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華﹕重點抓經濟大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1 17:21:33
<P>【大公报】</P>
<P></P>
<P>圖:李金華﹕重點抓經濟大案 </P>
<P>【本報訊】國家審計署審計長李金華表示,近幾年,不光對國家的政府部門進行審計,甚至包括中央的一些部門,像中央組織部、宣傳部,新的一年可能會對人大政協的機關財務情況也進行審計。李金華又表示,近年審計主要抓經濟大案,這是前總理朱鎔基定下的重點,是目前特定歷史時期的要求。
<P>在中央電視台三日播出的「新聞會客廳」節目上,李金華指出,二○○五年的審計範圍跟上一年相比,會有一些變化,但是不會有什麼突破,因為審計範圍是按照法律的規定,無非是今年審這些,明年審那些,基本上都在總的範圍之內,所以不存在什麼突破問題。但是這兩年有一些變化,原來主要是審計國家的政府部門,政府的一些企業、事業單位,這幾年,最近兩三年包括中央的一些部門,像中央組織部、宣傳部,二○○五年我們可能對人大政協一些機關財務情況也會進行審計。
<P>查帳查不出行賄受賄
<P>李金華說,現在社會對審計的期望比較高,大家覺得這兒一個問題,那兒一個問題,審計局一審,什麼問題都審出來了。但他澄清,審計人員只能在一定的範圍內,按照一定的法規衡量它有沒有問題,哪個地方需要改進,不可能一審就把什麼問題都審出來。舉個簡單的例子,比如說行賄受賄,這靠單純審計是審不出來的,因為行賄受賄不可能表現於帳面上。
<P>對於怎麼評定審計的質量,李金華表示,主要是兩個方面:
<P>一、被審單位基本認可。大家有一種說法是心服口服,我不強調心服,口服就行。你說哪個錯誤,哪個與事實不符,我絕不會下結論,一定要把事實搞清楚;
<P>二、社會反響好。被審單位口服了,但是社會反映這個單位還有很多問題沒審出來,怎麼辦?說明你質量有問題。
<P>查漏重大問題要追責
<P>李金華指出,不能說審計查出的問題愈多愈大,成效就顯著。在當前有些領導貪污腐敗問題比較嚴重的情況下,罪犯如果在你眼皮底下溜掉了,這是對人民的一種犯罪。因此審計工作的指導思想就是「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必須將大的違法、違規和經濟案件查出來,才能沉重打擊違法違規和犯罪行為。查處揭露重大的違法違規問題,甚至經濟犯罪,這是審計署最近幾年的重點之一。一九九九年朱鎔基總理向審計署提出重要指導思想,審計必須全面審計突出重點,重點是什麼,就是要抓那些重大的違法違規問題,經濟犯罪。他曾經說過,凈搞那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大的問題抓不住,要你幹什麼。如果說我們社會經濟秩序都好了,根本沒有什麼犯罪問題,也沒有貪污腐敗問題,想抓也抓不出來,那個時間可能以效益審計為主,就不是抓案件為主。
<P>對於外界認為審計局查不出問題也沒有風險的誤解,李金華非常不同意。他舉了一個例子,五年前某市下面一個區的財政預算科科長三年時間個人貪污一億四,後來這人跑了案子才曝光。處理這個人的時候,當時就有人質疑審計局審了沒有?審了,最後歸咎局長責任,檢察院提出訴訟,要追究局長的刑事責任。最後市長出面講了話,認為這個局長工作還是負責任,不過是技術水準問題,才免予追究刑事責任。李金華說,「現在我最擔心的就是在這兒」,他提醒下屬人員:你們審了這個單位,當年沒有問題,兩年三年出了重大問題,你是要負責任的。
<P>審計披露目的是整改
<P>李金華說,現在他最困惑的問題是,雖然存在的違法違規行為能夠被查出,但責任人卻難以得到有效落實。「權力的落實倒是很清楚,誰來負責什麼事都有明確的規定,但是一旦查出問題,一把手、主管人、經辦人各負什麼責任,卻很難落實。」溫家寶總理曾經講過一句話,披露審計結果的最基本的目的是整改,不是為了披露而披露。披露不整改有什麼用?相比之下,今年的整改情況是歷年最好的。
<P>他說,近幾年主要的問題有兩種,一是經濟犯罪問題;二是違法違規問題,比如挪用、小金庫、少交稅,一般來說一個是追究責任,另一個便是趕快整改。</P>
<P>【大公报】</P>
<P>李金華表示,審計報告對外公開,是基於一個最基本的原則,政府的錢取之於民,納稅人的錢怎麼花,哪個地方花得好,哪個地方花得不好,對納稅人總得有個交代。
<P>今年公開的審計報告到目前為止有一成多。李金華說,公開有個過程,開始公開人大常委的報告,以後披露某個案子,這也是一種公開,今年到目前為止,大概有七個部門,將近十個,原原本本向外公開,這跟過去比是一個變化。
<P>他透露,去年未公開的審計報告主要涉及兩類問題,一是包含商業機密和國家秘密;二是被審計單位就審計出問題的看法和定性有不同意見,公開的條件不夠成熟。
<P>他說,審計有嚴格的程式,審完了以後必須對這個單位審計的情況寫出報告,審的過程中得某個實際必須經過相關人簽字。如果被審者提出不同看法,一定會認真覆議。如果覆議後仍不同意,「最後一條,可以向法院提出起訴,可以告我們」。事實上已經發生了幾起這樣的訴訟事件。到目前為止,審計機關還沒有一起敗訴。這使李金華頗感自豪。
<P>李金華稱,到二○○八年,希望全部審計報告可以公開成為原則,不公開成為例外。</P><P>【大公报】</P>
<P></P>
<P>圖:李金華﹕重點抓經濟大案 </P>
<P>【本報訊】國家審計署審計長李金華表示,近幾年,不光對國家的政府部門進行審計,甚至包括中央的一些部門,像中央組織部、宣傳部,新的一年可能會對人大政協的機關財務情況也進行審計。李金華又表示,近年審計主要抓經濟大案,這是前總理朱鎔基定下的重點,是目前特定歷史時期的要求。
<P>在中央電視台三日播出的「新聞會客廳」節目上,李金華指出,二○○五年的審計範圍跟上一年相比,會有一些變化,但是不會有什麼突破,因為審計範圍是按照法律的規定,無非是今年審這些,明年審那些,基本上都在總的範圍之內,所以不存在什麼突破問題。但是這兩年有一些變化,原來主要是審計國家的政府部門,政府的一些企業、事業單位,這幾年,最近兩三年包括中央的一些部門,像中央組織部、宣傳部,二○○五年我們可能對人大政協一些機關財務情況也會進行審計。
<P>查帳查不出行賄受賄
<P>李金華說,現在社會對審計的期望比較高,大家覺得這兒一個問題,那兒一個問題,審計局一審,什麼問題都審出來了。但他澄清,審計人員只能在一定的範圍內,按照一定的法規衡量它有沒有問題,哪個地方需要改進,不可能一審就把什麼問題都審出來。舉個簡單的例子,比如說行賄受賄,這靠單純審計是審不出來的,因為行賄受賄不可能表現於帳面上。
<P>對於怎麼評定審計的質量,李金華表示,主要是兩個方面:
<P>一、被審單位基本認可。大家有一種說法是心服口服,我不強調心服,口服就行。你說哪個錯誤,哪個與事實不符,我絕不會下結論,一定要把事實搞清楚;
<P>二、社會反響好。被審單位口服了,但是社會反映這個單位還有很多問題沒審出來,怎麼辦?說明你質量有問題。
<P>查漏重大問題要追責
<P>李金華指出,不能說審計查出的問題愈多愈大,成效就顯著。在當前有些領導貪污腐敗問題比較嚴重的情況下,罪犯如果在你眼皮底下溜掉了,這是對人民的一種犯罪。因此審計工作的指導思想就是「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必須將大的違法、違規和經濟案件查出來,才能沉重打擊違法違規和犯罪行為。查處揭露重大的違法違規問題,甚至經濟犯罪,這是審計署最近幾年的重點之一。一九九九年朱鎔基總理向審計署提出重要指導思想,審計必須全面審計突出重點,重點是什麼,就是要抓那些重大的違法違規問題,經濟犯罪。他曾經說過,凈搞那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大的問題抓不住,要你幹什麼。如果說我們社會經濟秩序都好了,根本沒有什麼犯罪問題,也沒有貪污腐敗問題,想抓也抓不出來,那個時間可能以效益審計為主,就不是抓案件為主。
<P>對於外界認為審計局查不出問題也沒有風險的誤解,李金華非常不同意。他舉了一個例子,五年前某市下面一個區的財政預算科科長三年時間個人貪污一億四,後來這人跑了案子才曝光。處理這個人的時候,當時就有人質疑審計局審了沒有?審了,最後歸咎局長責任,檢察院提出訴訟,要追究局長的刑事責任。最後市長出面講了話,認為這個局長工作還是負責任,不過是技術水準問題,才免予追究刑事責任。李金華說,「現在我最擔心的就是在這兒」,他提醒下屬人員:你們審了這個單位,當年沒有問題,兩年三年出了重大問題,你是要負責任的。
<P>審計披露目的是整改
<P>李金華說,現在他最困惑的問題是,雖然存在的違法違規行為能夠被查出,但責任人卻難以得到有效落實。「權力的落實倒是很清楚,誰來負責什麼事都有明確的規定,但是一旦查出問題,一把手、主管人、經辦人各負什麼責任,卻很難落實。」溫家寶總理曾經講過一句話,披露審計結果的最基本的目的是整改,不是為了披露而披露。披露不整改有什麼用?相比之下,今年的整改情況是歷年最好的。
<P>他說,近幾年主要的問題有兩種,一是經濟犯罪問題;二是違法違規問題,比如挪用、小金庫、少交稅,一般來說一個是追究責任,另一個便是趕快整改。</P>
<P>【大公报】</P>
<P>李金華表示,審計報告對外公開,是基於一個最基本的原則,政府的錢取之於民,納稅人的錢怎麼花,哪個地方花得好,哪個地方花得不好,對納稅人總得有個交代。
<P>今年公開的審計報告到目前為止有一成多。李金華說,公開有個過程,開始公開人大常委的報告,以後披露某個案子,這也是一種公開,今年到目前為止,大概有七個部門,將近十個,原原本本向外公開,這跟過去比是一個變化。
<P>他透露,去年未公開的審計報告主要涉及兩類問題,一是包含商業機密和國家秘密;二是被審計單位就審計出問題的看法和定性有不同意見,公開的條件不夠成熟。
<P>他說,審計有嚴格的程式,審完了以後必須對這個單位審計的情況寫出報告,審的過程中得某個實際必須經過相關人簽字。如果被審者提出不同看法,一定會認真覆議。如果覆議後仍不同意,「最後一條,可以向法院提出起訴,可以告我們」。事實上已經發生了幾起這樣的訴訟事件。到目前為止,審計機關還沒有一起敗訴。這使李金華頗感自豪。
<P>李金華稱,到二○○八年,希望全部審計報告可以公開成為原則,不公開成為例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