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何出不了TI?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0:29:35
http://laoyaoba.com/ss6/html/35/n-351135.html

订阅微信版集微网新闻速递
来源: EE Times - Taiwan   发布者:Joy Teng
热度21票   【共2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12年9月11日 00:21
中国有可能出现一个无论在规模、创造力和影响力方面,都能和德州仪器 ( TI )媲美的公司吗?

确实,今天的中国还没有办法培育出像TI这样的公司,而且,在可预见的未来机会仍然很低。

上周,在中国版《电子工程专辑》于深圳举办的中国无晶圆厂 (fables) CEO论坛暨颁奖活动中,六位来自中国本土无晶圆厂、EDA供应商和晶圆制造厂的高阶主管,以及清华大学教授针对此一主题进行了讨论。这些业界资深高阶主管们以惊人的坦率态度承认,要在中国培养出像TI这样的公司,还有非常长的一段路要走。

没错。中国正在迅速转换它在电子产业中所扮演的角色──从制造中心朝设计中心转移。由《电子工程专辑》进行的最新年度中国无晶圆厂查结果显示,中国当地晶片设计公司采用45nm或以下制程量产的数位IC年成率达33.3%。

这六位专家在讨论中点出了七大中国IC设计产业为何无法塑造出像TI这样规模公司的主要原因。

[点击图片可在新窗口打开]

1. 大多数中国晶片设计公司以“生存下去”为依归

Dioo Microcircuits Co. (上海) 有限公司总裁兼CEO Jeff Ju表示,“本地人都承受着巨大的生存压力。”中国本土无晶圆厂不仅没有自己的IP,而且还得从头开始做研发。就这一点而言,他们无法想像能有机会赶上像TI这样的大型企业。有时候,由于他们将所有力气都花在日复一日的例行工作上,因此“中国本土无晶圆厂甚至对于晶圆厂可提供的技术和IP也不甚熟悉,”Ju说。

2. 他们缺乏多产品线组合

仅有少数中国晶片设计公司拥有多条产品线。但有更多公司正忙于追寻他们认为的最热门的市场。而相反地,TI的营收来自许多种不同产品线,包括类比、嵌入式(微控制器)、无线业务等。

3. 他们不知道如何扩展规模

许多国际型公司都是以“并购和收购来形成更大企业规模,”但中国的晶片设计公司并非如此,北京清华大学教授魏少军卫说。他解释道,中国第一代小型无晶圆厂半导体公司的CEO相当“眷恋”他们成立的公司,他们很难与其他公司合并。“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4. 缺乏开放心胸

“与其他公司合并的基本原则,是彼此都要同意,” X'ian Semipower Electronic Technology公司CEO Luo Yi说。一般而言,中国的高阶主管不会以开放的心胸和其他公司就可能产生互惠互利的交易进行沟通。他表示,“除了华为,我没有看到还有多少中国的晶片设计公司能做到这一点。”

5. 他们还在找寻属于自己的细分市场

“要想打败TI,中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Chipone(深圳) CEO Zhang Jin fang说。对我们来说,重点是找到合适的细分市场,他表示。“要确定策略市场相当困难。”截至目前,中国无晶圆厂公司通常的状况是,他们会找到具有相同机会或类似的细分市场,而后,他们便展开价格战。

6. 预测往往失准

中国的无晶圆厂半导体公司对晶片市场的需求预测往往相当可怕。例如,中国的市场环境往往有利于将晶片倒卖到香港,因而让业界有着晶片短缺的印象。如此一来,产能过剩就是不可避免的结果了,而最终这又助长了价格竞争。

7. 他们“精神上”效法TI,但实际做到程度相当低

中国无晶圆厂半导体公司都渴望向TI学习,但是“TI有些特性,是中国公司学不来的,”X'ian 的Luo说。“TI为未来的产品开发挹注了极大规模的投资。”要中国的公司去预测未来五到十年的市场趋势并做出投资是极为困难的,他们也没有多余的资金可以做长期投资。如果你想拿一个未成形的市场说服他们投入开发,或是让他们拿出更多钱来投资,基本上都不大可能,

Luo预测,华为或许会成为中国的TI。但他也并未真的肯定。

[点击图片可在新窗口打开]
http://laoyaoba.com/ss6/html/35/n-351135.html

订阅微信版集微网新闻速递
来源: EE Times - Taiwan   发布者:Joy Teng
热度21票   【共2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12年9月11日 00:21
中国有可能出现一个无论在规模、创造力和影响力方面,都能和德州仪器 ( TI )媲美的公司吗?

确实,今天的中国还没有办法培育出像TI这样的公司,而且,在可预见的未来机会仍然很低。

上周,在中国版《电子工程专辑》于深圳举办的中国无晶圆厂 (fables) CEO论坛暨颁奖活动中,六位来自中国本土无晶圆厂、EDA供应商和晶圆制造厂的高阶主管,以及清华大学教授针对此一主题进行了讨论。这些业界资深高阶主管们以惊人的坦率态度承认,要在中国培养出像TI这样的公司,还有非常长的一段路要走。

没错。中国正在迅速转换它在电子产业中所扮演的角色──从制造中心朝设计中心转移。由《电子工程专辑》进行的最新年度中国无晶圆厂查结果显示,中国当地晶片设计公司采用45nm或以下制程量产的数位IC年成率达33.3%。

这六位专家在讨论中点出了七大中国IC设计产业为何无法塑造出像TI这样规模公司的主要原因。

[点击图片可在新窗口打开]

1. 大多数中国晶片设计公司以“生存下去”为依归

Dioo Microcircuits Co. (上海) 有限公司总裁兼CEO Jeff Ju表示,“本地人都承受着巨大的生存压力。”中国本土无晶圆厂不仅没有自己的IP,而且还得从头开始做研发。就这一点而言,他们无法想像能有机会赶上像TI这样的大型企业。有时候,由于他们将所有力气都花在日复一日的例行工作上,因此“中国本土无晶圆厂甚至对于晶圆厂可提供的技术和IP也不甚熟悉,”Ju说。

2. 他们缺乏多产品线组合

仅有少数中国晶片设计公司拥有多条产品线。但有更多公司正忙于追寻他们认为的最热门的市场。而相反地,TI的营收来自许多种不同产品线,包括类比、嵌入式(微控制器)、无线业务等。

3. 他们不知道如何扩展规模

许多国际型公司都是以“并购和收购来形成更大企业规模,”但中国的晶片设计公司并非如此,北京清华大学教授魏少军卫说。他解释道,中国第一代小型无晶圆厂半导体公司的CEO相当“眷恋”他们成立的公司,他们很难与其他公司合并。“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4. 缺乏开放心胸

“与其他公司合并的基本原则,是彼此都要同意,” X'ian Semipower Electronic Technology公司CEO Luo Yi说。一般而言,中国的高阶主管不会以开放的心胸和其他公司就可能产生互惠互利的交易进行沟通。他表示,“除了华为,我没有看到还有多少中国的晶片设计公司能做到这一点。”

5. 他们还在找寻属于自己的细分市场

“要想打败TI,中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Chipone(深圳) CEO Zhang Jin fang说。对我们来说,重点是找到合适的细分市场,他表示。“要确定策略市场相当困难。”截至目前,中国无晶圆厂公司通常的状况是,他们会找到具有相同机会或类似的细分市场,而后,他们便展开价格战。

6. 预测往往失准

中国的无晶圆厂半导体公司对晶片市场的需求预测往往相当可怕。例如,中国的市场环境往往有利于将晶片倒卖到香港,因而让业界有着晶片短缺的印象。如此一来,产能过剩就是不可避免的结果了,而最终这又助长了价格竞争。

7. 他们“精神上”效法TI,但实际做到程度相当低

中国无晶圆厂半导体公司都渴望向TI学习,但是“TI有些特性,是中国公司学不来的,”X'ian 的Luo说。“TI为未来的产品开发挹注了极大规模的投资。”要中国的公司去预测未来五到十年的市场趋势并做出投资是极为困难的,他们也没有多余的资金可以做长期投资。如果你想拿一个未成形的市场说服他们投入开发,或是让他们拿出更多钱来投资,基本上都不大可能,

Luo预测,华为或许会成为中国的TI。但他也并未真的肯定。

[点击图片可在新窗口打开]
中国ic太散 需要兼并重组过大规模 这样研发能力抵御风险能力加强
我觉得这篇讲法武断了, 基本上小公司一开始一定要作单一产品, 但前提你这个领域要很强! 台湾几家龙头IC设计公司一开始也是走单一领域, 做到那一领域的大厂, 才开始扩展到其他领域, 讲难听连一块饼你都吃不到大口只吃到屑屑, 还想去吃别块饼, 不是好高骛远吗? 结果不是远远吃别人吃剩的, 就是直接饿死. 要作擅长的很重要(前提要先了解市场和自身能力), 要嘛有能力吃下一大块, 或者是去吃别人没注意到的饼, 先整个吃下来.
     手机的光源感应芯片(几乎是智能手机必备)目前就两家业者有技术跟专利, 一家是美国苹果, 一家是台湾某家IC设计公司, 所以各家手机大厂要用到光感应, 除了苹果外, 都只能跟这家台湾厂商买, 包含三星这顶尖大厂, 因为那家跟苹果两家的专利墙其他业者根本绕不过去~~ 光源感应芯片是无法跟其他功能整合的,因为芯片本身是要直接能接触到光源, 只能用独立芯片, 且该业者本来就擅长光感科技, 这2点就是该公司当初投入大量心血研发的原因, 才有今日丰厚的成果, 这个产品具独特/需求不可取代/本身有相关技术, 而其他手机芯片却有随时面临被整合在同一芯片的危险.
日本为何出不了TI高通英伟达苹果?韩国为何出不了TI高通英伟达苹果?德国为何出不了TI高通英伟达苹果?英国为何出不了TI高通英伟达苹果?法国为何出不了TI高通英伟达苹果?俄罗斯为何出不了TI高通英伟达苹果?


毫无意义的伪命题,原因就1个,你的技术基础没有达到。
美国作为电子革命的、通信革命、互联网革命的发起者和最大受益者,其深厚的技术底蕴和积累,不是任何一个国家可以望其项背的,至少目前为止。
与30年前相比,这个优势虽然小了不少,但是仍然是其他国家望尘莫及的。

达到了,自然就有了。
这个问题的内容可以换成很多公司,比如苹果微软IBM通用电气。。。像楼上说的,基础产业和新技术开发不行
我们有山东德州仪器厂
TI在DSP领域可说是整个产业的先驱业者, 很多东西都是人家先鼓倒出来的, 其他业者跟进, 不用说核心专利一大堆, 模似电路, 很多关键专利都在TI手中, 在这块领域几十年的累计是很可怕的.(TI搞技术研发从来没停过)
确实,今天的中国还没有办法培育出像TI这样的公司,而且,在可预见的未来机会仍然很低。看到这我就知道后面不用看了
重复,编辑掉
我们有山东德州仪器厂
德州没有这样的厂子
wshlzb1986 发表于 2012-9-25 17:04
德州没有这样的厂子
倒是有个山东德州电子仪器厂
因为中国没有德克萨斯州,所以出不了德州仪器
因为中国没有德克萨斯州,所以出不了德州仪器
中国有德州市啊
中国为什么出不了苹果,为什么出不了IBM,为什么出不了微软,为什么出不了Intel,为什么出不了英伟达,为什么出不了辉瑞,为什么出不了宝洁,为什么出不了GE,为什么出不了GM,为什么出不了洛马,为什么出不了波音,.为什么出不了AUTODESK,为什么出不了Adobe,为什么出不了沃尔玛,落后的是全方位的,连一个做日化的宝洁中国都难抗衡呢...何况高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