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报国:挺起共和国的精神脊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5:39:31
从2002年到2012年,短短的十年内,我国航空工业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巨大成就。从改革脱困,到进入世界500强;从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到形成完整的自主研发、制造、试飞产业链条;从屈指可数的主要机型,到形成多品种、跨世代的产品谱系。航空工业的十年巨变,写满了新中国航空人的执着与坚守、热情和梦想。

以上所有,都指向了一个具有恒久凝聚力与驱动力的精神内核——航空报国。它是由新中国第一代航空人流传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昭示着共和国航空工业永远秉持的两个核心诉求:专注于航空主业与国家利益至上。航空报国的精神,指引着近50万共和国航空人以提升国家综合实力、谋求国人安康福祉为最高目标,不断挑战极限、超越自我,谱写出一曲独具航空工业风貌的慷慨壮歌。

“再难的东西也是人干出来的,我就是要捅捅这‘马蜂窝’!”——全国劳动模范郭维林

航空报国,是知难而进的奋斗精神

对于全国劳动模范郭维林来说,2002年是个不平凡的年份。(下转二版)(上接一版)

那一年,他所在的中航工业黎明发布总经理令,以郭维林的名字命名氩弧焊班为“郭维林班”。这对于把“知难而进”作为座右铭的郭维林来说,无疑是一名普通电焊工最高的荣誉。

不仅是郭维林,这一年对于航空工业,乃至所有中国人来说,都意义非凡。党的十六大确立了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重大任务,明确了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为中国航空工业进一步深化体制机制变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对于这一点,郭维林和他的同事们有更深刻的感受。肇始于1999年初的黎明公司分配制度改革,将原本资不抵债、没有钱购买过冬煤的万人大厂,逐步带出困境,并打造成为年销售收入超121亿元的高科技制造型企业,堪称国企改革的经典战例。

然而,在外界看来的华丽转身,对于亲历者却是刻骨铭心的艰难蜕变。从来都没有什么救世主,只有依靠自己的智慧和汗水。郭维林就是以这种知难而进的奋斗精神,年均完成工时超过8000小时,一年干四年的工作;在某新机机匣焊接任务中,他潜心钻研,自制氩气保护漏斗,打开了钛合金在大气环境中焊接的禁区。

在郭维林身边,是知识与技能结合的典范鲁宏勋、全国劳动模范薛莹等一大批不甘失败、敢于向世界技术难题发起冲锋的航空人们。正是凭借着这种知难而进、绝不言败的奋斗精神,中国的航空工业不断突破经营困局和技术枷锁,逐步实现整体脱困,为10年辉煌历程迈出坚实的第一步。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要存在,要发展,要振兴,不能没有精神;直升机要衔接技术断层,要超越同业的竞争者,更不能失去精神。”——中航工业直升机总设计师吴希明

航空报国,是百折不挠的创新精神

2005年8月,胡锦涛总书记在江西景德镇视察航空企业时就作出指示:“要大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特别是原始性创新能力;大力提高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要瞄准世界科技发展的前沿,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明确自主创新的战略目标,努力实现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的突破。”

创新,已经融入到中航工业的企业血脉当中,已经成为航空人判断事物与指导行为的准则之一。从当年跟随国外技术亦步亦趋的“丑小鸭”,成长到今天世界航空工业格局的重要一极,走过60余年曲折发展历程的航空人,比任何人都明白创新精神的珍贵价值。

2008汶川大地震救援凸显出民用直升机领域的能力缺失,成为令所有航空人难以安寝的痛。中航工业集智攻坚,通过自主技术创新,采用数字化协同设计和制造手段,从详细设计开始,历经零部件制造、部装、总装,直至完成地面运转试验,并经适航全程跟踪目击和审查,在一年内完成了样机试制,达到首飞状态,创造了我国民用直升机研发过程的奇迹。

2011年,好消息传来。新一代国产大型直升机AC313飞跃8000米的极限高度,实现国产直升机在祖国960万平方公里版图上的全疆域飞行。

创新精神,是一个国家发展的灵魂,也航空产业的核心动力。在AC313创造历史的同年,中航工业共有3项成果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完成专利申报3492项,同比增长20%,发明专利授权519项,同比增长30%。中国航空工业以技术创新为龙头,以“探索一代、预研一代、设计一代、生产一代”产品发展格局,走出了一条科技强企的创新之路。

“深幽奇峻通天路,同心无畏任我攀。”——中国工程院院士、“歼十之父”宋文骢

航空报国,是甘于平淡的奉献精神

在祖国腹地的高山上,矗立着一座纪念碑,每年都有来自全国各地航空人前往祭奠瞻仰。

2006年的一天,处于试飞验证过程中的某型机坠毁,机上试飞与科研人员不幸罹难。在他们当中,有英姿勃发的技术骨干,也有新婚燕尔的“80后”青年。他们是航空工业的精英,是和平年代牺牲的英雄。他们对于航空报国梦想和追求,并没有随着生命的消逝而凋零。  

短短几年之后,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阅兵庆典上,已经完成试飞验证的某型机以傲人之姿划破天际,宣告了中国航空工业已经跻身于世界强者之林,这让已经付出了生命与鲜血代价的航空人怎能不激动,怎能不酣畅?

2010年2月,歼10飞机总设计师宋文骢在北京当选“2009年度感动中国人物”。对于淡泊名利的宋老来讲,这只是社会对于航空人的多一份认可。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宋文骢投身航空事业的数十年间,竟然连他的父母和兄弟都不知道他这些年到底是干什么工作的!

一次,弟弟宋文鸿来探望他,宋文骢热情接待了弟弟,但绝口不谈自己的工作。在哥哥家里,宋文鸿无意之间看见书柜里有几本医学书籍,回去后还对家人说,哥哥现在可能已改行在当医生了!直到歼10飞机适度解密之后,他的家人们看见报纸上宋文骢的照片,称宋文骢为“歼10之父”时,他们才恍然大悟:原来哥哥几十年来,是在默默无闻为国家搞歼击机研制呀!

丰碑无言,俯瞰来者。航空报国,更要航空强国,这是一道跨越生命界限的山梁,只有执着坚守者才能跨越,只有辛勤耕耘者才能造访。

“一切为了守住节点,一切为了型号的成功!”——“喂奶妈妈”李洋

航空报国,是祖国至上的拼搏精神

2010年冬天,某试飞站大门岗哨处。

路边停靠的一辆轿车内传来了婴儿的哭声,在安静的夜里显得格外清晰。不远处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一名年轻的女子寻着孩子的哭声跑到了车子旁。

没来得及给丈夫打一声招呼,李洋把孩子紧紧的搂在怀里,亲吻了一下小宝贝,赶紧撩起外衣,给孩子喂奶。不一会儿,孩子就在母亲温暖的怀抱里安静下来,甜甜的睡去。

某型号飞机首飞节点已经迫在眉睫,作为称重工序这一关键流程的骨干,李洋实在无法离开工作现场。她只能通过在厂房外的一次次哺乳,尽到自己作为母亲的责任。

同样是在这个冬天,身为“80后”的高玉伟直到临产前几个小时,还坚持在重点型号的研制现场上。朋友心疼她,说道:“这么冒险,你可真不是个好妈妈。”而高玉伟却说:“我只是想把新型号的研制成功,作为宝宝最珍贵的出生礼物。”

在航空工业各项重点型号的研制战线上,像李洋、高玉伟这样“不称职”的妈妈、爸爸、爱人、儿子不胜枚举。他们比常人更渴望家庭的温暖,但放弃了理想与职责的个人幸福又有什么意义?董秉印,我国空空导弹研究专家,为了新型号的早日定型,在他生命旅程的最后9天时间里,仍然马不停蹄地分析科研成果、协调技术要求,他的足迹相当于在祖国的辽阔大地上足足绕了一个圈。

正像优秀共产党员、中国航空发动机之父吴大观说的那样:“为实现今生航空报国夙愿,奉献一颗赤诚之心。”国家利益高于一切,是航空报国精神的崇高归宿,是50万航空人为之拼搏不息的精神源泉。

“航空报国,造世界上最先进的歼击机!”——钳工高级技师方文墨

航空报国,是挑战极限的攀登精神

时间指向6月28日,《中国青年报》在头版刊登《方文墨:做中国最好的钳工》一文,引起社会大众的强烈反响。

在参加工作不到9年的时间里,1984年出生的方文墨先后取得技术创新成果数百项和多项发明专利。方文墨靠精益求精练就了高超技艺,从0.1毫米、0.05毫米,再到0.02毫米,方文墨不断挑战加工零件公差的极限,最终实现了加工公差0.003毫米。

0.003毫米,仅相当于头发丝的1/25,连进口自动化加工设备也望尘莫及,被称作“文墨精度”。当惊讶的人们纷纷向他探寻秘诀时,作为“80后”的代表,方文墨给出了这样充满感情的答案:“通过打磨、加工,会赋予冰冷的零件以温度与情感,每当一个半成品零件加工完成后,我都觉得给了它第二次生命。”只有关注自己的工作、珍爱自己的产品,在困难和危机之下迸发出惊人的潜能和毅力,才能不断地挑战自我,超越极限。

为了飞机强度再高一点、重量再轻一点、性能再提升一点,多少航空人为之付出了几年,甚至是十几年的青春年华。在国产大型客机试验件的强度测试过程中,为了确保新型飞机万无一失,中航工业强度所无损检测技术研究团队的年轻人们放弃了所有的节假日,在酷热难熬盛夏钻进试验件烘烤间,在几千瓦的红外灯烘烤下一待就是几个月。也许,再高的温度也比不上这些年轻人孜孜以求、突破极限的炽热激情。

但见时光流似箭,岂知天道曲如弓。近代中国人可望而不可即的航空梦、抗美援朝的滚滚硝烟、三线建设的辉煌和伤痛、改革开放后的彷徨与振作,在这“黄金十年”里,与现代企业制度的革命、经济全球化的浪潮、科学发展的治理观念和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发生了激烈的碰撞和聚变。催发出来的,是支撑着中国航空工业十年来披荆斩棘、自强不息的精神财富——航空报国。它代表着共和国航空人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基本态度和价值判断,也彰显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巨大成就。

航空报国,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精神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所有中华儿女为之骄傲和自豪。
http://www.cannews.com.cn/epaper ... /story/327764.shtml从2002年到2012年,短短的十年内,我国航空工业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巨大成就。从改革脱困,到进入世界500强;从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到形成完整的自主研发、制造、试飞产业链条;从屈指可数的主要机型,到形成多品种、跨世代的产品谱系。航空工业的十年巨变,写满了新中国航空人的执着与坚守、热情和梦想。

以上所有,都指向了一个具有恒久凝聚力与驱动力的精神内核——航空报国。它是由新中国第一代航空人流传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昭示着共和国航空工业永远秉持的两个核心诉求:专注于航空主业与国家利益至上。航空报国的精神,指引着近50万共和国航空人以提升国家综合实力、谋求国人安康福祉为最高目标,不断挑战极限、超越自我,谱写出一曲独具航空工业风貌的慷慨壮歌。

“再难的东西也是人干出来的,我就是要捅捅这‘马蜂窝’!”——全国劳动模范郭维林

航空报国,是知难而进的奋斗精神

对于全国劳动模范郭维林来说,2002年是个不平凡的年份。(下转二版)(上接一版)

那一年,他所在的中航工业黎明发布总经理令,以郭维林的名字命名氩弧焊班为“郭维林班”。这对于把“知难而进”作为座右铭的郭维林来说,无疑是一名普通电焊工最高的荣誉。

不仅是郭维林,这一年对于航空工业,乃至所有中国人来说,都意义非凡。党的十六大确立了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重大任务,明确了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为中国航空工业进一步深化体制机制变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对于这一点,郭维林和他的同事们有更深刻的感受。肇始于1999年初的黎明公司分配制度改革,将原本资不抵债、没有钱购买过冬煤的万人大厂,逐步带出困境,并打造成为年销售收入超121亿元的高科技制造型企业,堪称国企改革的经典战例。

然而,在外界看来的华丽转身,对于亲历者却是刻骨铭心的艰难蜕变。从来都没有什么救世主,只有依靠自己的智慧和汗水。郭维林就是以这种知难而进的奋斗精神,年均完成工时超过8000小时,一年干四年的工作;在某新机机匣焊接任务中,他潜心钻研,自制氩气保护漏斗,打开了钛合金在大气环境中焊接的禁区。

在郭维林身边,是知识与技能结合的典范鲁宏勋、全国劳动模范薛莹等一大批不甘失败、敢于向世界技术难题发起冲锋的航空人们。正是凭借着这种知难而进、绝不言败的奋斗精神,中国的航空工业不断突破经营困局和技术枷锁,逐步实现整体脱困,为10年辉煌历程迈出坚实的第一步。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要存在,要发展,要振兴,不能没有精神;直升机要衔接技术断层,要超越同业的竞争者,更不能失去精神。”——中航工业直升机总设计师吴希明

航空报国,是百折不挠的创新精神

2005年8月,胡锦涛总书记在江西景德镇视察航空企业时就作出指示:“要大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特别是原始性创新能力;大力提高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要瞄准世界科技发展的前沿,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明确自主创新的战略目标,努力实现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的突破。”

创新,已经融入到中航工业的企业血脉当中,已经成为航空人判断事物与指导行为的准则之一。从当年跟随国外技术亦步亦趋的“丑小鸭”,成长到今天世界航空工业格局的重要一极,走过60余年曲折发展历程的航空人,比任何人都明白创新精神的珍贵价值。

2008汶川大地震救援凸显出民用直升机领域的能力缺失,成为令所有航空人难以安寝的痛。中航工业集智攻坚,通过自主技术创新,采用数字化协同设计和制造手段,从详细设计开始,历经零部件制造、部装、总装,直至完成地面运转试验,并经适航全程跟踪目击和审查,在一年内完成了样机试制,达到首飞状态,创造了我国民用直升机研发过程的奇迹。

2011年,好消息传来。新一代国产大型直升机AC313飞跃8000米的极限高度,实现国产直升机在祖国960万平方公里版图上的全疆域飞行。

创新精神,是一个国家发展的灵魂,也航空产业的核心动力。在AC313创造历史的同年,中航工业共有3项成果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完成专利申报3492项,同比增长20%,发明专利授权519项,同比增长30%。中国航空工业以技术创新为龙头,以“探索一代、预研一代、设计一代、生产一代”产品发展格局,走出了一条科技强企的创新之路。

“深幽奇峻通天路,同心无畏任我攀。”——中国工程院院士、“歼十之父”宋文骢

航空报国,是甘于平淡的奉献精神

在祖国腹地的高山上,矗立着一座纪念碑,每年都有来自全国各地航空人前往祭奠瞻仰。

2006年的一天,处于试飞验证过程中的某型机坠毁,机上试飞与科研人员不幸罹难。在他们当中,有英姿勃发的技术骨干,也有新婚燕尔的“80后”青年。他们是航空工业的精英,是和平年代牺牲的英雄。他们对于航空报国梦想和追求,并没有随着生命的消逝而凋零。  

短短几年之后,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阅兵庆典上,已经完成试飞验证的某型机以傲人之姿划破天际,宣告了中国航空工业已经跻身于世界强者之林,这让已经付出了生命与鲜血代价的航空人怎能不激动,怎能不酣畅?

2010年2月,歼10飞机总设计师宋文骢在北京当选“2009年度感动中国人物”。对于淡泊名利的宋老来讲,这只是社会对于航空人的多一份认可。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宋文骢投身航空事业的数十年间,竟然连他的父母和兄弟都不知道他这些年到底是干什么工作的!

一次,弟弟宋文鸿来探望他,宋文骢热情接待了弟弟,但绝口不谈自己的工作。在哥哥家里,宋文鸿无意之间看见书柜里有几本医学书籍,回去后还对家人说,哥哥现在可能已改行在当医生了!直到歼10飞机适度解密之后,他的家人们看见报纸上宋文骢的照片,称宋文骢为“歼10之父”时,他们才恍然大悟:原来哥哥几十年来,是在默默无闻为国家搞歼击机研制呀!

丰碑无言,俯瞰来者。航空报国,更要航空强国,这是一道跨越生命界限的山梁,只有执着坚守者才能跨越,只有辛勤耕耘者才能造访。

“一切为了守住节点,一切为了型号的成功!”——“喂奶妈妈”李洋

航空报国,是祖国至上的拼搏精神

2010年冬天,某试飞站大门岗哨处。

路边停靠的一辆轿车内传来了婴儿的哭声,在安静的夜里显得格外清晰。不远处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一名年轻的女子寻着孩子的哭声跑到了车子旁。

没来得及给丈夫打一声招呼,李洋把孩子紧紧的搂在怀里,亲吻了一下小宝贝,赶紧撩起外衣,给孩子喂奶。不一会儿,孩子就在母亲温暖的怀抱里安静下来,甜甜的睡去。

某型号飞机首飞节点已经迫在眉睫,作为称重工序这一关键流程的骨干,李洋实在无法离开工作现场。她只能通过在厂房外的一次次哺乳,尽到自己作为母亲的责任。

同样是在这个冬天,身为“80后”的高玉伟直到临产前几个小时,还坚持在重点型号的研制现场上。朋友心疼她,说道:“这么冒险,你可真不是个好妈妈。”而高玉伟却说:“我只是想把新型号的研制成功,作为宝宝最珍贵的出生礼物。”

在航空工业各项重点型号的研制战线上,像李洋、高玉伟这样“不称职”的妈妈、爸爸、爱人、儿子不胜枚举。他们比常人更渴望家庭的温暖,但放弃了理想与职责的个人幸福又有什么意义?董秉印,我国空空导弹研究专家,为了新型号的早日定型,在他生命旅程的最后9天时间里,仍然马不停蹄地分析科研成果、协调技术要求,他的足迹相当于在祖国的辽阔大地上足足绕了一个圈。

正像优秀共产党员、中国航空发动机之父吴大观说的那样:“为实现今生航空报国夙愿,奉献一颗赤诚之心。”国家利益高于一切,是航空报国精神的崇高归宿,是50万航空人为之拼搏不息的精神源泉。

“航空报国,造世界上最先进的歼击机!”——钳工高级技师方文墨

航空报国,是挑战极限的攀登精神

时间指向6月28日,《中国青年报》在头版刊登《方文墨:做中国最好的钳工》一文,引起社会大众的强烈反响。

在参加工作不到9年的时间里,1984年出生的方文墨先后取得技术创新成果数百项和多项发明专利。方文墨靠精益求精练就了高超技艺,从0.1毫米、0.05毫米,再到0.02毫米,方文墨不断挑战加工零件公差的极限,最终实现了加工公差0.003毫米。

0.003毫米,仅相当于头发丝的1/25,连进口自动化加工设备也望尘莫及,被称作“文墨精度”。当惊讶的人们纷纷向他探寻秘诀时,作为“80后”的代表,方文墨给出了这样充满感情的答案:“通过打磨、加工,会赋予冰冷的零件以温度与情感,每当一个半成品零件加工完成后,我都觉得给了它第二次生命。”只有关注自己的工作、珍爱自己的产品,在困难和危机之下迸发出惊人的潜能和毅力,才能不断地挑战自我,超越极限。

为了飞机强度再高一点、重量再轻一点、性能再提升一点,多少航空人为之付出了几年,甚至是十几年的青春年华。在国产大型客机试验件的强度测试过程中,为了确保新型飞机万无一失,中航工业强度所无损检测技术研究团队的年轻人们放弃了所有的节假日,在酷热难熬盛夏钻进试验件烘烤间,在几千瓦的红外灯烘烤下一待就是几个月。也许,再高的温度也比不上这些年轻人孜孜以求、突破极限的炽热激情。

但见时光流似箭,岂知天道曲如弓。近代中国人可望而不可即的航空梦、抗美援朝的滚滚硝烟、三线建设的辉煌和伤痛、改革开放后的彷徨与振作,在这“黄金十年”里,与现代企业制度的革命、经济全球化的浪潮、科学发展的治理观念和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发生了激烈的碰撞和聚变。催发出来的,是支撑着中国航空工业十年来披荆斩棘、自强不息的精神财富——航空报国。它代表着共和国航空人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基本态度和价值判断,也彰显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巨大成就。

航空报国,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精神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所有中华儿女为之骄傲和自豪。
http://www.cannews.com.cn/epaper ... /story/327764.shtml
虽然这两年有红的迹象,但是对八股还是有点意见
化冻机仍需努力呀
“2006年的一天,处于试飞验证过程中的某型机坠毁,机上试飞与科研人员不幸罹难。”这是指哪种机型?
hzs2006 发表于 2012-11-7 16:21
“2006年的一天,处于试飞验证过程中的某型机坠毁,机上试飞与科研人员不幸罹难。”这是指哪种机型?
空警200预警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