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美国宇航局局长敬畏的团队 "北斗"在他们手中诞生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30 03:26:09
让美国宇航局局长敬畏的团队 "北斗"在他们手中诞生


2012年10月28日  
来源: 光明日报








    10月25日23时3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一颗北斗导航卫星发射升空并送入预定转移轨道。这是一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将与先期发射的15颗北斗导航卫星组网运行,形成区域服务能力。根据计划,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于明年初向亚太大部分地区提供正式服务。 新华社记者 刘潺 摄
“北斗”在他们手中诞生——记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北斗导航卫星研制团队
    覆盖中国及亚太大部分地区的16颗北斗导航卫星在他们手中诞生,烙着中国印痕的北斗导航之路从他们脚下延伸,他们为中国人布下了属于自己的“星座”,从此,中国将用自己的卫星搜索道路、俯视大地、调准时间。

    他们就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空间技术研究院总体部北斗导航卫星研制团队,一个平均年龄30岁左右,多数员工都是2009年前后进入航天领域的“超年轻”团体。

    有最多“秘籍”的团队

    北斗卫星导航区域系统从2004年立项到2007年发射第一颗试验星,用了整整三年的时间,跟这颗试验星有关的文件多达1400余份,在这颗试验星的研制过程中,北斗导航卫星设计团队创造了航天领域研制管理上的多个“第一”——率先设计并开发了“IDS”(接口数据单)管理系统,开创了“集同设计”的先河,第一个提出了“风险分析”的概念……

    这些研制管理上的经验,最后都被总结记录了下来,成为北斗导航卫星研制团队的“秘籍”,凭借这些“秘籍”,北斗导航卫星研制团队的人们,各个都练成了卫星研制的高手。

    在这里,每一个刚入门的年轻人会收到一本“门规”——《航天器总体设计禁忌》,在这本“门规”里,凝聚着40多年的航天器研制经验,逐款逐条,详详细细的告知你,哪些是航天器总体设计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巧,哪些是不能踩踏的“雷区”。

    与其他飞行器相比,导航卫星的发射更为频繁,仅今年就有6颗导航卫星被送上天空。为了应对这种情况,北斗导航卫星研制团队的人们用“宝典”——《发射场工作手册》、《供配电分系统可靠性设计手册》来统一导航卫星进入发射场、飞行控制、在轨管理以及供配电等的关键环节。

    除了“门规”和“宝典”,多年来,北斗导航卫星研制团队已经形成了系统工程研制的技术流程与计划流程、所有的工作流程都有详细的表格管理,在设计和制造卫星的过程中,一招一式,都必须符合表格上的规定。

    “我们有一套完整的流程,每个活动都有标准,有关键实验室试验验证,有模型,做出来的东西才可以放心大胆地使用。”总体部现任部长林益明如是说。

    北斗导航卫星研制团队还积极开发卫星研制的“新武器”,他们完善了数字化设计与仿真验证平台,开发了导航模拟测试系统、地面运控遥测遥控处理系统……这些数字化的“新武器”解放了设计师,提升设计、仿真验证能力和异地协同设计能力。

    在完成每次北斗导航卫星研制、发射、飞控等重要节点后,北斗导航卫星研制团队的每个人都要将自己“修炼武功”的心得和注意事项记录下来,由团队编辑成册,再通过培训、交流的方式,向全体研制人员分享和传承,从而不断完善和优化工作体系,保证每一颗卫星的设计制造顺利开展。

    视质量为命根子的团队

    “零缺憾”是整个航天队伍执拗的追求目标,对于北斗导航卫星设计团队而言,导航卫星的质量更是他们的“眼珠子”。

    “产品基础好是实现批产的前提”。作为批生产、高密度发射的北斗导航卫星系统来说,一个产品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十几颗星的成败,牵一发而动全身,每一个产品的高质量不容小觑。

    在北斗导航卫星系统第一颗试验卫星发射前,由于任务时间紧迫,整星必须提前运往发射基地,而当时这颗卫星还未完成200小时连续测试,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只能移至发射基地继续进行测试。刚到发射基地,一大部分队员都水土不服,拉肚子、发高烧,总设计师谢军甚至3次晕倒在现场。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2-10/28/c_113519165.htm让美国宇航局局长敬畏的团队 "北斗"在他们手中诞生


2012年10月28日  
来源: 光明日报








    10月25日23时3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一颗北斗导航卫星发射升空并送入预定转移轨道。这是一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将与先期发射的15颗北斗导航卫星组网运行,形成区域服务能力。根据计划,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于明年初向亚太大部分地区提供正式服务。 新华社记者 刘潺 摄
“北斗”在他们手中诞生——记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北斗导航卫星研制团队    覆盖中国及亚太大部分地区的16颗北斗导航卫星在他们手中诞生,烙着中国印痕的北斗导航之路从他们脚下延伸,他们为中国人布下了属于自己的“星座”,从此,中国将用自己的卫星搜索道路、俯视大地、调准时间。

    他们就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空间技术研究院总体部北斗导航卫星研制团队,一个平均年龄30岁左右,多数员工都是2009年前后进入航天领域的“超年轻”团体。

    有最多“秘籍”的团队

    北斗卫星导航区域系统从2004年立项到2007年发射第一颗试验星,用了整整三年的时间,跟这颗试验星有关的文件多达1400余份,在这颗试验星的研制过程中,北斗导航卫星设计团队创造了航天领域研制管理上的多个“第一”——率先设计并开发了“IDS”(接口数据单)管理系统,开创了“集同设计”的先河,第一个提出了“风险分析”的概念……

    这些研制管理上的经验,最后都被总结记录了下来,成为北斗导航卫星研制团队的“秘籍”,凭借这些“秘籍”,北斗导航卫星研制团队的人们,各个都练成了卫星研制的高手。

    在这里,每一个刚入门的年轻人会收到一本“门规”——《航天器总体设计禁忌》,在这本“门规”里,凝聚着40多年的航天器研制经验,逐款逐条,详详细细的告知你,哪些是航天器总体设计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巧,哪些是不能踩踏的“雷区”。

    与其他飞行器相比,导航卫星的发射更为频繁,仅今年就有6颗导航卫星被送上天空。为了应对这种情况,北斗导航卫星研制团队的人们用“宝典”——《发射场工作手册》、《供配电分系统可靠性设计手册》来统一导航卫星进入发射场、飞行控制、在轨管理以及供配电等的关键环节。

    除了“门规”和“宝典”,多年来,北斗导航卫星研制团队已经形成了系统工程研制的技术流程与计划流程、所有的工作流程都有详细的表格管理,在设计和制造卫星的过程中,一招一式,都必须符合表格上的规定。

    “我们有一套完整的流程,每个活动都有标准,有关键实验室试验验证,有模型,做出来的东西才可以放心大胆地使用。”总体部现任部长林益明如是说。

    北斗导航卫星研制团队还积极开发卫星研制的“新武器”,他们完善了数字化设计与仿真验证平台,开发了导航模拟测试系统、地面运控遥测遥控处理系统……这些数字化的“新武器”解放了设计师,提升设计、仿真验证能力和异地协同设计能力。

    在完成每次北斗导航卫星研制、发射、飞控等重要节点后,北斗导航卫星研制团队的每个人都要将自己“修炼武功”的心得和注意事项记录下来,由团队编辑成册,再通过培训、交流的方式,向全体研制人员分享和传承,从而不断完善和优化工作体系,保证每一颗卫星的设计制造顺利开展。

    视质量为命根子的团队

    “零缺憾”是整个航天队伍执拗的追求目标,对于北斗导航卫星设计团队而言,导航卫星的质量更是他们的“眼珠子”。

    “产品基础好是实现批产的前提”。作为批生产、高密度发射的北斗导航卫星系统来说,一个产品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十几颗星的成败,牵一发而动全身,每一个产品的高质量不容小觑。

    在北斗导航卫星系统第一颗试验卫星发射前,由于任务时间紧迫,整星必须提前运往发射基地,而当时这颗卫星还未完成200小时连续测试,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只能移至发射基地继续进行测试。刚到发射基地,一大部分队员都水土不服,拉肚子、发高烧,总设计师谢军甚至3次晕倒在现场。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2-10/28/c_113519165.htm
让美国宇航局局长敬畏的团队

    “刚来那会儿心里憋足了劲儿,只是有种有劲儿没处使的感觉”,回忆起初到这里的感受,如今已是北斗机械总体团队中一把好手的张洪波说。然而,在结束新员工培训的时候,他就已经对卫星设计有了十分理性的认识,“心里就没啥顾虑了,上来就自己设计了一颗卫星!”张洪波说,那颗“希望一号”卫星,是我国为青少年研制发射的第一颗科普卫星,也是他在导师的指导下,依托实验室、外协产品等资源搭建模拟环境,亲身体验卫星设计的全过程,独立设计的第一颗卫星。


    进入这个团队的年轻人,几乎每人都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希望一号”卫星图纸,这套图纸成为他们这些年轻人踏上北斗导航之路的启蒙,也成为一辈子的珍藏。


    十余年来,随着北斗导航系统的不断发展,这个设计团队也从最初的20多人壮大到现在的近百人,他们中既有老一辈“大师”,如中国工程院院士范本尧、北斗导航卫星首任总指挥李祖洪,又有承上启下的“台柱子”,如总设计师谢军、总指挥李长江、总设计师杨慧,还有“小荷才露尖尖角”的“新秀”,如“80后”总体主任设计师杨聪伟等。


    在这里,最年轻的总设计师只有42岁,最年轻的副总师才38岁,最年轻的主任设计师仅仅31岁,70%的员工年龄在35岁以下。就是这个年轻的团队,探索了一条科学组织航天器组批研制生产的新模式,先后攻克了12项关键技术,突破了40多项专业技术,填补了数十项技术空白,为北斗导航卫星系统的建设和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如今,他们中的“80后”员工平均每人已经历过2-3颗卫星的研制周期,成为了卫星测试、总装、发射等领域的专家、能手。


    他们如此年轻,成就却如此辉煌,这让美国宇航局局长麦克·格里芬也不得不感叹——“我们认为,最让人敬畏的是领军和主导中国航天的这些人太年轻了,他们会工作很多年,会创造骄人的业绩。”(记者 詹媛)

国之栋梁,同为80后的惭愧啊
是啊 看那一个个年轻的面孔 就知道未来的TG逆天啊
牛逼,没法跟人家比。呵呵
牛人 敬佩
质量学德国的认真劲
更希望看到这支队伍能始终保持良好的自我更新能力,形成科学的年龄结构,防止在将来出现人才断层。
国之栋梁呀,要保持好人才梯队的培养建设
航空发动机要是有这么一支队伍就好了
毛大大知道各行各业有这样的梦幻团队,应该很高兴吧
****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
毛大大会把他们打成右派
美国现在也不缺人才吧
总感觉发射架有点丑
国之栋梁啊
还有更多的年轻人等着加入这个团队呢~
希望这样的航天人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