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有意义的尝试——电影《一八九四•甲午大海战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8 20:04:17


  基本上是赶在公映的第一时间,自费购票看了一场电影《一八九四•甲午大海战》,观后感触良多,笔者不想简单的用“好”或者“坏”来评价本片,只想说,作为一部海战题材的影片,《一八九四•甲午大海战》的拍摄应该算是一次有意义的尝试。
  一、应该拍
  (一)历史地位
  史实中的甲午,中国战败,并留下了一纸耻辱的《马关条约》,这使得很多当下的国人,不愿意再提起甲午这段历史,更失去了把甲午影视化的意兴。虽然,不愿意提起并不意味着忘记,甚至于恰恰是因为记忆太清晰又太沉重、太痛苦,才不愿意提起。但是,中国近代史上,在满清无数次的战败中,在1100多项不平等条约中,何以甲午海战与《马关条约》,会让我们心痛至此沉重至此?这本身就值得我们认真对待——不但是记取,而且面对、正视,及至以各种形式,引发整个民族对“甲午”的探究与钻研。
  在《甲午》一片中,有一句话作为角色台词反复出现——“世界上每一次大海战,都将决定两个国家的命运”——这句台词无论是别处转借过来的,还是本片编导的原创,的的确确都足够的深刻与凝练。
  “甲午”,恰恰就是这样的一场大海战,甚至于这一场大海战,所决定的都不仅仅是作为交战双方的中日两国之后百多年的气运,更是对当时的世界格局,产生了深远并广泛的影响。反过来说,近代以来中国作为交战一方的其他海战,与甲午相比都难以称得上“大海战”,更没有对国家命运产生过如“甲午”这般的影响。
  从这个角度来说,甲午就应该被拍成电影,而且理所当然的是作为一个经典题材,被反复呈现!!

  (二)电影化
  从技术角度来说,甲午海战,也是非常适合电影化的制作,而且制作出来的电影产品可以是极具观赏性的。
  首先,是“甲午”的题材集中,适合于电影语言的表达——大东沟海战,前前后后持续时间是几个小时,选取重要的片段剪辑,正好可以放在几十分钟的电影镜头效果中,再加上封岛海战作为“预演”,以及从北洋水师建军到马关条约的签订作为背景交待,恰好就是一部电影的容量。
  更进一步的,是通过海战过程以及临近海战前后的,作为主要当事人的直接参战者与交战两国政府官员的言语交谈,就足可以把涉及到这次海战的主要背景交待清楚。换言之,即便电影是从北洋水师“幼年”的福建船政学堂拍起,对历史背景的交代,编导也不必着墨太多,只要拍好海战本身这个重头戏即可。
  其次,“甲午”及其前后的矛盾冲突尖锐集中,具有电影化的典型性——大到最宏观的中日两国的矛盾,并因此产生的东亚政治格局变化,以及对远在万里之外的当时欧洲列强国家的影响,小到每一个普普通通的交战双方水兵为争取胜利而进行的殊死较量,及至其内部心理活动的外化表现。每一个矛盾冲突都具有典型化的意义,而且因为这一场海战的触发而高度集中,这样尖锐集中的矛盾冲突,正适合于拍成电影。
  再次,“甲午”的史实情节本身就跌宕起伏,充满了戏剧性甚至偶然性——而今,即使是最严肃的对“甲午”进行研究的学者或爱好者,论及甲午的史实,都免不了常常会预设出各种各样的“如果”并为之慨叹不已。这样一段充满了戏剧性、偶然性的史实,改编成电影,必然是情节曲折扣人心弦的,能牢牢抓住观众心理,让观众“入戏”及至引发共鸣的。
  另外,“甲午”中的历史人物,大多性格鲜明甚至复杂,少部分人自身的经历都不乏传奇色彩——慈禧、光绪、李鸿章、丁汝昌、刘步蟾、邓世昌、琅威利、林泰增、叶祖圭、杨用霖、萨镇冰、马吉芬,明治天皇、伊藤博文、山县有朋、陆奥宗光、伊东佑亨、坪景航三、东乡平八郎……对“甲午”史实稍作了解之人,说起这一众“甲午”人物来,都可以娓娓道来的说上一大段他们的经历。能把这些人物拍进电影中,每一个角色都可以说是“典型人物”,都可以在观众那里留下深刻印象。即便是角色中的“正面人物”,其历史原型也不是“高、大、全”或者“伟、光、正”式的,那么电影中的角色就会更加复杂,观众会因为这些角色而对这部电影更加的印象深刻。
  由此,我们甚至可以说,“甲午”是中国最佳的海战电影题材!

  二、怎么拍
  (一)视角的选择
  前面已经提到,对于“甲午”的史实定位,是一场决定交战双方国家命运,并且对世界格局产生深远影响的大海战。那么这样的一场大海战,若拍成电影,最直观的入手方式,是宏大叙事,是拍摄一部战争史诗,是把所有人物放到事件中展现。而不是以塑造英雄个体为主,更不应该是牵强附会的儿女情长。
  当然,并不是说“甲午”的题材,不能拍以人物为主的电影,即便是宏大叙事的展现,也要有具体的角色去进行演绎。但是,要展现“甲午”决定国家命运乃至改变世界格局的本质,仅仅靠抓住一个或少数几个具体人物的描摹刻画,是远远不够的——展现“甲午”不同于其他历史事件的特质,及至展现“甲午”人物独特的时代风貌,唯有“事件大于人物”的手法。特别是在当前,还没有一个对甲午进行全景式再现的经典电影“范本”,在此前提下,拍摄一部战争史诗题材的“甲午”电影,还是编导们的最主要任务。

  (二)专业角度的期待视野
  “甲午”是一部大海战题材的电影——首先是个战争题材,而且是海战题材,其次是个历史大事件题材——对史实的考据并还原,对战争场面的展现,使得这部影片在“专业”方面,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历史、军事方面的专业性,对当前的中国电影来说,几乎是最遭诟病的
  术业有专攻,我们确实不能要求编导都是历史考据和军事研究方面的专家,但至少其制作出的电影产品,也不能是随便哪个对“甲午”有一定了解的军事爱好者都能有根有据的在专业性方面冷嘲热讽一番的。
  何为“专业”,简单的说:拍的“像”就是拍的“好”,至少,在拍的“好”的衡量标准中,拍的“像”应该是第一位的。那么“甲午”这个题材的电影,如何才能拍的“像”?
  “甲午”是一场大海战,交战双方以“舰队舰”、“炮对炮”的方式展开了殊死搏杀——参战军舰的具体形态,和舰只交战的影音特效就是拍的“像”的核心。那一场海战距今已有一百多年,无论交战双方,都没有哪一艘军舰还保存在当下,主要依靠实景拍摄已经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需要电脑制作特效。但是电脑特效的“建模”依然需要借助实体——以现有的技术手段,若是没有实体参照,只靠三围虚拟,其视觉效果只能是“动画片”——而且,实体的尺寸与运动特征越接近于原形体,那么特效的制作效果也就越“像”。对于那艘还沉在水下的“泰坦尼克”号,“福克斯”和“派拉蒙”两家公司联合拍摄其同名电影时,就制作了一个只是比历史原型“泰坦尼克”号小1/10的超级模型,而且本片的制作成本有相当一部分就是花在了这个大模型上面。
  “甲午”海战的交战双方,各出动了主力舰只12艘,总计24艘舰,海战中有突出表现者,至少包括7级10舰。也就是说,要做好电脑特效,需要制作不少于7艘的大比例军舰模型,至少是模型的主炮,要具有“开火”的能力,模型的动力和结构,可以承受一定程度水上机动和设置烟火特效炸点的能力。说得更直白点,就是要做出7艘“简易军舰”来——威海市制作的“定远”实体模型可以借用,剩下6艘“简易军舰”,都需要影片摄制组自行制作完成。
  显然,6艘排水量均在千吨以上的“简易军舰”,无论是从零开始,还是借用吨位类似的船体进行改建,其制作成本都会异常高昂——笔者个人粗估,这方面的成本不会低于5亿人民币!而且这还只是制作模型的成本,演员、编剧、摄制组的人员薪酬,电脑特效的合成,还有类其他特效制作,还需另计!
  即便不计其他,单论制作模型的5亿人民币意味着什么?其已经超出了当前中国电影行业领域的客观环境——没有哪一个国内的制片公司或赞助商具有如此大的单片拍摄财力,除非是申请政府专项拨款,而且这个题材的影片海外票房预期基本为零,也不会有哪一个海外的制片公司或赞助商能投资拍摄这部电影。进一步说,对国产电影来说,也不会有哪一部影片,单纯靠市场的认同程度,达到如此之高的票房,以期收回投资成本,除非是相关政府部门以行政手段让本片“霸占”院线的档期,还需要国有企事业单位作为一个活动来集体购票观影。

  三、现在拍出来的怎么样
  (一)是否拍的“像”
  现在看到的这部名为《一八九四•甲午大海战》的电影,曾有报道其投资约6000万人民币,但本片导演冯小宁又在一些场合对此予以否认,声称达不到那个数。实际观影过程中,笔者发现影片确实借助了威海市制作的“定远”实体模型,另外制作了多艘较大比例的军舰模型用于拍摄,当然,其距离1:1的实体尺寸还有较大差距。
  从实际的视觉效果来说,这样的“较大比例”模型在电影中的表现,确实要胜于小比例模型的,但至少有两处,依然让笔者明显感觉失真:其一,舰体在进行水上机动时,基于实际排水量和动力装置性能的明显差异,这种“较大比例”模型还是难以营造出实体军舰那种“劈波斩浪”的场面;其二,海战戏份中,使用广角镜头拍摄到了全舰的片段部分,当舰载火炮发射特别是主炮发射的场面时,模型上的炮塔会有明显的震动甚至于“跳动”,“玩具”式的感觉很明显。
  另外,在影片“长崎事件”的部分,北洋水师军舰到访长崎时,日本海军方面列队欢迎用的军舰背景,明显能看出是一艘后世中国人民海军已经退役的苏制6607型驱逐舰,而且这艘6607型驱逐舰的舰体,在影片中北洋水师战败“康济”舰黯然驶出刘公岛时,俨然又成了日本联合舰队的旗舰“松岛”号——日制“三景舰”之一的“松岛”和前苏联的6607型舰,两者不但建造年代相隔久远,吨位差别明显,而且外观更相去甚远。以6607来扮演日舰,而且一舰分饰两角,纵然是有经费限制方面的托词,也实在是有些不严肃了。
  总体来说,比照于前文笔者所提到的5亿元模型制作费用,《一八九四•甲午大海战》的剧组以不足6000万的全片投资,拍出片中的海战效果,已经是殊为不易并显难能可贵了。毕竟只有6000万的总投入,笔者认为还是应多一些宽容,少一些强求吧。

  (二)情节设置如何
  临近《甲午》一片公映时,就有“剧透”说本片基本可以视为电视剧《北洋水师》的电影版——笔者曾多次看过《北洋水师》这部剧,而且印象深刻,在看过《甲午》电影之后,认为“电视剧的电影版”一说也不为过。但是,前面笔者已经提到,拍“甲午”题材的电影,首选“宏大叙事”的视角与手法,而《北洋水师》的拍摄也采用了类似的视角与手法。本来就是相同的历史题材与背景,电视剧和电影的情节设置类似,也是正常的,若同题的影和剧差别很大,那反而就有问题了。
  而且,对于《一八九四•甲午大海战》这部电影来说,其情节构造的一些具体部分,还是不同于《北洋水师》电视剧的,而且在电影中确实很有力。
  例如,光绪皇帝的早餐是一个煮鸡蛋,但是这一个煮鸡蛋居然价值“十两银子”?!若是没有对历史的充分了解,恐怕任何一个观众都会觉得这段情节太匪夷所思了——比照慈禧太后为办自己的六十大寿而大肆挪用海军衙门经费者,光绪还是非常明确的支持满清海军建设的,却依然在吃着“十两银子”一个的鸡蛋???但是,这个情节确确实实是有历史原型的,而且确确实实就发生在满清的宫廷!其揭示的问题,就是那个封建末世朝廷的结构性腐败,这种结构性腐败发展到光绪所在的清季,用电影中李鸿章角色的台词来说,是“大清每年的银子有十分之一花在正道上,就很不错了”,而且为了“朝中有人好办事”,李中堂李大人居然只能对这种结构性腐败睁一眼闭一眼……
  而在日本一方呢,是“明治维新”以后,虽然社会制度变革带来了日本方面的发展,但是国家总体实力“基数”偏低,使得海军发展过程中,多次出现预算通不过的情况。对此,日本方面的解决办法,就是天皇拿出“内孥”来资助海军购舰,同时多次发动全国性的捐款运动。到“甲午”战事尾声,日本国库空虚,东京都发生“米骚动”的时候,天皇更是一天只吃一段饭,省出粮饷支援前方作战,以期尽快结束战争,赢得修养的喘息之机。
  “十两银子”的一个鸡蛋和一天只吃一顿饭——双方之间的态度与行动可谓高下立判。进一步说,日本在甲午年开战,实在是一种近乎疯狂的赌博行为,而赢得“甲午”之战,日本实在太侥幸。若是满清在战前对海军建设在稍微多用点心,可能不战就以军备竞赛把日本拖入经济崩溃的深渊,若是战争当中能主动一点,若是战争末期再多坚持一下,也很有可能让日本因为经济崩溃的危险而率先求和……历史固然不能假设,但是对电影来说,这样的情节设置确实会吸引观众并深深共鸣。
  再比如,通过日本方面的内阁高官以及与日本天皇的对话,展现了钓鱼岛被日本方面侵占的史实——对于我方来说,除了“自古以来……”的立场表述,确实也很有必要让跟多的人知道日方觊觎我钓鱼岛的历史渊源。说个最简单的,既然“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主权属性,那么为什么又会跟日本方面扯上关系?《甲午》一片用自己的方式对此进行了阐释,应该为这个情节设置大声喝彩!
  再比如,对甲午战后,李鸿章赴日本签订马关条约这一段的展现——目前已知的,由国内拍摄完成的与甲午相关的影视剧,似乎都没有关于这段史实的正面描述,以至于除了史学研究者与爱好者之外的很多人,充其量只知道《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却不知道条约签订的过程,更不知道条约的签订除了中方在战场上失利这一条之外,在很大程度上也跟日方破译了满清方面的电报密码有直接关联,对李鸿章遇刺受伤并由此让日方好一阵子紧张担心李鸿章回国这一段,更知之寥寥。在这方面,《甲午》一片堪称是影视剧中的“独家披露”了。
  又比如,影片中多次出现对整军、购舰进行决策的“朝堂”之戏——期间也不乏有大臣提出花几百万两银子养出一只北洋舰队却不能主动一战的质疑,而在日本那一边,虽然天皇和内阁对扩建海军的意见相当一致,但是在“长崎事件”的情节中,也出现了日本浪人质问日本海军中将伊东佑亨花那么多钱建海军是为了什么。笔者观感:把这些情节连缀起来,实质上就是关于海军的一个永恒命题“百年海军”,从1875年起到1888年,加上“交学费”的钱,前前后后花上千万两白银换来北洋水师成军,期间还派出船政学堂学生到先进的海军国家留学——如此高昂的金钱、人力、时间成本,到底够不够?历史事实给我们的答案是“不够”!要建设一支强大的足以捍卫国家海洋权益并且能对入侵之敌战而胜之的海军,就要有“百年”投入的勇气和毅力,而且不能是“磨洋工”一般的耗百年,而是实实在在不间断的人力物力投入!当然,在展现“甲午”题材历史影片中,不可能让李鸿章或者邓世昌张嘴说出“百年海军”这样的台词来,只能用情节的连缀去体现。在这方面,《甲午》一片也是值得肯定的。
  不过,就成本投入这个命题来说,在笔者看来,《甲午》一片在情节方面也存在一个明显的缺漏,就是对当时所谓“清流派”的展示或者说是揭露——历史上的实际情况是,首先对海军军费“开刀”的,还不是慈禧太后,而就是那些“清流”们,若没有“清流”这个历史奇葩明明不懂装懂却又“义正词严”的夸夸其谈,而只有慈禧的六十大寿,那么李鸿章、海军衙门、北洋水师等,日子可能还会好过点,至少不至于临出战了连足够的弹药基数都没有。《甲午》影片中,对清流几乎就没有什么正面描述,是应该算是情节设置中的一个败笔。

  (三)人物形象的塑造
  “甲午”前后的主要人物,无论是中方还是日方,大多都是广为人们所熟知的,至少是在电视剧《北洋水师》中出现过的。不过,对于电影《一八九四•甲午大海战》来说,其在人物塑造方面,有的人物是第一次走进观众的视野,有的是被展示出了更多的侧面,有的是进行了更明确的结构。
  例如,曾经也算是北洋水师重要将领的英国人琅威利——这个人物之前未曾出现在继往的与“甲午”有关的影视剧中,即使在《甲午》电影中,他的戏份也不多,但是典型性很强。那是在“长崎事件”中,琅威利力主对日方开火,被刘步蟾、丁汝昌所劝阻,这一段情节基本符合历史事实,特别是其中的一句台词“国与国关系中最有效的声音就是大炮的声音”,这句台词所揭示出的带有本质性的内容,直到今天依然具有相当的正确性与普遍意义,而且这句话在影片中被琅威利这样一个出身于当时海军第一强国的军人说出来,也非常符合人物的个性特征,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再比如,对于邓世昌这个大英雄角色的开掘——无论是青年时报考马尾船政学堂还是作为海军军官在国外接舰时,一口流利的英语,既符合人物原型的历史真实,也很好的展现出邓世昌不仅仅是个战场上的勇者,还是一位精于本职工作,进而钻研先进理论的智者。进一步说,“世界上每一次大海战,都会决定两个国家的命运”这句台词,正是多次由片中邓世昌角色讲出的,这就从更深的层次上,说明邓世昌不仅仅是一个合格的战将,更是当时那个年代先进中国人的一个杰出代表!
  另外,笔者在此也不能不提到刘步蟾“小妹”这个人物,这是个史实中本不存在的虚构人物,早些时候“小妹”出现在《北洋水师》电视剧里面的时候,笔者对这个角色就很不理解——本来不应该存在的女主角,只能让人自然而然的联想到中国影视剧中“戏不够爱来凑”甚至“多角恋爱”的“全行业性通病”,特别是在军事类相关题材影视剧中,这个“通病”更是遭到了广大军事爱好者与比较严肃观众的一致唾弃!
  但是,看完《一八九四•甲午大海战》全片,作为邓世昌红颜知己的“小妹”,哪怕是在幼年时代,基本上就没有跟邓世昌产生什么肢体接触,这样的人物关系,确实在表现出邓世昌一心从军报国不溺于儿女私情的性格特征同时,也衬托出邓世昌对家庭的忠贞不渝。而且,借助于“小妹”的台词来告诉观众,除了战场上的勇武,平时的邓世昌也是个不营私、敢直言、对军规纪律率先垂范、对民族国家命运富有使命感的人。“小妹”让英雄有了平凡的一面甚至温情的一面,但又不“滥情”。至少,编导对于这个虚构出来的女性人物的“度”,把握的还是比较好的。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电影《一八九四•甲午大海战》,至少应该算一次有意义的尝试——既然尝试,自然就不完美,甚至还会有很多瑕疵。那么,从“尝试”的角度来说,可以更加宽容的去看待这部影片,并多给这样的影片一些鼓励与支持。当然,宽容、鼓励、支持并不意味着溢美,以此尝试为起点,更期待在不远的将来,我们能够看到拍的更“像”拍的更好的“甲午”题材电影,并实现票房的丰收!


  基本上是赶在公映的第一时间,自费购票看了一场电影《一八九四•甲午大海战》,观后感触良多,笔者不想简单的用“好”或者“坏”来评价本片,只想说,作为一部海战题材的影片,《一八九四•甲午大海战》的拍摄应该算是一次有意义的尝试。
  一、应该拍
  (一)历史地位
  史实中的甲午,中国战败,并留下了一纸耻辱的《马关条约》,这使得很多当下的国人,不愿意再提起甲午这段历史,更失去了把甲午影视化的意兴。虽然,不愿意提起并不意味着忘记,甚至于恰恰是因为记忆太清晰又太沉重、太痛苦,才不愿意提起。但是,中国近代史上,在满清无数次的战败中,在1100多项不平等条约中,何以甲午海战与《马关条约》,会让我们心痛至此沉重至此?这本身就值得我们认真对待——不但是记取,而且面对、正视,及至以各种形式,引发整个民族对“甲午”的探究与钻研。
  在《甲午》一片中,有一句话作为角色台词反复出现——“世界上每一次大海战,都将决定两个国家的命运”——这句台词无论是别处转借过来的,还是本片编导的原创,的的确确都足够的深刻与凝练。
  “甲午”,恰恰就是这样的一场大海战,甚至于这一场大海战,所决定的都不仅仅是作为交战双方的中日两国之后百多年的气运,更是对当时的世界格局,产生了深远并广泛的影响。反过来说,近代以来中国作为交战一方的其他海战,与甲午相比都难以称得上“大海战”,更没有对国家命运产生过如“甲午”这般的影响。
  从这个角度来说,甲午就应该被拍成电影,而且理所当然的是作为一个经典题材,被反复呈现!!

  (二)电影化
  从技术角度来说,甲午海战,也是非常适合电影化的制作,而且制作出来的电影产品可以是极具观赏性的。
  首先,是“甲午”的题材集中,适合于电影语言的表达——大东沟海战,前前后后持续时间是几个小时,选取重要的片段剪辑,正好可以放在几十分钟的电影镜头效果中,再加上封岛海战作为“预演”,以及从北洋水师建军到马关条约的签订作为背景交待,恰好就是一部电影的容量。
  更进一步的,是通过海战过程以及临近海战前后的,作为主要当事人的直接参战者与交战两国政府官员的言语交谈,就足可以把涉及到这次海战的主要背景交待清楚。换言之,即便电影是从北洋水师“幼年”的福建船政学堂拍起,对历史背景的交代,编导也不必着墨太多,只要拍好海战本身这个重头戏即可。
  其次,“甲午”及其前后的矛盾冲突尖锐集中,具有电影化的典型性——大到最宏观的中日两国的矛盾,并因此产生的东亚政治格局变化,以及对远在万里之外的当时欧洲列强国家的影响,小到每一个普普通通的交战双方水兵为争取胜利而进行的殊死较量,及至其内部心理活动的外化表现。每一个矛盾冲突都具有典型化的意义,而且因为这一场海战的触发而高度集中,这样尖锐集中的矛盾冲突,正适合于拍成电影。
  再次,“甲午”的史实情节本身就跌宕起伏,充满了戏剧性甚至偶然性——而今,即使是最严肃的对“甲午”进行研究的学者或爱好者,论及甲午的史实,都免不了常常会预设出各种各样的“如果”并为之慨叹不已。这样一段充满了戏剧性、偶然性的史实,改编成电影,必然是情节曲折扣人心弦的,能牢牢抓住观众心理,让观众“入戏”及至引发共鸣的。
  另外,“甲午”中的历史人物,大多性格鲜明甚至复杂,少部分人自身的经历都不乏传奇色彩——慈禧、光绪、李鸿章、丁汝昌、刘步蟾、邓世昌、琅威利、林泰增、叶祖圭、杨用霖、萨镇冰、马吉芬,明治天皇、伊藤博文、山县有朋、陆奥宗光、伊东佑亨、坪景航三、东乡平八郎……对“甲午”史实稍作了解之人,说起这一众“甲午”人物来,都可以娓娓道来的说上一大段他们的经历。能把这些人物拍进电影中,每一个角色都可以说是“典型人物”,都可以在观众那里留下深刻印象。即便是角色中的“正面人物”,其历史原型也不是“高、大、全”或者“伟、光、正”式的,那么电影中的角色就会更加复杂,观众会因为这些角色而对这部电影更加的印象深刻。
  由此,我们甚至可以说,“甲午”是中国最佳的海战电影题材!

  二、怎么拍
  (一)视角的选择
  前面已经提到,对于“甲午”的史实定位,是一场决定交战双方国家命运,并且对世界格局产生深远影响的大海战。那么这样的一场大海战,若拍成电影,最直观的入手方式,是宏大叙事,是拍摄一部战争史诗,是把所有人物放到事件中展现。而不是以塑造英雄个体为主,更不应该是牵强附会的儿女情长。
  当然,并不是说“甲午”的题材,不能拍以人物为主的电影,即便是宏大叙事的展现,也要有具体的角色去进行演绎。但是,要展现“甲午”决定国家命运乃至改变世界格局的本质,仅仅靠抓住一个或少数几个具体人物的描摹刻画,是远远不够的——展现“甲午”不同于其他历史事件的特质,及至展现“甲午”人物独特的时代风貌,唯有“事件大于人物”的手法。特别是在当前,还没有一个对甲午进行全景式再现的经典电影“范本”,在此前提下,拍摄一部战争史诗题材的“甲午”电影,还是编导们的最主要任务。

  (二)专业角度的期待视野
  “甲午”是一部大海战题材的电影——首先是个战争题材,而且是海战题材,其次是个历史大事件题材——对史实的考据并还原,对战争场面的展现,使得这部影片在“专业”方面,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历史、军事方面的专业性,对当前的中国电影来说,几乎是最遭诟病的
  术业有专攻,我们确实不能要求编导都是历史考据和军事研究方面的专家,但至少其制作出的电影产品,也不能是随便哪个对“甲午”有一定了解的军事爱好者都能有根有据的在专业性方面冷嘲热讽一番的。
  何为“专业”,简单的说:拍的“像”就是拍的“好”,至少,在拍的“好”的衡量标准中,拍的“像”应该是第一位的。那么“甲午”这个题材的电影,如何才能拍的“像”?
  “甲午”是一场大海战,交战双方以“舰队舰”、“炮对炮”的方式展开了殊死搏杀——参战军舰的具体形态,和舰只交战的影音特效就是拍的“像”的核心。那一场海战距今已有一百多年,无论交战双方,都没有哪一艘军舰还保存在当下,主要依靠实景拍摄已经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需要电脑制作特效。但是电脑特效的“建模”依然需要借助实体——以现有的技术手段,若是没有实体参照,只靠三围虚拟,其视觉效果只能是“动画片”——而且,实体的尺寸与运动特征越接近于原形体,那么特效的制作效果也就越“像”。对于那艘还沉在水下的“泰坦尼克”号,“福克斯”和“派拉蒙”两家公司联合拍摄其同名电影时,就制作了一个只是比历史原型“泰坦尼克”号小1/10的超级模型,而且本片的制作成本有相当一部分就是花在了这个大模型上面。
  “甲午”海战的交战双方,各出动了主力舰只12艘,总计24艘舰,海战中有突出表现者,至少包括7级10舰。也就是说,要做好电脑特效,需要制作不少于7艘的大比例军舰模型,至少是模型的主炮,要具有“开火”的能力,模型的动力和结构,可以承受一定程度水上机动和设置烟火特效炸点的能力。说得更直白点,就是要做出7艘“简易军舰”来——威海市制作的“定远”实体模型可以借用,剩下6艘“简易军舰”,都需要影片摄制组自行制作完成。
  显然,6艘排水量均在千吨以上的“简易军舰”,无论是从零开始,还是借用吨位类似的船体进行改建,其制作成本都会异常高昂——笔者个人粗估,这方面的成本不会低于5亿人民币!而且这还只是制作模型的成本,演员、编剧、摄制组的人员薪酬,电脑特效的合成,还有类其他特效制作,还需另计!
  即便不计其他,单论制作模型的5亿人民币意味着什么?其已经超出了当前中国电影行业领域的客观环境——没有哪一个国内的制片公司或赞助商具有如此大的单片拍摄财力,除非是申请政府专项拨款,而且这个题材的影片海外票房预期基本为零,也不会有哪一个海外的制片公司或赞助商能投资拍摄这部电影。进一步说,对国产电影来说,也不会有哪一部影片,单纯靠市场的认同程度,达到如此之高的票房,以期收回投资成本,除非是相关政府部门以行政手段让本片“霸占”院线的档期,还需要国有企事业单位作为一个活动来集体购票观影。

  三、现在拍出来的怎么样
  (一)是否拍的“像”
  现在看到的这部名为《一八九四•甲午大海战》的电影,曾有报道其投资约6000万人民币,但本片导演冯小宁又在一些场合对此予以否认,声称达不到那个数。实际观影过程中,笔者发现影片确实借助了威海市制作的“定远”实体模型,另外制作了多艘较大比例的军舰模型用于拍摄,当然,其距离1:1的实体尺寸还有较大差距。
  从实际的视觉效果来说,这样的“较大比例”模型在电影中的表现,确实要胜于小比例模型的,但至少有两处,依然让笔者明显感觉失真:其一,舰体在进行水上机动时,基于实际排水量和动力装置性能的明显差异,这种“较大比例”模型还是难以营造出实体军舰那种“劈波斩浪”的场面;其二,海战戏份中,使用广角镜头拍摄到了全舰的片段部分,当舰载火炮发射特别是主炮发射的场面时,模型上的炮塔会有明显的震动甚至于“跳动”,“玩具”式的感觉很明显。
  另外,在影片“长崎事件”的部分,北洋水师军舰到访长崎时,日本海军方面列队欢迎用的军舰背景,明显能看出是一艘后世中国人民海军已经退役的苏制6607型驱逐舰,而且这艘6607型驱逐舰的舰体,在影片中北洋水师战败“康济”舰黯然驶出刘公岛时,俨然又成了日本联合舰队的旗舰“松岛”号——日制“三景舰”之一的“松岛”和前苏联的6607型舰,两者不但建造年代相隔久远,吨位差别明显,而且外观更相去甚远。以6607来扮演日舰,而且一舰分饰两角,纵然是有经费限制方面的托词,也实在是有些不严肃了。
  总体来说,比照于前文笔者所提到的5亿元模型制作费用,《一八九四•甲午大海战》的剧组以不足6000万的全片投资,拍出片中的海战效果,已经是殊为不易并显难能可贵了。毕竟只有6000万的总投入,笔者认为还是应多一些宽容,少一些强求吧。

  (二)情节设置如何
  临近《甲午》一片公映时,就有“剧透”说本片基本可以视为电视剧《北洋水师》的电影版——笔者曾多次看过《北洋水师》这部剧,而且印象深刻,在看过《甲午》电影之后,认为“电视剧的电影版”一说也不为过。但是,前面笔者已经提到,拍“甲午”题材的电影,首选“宏大叙事”的视角与手法,而《北洋水师》的拍摄也采用了类似的视角与手法。本来就是相同的历史题材与背景,电视剧和电影的情节设置类似,也是正常的,若同题的影和剧差别很大,那反而就有问题了。
  而且,对于《一八九四•甲午大海战》这部电影来说,其情节构造的一些具体部分,还是不同于《北洋水师》电视剧的,而且在电影中确实很有力。
  例如,光绪皇帝的早餐是一个煮鸡蛋,但是这一个煮鸡蛋居然价值“十两银子”?!若是没有对历史的充分了解,恐怕任何一个观众都会觉得这段情节太匪夷所思了——比照慈禧太后为办自己的六十大寿而大肆挪用海军衙门经费者,光绪还是非常明确的支持满清海军建设的,却依然在吃着“十两银子”一个的鸡蛋???但是,这个情节确确实实是有历史原型的,而且确确实实就发生在满清的宫廷!其揭示的问题,就是那个封建末世朝廷的结构性腐败,这种结构性腐败发展到光绪所在的清季,用电影中李鸿章角色的台词来说,是“大清每年的银子有十分之一花在正道上,就很不错了”,而且为了“朝中有人好办事”,李中堂李大人居然只能对这种结构性腐败睁一眼闭一眼……
  而在日本一方呢,是“明治维新”以后,虽然社会制度变革带来了日本方面的发展,但是国家总体实力“基数”偏低,使得海军发展过程中,多次出现预算通不过的情况。对此,日本方面的解决办法,就是天皇拿出“内孥”来资助海军购舰,同时多次发动全国性的捐款运动。到“甲午”战事尾声,日本国库空虚,东京都发生“米骚动”的时候,天皇更是一天只吃一段饭,省出粮饷支援前方作战,以期尽快结束战争,赢得修养的喘息之机。
  “十两银子”的一个鸡蛋和一天只吃一顿饭——双方之间的态度与行动可谓高下立判。进一步说,日本在甲午年开战,实在是一种近乎疯狂的赌博行为,而赢得“甲午”之战,日本实在太侥幸。若是满清在战前对海军建设在稍微多用点心,可能不战就以军备竞赛把日本拖入经济崩溃的深渊,若是战争当中能主动一点,若是战争末期再多坚持一下,也很有可能让日本因为经济崩溃的危险而率先求和……历史固然不能假设,但是对电影来说,这样的情节设置确实会吸引观众并深深共鸣。
  再比如,通过日本方面的内阁高官以及与日本天皇的对话,展现了钓鱼岛被日本方面侵占的史实——对于我方来说,除了“自古以来……”的立场表述,确实也很有必要让跟多的人知道日方觊觎我钓鱼岛的历史渊源。说个最简单的,既然“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主权属性,那么为什么又会跟日本方面扯上关系?《甲午》一片用自己的方式对此进行了阐释,应该为这个情节设置大声喝彩!
  再比如,对甲午战后,李鸿章赴日本签订马关条约这一段的展现——目前已知的,由国内拍摄完成的与甲午相关的影视剧,似乎都没有关于这段史实的正面描述,以至于除了史学研究者与爱好者之外的很多人,充其量只知道《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却不知道条约签订的过程,更不知道条约的签订除了中方在战场上失利这一条之外,在很大程度上也跟日方破译了满清方面的电报密码有直接关联,对李鸿章遇刺受伤并由此让日方好一阵子紧张担心李鸿章回国这一段,更知之寥寥。在这方面,《甲午》一片堪称是影视剧中的“独家披露”了。
  又比如,影片中多次出现对整军、购舰进行决策的“朝堂”之戏——期间也不乏有大臣提出花几百万两银子养出一只北洋舰队却不能主动一战的质疑,而在日本那一边,虽然天皇和内阁对扩建海军的意见相当一致,但是在“长崎事件”的情节中,也出现了日本浪人质问日本海军中将伊东佑亨花那么多钱建海军是为了什么。笔者观感:把这些情节连缀起来,实质上就是关于海军的一个永恒命题“百年海军”,从1875年起到1888年,加上“交学费”的钱,前前后后花上千万两白银换来北洋水师成军,期间还派出船政学堂学生到先进的海军国家留学——如此高昂的金钱、人力、时间成本,到底够不够?历史事实给我们的答案是“不够”!要建设一支强大的足以捍卫国家海洋权益并且能对入侵之敌战而胜之的海军,就要有“百年”投入的勇气和毅力,而且不能是“磨洋工”一般的耗百年,而是实实在在不间断的人力物力投入!当然,在展现“甲午”题材历史影片中,不可能让李鸿章或者邓世昌张嘴说出“百年海军”这样的台词来,只能用情节的连缀去体现。在这方面,《甲午》一片也是值得肯定的。
  不过,就成本投入这个命题来说,在笔者看来,《甲午》一片在情节方面也存在一个明显的缺漏,就是对当时所谓“清流派”的展示或者说是揭露——历史上的实际情况是,首先对海军军费“开刀”的,还不是慈禧太后,而就是那些“清流”们,若没有“清流”这个历史奇葩明明不懂装懂却又“义正词严”的夸夸其谈,而只有慈禧的六十大寿,那么李鸿章、海军衙门、北洋水师等,日子可能还会好过点,至少不至于临出战了连足够的弹药基数都没有。《甲午》影片中,对清流几乎就没有什么正面描述,是应该算是情节设置中的一个败笔。

  (三)人物形象的塑造
  “甲午”前后的主要人物,无论是中方还是日方,大多都是广为人们所熟知的,至少是在电视剧《北洋水师》中出现过的。不过,对于电影《一八九四•甲午大海战》来说,其在人物塑造方面,有的人物是第一次走进观众的视野,有的是被展示出了更多的侧面,有的是进行了更明确的结构。
  例如,曾经也算是北洋水师重要将领的英国人琅威利——这个人物之前未曾出现在继往的与“甲午”有关的影视剧中,即使在《甲午》电影中,他的戏份也不多,但是典型性很强。那是在“长崎事件”中,琅威利力主对日方开火,被刘步蟾、丁汝昌所劝阻,这一段情节基本符合历史事实,特别是其中的一句台词“国与国关系中最有效的声音就是大炮的声音”,这句台词所揭示出的带有本质性的内容,直到今天依然具有相当的正确性与普遍意义,而且这句话在影片中被琅威利这样一个出身于当时海军第一强国的军人说出来,也非常符合人物的个性特征,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再比如,对于邓世昌这个大英雄角色的开掘——无论是青年时报考马尾船政学堂还是作为海军军官在国外接舰时,一口流利的英语,既符合人物原型的历史真实,也很好的展现出邓世昌不仅仅是个战场上的勇者,还是一位精于本职工作,进而钻研先进理论的智者。进一步说,“世界上每一次大海战,都会决定两个国家的命运”这句台词,正是多次由片中邓世昌角色讲出的,这就从更深的层次上,说明邓世昌不仅仅是一个合格的战将,更是当时那个年代先进中国人的一个杰出代表!
  另外,笔者在此也不能不提到刘步蟾“小妹”这个人物,这是个史实中本不存在的虚构人物,早些时候“小妹”出现在《北洋水师》电视剧里面的时候,笔者对这个角色就很不理解——本来不应该存在的女主角,只能让人自然而然的联想到中国影视剧中“戏不够爱来凑”甚至“多角恋爱”的“全行业性通病”,特别是在军事类相关题材影视剧中,这个“通病”更是遭到了广大军事爱好者与比较严肃观众的一致唾弃!
  但是,看完《一八九四•甲午大海战》全片,作为邓世昌红颜知己的“小妹”,哪怕是在幼年时代,基本上就没有跟邓世昌产生什么肢体接触,这样的人物关系,确实在表现出邓世昌一心从军报国不溺于儿女私情的性格特征同时,也衬托出邓世昌对家庭的忠贞不渝。而且,借助于“小妹”的台词来告诉观众,除了战场上的勇武,平时的邓世昌也是个不营私、敢直言、对军规纪律率先垂范、对民族国家命运富有使命感的人。“小妹”让英雄有了平凡的一面甚至温情的一面,但又不“滥情”。至少,编导对于这个虚构出来的女性人物的“度”,把握的还是比较好的。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电影《一八九四•甲午大海战》,至少应该算一次有意义的尝试——既然尝试,自然就不完美,甚至还会有很多瑕疵。那么,从“尝试”的角度来说,可以更加宽容的去看待这部影片,并多给这样的影片一些鼓励与支持。当然,宽容、鼓励、支持并不意味着溢美,以此尝试为起点,更期待在不远的将来,我们能够看到拍的更“像”拍的更好的“甲午”题材电影,并实现票房的丰收!
好歹也是原创,莫非写得太长了,所以没人看??
是有点长,不过我看完了,顶一个。其实楼主你讲的这些看点有部电视剧《走向共和》都有涉及了,不知楼主看过没有?
lz很用心,有时间我会看看,国产电影的一大通病是不认真
支持原创
没时间去电影院,等迅雷了
看完再来读观后感
楼主的原创写的很不错啊,支持!
不错的评论  再过2年就是120年了
历史给的教训,海军就要不断投入,投入,没有最强只有更强。
我看了,但若大个场,就四个男人,而旁边的屋子却是一片火爆
我真的不知该说什么!
现在国家成长的都是一堆什么样的人呀!
看了一些人的评论:看了的几乎都是9-10分,鄙视的竟然给了1分,不知道这些人到底有没有标准!


总之,看这种已经明确知道的中方必败的情节的电影,总会有种说不出来的压抑感受,又TM的不能像《珍珠港》那样能在末尾硬塞进一段轰炸东京的噱头来扭转情绪。中国从1840年到1949年,被人压在地板上整整抽插了110年,以每20年一代人计算,整整被人欺压蹂躏了5-6代人!
求视频链接
电影一拖再拖,档期最后没有了...实在遗憾

对北洋水师越熟悉的人,还有对同名电视剧记忆深刻的人,怎么提的起去看的心情!
情节基本全在掌握,结局不用思考,看片过程只会压抑。

我有点想去一趟电影院,但目的其实只是为了一个情结而已
就那破电影,又是一个抱着主旋律的懒蛋作品,侮辱电影事业和历史
不知道拍的怎么样?像这样的题材如南京大屠杀,听说拍的很好,但我实在是不想看,想想都觉得心里难受。
电影一拖再拖,档期最后没有了...实在遗憾
现在是国产片最佳档期,现在也就一部画皮,前一段复仇者联盟才是杀手
dlutboy 发表于 2012-7-12 21:07
就那破电影,又是一个抱着主旋律的懒蛋作品,侮辱电影事业和历史
看都没看呢   就下这个结论   太草率了     而且主旋律类型的也不乏精品吧
不知道拍的怎么样?像这样的题材如南京大屠杀,听说拍的很好,但我实在是不想看,想想都觉得心里难受。
历史虽然惨痛、耻辱,我辈还得直面、警惕。
还真是个懒蛋作品,情节雷同、技术还不如人家60年代的电影。
要啥汽车 发表于 2012-7-12 21:14
看都没看呢   就下这个结论   太草率了     而且主旋律类型的也不乏精品吧
是不乏精品,但是吧,现在精品太少,口号太多。喊口号我也会,还用看那些
cxvdfeggg1 发表于 2012-7-12 19:20
总之,看这种已经明确知道的中方必败的情节的电影,总会有种说不出来的压 ...
所以说,这口气憋得实在是让我们难受,抗美援朝、对印自卫反击、对越自卫反击。。。不是我们欢迎战争喜欢杀戮,而是这狗日的战争就是时时刻刻的围着我们打转,落后就要挨打这个道理从来就不曾有过例外。
面对事实,毛老爷子有句话说的很在理,“我们就是要打,打出一片真理来!!!”,现在就是怕国内的老百姓存在着幻想,幻想世界和平,幸福平安,可是我们瞅瞅四周,你还敢幻想么?背上有没有冷汗一片?
其实,我倒觉得,老美围堵也好,周边国家跳脚聒噪也罢,媒体就是应该配合国家认认真真的宣扬,让自己感到压力,感到威胁,到吃不好饭睡不好觉的地步更好。和平,这个世界就从来没有这个词!!
楼主费心了啊,工地男只能等迅雷资源了。顺便提一句:央视某元主持的节目俺是很喜欢的,但是今天他说了一句让人很窝火的话。"《甲午大海战》不一定是你最满意的电影,为什么要看?因为又一个甲午快来了。"俺相信兔子要亮牙齿了,还会用小尾巴狠狠抽JY的脸。


读书的时候就很讨厌学近代史,通篇被欺负的感觉,一点也不想回忆起来。甲午这类历史,除非日本如中国以往的那些敌人,诸如匈奴、突厥一样被埋入历史的垃圾堆了,可能才会心平气和的来慢慢欣赏这远去的历史了。但是现在,这份屈辱感还远远没有洗去,日本还是不共天的仇敌,是中国前进道路上的绊脚石时,这个题材。。。诶

读书的时候就很讨厌学近代史,通篇被欺负的感觉,一点也不想回忆起来。甲午这类历史,除非日本如中国以往的那些敌人,诸如匈奴、突厥一样被埋入历史的垃圾堆了,可能才会心平气和的来慢慢欣赏这远去的历史了。但是现在,这份屈辱感还远远没有洗去,日本还是不共天的仇敌,是中国前进道路上的绊脚石时,这个题材。。。诶
我也去影院看的 90块。。尼玛整场还专门安排到小厅都只坐了3个人。。

反正看着效果还可以 钱花得不算冤枉  这种题材我们在不支持国产的话以后没人拍就没得看了。。 虽然这个事件本身就是我们屈辱史的一部分。。

主旋律什么时候成了吐槽的对象了?主旋律有错?????!!!
想去电影院看看啊!
看起来怎么没有《甲午风云》激动人心
冯小宁是个典型的文人导演。
看他以前的作品就可以看出,他很讲究立意,讲究意境,甚至故事性也不错。
看他以前拍的电影,情节都不错,但是一较真,里面的很多道具就特别容易挑毛病。
给人的感觉就是,他把拍电影当成写小说了。
小说里面,看不到道具,几句话就过去了,但是电影不行,尤其是战争片,他的片子问题特别明显。
看这部电影一定要有史实背景才能看出味来。
楼主的文章我全看完了,必须支持一个。写得很到位。
kongqueshi1 发表于 2012-7-12 19:16
我看了,但若大个场,就四个男人,而旁边的屋子却是一片火爆
我真的不知该说什么!
现在国家成长的都是一 ...

不去看电影不代表什么吧?

像南京大屠杀题材的影视剧我是从来不看的,但南京大屠杀的血和泪深深地刻在我心里面。
这东西咋说 啊~电影就是娱乐性的东西~我们老百姓看啥?不是去电影院学习历史去了!我们去电影院就是去图一乐呵。战争片必须火爆,要不老百姓凭啥买票呢~
另外这片子的BD版本已经出来了~可见票房如何了~
看见白癜风拍的就不爽
完全同意,一定要表示支持!
本来听了很多评论,对这电影已经失去信心了,楼主的文章让我决定去电影院看一下。看起来冯小宁在细节上虽然做得不太好,但是对那段历史的理解没有偏差。
御林军 发表于 2012-7-12 17:07
好歹也是原创,莫非写得太长了,所以没人看??
楼主,建议你发到海版去,那边会比畅谈更能理解
御林军 发表于 2012-7-12 17:07
好歹也是原创,莫非写得太长了,所以没人看??
楼主,建议你发到海版去,那边会比畅谈更能理解
systemid 发表于 2012-7-13 11:56
这东西咋说 啊~电影就是娱乐性的东西~我们老百姓看啥?不是去电影院学习历史去了!我们去电影院就是去图一乐 ...
你谁啊你?张口就来“我们老百姓”,敢情军迷不算老百姓?
没人要求电影传道授业解惑,但拍摄者应该对历史具备起码的尊重。一流的战争片都是在拍摄过程中对对历史背景进行了严谨考证的。《拯救大兵瑞恩》够不够刺激,《帝国的毁灭》带不带感?谁又能说看完这两部电影不是间接上了一堂历史普及课?像美国这样功利主义盛行,如此商业化的国家,《细细的红线》这种内涵片照样一堆人叫好。拍完以后几十年后还被人津津乐道的战争片几乎都是有严肃内涵的。你嘴里那种图一乐的片子一般没几年就会被人忘个干净
战争是对一个国家命运影响最深刻的事件,如果一国的战争片都只是图一乐,那这个民族只会在未来沦为二三流角色——对自己的历史毫无尊重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