰操纵面控制飞机,这本身就是极其复杂的。而且鸭式布局的小展弦比机翼本身也会切出涡流!鸭翼脱体涡和主翼脱体涡耦合,相互干扰,两个非线性的涡流相互干扰和融合,不用说你也知道这有多么的复杂。在鸭式布局上,涡流耦合导致的升力非线性要与操纵面的角度偏转配合好,难度就非常非常大,存在非常多的门限,搞不好,就会摔飞机。
可以说,鸭式布局的最大难点,就在于飞控,首先我们看看另外几款典型的鸭式布局,是如何解决问题的,
台风,为了解决涡流干扰和配平操纵之间的矛盾,直接把鸭翼扔的远远的,形成“远距耦合”,这种布局下,由于距离太远,鸭翼涡流对主翼的干扰已经很小了,但同样意味着台风放弃了涡升力这种有益的升力增量,鸭翼远离重心,仅仅作为俯仰操纵翼面。所以台风超音速性能优异,而亚音速性能一般。
而阵风,采用了相反的思路,把鸭翼放的与主翼很近,甚至有重合,这样的布局,鸭翼涡流和主翼涡流耦合后会非常强烈,带来很高的升力增量,但同时,由于距离太近,力臂过短,产生的力矩过小,阵风鸭翼的俯仰配平效果很差。阵风整体沿用了幻影2000无尾三角布局的操纵模式,其实可以认为阵风是幻影2000的发展,阵风的鸭翼,可以看作是一个可动的大的涡流发生器,而不是一个有效的操纵翼面。阵风与台风相反,是超音速性能一般,亚音速性能强悍。   
说到这,也许你会发现,其实欧洲双风都是在回避问题,回避鸭翼非线性涡流和配平操纵之间的矛盾,而瑞典的JAS-39,是一个正面解决问题的例子,只不过不是太成功罢了。
JAS39采用“中距耦合”,也就是不回避矛盾,正面设计,同时兼顾涡升力和配平操纵,但是很杯具的是,由于飞控编写水平差,飞机根本无法正常起飞,连出事故,最后找万能的美帝出马,编写飞控,最终美帝大能,完美解决问题。不要以为美帝不用鸭翼是因为技术不够,而纯粹是人家懒得麻烦。
而歼10,和JAS39一样,没有选择回避问题,而是采用正面设计,中距耦合,兼顾涡升力和配平操纵,歼10的鸭翼面积是所有鸭式布局中最大的,说明其静不安定度更大,敏捷性更高,同时耦合涡流也会更强烈,设计难度也更大。更厉害的是,歼10的鸭翼可以差动,体现出来的对左右涡流的主动控制能力,除了美帝的F15S/MTD验证机,没有见到第二个。
可以说,歼10的气动布局,在三代机中,是数一数二的,而其背后,则需要高超的飞控编写能力。宋文骢一直说自己最担心的是飞控,并不是没有原因的。
最终,对飞控的担心并没有成为现实,在飞控天才杨伟的带领下,飞控设计团队最终完美的编写出一整套飞控,歼10的飞行品质之高令飞过的飞行员都赞叹不已,之前最为担心的部分,却成为了歼10最为令人称道的地方,可以说,这一点上,杨伟和他的设计团队功不可没。而杨伟这个15岁上大学,21岁就研究生毕业的天才,也成为了继宋文骢之后的611的扛鼎者,顺便说一句,歼20的总师,就是杨伟。
  在1994年6月完成全部设计图纸后,歼10原型机的建造于1995年8月开始,原型机制造处于高度 Bao Mi 状态,装配车间全封闭,任何外人都无法进入,成都的夏天大家都知道,当时没有空调,可算是苦了成飞那帮人了… …呵呵~   
到1997年6月2号,新机完成建造,刘华清将军亲自为新机剪彩,接下来,就是一连串地面试验,为首飞做准备了。   
然而在之后的地面试车中,却出现了意外情况,第一次地面发动机试车后,机务员却发现发动机叶片被打坏了,经过检查,发现原来是机体加工时,有细小的金属碎屑没有清理干净,在发动机强大的吸力作用下,从机体缝隙中被吸了出来,打到发动机叶片上,造成损坏。之后132厂组织人力做了一次彻底检查,但第二次试飞之后,依然发现发动机叶片和进气道被打坏,这下事情闹大了,611连夜发出20多张图纸改进,封堵相关缝隙了通道,132厂从上到下进行地毯式排查,等到第三次试车,终于没问题了… …
在一连串地面测试之后,歼10要开始高速滑行测试,高滑之后,很快就可以首飞了,但是谁都没想到,这个高滑测试,居然成了一个棘手的问题。在第一次高滑测试时,设计人员就发现歼10居然会跑偏,而且找不到原因!无数次高滑测试,能想到的原因都找了一遍,就是解决不了,依然跑偏,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居然足足困扰了设计人员半年之久!后来,还是修改了三行飞控程序,起飞时改用副翼控制,最终解决了问题。
完成全部地面测试科目之后,1998年3月12日,首飞指挥部决定首飞!当时已经邀请了很多军队和航空口的大领导到场观看,然而就在这个节骨眼上,成飞一个名叫张凤贵的机械员突然发现发动机启动过程中机体漏下了三滴油。这时候离首飞只有十几个小时了,到底飞不飞?不飞?领导都已经到了成都,集体放领导鸽子?飞?带病飞,出事了怎么办?最终经过激烈争吵,指挥部决定再次推迟首飞时间,排查故障。结果,发现是由于俄方问题,发动机改装过程中有几个工艺孔没堵上,结果造成漏油,花了12天,解决了问题。而发现漏油的那个张凤贵,也被人戏称为“张三滴”,哈哈~~   
最终,1998年3月23日,歼10完成了腾空一跃,首飞飞行员是雷强。
………………………………………………………………………………………………………………………………………………………………………………………………………………
未完待续


歼10一共建造了6架原型机,分别是01~~06号机,原型机编号为100X,10代表歼10,第三位0表示0批次原型机,而X则是1到6,代表第几架原型机。
1001号机,第一架原型机,主要用于气动验证和飞行性能测试,由于超负荷飞行,01号机很快就到了使用寿命退役,现在保存在小汤山航空博物馆;
1002号机,静力试验机,构型和1001号一样,完成静力试验后修复,现在是中航工业大厦门前的标志性塑像;
1003号机,第二架用于飞行性能试验的飞机,后期也有承担霹雳11的试飞任务,还有部分对地攻击科目和空中加油科目,03号机是亮相最多的一家原型机,这架飞机现在依然在阎良试飞基地执行科研试飞任务;
1004号机,主要执行火控系统试飞
1005号机,承担飞行测试任务,火控系统试飞和各种电子系统的测试
1006号机,最后一架原型机,和05号机一样,也是主要承担各种火控和电子系统的试飞
在1001号机试飞的时候,设计人员发现实际数据和设计值有比较大的差距,原因就是歼10原先配置的是涡喷15发动机,而换装AL31FN后,由于AL31FN要比涡喷15直径大,所以后机身尺寸大大加粗,整个屁股隆起,于是飞行阻力增加;而且虽然AL31FN和涡喷15最大推力一致,但是实际上,涡扇和涡喷的推力曲线完全不同,尤其在高空,涡扇发动机的效率要低于涡喷,所以造成高空高速科目,1001号机的实际数据要比设计值差不少。   
出现这个问题之后,宋文骢提出趁飞机还未定型,再次修改设计,当然,还是存在不同意见,可以理解,都到了这个地步,又要修改设计,谁都不愿意。但是宋文骢决心已定,一定要达到设计目标!于是,歼10再次修改设计,具体措施就是:对后机身进行瘦身,修形处理;把机翼动作筒做半埋处理,减少阻力;减小飞机表面突起物的迎风,降低阻力;进一步提高机体表面质量,还是减少阻力。   
通过一系列以减阻为目的的改进,歼10的飞行数据终于达到了设计值,这批修改设计的歼10有两架用于试飞,分别是1013和1016号机,第三位数1,表示试生产型。
在歼10首飞成功之后,宋文骢就将试飞组织工作交给了杨伟,自己则继续带领气动设计小组,开始了下一代战机气动设计的摸索,最终,宋文骢提出了“小展弦比升力体鸭式布局”,通过机头涡、前边条涡、鸭翼涡、边条涡、主翼涡等诸多涡流的耦合,达到了空前的气动性能,而这个布局,也进而发展成了现在的歼20。   
而杨伟在出色组织试飞工作的同时,领导设计了歼10的双座型歼10S,歼10S的设计是在单座型歼10首飞之后才提出的,整个项目军队只给了3年时间,时间非常紧张。但是在杨伟的出色领导下,歼10S成为了中国战机研制历史上第一个“不拖进度,不降指标”的项目。杨伟的领导才能和成飞611的实力,由此可见一斑。   
在歼10试飞的时期,正是空军对苏27最为迷恋的时期,当时引进的苏27和苏30强大的性能让空军心醉不已,当时,“要两妻,要更多的两妻”“要打赢,要30”的说法是空军上下一致的看法,对歼10,除了刘华清,林虎等少数将领的坚定支持外,其余大部分将领对歼10并不看好,甚至在歼10首飞之后,依然有“把歼10下马,把钱剩下来买苏27”的说法,而且为数不少,当时的空军,无论训练还是风气,都不是现在的这支空军,买苏27,既好又快,还能大拿毛子的回扣,何乐而不为呢?
但是在1999年,江CORE在一次偶然的机会,考察了成飞,而成飞也抓住这次千载难逢的机会,雷强把当时首飞不久的歼10飞出了极限性能,江CORE对这款中国人自己设计的战机的优异性能惊叹不已,当即表示要钱给钱要人给人,全力支持歼10。而很不巧的是,就在江CORE回北京不久,空军就有人打报告,建议下马歼10,转而采购苏27,结果可想而知,江哥的愤怒在当时拥有一击必杀效果,空军的将领们见状立即转向,开始支持歼10了。。。哈哈
在21世纪初,歼10依然在试飞中暴露了诸多问题,空军对歼10最终性能还是心中无数,苏27,还是正牌。此时,刘亚洲这个有名的大嘴巴到成飞考察,跟几个试飞员聊了起来,说起歼10的性能如何,几个试飞员当即表示,歼10脚踩27,拳打30,刘亚洲走后把这些话说给了附近一支装备苏27的部队,结果27部队当即表示对方在扯淡。就这样,双方约定了一场打擂台,其实,这时候歼10还在试飞,跟装备多年的苏27打擂台,是不公平的。但以雷强为首的试飞员依然信心十足,因为他们心里清楚,苏27在歼10面前,就是渣渣。。。。这场PK,一共两架歼10,对面4架苏27,过程不说,我也不清楚,直接说结果吧,4:0,苏27全部被击落,歼10毫发无损
这次对抗结果,让空军对歼10刮目相看,其实,歼10还创造过更夸张的战绩,一次空军内部对抗,依然是2架歼10对抗4架苏27,结果歼10僚机半路故障,退出了演习,但歼10长机没有返航,而是1打4,最后让人大跌眼镜,最后4架苏27全部被击落
在2003年,歼10还在试飞时,空军就决定先期装备少量试用,这开了一个先河------边试飞边定型边装备的先河,除了歼10,还有一款战机是没定型即装备的,就是枭龙,不能不说,这是客户对成飞的信任。
最终,在2003年12月25日圣诞节,徐勇凌完成了最后一个架次的试飞,歼10的整体试飞历时近6年,终于圆满结束!  
2004年4月13日,歼10通过国家设计定型审核,正式定型!!!
这款脱胎于歼9,从82年开始设计,86年正式立项的战机,历经20余载,最终修成正果。在歼10的研制历程,伴随着中国航空工业的成长,也伴随着空军的转变,可以说,歼10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军事装备发展历程的缩影,悲壮而艰辛。
目前,歼10共计装备了空1师,空2师,空3师,空44师(首批装备歼10的部队),空24师,空9师,海航4师共计7个整编团,另外还有试训中心一个大队,八一表演队一个大队,总计装备数量超过220架,年均装备数量接近30架    <BR>  装备部队的歼10,表现出色,歼10空战能力出色,飞行品质极佳,深受部队好评,在历次演习对抗中,歼10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尤其是首批装备歼10的空44师131团,从西南边陲一支三流部队,一跃成为空军中数一数二的尖子部队,装备对战斗力的有益提升,体现的非常典型。由于在军事训练中的突出表现,131团被中央军委授予“模范歼击机团”荣誉称号,这对一支歼击机部队而言,是莫大的荣誉。
歼10A的改进型歼10B目前正在阎良做最后的试飞定型工作,预计2012年开始就会有第一批少量歼10B装备部队试用,而歼10B也不是歼10系列的最后一个改进型号,更多的歼10改进型号正在酝酿和进行当中!
————————————————————————————————————————————————————————————————————————————————————————————————
转载完。
仅供参考,不代表本人赞同或证实其内容。

歼10一共建造了6架原型机,分别是01~~06号机,原型机编号为100X,10代表歼10,第三位0表示0批次原型机,而X则是1到6,代表第几架原型机。
1001号机,第一架原型机,主要用于气动验证和飞行性能测试,由于超负荷飞行,01号机很快就到了使用寿命退役,现在保存在小汤山航空博物馆;
1002号机,静力试验机,构型和1001号一样,完成静力试验后修复,现在是中航工业大厦门前的标志性塑像;
1003号机,第二架用于飞行性能试验的飞机,后期也有承担霹雳11的试飞任务,还有部分对地攻击科目和空中加油科目,03号机是亮相最多的一家原型机,这架飞机现在依然在阎良试飞基地执行科研试飞任务;
1004号机,主要执行火控系统试飞
1005号机,承担飞行测试任务,火控系统试飞和各种电子系统的测试
1006号机,最后一架原型机,和05号机一样,也是主要承担各种火控和电子系统的试飞
在1001号机试飞的时候,设计人员发现实际数据和设计值有比较大的差距,原因就是歼10原先配置的是涡喷15发动机,而换装AL31FN后,由于AL31FN要比涡喷15直径大,所以后机身尺寸大大加粗,整个屁股隆起,于是飞行阻力增加;而且虽然AL31FN和涡喷15最大推力一致,但是实际上,涡扇和涡喷的推力曲线完全不同,尤其在高空,涡扇发动机的效率要低于涡喷,所以造成高空高速科目,1001号机的实际数据要比设计值差不少。   
出现这个问题之后,宋文骢提出趁飞机还未定型,再次修改设计,当然,还是存在不同意见,可以理解,都到了这个地步,又要修改设计,谁都不愿意。但是宋文骢决心已定,一定要达到设计目标!于是,歼10再次修改设计,具体措施就是:对后机身进行瘦身,修形处理;把机翼动作筒做半埋处理,减少阻力;减小飞机表面突起物的迎风,降低阻力;进一步提高机体表面质量,还是减少阻力。   
通过一系列以减阻为目的的改进,歼10的飞行数据终于达到了设计值,这批修改设计的歼10有两架用于试飞,分别是1013和1016号机,第三位数1,表示试生产型。
在歼10首飞成功之后,宋文骢就将试飞组织工作交给了杨伟,自己则继续带领气动设计小组,开始了下一代战机气动设计的摸索,最终,宋文骢提出了“小展弦比升力体鸭式布局”,通过机头涡、前边条涡、鸭翼涡、边条涡、主翼涡等诸多涡流的耦合,达到了空前的气动性能,而这个布局,也进而发展成了现在的歼20。   
而杨伟在出色组织试飞工作的同时,领导设计了歼10的双座型歼10S,歼10S的设计是在单座型歼10首飞之后才提出的,整个项目军队只给了3年时间,时间非常紧张。但是在杨伟的出色领导下,歼10S成为了中国战机研制历史上第一个“不拖进度,不降指标”的项目。杨伟的领导才能和成飞611的实力,由此可见一斑。   
在歼10试飞的时期,正是空军对苏27最为迷恋的时期,当时引进的苏27和苏30强大的性能让空军心醉不已,当时,“要两妻,要更多的两妻”“要打赢,要30”的说法是空军上下一致的看法,对歼10,除了刘华清,林虎等少数将领的坚定支持外,其余大部分将领对歼10并不看好,甚至在歼10首飞之后,依然有“把歼10下马,把钱剩下来买苏27”的说法,而且为数不少,当时的空军,无论训练还是风气,都不是现在的这支空军,买苏27,既好又快,还能大拿毛子的回扣,何乐而不为呢?
但是在1999年,江CORE在一次偶然的机会,考察了成飞,而成飞也抓住这次千载难逢的机会,雷强把当时首飞不久的歼10飞出了极限性能,江CORE对这款中国人自己设计的战机的优异性能惊叹不已,当即表示要钱给钱要人给人,全力支持歼10。而很不巧的是,就在江CORE回北京不久,空军就有人打报告,建议下马歼10,转而采购苏27,结果可想而知,江哥的愤怒在当时拥有一击必杀效果,空军的将领们见状立即转向,开始支持歼10了。。。哈哈
在21世纪初,歼10依然在试飞中暴露了诸多问题,空军对歼10最终性能还是心中无数,苏27,还是正牌。此时,刘亚洲这个有名的大嘴巴到成飞考察,跟几个试飞员聊了起来,说起歼10的性能如何,几个试飞员当即表示,歼10脚踩27,拳打30,刘亚洲走后把这些话说给了附近一支装备苏27的部队,结果27部队当即表示对方在扯淡。就这样,双方约定了一场打擂台,其实,这时候歼10还在试飞,跟装备多年的苏27打擂台,是不公平的。但以雷强为首的试飞员依然信心十足,因为他们心里清楚,苏27在歼10面前,就是渣渣。。。。这场PK,一共两架歼10,对面4架苏27,过程不说,我也不清楚,直接说结果吧,4:0,苏27全部被击落,歼10毫发无损
这次对抗结果,让空军对歼10刮目相看,其实,歼10还创造过更夸张的战绩,一次空军内部对抗,依然是2架歼10对抗4架苏27,结果歼10僚机半路故障,退出了演习,但歼10长机没有返航,而是1打4,最后让人大跌眼镜,最后4架苏27全部被击落
在2003年,歼10还在试飞时,空军就决定先期装备少量试用,这开了一个先河------边试飞边定型边装备的先河,除了歼10,还有一款战机是没定型即装备的,就是枭龙,不能不说,这是客户对成飞的信任。
最终,在2003年12月25日圣诞节,徐勇凌完成了最后一个架次的试飞,歼10的整体试飞历时近6年,终于圆满结束!  
2004年4月13日,歼10通过国家设计定型审核,正式定型!!!
这款脱胎于歼9,从82年开始设计,86年正式立项的战机,历经20余载,最终修成正果。在歼10的研制历程,伴随着中国航空工业的成长,也伴随着空军的转变,可以说,歼10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军事装备发展历程的缩影,悲壮而艰辛。
目前,歼10共计装备了空1师,空2师,空3师,空44师(首批装备歼10的部队),空24师,空9师,海航4师共计7个整编团,另外还有试训中心一个大队,八一表演队一个大队,总计装备数量超过220架,年均装备数量接近30架    <BR>  装备部队的歼10,表现出色,歼10空战能力出色,飞行品质极佳,深受部队好评,在历次演习对抗中,歼10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尤其是首批装备歼10的空44师131团,从西南边陲一支三流部队,一跃成为空军中数一数二的尖子部队,装备对战斗力的有益提升,体现的非常典型。由于在军事训练中的突出表现,131团被中央军委授予“模范歼击机团”荣誉称号,这对一支歼击机部队而言,是莫大的荣誉。
歼10A的改进型歼10B目前正在阎良做最后的试飞定型工作,预计2012年开始就会有第一批少量歼10B装备部队试用,而歼10B也不是歼10系列的最后一个改进型号,更多的歼10改进型号正在酝酿和进行当中!
————————————————————————————————————————————————————————————————————————————————————————————————
转载完。
仅供参考,不代表本人赞同或证实其内容。
宋总及时提出了静不安定性和超视距空战的理念,给还纠结于中、低空机动格斗的空军一个醍醐灌顶,这就是应标的一个高级技巧,引导客户需求,引导客户发现他(她)的需求,比一味去附和客户需求要高一个档次。
从今天看来,宋总对未来空战模式的判断非常准确,他是不是咨询过国内空战理论研究的专家?
很少读这么长的文章了,
好长的帖子呀!
好文!
我原就说过,成飞的创新,是逼出来的;沈飞的传统,是惯出来的
逼出来的孩子就是比惯出来的孩子强
这就好比大圣和悟能
第一篇不论对错,还是一个客观介绍的态度,第二篇就玩蛋了,不知夹杂了多少主观、歪曲、误导的私货,可以说是网上流毒最大的一篇,搞不好也是目前成沈粉们口水大战的根源。我一直很想知道这是什么人在什么情况下写出来的。
LZ想说神马?
成飞———中国的洛马,必将超越洛马!
潜望镜 发表于 2012-2-24 23:01
第一篇不论对错,还是一个客观介绍的态度,第二篇就玩蛋了,不知夹杂了多少主观、歪曲、误导的私货,可以说 ...
你可以试着罗列几条主观、歪曲和误导的私货。
huangzcd 发表于 2012-2-24 23:48
你可以试着罗列几条主观、歪曲和误导的私货。
真理不辨不明,可事实总是扑朔迷离,这贴和以前采访雷强的有很多出入
843946212 发表于 2012-2-25 00:45
真理不辨不明,可事实总是扑朔迷离,这贴和以前采访雷强的有很多出入
比如呢?
huangzcd 发表于 2012-2-25 00:47
比如呢?
楼主说这是技术贴,可我没看到技术问题在哪呀真对历史感兴趣就用搜索吧,免得起争执
J-10对J-11几比零之类,那是多少年前的事情了,最近的几次军演,J-10都落于下风。一般军演中J-10演红军,J-11演敌方的战斗机蓝军,如果红军不大比例获胜,这都没办法报道。
843946212 发表于 2012-2-25 01:00
楼主说这是技术贴,可我没看到技术问题在哪呀真对历史感兴趣就用搜索吧,免得起争执
真理不辨不明
好长的文章啊
删贴吧!不用管真实性有多少,单看文风,就让人很不舒服,总感觉又在造神又在挑拨,何必呢?
嗯,不错,就是小说痕迹多了点
太长了,得慢慢的看。
写得有趣又要客观 比较难 大致都靠谱吧?
只要是牵扯到某非的帖子,一定会口水无数///
老文都比较精彩的哦,要是能找到一些老照片就更棒了~~~
虽然我也对沈飞保守作风看不惯,但是过分吹嘘J-10也太造作了吧?
潜望镜 发表于 2012-2-24 23:01
第一篇不论对错,还是一个客观介绍的态度,第二篇就玩蛋了,不知夹杂了多少主观、歪曲、误导的私货,可以说 ...
烦请指出其中的私货。以后看其他文章时参考。
往事不堪回首.自主创新真是千难万难
jpjpjp 发表于 2012-2-25 01:03
J-10对J-11几比零之类,那是多少年前的事情了,最近的几次军演,J-10都落于下风。一般军演中J-10演红军,J- ...
但是10号对27在雷达和航电上有优势,对11上面却没有。所以,10对27的战绩不佳是很正常的吗?
2012-2-25 14:48 上传



网上下载的图片,http://www.zg1929.com/bbs/thread-12941-1-1.html

可以看到歼-10研制早期的外形与现在是不同的。
好文。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真是好文,LZ搜集的好全,辛苦了。
要是有图就好了
“沈飞别搞其他的了,把歼8弄好就行了”
参考价值颇大
小白不明,说楼主夹私货,哪几条是呀
沈飞是富养大的,成飞是穷养大的。所以两个孩子以后的主动性就差很远。当然沈飞的摊子大,负担重,所以魄力不足也是事实。
一战的骆驼就是静不稳定吧。
yyhhll 发表于 2012-2-25 19:29
小白不明,说楼主夹私货,哪几条是呀

即使是引用的八股内容,只要是说棍好,表现出成飞好,对于棍黑和S粉来说都是私货;P

谁叫沈霍伊不争气呢,S粉们要真对SF好,就不要人无用怪卵痛的黑先进黑CF,还是多鼓励下SF别再一味的仿改几十年,赶快研制出传说中的北四(千万别又是山寨T50)
lz码字辛苦,支持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