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此次购岛事件的几点个人看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02:25:20


今天日本政府终于还是无视中国多次警告,强行将钓鱼岛国有化。这一举动将中日两国均逼到了战争冲突的边缘,可以说是72年中日联合声明发表以来最严重的事件。对于为何日本此时敢于将钓鱼岛收归国有,以及个人对这件事的一些联想思考,谈几点个人看法。
1.日本“赌国运”式的军事冒险传统
首先让时光倒流至公元7世纪和16世纪时的东亚。早在唐朝初年,尚还处于奴隶社会的倭国就介入朝鲜半岛高句丽、百济、新罗三国的战争中,并在朝鲜半岛获取了一块立足之地,并开始有挑战大唐的野心。结果,不知深浅的倭国在白村江之战中惨败给实力如日中天的大唐,由此认识到唐朝的先进和自己的落后,开始全面以中国为师。到了16世纪明朝中后期,结束战国分裂局面的日本看到大明ZF腐败无能,颇为轻视,以为入主中国的天赐良机到来,谁知明朝经过张居正改革后国力有所恢复,万历皇帝准确判断日本意图,果断出兵朝鲜支援其卫国战争。日本没料到瘦死的骆驼还是比马大,被中朝联军一顿猛揍又被赶回岛上,早期这两次较大规模的军事冒险都以失败而告终,但吃过两次亏的日本并没有就此吸取教训,它只不过舔舐受伤的伤口,恢复元气,耐心等待下一次机会。
到了19世纪末,这个机会终于来了。
1868年,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脱亚入欧”,开始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国力日渐强盛。当时的日本,正交叉进行两次工业革命,1888年,日本产业革命出现高潮,因此急需对外的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但日本作为一个岛国,国内本身就资源匮乏、市场狭小,加之国内封建残余势力的浓厚及社会转型期各种矛盾的尖锐,因此以天皇为首的日本统治集团急于从对外扩张中寻求出路。为此,1887年,日本政府制定了所谓“清国征讨策略”,逐渐演化为以侵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其第一步是攻占台湾,第二步是吞并朝鲜,第三步是进军满蒙,第四步是灭亡中国,第五步是征服亚洲,称霸世界,实现所谓的“八纮一宇”。而甲午中日战争就是日本实现“大陆政策”前两个步骤的重要环节。
实际上,当时中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并不比日本差,从经济上看,甲午战前日本的重工业还比较薄弱,轻工业中也只有纺织业比较发达。钢铁、煤、铜、煤油、机器制造的产量都比中国低得多。当时日本共有工业资本7000万元,银行资本9000万元,年进口额1.7亿元,年出口额9000万元,年财政收入8000万元,这些指标除了进口量与中国相当外,其它都低于中国,也就是说虽然日本的国力在不断增强,但跟大清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从军事上看,日本在甲午战前的一二十年里,竭全国之力提升军事实力,尤其重视海军建设,到1893年,拥有军舰55艘,排水量6.1万吨,与中国海军主力北洋舰队相当(中国还有广东、福建水师)。日本常备陆军22万人,总兵力不到中国的一半,武器装备也相差不大。很显然,中日军事力量对比,不像鸦片战争时大刀长矛对坚船利炮那样悬殊,有的方面如海陆军总量中国还略占优势。然而,日本狭隘的岛国属性:资源匮乏、土地有限、人口众多……决定了其具有对外扩张生存空间的强烈欲望。侵略并战胜中国,是近代日本的既定国策。早在1855年,日本的改革派政治家吉田松荫就主张:“一旦军舰大炮稍微充实,便当开拓虾夷。晓喻琉球,使之会同朝觐;责难朝鲜,使之纳币进贡;割南满之地,收台湾、吕宋之岛,占领整个中国,君临印度。”吉田的这一思想,对他的弟子,后来成为日本政要的伊藤博文(内阁总理大臣)、山县有朋(参议院议长)等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成为日本政治家的主流思想。明治维新初期,日本奠定了大陆政策,大臣田中义一在奏折中说:“明治大帝遗策是第一期征服台湾,第二期征服朝鲜,第三期征服满蒙,第四期征服支那,第五期征服世界。”如果说这些议论还是一个“蓝图”,到了1887年就非常具体了。日本政府制定了《清国征讨方略》,决定在1892年前完成对华作战的准备,进攻的方向是朝鲜、辽东半岛、山东半岛、澎湖列岛、台湾、舟山群岛。7年后,日本正是按照这个时间表和路线图发动侵略战争,并几乎达到了全部目的。 19世纪末20世纪初又是列强瓜分世界的高潮时期,日本在崛起的同时也面临着来自西方列强的巨大压力,如果日本稍有不慎,维新成果就可能毁于一旦,日本将再度沦为列强盘中的美食。所以,尽管当时日本的实力还没有超过中国,却迫不及待地扩张地盘,要和中国一较高下。在日本眼里,仅仅征服朝鲜、琉球、台湾,还远远不够其积累与列强争霸和生存发展的资本,必须打败并征服资源丰富、人口众多、土地(战略空间)广阔的中国,才有可能争取和列强平起平坐乃至反超。但当时日本和列强相比还很弱小,维新大佬伊藤博文尤其担心北方的俄国熊一步步蚕食中国东北、朝鲜,堵死日本的扩张通道,直接威胁到日本本土。在和中国争夺朝鲜控制权的甲午战争中,日本还要时时在意俄国的态度,尽量不得罪俄国熊。因此,对中国的战争日本倾注了举国之力,可以说不成功便成仁。这场规模巨大的赌博对日本的风险不言而喻,但在列强当道弱肉强食的19世纪末,后起小国日本要想生存扩张,这又是不得不冒的险,否则日本将和中国一样下场。
结果,日本赌赢了,中国惨败,割地并赔款白银2亿两。日本举国欢腾,民族自信心急剧膨胀,经济上则打了一剂强心针,尝到了甜头的日本由此积累起“赌国运”式的军事冒险传统,后来其发动日俄战争、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侵苏战争、太平洋战争无不受此遗毒影响。日本在这类游戏过程中一旦越玩越顺手,则如同打了鸡血的赌徒或因吸毒高度兴奋的瘾君子,越发欲罢不能。一旦手气变坏,越玩越差,则如同输红了眼的赌徒,越赌越大,把全部家当都当进去希望翻盘,结果却是输光了底裤,如果不是美国出于一己私利出手干预,日本早就分崩离析了。
但是岛国的赌博天性不是轻易就能改过来的,于是,2012年9月11日,新一轮的赌博又迎来了高潮。而这一次赌上国运要争夺的,是一堆看似不起眼,政治、战略价值和经济价值颇高的小岛和岛礁,日本称之为“尖阁群岛”的我国固有领土钓鱼列岛。如果中国政府虎头蛇尾,最终不了了之,则日本赌赢,中国政府失分丢人,可能会陷入内乱直至倒台。日本可能抓住机会咸鱼翻身,疯狂扩张军力,挣脱美国控制并重新成为东亚地区的老大。
2.小刀切香肠.退一步进两步的策略使然
二战失败后,美国占领日本本土,并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成功地阉割了日本,使得日本丧失了独立自主,只得听命于美国。即使在经济腾飞,一度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后,政治军事上却依然不得不为美国马首是瞻。70年代末到90年代以前,中日两国暂时搁置钓鱼岛争议,是因为两国面临一个共同的威胁——苏联,加之当时美国需要中国来遏制和共同对付苏联,日本是听命于美国的,自然也跟中国暂时和平友好,这段时期两国没出什么大问题,彼此国民感情也较为平稳,淡化了历史仇恨和争议。
在被养得足够肥大之后,美国毫不留情地对日本割肉剪毛,日本经济开始了漫长的衰退和不景气,命根子被美国捏得更紧了。而与此同时中国却不断发展壮大,感到失落的日本心态日益不平衡和扭曲化,并意识到中国崛起对它来说将意味着力量天平再次倒转。不甘心失落的日本开始加深日美同盟,并不断挑衅激怒中国,大力协助美国构建对华包围圈,到处煽风点火试图干扰和阻止中国崛起的进程。然而,中美毕竟经济上联系过于紧密,双方已经到了难以分割的地步,而且双方互有所求,不到万不得已美国不想和中国彻底搞僵,美国从来不希望日本对中国玩得太过火。日本受到美国的压抑和限制,和中国的实力差距又被逐渐拉大,它既不甘心就此沉沦,又害怕和中国过早摊牌。于是在钓鱼岛这个问题上采取了小刀切香肠、退一步进两步的策略,一旦中方反应强烈,其挑衅行为就稍为收敛;等到事态降温,中方降低关注时,又将挑衅进一步升级。日本中央和地方政府(东京都、冲绳县)虽然在钓鱼岛问题上意见和做法有分歧,但最终目标是一致的。其一个唱红脸,一个唱黑脸,双簧戏演得不亦乐乎。通过一次次试探和挑战中国政府的底线,以退为进、步步蚕食的策略,终于将钓鱼岛彻底吞并,还在国际上挣得了舆论支持,让世界各国误以为钓鱼岛就是日本领土。那么,它下一步就想看看中国在吞并完成后,还会有什么反应和动作。如果中国还是和以往一样强烈抗议和有限反制后,又淡化处理,以大局为重,大事化小乃至继续默认日本的实际占有。则日本会在表面克制和让步一下后,更认为中国软弱可欺,把步子迈入下一更危险的阶段——派兵驻岛、开发利用,完成长久霸占钓鱼列岛的最终目的。
3.政治选举的需要。这里我就不想说太多了,时间精力有限。内政经济外交上均无建树的情况下,野田内阁支持率已经下滑得很低了。为了在下台前最后一搏,争取一部分右翼势力和国民的支持,他也不得不打出购岛牌,为自己捞取政治资本。如果在这个当口上野田要是像菅直人一样优柔寡断、对中国软弱让步的话,必将立即被反对党拉下马来,他这个首相将非常窝囊地下台,而且背上国贼的骂名。而且石原等人地方购岛造势已经到这个份上了,中央政府再不表态,事情可能将向更难以预料的方向发展,野田索性政府出面将岛买下来,造成个既成事实,让反对势力统统闭嘴的同时,心情忐忑地关注中国方面下一步的动作。政党选举的一己之私,也是日本政府此时购岛的动机之一。
最后我想帮助大家回顾下5个月前发生的黄岩岛事件。2012年4月10日,12艘中国渔船在中国黄岩岛潟湖内正常作业时,被一艘菲律宾军舰干扰,菲军舰一度企图抓扣被其堵在潟湖内的中国渔民,所幸被赶来的中国两艘海监船阻止。随后,中国渔政310船赶往事发地黄岩岛海域维权,菲方亦派多艘舰船增援,双方持续对峙至今。我国对这个事件的处理,某种程度上可以看做是对后来购岛事件处理的一个预演和排练。
中国在这次事件中采用了所谓的“黄岩岛模式”,即在争端发生之后,政府大规模舆论造势,文攻武吓,有限经济制裁、地图划线、天气预报、拉帮孤立对手等多种手段和方式宣誓主权、打压弱小但不听话的周边邻国,几套组合拳下来让其屈服,默认我国实际控制争议地区的既成事实,等争议逐渐冷却平静之后,再完全占领。整个过程中武力始终只是辅助手段,经济打压和国际舆论造势、合纵连横、孤立对手才是主要手段。黄岩岛事件菲佣的下场大家也很清楚了,总之被搞得垂头丧气,美国像当时对待格鲁吉亚一样,没有给予菲佣实质性的支持,仅象征性地给了其几千万美元援助、挑了点军火库里的剩余旧家当为其打气。菲佣一系列拙劣的表演不但让国际社会耻笑,国际形象受损,经济受到打击,让中国圈地圈到了家门口,而且丝毫没能影响中国发展的大环境。东盟国家里除了两三个跟中国有领土争议的外,都不支持其诉求。东盟轮值主席国在东盟峰会上干脆将其关于南海问题的提案直接否决。
日本大概以为自己有美国这个铁杆盟友撑腰,美国是不会轻易放弃日本这个遏制中国的前进基地,况且自身经济和军事实力远远强于菲律宾,中国对菲律宾玩的那一套对日本不会起作用。然而中国政府从黄岩岛事件的胜利中增强了信心,意识到只要坚定决心,保持长期压力多管齐下,日本这样的岛国最终是吃不消的。更何况对付日本的方法,历史上已经有了很多宝贵经验,美国人、俄国人在这方面都是我们有益的“老师”,中国的综合实力超过日本已是不争的事实,我们完全有底气对日本打出组合拳,让其内脏出血。中国今天的头几招反制措施和黄岩岛事件发生时的路数似曾相识,(如官媒的口气,几乎和那时如出一辙)后面我们还会看到更多的政府公务船对峙冲突,更多军舰穿越日本海峡武力威慑以及东海实弹演练,有限的经济制裁(日本经济对中国市场的依赖要超过中国对日本的依赖)、赴日游大幅度减少、政府外交层级降低、双边文化经济交流活动中止暂停、两岸三地保钓船更多地闯入钓鱼岛海域、甚至大陆、台湾海巡船只有默契地对日本海保展开车轮战使其疲于奔命……以上都是我们过去已经采用过和将来很可能采用的手段。有人说这是ZF为了斯巴达而转移民众视线,采取的权宜之计,那也太低估大佬们的决心了。固然中国有各种贪腐、各种社会不满和内部矛盾、各种高官外逃……但是现在攘外和安内在同步进行,内部改革和外部博弈也在同步进行。当前形势决定了中国不可能先安内后攘外、先整理好内部问题再去外部博弈。外部博弈好了,打出一片有利局面,内部问题解决起来也会容易些,压力自然也小一些,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我们不能等到把内部问题搞好了再去对外博弈,那时就算内部整合好了,外部空间可能已经被挤压殆尽,伊朗这个重要节点丢掉,中东油源被美国完全控制,欧元被美国弄垮……那时我国再想争取有利的外部环境就非常困难了。还有人担心高层的大佬重政权甚于主权,担心像常凯申一样,打了抗战丢了政权,其实ZF要是不争主权,一样会丧失民心丢掉政权,只不过时间会拖得长一点而已。大佬和其智库考虑问题的方式和视角与我们不同,他们能接触到的咨询远比我们要直观,我们能想到的,他们就想不到?我们没想到的,他们也能想到。更何况现在中国对日本并非无牌可打,试想你一手好牌,又有决心和意志,干嘛不与对手博弈一番?大佬们也是有自尊的,不然早对日本点头哈腰低声下气了。可我们在国际场合看到的是反过来,日本首相经常对大BOSS客客气气,有时欲求见大BOSS而不得,甚至不惜抓住一切间隙机会堵着BOSS求交流。从博弈过程中的底气也能看出,日本人并没有大佬们什么把柄抓在手上,如果有的话还不早拿出来要挟了,可见大佬们绝非软弱无能、卖国求安的守成无能之辈。他们只是更有耐心,希望用亚洲的智慧和含蓄的方式,来解决此事。
再有,如果此时韩国和俄罗斯又来凑热闹,对日本趁火打劫,刺激和羞辱日本,那么日本可能会因严重的内外困境而不得不恢复理智,反思得失,回到谈判桌前平心静气地和邻国交流。以今天日本朝野之状况,非但不会被逼上军国主义道路,反而会更加老实。当然,如果日本的“政治精英”们真的错判了形势,误以为中国不敢也不会因钓鱼岛开战,一意孤行,继续冒险主义路线,那我国的大佬们也没得选择,就像官媒上说的那样,将奉陪到底,一切严重后果由日本政府承担,小规模火并冲突绝非不可能发生。未来几个月将会非常关键,我国的反制措施能否真的让日本“悬崖勒马”,让我们拭目以待。


今天日本政府终于还是无视中国多次警告,强行将钓鱼岛国有化。这一举动将中日两国均逼到了战争冲突的边缘,可以说是72年中日联合声明发表以来最严重的事件。对于为何日本此时敢于将钓鱼岛收归国有,以及个人对这件事的一些联想思考,谈几点个人看法。
1.日本“赌国运”式的军事冒险传统
首先让时光倒流至公元7世纪和16世纪时的东亚。早在唐朝初年,尚还处于奴隶社会的倭国就介入朝鲜半岛高句丽、百济、新罗三国的战争中,并在朝鲜半岛获取了一块立足之地,并开始有挑战大唐的野心。结果,不知深浅的倭国在白村江之战中惨败给实力如日中天的大唐,由此认识到唐朝的先进和自己的落后,开始全面以中国为师。到了16世纪明朝中后期,结束战国分裂局面的日本看到大明ZF腐败无能,颇为轻视,以为入主中国的天赐良机到来,谁知明朝经过张居正改革后国力有所恢复,万历皇帝准确判断日本意图,果断出兵朝鲜支援其卫国战争。日本没料到瘦死的骆驼还是比马大,被中朝联军一顿猛揍又被赶回岛上,早期这两次较大规模的军事冒险都以失败而告终,但吃过两次亏的日本并没有就此吸取教训,它只不过舔舐受伤的伤口,恢复元气,耐心等待下一次机会。
到了19世纪末,这个机会终于来了。
1868年,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脱亚入欧”,开始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国力日渐强盛。当时的日本,正交叉进行两次工业革命,1888年,日本产业革命出现高潮,因此急需对外的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但日本作为一个岛国,国内本身就资源匮乏、市场狭小,加之国内封建残余势力的浓厚及社会转型期各种矛盾的尖锐,因此以天皇为首的日本统治集团急于从对外扩张中寻求出路。为此,1887年,日本政府制定了所谓“清国征讨策略”,逐渐演化为以侵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其第一步是攻占台湾,第二步是吞并朝鲜,第三步是进军满蒙,第四步是灭亡中国,第五步是征服亚洲,称霸世界,实现所谓的“八纮一宇”。而甲午中日战争就是日本实现“大陆政策”前两个步骤的重要环节。
实际上,当时中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并不比日本差,从经济上看,甲午战前日本的重工业还比较薄弱,轻工业中也只有纺织业比较发达。钢铁、煤、铜、煤油、机器制造的产量都比中国低得多。当时日本共有工业资本7000万元,银行资本9000万元,年进口额1.7亿元,年出口额9000万元,年财政收入8000万元,这些指标除了进口量与中国相当外,其它都低于中国,也就是说虽然日本的国力在不断增强,但跟大清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从军事上看,日本在甲午战前的一二十年里,竭全国之力提升军事实力,尤其重视海军建设,到1893年,拥有军舰55艘,排水量6.1万吨,与中国海军主力北洋舰队相当(中国还有广东、福建水师)。日本常备陆军22万人,总兵力不到中国的一半,武器装备也相差不大。很显然,中日军事力量对比,不像鸦片战争时大刀长矛对坚船利炮那样悬殊,有的方面如海陆军总量中国还略占优势。然而,日本狭隘的岛国属性:资源匮乏、土地有限、人口众多……决定了其具有对外扩张生存空间的强烈欲望。侵略并战胜中国,是近代日本的既定国策。早在1855年,日本的改革派政治家吉田松荫就主张:“一旦军舰大炮稍微充实,便当开拓虾夷。晓喻琉球,使之会同朝觐;责难朝鲜,使之纳币进贡;割南满之地,收台湾、吕宋之岛,占领整个中国,君临印度。”吉田的这一思想,对他的弟子,后来成为日本政要的伊藤博文(内阁总理大臣)、山县有朋(参议院议长)等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成为日本政治家的主流思想。明治维新初期,日本奠定了大陆政策,大臣田中义一在奏折中说:“明治大帝遗策是第一期征服台湾,第二期征服朝鲜,第三期征服满蒙,第四期征服支那,第五期征服世界。”如果说这些议论还是一个“蓝图”,到了1887年就非常具体了。日本政府制定了《清国征讨方略》,决定在1892年前完成对华作战的准备,进攻的方向是朝鲜、辽东半岛、山东半岛、澎湖列岛、台湾、舟山群岛。7年后,日本正是按照这个时间表和路线图发动侵略战争,并几乎达到了全部目的。 19世纪末20世纪初又是列强瓜分世界的高潮时期,日本在崛起的同时也面临着来自西方列强的巨大压力,如果日本稍有不慎,维新成果就可能毁于一旦,日本将再度沦为列强盘中的美食。所以,尽管当时日本的实力还没有超过中国,却迫不及待地扩张地盘,要和中国一较高下。在日本眼里,仅仅征服朝鲜、琉球、台湾,还远远不够其积累与列强争霸和生存发展的资本,必须打败并征服资源丰富、人口众多、土地(战略空间)广阔的中国,才有可能争取和列强平起平坐乃至反超。但当时日本和列强相比还很弱小,维新大佬伊藤博文尤其担心北方的俄国熊一步步蚕食中国东北、朝鲜,堵死日本的扩张通道,直接威胁到日本本土。在和中国争夺朝鲜控制权的甲午战争中,日本还要时时在意俄国的态度,尽量不得罪俄国熊。因此,对中国的战争日本倾注了举国之力,可以说不成功便成仁。这场规模巨大的赌博对日本的风险不言而喻,但在列强当道弱肉强食的19世纪末,后起小国日本要想生存扩张,这又是不得不冒的险,否则日本将和中国一样下场。
结果,日本赌赢了,中国惨败,割地并赔款白银2亿两。日本举国欢腾,民族自信心急剧膨胀,经济上则打了一剂强心针,尝到了甜头的日本由此积累起“赌国运”式的军事冒险传统,后来其发动日俄战争、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侵苏战争、太平洋战争无不受此遗毒影响。日本在这类游戏过程中一旦越玩越顺手,则如同打了鸡血的赌徒或因吸毒高度兴奋的瘾君子,越发欲罢不能。一旦手气变坏,越玩越差,则如同输红了眼的赌徒,越赌越大,把全部家当都当进去希望翻盘,结果却是输光了底裤,如果不是美国出于一己私利出手干预,日本早就分崩离析了。
但是岛国的赌博天性不是轻易就能改过来的,于是,2012年9月11日,新一轮的赌博又迎来了高潮。而这一次赌上国运要争夺的,是一堆看似不起眼,政治、战略价值和经济价值颇高的小岛和岛礁,日本称之为“尖阁群岛”的我国固有领土钓鱼列岛。如果中国政府虎头蛇尾,最终不了了之,则日本赌赢,中国政府失分丢人,可能会陷入内乱直至倒台。日本可能抓住机会咸鱼翻身,疯狂扩张军力,挣脱美国控制并重新成为东亚地区的老大。
2.小刀切香肠.退一步进两步的策略使然
二战失败后,美国占领日本本土,并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成功地阉割了日本,使得日本丧失了独立自主,只得听命于美国。即使在经济腾飞,一度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后,政治军事上却依然不得不为美国马首是瞻。70年代末到90年代以前,中日两国暂时搁置钓鱼岛争议,是因为两国面临一个共同的威胁——苏联,加之当时美国需要中国来遏制和共同对付苏联,日本是听命于美国的,自然也跟中国暂时和平友好,这段时期两国没出什么大问题,彼此国民感情也较为平稳,淡化了历史仇恨和争议。
在被养得足够肥大之后,美国毫不留情地对日本割肉剪毛,日本经济开始了漫长的衰退和不景气,命根子被美国捏得更紧了。而与此同时中国却不断发展壮大,感到失落的日本心态日益不平衡和扭曲化,并意识到中国崛起对它来说将意味着力量天平再次倒转。不甘心失落的日本开始加深日美同盟,并不断挑衅激怒中国,大力协助美国构建对华包围圈,到处煽风点火试图干扰和阻止中国崛起的进程。然而,中美毕竟经济上联系过于紧密,双方已经到了难以分割的地步,而且双方互有所求,不到万不得已美国不想和中国彻底搞僵,美国从来不希望日本对中国玩得太过火。日本受到美国的压抑和限制,和中国的实力差距又被逐渐拉大,它既不甘心就此沉沦,又害怕和中国过早摊牌。于是在钓鱼岛这个问题上采取了小刀切香肠、退一步进两步的策略,一旦中方反应强烈,其挑衅行为就稍为收敛;等到事态降温,中方降低关注时,又将挑衅进一步升级。日本中央和地方政府(东京都、冲绳县)虽然在钓鱼岛问题上意见和做法有分歧,但最终目标是一致的。其一个唱红脸,一个唱黑脸,双簧戏演得不亦乐乎。通过一次次试探和挑战中国政府的底线,以退为进、步步蚕食的策略,终于将钓鱼岛彻底吞并,还在国际上挣得了舆论支持,让世界各国误以为钓鱼岛就是日本领土。那么,它下一步就想看看中国在吞并完成后,还会有什么反应和动作。如果中国还是和以往一样强烈抗议和有限反制后,又淡化处理,以大局为重,大事化小乃至继续默认日本的实际占有。则日本会在表面克制和让步一下后,更认为中国软弱可欺,把步子迈入下一更危险的阶段——派兵驻岛、开发利用,完成长久霸占钓鱼列岛的最终目的。
3.政治选举的需要。这里我就不想说太多了,时间精力有限。内政经济外交上均无建树的情况下,野田内阁支持率已经下滑得很低了。为了在下台前最后一搏,争取一部分右翼势力和国民的支持,他也不得不打出购岛牌,为自己捞取政治资本。如果在这个当口上野田要是像菅直人一样优柔寡断、对中国软弱让步的话,必将立即被反对党拉下马来,他这个首相将非常窝囊地下台,而且背上国贼的骂名。而且石原等人地方购岛造势已经到这个份上了,中央政府再不表态,事情可能将向更难以预料的方向发展,野田索性政府出面将岛买下来,造成个既成事实,让反对势力统统闭嘴的同时,心情忐忑地关注中国方面下一步的动作。政党选举的一己之私,也是日本政府此时购岛的动机之一。
最后我想帮助大家回顾下5个月前发生的黄岩岛事件。2012年4月10日,12艘中国渔船在中国黄岩岛潟湖内正常作业时,被一艘菲律宾军舰干扰,菲军舰一度企图抓扣被其堵在潟湖内的中国渔民,所幸被赶来的中国两艘海监船阻止。随后,中国渔政310船赶往事发地黄岩岛海域维权,菲方亦派多艘舰船增援,双方持续对峙至今。我国对这个事件的处理,某种程度上可以看做是对后来购岛事件处理的一个预演和排练。
中国在这次事件中采用了所谓的“黄岩岛模式”,即在争端发生之后,政府大规模舆论造势,文攻武吓,有限经济制裁、地图划线、天气预报、拉帮孤立对手等多种手段和方式宣誓主权、打压弱小但不听话的周边邻国,几套组合拳下来让其屈服,默认我国实际控制争议地区的既成事实,等争议逐渐冷却平静之后,再完全占领。整个过程中武力始终只是辅助手段,经济打压和国际舆论造势、合纵连横、孤立对手才是主要手段。黄岩岛事件菲佣的下场大家也很清楚了,总之被搞得垂头丧气,美国像当时对待格鲁吉亚一样,没有给予菲佣实质性的支持,仅象征性地给了其几千万美元援助、挑了点军火库里的剩余旧家当为其打气。菲佣一系列拙劣的表演不但让国际社会耻笑,国际形象受损,经济受到打击,让中国圈地圈到了家门口,而且丝毫没能影响中国发展的大环境。东盟国家里除了两三个跟中国有领土争议的外,都不支持其诉求。东盟轮值主席国在东盟峰会上干脆将其关于南海问题的提案直接否决。
日本大概以为自己有美国这个铁杆盟友撑腰,美国是不会轻易放弃日本这个遏制中国的前进基地,况且自身经济和军事实力远远强于菲律宾,中国对菲律宾玩的那一套对日本不会起作用。然而中国政府从黄岩岛事件的胜利中增强了信心,意识到只要坚定决心,保持长期压力多管齐下,日本这样的岛国最终是吃不消的。更何况对付日本的方法,历史上已经有了很多宝贵经验,美国人、俄国人在这方面都是我们有益的“老师”,中国的综合实力超过日本已是不争的事实,我们完全有底气对日本打出组合拳,让其内脏出血。中国今天的头几招反制措施和黄岩岛事件发生时的路数似曾相识,(如官媒的口气,几乎和那时如出一辙)后面我们还会看到更多的政府公务船对峙冲突,更多军舰穿越日本海峡武力威慑以及东海实弹演练,有限的经济制裁(日本经济对中国市场的依赖要超过中国对日本的依赖)、赴日游大幅度减少、政府外交层级降低、双边文化经济交流活动中止暂停、两岸三地保钓船更多地闯入钓鱼岛海域、甚至大陆、台湾海巡船只有默契地对日本海保展开车轮战使其疲于奔命……以上都是我们过去已经采用过和将来很可能采用的手段。有人说这是ZF为了斯巴达而转移民众视线,采取的权宜之计,那也太低估大佬们的决心了。固然中国有各种贪腐、各种社会不满和内部矛盾、各种高官外逃……但是现在攘外和安内在同步进行,内部改革和外部博弈也在同步进行。当前形势决定了中国不可能先安内后攘外、先整理好内部问题再去外部博弈。外部博弈好了,打出一片有利局面,内部问题解决起来也会容易些,压力自然也小一些,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我们不能等到把内部问题搞好了再去对外博弈,那时就算内部整合好了,外部空间可能已经被挤压殆尽,伊朗这个重要节点丢掉,中东油源被美国完全控制,欧元被美国弄垮……那时我国再想争取有利的外部环境就非常困难了。还有人担心高层的大佬重政权甚于主权,担心像常凯申一样,打了抗战丢了政权,其实ZF要是不争主权,一样会丧失民心丢掉政权,只不过时间会拖得长一点而已。大佬和其智库考虑问题的方式和视角与我们不同,他们能接触到的咨询远比我们要直观,我们能想到的,他们就想不到?我们没想到的,他们也能想到。更何况现在中国对日本并非无牌可打,试想你一手好牌,又有决心和意志,干嘛不与对手博弈一番?大佬们也是有自尊的,不然早对日本点头哈腰低声下气了。可我们在国际场合看到的是反过来,日本首相经常对大BOSS客客气气,有时欲求见大BOSS而不得,甚至不惜抓住一切间隙机会堵着BOSS求交流。从博弈过程中的底气也能看出,日本人并没有大佬们什么把柄抓在手上,如果有的话还不早拿出来要挟了,可见大佬们绝非软弱无能、卖国求安的守成无能之辈。他们只是更有耐心,希望用亚洲的智慧和含蓄的方式,来解决此事。
再有,如果此时韩国和俄罗斯又来凑热闹,对日本趁火打劫,刺激和羞辱日本,那么日本可能会因严重的内外困境而不得不恢复理智,反思得失,回到谈判桌前平心静气地和邻国交流。以今天日本朝野之状况,非但不会被逼上军国主义道路,反而会更加老实。当然,如果日本的“政治精英”们真的错判了形势,误以为中国不敢也不会因钓鱼岛开战,一意孤行,继续冒险主义路线,那我国的大佬们也没得选择,就像官媒上说的那样,将奉陪到底,一切严重后果由日本政府承担,小规模火并冲突绝非不可能发生。未来几个月将会非常关键,我国的反制措施能否真的让日本“悬崖勒马”,让我们拭目以待。
自己顶一下,不能沉
再顶一下,本文吸收了天涯国观xdesheng  “中国的战略(更新中)”一文里的部分观点,也有自己的认知和理解,大家支持一下
辛苦,LZ是很清醒的。在钓鱼岛上根本不用担心,虽想做得更解恨一点,但自己也得受损。不战而胜还是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