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党公开文件》和服:变革与保存 [转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22:13:35
难得MOP上也有这样的帖子 MOP上有关日本的论争太多了,有部分人见日本则辱之,有小撮人见辱日本者则复辱之,如此因果循环,永无尽日,而日本这个国家到底如何却被模糊不清了。所以,我把自己掌握的一些常识、一些观点放下来,以抛砖引玉,大家做一个实在的研究。 火星党中央党校披露学习材料,现在请看我们的猫扑日本论(1) 和服:变革与保存。 ——简明日本对外交往史 一、给874一个理由 我们当中许多人见到“日本”这两个字就不爽,乃至将874的冲动推及有关一切事物,比如我们现今所称的和服。倭人自号大和,所以日语中有“和风”、“和绘”等若干名词,确确实实指日本风格诸物,就连传统空手道四大流派之“和道流”指的也是已经加入日本本土流传已久的柔术的中国冲绳武术。然而作为常识的事实是,所谓“和服”的日语汉字表达却是“着物(KIMONO)”,字面上一目了然的意思是“穿着之物”即衣服,并没有本土制造的意味。那我们为什么还要874呢? 其实和服最接近我们中华所称道的“汉唐衣冠”。大化改新之后的倭人惟上国是尚,代表先进文明的天朝制度在未开化的日本成就了时髦,上至公卿贵族,下至黔首黎民,举国都是“哈中族”,所谓“和服”就是这样炼成的——并一直保存至今。只是后世从满清服饰,古风不存,再见到故国衣冠的时候,反而重新发明术语,用类似“洋装”一样的造词法将这种服饰命名“和服”。 在这个方面,从中国的方面是“文化的遗失”,从日本的方面则可称为“文化的保留”。此种在本土丢失的中国文化何以在日本得到保留呢?这就不得不让我们想起“岛国根性”这个词语。 二、岛国根性与岛国性史 日本是一个岛国,其14万平方公里左右的土地对于世界,或者说对于大陆实在是太小了,小得本身难以发生大规模的文化变动,而且依古代标准距离大陆有“地界万涛”的相当之远,所以在1847年的黑船来航以前能够避免造就大规模的文化变动的外来入侵。岛国的封闭性使其就象西方征服之前的印加帝国和玛雅文明一样只能缓慢的发展,在科学成为科学之前,一般的文化变异的几率大概和物种变化差不多。 对比而言,中国虽然东南有大海,西南有高原和喜玛拉亚山脉作为隔绝外界的屏障保护了中华文化的独特性,然而西北却有水草肥美的通道达于西亚外部世界而不至于保守,据称商人“通过间接途径掌握了中东人冶铸青铜和制造战车的技能,然后利用这些技术带来的军事优势侵入华北,征服了当地尚处于新炻器时代的农业村社”,尔后又是西北的秦军队经常对西方蛮族作战而成为“最早采用钢铁武器取代青铜武器、用骑兵取代战车的中国人”。这样,中国始终在与外国保持接触中坚持“拿来主义”,从对外交流与对外战争获得好处而激励本土的进步。并且,中国是如此的庞大乃至自身就有相当多的地区碰撞而激荡出智慧从而保持足够的创造力。 所以直到6世纪中国已经是一个屡经兴衰废替的发达国家,而日本依然是诸部族混杂的以太阳女神(天照大神)为首的发展中国家,甚至不能称为国家,只是一个作为首领的天照大神家系只能居于各族中间当一个和事佬的无政府地区部落联合,作为中华文化圈边缘的分子,直到他们在朝鲜获得一块飞地“壬那”才加强与天朝的往来。 在他们在这块飞地于668年被中国人赶走的22年前,即646年才以“巨大的变化”为名义开始所谓的大化改新。在外来的刺激下,这场以赶超中国为目的的改革运动包括土地国有、迁都奈良、建立政府和法律等一系列的中央集权制度。这种行政模式在日本维持到12世纪,最后在地方军事集团的压力下瓦解。 13世纪来到的国际压力就是忽必烈两次征日,倭史称之为“元寇来袭”,虽然忽必烈的将军范文虎的军事进攻在恶劣的天气下惜遭失败,可是也让刚刚稳定运转的镰仓武人幕府破产——首领北条氏无法给他的战士以补偿,更没有战利品——处于恐慌中的日本的战备状态一直持续到14世纪。于是先后有了皇族的分裂、天皇对武人的反扑,以及佛教势力的坐大,和两个天皇并存的南北朝、足利氏武人集团兴起等多米诺效应。 这个时候,在东亚国际交流上也热闹起来。在中日之间商业愈发发达的背景下,一方面是倭寇对大陆的骚扰,一方面是幕府将军足利义满向投降中国,获得“日本国王”称号而成为明朝的臣子。1467年应仁战争促成足利幕府解体而至于1568年这段时间是100年的战国,丰臣氏一度掌握霸权,跨海欲平朝鲜而图中原,被中国军队败于朝鲜,丰臣秀吉抑郁身亡。这是倭人第一次向天朝的权威挑战,这次失败的挑战促使丰臣氏的臣下德川家康的兴起,他很明智的不将自己的部队送到大陆去送死而保存了实力。 德川氏最终建德川幕府,厉行锁国政策。在战国时期渗入日本的基督教逐渐发展,荷兰带来的西方科学在日本成为一门实用学问即“兰学”,西方传入的火绳枪更是战场上的利器。为了保持权力、思想和对外贸易的垄断,彻底清除外来影响,江户的德川幕府先后颁布改宗令和锁国令,1640年一个葡萄牙外交使团来到日本,结果其首脑被处以死刑。 这样,日本的对外交流几乎完全停滞下来,结果是整个社会进步也停滞下来,无法吸收同时代正在西方兴起的各种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所产生的飞跃性的革命成果。同时期,清朝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只有沿海一带出现雇佣商业的较大发展。无独有偶,在二战后的东方阵营里,由于各种新锁国主义,引起了将近半个世界的社会停止不前,相反的例子则是中国在上个世纪末叶采取的改革开放国策,促进了部分国力的巨幅提升。 三、刺激与呻吟 一个民族、一个社会、一个文明,其自我保存和发展,很大程度受到别种民族、别种社会、别种文明的影响。外来的影响对本体是利是弊,关键在于社会如何应对。大化改新之前日本第一次感受外界压力,于是采取学习的赶超型社会战略。日本迅速用大陆上的先进文化改造自己。一方面造就了新的社会前景,另一方面,这种短暂的、靠所谓精英带动的变革与落后的日本社会存在拉开巨大差异,最终被大陆文化同化的公家,即贵族,被武人打倒而没落。所谓武人,其本性就是农民,日本封闭的环境,让典型的日本人的视野从来没有超过一个农民的思想范畴。而农民性,则是日本的国民性。日本没有产生真正的完全的贵族集团、也没有文人集团、和官僚集团。全部的日本历史就是一部争夺土地与权力的农民史。 农民出身的武士集团打倒有知识的公家之后,如何处理对外事务对他们而言就是一件棘手的事情。一旦面临外来压力,如元军对日本的进攻,则产生了巨大的社会紧张,这种错误的社会应对,后果就是新的农民武士利用社会紧张产生的疲劳取代旧的农民武士,产生政权不断更替。其后的武士集团则轻率地对大陆的压力做出军事回击的反应而遭到挫败,如丰臣秀吉之流。在恐慌、冒进政策破产之后,日本人则采取了投降策略,在名义上臣服大陆,反而从交流,特别是贸易交流上获得不少好处。 随后在西欧产生的近代资本主义国家积极的向全球拓张势力,最后抵达日本,有了所谓的兰风东渐。以荷兰为代表的西方势力带来的近代科学技术,也带来的基督教。这两种可以改变日本社会存在的事物,在武士集团来看只是权宜可以利用一下的工具,却会造成长远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上的大变动,这种外界刺激,只在战国时代得到发挥的机会,一旦武人集团重新统一日本,立刻做出消除外来刺激、封闭本土的反应,失去了上升到新的社会阶段的历史机会。 锁国政策最大程度了消除外界影响,日本社会渐次失去了活力,渐渐从内部开始腐臭。歌舞升平的江户时代也是危机四伏的江户时代,一直延续到1847佩里来航的黑船事件,随后由保王攘夷运动引发1868年的明治维新。 但是,古代日本对外交往的历史,在1641年即已结束。 随便写写,如果喜欢的话,请点击支持火星帝国猫扑出版社: …………大家庭历元年,潜入地球的火星人:野野村·沃而夫冈·史强 在猥琐男崇拜主义之下,写作此文。 据后世记载,其创作源于此句咒语:“永远的萎缩男大神啊~~~请赐予大地以果实吧” [em10]难得MOP上也有这样的帖子 MOP上有关日本的论争太多了,有部分人见日本则辱之,有小撮人见辱日本者则复辱之,如此因果循环,永无尽日,而日本这个国家到底如何却被模糊不清了。所以,我把自己掌握的一些常识、一些观点放下来,以抛砖引玉,大家做一个实在的研究。 火星党中央党校披露学习材料,现在请看我们的猫扑日本论(1) 和服:变革与保存。 ——简明日本对外交往史 一、给874一个理由 我们当中许多人见到“日本”这两个字就不爽,乃至将874的冲动推及有关一切事物,比如我们现今所称的和服。倭人自号大和,所以日语中有“和风”、“和绘”等若干名词,确确实实指日本风格诸物,就连传统空手道四大流派之“和道流”指的也是已经加入日本本土流传已久的柔术的中国冲绳武术。然而作为常识的事实是,所谓“和服”的日语汉字表达却是“着物(KIMONO)”,字面上一目了然的意思是“穿着之物”即衣服,并没有本土制造的意味。那我们为什么还要874呢? 其实和服最接近我们中华所称道的“汉唐衣冠”。大化改新之后的倭人惟上国是尚,代表先进文明的天朝制度在未开化的日本成就了时髦,上至公卿贵族,下至黔首黎民,举国都是“哈中族”,所谓“和服”就是这样炼成的——并一直保存至今。只是后世从满清服饰,古风不存,再见到故国衣冠的时候,反而重新发明术语,用类似“洋装”一样的造词法将这种服饰命名“和服”。 在这个方面,从中国的方面是“文化的遗失”,从日本的方面则可称为“文化的保留”。此种在本土丢失的中国文化何以在日本得到保留呢?这就不得不让我们想起“岛国根性”这个词语。 二、岛国根性与岛国性史 日本是一个岛国,其14万平方公里左右的土地对于世界,或者说对于大陆实在是太小了,小得本身难以发生大规模的文化变动,而且依古代标准距离大陆有“地界万涛”的相当之远,所以在1847年的黑船来航以前能够避免造就大规模的文化变动的外来入侵。岛国的封闭性使其就象西方征服之前的印加帝国和玛雅文明一样只能缓慢的发展,在科学成为科学之前,一般的文化变异的几率大概和物种变化差不多。 对比而言,中国虽然东南有大海,西南有高原和喜玛拉亚山脉作为隔绝外界的屏障保护了中华文化的独特性,然而西北却有水草肥美的通道达于西亚外部世界而不至于保守,据称商人“通过间接途径掌握了中东人冶铸青铜和制造战车的技能,然后利用这些技术带来的军事优势侵入华北,征服了当地尚处于新炻器时代的农业村社”,尔后又是西北的秦军队经常对西方蛮族作战而成为“最早采用钢铁武器取代青铜武器、用骑兵取代战车的中国人”。这样,中国始终在与外国保持接触中坚持“拿来主义”,从对外交流与对外战争获得好处而激励本土的进步。并且,中国是如此的庞大乃至自身就有相当多的地区碰撞而激荡出智慧从而保持足够的创造力。 所以直到6世纪中国已经是一个屡经兴衰废替的发达国家,而日本依然是诸部族混杂的以太阳女神(天照大神)为首的发展中国家,甚至不能称为国家,只是一个作为首领的天照大神家系只能居于各族中间当一个和事佬的无政府地区部落联合,作为中华文化圈边缘的分子,直到他们在朝鲜获得一块飞地“壬那”才加强与天朝的往来。 在他们在这块飞地于668年被中国人赶走的22年前,即646年才以“巨大的变化”为名义开始所谓的大化改新。在外来的刺激下,这场以赶超中国为目的的改革运动包括土地国有、迁都奈良、建立政府和法律等一系列的中央集权制度。这种行政模式在日本维持到12世纪,最后在地方军事集团的压力下瓦解。 13世纪来到的国际压力就是忽必烈两次征日,倭史称之为“元寇来袭”,虽然忽必烈的将军范文虎的军事进攻在恶劣的天气下惜遭失败,可是也让刚刚稳定运转的镰仓武人幕府破产——首领北条氏无法给他的战士以补偿,更没有战利品——处于恐慌中的日本的战备状态一直持续到14世纪。于是先后有了皇族的分裂、天皇对武人的反扑,以及佛教势力的坐大,和两个天皇并存的南北朝、足利氏武人集团兴起等多米诺效应。 这个时候,在东亚国际交流上也热闹起来。在中日之间商业愈发发达的背景下,一方面是倭寇对大陆的骚扰,一方面是幕府将军足利义满向投降中国,获得“日本国王”称号而成为明朝的臣子。1467年应仁战争促成足利幕府解体而至于1568年这段时间是100年的战国,丰臣氏一度掌握霸权,跨海欲平朝鲜而图中原,被中国军队败于朝鲜,丰臣秀吉抑郁身亡。这是倭人第一次向天朝的权威挑战,这次失败的挑战促使丰臣氏的臣下德川家康的兴起,他很明智的不将自己的部队送到大陆去送死而保存了实力。 德川氏最终建德川幕府,厉行锁国政策。在战国时期渗入日本的基督教逐渐发展,荷兰带来的西方科学在日本成为一门实用学问即“兰学”,西方传入的火绳枪更是战场上的利器。为了保持权力、思想和对外贸易的垄断,彻底清除外来影响,江户的德川幕府先后颁布改宗令和锁国令,1640年一个葡萄牙外交使团来到日本,结果其首脑被处以死刑。 这样,日本的对外交流几乎完全停滞下来,结果是整个社会进步也停滞下来,无法吸收同时代正在西方兴起的各种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所产生的飞跃性的革命成果。同时期,清朝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只有沿海一带出现雇佣商业的较大发展。无独有偶,在二战后的东方阵营里,由于各种新锁国主义,引起了将近半个世界的社会停止不前,相反的例子则是中国在上个世纪末叶采取的改革开放国策,促进了部分国力的巨幅提升。 三、刺激与呻吟 一个民族、一个社会、一个文明,其自我保存和发展,很大程度受到别种民族、别种社会、别种文明的影响。外来的影响对本体是利是弊,关键在于社会如何应对。大化改新之前日本第一次感受外界压力,于是采取学习的赶超型社会战略。日本迅速用大陆上的先进文化改造自己。一方面造就了新的社会前景,另一方面,这种短暂的、靠所谓精英带动的变革与落后的日本社会存在拉开巨大差异,最终被大陆文化同化的公家,即贵族,被武人打倒而没落。所谓武人,其本性就是农民,日本封闭的环境,让典型的日本人的视野从来没有超过一个农民的思想范畴。而农民性,则是日本的国民性。日本没有产生真正的完全的贵族集团、也没有文人集团、和官僚集团。全部的日本历史就是一部争夺土地与权力的农民史。 农民出身的武士集团打倒有知识的公家之后,如何处理对外事务对他们而言就是一件棘手的事情。一旦面临外来压力,如元军对日本的进攻,则产生了巨大的社会紧张,这种错误的社会应对,后果就是新的农民武士利用社会紧张产生的疲劳取代旧的农民武士,产生政权不断更替。其后的武士集团则轻率地对大陆的压力做出军事回击的反应而遭到挫败,如丰臣秀吉之流。在恐慌、冒进政策破产之后,日本人则采取了投降策略,在名义上臣服大陆,反而从交流,特别是贸易交流上获得不少好处。 随后在西欧产生的近代资本主义国家积极的向全球拓张势力,最后抵达日本,有了所谓的兰风东渐。以荷兰为代表的西方势力带来的近代科学技术,也带来的基督教。这两种可以改变日本社会存在的事物,在武士集团来看只是权宜可以利用一下的工具,却会造成长远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上的大变动,这种外界刺激,只在战国时代得到发挥的机会,一旦武人集团重新统一日本,立刻做出消除外来刺激、封闭本土的反应,失去了上升到新的社会阶段的历史机会。 锁国政策最大程度了消除外界影响,日本社会渐次失去了活力,渐渐从内部开始腐臭。歌舞升平的江户时代也是危机四伏的江户时代,一直延续到1847佩里来航的黑船事件,随后由保王攘夷运动引发1868年的明治维新。 但是,古代日本对外交往的历史,在1641年即已结束。 随便写写,如果喜欢的话,请点击支持火星帝国猫扑出版社: …………大家庭历元年,潜入地球的火星人:野野村·沃而夫冈·史强 在猥琐男崇拜主义之下,写作此文。 据后世记载,其创作源于此句咒语:“永远的萎缩男大神啊~~~请赐予大地以果实吧” [em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