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蟹啊!解放军报还原航母“辽宁舰”舰载机触舰复飞瞬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9:59:25


2012年11月04日 06:12
来源:解放军报
原标题:滑跃14°:中国海军起飞的仰角

滑跃14°,是“辽宁舰”甲板舰艏的一个显著标识,是舰载机从甲板上起飞的一个仰角,它决定着舰载机能否成功起飞。尽管它只是航母的一个很小的组成部分,但因其重要性而格外引人注目,因此被视为中国海军从海上起飞的一个象征。

——题记

机降航母

当直升机降落在航母甲板的一刹那,给人的感觉不是落在一艘船上,而是落在一个岛上。只有当你亲眼目睹这个庞然大物,你才知道什么叫“海上巨无霸”。尽管行前记者可着劲地把航母往大里想象,但今天踩在它的真身上,才觉得自己的想象力如此贫乏。

这是10月29日清晨,南方依然暖风微熏,而渤海湾畔某军用机场早已是冷风砭骨了。一架舰载直升机的旋翼“呼哧”一声开始转动,令即将登机的记者不由得心跳加速。不是因为第一次乘坐直升机紧张,而是缘于此次采访任务极具挑战性:数十分钟后,我们乘坐的这架舰载直升机,将降落于正在海上执行入列后首次科研试验和训练任务的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

旋翼加速,直升机轻盈飞离地面。顷刻间,我们已然飘逸于海空之中。舷窗外,机场、海岸线、大海、云彩构成了一幅立体风景画,往来于海面上的一艘艘船只则成了画面上最灵动的点缀。突然,机身大幅前倾,海面像是要倒立过来。直升机大坡度转弯,机组乘员跟没事似的,记者的心却提到嗓子眼。直升机加速向深海飞去,机翼下海水的颜色逐渐由黄色变为绿色。海水因为水深不同而呈现出黄色、绿色、蓝色等不同的颜色,国际上因此把一支强大的海军称作“蓝水海军”。“辽宁舰”的交接入列,标志着中国海军加速走向深蓝。

机身倾角变小,直升机减速。“航母就在前面!”领航员通过手势示意我们。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一个长方形的舰影呈现在我们面前。这,就是让国人魂牵梦绕的航母——“辽宁舰”。从900米高空往下看,在大海上游弋的商船或渔船,给人的感觉不过是画家笔下轻抹的一弯细线,但是,想必没有哪一个画家敢把航母也画成一弯细线。在记者的视觉里,那硕大结实的身姿起码也应该是一道泼洒的浓墨!

建立下滑线、调整飞行速度,直升机对着航母着陆区飞去。巨大的甲板向我们迎面扑来,给人以极强的压迫感。直升机在3号黄色圈内准确着陆,记者抬腕看表,时针指着8时56分。

双脚踏在被人们称为“世界上最危险的4.5英亩”的航母甲板上,记者首先看到的是身着红、黄、蓝、绿、紫、棕、白7种颜色工作服的官兵,他们分别代表不同的专业种类。军舰和机场两大要素在这里叠加,两群来自不同作战平台的人在这里汇聚,两套不一样的运行机制在这里对接,复杂庞大的“辽宁舰”,在这里折射出第一代航母人的七彩人生。

动中航母

“舰载机一架,临空我舰!”指挥室传来的飞行通报让航空部门副部门长李晓勇精神一振。很快,远方的天空中传来舰载机的低吼声,李晓勇紧紧盯着面前的显示屏,密切跟踪正在空中调整飞行姿态的舰载机。

这时,记者站在舰岛上目睹到壮观的一幕:一架舰载机朝舰艉呼啸着飞来,800米、500米……伴随震耳欲聋的喷气式发动机轰鸣声,起落架轻触甲板,似蜻蜓点水,如海燕凌波,在甲板尽头猛地仰头拉起,冲向苍穹。{:soso__1068865863761169762_3:} 此情此景,让记者想起第一个登上月球的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说过的一句名言:这是个人迈出的一小步,却是人类迈出的一大步。

此时,记者脑海里迸出两个字:震撼!舰载机在航母上起降,历来被认为是航母形成战斗力的标志。这轻轻的一“触”,意味深长,非同凡响。它承载了第一代航母人的酸甜与苦辣、光荣与梦想:多少个不眠之夜,多少次分析论证,多少回惊心动魄。为了大国利器成为护国长剑,第一代航母人没有辜负祖国和人民的重托,他们正在与困难搏斗,与时间赛跑。

辽阔的海面上,“辽宁舰”劈波斩浪,各项试验和训练工作有序展开。机电部门是全舰最复杂、最庞大的部门。机电兵刘辉所在的区队保障着全舰3000多个舱室的电力供应,他所执掌的发电机每天产生的电力足够供应一个数万人的小城市。设备种类多型号杂,管线密如蛛网,单是区域液压系统的管线就长约40公里。

我们乘坐“辽宁舰”后升降机下到机库,这里是舰载机驻留和准备的地方,是全舰最大的舱室。记者在这里见到了正在忙碌的航空部门三级军士长翟国成。别看翟国成其貌不扬,可他发明的“翟国成扳手”,创造性地将平行扳手改为垂直式套筒扳手,解决了厂家配发的扳手使用时容易脱落的问题,既提高了效率,又确保了安全,很不简单。

“我的工作就是不允许甲板上有一丁点的杂物,消除飞机因为吸入杂物而发生危险的隐患!”身着蓝色工作服的舰面战士李阳说,他的日常工作就是对飞行甲板进行异物排查和清洁保养。每天,他和他的战友们都要一寸一寸地反复检查、擦拭……他们深知,在高速状态下,哪怕一粒小石子,对舰载机的影响也是毁灭性的。

我的航母我的舰。在“辽宁舰”,读航母书、看航母电影、研航母战例蔚然成风。在这里,每天都有新探索,每天都有新收获,每天都有新进步。

夜探航母

暮色笼罩大海,航母进入夜航状态。

“灯火管制部署!”当夜值勤的操舵兵叫徐玲,她是海军首位女舵手。“左舵5。”“左舵5,5度左。”徐玲准确地复诵舵令。在航母上操舵,比其他舰艇上操作的灵敏度要求更高,航母特有的船体和吨位要求航向精确度更为稳定。经过印度洋风浪锻炼的她,在遥远的亚丁湾执行任务期间经考核达标,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女水兵。此刻,她凭借手中一个20厘米直径的小小舵轮,就把数万吨的一个庞然大物控制得服服帖帖。

航母之夜静悄悄,除了远处偶有渔火闪烁,夜海中的航母就像一座海上城堡。但航母之夜却并不孤寂,记者在这里有幸体验了它的文化生活。

晚8时,海上一片沉寂,而这座“海上城市”却早已人声鼎沸。羽毛球场、健身操场人头攒动,而最具人气的莫过于机电和航空部门之间的一场篮球对抗赛。“航空航空,马到成功!”拉拉队一浪高过一浪的助威呐喊声把比赛气氛一次次推向高潮,令记者深受感染,驻足难移。你可能在现场看过NBA,但你肯定没有在航母上看过篮球赛。

在一个被称为“闹吧”的俱乐部,文艺爱好者正在为欢庆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排练文艺节目。来自航空部门的WWE族女战士玛依旦与阿力叶,一年前她们踏歌天山,今天,她们在航母上起舞,仿佛化身舞之精灵,舞出了航母上来自海军5大兵种、16个民族官兵的愿景和心声。三个萨克斯演奏者合奏《红太阳照边疆》,接下来又是三位小号手演奏《北京的金山上》。激情的红色旋律加上年轻官兵的激情演绎,表达了航母首批舰员忠诚于党的赤子情怀,释放了活力四射的青春气息。

多姿多彩的航母生活,充实了官兵的业余文化生活,驱散了长时间海上航行的寂寞与压力,也给了官兵一个学习成长的舞台。“辽宁舰就像一所大学校,不仅让我学到了专业,也教会了我怎样生活。”航空部门女兵姜琳琳告诉记者。

走出“闹吧”,来到驾驶舱,记者将视线投向滑跃14°的方向,不禁远眺遐想:这小小的仰角何等神奇,他们——第一代航母人,将在这里跨越航母形成战斗力的最后一道门槛,完成中国海军走向深蓝的一个成人礼,从而演绎海军转型建设最精彩的乐章!
http://news.ifeng.com/mil/specia ... 04/18813330_0.shtml

2012年11月04日 06:12
来源:解放军报
原标题:滑跃14°:中国海军起飞的仰角

滑跃14°,是“辽宁舰”甲板舰艏的一个显著标识,是舰载机从甲板上起飞的一个仰角,它决定着舰载机能否成功起飞。尽管它只是航母的一个很小的组成部分,但因其重要性而格外引人注目,因此被视为中国海军从海上起飞的一个象征。

——题记

机降航母

当直升机降落在航母甲板的一刹那,给人的感觉不是落在一艘船上,而是落在一个岛上。只有当你亲眼目睹这个庞然大物,你才知道什么叫“海上巨无霸”。尽管行前记者可着劲地把航母往大里想象,但今天踩在它的真身上,才觉得自己的想象力如此贫乏。

这是10月29日清晨,南方依然暖风微熏,而渤海湾畔某军用机场早已是冷风砭骨了。一架舰载直升机的旋翼“呼哧”一声开始转动,令即将登机的记者不由得心跳加速。不是因为第一次乘坐直升机紧张,而是缘于此次采访任务极具挑战性:数十分钟后,我们乘坐的这架舰载直升机,将降落于正在海上执行入列后首次科研试验和训练任务的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

旋翼加速,直升机轻盈飞离地面。顷刻间,我们已然飘逸于海空之中。舷窗外,机场、海岸线、大海、云彩构成了一幅立体风景画,往来于海面上的一艘艘船只则成了画面上最灵动的点缀。突然,机身大幅前倾,海面像是要倒立过来。直升机大坡度转弯,机组乘员跟没事似的,记者的心却提到嗓子眼。直升机加速向深海飞去,机翼下海水的颜色逐渐由黄色变为绿色。海水因为水深不同而呈现出黄色、绿色、蓝色等不同的颜色,国际上因此把一支强大的海军称作“蓝水海军”。“辽宁舰”的交接入列,标志着中国海军加速走向深蓝。

机身倾角变小,直升机减速。“航母就在前面!”领航员通过手势示意我们。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一个长方形的舰影呈现在我们面前。这,就是让国人魂牵梦绕的航母——“辽宁舰”。从900米高空往下看,在大海上游弋的商船或渔船,给人的感觉不过是画家笔下轻抹的一弯细线,但是,想必没有哪一个画家敢把航母也画成一弯细线。在记者的视觉里,那硕大结实的身姿起码也应该是一道泼洒的浓墨!

建立下滑线、调整飞行速度,直升机对着航母着陆区飞去。巨大的甲板向我们迎面扑来,给人以极强的压迫感。直升机在3号黄色圈内准确着陆,记者抬腕看表,时针指着8时56分。

双脚踏在被人们称为“世界上最危险的4.5英亩”的航母甲板上,记者首先看到的是身着红、黄、蓝、绿、紫、棕、白7种颜色工作服的官兵,他们分别代表不同的专业种类。军舰和机场两大要素在这里叠加,两群来自不同作战平台的人在这里汇聚,两套不一样的运行机制在这里对接,复杂庞大的“辽宁舰”,在这里折射出第一代航母人的七彩人生。

动中航母

“舰载机一架,临空我舰!”指挥室传来的飞行通报让航空部门副部门长李晓勇精神一振。很快,远方的天空中传来舰载机的低吼声,李晓勇紧紧盯着面前的显示屏,密切跟踪正在空中调整飞行姿态的舰载机。

这时,记者站在舰岛上目睹到壮观的一幕:一架舰载机朝舰艉呼啸着飞来,800米、500米……伴随震耳欲聋的喷气式发动机轰鸣声,起落架轻触甲板,似蜻蜓点水,如海燕凌波,在甲板尽头猛地仰头拉起,冲向苍穹。{:soso__1068865863761169762_3:} 此情此景,让记者想起第一个登上月球的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说过的一句名言:这是个人迈出的一小步,却是人类迈出的一大步。

此时,记者脑海里迸出两个字:震撼!舰载机在航母上起降,历来被认为是航母形成战斗力的标志。这轻轻的一“触”,意味深长,非同凡响。它承载了第一代航母人的酸甜与苦辣、光荣与梦想:多少个不眠之夜,多少次分析论证,多少回惊心动魄。为了大国利器成为护国长剑,第一代航母人没有辜负祖国和人民的重托,他们正在与困难搏斗,与时间赛跑。

辽阔的海面上,“辽宁舰”劈波斩浪,各项试验和训练工作有序展开。机电部门是全舰最复杂、最庞大的部门。机电兵刘辉所在的区队保障着全舰3000多个舱室的电力供应,他所执掌的发电机每天产生的电力足够供应一个数万人的小城市。设备种类多型号杂,管线密如蛛网,单是区域液压系统的管线就长约40公里。

我们乘坐“辽宁舰”后升降机下到机库,这里是舰载机驻留和准备的地方,是全舰最大的舱室。记者在这里见到了正在忙碌的航空部门三级军士长翟国成。别看翟国成其貌不扬,可他发明的“翟国成扳手”,创造性地将平行扳手改为垂直式套筒扳手,解决了厂家配发的扳手使用时容易脱落的问题,既提高了效率,又确保了安全,很不简单。

“我的工作就是不允许甲板上有一丁点的杂物,消除飞机因为吸入杂物而发生危险的隐患!”身着蓝色工作服的舰面战士李阳说,他的日常工作就是对飞行甲板进行异物排查和清洁保养。每天,他和他的战友们都要一寸一寸地反复检查、擦拭……他们深知,在高速状态下,哪怕一粒小石子,对舰载机的影响也是毁灭性的。

我的航母我的舰。在“辽宁舰”,读航母书、看航母电影、研航母战例蔚然成风。在这里,每天都有新探索,每天都有新收获,每天都有新进步。

夜探航母

暮色笼罩大海,航母进入夜航状态。

“灯火管制部署!”当夜值勤的操舵兵叫徐玲,她是海军首位女舵手。“左舵5。”“左舵5,5度左。”徐玲准确地复诵舵令。在航母上操舵,比其他舰艇上操作的灵敏度要求更高,航母特有的船体和吨位要求航向精确度更为稳定。经过印度洋风浪锻炼的她,在遥远的亚丁湾执行任务期间经考核达标,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女水兵。此刻,她凭借手中一个20厘米直径的小小舵轮,就把数万吨的一个庞然大物控制得服服帖帖。

航母之夜静悄悄,除了远处偶有渔火闪烁,夜海中的航母就像一座海上城堡。但航母之夜却并不孤寂,记者在这里有幸体验了它的文化生活。

晚8时,海上一片沉寂,而这座“海上城市”却早已人声鼎沸。羽毛球场、健身操场人头攒动,而最具人气的莫过于机电和航空部门之间的一场篮球对抗赛。“航空航空,马到成功!”拉拉队一浪高过一浪的助威呐喊声把比赛气氛一次次推向高潮,令记者深受感染,驻足难移。你可能在现场看过NBA,但你肯定没有在航母上看过篮球赛。

在一个被称为“闹吧”的俱乐部,文艺爱好者正在为欢庆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排练文艺节目。来自航空部门的WWE族女战士玛依旦与阿力叶,一年前她们踏歌天山,今天,她们在航母上起舞,仿佛化身舞之精灵,舞出了航母上来自海军5大兵种、16个民族官兵的愿景和心声。三个萨克斯演奏者合奏《红太阳照边疆》,接下来又是三位小号手演奏《北京的金山上》。激情的红色旋律加上年轻官兵的激情演绎,表达了航母首批舰员忠诚于党的赤子情怀,释放了活力四射的青春气息。

多姿多彩的航母生活,充实了官兵的业余文化生活,驱散了长时间海上航行的寂寞与压力,也给了官兵一个学习成长的舞台。“辽宁舰就像一所大学校,不仅让我学到了专业,也教会了我怎样生活。”航空部门女兵姜琳琳告诉记者。

走出“闹吧”,来到驾驶舱,记者将视线投向滑跃14°的方向,不禁远眺遐想:这小小的仰角何等神奇,他们——第一代航母人,将在这里跨越航母形成战斗力的最后一道门槛,完成中国海军走向深蓝的一个成人礼,从而演绎海军转型建设最精彩的乐章!
http://news.ifeng.com/mil/specia ... 04/18813330_0.shtml
兔子主动亮家伙了呀,还是上翘14度,坚挺有力!霓虹想到就会高潮啊
从报道的时间来看,只是触舰复飞,还没有降落过。
好啊,这是第一次官方确认触舰,期待起降的报道


还记得那些辽宁号前几次试航就嚷着要上舰载机,不上就是没战斗力就是怂了就抽耳光的ID么?

还记得那些辽宁号前几次试航就嚷着要上舰载机,不上就是没战斗力就是怂了就抽耳光的ID么?
张局好像说过不可能,名不虚传,实至名归,好局座
这篇文章看着真的很令人激动啊!
难得一见八股好文
XXOO121 发表于 2012-11-4 08:13
兔子主动亮家伙了呀,还是上翘14度,坚挺有力!霓虹想到就会高潮啊
二楼及格。
lmxhdl 发表于 2012-11-4 08:16
从报道的时间来看,只是触舰复飞,还没有降落过。
  每个飞行员要练习这个触舰复飞200次以上才能降落的。
官泄。一环刘明
要是等固定翼降落了才有报道,说明信息跟进都迟了
从触舰复飞阶段就有报道,正说明了战斗力生成的循序渐进,也说明报道的严谨性和科学性
有些ID以为吃第四个包子才饱了,所以前面三个干脆不用吃,直接吃第四个省事。
我严重相信我
            \\
             \\_
          .---(')
        o( )_-\_。

我兔的作风一向是埋头做实事,让别人去吹去吧。
这个难度不比着舰小吧?
tigersunny 发表于 2012-11-4 08:30
这个难度不比着舰小吧?
触舰复飞几乎等同于着舰了,只是没放尾钩而已
熟练的进行触舰复飞训练后,最后放下尾钩,基本就能成功着舰了,即使着舰失败,也可迅速拉起
这个8股写的真含蓄。
官方证实了
打篮球了,还有篮球场,羽毛球场,在肚子里?
哪里哪里 都是自行车胎印
进入关键阶段了,顶起
以我兔的做事风格,应该早就开始触舰了,只是现在才说而已。
这献礼也不给力啊
超级帐号 发表于 2012-11-4 08:21
张局好像说过不可能,名不虚传,实至名归,好局座
张局的忽悠已经成为了一种娱乐,一种态度。呵呵呵呵。
官方已经确定触舰复飞了~~~相信着舰也差在进行中了
核辐射 发表于 2012-11-4 08:19
还记得那些辽宁号前几次试航就嚷着要上舰载机,不上就是没战斗力就是怂了就抽耳光的ID么?
不记得了,那时候各色小丑都有。记不过来,当笑话看看就好。
10月29日也就是上星期还在进行触舰复飞训练,说明真正的着舰训练还没有开始,大家还需耐心等待。
昨天尹老爷子今日谈里也说这个是个熟练工,不急,一步一步搞扎实
这篇文章有点中学作文的范儿...
相信以后还会见到更大的螃蟹。
例行性训练,大家不要激动!
这几天激动的事还少吗?
放逐的云 发表于 2012-11-4 08:45
打篮球了,还有篮球场,羽毛球场,在肚子里?
说明无鸡的鸡笼空得很啊

暂时用来做娱乐场所了
赶紧留名
Alsthom 发表于 2012-11-4 09:25
这篇文章有点中学作文的范儿...
我感觉也很像!不是有点,是很像,真的很像!.....- -
弯弯看了肯定在想局座的话,自行车怎么迅速拉起冲向苍穹
一环留名!!
刚在凤凰网看到这个报道,准备转过来的,被楼主先了


张菊表示没有“触舰复飞”之说。
首先张将军否定了“触舰复飞”这一名词,称这是国内媒体发明的词汇,专业上没有“触舰复飞”这一说。张将军的理由是:从报道看“触舰复飞”的意思是降落时让后轮接触甲板遂立即拉起。但航母在海上出于运动状态,即便抛锚停泊下,航母本身还存在升沉的状态,而当舰载机以时速近300KM的时速实行所谓“触舰复飞”时,重力加速度加上航母自身的沉降,起落架承受不了这样的冲击。J-15触舰复飞根本不可能,并强调舰载机着舰时必须是尾钩先于后轮触舰。

http://v.ifeng.com/mil/mainland/ ... -0fc7dbc49758.shtml

张菊表示没有“触舰复飞”之说。
首先张将军否定了“触舰复飞”这一名词,称这是国内媒体发明的词汇,专业上没有“触舰复飞”这一说。张将军的理由是:从报道看“触舰复飞”的意思是降落时让后轮接触甲板遂立即拉起。但航母在海上出于运动状态,即便抛锚停泊下,航母本身还存在升沉的状态,而当舰载机以时速近300KM的时速实行所谓“触舰复飞”时,重力加速度加上航母自身的沉降,起落架承受不了这样的冲击。J-15触舰复飞根本不可能,并强调舰载机着舰时必须是尾钩先于后轮触舰。

http://v.ifeng.com/mil/mainland/ ... -0fc7dbc49758.shtml
这记者太不含蓄了,顺便再次赞扬一下张局
每人300次低空通场,170次点舰,100次降落.....飞飞们,敞开玩吧!
这样的八股以后应该多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