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状元”情结欧美为何没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20:54:27
“高考状元”情结欧美为何没有

  导语
  2012年6月25日,湖南省高考放榜,长沙市长郡中学0901班59人全部上一本,32人预计被清华、北大录取,平均成绩647.8分,被称为“最牛高考班”。另据媒体报道,山东青岛同样出炉“最牛高考班”,该地莱西一中南校09级一班56人全部上一本,全班平均分数649分,班主任吕建刚也被称为“最牛班主任”。随着各地高考陆续放榜,高考“状元”“高分成堆”等报道引发舆论关注,并引发各界对中国教育资源配置公平及合理化话题的讨论。
  一年一度的高考刚刚过去,各地又开始了“高考状元”的热炒。一位从海外归来的朋友说,相比中国,在美国、英国、北欧等国家,从来没有“高考状元”的情结。
  为什么没有?主要在于这些国家人才评价标准的多元化。仅仅“分数高”,并不能证明就是优秀学生,还应该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意志力、公益情怀、创造能力、领导能力方面有积极的建树。
  正因为这样,美国的高考录取除了参照SAT考试成绩,面试、自荐信也是非常重要的依据。面试官往往很“毒辣”,能将你潜意识中隐藏的人性化优劣等因素,统统都挖掘出来,看你到底是不是一个品格和意志力都很优秀的人才。如果他们认为你在某方面非常优秀,就是SAT考试成绩不够高,也会认定你是优秀人才。而自荐信,主要是展示你的“人无我有”的优点,当然,展示不是说谎、编造,而是实话实说。
  比如,一个孩子说他非常坚强,在家庭遭受一系列变故、亲人去世后,家庭收入降低了,他就挑起了生活重担,打了几份工,还坚持参加各种公益活动,没有因为家庭原因而改变自己的生活和发展轨迹。这样的“实话实说”就能获得成功。而这种多元化、社会化的评价标准,完全是开放的、自由的,所以,美国学生很乐于参加慈善活动以及公益活动,打工赚钱是家常便饭。
  国内的教育尽管也强调多元评价,但分数好才是真的好,仍是最高标准。如果成绩不够好,就算你的社会协调能力和规划领导能力再强,也没有人赏识你。偏才怪才屡屡受到排挤,甚至被淘汰出局。多元评价得不到落实,以分数为衡量标准的“高考状元”自然就被推上了金字塔的塔尖。
  此外,“职业无贵贱,行行出状元”的社会氛围,也使欧美国家不会像中国那样对“高考状元”情有独钟。只要有一技之长,就能得到足够的社会尊重。当总统和当淘粪工,只是分工不同,都能获得丰厚体面的收入以及社会劳动保障。比如芬兰教育从来不将高分学生看成优秀学生,他们的看法是,只要能将个人特长发挥到极致,就是好学生。所以,芬兰人认为,国会议员不会比厨娘更了不起。大家各司其职、各有所长。这样,人们就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发展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比如技工、司机等行业,同样有优秀人才加盟。
  反观我们,行业差别和歧视仍然很大,只有考高分才能进入名校,而只有进入名校才能获得“高人一等”的发展机会。在这种氛围下,要破除“高考状元”的情结,显然还只是一种奢望。


摘自:《意林》 原文链接是:hao1111.cn/a/yl/45896.html“高考状元”情结欧美为何没有

  导语
  2012年6月25日,湖南省高考放榜,长沙市长郡中学0901班59人全部上一本,32人预计被清华、北大录取,平均成绩647.8分,被称为“最牛高考班”。另据媒体报道,山东青岛同样出炉“最牛高考班”,该地莱西一中南校09级一班56人全部上一本,全班平均分数649分,班主任吕建刚也被称为“最牛班主任”。随着各地高考陆续放榜,高考“状元”“高分成堆”等报道引发舆论关注,并引发各界对中国教育资源配置公平及合理化话题的讨论。
  一年一度的高考刚刚过去,各地又开始了“高考状元”的热炒。一位从海外归来的朋友说,相比中国,在美国、英国、北欧等国家,从来没有“高考状元”的情结。
  为什么没有?主要在于这些国家人才评价标准的多元化。仅仅“分数高”,并不能证明就是优秀学生,还应该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意志力、公益情怀、创造能力、领导能力方面有积极的建树。
  正因为这样,美国的高考录取除了参照SAT考试成绩,面试、自荐信也是非常重要的依据。面试官往往很“毒辣”,能将你潜意识中隐藏的人性化优劣等因素,统统都挖掘出来,看你到底是不是一个品格和意志力都很优秀的人才。如果他们认为你在某方面非常优秀,就是SAT考试成绩不够高,也会认定你是优秀人才。而自荐信,主要是展示你的“人无我有”的优点,当然,展示不是说谎、编造,而是实话实说。
  比如,一个孩子说他非常坚强,在家庭遭受一系列变故、亲人去世后,家庭收入降低了,他就挑起了生活重担,打了几份工,还坚持参加各种公益活动,没有因为家庭原因而改变自己的生活和发展轨迹。这样的“实话实说”就能获得成功。而这种多元化、社会化的评价标准,完全是开放的、自由的,所以,美国学生很乐于参加慈善活动以及公益活动,打工赚钱是家常便饭。
  国内的教育尽管也强调多元评价,但分数好才是真的好,仍是最高标准。如果成绩不够好,就算你的社会协调能力和规划领导能力再强,也没有人赏识你。偏才怪才屡屡受到排挤,甚至被淘汰出局。多元评价得不到落实,以分数为衡量标准的“高考状元”自然就被推上了金字塔的塔尖。
  此外,“职业无贵贱,行行出状元”的社会氛围,也使欧美国家不会像中国那样对“高考状元”情有独钟。只要有一技之长,就能得到足够的社会尊重。当总统和当淘粪工,只是分工不同,都能获得丰厚体面的收入以及社会劳动保障。比如芬兰教育从来不将高分学生看成优秀学生,他们的看法是,只要能将个人特长发挥到极致,就是好学生。所以,芬兰人认为,国会议员不会比厨娘更了不起。大家各司其职、各有所长。这样,人们就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发展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比如技工、司机等行业,同样有优秀人才加盟。
  反观我们,行业差别和歧视仍然很大,只有考高分才能进入名校,而只有进入名校才能获得“高人一等”的发展机会。在这种氛围下,要破除“高考状元”的情结,显然还只是一种奢望。


摘自:《意林》 原文链接是:hao1111.cn/a/yl/45896.html
好吧,看看美国,多少有能力的人没学历的人被常青藤联盟的抢饭碗?布什怎么调侃切尼来着?耶鲁大学毕业生能当美国总统,如果你没能毕业,那也能当副总统(布什堪堪毕业,切尼耶鲁辍学).

看看英国,多少个全英大学排名榜单,每年乐此不疲.多少英国的精英为自己毕业于牛津或剑桥而自豪.
   很有争议的话题 风景哪边好?
因为没有必要啊,众所周知,常青藤的子女读常青藤才是正道,高考是虾米东东。
节操,有木有
好吧,这些应该是从来没有出国的人,想当然想出来的事情。

误解1:外国没有高考。
事实是:外国有高考,只是不叫高考的名字罢了。英国有A-level,美国有SAT,国际有IB。外国所有高等学院也要考生达到某一程度的成绩,例如A-level“AAB”,IB44分以上。英国的牛津剑桥还要你考额外的,特别困难的考试(因为英国的A-level太容易拿A了),达到某成绩才可以入读。这跟高考有分别吗?

(我想这个是最为这些JY津津乐道的)误解2:如果成绩不成,还可以靠其他的“优点”入读,例如自信,意志力,十分文明呀!!
事实是:我就是经过所谓”文明“的选择过程,进了剑桥念本科数学的,我有资格告诉您面试过程吧!让我告诉你事实!我经过3次面试,他们问的问题只是围绕一个事情:你到底有没有数学头脑,你到底能不能解决数学问题!全部问题均为数学难题。没有其他的什么能力例如神马领导才能,人性优点等等。人家为什么这么厉害?你见到那些研究员就知道,因为他们唯一关心的事情就是他们的本科呀!多元什么留给你进社会时候再学吧!让你进剑桥,就是希望你3年心无旁骛的研究本科呀!神马人格领导,出社会再学吧!很多人说神马在你跟前趁你不为意的时候对你掉鞋子看你的反应是否镇定等等,根本就是扯淡!

误解3:外国职业无分贵贱,每个人均获得尊重云云
事实是:这个不需要我回答。我只说,我没有办法改变人家坚持YY的想法。你这样告诉一个美国擦马桶的吧!如果你吃一枪,莫谓言之不预也!
人口少,发展程度高,生存竞争压力小
笑话,一流院校,最优质的教育资源当然是为最优秀的人才准备的,不经过类似高考的选拔怎么可能就这么随随便便入校!经过优良教育的优秀人才,才有可能进入社会分配链的上层。
说的有一定的道理  不过现在增加了面试什么的分量(自主招生和研究生以上的)

面试就不看分数了,主要还是通过交流观察感觉你的潜力和品质。
2400一大把,咋评状元?别的东西不好横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