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进升级:中国应对边界争端的重要策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3:00:28
跟进升级:中国应对边界争端的重要策略
2012年09月24日 来源:学习时报 作者:黄迎旭
  中国在边界问题上至今存在着三大争端:一是中印边界争端,二是南海岛屿主权争端,三是中日钓鱼岛主权争端。中国处理边界争端历来的方针,总体上说有这样几条:一是主张政治谈判解决争端,坚决反对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决不接受强加在头上的东西,不允许单方面改变现状;二是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统一,既考虑历史又照顾现实,既坚决维护自己的利益又充分照顾对方的利益,平等协商、公平合理地解决争端;三是在彻底解决争端的条件尚不成熟时,采取“主权在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方针,维持现状,等待条件具备时再解决;四是着眼国家发展战略全局处理边界争端,争取把边界争端对国家关系和周边局势的消极影响降到最低;五是坚持当事国双边谈判解决争端,坚决排除第三国的干涉和插手,防止争端被人为地复杂化。归结为一句话,中国解决边界争端所持方针,行的是“王道”而非“霸道”。
  “王道”要行得通,需要当事双方合作。60多年来,中国解决了和周边大多数国家的边界问题,靠的是双方合作,做到了彼此尊重、平等协商、互谅互让。比如,当年和尼泊尔谈判边界划分问题时,曾遇到珠穆朗玛峰归属问题,毛泽东对来访的尼泊尔首相柯伊拉腊说:珠穆朗玛峰全给你们,我们感情上说不过去;全给我们,你们感情上说不过去。可以一半一半,在上面立个界桩。如果不同意,就拖下来,将来再解决。这番话既体现了中国在领土主权问题上的原则立场,又不失尊重对方、替对方着想的包容性和灵活性。尼泊尔同样采取了友好合作态度,中尼双方很快达成了边界协定。随后的中缅、中巴边界谈判,以及后来的中俄、中吉、中哈、中塔等之间的边界谈判,也都在双方友好合作的基础上达成了协定。这些都说明,行“王道”是需要合作的,有合作才能解决问题。
  如果对方不合作怎么办?中国仍不取“霸道”,而采取耐心等待的态度。如果对方耍“霸道”,怎么办?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重要策略就是“跟进升级”。1959年以后,印度罔顾中国谈判解决边界争端的主张,企图以武力单方面改变边界现状,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到中国头上。中国一直采取克制态度,反复告诫印度,边界争端应当通过谈判解决,而不要动用武力,不要以武力相威胁。周恩来亲赴新德里同尼赫鲁谈边界问题,后来又主动提出双方军队从实际控制线各自后撤20公里脱离接触,以缓和边界紧张局势,为政治谈判创造条件。但印度视中国的克制为软弱,一意孤行,不断升级单方面行动,加剧边境紧张局势。1962年7月印度在中印边界西段制造“加勒万河谷事件”,公然侵入中国领土,把边境紧张局势推到了高危点。即便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仍然采取克制态度,要求边防部队执行“绝不退让,力争避免流血;犬牙交错,长期武装共处”二十字方针,促印度知难而退。然而,印度变本加厉,于10月中旬对中国发起全面军事进攻,企图用武力把中国军队驱逐出所谓“争议区域”。在退无可退的情况下,中国发起中印边界自卫还击作战。在这个过程中,中国所采取的重要策略,就是“跟进升级”。所谓“跟进升级”,即衅不由我起,难不由我发,局不由我破,但当对方首先发难、破坏现状时,坚决采取反制行动,当对方挑衅行动升级时,坚决跟进,直至以武力对武力。1962年那场战争之后,印度虽然很长一段时间仍拒绝谈判,但谨慎了许多,约束了自己的行为,中印边界总体上也就平静了下来。
  今年6月21日中国国务院民政部发布公告,宣布在海南成立地级三沙市,对西沙、中沙、南沙诸群岛及海域行使管辖权。美国有人跳出来,指责中国此举是挑衅。这实在是颠倒黑白。越南国会常委会把《越南海洋法》提交5月21日开幕的越南国会十三届三次会议讨论和通过,这部法律把中国的西沙群岛、南沙群岛包含在所谓越南的“主权”和“管辖”范围内,公然违背两国领导人就避免南海问题复杂化、扩大化达成的共识,也违背了2002年中国与东盟各国签署的《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的精神。中国在越南国会正式通过的该法律的 6月21日当天宣布成立三沙市,是对越南背信弃义行为的坚决抵制。其实,早在2007年11月19日,中国国务院就批准成立县级三沙市,只是照顾到越南的反应,为了维护南海稳定而主动中止了设县进程。这次中国坚定地推进设市进程(7月19日中央军委批复同意成立三沙警备区,23日三沙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闭幕,选出权力机构和政府领导人,24日三沙市正式挂牌),完全是因应越南破坏现状的行为,是正告越南单方面改变现状是徒劳、无效的。从这个意义上说,设立三沙市是一次跟进升级。
  在钓鱼岛问题上,中国目前所采取的行动,也具有相同的性质。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邓小平就告诉日本人,在钓鱼岛问题可以“搁置争议”,留待后人去解决,体现了以稳定中日关系大局为重的长远战略考虑。但日本总有人不搁置争议,不断制造事端,使钓鱼岛成为梗在中日关系发展道路上的一道坎。特别是今年以来,日本野田政府迎合右翼势力,执意上演“购岛”闹剧,并声称强化包括钓鱼岛在内的日本岛屿周边警备,借美日安保条约适用钓鱼岛来恐吓中国。中国当然不买这个账,虽然至今仍保持克制态度,以谴责为主,但明显加大了舆论谴责和外交谴责的力度,而且第一次在中央电视台公开报道民间保钓行动。如果日本一意孤行,一条道走到黑,突破了中国的承受底线,那么中国也会毫不犹豫地使用包括武力在内的各种必要手段。至于何时使用何种手段,完全取决于日本走得有多快、有多远。当然,如果日本政府始终是首鼠两端,瞻前顾后,行动留有余地,中国也可以跟它周旋下去,直到它愿意正视现实。这就是你停我亦停,你退我亦退,你进我亦进,你文我亦文,你武我亦武,即所谓“跟进升级”。现在日本政府把局势推到了非常危险的境地,中国必然会有反制措施跟进,直到日本政府从迷狂中清醒过来。
  中国采取跟进升级策略应对边界争端,是理性而智慧的。第一,重道义而不轻易示强。运筹解决边界争端的战略策略,首要问题是争取政治主动。政治主动的根基在道义。道义既源于争端本身的是非曲直,也源于解决争端的手段选择和策略运用。要国际社会承认道义在你一边,一味示强,轻易示强,往往适得其反。中国古人讲“哀兵必胜”、“退避三舍”,道理就在这里。跟进升级策略,示弱而不示强,力避主动采取恶化国家关系、破坏地区和平稳定的步骤,充分展现寻求政治解决的诚意,同时也给国际社会留下判断是非曲直的时间,这既是一种道义自信,也是占据道义制高点的明智选择。当今中国的实力有了显著增强,但越是有力量,越要避免轻易示强,更不盲目示强,这才是高明之所在。第二,重长久而不争一时之高低。中国历来认为,边界争端只宜用政治谈判的方法来解决,动用武力强迫对方接受自己的主张,非但不能消除纷争,稳定边界局势,而且难以长久,一旦形势发生变化,还会推倒重来。君不见英国打赢了马岛战争,但却没有平息英阿马岛之争,马岛归属并未最终定局。中国的跟进升级策略,是在对方单方面破坏现状情况下的后发制人,目的在于让对方知难而退,悬崖勒马,回到政治解决的轨道上来,至少回到维持现状的轨道上来,展现出克制和耐心,更展现出争长久而不争一时的高度理性和宽广胸怀。要做到这一点,其实是挺难的,面对挑衅而保持定力,需要有把持和贯彻战略的高超能力。第三,重大局而不争一事之短长。国家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是中国的核心利益,不容侵犯,这是中国坚守的原则立场;但处理边界争端,中国历来又是高度灵活的。而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统一的基本依据,是国家发展大局。在坚持原则立场的前提下,如何灵活,灵活到什么程度,取决于维护大局的需要。采取跟进升级策略,是在维护国家发展大局前提下,坚持了原则立场不动摇和灵活应变的高度统一,其要旨是在有效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的同时,给调节、缓和双方关系留下了回旋余地,给双方回到政治解决的轨道上来留下了通道,把边界争端的消极影响尽可能地降低,以维护国家关系和地区稳定,维护实现国家发展所需要的和平环境,确保我们能够集中精力破解实现国家发展碰到的种种难题。边界争端,双方友好合作,很容易解决;一时间解决不了,双方都把发展国家关系摆在优先地位,也无伤大局。在这里,牢牢把握大局,正确地进行利益权衡,紧紧扣住根本利益、长远利益之所在,是至关重要的
http://www.csstoday.net/Item/24212.aspx跟进升级:中国应对边界争端的重要策略
2012年09月24日 来源:学习时报 作者:黄迎旭
  中国在边界问题上至今存在着三大争端:一是中印边界争端,二是南海岛屿主权争端,三是中日钓鱼岛主权争端。中国处理边界争端历来的方针,总体上说有这样几条:一是主张政治谈判解决争端,坚决反对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决不接受强加在头上的东西,不允许单方面改变现状;二是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统一,既考虑历史又照顾现实,既坚决维护自己的利益又充分照顾对方的利益,平等协商、公平合理地解决争端;三是在彻底解决争端的条件尚不成熟时,采取“主权在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方针,维持现状,等待条件具备时再解决;四是着眼国家发展战略全局处理边界争端,争取把边界争端对国家关系和周边局势的消极影响降到最低;五是坚持当事国双边谈判解决争端,坚决排除第三国的干涉和插手,防止争端被人为地复杂化。归结为一句话,中国解决边界争端所持方针,行的是“王道”而非“霸道”。
  “王道”要行得通,需要当事双方合作。60多年来,中国解决了和周边大多数国家的边界问题,靠的是双方合作,做到了彼此尊重、平等协商、互谅互让。比如,当年和尼泊尔谈判边界划分问题时,曾遇到珠穆朗玛峰归属问题,毛泽东对来访的尼泊尔首相柯伊拉腊说:珠穆朗玛峰全给你们,我们感情上说不过去;全给我们,你们感情上说不过去。可以一半一半,在上面立个界桩。如果不同意,就拖下来,将来再解决。这番话既体现了中国在领土主权问题上的原则立场,又不失尊重对方、替对方着想的包容性和灵活性。尼泊尔同样采取了友好合作态度,中尼双方很快达成了边界协定。随后的中缅、中巴边界谈判,以及后来的中俄、中吉、中哈、中塔等之间的边界谈判,也都在双方友好合作的基础上达成了协定。这些都说明,行“王道”是需要合作的,有合作才能解决问题。
  如果对方不合作怎么办?中国仍不取“霸道”,而采取耐心等待的态度。如果对方耍“霸道”,怎么办?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重要策略就是“跟进升级”。1959年以后,印度罔顾中国谈判解决边界争端的主张,企图以武力单方面改变边界现状,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到中国头上。中国一直采取克制态度,反复告诫印度,边界争端应当通过谈判解决,而不要动用武力,不要以武力相威胁。周恩来亲赴新德里同尼赫鲁谈边界问题,后来又主动提出双方军队从实际控制线各自后撤20公里脱离接触,以缓和边界紧张局势,为政治谈判创造条件。但印度视中国的克制为软弱,一意孤行,不断升级单方面行动,加剧边境紧张局势。1962年7月印度在中印边界西段制造“加勒万河谷事件”,公然侵入中国领土,把边境紧张局势推到了高危点。即便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仍然采取克制态度,要求边防部队执行“绝不退让,力争避免流血;犬牙交错,长期武装共处”二十字方针,促印度知难而退。然而,印度变本加厉,于10月中旬对中国发起全面军事进攻,企图用武力把中国军队驱逐出所谓“争议区域”。在退无可退的情况下,中国发起中印边界自卫还击作战。在这个过程中,中国所采取的重要策略,就是“跟进升级”。所谓“跟进升级”,即衅不由我起,难不由我发,局不由我破,但当对方首先发难、破坏现状时,坚决采取反制行动,当对方挑衅行动升级时,坚决跟进,直至以武力对武力。1962年那场战争之后,印度虽然很长一段时间仍拒绝谈判,但谨慎了许多,约束了自己的行为,中印边界总体上也就平静了下来。
  今年6月21日中国国务院民政部发布公告,宣布在海南成立地级三沙市,对西沙、中沙、南沙诸群岛及海域行使管辖权。美国有人跳出来,指责中国此举是挑衅。这实在是颠倒黑白。越南国会常委会把《越南海洋法》提交5月21日开幕的越南国会十三届三次会议讨论和通过,这部法律把中国的西沙群岛、南沙群岛包含在所谓越南的“主权”和“管辖”范围内,公然违背两国领导人就避免南海问题复杂化、扩大化达成的共识,也违背了2002年中国与东盟各国签署的《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的精神。中国在越南国会正式通过的该法律的 6月21日当天宣布成立三沙市,是对越南背信弃义行为的坚决抵制。其实,早在2007年11月19日,中国国务院就批准成立县级三沙市,只是照顾到越南的反应,为了维护南海稳定而主动中止了设县进程。这次中国坚定地推进设市进程(7月19日中央军委批复同意成立三沙警备区,23日三沙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闭幕,选出权力机构和政府领导人,24日三沙市正式挂牌),完全是因应越南破坏现状的行为,是正告越南单方面改变现状是徒劳、无效的。从这个意义上说,设立三沙市是一次跟进升级。
  在钓鱼岛问题上,中国目前所采取的行动,也具有相同的性质。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邓小平就告诉日本人,在钓鱼岛问题可以“搁置争议”,留待后人去解决,体现了以稳定中日关系大局为重的长远战略考虑。但日本总有人不搁置争议,不断制造事端,使钓鱼岛成为梗在中日关系发展道路上的一道坎。特别是今年以来,日本野田政府迎合右翼势力,执意上演“购岛”闹剧,并声称强化包括钓鱼岛在内的日本岛屿周边警备,借美日安保条约适用钓鱼岛来恐吓中国。中国当然不买这个账,虽然至今仍保持克制态度,以谴责为主,但明显加大了舆论谴责和外交谴责的力度,而且第一次在中央电视台公开报道民间保钓行动。如果日本一意孤行,一条道走到黑,突破了中国的承受底线,那么中国也会毫不犹豫地使用包括武力在内的各种必要手段。至于何时使用何种手段,完全取决于日本走得有多快、有多远。当然,如果日本政府始终是首鼠两端,瞻前顾后,行动留有余地,中国也可以跟它周旋下去,直到它愿意正视现实。这就是你停我亦停,你退我亦退,你进我亦进,你文我亦文,你武我亦武,即所谓“跟进升级”。现在日本政府把局势推到了非常危险的境地,中国必然会有反制措施跟进,直到日本政府从迷狂中清醒过来。
  中国采取跟进升级策略应对边界争端,是理性而智慧的。第一,重道义而不轻易示强。运筹解决边界争端的战略策略,首要问题是争取政治主动。政治主动的根基在道义。道义既源于争端本身的是非曲直,也源于解决争端的手段选择和策略运用。要国际社会承认道义在你一边,一味示强,轻易示强,往往适得其反。中国古人讲“哀兵必胜”、“退避三舍”,道理就在这里。跟进升级策略,示弱而不示强,力避主动采取恶化国家关系、破坏地区和平稳定的步骤,充分展现寻求政治解决的诚意,同时也给国际社会留下判断是非曲直的时间,这既是一种道义自信,也是占据道义制高点的明智选择。当今中国的实力有了显著增强,但越是有力量,越要避免轻易示强,更不盲目示强,这才是高明之所在。第二,重长久而不争一时之高低。中国历来认为,边界争端只宜用政治谈判的方法来解决,动用武力强迫对方接受自己的主张,非但不能消除纷争,稳定边界局势,而且难以长久,一旦形势发生变化,还会推倒重来。君不见英国打赢了马岛战争,但却没有平息英阿马岛之争,马岛归属并未最终定局。中国的跟进升级策略,是在对方单方面破坏现状情况下的后发制人,目的在于让对方知难而退,悬崖勒马,回到政治解决的轨道上来,至少回到维持现状的轨道上来,展现出克制和耐心,更展现出争长久而不争一时的高度理性和宽广胸怀。要做到这一点,其实是挺难的,面对挑衅而保持定力,需要有把持和贯彻战略的高超能力。第三,重大局而不争一事之短长。国家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是中国的核心利益,不容侵犯,这是中国坚守的原则立场;但处理边界争端,中国历来又是高度灵活的。而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统一的基本依据,是国家发展大局。在坚持原则立场的前提下,如何灵活,灵活到什么程度,取决于维护大局的需要。采取跟进升级策略,是在维护国家发展大局前提下,坚持了原则立场不动摇和灵活应变的高度统一,其要旨是在有效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的同时,给调节、缓和双方关系留下了回旋余地,给双方回到政治解决的轨道上来留下了通道,把边界争端的消极影响尽可能地降低,以维护国家关系和地区稳定,维护实现国家发展所需要的和平环境,确保我们能够集中精力破解实现国家发展碰到的种种难题。边界争端,双方友好合作,很容易解决;一时间解决不了,双方都把发展国家关系摆在优先地位,也无伤大局。在这里,牢牢把握大局,正确地进行利益权衡,紧紧扣住根本利益、长远利益之所在,是至关重要的
http://www.csstoday.net/Item/24212.aspx
中国的对外策略是六十年不变,基本因循着历来的传统,就是我方争取政治主动,绝不轻易挑起双方关系恶化的局面。
处理便捷争端,要做到高度灵活主动,周总理可以为了把印度拉回谈判桌前而提出双方后撤20里摆脱接触。
双方要争取回到政治解决的通道,武力解决边界争端一直是我国认为的迫不得已之举。
而且当年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恰逢古巴导弹危机,全球出现激烈的对抗局面。
中国恰逢其时,在印度一再挑衅之下,选择合适的时机,在排除各方干预和支持的情况下发动战役反击。

如今之局势,伊朗核弹危机再次把全球拉入激烈对抗的局面。各国就领土争端问题再次互相进行对抗升级。
这也是为什么有美国学者认为再次想起古巴导弹危机的当年局势。
现在要做的是积极进行军事斗争准备,积极推动政治对话和平解决。
静待局势的演变和发展,这就是时机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