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问问当年萨达特和以色列和解,是对了还是错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06:35:09
1、1977年萨达特耶路撒冷之行
“耶路撒冷之行”是指萨达特1977年11月对耶路撒冷的历史性访问,这是萨达特为实现他的和平战略而迈出的又一震惊世界的大胆步骤。这一步在埃以乃至整个中东和平进程中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我们有必要分析一下萨达特的动机。

虽然埃及与以色列在1974年和1975年签订了两个脱离接触协议,但彼此之间的战争状态并没有彻底结束。这意味着埃以之间仍有可能爆发新的冲突,战争的危险依然存在。十月战争结束时,埃及经济濒临破产的边缘,人民生活苦不堪言。萨达特知道埃及再也无力打一场战争,所以下决心走和平发展的道路,他开始把政府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领域。1974年4月萨达特公布了他的纲领性文件——“十月文件”,确定了“开放”尤其是“经济开放”的政策。他宣布在塞德港建立经济自由区,鼓励外国公司前来投资办厂,改善埃及的经济环境。萨达特还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联系,请该组织帮助治理埃及的经济问题。

1977年1月20日,美国新任总统吉米·卡特(1977—1981)入主白宫。卡特从美国的利益出发,希望“中东地区太平稳定”。他积极推动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实现和平。在阿拉伯国家中卡特最重视埃及,他邀请萨达特于同年4月访美,鼓励萨达特与以色列举行直接会谈。1977年6月,以色列右翼利库德集团赢得大选胜利,该党主席梅纳赫姆·贝京担任总理(1977.6—1983.8)。贝京政府不反对由美苏两国最高领导人发起召开日内瓦和平会议,与有关阿拉伯国家面对面地解决各种问题。但由于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互不信任,加之阿拉伯国家之间矛盾重重,致使拟议中的日内瓦和平会议迟迟未能举行。在这种情况下,卡特亲自写信给萨达特,表示中东和平进程遇到了很大障碍,“我需要你的帮助”。

萨达特接到信后,对实现中东和平的可能性进行了深入思索。他认为阿以之间隔阂太久,积怨太深,双方要想实现和平,必须首先改变思维方式,“打碎互不信任的障碍”。萨达特决心由他来扮演这个角色,通过采取主动措施,“使贝京知道我们已经下定决心认真准备日内瓦会议,……使日内瓦会议得以胜利召开。”萨达特在访问罗马尼亚总统尼古拉·齐奥塞斯库(1974.3—1989.12)时,得知贝京是一个“绝对希望和平”和“强有力的人物”。所以,萨达特在11月初告知美国国务卿赛勒斯·万斯(1977.1—1980.5),表示他想拜访贝京。万斯立即通报以色列方面,贝京政府于11月15日将邀请函递交美国政府。

1977年11月19—21日,萨达特在穆斯塔法·哈利勒、布特罗斯·加利等人的陪同下,勇敢地访问了以色列这个敌对国家,访问时况通过电视节目向全国播出。出乎大多数埃及人的意料之外,以色列政府和人民对萨达特的到来给予了热烈欢迎。萨达特在以色列国会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宣布:“我给你们带来了和平的使命——埃及人民的使命。”为了打消阿拉伯人的疑虑,萨达特否认埃以单独媾和的想法。他开诚布公地表示:“我到你们这里来不是为了签订埃及同以色列的单独协议。这不是埃及政策的出发点”;“我来到你们这里是为了共同建立持久公正的和平,避免任何一个阿拉伯人或者以色列人的躯体再流一滴鲜血。”这种既想为埃及争取和平又想替全体阿拉伯人说话的立场,使萨达特的访问未能取得任何实质性成果。萨达特仅仅同以色列领导人达成了两项共识:①十月战争是最后一场战争;②在谈判桌旁讨论彼此的安全问题。

萨达特回到埃及后,受到几百万群众的热烈欢迎。埃及人民相信“和平实现后,物价会降低、人们的经济负担会减轻,新生活即将开始。”人民议会360名议员几乎完全拥护萨达特这次和平行动。但是萨达特的耶路撒冷之行使阿拉伯世界变得四分五裂,沙特阿拉伯、约旦和海湾国家持中立立场,摩洛哥、苏丹、索马里和阿曼持支持态度。阿尔及利亚、利比亚、叙利亚、南也门和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的最高领导人于1977年12月5日,在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聚会,成立了“坚定和对抗阵线”(简称为坚定阵线)。坚定阵线指责萨达特访问耶路撒冷“是对阿拉伯埃及人民及其武装部队做出的牺牲和斗争,对阿拉伯民族的斗争、牺牲和原则的高度叛卖”,宣布冻结同埃及政府的外交和政治关系,宣布不参加阿盟及其附属机构在埃及举行的任何会议。伊拉克原本是坚定阵线的发起者之一,它甚至要求拒绝安理会242号和338号决议,由于叙利亚拒不同意,伊拉克退出了坚定阵线。萨达特对来自阿拉伯人的批评非常恼火,他下令断绝了同这五个国家的外交关系。

2、1978年埃以戴维营协议
“戴维营协议”(The Camp David Accords)是指埃以双方于1978年9月17日在美国总统休假地——戴维营达成的关于中东和平的一系列文件,包括两个正式签署的协定(“中东和平的框架”、“签订埃以和平条约的框架”)和几封换文。

萨达特耶路撒冷之行打开了通向和平的大门,开创了埃以直接会谈的动人场面。然而几十年来形成的敌视态度不是一朝一夕所能消除的,通向和平的道路仍然充满艰难险阻。1978年1月贝京率以色列代表团对埃及进行回访,双方在伊斯梅利亚城举行会谈。贝京坚持认为耶路撒冷是以色列唯一的首都,坚持在西奈半岛保留犹太居民点,致使会谈不欢而散。此后在耶路撒冷举行的谈判,贝京故意冒犯埃及人,使萨达特下令撤回埃及谈判代表。萨达特告诉卡特总统,他准备放弃同以色列的谈判。

卡特密切注视着萨达特的举动,他发现萨达特打算会见阿拉伯激进派,试图同他们修复因耶路撒冷之行而破坏的关系。他还发现萨达特开始公开谈论打仗的事情,“担心萨达特也许会加速在10月份挑起冲突”。卡特“明白中东的和平对美国是多么重要”,因而他下决心邀请萨达特和贝京到美国来,在他的主持下实现中东和平。萨达特不甘心自己发起的和平行动失败,更不愿被激进的阿拉伯人冷嘲热讽,所以他接受了卡特的邀请。贝京也不愿丧失同埃及这个最危险的对手实现和平的机会,他也率团来到了戴维营。

戴维营会谈从1978年9月5日持续到9月17日,一直到最后时刻才达成协议。会谈的焦点和难点有三个,一是关于西奈半岛犹太定居点的前途,二是关于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巴勒斯坦人的权利,三是关于耶路撒冷的归属。萨达特最初仍然代表全体阿拉伯人讲话,坚持以安理会242号决议(其中最关键的一点是“强调不容以战争获取领土”)为谈判的基础,要求以色列撤出在六·五战争中占领的一切阿拉伯领土,允许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的巴勒斯坦人成立自己的国家,放弃对耶路撒冷的控制。他表示“在达成西岸协议之前,我不愿签订西奈协议”。萨达特之所以这样表态,“因为他懂得,如果埃及领导人看起来并不代表没有参加会谈的其他阿拉伯国家的利益,这可能会使埃及感到难堪。”贝京认为六·五战争和十月战争是阿拉伯人首先发动的,“因此,以色列有权获得在自卫战争中占领的土地,”第242号决议的规定不适用于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贝京只愿与萨达特商谈西奈半岛问题,企图把约旦河西岸、加沙地带以及耶路撒冷问题搁置起来。

萨达特在卡特的劝说下把收回西奈半岛作为谈判的主要目标,他要求以色列撤出一切军事和民用设施,使西奈半岛完全回到埃及的怀抱。贝京承认埃及对西奈半岛拥有无可争议的主权,同意撤出军事设施,但是希望保留犹太定居点。他和他的同僚担心,“从西奈撤走居民也将为以色列在约旦河西岸和戈兰高地的定居点开创了一个不幸的先例。”萨达特则把撤出居民点视为有关埃及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大事,他激动地说:“当贝京总理说他将在西奈半岛上保留定居点并用武力来加以保护时,这对埃及纯粹是一种侮辱。”

卡特担心定居点问题使戴维营会谈失败,从而“导致一场涉及我国安全的战争”。因此他对以色列代表团既做了很多说服工作,也施加了许多压力。贝京最后被迫同意从西奈半岛撤出所有定居点,但表示将在两周内把定居点问题提交给以色列议会,由议员们投票表决。作为交换条件,萨达特同意在戴维营协议公布后三个月内与以色列签订“和平条约”。埃以双方终于在定居点问题上达成了一致,扫除了埃及收回西奈半岛的最大障碍。

戴维营协议公布后,在阿拉伯世界再次掀起巨大波澜。9月23日坚定阵线首脑会议在大马士革发表公报,谴责萨达特同犹太复国主义、美帝国主义相勾结,阴谋破坏阿拉伯民族的最高利益和巴勒斯坦解放事业,决定“断绝同埃及政权的政治和经济关系”,“把阿盟和阿盟各组织的会址从开罗迁出”。在坚定阵线的强烈要求下,第九次阿拉伯国家首脑会议于1978年11月1—5日在巴格达召开。会议认为戴维营协议危害了巴勒斯坦人民和阿拉伯民族的权利,不能实现公正持久的和平,决定专门派代表团赴开罗,呼吁萨达特总统放弃戴维营协议。假如萨达特执意同以色列签订和平条约,将中止它的阿盟会员资格,并将阿盟总部从开罗迁往突尼斯,同时还将制裁同以色列有经贸关系的埃及公司和企业。为了诱使萨达特回头,首脑会议还决定向对阵国家(包括埃及)提供80亿美元的援助,但遭到萨达特的拒绝。

3、1979年埃以签订和平条约
“埃以和平条约”于1979年3月26日在华盛顿签署,包括条约正文、军事附件和几封议定书。该条约是对戴维营协议的进一步确认和深化,它的签署使埃以正式结束了战争状态,建立了正常的外交关系。

戴维营协议规定埃以在3个月以内签署和平条约,美国国务卿万斯邀请埃及和以色列外交部长及国防部长到华盛顿谈判,在1978年10月完成了条约的草案。这时贝京和萨达特因戴维营协议都遇到了很大压力。为促使以色列国会批准从西奈半岛撤出定居点的计划,贝京宣布在约旦河西岸扩大定居点,并打算把总理办公室迁往东耶路撒冷。贝京显然不愿放弃除西奈半岛以外的其它阿拉伯领土,也不愿让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的巴勒斯坦人实行真正的“自治”。这与萨达特希望以色列与阿拉伯人实现全面和平的愿望是背道而驰的。萨达特遭到了来自国内外的猛烈批评,阿拉伯领导人警告他不要与以色列签署和平条约。为了缓和各种压力,萨达特提出推迟以色列人从西奈定居点撤出的时间表,作为交换条件,他希望贝京政府给予巴勒斯坦人自由选举的权利。但贝京无意采取灵活姿态,顽固坚持其强硬立场。有关埃以和平条约的进一步谈判被迫中止。

1978年11月,埃及副总统穆巴拉克访问美国。他向卡特表示,在约旦河西岸问题没有任何进展的前提下,埃及难以同以色列单独签订和约。11月21日,以色列内阁批准埃以和平条约草案,愿意同埃及单独媾和,但是拒绝讨论约旦河西岸问题。埃以之间的分歧难以弥合,萨达特的态度也变得强硬起来。卡特仔细研究了埃以之间的分歧,他认为“问题的实质在于是否单独与埃及签订一个条约就算完事,不需要在约旦河西岸和巴勒斯坦权利问题上采取一些相关联的行动。”为了挽救埃以和平,卡特决定亲自赴中东斡旋。

1979年3月8—14日,卡特对埃及和以色列进行了穿梭访问。在埃及,他提醒萨达特注意:贝京内阁在和平问题上的所作所为已经远远超出了以前的历届政府,如果逼他走得太远,他可能会拖延到1980年以后,那时的美国总统也许不会在阿拉伯和以色列之间采取平衡战略。“萨达特懂得,必须在现在结束谈判”,放弃一些条件,同以色列签订和平条约。在以色列,卡特向贝京保证:萨达特同意将西奈半岛的石油卖给以色列,同意与以色列互派大使。贝京仍然顽固坚持强硬立场,卡特不断对他施加压力,一直到最后时刻贝京才勉强做出让步。萨达特为了埃及的国家利益,终于在3月26日与以色列单独签订了和平条约。

埃以和平条约的签订进一步恶化了埃及与阿拉伯国家的关系。1979年3月27—31日,阿盟外交部长和财政部长非常理事会在巴格达召开,分别通过了制裁埃及的政治、经济措施。1979年4月1日,约旦与埃及断绝了外交关系。4月23日科威特和沙特阿拉伯步其后尘,随后跟进的有摩洛哥、突尼斯、毛里塔尼亚、吉布提、北也门等国。总共有17个阿拉伯国家与埃及断绝了官方的外交关系,撤回了驻开罗大使,只有苏丹、阿曼、索马里三国例外。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继续在开罗保留了一个外交使团。埃及的阿盟会员资格被吊销,阿盟总部临时迁往突尼斯,先前提供给埃及的所有贷款和经济援助一概中止。正如同以色列打仗一样,埃及为了同以色列和平也付出了重大代价。
http://hi.baidu.com/worldlm/blog ... 68b8d22e2e210d.html

                                                      埃及以色列签署《戴维营协议》

萨达特、卡特和贝京在白宫度过一个胜利的时刻

1979年3月31日,埃及总统安瓦尔-萨达特同以色列签署和平条约的成功,写下了历史的新篇章。同时他也使自己疏远了阿拉伯世界。

18个阿拉伯国家的外长31日在巴格达集会,共同协议切断他们同埃及的外交和经济关系。他们的协议也受到了巴解组织的赞成。协议要求立即召回驻埃及的大使,在一个月之内完全切断外交关系,停止所有经济援助,并对埃及进行经济制裁。埃及每年从其他阿拉伯国家那里接受10亿美元的经济援助,主要是来自于沙特阿拉伯的援助。

萨达特表明,他在星期一同以色列总理贝京在白宫签订和约时,已经认识到这种危险。萨达特还认识到这一条约的历史重要性;他赞扬卡特总统为双方取得一致所起的谋划作用。“毫不夸张地说,他所做的事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伟大的成就。”萨达特说。

作为旁证在条约上签名的卡特说,这证明“和平已经到来”。卡特还说,“我们终于迈出了和平的第一步,这是漫长而艰难的道路上的第一步。”

这条道路到底有多么漫长、多么艰难呢?贝京总理的话对此作了回答。他说:协定指明“不再进行战争,不再发生流血,不再牺牲亲人。”但是贝京提示说,他将会反对萨达特可能提出的要以色列撤消对耶路撒冷东部的控制的要求。这位以色列总理满怀激情地说,这样的一天一定会到来,“那时,耶路撒冷将会成为一座城市;我们英雄的战士,历尽枪林弹雨磨炼的伞兵,他们将会眼含热泪,亲吻那些注定用来保卫这片闪耀着上帝之光的土地的,至今犹存的古墙遗石。”

埃及、以色列的和平协定,用了几个月的时间在戴维营进行谈判,才得以达成;在最近敲定文词进行签字的那一天,外交家们一直工作到午夜以后,最后的一道障碍是确定以色列从西奈油田撤军的时间表。萨达特和贝京约定,在这项条约被批准7个月之后,这些油田将归还给埃及。
http://www.todayonhistory.com/3/ ... aiWeiYingXieYi.html

---------------------------------------------------------------------------------------
埃及当年和以色列签署《戴维营协议》,在不卖主权的情况下保持了与以色列的多年和平,让埃及得以休养生息。但也得罪了广大阿拉伯国家,让埃及失去了阿拉伯国家领袖的地位。现在埃及革命,兄弟会很可能上台,如果它上台就非常可能会撕毁《戴维营协议》,与以色列开战。这,符合埃及的利益吗?1、1977年萨达特耶路撒冷之行
“耶路撒冷之行”是指萨达特1977年11月对耶路撒冷的历史性访问,这是萨达特为实现他的和平战略而迈出的又一震惊世界的大胆步骤。这一步在埃以乃至整个中东和平进程中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我们有必要分析一下萨达特的动机。

虽然埃及与以色列在1974年和1975年签订了两个脱离接触协议,但彼此之间的战争状态并没有彻底结束。这意味着埃以之间仍有可能爆发新的冲突,战争的危险依然存在。十月战争结束时,埃及经济濒临破产的边缘,人民生活苦不堪言。萨达特知道埃及再也无力打一场战争,所以下决心走和平发展的道路,他开始把政府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领域。1974年4月萨达特公布了他的纲领性文件——“十月文件”,确定了“开放”尤其是“经济开放”的政策。他宣布在塞德港建立经济自由区,鼓励外国公司前来投资办厂,改善埃及的经济环境。萨达特还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联系,请该组织帮助治理埃及的经济问题。

1977年1月20日,美国新任总统吉米·卡特(1977—1981)入主白宫。卡特从美国的利益出发,希望“中东地区太平稳定”。他积极推动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实现和平。在阿拉伯国家中卡特最重视埃及,他邀请萨达特于同年4月访美,鼓励萨达特与以色列举行直接会谈。1977年6月,以色列右翼利库德集团赢得大选胜利,该党主席梅纳赫姆·贝京担任总理(1977.6—1983.8)。贝京政府不反对由美苏两国最高领导人发起召开日内瓦和平会议,与有关阿拉伯国家面对面地解决各种问题。但由于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互不信任,加之阿拉伯国家之间矛盾重重,致使拟议中的日内瓦和平会议迟迟未能举行。在这种情况下,卡特亲自写信给萨达特,表示中东和平进程遇到了很大障碍,“我需要你的帮助”。

萨达特接到信后,对实现中东和平的可能性进行了深入思索。他认为阿以之间隔阂太久,积怨太深,双方要想实现和平,必须首先改变思维方式,“打碎互不信任的障碍”。萨达特决心由他来扮演这个角色,通过采取主动措施,“使贝京知道我们已经下定决心认真准备日内瓦会议,……使日内瓦会议得以胜利召开。”萨达特在访问罗马尼亚总统尼古拉·齐奥塞斯库(1974.3—1989.12)时,得知贝京是一个“绝对希望和平”和“强有力的人物”。所以,萨达特在11月初告知美国国务卿赛勒斯·万斯(1977.1—1980.5),表示他想拜访贝京。万斯立即通报以色列方面,贝京政府于11月15日将邀请函递交美国政府。

1977年11月19—21日,萨达特在穆斯塔法·哈利勒、布特罗斯·加利等人的陪同下,勇敢地访问了以色列这个敌对国家,访问时况通过电视节目向全国播出。出乎大多数埃及人的意料之外,以色列政府和人民对萨达特的到来给予了热烈欢迎。萨达特在以色列国会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宣布:“我给你们带来了和平的使命——埃及人民的使命。”为了打消阿拉伯人的疑虑,萨达特否认埃以单独媾和的想法。他开诚布公地表示:“我到你们这里来不是为了签订埃及同以色列的单独协议。这不是埃及政策的出发点”;“我来到你们这里是为了共同建立持久公正的和平,避免任何一个阿拉伯人或者以色列人的躯体再流一滴鲜血。”这种既想为埃及争取和平又想替全体阿拉伯人说话的立场,使萨达特的访问未能取得任何实质性成果。萨达特仅仅同以色列领导人达成了两项共识:①十月战争是最后一场战争;②在谈判桌旁讨论彼此的安全问题。

萨达特回到埃及后,受到几百万群众的热烈欢迎。埃及人民相信“和平实现后,物价会降低、人们的经济负担会减轻,新生活即将开始。”人民议会360名议员几乎完全拥护萨达特这次和平行动。但是萨达特的耶路撒冷之行使阿拉伯世界变得四分五裂,沙特阿拉伯、约旦和海湾国家持中立立场,摩洛哥、苏丹、索马里和阿曼持支持态度。阿尔及利亚、利比亚、叙利亚、南也门和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的最高领导人于1977年12月5日,在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聚会,成立了“坚定和对抗阵线”(简称为坚定阵线)。坚定阵线指责萨达特访问耶路撒冷“是对阿拉伯埃及人民及其武装部队做出的牺牲和斗争,对阿拉伯民族的斗争、牺牲和原则的高度叛卖”,宣布冻结同埃及政府的外交和政治关系,宣布不参加阿盟及其附属机构在埃及举行的任何会议。伊拉克原本是坚定阵线的发起者之一,它甚至要求拒绝安理会242号和338号决议,由于叙利亚拒不同意,伊拉克退出了坚定阵线。萨达特对来自阿拉伯人的批评非常恼火,他下令断绝了同这五个国家的外交关系。

2、1978年埃以戴维营协议
“戴维营协议”(The Camp David Accords)是指埃以双方于1978年9月17日在美国总统休假地——戴维营达成的关于中东和平的一系列文件,包括两个正式签署的协定(“中东和平的框架”、“签订埃以和平条约的框架”)和几封换文。

萨达特耶路撒冷之行打开了通向和平的大门,开创了埃以直接会谈的动人场面。然而几十年来形成的敌视态度不是一朝一夕所能消除的,通向和平的道路仍然充满艰难险阻。1978年1月贝京率以色列代表团对埃及进行回访,双方在伊斯梅利亚城举行会谈。贝京坚持认为耶路撒冷是以色列唯一的首都,坚持在西奈半岛保留犹太居民点,致使会谈不欢而散。此后在耶路撒冷举行的谈判,贝京故意冒犯埃及人,使萨达特下令撤回埃及谈判代表。萨达特告诉卡特总统,他准备放弃同以色列的谈判。

卡特密切注视着萨达特的举动,他发现萨达特打算会见阿拉伯激进派,试图同他们修复因耶路撒冷之行而破坏的关系。他还发现萨达特开始公开谈论打仗的事情,“担心萨达特也许会加速在10月份挑起冲突”。卡特“明白中东的和平对美国是多么重要”,因而他下决心邀请萨达特和贝京到美国来,在他的主持下实现中东和平。萨达特不甘心自己发起的和平行动失败,更不愿被激进的阿拉伯人冷嘲热讽,所以他接受了卡特的邀请。贝京也不愿丧失同埃及这个最危险的对手实现和平的机会,他也率团来到了戴维营。

戴维营会谈从1978年9月5日持续到9月17日,一直到最后时刻才达成协议。会谈的焦点和难点有三个,一是关于西奈半岛犹太定居点的前途,二是关于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巴勒斯坦人的权利,三是关于耶路撒冷的归属。萨达特最初仍然代表全体阿拉伯人讲话,坚持以安理会242号决议(其中最关键的一点是“强调不容以战争获取领土”)为谈判的基础,要求以色列撤出在六·五战争中占领的一切阿拉伯领土,允许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的巴勒斯坦人成立自己的国家,放弃对耶路撒冷的控制。他表示“在达成西岸协议之前,我不愿签订西奈协议”。萨达特之所以这样表态,“因为他懂得,如果埃及领导人看起来并不代表没有参加会谈的其他阿拉伯国家的利益,这可能会使埃及感到难堪。”贝京认为六·五战争和十月战争是阿拉伯人首先发动的,“因此,以色列有权获得在自卫战争中占领的土地,”第242号决议的规定不适用于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贝京只愿与萨达特商谈西奈半岛问题,企图把约旦河西岸、加沙地带以及耶路撒冷问题搁置起来。

萨达特在卡特的劝说下把收回西奈半岛作为谈判的主要目标,他要求以色列撤出一切军事和民用设施,使西奈半岛完全回到埃及的怀抱。贝京承认埃及对西奈半岛拥有无可争议的主权,同意撤出军事设施,但是希望保留犹太定居点。他和他的同僚担心,“从西奈撤走居民也将为以色列在约旦河西岸和戈兰高地的定居点开创了一个不幸的先例。”萨达特则把撤出居民点视为有关埃及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大事,他激动地说:“当贝京总理说他将在西奈半岛上保留定居点并用武力来加以保护时,这对埃及纯粹是一种侮辱。”

卡特担心定居点问题使戴维营会谈失败,从而“导致一场涉及我国安全的战争”。因此他对以色列代表团既做了很多说服工作,也施加了许多压力。贝京最后被迫同意从西奈半岛撤出所有定居点,但表示将在两周内把定居点问题提交给以色列议会,由议员们投票表决。作为交换条件,萨达特同意在戴维营协议公布后三个月内与以色列签订“和平条约”。埃以双方终于在定居点问题上达成了一致,扫除了埃及收回西奈半岛的最大障碍。

戴维营协议公布后,在阿拉伯世界再次掀起巨大波澜。9月23日坚定阵线首脑会议在大马士革发表公报,谴责萨达特同犹太复国主义、美帝国主义相勾结,阴谋破坏阿拉伯民族的最高利益和巴勒斯坦解放事业,决定“断绝同埃及政权的政治和经济关系”,“把阿盟和阿盟各组织的会址从开罗迁出”。在坚定阵线的强烈要求下,第九次阿拉伯国家首脑会议于1978年11月1—5日在巴格达召开。会议认为戴维营协议危害了巴勒斯坦人民和阿拉伯民族的权利,不能实现公正持久的和平,决定专门派代表团赴开罗,呼吁萨达特总统放弃戴维营协议。假如萨达特执意同以色列签订和平条约,将中止它的阿盟会员资格,并将阿盟总部从开罗迁往突尼斯,同时还将制裁同以色列有经贸关系的埃及公司和企业。为了诱使萨达特回头,首脑会议还决定向对阵国家(包括埃及)提供80亿美元的援助,但遭到萨达特的拒绝。

3、1979年埃以签订和平条约
“埃以和平条约”于1979年3月26日在华盛顿签署,包括条约正文、军事附件和几封议定书。该条约是对戴维营协议的进一步确认和深化,它的签署使埃以正式结束了战争状态,建立了正常的外交关系。

戴维营协议规定埃以在3个月以内签署和平条约,美国国务卿万斯邀请埃及和以色列外交部长及国防部长到华盛顿谈判,在1978年10月完成了条约的草案。这时贝京和萨达特因戴维营协议都遇到了很大压力。为促使以色列国会批准从西奈半岛撤出定居点的计划,贝京宣布在约旦河西岸扩大定居点,并打算把总理办公室迁往东耶路撒冷。贝京显然不愿放弃除西奈半岛以外的其它阿拉伯领土,也不愿让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的巴勒斯坦人实行真正的“自治”。这与萨达特希望以色列与阿拉伯人实现全面和平的愿望是背道而驰的。萨达特遭到了来自国内外的猛烈批评,阿拉伯领导人警告他不要与以色列签署和平条约。为了缓和各种压力,萨达特提出推迟以色列人从西奈定居点撤出的时间表,作为交换条件,他希望贝京政府给予巴勒斯坦人自由选举的权利。但贝京无意采取灵活姿态,顽固坚持其强硬立场。有关埃以和平条约的进一步谈判被迫中止。

1978年11月,埃及副总统穆巴拉克访问美国。他向卡特表示,在约旦河西岸问题没有任何进展的前提下,埃及难以同以色列单独签订和约。11月21日,以色列内阁批准埃以和平条约草案,愿意同埃及单独媾和,但是拒绝讨论约旦河西岸问题。埃以之间的分歧难以弥合,萨达特的态度也变得强硬起来。卡特仔细研究了埃以之间的分歧,他认为“问题的实质在于是否单独与埃及签订一个条约就算完事,不需要在约旦河西岸和巴勒斯坦权利问题上采取一些相关联的行动。”为了挽救埃以和平,卡特决定亲自赴中东斡旋。

1979年3月8—14日,卡特对埃及和以色列进行了穿梭访问。在埃及,他提醒萨达特注意:贝京内阁在和平问题上的所作所为已经远远超出了以前的历届政府,如果逼他走得太远,他可能会拖延到1980年以后,那时的美国总统也许不会在阿拉伯和以色列之间采取平衡战略。“萨达特懂得,必须在现在结束谈判”,放弃一些条件,同以色列签订和平条约。在以色列,卡特向贝京保证:萨达特同意将西奈半岛的石油卖给以色列,同意与以色列互派大使。贝京仍然顽固坚持强硬立场,卡特不断对他施加压力,一直到最后时刻贝京才勉强做出让步。萨达特为了埃及的国家利益,终于在3月26日与以色列单独签订了和平条约。

埃以和平条约的签订进一步恶化了埃及与阿拉伯国家的关系。1979年3月27—31日,阿盟外交部长和财政部长非常理事会在巴格达召开,分别通过了制裁埃及的政治、经济措施。1979年4月1日,约旦与埃及断绝了外交关系。4月23日科威特和沙特阿拉伯步其后尘,随后跟进的有摩洛哥、突尼斯、毛里塔尼亚、吉布提、北也门等国。总共有17个阿拉伯国家与埃及断绝了官方的外交关系,撤回了驻开罗大使,只有苏丹、阿曼、索马里三国例外。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继续在开罗保留了一个外交使团。埃及的阿盟会员资格被吊销,阿盟总部临时迁往突尼斯,先前提供给埃及的所有贷款和经济援助一概中止。正如同以色列打仗一样,埃及为了同以色列和平也付出了重大代价。
http://hi.baidu.com/worldlm/blog ... 68b8d22e2e210d.html

                                                      埃及以色列签署《戴维营协议》

萨达特、卡特和贝京在白宫度过一个胜利的时刻

1979年3月31日,埃及总统安瓦尔-萨达特同以色列签署和平条约的成功,写下了历史的新篇章。同时他也使自己疏远了阿拉伯世界。

18个阿拉伯国家的外长31日在巴格达集会,共同协议切断他们同埃及的外交和经济关系。他们的协议也受到了巴解组织的赞成。协议要求立即召回驻埃及的大使,在一个月之内完全切断外交关系,停止所有经济援助,并对埃及进行经济制裁。埃及每年从其他阿拉伯国家那里接受10亿美元的经济援助,主要是来自于沙特阿拉伯的援助。

萨达特表明,他在星期一同以色列总理贝京在白宫签订和约时,已经认识到这种危险。萨达特还认识到这一条约的历史重要性;他赞扬卡特总统为双方取得一致所起的谋划作用。“毫不夸张地说,他所做的事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伟大的成就。”萨达特说。

作为旁证在条约上签名的卡特说,这证明“和平已经到来”。卡特还说,“我们终于迈出了和平的第一步,这是漫长而艰难的道路上的第一步。”

这条道路到底有多么漫长、多么艰难呢?贝京总理的话对此作了回答。他说:协定指明“不再进行战争,不再发生流血,不再牺牲亲人。”但是贝京提示说,他将会反对萨达特可能提出的要以色列撤消对耶路撒冷东部的控制的要求。这位以色列总理满怀激情地说,这样的一天一定会到来,“那时,耶路撒冷将会成为一座城市;我们英雄的战士,历尽枪林弹雨磨炼的伞兵,他们将会眼含热泪,亲吻那些注定用来保卫这片闪耀着上帝之光的土地的,至今犹存的古墙遗石。”

埃及、以色列的和平协定,用了几个月的时间在戴维营进行谈判,才得以达成;在最近敲定文词进行签字的那一天,外交家们一直工作到午夜以后,最后的一道障碍是确定以色列从西奈油田撤军的时间表。萨达特和贝京约定,在这项条约被批准7个月之后,这些油田将归还给埃及。
http://www.todayonhistory.com/3/ ... aiWeiYingXieYi.html

---------------------------------------------------------------------------------------
埃及当年和以色列签署《戴维营协议》,在不卖主权的情况下保持了与以色列的多年和平,让埃及得以休养生息。但也得罪了广大阿拉伯国家,让埃及失去了阿拉伯国家领袖的地位。现在埃及革命,兄弟会很可能上台,如果它上台就非常可能会撕毁《戴维营协议》,与以色列开战。这,符合埃及的利益吗?
各种缓兵之计与将计就计:D
自从有了埃以和平,之后就有了贝卡谷地。叙利亚约旦成了受害者

单方面媾和被谴责是自然的
国际大格局如此,黑老大铁心支持犹太,加上阿拉伯国家自己各怀鬼胎,对付以色列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萨达特改弦更张,结果三十多年后埃及成了现在这个德行。如果继续坚持纳赛尔的路线,估计就是伊拉克、利比亚的下场,还活不到今天。小国的命运,怎么走都是死路一条。不是每个民族都能出太祖的。
就算亲兄弟会上台流进的姿态肯定有但要在打一场战争还是不太可能,必竟打一场正规的战争和搞恐怖活动差太远。在现在没有苏联这样的强力外援的情况下真不是以色列的对手。
对埃及人来说,应该还是利大于弊吧。至少这三十年来可以好好休养生息,反正只要美国人顶以色列一天,再打下去也不会有什么结果,只能白白的消耗国力……
萨达特在和解这件事上是对的,但和解以后的国内发展问题没处理好.
阿盟当时其它国家在打仗上能给埃及的支持太弱了。
埃及当时已经和苏联要翻脸,而如果要和美国搭关系,和以色列谈和就是必然的。而美国的援助,足以抵偿埃及丧失的援助,转入和平又省了一笔。
总的来说还是赚到了。现在的问题和当年谈和没关系,那是别的事情没做好。
那个年代的阿拉伯世界,其实和20年代的苏联,50年代的中国非常类似,意识形态决定一切。埃及可以算是比较早醒悟的。
无论萨达特怎样选择都注定是杯具,穆巴拉克、卡扎菲、萨达姆、阿拉法特。。。一直回溯到萨达特,其实是一样
叛徒有什么好说的
本来稳稳的阿拉伯世界领头的  结果什么都没了 每年靠美国给点援助过日子  
相对而言,萨达特的和平换土地计划还是比较成功的,也就是两个世仇的和解而不是结盟。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与联美反霸才是真正的超越了意识形态啊
把西奈半岛连带运河再送给别人?
美以主动,埃及念及自己的小盘子,对阿拉伯世界尤其是巴勒斯坦是损大于利吧
yan796113 发表于 2012-6-21 11:49
叛徒有什么好说的
本来稳稳的阿拉伯世界领头的  结果什么都没了 每年靠美国给点援助过日子

1967一败涂地、1970纳赛尔翘辫子、1973窝囊废一战,法老国还剩啥、凭啥服众,不切实际地领头幻想,只有死路一条,倒向美帝才是正道。
萨达特是个明白人,看清那些阿拉伯兄弟们是一盘散沙靠不住,所谓的阿拉伯大团结纯属扯蛋,苏联不过是嘴炮兼投机。作为一个埃及的领导人,为了埃及的国家利益,在当时的国内外形势下,也只能如此,可惜还是杯具了。
vce 发表于 2012-6-21 12:17
1967一败涂地、1970纳赛尔翘辫子、1973窝囊废一战,法老国还剩啥、凭啥服众,不切实际地领头幻想,只有 ...
要比废  阿拉伯那个不废
不切实际?  当时已经当头了  好不
swat191 发表于 2012-6-21 12:20
萨达特是个明白人,看清那些阿拉伯兄弟们是一盘散沙靠不住,所谓的阿拉伯大团结纯属扯蛋,苏联不过是嘴炮兼 ...
不就  英国的绥靖政策而已
死道友不死贫道  靠乞讨过日子
埃及本质和以色列没有多大矛盾,在埃及对付以色列之前,以色列占的地也不是埃及的

埃及自己想搞泛阿拉伯运动,当地区老大,被美国老大介入后就怂了,不过话要说回来要不是美国老大,埃及连运河都会被英国人和法国人再抢回去

自不量力的典型
clm221 发表于 2012-6-21 12:06
美以主动,埃及念及自己的小盘子,对阿拉伯世界尤其是巴勒斯坦是损大于利吧
巴勒斯坦不识时务自作孽,阿拉伯人又是扶不起的阿斗,下场可想而知。老话一句,如果不能打败你的敌人,那么只能做他的朋友,即使没法化敌为友,也应该寻求共处之道。
yan796113 发表于 2012-6-21 12:21
要比废  阿拉伯那个不废
不切实际?  当时已经当头了  好不
当时法老元气大伤、已经难以为继了,这领头地位迟早要被其他野望者(如萨达姆)造反滴。
现在也不可能发生战争。埃及国内是一团糟,开战铁定被ooxx
应该没错
反正中东就是一锅乱粥。
以色列一建国,第二天阿联就打来了,埃及出兵占大头,结果阿联在美国各种调戏停战把戏中被忽悠输了。奇葩的第二次中东战争居然是英法勾结以色列打埃及,结果这三个被美国挨个儿打脸,纳赛尔打败了居然也成为阿拉伯英雄。第三次埃及最惨,被占了大片土地。第四次本来是阿联最有希望的,结果也被以色列各个击破,埃及主力在优哉游哉中被包了饺子。
埃及人从头到尾就是个悲剧,于是明白了,阿拉伯兄弟靠不住,难怪他也投靠美帝去了。
首先在于阿拉伯人不团结 没法拧成一股绳
在战争时给与埃及的援助无法支撑埃及打下去
那么埃及只能尝试走另一条路了
yan796113 发表于 2012-6-21 12:24
不就  英国的绥靖政策而已
死道友不死贫道  靠乞讨过日子
问题一是以色列和背后的美国太强大了,打不赢;二是就算拿下了以色列,埃及也得不到多少好处。
萨达姆卡扎菲嘴上叫得响,就是不动手。
也就对不起阿萨德了。

yan796113 发表于 2012-6-21 12:24
不就  英国的绥靖政策而已
死道友不死贫道  靠乞讨过日子


有可比性吗?英国那是有实力一战却不停妥协,埃及是根本没有实力对付犹太才做出退让,要不你让他坚持下去,等苏联一解体,埃及下场没准比伊拉克更惨,西奈半岛也许将成为以色列人自古以来就拥有的不可分割的领土。
萨达特求和从今天看来对埃及无疑使利大于弊的,首先收复了西奈失地,这是用武装斗争手段永远无法实现的;其次取得了MD的支持,摆脱了孤立无援的境地。至于得罪那些阿拉伯国家,他们本身就是一盘散沙、各怀鬼胎,烂泥扶不上墙,跟他们在一起只能越混越差。
埃及当年和以色列单方和平从阿拉伯世界的角度来看确实似乎有些损人利己,但国家与国家之间从来就没有什么永恒的友谊,只有永恒的利益。骨气和道义什么的要一些个人坚持可以,但对于一个国家特别是小国而言纯属就是放屁。领导人自己可以充好汉英雄,讲什么斗争到底绝不妥协,但绝对不要强迫老百姓“被高尚、被骨气”,他们更需要的是和平、稳定、发展,为了这些有的时候委屈点、吃嗟来之食也是不可避免的。
像朝鲜那样实力不足却爱放嘴炮、爱搞小动作、爱折腾老百姓的国家,在世界乃至我国国内,得到的更多是讽刺、嘲笑而非尊重;只有坚持发展,实现国富民强,有实力了才能为国家和民族赢得尊严。
yan796113 发表于 2012-6-21 12:24
不就  英国的绥靖政策而已
死道友不死贫道  靠乞讨过日子


有可比性吗?英国那是有实力一战却不停妥协,埃及是根本没有实力对付犹太才做出退让,要不你让他坚持下去,等苏联一解体,埃及下场没准比伊拉克更惨,西奈半岛也许将成为以色列人自古以来就拥有的不可分割的领土。
萨达特求和从今天看来对埃及无疑使利大于弊的,首先收复了西奈失地,这是用武装斗争手段永远无法实现的;其次取得了MD的支持,摆脱了孤立无援的境地。至于得罪那些阿拉伯国家,他们本身就是一盘散沙、各怀鬼胎,烂泥扶不上墙,跟他们在一起只能越混越差。
埃及当年和以色列单方和平从阿拉伯世界的角度来看确实似乎有些损人利己,但国家与国家之间从来就没有什么永恒的友谊,只有永恒的利益。骨气和道义什么的要一些个人坚持可以,但对于一个国家特别是小国而言纯属就是放屁。领导人自己可以充好汉英雄,讲什么斗争到底绝不妥协,但绝对不要强迫老百姓“被高尚、被骨气”,他们更需要的是和平、稳定、发展,为了这些有的时候委屈点、吃嗟来之食也是不可避免的。
像朝鲜那样实力不足却爱放嘴炮、爱搞小动作、爱折腾老百姓的国家,在世界乃至我国国内,得到的更多是讽刺、嘲笑而非尊重;只有坚持发展,实现国富民强,有实力了才能为国家和民族赢得尊严。
有利有弊,自己太平了,出卖了其他阿拉伯国家,总体上对以色列有利。
swat191 发表于 2012-6-21 12:20
萨达特是个明白人,看清那些阿拉伯兄弟们是一盘散沙靠不住,所谓的阿拉伯大团结纯属扯蛋,苏联不过是嘴炮兼 ...作为一个埃及的领导人,为了埃及的国家利益,在当时的国内外形势下,也只能如此,可惜还是杯具了。


萨达特是埃及的国家功臣。当时不那么做,恐怕杯具下场就得提早了。
而且就像楼上说的,西奈半岛、苏伊士运河还不知姓哪家呢。
沙龙用一个随时可以拿回的西奈半岛就分裂了埃及和阿拉伯的关系,你说对还是错?要我说得不客气点,萨达特就是个现代版的楚怀王。
MSL兄弟会上台后埃及估计又要跳了
wi0001 发表于 2012-6-21 12:47
有可比性吗?英国那是有实力一战却不停妥协,埃及是根本没有实力对付犹太才做出退让,要不你让他坚持下 ...
反了吧  是埃及先倒了  才造成中东彻底变样  
为什么几次都惨败 除了废  都是指望别人打 自己摘桃子  结果一个一个送死
可怎么说也没他这样的 直接投敌了
看热闹的 发表于 2012-6-21 12:47
问题一是以色列和背后的美国太强大了,打不赢;二是就算拿下了以色列,埃及也得不到多少好处。
萨达姆卡 ...
所以说他现在只能乞讨过日子
vce 发表于 2012-6-21 12:52
萨达特是埃及的国家功臣。当时不那么做,恐怕杯具下场就得提早了。
而且就像楼上说的,西奈半岛、苏 ...
开玩笑  苏伊士运河  先问美国人同意不
vce 发表于 2012-6-21 12:33
当时法老元气大伤、已经难以为继了,这领头地位迟早要被其他野望者(如萨达姆)造反滴。
当时 他可是当然的老大  他不投降 谁能把他拉下马 当时的萨达姆 小弟一个
萨达姆可是靠着对伊朗的战争才拉来的援助
现世人的嘴说前世人的事。
那时候根本就是以色列要参战了,,米国好说歹说才把以色列按下去的...傻大木没有办法才和解的...
从现在来看,“和解”了的阿拉伯国家有几个是不处于内乱和战争之中的?
yan796113 发表于 2012-6-21 13:09
所以说他现在只能乞讨过日子
以前他不是靠乞讨过日子吗?埃及这国家,不是倒向这头就是倒向那头,不可能自己成为世界的一级的。除非把所有阿拉伯国家合并成一个,但其它阿拉伯兄弟干吗?
兔子红眼了 发表于 2012-6-21 13:57
以前他不是靠乞讨过日子吗?埃及这国家,不是倒向这头就是倒向那头,不可能自己成为世界的一级的。除非把 ...
服了   美国打伊拉克的时候 小日本也出钱了  你能说美国问小日本乞讨吗

本来完全有机会可以站在阿拉伯之巅的  现在变成什么了  什么都不是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