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兴瑞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的发言(摘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2 06:35:20
马兴瑞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的发言(摘要)

2012-07-12


   【据中国航天网2012年7月11日报道】

□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 马兴瑞

编者按:7月6日至7日,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在北京举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作为唯一一家国有企业的代表在会上作经验交流,集团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马兴瑞作了题为《面向国家需求实施自主创新战略 走中国特色的航天科技发展道路》的发言,介绍了集团公司承担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第二代卫星导航定位系统、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等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以及新一代运载火箭等国家重大航天工程,通过自主创新取得一系列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重要成就,探索实践出一条中国特色航天科技发展道路的经验。


本网特在此刊登发言内容,供大家交流学习。


值此我国天宫一号和神舟九号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圆满成功之际,党中央、国务院召开全国科技创新大会,我们倍感振奋。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承担了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第二代卫星导航定位系统、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等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以及新一代运载火箭等国家重大航天工程,通过自主创新取得了一系列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重要成就,探索实践了一条中国特色的航天科技发展道路。


一是始终坚持面向国家战略需求,着力抢占世界航天领域的战略制高点。


我们始终把满足国家战略需求作为根本任务,着力把握国际航天科技发展趋势,走出了一条投入少、发展快、效益高、具有中国特色的航天工程创新途径。在载人航天工程中,我们按照“三步走”的战略,突破了三舱结构飞船、高可靠运载火箭、载人返回、航天员出舱、空间交会对接等一批国际公认的技术难题,掌握了完整自主的载人航天能力,大幅提升了我国在航天领域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在探月工程中,我们通过系统集成和优化设计,提升了嫦娥二号的可靠性和任务拓展能力,在完成绕月探测主任务后,又开展了深空和小行星探测,使我国在深空探测领域跻身国际先进行列。


二是始终坚持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着力增强我国航天科技工业的整体实力。


我们将航天系统工程理念贯穿于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中,坚持以系统级研发中心和专业研发中心为核心,国家级实验室、工程中心为基础,与高校共建的合作创新平台为拓展,不断完善“系统集成创新为主导、专业技术创新为支撑、前沿领域创新为基础,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创新机制。同时,注重以此带动设计、制造、试验全流程的能力建设和科研生产组织模式创新,全力打造新一代空间飞行器、运载火箭、航天动力等科研生产试验基地。集团公司成立以来,共获得5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在申请的一万多件专利中,发明专利超过80%。去年我国实施了19次运载火箭发射,首次超过美国位居世界第二位,今年又创造了30天内5次发射将7颗卫星送入太空的新纪录。


三是始终坚持集成国内优势创新资源,着力带动我国相关科学领域的协同创新。


航天科技是一项复杂的大系统工程,具有多学科、多领域交叉融合的特点,我们特别注重发挥作为系统总体单位的牵引带动作用,凝聚国内各方面创新力量,大力推动与各参研单位的协同创新,带动各领域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实施载人航天工程为例,全国共有3000多家科研生产单位参与研制,涉及机械电子、化工材料、生物医学等诸多行业,在工程的带动下,不仅促进了空间科学、信息技术和工业技术的发展,同时也在生物医药、农业育种等领域取得了一大批创新成果。


四是始终坚持加强航天创新文化建设,着力培养造就我国航天事业年轻一代的创新型领军人才。


我们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进一步凝练了“以人为本、自主创新、开放合作、包容自励”的创新理念,通过设立航天功勋奖、创新奖、贡献奖等,努力营造激励创新的良好氛围。我们着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特别注重培养青年科技人才,充分发挥年轻人思想解放、对新技术敏感、不怕失败、勇于创新的精神,给予他们信任、赋予他们责任。目前,我们的型号正副总设计师、总指挥中,45岁以下的近55%;从航天人才队伍的整体年龄结构看,我国35岁以下的占到了50%,而美、俄分别是50岁和60岁以上的占了50%,正是因为凝聚和造就了一批年富力强、掌握现代科学技术、能打硬仗的年轻科技人才,我国航天事业发展才有了坚实基础和蓬勃活力。


HJT总书记指出:“我国航天事业取得的成就和经验表明,只有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把发展的基点放在自主创新上,才能真正掌握核心技术、抢占科技制高点、在世界高技术领域占有一席之地,才能牢牢把握发展的战略主动权,切实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坚决执行党和国家的战略部署,全力以赴完成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重大航天工程任务,为富国强军、建设创新型国家、把我国建设成为航天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http://www.dsti.net/Information/ViewPoint/59154马兴瑞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的发言(摘要)

2012-07-12


   【据中国航天网2012年7月11日报道】

□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 马兴瑞

编者按:7月6日至7日,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在北京举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作为唯一一家国有企业的代表在会上作经验交流,集团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马兴瑞作了题为《面向国家需求实施自主创新战略 走中国特色的航天科技发展道路》的发言,介绍了集团公司承担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第二代卫星导航定位系统、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等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以及新一代运载火箭等国家重大航天工程,通过自主创新取得一系列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重要成就,探索实践出一条中国特色航天科技发展道路的经验。


本网特在此刊登发言内容,供大家交流学习。


值此我国天宫一号和神舟九号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圆满成功之际,党中央、国务院召开全国科技创新大会,我们倍感振奋。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承担了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第二代卫星导航定位系统、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等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以及新一代运载火箭等国家重大航天工程,通过自主创新取得了一系列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重要成就,探索实践了一条中国特色的航天科技发展道路。


一是始终坚持面向国家战略需求,着力抢占世界航天领域的战略制高点。


我们始终把满足国家战略需求作为根本任务,着力把握国际航天科技发展趋势,走出了一条投入少、发展快、效益高、具有中国特色的航天工程创新途径。在载人航天工程中,我们按照“三步走”的战略,突破了三舱结构飞船、高可靠运载火箭、载人返回、航天员出舱、空间交会对接等一批国际公认的技术难题,掌握了完整自主的载人航天能力,大幅提升了我国在航天领域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在探月工程中,我们通过系统集成和优化设计,提升了嫦娥二号的可靠性和任务拓展能力,在完成绕月探测主任务后,又开展了深空和小行星探测,使我国在深空探测领域跻身国际先进行列。


二是始终坚持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着力增强我国航天科技工业的整体实力。


我们将航天系统工程理念贯穿于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中,坚持以系统级研发中心和专业研发中心为核心,国家级实验室、工程中心为基础,与高校共建的合作创新平台为拓展,不断完善“系统集成创新为主导、专业技术创新为支撑、前沿领域创新为基础,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创新机制。同时,注重以此带动设计、制造、试验全流程的能力建设和科研生产组织模式创新,全力打造新一代空间飞行器、运载火箭、航天动力等科研生产试验基地。集团公司成立以来,共获得5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在申请的一万多件专利中,发明专利超过80%。去年我国实施了19次运载火箭发射,首次超过美国位居世界第二位,今年又创造了30天内5次发射将7颗卫星送入太空的新纪录。


三是始终坚持集成国内优势创新资源,着力带动我国相关科学领域的协同创新。


航天科技是一项复杂的大系统工程,具有多学科、多领域交叉融合的特点,我们特别注重发挥作为系统总体单位的牵引带动作用,凝聚国内各方面创新力量,大力推动与各参研单位的协同创新,带动各领域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实施载人航天工程为例,全国共有3000多家科研生产单位参与研制,涉及机械电子、化工材料、生物医学等诸多行业,在工程的带动下,不仅促进了空间科学、信息技术和工业技术的发展,同时也在生物医药、农业育种等领域取得了一大批创新成果。


四是始终坚持加强航天创新文化建设,着力培养造就我国航天事业年轻一代的创新型领军人才。


我们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进一步凝练了“以人为本、自主创新、开放合作、包容自励”的创新理念,通过设立航天功勋奖、创新奖、贡献奖等,努力营造激励创新的良好氛围。我们着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特别注重培养青年科技人才,充分发挥年轻人思想解放、对新技术敏感、不怕失败、勇于创新的精神,给予他们信任、赋予他们责任。目前,我们的型号正副总设计师、总指挥中,45岁以下的近55%;从航天人才队伍的整体年龄结构看,我国35岁以下的占到了50%,而美、俄分别是50岁和60岁以上的占了50%,正是因为凝聚和造就了一批年富力强、掌握现代科学技术、能打硬仗的年轻科技人才,我国航天事业发展才有了坚实基础和蓬勃活力。


HJT总书记指出:“我国航天事业取得的成就和经验表明,只有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把发展的基点放在自主创新上,才能真正掌握核心技术、抢占科技制高点、在世界高技术领域占有一席之地,才能牢牢把握发展的战略主动权,切实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坚决执行党和国家的战略部署,全力以赴完成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重大航天工程任务,为富国强军、建设创新型国家、把我国建设成为航天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http://www.dsti.net/Information/ViewPoint/59154
全是回顾成绩,也没有展望下未来啊
网上的是摘要,摘掉了肉留下骨头
跟店里卖的排骨一样:肉越来越多。
这类八股文,应该再去掉85%的肉
密级内容不会在报纸上说的
乘胜追击 发表于 2012-7-14 15:54
全是回顾成绩,也没有展望下未来啊
他所提出的四点,就是对未来工作的展望啊。呵呵。
GNU 发表于 2012-7-17 12:23
他所提出的四点,就是对未来工作的展望啊。呵呵。
那四条里哪一句是对未来的展望?

乘胜追击 发表于 2012-7-17 13:37
那四条里哪一句是对未来的展望?


1. ...,着力抢占世界航天领域的战略制高点。
2. ...,着力增强我国航天科技工业的整体实力。
3. ...,着力带动我国相关科学领域的协同创新。
4. ...,着力培养造就我国航天事业年轻一代的创新型领军人才。
以上四条就是对未来的展望,思路很清晰,就看是不是能够贯彻始终。
不知道还有没有高人能够就以上四点再作补充,庶几使我国的航天事业发展战略止于至善。
这就是堂堂正正的阳谋,是需要广大航天事业战线的同志们矢志不渝,全力以赴,攻坚克难去夺取的。
道理就是这么浅显,真理就是这么简单。
乘胜追击 发表于 2012-7-17 13:37
那四条里哪一句是对未来的展望?


1. ...,着力抢占世界航天领域的战略制高点。
2. ...,着力增强我国航天科技工业的整体实力。
3. ...,着力带动我国相关科学领域的协同创新。
4. ...,着力培养造就我国航天事业年轻一代的创新型领军人才。
以上四条就是对未来的展望,思路很清晰,就看是不是能够贯彻始终。
不知道还有没有高人能够就以上四点再作补充,庶几使我国的航天事业发展战略止于至善。
这就是堂堂正正的阳谋,是需要广大航天事业战线的同志们矢志不渝,全力以赴,攻坚克难去夺取的。
道理就是这么浅显,真理就是这么简单。
GNU 发表于 2012-7-17 14:04
1. ...,着力抢占世界航天领域的战略制高点。
2. ...,着力增强我国航天科技工业的整体实力。
3. ..., ...
这是中国航天未来的战略路线,怎么是对未来的展望呢?对未来的展望应该是在20XX年实现什么什么目标、取得什么什么突破
乘胜追击 发表于 2012-7-17 14:09
这是中国航天未来的战略路线,怎么是对未来的展望呢?对未来的展望应该是在20XX年实现什么什么目标、取得 ...
你说的只是具体物化的目标,于整个战略规划体系而言,这些项目都是可以预见达成的。
类似地,在国家物质经济基础牢靠的条件下,精神文化基础也要相应发展,唇齿相依,骨肉相连,刚柔并济,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不可偏废。与此对应,在国家具备一定硬实力条件下,国家软实力发展脚步也要跟上。
GNU 发表于 2012-7-17 14:20
你说的只是具体物化的目标,于整个战略规划体系而言,这些项目都是可以预见达成的。
类似地,在国家物质 ...
这4点都是从现在就要着手做的,说什么也不是对外来的展望


这个就是对未来的需要完成的体系的期望。
现在不做,怎么实现未来的展望;没有实现未来的展望,如何更进一步提出更远的未来的展望?

这个就是对未来的需要完成的体系的期望。
现在不做,怎么实现未来的展望;没有实现未来的展望,如何更进一步提出更远的未来的展望?
GNU 发表于 2012-7-17 14:25
这个就是对未来的需要完成的体系的期望。
现在不做,怎么实现未来的展望;没有实现未来的展望,如何更进一 ...
你需要搞清楚手段和目标的区别,对未来的展望指的是目标
乘胜追击 发表于 2012-7-17 14:34
你需要搞清楚手段和目标的区别,对未来的展望指的是目标

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具体指体系和具体目标。
GNU 发表于 2012-7-17 14:35
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具体指体系和具体目标。

没听说过对未来的展望还包括路线、手段的,路线、手段是现在就能着手做的,还需要展望神马?


对未来展望就是始终坚持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创造、优化、拓展一个体系,在这个体系里面,物尽其用,人尽其才,能够以合适的成本,不断满足国家、人民提出的合理要求。这就是全国人民对航天人的期望,也是航天人对未来的展望。
而马兴瑞提出的以上四点,就是在目前阶段对未来航天事业的展望。

对未来展望就是始终坚持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创造、优化、拓展一个体系,在这个体系里面,物尽其用,人尽其才,能够以合适的成本,不断满足国家、人民提出的合理要求。这就是全国人民对航天人的期望,也是航天人对未来的展望。
而马兴瑞提出的以上四点,就是在目前阶段对未来航天事业的展望。

GNU 发表于 2012-7-17 14:51
对未来展望就是始终坚持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创造、优化、拓展一个体系,在这个体系里面,物尽其用,人尽其才 ...


你别再抬杠了,有意思么?道理我已经说得很清楚了,你要是非要混淆目的和手段的区别,我也没办法了,口水到此为止吧。
呵呵,没有具体目标的展望,你就继续“展望”吧
GNU 发表于 2012-7-17 14:51
对未来展望就是始终坚持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创造、优化、拓展一个体系,在这个体系里面,物尽其用,人尽其才 ...


你别再抬杠了,有意思么?道理我已经说得很清楚了,你要是非要混淆目的和手段的区别,我也没办法了,口水到此为止吧。
呵呵,没有具体目标的展望,你就继续“展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