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称“舌尖”有常识错误 应警惕美食爱国主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17:27:27
专家称“舌尖”有常识错误 应警惕美食爱国主义


2012年06月17日  来源:北京晨报 




  舌尖外的中国

  央视播出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取得巨大反响,不仅打动了人们的胃,更打动了人们的心,甚至引发图书市场新一轮高潮,同名书籍在网络上已开始预售,更有无数美食图书乘风跟进。

  美食,向为国人骄傲,其博大精深处,确实令人神往,在传媒的激荡下,不少网友开始高呼“美食爱国主义”。

  吃即爱国,面对如此热潮,不能缺失冷思考。毕竟,美食更偏向器物文明,而非精神文明,自古以来,人们固然不能缺少美食,却很少把它提到这样的高度。区区口腹之欲,真的这么重要吗?当饕餮激发起的贪欲,不断蚕食着有限的资源,我们是不是也应对传统食文化有所反思呢?


  舌尖上的中国很灿烂,但舌尖外的中国更广阔,更值得我们去珍重。不能苛求美食文化,但也不能过分夸张它的价值,更何况,电视片并非学术论著,其中不少信息是偏颇和错误的,应予以纠正。为此,《北京晨报》特专访了云南大学茶马古道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周重林先生。

  美食是对故乡的怀念

  北京晨报:对于美食,自古以来我们的主流文化很少关注它,为什么《舌尖上的中国》能这么火?

  周重林:因为在现代化的推动下,每个人的故乡都在沦陷,我们都有一种回不去家的感觉。当我们说起故乡时,什么是故乡?其实就是各地独特的小吃,我们都在寻找小时候的那种味道。我在昆明工作,离老家并不远,可就是没时间回去。

  那边的山里有很多山珍,过去我们没人吃松茸,叫它“猪拱菌”,可现在它的价格却成百上千。人对故土的感觉往往寄托在口味中,因为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特殊材料,每到春天,我都会想起老家树上长出的新芽,想念它们的味道,遥望故土,心中有一种深深的惆怅。《舌尖上的中国》之所以成功,正是它引发了我们共同的失落感,并形成了集合效应。比如片中提到我们云南的诺邓火腿,过去知道它的人很少,现在大家争相抢购,许多本地人反而买不到。

  周重林:警惕美食爱国主义

  乳扇是元朝传入的吗?

  北京晨报:在《舌尖上的中国》中,有许多常识性的错误,只是普通观众很少关注这一领域,所以不太熟悉,作为专业的研究者,您怎么看?

  周重林:我只是草草地看过一部分,就我所看到的部分,确实有明显的错误。

  比如大理乳扇,说是元朝传入的,因为元朝曾征服大理,这是受导游的误导。元朝征服了整个中原,为什么别的地方却不吃奶制品呢?事实上,大理人食用奶制品是近一两百年的事,汉文化圈是比较排斥奶制品的,但清末这里大量引入奶牛,大家也就习惯了这种食物。外国传教士来到大理后,感到很奇怪,因为在当时的中国,这是一个特例,便记录了下来,从此享誉世界。上世纪80年代以前,很少有人会把乳扇与元朝扯在一起,后来为了经济效益,开始忽悠,总之,把东西说得越古就越好。再比如“三道茶”,也远没导游们说的那么古老。

  北京晨报:为什么汉文化圈排斥奶制品?

  周重林:农耕文明不容易接触到奶制品,此外对草原文明有歧视心理,认为吃奶制品太野蛮,加之亚洲人乳糖不耐受的比例较高,不易消化奶制品。南北朝时,随着佛教流传,奶制品曾一度风行,经文中许多词汇与此相关,比如“醍醐灌顶”,醍醐就是奶制品。

  甘和甜不是一回事

  北京晨报:该片除了对乳扇的解说有错误外,还有哪些不严谨的地方?

  周重林:对五味的说法也是错的,古代五味中没有甜,而是甘,甘和甜不是一个概念。片子从甜扯到了甘蔗,引发了一大段感慨,但事实上甘蔗很晚才开始大面积种植,直到唐代,中国的制糖术才相对成熟,这可以参考季羡林先生的名著《糖史》。古人的甘,是绝对不同的一种滋味。其实古人说的咸,也和今天的盐不是一回事。

  片中对豆腐的描述也是错误的,此外对茶的描述,也有不太准确的地方。清代茶叶远销英国,而日本的茶叶也想出口,就是解决不了发霉变质的问题,便到中国来请教,清朝商人告诉他们在成品中掺滑石粉,这样颜色好看,还不容易霉变。1840年后,外国传教士到中国来偷茶种,发现了这个秘密,甚至把奸商们掺入的配方都抄走了,后来写入了人家的教科书中,这让中国茶叶在国际市场上蒙受巨大损失。这段历史真相,似不应忽略。

  美食爱国主义不成立

  北京晨报:中国美食博大精深,《舌尖上的中国》的精彩讲述,让一些网友高呼“美食爱国主义”,您怎么看?

  周重林:这个说法不成立,中餐受世界美食影响非常大。首先,今天我们食用的蔬菜、水果,绝大多数是从国外传入的;其次,从制作上看,中餐也曾受国外很大影响。世界各国都有深厚的美食文化传统,翻开希腊、埃及、波斯的历史记载,一样是菜品丰富,但在现代化的过程中,人们吃得越来越简单,在这方面投入的精力变少了,所以其美食文化也就相对衰落,随着中国不断发展,中餐将来也未必能像今天这么丰富。我每天在家炒菜,都用照片记录下来,统计后发现,出现频率最高的都是舶来的蔬菜,如果没有它们,我就做不出什么来了。《舌尖上的中国》提到玫瑰宴,其实玫瑰就是从波斯传入的。

  北京晨报:“美食爱国主义”至少表达了一个美好的愿望。

  周重林:但问题在于,它是虚构出来的一个幻境,这并不是今天才有的,历史上也出现过类似的观点。

  用吃来打败对手

  北京晨报:难道“美食爱国主义”也是古已有之?

  周重林:是的,为了和游牧文明对抗,贾谊曾经提出过“五饵论”,就是让外人吃中原的美食,穿中原的好衣服,听中原美妙的音乐等,这样他们再披着毯子就觉得不舒服,也争着要用铁锅做饭,也会觉得天气冷热不舒服……总之,我们不应向他们学习,而是让他们向我们学习,这样就能掌控他们,不战而屈人之兵。

  北京晨报:古人对自己的吃穿用特别自豪吗?

  周重林:是的。日本学者滨下武志对此有深入的分析,古代中国在朝贡贸易的框架下,形成了一套自我循环的系统,由此滋生出天朝上国思想,将东方看成是世界的中心,骄傲自满。但在现代化的过程中,我们一度屡战屡败,对别人的观点也开始重视了起来。然而,随着近10多年来世界经济危机频发,许多人又觉得中国不更深地介入全球大循环也挺好,市场化不彻底反而是个优势,这就让“美食爱国主义”的意识又有所抬头。

  应该寻找美食的替代品

  北京晨报:美食是文明,但更偏重物质层面,沉溺其中,会不会对我们的未来造成伤害?

  周重林:法国伟大的历史学家布罗代尔曾说过,文明的进步,最初都是由物质需求来推动,哥伦布去美洲,并不是为了名垂千古,而是为了找胡椒,但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就需要精神的东西加以替代。

  在美食文化中,这种替代现象是非常普遍的,比如伊朗过去有很多人吸鸦片,因为不允许饮酒,所以大家就用鸦片替代,后来大量进口中国茶,以替代鸦片。前几年,香港人饮茶量大大提升,因为吸烟率迅速下降,人们需要味觉替代品。

  历史上,不论东西方,都非常重视酒,因为古人喝生水,会引发这样或那样的疾病,而酒经过发酵,比较洁净,所以各国军队都组织酿酒,士兵还要随身携带酒。草原民族则饮牛奶、羊奶等,因为比喝水卫生。以后茶叶出现了,必须烧开水,大大提高了饮水的安全性,酒便逐渐被替代了。所以说,要避免美食文明畸形繁荣,最重要的是要找到它的替代品。

  公共空间狭窄使美食泛滥

  北京晨报:这个替代品在哪里呢?

  周重林:确实不太好找,就像学者孙隆基说的那样,我们确实太偏好吃了,美食几乎已经上升到了宗教的地位。

  因为从历史上看,我们的公共空间太不发达,少数的几处公共空间还都不是好地方,比如青楼,是有钱人去的地方,比如茶馆,可以参考王笛先生写的《茶馆》,过去都是帮会在控制,不为盈利,只为占个码头,我们没出现舞厅、咖啡馆这样相对平等的公共空间,富人可以进,穷人也可以进,只用花一点钱就能享受公共生活。汪曾祺先生曾写过解放前的昆明茶馆,文字非常优美,但我考察过,当时茶馆的数量并不多,且都是黑社会的据点。

  没有公共生活,所以人们活得很压抑,皇帝也不希望大家聚在一起,周朝就有这样的法令,禁止三人以上在酒馆里饮酒。清代皇帝骂茶馆,说它是惹是生非的场所。

  压抑太多,没娱乐,大家只好在美食中排遣,满足于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私人生活。不仅古代中国如此,古代许多东方国家也都如此,不解决公共空间的问题,人们就有可能沉溺在美食中无法自拔。

  什么是现代精神

  北京晨报:林语堂曾说,西方文化是性文化,中国文化是食文化,看来我们不太容易突破这个历史的宿命。

  周重林:说中国文化是食文化有一定道理,因为吃对我们太重要了,汉代陈平因为分肉比较公平,乡亲说他将来能当宰相,后来果然如此,因为宰相的宰字,就有很深的食文化背景。说西方文化是性文化,这不准确,在林语堂的时代,国人对西方了解不多,看到老外男女当街亲吻,觉得不可思议,加上弗洛伊德学说兴起,进一步加深了误会。

  什么是西方文化?马克斯·韦伯说得很准确,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他认为勤奋、节俭、储蓄、为今生奋斗的精神开启了现代化的大门。那么,古代中国人也很勤奋,为什么就没能走向现代化呢?西方学者对此也有过很多的研究,他们认为,古代中国是国家富,老百姓穷,所以从整体上看富而不强,抑制了现代化的诞生。

  老百姓穷,就没有安全感,出了问题,无处倾诉,所以缺乏冒险精神,往往是迈出两步,遇到挫折,就马上缩回来,既然不能充分发挥自己,就只有寻找一个让自己感到稳妥、舒服的角落,躲在其中。所以,很多人沉浸在物质享受中,不再进取。过去说中国有儒教,要我看,儒教对普通人的影响没有“吃喝教”大。

  如何超越“吃喝教”

  北京晨报:社会发展了,大家吃好喝好,也是好事,但怎样才能更上一层楼,不让我们的心灵沉浸在物欲之中呢?

  周重林:从历史上看,“吃喝教”有很大的负面作用,比如消磨了民族的斗志,模糊了我们的方向感,大家只考虑自己的饭碗,所以很难团结起来,当危险降临时,谁也不肯站出来,宁可落入集体悲剧中。我们把吃推向了极致,创造出茶神、食神、灶神、厨神……可哪个神可以帮助我们去反省呢?犯了错误时,有人骂你打你,却没有谁能宽恕你,所以你永远也没法回头,没法重新开始,而这样的神,又有什么意义呢?

  超越“吃喝教”,还是要从修补信仰上的缺失入手,有了信仰才能回到现实,关注生活。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有自己美食,别人同样引以为豪,但我没见过谁将它上升到“爱国主义”的高度。一个国家的文明体现在为世界、为人类做了多少贡献,创造了什么精神财富,过多夸耀自己吃得好、吃得复杂,容易引起别人的厌烦。

  周重林  云南师宗人,现在为云南大学茶马古道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著作有《天下普洱》、《玉出云南》、《茶的精神》,《生命是一场自我表扬》等,主编或撰写的书籍达40多种。

  陈辉/文

  我们舌尖上的舶来品

  主食:米、面、玉米、红薯等;

  蔬菜:土豆、辣椒、茄子、蚕豆、花生、洋葱、大葱、胡萝卜、生菜、南瓜、菠菜、黄瓜、西红柿、笋瓜、绿豆、菜花、圆白菜、豆角、西葫芦、大蒜、油菜、香菜、洋姜、丝瓜、莴笋、蛇豆、瓠子等;

  水果:苹果、葡萄、西瓜、草莓、石榴等;

  技术与食法:饺子蘸调料(来自东南亚)、白酒酿造术、月饼提浆法、点心起酥技术等。






http://www.chinanews.com/cul/2012/06-17/3968897.shtml专家称“舌尖”有常识错误 应警惕美食爱国主义


2012年06月17日  来源:北京晨报 




  舌尖外的中国

  央视播出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取得巨大反响,不仅打动了人们的胃,更打动了人们的心,甚至引发图书市场新一轮高潮,同名书籍在网络上已开始预售,更有无数美食图书乘风跟进。

  美食,向为国人骄傲,其博大精深处,确实令人神往,在传媒的激荡下,不少网友开始高呼“美食爱国主义”。

  吃即爱国,面对如此热潮,不能缺失冷思考。毕竟,美食更偏向器物文明,而非精神文明,自古以来,人们固然不能缺少美食,却很少把它提到这样的高度。区区口腹之欲,真的这么重要吗?当饕餮激发起的贪欲,不断蚕食着有限的资源,我们是不是也应对传统食文化有所反思呢?


  舌尖上的中国很灿烂,但舌尖外的中国更广阔,更值得我们去珍重。不能苛求美食文化,但也不能过分夸张它的价值,更何况,电视片并非学术论著,其中不少信息是偏颇和错误的,应予以纠正。为此,《北京晨报》特专访了云南大学茶马古道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周重林先生。

  美食是对故乡的怀念

  北京晨报:对于美食,自古以来我们的主流文化很少关注它,为什么《舌尖上的中国》能这么火?

  周重林:因为在现代化的推动下,每个人的故乡都在沦陷,我们都有一种回不去家的感觉。当我们说起故乡时,什么是故乡?其实就是各地独特的小吃,我们都在寻找小时候的那种味道。我在昆明工作,离老家并不远,可就是没时间回去。

  那边的山里有很多山珍,过去我们没人吃松茸,叫它“猪拱菌”,可现在它的价格却成百上千。人对故土的感觉往往寄托在口味中,因为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特殊材料,每到春天,我都会想起老家树上长出的新芽,想念它们的味道,遥望故土,心中有一种深深的惆怅。《舌尖上的中国》之所以成功,正是它引发了我们共同的失落感,并形成了集合效应。比如片中提到我们云南的诺邓火腿,过去知道它的人很少,现在大家争相抢购,许多本地人反而买不到。

  周重林:警惕美食爱国主义

  乳扇是元朝传入的吗?

  北京晨报:在《舌尖上的中国》中,有许多常识性的错误,只是普通观众很少关注这一领域,所以不太熟悉,作为专业的研究者,您怎么看?

  周重林:我只是草草地看过一部分,就我所看到的部分,确实有明显的错误。

  比如大理乳扇,说是元朝传入的,因为元朝曾征服大理,这是受导游的误导。元朝征服了整个中原,为什么别的地方却不吃奶制品呢?事实上,大理人食用奶制品是近一两百年的事,汉文化圈是比较排斥奶制品的,但清末这里大量引入奶牛,大家也就习惯了这种食物。外国传教士来到大理后,感到很奇怪,因为在当时的中国,这是一个特例,便记录了下来,从此享誉世界。上世纪80年代以前,很少有人会把乳扇与元朝扯在一起,后来为了经济效益,开始忽悠,总之,把东西说得越古就越好。再比如“三道茶”,也远没导游们说的那么古老。

  北京晨报:为什么汉文化圈排斥奶制品?

  周重林:农耕文明不容易接触到奶制品,此外对草原文明有歧视心理,认为吃奶制品太野蛮,加之亚洲人乳糖不耐受的比例较高,不易消化奶制品。南北朝时,随着佛教流传,奶制品曾一度风行,经文中许多词汇与此相关,比如“醍醐灌顶”,醍醐就是奶制品。

  甘和甜不是一回事

  北京晨报:该片除了对乳扇的解说有错误外,还有哪些不严谨的地方?

  周重林:对五味的说法也是错的,古代五味中没有甜,而是甘,甘和甜不是一个概念。片子从甜扯到了甘蔗,引发了一大段感慨,但事实上甘蔗很晚才开始大面积种植,直到唐代,中国的制糖术才相对成熟,这可以参考季羡林先生的名著《糖史》。古人的甘,是绝对不同的一种滋味。其实古人说的咸,也和今天的盐不是一回事。

  片中对豆腐的描述也是错误的,此外对茶的描述,也有不太准确的地方。清代茶叶远销英国,而日本的茶叶也想出口,就是解决不了发霉变质的问题,便到中国来请教,清朝商人告诉他们在成品中掺滑石粉,这样颜色好看,还不容易霉变。1840年后,外国传教士到中国来偷茶种,发现了这个秘密,甚至把奸商们掺入的配方都抄走了,后来写入了人家的教科书中,这让中国茶叶在国际市场上蒙受巨大损失。这段历史真相,似不应忽略。

  美食爱国主义不成立

  北京晨报:中国美食博大精深,《舌尖上的中国》的精彩讲述,让一些网友高呼“美食爱国主义”,您怎么看?

  周重林:这个说法不成立,中餐受世界美食影响非常大。首先,今天我们食用的蔬菜、水果,绝大多数是从国外传入的;其次,从制作上看,中餐也曾受国外很大影响。世界各国都有深厚的美食文化传统,翻开希腊、埃及、波斯的历史记载,一样是菜品丰富,但在现代化的过程中,人们吃得越来越简单,在这方面投入的精力变少了,所以其美食文化也就相对衰落,随着中国不断发展,中餐将来也未必能像今天这么丰富。我每天在家炒菜,都用照片记录下来,统计后发现,出现频率最高的都是舶来的蔬菜,如果没有它们,我就做不出什么来了。《舌尖上的中国》提到玫瑰宴,其实玫瑰就是从波斯传入的。

  北京晨报:“美食爱国主义”至少表达了一个美好的愿望。

  周重林:但问题在于,它是虚构出来的一个幻境,这并不是今天才有的,历史上也出现过类似的观点。

  用吃来打败对手

  北京晨报:难道“美食爱国主义”也是古已有之?

  周重林:是的,为了和游牧文明对抗,贾谊曾经提出过“五饵论”,就是让外人吃中原的美食,穿中原的好衣服,听中原美妙的音乐等,这样他们再披着毯子就觉得不舒服,也争着要用铁锅做饭,也会觉得天气冷热不舒服……总之,我们不应向他们学习,而是让他们向我们学习,这样就能掌控他们,不战而屈人之兵。

  北京晨报:古人对自己的吃穿用特别自豪吗?

  周重林:是的。日本学者滨下武志对此有深入的分析,古代中国在朝贡贸易的框架下,形成了一套自我循环的系统,由此滋生出天朝上国思想,将东方看成是世界的中心,骄傲自满。但在现代化的过程中,我们一度屡战屡败,对别人的观点也开始重视了起来。然而,随着近10多年来世界经济危机频发,许多人又觉得中国不更深地介入全球大循环也挺好,市场化不彻底反而是个优势,这就让“美食爱国主义”的意识又有所抬头。

  应该寻找美食的替代品

  北京晨报:美食是文明,但更偏重物质层面,沉溺其中,会不会对我们的未来造成伤害?

  周重林:法国伟大的历史学家布罗代尔曾说过,文明的进步,最初都是由物质需求来推动,哥伦布去美洲,并不是为了名垂千古,而是为了找胡椒,但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就需要精神的东西加以替代。

  在美食文化中,这种替代现象是非常普遍的,比如伊朗过去有很多人吸鸦片,因为不允许饮酒,所以大家就用鸦片替代,后来大量进口中国茶,以替代鸦片。前几年,香港人饮茶量大大提升,因为吸烟率迅速下降,人们需要味觉替代品。

  历史上,不论东西方,都非常重视酒,因为古人喝生水,会引发这样或那样的疾病,而酒经过发酵,比较洁净,所以各国军队都组织酿酒,士兵还要随身携带酒。草原民族则饮牛奶、羊奶等,因为比喝水卫生。以后茶叶出现了,必须烧开水,大大提高了饮水的安全性,酒便逐渐被替代了。所以说,要避免美食文明畸形繁荣,最重要的是要找到它的替代品。

  公共空间狭窄使美食泛滥

  北京晨报:这个替代品在哪里呢?

  周重林:确实不太好找,就像学者孙隆基说的那样,我们确实太偏好吃了,美食几乎已经上升到了宗教的地位。

  因为从历史上看,我们的公共空间太不发达,少数的几处公共空间还都不是好地方,比如青楼,是有钱人去的地方,比如茶馆,可以参考王笛先生写的《茶馆》,过去都是帮会在控制,不为盈利,只为占个码头,我们没出现舞厅、咖啡馆这样相对平等的公共空间,富人可以进,穷人也可以进,只用花一点钱就能享受公共生活。汪曾祺先生曾写过解放前的昆明茶馆,文字非常优美,但我考察过,当时茶馆的数量并不多,且都是黑社会的据点。

  没有公共生活,所以人们活得很压抑,皇帝也不希望大家聚在一起,周朝就有这样的法令,禁止三人以上在酒馆里饮酒。清代皇帝骂茶馆,说它是惹是生非的场所。

  压抑太多,没娱乐,大家只好在美食中排遣,满足于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私人生活。不仅古代中国如此,古代许多东方国家也都如此,不解决公共空间的问题,人们就有可能沉溺在美食中无法自拔。

  什么是现代精神

  北京晨报:林语堂曾说,西方文化是性文化,中国文化是食文化,看来我们不太容易突破这个历史的宿命。

  周重林:说中国文化是食文化有一定道理,因为吃对我们太重要了,汉代陈平因为分肉比较公平,乡亲说他将来能当宰相,后来果然如此,因为宰相的宰字,就有很深的食文化背景。说西方文化是性文化,这不准确,在林语堂的时代,国人对西方了解不多,看到老外男女当街亲吻,觉得不可思议,加上弗洛伊德学说兴起,进一步加深了误会。

  什么是西方文化?马克斯·韦伯说得很准确,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他认为勤奋、节俭、储蓄、为今生奋斗的精神开启了现代化的大门。那么,古代中国人也很勤奋,为什么就没能走向现代化呢?西方学者对此也有过很多的研究,他们认为,古代中国是国家富,老百姓穷,所以从整体上看富而不强,抑制了现代化的诞生。

  老百姓穷,就没有安全感,出了问题,无处倾诉,所以缺乏冒险精神,往往是迈出两步,遇到挫折,就马上缩回来,既然不能充分发挥自己,就只有寻找一个让自己感到稳妥、舒服的角落,躲在其中。所以,很多人沉浸在物质享受中,不再进取。过去说中国有儒教,要我看,儒教对普通人的影响没有“吃喝教”大。

  如何超越“吃喝教”

  北京晨报:社会发展了,大家吃好喝好,也是好事,但怎样才能更上一层楼,不让我们的心灵沉浸在物欲之中呢?

  周重林:从历史上看,“吃喝教”有很大的负面作用,比如消磨了民族的斗志,模糊了我们的方向感,大家只考虑自己的饭碗,所以很难团结起来,当危险降临时,谁也不肯站出来,宁可落入集体悲剧中。我们把吃推向了极致,创造出茶神、食神、灶神、厨神……可哪个神可以帮助我们去反省呢?犯了错误时,有人骂你打你,却没有谁能宽恕你,所以你永远也没法回头,没法重新开始,而这样的神,又有什么意义呢?

  超越“吃喝教”,还是要从修补信仰上的缺失入手,有了信仰才能回到现实,关注生活。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有自己美食,别人同样引以为豪,但我没见过谁将它上升到“爱国主义”的高度。一个国家的文明体现在为世界、为人类做了多少贡献,创造了什么精神财富,过多夸耀自己吃得好、吃得复杂,容易引起别人的厌烦。

  周重林  云南师宗人,现在为云南大学茶马古道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著作有《天下普洱》、《玉出云南》、《茶的精神》,《生命是一场自我表扬》等,主编或撰写的书籍达40多种。

  陈辉/文

  我们舌尖上的舶来品

  主食:米、面、玉米、红薯等;

  蔬菜:土豆、辣椒、茄子、蚕豆、花生、洋葱、大葱、胡萝卜、生菜、南瓜、菠菜、黄瓜、西红柿、笋瓜、绿豆、菜花、圆白菜、豆角、西葫芦、大蒜、油菜、香菜、洋姜、丝瓜、莴笋、蛇豆、瓠子等;

  水果:苹果、葡萄、西瓜、草莓、石榴等;

  技术与食法:饺子蘸调料(来自东南亚)、白酒酿造术、月饼提浆法、点心起酥技术等。






http://www.chinanews.com/cul/2012/06-17/3968897.shtml
大嘴吃四方。
唯一要对中国美食未来担心的,不是食品安全,因为这以后总会解决,
更不是西餐,大家吃大家的。最担心的是低级川菜可以把其它菜系毁掉。
人家拍一个美食的纪录片火了,各种杂音就来了,无聊不
我倒想知道这位专家平常吃些什么
这样的砖家也就配吃下水道里的污垢!
砖家看来不食人间烟火已经得道成仙了
米和面怎么也成了舶来品?
无孔不入啊
其实全世界任何国家的食物,都是来自国外的材料居多。
实际上不夸张的说食物的交流估计是最早国际化,最早全世界交流开发的。
我觉得他前面说得还很有道理.最后几段就属他个人臆断,不敢苟同了.
这种专家,扔块骨头狗都能当!
潜水猫 发表于 2012-6-17 12:14
我倒想知道这位专家平常吃些什么


+字数补丁

无聊不?
就是个娱乐性饮食节目 非得弄成科教片~是不是放几勺盐都要拿电子天平秤一秤  

两个字  “蛋疼”!
会不会是为了应对食品安全问题而下的一盘棋
米怎么成舶来品了?
现在的砖家,上管天下管地,中间管拉屎放屁。

就是真出点问题就装聋作哑。
过分解读  往往就闹出笑话
砖家们又不淡定了{:soso_e113:}凡是能和“爱国主义”拉上关系的都要批倒批臭。当然,如果这个“国”是美国的话就另当别论了{:soso_e112:}
怎么是一面倒的批他?他说的很多话我觉得都很有道理,正准备找他以前的书去看看。
上岗上线,还“美食爱国主义”,我天天喝可乐我就爱美国了?
楼上的权贵 ,当然爱美国啦!!
我们还是喝茶好了,
有拍茶的纪录片吗?
感受一下 好茶帝国主义
主食:米、面、玉米、红薯等;
==========================
米、面是舶来品?请求科普!
大元帅 发表于 2012-6-18 10:20
主食:米、面、玉米、红薯等;
==========================
米、面是舶来品?请求科普!
这个砖家竟然搞不清植物的名称与食品名称的区别,可见水平之低下。

远在周代,五谷之中就包括 稻(即米)和麦(即面)了。
大元帅 发表于 2012-6-18 10:20
主食:米、面、玉米、红薯等;
==========================
米、面是舶来品?请求科普!
玉米、红薯是舶来品,基本都是明朝时传进来的

麦就更远古了,中国的麦是从中亚传进来的

不过砖家的观点属于莫名其妙。

世界各地的食材自古都是有交流的。
专家总是与众不同啊
造汽 发表于 2012-6-17 12:05
大嘴吃四方。
唯一要对中国美食未来担心的,不是食品安全,因为这以后总会解决,
更不是西餐,大家吃大家 ...
何谓低级,你对川菜有意见?
ppkshock 发表于 2012-6-18 16:26
何谓低级,你对川菜有意见?
对不起,语法不严密,导致你气得蹦儿蹦儿直跳,辣妹子辣,汗也辣,口水更辣!(开个玩笑啦)

应该是“低级的川菜”,如果你偏要说低级的川菜=川菜是低级的,
我也没有办法。何谓低级,就是那种用高盐,高辣,高麻,地沟油(一说而已,但我
无法想象一锅水煮肉的红油,店家会倒掉而不反复使用),不受重视的食材做成的所谓的
川菜。
好的川菜我在川渝吃过几次,并不是那种吃情调的伪高级,也是普通的鱼香肉丝级的
家常菜,但跟我在其它地方吃的“低级的川菜”不是一回事。
造汽 发表于 2012-6-18 16:36
对不起,语法不严密,导致你气得蹦儿蹦儿直跳,辣妹子辣,汗也辣,口水更辣!(开个玩笑啦)

应该是“ ...
我明白你的意思,但是,分为高级低级这个其实不恰当,好吃的东西很多不健康,甚至有美食家说,感谢胆固醇……

水煮肉片水煮鱼这种重口味多在重庆地区,湿气大,又是码头文化的地方,所以重辣重油重盐,但是不可否认会让人吃上瘾的感觉,前提是你能吃辣和麻

真正的川菜的精髓在成都,成都比起重庆吃的方面就更要讲究点,个人认为越是大众家常菜才更能反应出一个饭店厨师的水平!

另外,火锅用老油是本来是一个很好的传统,不要被一些现在的报道误导,搞得一些老重庆人和成都人现在找不到有老油的火锅店!也不要太小看吃客的嘴巴,红油的品质如何,吃到嘴和吃下肚大家都还是感觉得到有没有问题的,老店老字号能存在几十上百年靠的如果仅仅是搞搞回收油,那是绝对不靠谱的
舌尖上的中国看了两三集,感觉真是勾不起什么食欲,地方传统特色大多接受不能。再加上受“君子远庖厨”的恶习影响……
其实现代工业快餐排除高盐高油的那些,在营养和卫生上还是远超传统美食的,口味也不错。
ppkshock 发表于 2012-6-18 18:06
我明白你的意思,但是,分为高级低级这个其实不恰当,好吃的东西很多不健康,甚至有美食家说,感谢胆固醇 ...
阶级社会嘛,分级还是可以的,有的东西少儿不宜:D
成都重庆都有高级川菜。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饮食文化
要的就是精,大油大盐麻痹舌头不是精细,跟胡吃海喝没区别。
个人愿意吃没错,但从整个饮食文化发展来看,就跟油炸快餐一样,
是可以考虑一下低级川菜的稗子作用所带来的问题,不仅干掉其它菜系,
而且让大家以为川菜就这个样儿迪,嗨,纯粹我自己随便说,各位凑合听。
因为很多原料来自国外所以美食爱国就不成立?!
这位砖家的逻辑太强大了。
一个文化的发展是源于固步自封还是源于兼容并蓄?!博采众长最终洋为中用就是一个文化先进的表现。
真是个猪头专家。
屁股决定脑袋 发表于 2012-6-17 15:48
砖家们又不淡定了凡是能和“爱国主义”拉上关系的都要批倒批臭。当然,如果这个“国”是美国的 ...
同意.................:handshake
哦,原来这个砖家是师宗人呐!不知多长时间没有回老家看看了,不知他怎么评价菌子山的,也不知道他怎么去评价那个什么生命之门的,更不知道他多长没有去五龙尝尝壮乡的五彩糯米了。怎么就一下子联想到要警惕美食爱国主义了?真呢是奇了怪,
砖家看来不食人间烟火
我为云南出了个这种砖家而感到耻辱
舌尖上的中国看了两三集,感觉真是勾不起什么食欲,地方传统特色大多接受不能。再加上受“君子远庖厨”的恶 ...
    如果真的是:“君子远庖厨”,那“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何解?不要再造谣曲解古人的意思了好不?!

    说实话,我很讨厌你这种自以为是,我觉得你很可怜
joytony 发表于 2012-6-19 01:05
如果真的是:“君子远庖厨”,那“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何解?不要再造谣曲解古人的意思了好不?!
...

什么叫自以为是?本来很多传统食物的做法,用现代人的眼光看来就不大卫生。
有人喜欢做菜的感觉,有人只爱吃而把做菜当做一种负担,这也很正常吧。
Machairodus2 发表于 2012-6-19 06:28
什么叫自以为是?本来很多传统食物的做法,用现代人的眼光看来就不大卫生。
有人喜欢做菜的感觉,有人 ...
陆文夫的《美食家》里的朱自冶就是只吃只说而不做的人,一定要讨一个会做菜的别人的小老婆来做菜。
Machairodus2 发表于 2012-6-19 06:28
什么叫自以为是?本来很多传统食物的做法,用现代人的眼光看来就不大卫生。
有人喜欢做菜的感觉,有人 ...
    按照你的说法,你既不会做也不想做,既不会吃也不想去找吃的,那你堂而皇之的看美食节目,评价美食节目,不是自以为是是什么?

    说你不会吃,两点依据:1、你居然认为工业化的快餐那千篇一律的口味、稀烂的口感好吃;2、只是看电视上地方的传统食品,连实物都没见过,你就说你基本都无法接受,说明你对吃实在没什么兴趣

joytony 发表于 2012-6-19 08:33
按照你的说法,你既不会做也不想做,既不会吃也不想去找吃的,那你堂而皇之的看美食节目,评价美食节 ...


这就是美食爱国主义(更确切说是美食自大主义)的体现,认为会做会吃就有理由鄙视不会做不会吃的。吃喝拉撒是人的基本生理需求,何来品味高下之分?
在西方,法意两国的烹饪水平远高于英德和北欧国家,但一般人是尊敬法意两国多些呢,还是尊敬英德和北欧国家多些。
对我来说,做饭和洗碗扫地擦窗户一样,就是个例行公事的家务,除了放松一下大脑没什么乐趣可言。
另外如果你出差到一个地方,是愿意去品牌快餐店保证安全卫生呢,还是到路边去找那些可能吃不惯更可能有猫腻的“地方美食”呢。
joytony 发表于 2012-6-19 08:33
按照你的说法,你既不会做也不想做,既不会吃也不想去找吃的,那你堂而皇之的看美食节目,评价美食节 ...


这就是美食爱国主义(更确切说是美食自大主义)的体现,认为会做会吃就有理由鄙视不会做不会吃的。吃喝拉撒是人的基本生理需求,何来品味高下之分?
在西方,法意两国的烹饪水平远高于英德和北欧国家,但一般人是尊敬法意两国多些呢,还是尊敬英德和北欧国家多些。
对我来说,做饭和洗碗扫地擦窗户一样,就是个例行公事的家务,除了放松一下大脑没什么乐趣可言。
另外如果你出差到一个地方,是愿意去品牌快餐店保证安全卫生呢,还是到路边去找那些可能吃不惯更可能有猫腻的“地方美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