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航天2012亮点解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13:39:40


来源:中国航天报  日期:2012/01/04


 [据中国航天报2012年1月4日报道]  享受了2011年国际宇航的“饕餮盛宴”,站在岁末年初的更替处,不免会对2012年国际宇航充满更多期待和憧憬。摊开2012世界宇航发展脉络图,不难看出,在接下来的一年里,国际宇航界为世人烹制的“菜品”虽够不上规模宏大、类型齐全,却也是亮点不少、精彩不断。

  2012年无疑将成为太空征服史上最重要的里程碑之一。按计划,今年将有12名宇航员进入太空,并在轨道空间站度过6个月时间。

  而在世界载人航天版图上,各国航天势力都在积极开拓疆域,纵横驰骋。

  美国商业飞行能否独当一面?


  自航天飞机退役后,美国宇航局(NASA)积极支持私人企业建造能够向国际空间站运送人员和物资的太空舱。

  加利福尼亚州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研制的猎鹰9号火箭将携带龙太空舱于今年2月7日进行首次飞行。这是继2010年年底该公司的猎鹰9号火箭和龙太空舱首次实现私营企业太空舱的发射与返航之后的又一重要里程碑。

  如果说2010年底首飞的惊鸿一瞥令美国航天界资深人士对商业太空飞行的可行性有些许质疑,也让俄罗斯航天局对龙太空舱的可靠性有所担忧,但若一切顺利,今年美国的商业太空飞行将会大放异彩,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人们对在轨实验室商业货物运输的信心,因为世人将见证商业飞船首次与国际空间站对接。

  按照太空探索技术公司与美国宇航局在2008年签署的商业轨道运输系统服务协议,该公司原本需要进行三次试飞才能依照另一份16亿美元的合同开始向国际空间站运送货物。在2010年12月龙太空舱的首次飞行取得成功后,该公司已向美国宇航局申请将后两次飞行的测试目标合二为一,并得到批准。今年2月7日,猎鹰9号火箭将再一次从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点火升空,把龙太空舱送往国际空间站,执行货物补给任务。

  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对即将到来的空间站验证飞行兴奋不已,称其为“美国航天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同时表示虽然此次飞行只运送货物,但这次任务使猎鹰9号火箭和龙太空舱朝着载人飞行的终极目标又迈进了一步。

  美国宇航局专门负责太空运行的副局长比尔·格斯登美尔也表示:“这将为向国际在轨实验室进行商业货物运送开启一个新的时代。”

  而2012年美国的商业太空飞行还远不止此。美国的轨道科学公司也在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作为美国宇航局商业轨道运输系统的两家公司之一,轨道科学公司历时四年研制的安塔瑞斯火箭(Antares)(原金牛座2号火箭)将在2012年从美国弗吉尼亚州的沃勒普斯岛首次发射,并且携带四颗纳米卫星。该公司还计划在5月用另一枚安塔瑞斯火箭发射首艘天鹅座飞船。

  天鹅座飞船是由一个轨道科学公司建造的服务舱与一个泰勒斯·阿莱尼亚太空公司研制的加压货运舱组成。后者在空间站运输器研制方面颇有经验,曾为欧空局建造过自动转移飞行器(ATV)。“天鹅座”首航的目标仍然是国际空间站,如果验证成功,轨道科学公司将从今年8月份开始正式向国际空间站提供货运服务。

  2012年计划中的几次商业太空飞行无论对执行发射任务的公司还是美国宇航局而言都意义重大:

  如果试验成功,两家私营公司将证明自己造访国际空间站的能力,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向空间站运送重20吨货物的合同,进而有可能赢得美国宇航局运送航天员的“订单”;

  对于美国宇航局而言,无论是“猎鹰9号”和龙太空舱的组合还是“安塔瑞斯”和“天鹅座”的搭配,都将为国际太空站的后勤支持提供另外一层来自美国本土的保障,对俄罗斯、欧洲和日本的空间站货运飞行器形成有效补充。

  同时,美国内华达山公司也计划将美国航天员送入空间站,该公司研制的追梦者号飞船也将在新年之后进行测试。

  发射新研制的火箭和飞船总是让人心潮澎湃,然而要证实这些新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究竟谁能接过航天飞机的接力棒,在新的一年我们拭目以待。

  中国载人航天能否迎头赶上?


  今后的载人航天领域,必将重新洗牌,因为又有一大玩家加入了载人航天竞争队伍之中。

  既去年圆满完成了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和神舟八号飞船交会对接任务,中国成为继美俄之后第三个掌握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

  而今年和随后计划完成的“神舟九号”和“神舟十号”的研制、发射和对接任务,将进一步验证有人交会对接技术。国际航天界也将在载人航天天地往返运输领域真正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

  俄罗斯常规动作能否有突破?


  俄罗斯新科学号太空舱将于今年第一季度与国际空间站对接。该舱装备特殊设备,可作为多功能实验室使用,并与星辰号服务舱对接。

  同时,俄罗斯还将继续用联盟号载人飞船和进步号货运飞船为国际空间站提供人员和货物的运送。但愿今年的发射会迎来一个“太平盛世”,不要像去年那样连续遭遇发射事故,否则国际空间站很有可能要唱“空城计”。
  
  “好奇号”引爆火星探测热潮


  在俄罗斯福布斯土壤火星探测器发射失败的背景下,2012年最受关注的航天事件无疑将是美国的好奇号火星车于8月份登陆火星表面。

  这个重达1吨的大家伙,比以往登陆火星的“机遇号”和“勇气号”要重三倍、长两倍,将是迄今为止人类向火星发射的重量最大、科技含量最高的探测器。

  “好奇号”携带的尖端装备可以保证火星车能够顺利完成挖掘、钻孔火星岩石,用激光束照射岩石来分析火星土壤与尘埃的化学成分等任务,甚至无需加热含有高氯酸盐的土壤样本就能检测出其中的有机物质,顺便拿出一份火星过去或现在维持生命可能性的调查报告。

  而除了火星着陆的关键节点和高含金量的探测活动之外,“好奇号”吸引眼球的地方更在于,它开启了美国密集开展火星探测的新篇章:2013年,美国宇航局决定发射一颗火星大气层与挥发物演变任务探测器,紧随“好奇号”步伐;2016年启动火星生命科学实验室研究;2022年尝试火星取样返回;接着挑战载人环绕火星探测……

  “地球2.0”或将掀起盖头来

  2012年会跟火星探测一样“火”起来的,应该就数得上类地行星的探测了。

  美国宇航局于去年底宣布发现了一颗地球的“双胞胎”行星——“开普勒-22b”,并证实了它是第一颗太阳系外的宜居星球。但即便能够证实它和地球一样是固态星球,由于其表面重力大约是地球的2.4倍,在那里生活并非易事。

  仅仅是两周之后,天文学家又宣布在太阳系外发现了两颗约地球一般大小的行星。其中名为“开普勒20f”的行星是开普勒任务迄今发现的与地球大小最为接近的行星。但二者距离其旋转的恒星较近,地表温度很高,同时公转周期又都较短,均不适合生命居住。

  要么是体积太大无法形成岩质地表,要么是距离母恒星太近难以形成液态水,这两次“雷声大雨点小”的发现似乎都成了竹篮打水,发现宜居星球仿佛成了一个永远不可能完成的梦想。

  “就像是在宇宙中玩捉迷藏,找到体积和温度都恰好合适的行星只是时间问题。”开普勒项目科学组副组长娜塔莉·巴塔哈为这个难题给出了一个信心十足的答案。

  其实去年两次重大发现都可以作为发现真正宜居星球前的预告片,因为2012年才是最有可能找到“地球2.0”的时间。为什么这么说呢?

  专门用于寻找类地行星的开普勒太空望远镜于2009年3月发射升空,一个月后开始正式工作。它观测的目标区域是位于银河系中的天鹅座和天琴座一带的10万多颗恒星,通过观测行星的凌日现象,进而判断和获取该行星以及所在恒星系统的详细情况。

  所谓“凌日”是指在观测者看来,行星从其母恒星前面经过的现象。比如在地球上可以观测到水星凌日或金星凌日,这时人们看到太阳表面上仿佛有个小黑点在缓缓移动。同样,观测其他恒星系统时也会看到凌日现象。

  如果凌日现象完全是由行星自然运行而导致的,那么这种运行变化将完全具有周期性。只有观测到至少三次具有相同亮点变化、相同持续时间、相同间隔时间的凌日现象才能判断一颗行星是不是类地行星。而围绕类日恒星运动的行星公转周期也与地球类似,即一年左右,所以开普勒任务小组至少需要三年时间才能找到一颗与地球大小相当、与地球轨道类似且围绕一颗类日恒星旋转的真正宜居的星球。那么从2009年4月算起,在2012年的某个时刻,人类将非常有可能在茫茫宇宙中找到第二家园。


http://www.spacechina.com/n25/n144/n208/n232/c192319/content.html


===============================================

这些是今年全球航天的热点罗列,但是有些新的重点还未考虑进来,但是无论如何今年是航天的一个热点年份了!




来源:中国航天报  日期:2012/01/04


 [据中国航天报2012年1月4日报道]  享受了2011年国际宇航的“饕餮盛宴”,站在岁末年初的更替处,不免会对2012年国际宇航充满更多期待和憧憬。摊开2012世界宇航发展脉络图,不难看出,在接下来的一年里,国际宇航界为世人烹制的“菜品”虽够不上规模宏大、类型齐全,却也是亮点不少、精彩不断。

  2012年无疑将成为太空征服史上最重要的里程碑之一。按计划,今年将有12名宇航员进入太空,并在轨道空间站度过6个月时间。

  而在世界载人航天版图上,各国航天势力都在积极开拓疆域,纵横驰骋。

  美国商业飞行能否独当一面?


  自航天飞机退役后,美国宇航局(NASA)积极支持私人企业建造能够向国际空间站运送人员和物资的太空舱。

  加利福尼亚州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研制的猎鹰9号火箭将携带龙太空舱于今年2月7日进行首次飞行。这是继2010年年底该公司的猎鹰9号火箭和龙太空舱首次实现私营企业太空舱的发射与返航之后的又一重要里程碑。

  如果说2010年底首飞的惊鸿一瞥令美国航天界资深人士对商业太空飞行的可行性有些许质疑,也让俄罗斯航天局对龙太空舱的可靠性有所担忧,但若一切顺利,今年美国的商业太空飞行将会大放异彩,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人们对在轨实验室商业货物运输的信心,因为世人将见证商业飞船首次与国际空间站对接。

  按照太空探索技术公司与美国宇航局在2008年签署的商业轨道运输系统服务协议,该公司原本需要进行三次试飞才能依照另一份16亿美元的合同开始向国际空间站运送货物。在2010年12月龙太空舱的首次飞行取得成功后,该公司已向美国宇航局申请将后两次飞行的测试目标合二为一,并得到批准。今年2月7日,猎鹰9号火箭将再一次从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点火升空,把龙太空舱送往国际空间站,执行货物补给任务。

  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对即将到来的空间站验证飞行兴奋不已,称其为“美国航天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同时表示虽然此次飞行只运送货物,但这次任务使猎鹰9号火箭和龙太空舱朝着载人飞行的终极目标又迈进了一步。

  美国宇航局专门负责太空运行的副局长比尔·格斯登美尔也表示:“这将为向国际在轨实验室进行商业货物运送开启一个新的时代。”

  而2012年美国的商业太空飞行还远不止此。美国的轨道科学公司也在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作为美国宇航局商业轨道运输系统的两家公司之一,轨道科学公司历时四年研制的安塔瑞斯火箭(Antares)(原金牛座2号火箭)将在2012年从美国弗吉尼亚州的沃勒普斯岛首次发射,并且携带四颗纳米卫星。该公司还计划在5月用另一枚安塔瑞斯火箭发射首艘天鹅座飞船。

  天鹅座飞船是由一个轨道科学公司建造的服务舱与一个泰勒斯·阿莱尼亚太空公司研制的加压货运舱组成。后者在空间站运输器研制方面颇有经验,曾为欧空局建造过自动转移飞行器(ATV)。“天鹅座”首航的目标仍然是国际空间站,如果验证成功,轨道科学公司将从今年8月份开始正式向国际空间站提供货运服务。

  2012年计划中的几次商业太空飞行无论对执行发射任务的公司还是美国宇航局而言都意义重大:

  如果试验成功,两家私营公司将证明自己造访国际空间站的能力,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向空间站运送重20吨货物的合同,进而有可能赢得美国宇航局运送航天员的“订单”;

  对于美国宇航局而言,无论是“猎鹰9号”和龙太空舱的组合还是“安塔瑞斯”和“天鹅座”的搭配,都将为国际太空站的后勤支持提供另外一层来自美国本土的保障,对俄罗斯、欧洲和日本的空间站货运飞行器形成有效补充。

  同时,美国内华达山公司也计划将美国航天员送入空间站,该公司研制的追梦者号飞船也将在新年之后进行测试。

  发射新研制的火箭和飞船总是让人心潮澎湃,然而要证实这些新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究竟谁能接过航天飞机的接力棒,在新的一年我们拭目以待。

  中国载人航天能否迎头赶上?


  今后的载人航天领域,必将重新洗牌,因为又有一大玩家加入了载人航天竞争队伍之中。

  既去年圆满完成了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和神舟八号飞船交会对接任务,中国成为继美俄之后第三个掌握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

  而今年和随后计划完成的“神舟九号”和“神舟十号”的研制、发射和对接任务,将进一步验证有人交会对接技术。国际航天界也将在载人航天天地往返运输领域真正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

  俄罗斯常规动作能否有突破?


  俄罗斯新科学号太空舱将于今年第一季度与国际空间站对接。该舱装备特殊设备,可作为多功能实验室使用,并与星辰号服务舱对接。

  同时,俄罗斯还将继续用联盟号载人飞船和进步号货运飞船为国际空间站提供人员和货物的运送。但愿今年的发射会迎来一个“太平盛世”,不要像去年那样连续遭遇发射事故,否则国际空间站很有可能要唱“空城计”。
  
  “好奇号”引爆火星探测热潮


  在俄罗斯福布斯土壤火星探测器发射失败的背景下,2012年最受关注的航天事件无疑将是美国的好奇号火星车于8月份登陆火星表面。

  这个重达1吨的大家伙,比以往登陆火星的“机遇号”和“勇气号”要重三倍、长两倍,将是迄今为止人类向火星发射的重量最大、科技含量最高的探测器。

  “好奇号”携带的尖端装备可以保证火星车能够顺利完成挖掘、钻孔火星岩石,用激光束照射岩石来分析火星土壤与尘埃的化学成分等任务,甚至无需加热含有高氯酸盐的土壤样本就能检测出其中的有机物质,顺便拿出一份火星过去或现在维持生命可能性的调查报告。

  而除了火星着陆的关键节点和高含金量的探测活动之外,“好奇号”吸引眼球的地方更在于,它开启了美国密集开展火星探测的新篇章:2013年,美国宇航局决定发射一颗火星大气层与挥发物演变任务探测器,紧随“好奇号”步伐;2016年启动火星生命科学实验室研究;2022年尝试火星取样返回;接着挑战载人环绕火星探测……

  “地球2.0”或将掀起盖头来

  2012年会跟火星探测一样“火”起来的,应该就数得上类地行星的探测了。

  美国宇航局于去年底宣布发现了一颗地球的“双胞胎”行星——“开普勒-22b”,并证实了它是第一颗太阳系外的宜居星球。但即便能够证实它和地球一样是固态星球,由于其表面重力大约是地球的2.4倍,在那里生活并非易事。

  仅仅是两周之后,天文学家又宣布在太阳系外发现了两颗约地球一般大小的行星。其中名为“开普勒20f”的行星是开普勒任务迄今发现的与地球大小最为接近的行星。但二者距离其旋转的恒星较近,地表温度很高,同时公转周期又都较短,均不适合生命居住。

  要么是体积太大无法形成岩质地表,要么是距离母恒星太近难以形成液态水,这两次“雷声大雨点小”的发现似乎都成了竹篮打水,发现宜居星球仿佛成了一个永远不可能完成的梦想。

  “就像是在宇宙中玩捉迷藏,找到体积和温度都恰好合适的行星只是时间问题。”开普勒项目科学组副组长娜塔莉·巴塔哈为这个难题给出了一个信心十足的答案。

  其实去年两次重大发现都可以作为发现真正宜居星球前的预告片,因为2012年才是最有可能找到“地球2.0”的时间。为什么这么说呢?

  专门用于寻找类地行星的开普勒太空望远镜于2009年3月发射升空,一个月后开始正式工作。它观测的目标区域是位于银河系中的天鹅座和天琴座一带的10万多颗恒星,通过观测行星的凌日现象,进而判断和获取该行星以及所在恒星系统的详细情况。

  所谓“凌日”是指在观测者看来,行星从其母恒星前面经过的现象。比如在地球上可以观测到水星凌日或金星凌日,这时人们看到太阳表面上仿佛有个小黑点在缓缓移动。同样,观测其他恒星系统时也会看到凌日现象。

  如果凌日现象完全是由行星自然运行而导致的,那么这种运行变化将完全具有周期性。只有观测到至少三次具有相同亮点变化、相同持续时间、相同间隔时间的凌日现象才能判断一颗行星是不是类地行星。而围绕类日恒星运动的行星公转周期也与地球类似,即一年左右,所以开普勒任务小组至少需要三年时间才能找到一颗与地球大小相当、与地球轨道类似且围绕一颗类日恒星旋转的真正宜居的星球。那么从2009年4月算起,在2012年的某个时刻,人类将非常有可能在茫茫宇宙中找到第二家园。


http://www.spacechina.com/n25/n144/n208/n232/c192319/content.html


===============================================

这些是今年全球航天的热点罗列,但是有些新的重点还未考虑进来,但是无论如何今年是航天的一个热点年份了!


“龙”飞船平安返回地面意义重大 NASA吞下“定心丸”

  造访空间站的首艘商业飞船——“龙”飞船5月31日成功返回地球。尽管只是一次测试飞行,但此行具有多种意义。

  对美国航天局(NASA),这意味着当初的政策转向收到回报。由于发射成本和风险过高等因素,航天局去年终结了已运行30年的航天飞机项目,鼓励商业公司开发往返空间站的“太空巴士”。有人质疑此举将导致美国过于依赖俄罗斯飞船,损害美国在太空的领先地位。

  “龙”飞船的成功表现显然有助于打消这种批评,让航天局更有底气。发射成功后,航天局局长博尔登便宣称,这标志着“美国再次成为太空探索的领头羊”,其重要性“怎么评价都不为过”。飞船返回后博尔登又说:“通过设计并使用新一代航天器向空间站运送货物,美国的创新和灵感再次展现了强大力量。”

  此行成功也意味着商业太空飞行的“钱途”初见曙光。制造“龙”飞船的太空探索技术公司与航天局签署了价值16亿美元的合同,向空间站发射12次货运飞船。航天局将视“龙”飞船此行成功与否确定何时开始执行合同。此行成功,意味着企业已具备向近地轨道发射飞船的能力,也给航天局吃下“定心丸”,将相关业务交给企业。与航天局签了19亿美元合同的另一家企业——轨道科学公司也计划下半年向空间站试射商业飞船。

  事实上,商业太空飞行的“钱途”已吸引美国多位知名企业家和投资者前来“淘金”,例如网上支付公司贝宝创始人埃隆·马斯克(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现任首席执行官)、微软公司联合创始人之一保罗·艾伦以及网上零售巨头亚马逊公司创始人杰夫·贝索斯等。

  这次成功飞行还意味着,至少在美国,企业参与航天有助于降低发射成本。以航天飞机为例,这种火箭和飞机的“杂交体”每次往返空间站的成本约为4.5亿美元,考虑通胀因素之后,美国花在航天飞机项目上的资金已超过登月、制造原子弹以及开凿巴拿马运河的总和。而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等企业的成本远低于此,这也是奥巴马政府极力推动企业进军太空发射的重要原因。

  太空政策专家、美国海军军事学院教授琼·约翰逊-弗雷泽认为,最近几十年来的研究表明,太空领域的公私合作非常有必要。以飞机和计算机领域为例,最初也是政府出资研发,随后企业介入,最终实现整个行业的繁荣。更多企业的参与将有助于美国实现长期太空目标。

  当然太空“企业化”还在萌芽状态,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比如,进军太空领域的企业仍需要政府合同,一旦政策变化它们即“钱途”堪忧;目前的太空企业能否仅依靠发射盈利还是问号,投资者不可能无限“烧钱”;企业削减成本是否会损害航天发射的可靠性、安全性也未可知……

  但竞争是推动人类航天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冷战时代,美苏太空竞赛曾极大促进了航天事业进步,而冷战后时代则多年未见重大突破。引进商业竞争有望改变这一沉闷局面。就这一角度看,“龙”的成功意义或许更大。


http://www.csoet.cn/n145806/c1143857/content.html
为毛没图啊。
第三帝国国防军1 发表于 2012-6-21 08:49
为毛没图啊。
属于今年第一季度的全球航天展望的文章,都没有图片

请您参考

现在航天题材话题比较热门
qing2012 发表于 2012-6-21 08:58
属于今年第一季度的全球航天展望的文章,都没有图片

请您参考
呵呵谢谢啊。可以贴一些图这样看着太累啊。
建议发航天版
zjl625 发表于 2012-6-21 10:38
建议发航天版
经过文章标题检索,航天板块没有这个文章

这个是航天网站刊登的今年盘点,也算航天专业人士对今年航天全球的一个要点罗列
第三帝国国防军1 发表于 2012-6-21 09:01
呵呵谢谢啊。可以贴一些图这样看着太累啊。
现在大门户网站图片少,小网站的好但是挂不上

航天的图片现在精品不少,就是不好找

美国先歇会,让追追挺好玩的。
一个老头子 发表于 2012-6-21 14:19
美国先歇会,让追追挺好玩的。
美国2013财年航天投资算上国会允许挪用的大概190多亿美元
zjl625 发表于 2012-6-21 10:38
建议发航天版
航天板块貌似现在讨论不多,航天今年亮点看来就是两个中国神舟和美国龙飞船了!
qing2012 发表于 2012-6-21 14:02
现在大门户网站图片少,小网站的好但是挂不上

航天的图片现在精品不少,就是不好找
就是啊。我也懒哈哈哈哈
第三帝国国防军1 发表于 2012-6-22 15:24
就是啊。我也懒哈哈哈哈
美国航天科幻题材我看过的高峰是60-70年代的作品,科幻剧看到比较多就是1990-2010这段时间

星际旅行航海家
星舰复国记
星际之门加上宇宙和亚特兰蒂斯两个分支

这里面米蒂的科幻水准还真是高,咱们现在唯一能比就是三体,哈哈

一点个人浅薄的见解,请您指教
印度太空研究组织公布2012财年发射任务
印度太空研究组织(ISRO)4月26日宣布将在2012财年执行多次“静地卫星运载火箭”(GSLV)发射和“极轨卫星运载火箭”(PSLV)发射,并在2014年使用GSLV发射第二次月球任务“月球航行”-2.

ISRO卫星中心主任称该组织正在与俄罗斯科学家就“月球航行”-2任务共同工作,双方将探讨探测器在月球上的着陆点选址。

目前GSLV还将进行1000秒耐受试验,还将在印度液体推进系统中心接受真空试验。地面试验团队批准后,GSLV才算完成发射准备工作。萨拉巴伊航天中心主任称将在2012年9月或10月使用GSLV D5火箭发射低成本GSAT-14通信卫星。

PSLV C-20将在2012年10月发射法国卫星“萨拉尔”(SARAL)和四颗小卫星,PSLV C-21将在8月发射法国商业有效载荷“斯波特”(SPOT)地球观测卫星。

印度正在研制中的低温火箭GSLV Mark III发动机的多个子系统正在试验中,预计还有两年才能完成。不装配低温发动机的实验飞行将在2012-2013年进行。

ISRO在十一五计划中为29项任务花费了2000亿卢比(约38亿美元),十五计划中为20项任务花费了1300亿卢比。(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 侯丹 陈菲)
http://www.cannews.com.cn/2012/0427/196434.html
德国航空航天:重点发力宇航机器人

宇航机器人作为近三年来德国经济和技术部国家宇航与创新计划的重点之一,集合了不同领域的最新技术。材料科学、信息与通信技术、传感技术与机电一体化技术,都是宇航机器人的必备技术,这些技术催生了尖端产品的产生,使其能够满足宇宙空间的极端要求。宇航机器人的产生,也促进了制造业、服务业和医疗技术的发展。

    一、德国经济和技术部关于宇航机器人的技术政策

    2012年3月,德国航空航天中心在柏林举办第二届宇航机器人国家会议,德国经济和技术部部长罗斯勒出席了开幕式。在此次会议上,来自科学界、商界、政界的专业人士进行了密切交流与磋商,对未来德国宇航技术的发展做出了突破性的决定。最近几年,德国宇航机器人的技术基础得到夯实,在整个欧洲占据领先地位,其传感技术以及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处于领先水平。除了在地球轨道和外层空间的探索技术,宇航机器人对于地面技术的开发也具有重要借鉴作用。

    是否具备极高的可靠度,以及经过很长一段时间后是否能够自主行动,是衡量空间任务完成程度的一大标准。移动、导航、模拟、安装、拆卸都是宇航机器人的特殊功能。在地球上的许多应用也具备相似的属性要求,例如抢险救灾,核

    电站拆除,甚至在服务领域,也避免不了相似的故障排除解决方案。所以,航空航天技术的进步很可能直接过渡到地面技术应用中来。

    在进一步探索太阳系方面,德国制订了具体的计划目标,以提高德国在机器人探索核心领域的竞争力,并将重点放在移动、传感、导航和操纵技术等方面。德国专家认为,发展到中期,以“德国制造”为荣的空间技术将会为国际勘探任务做出杰出贡献。

    德国政府认为,现在已经到了建设基础设施的阶段,这些设施需要为卫星和空间站提供安装、管理、清理垃圾等服务,而现在已有的机器人技术必须要跟基础设施结合在一起。

    二、宇宙航空的未来—机器人

    智能机器人可将人的活动空间扩大到宇宙空间,是人类进入太空的先锋。在德国发布的《机器人路线图2012》中,阐述了德方关于宇航机器人的观点。德国经济和技术部将通过制定综合性技术方案,努力推动宇航机器人尖端技术的发展,重点发展勘探机器人和在轨服务。

    另外,除了空间应用领域,借助现有的技术力量,宇航机器人技术也可推动相关地面技术的发展。为此,德国航空航天中心宇宙航空管理部计划举办一次关于宇航机器人的技术竞赛。此次竞赛将在2012年9月在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柏林)期间举办,首轮竞争将会模拟实际环境并进行性能测试。



    中国贸促会电子信息行业分会供稿  编译:王敏


http://intl.ce.cn/specials/zxgjz ... 0514_23319725.shtml
投钱(美国纳税人的钱)的时候是宇航局,摘果子的时候是加利福尼亚州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这个国度真是神奇
哈没内衣 发表于 2012-6-23 12:55
投钱(美国纳税人的钱)的时候是宇航局,摘果子的时候是加利福尼亚州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这个国度真 ...
SpaceX公司航天技术超越中国

SpaceX公司在成本上相当成功,但这并不是使用老旧成熟技术的缘故,他们在技术上同样很出色。猎鹰9号火箭的灰背隼液氧煤油发动机的推力虽然不高,但在开式循环液氧煤油发动机中是比冲最高的,尤其是上面级的改进型灰背隼的比冲更是达到了空前的345秒。在箭体结构和材料上,猎鹰9号是世界上第一种全面应用高强度的2195铝锂合金的火箭,结构质量很低,第二级箭体都仅有3吨。

在剩余燃料管理上猎鹰9号火箭同样出色,这些技术使猎鹰9号火箭在使用比冲一般的开式循环液氧煤油发动机的情况下,运载系数和全面使用高压补燃循环液氧煤油发动机的天顶2号火箭不相上下。在运载能力上,猎鹰9号火箭的地球低轨道(LEO)的运输能力,高于中国现有任何一种LEO轨道运载火箭。今年4月1日宣布的重型猎鹰火箭,LEO运载能力更是达到了空前的45吨,如果增加推进剂交叉输送技术的话,还可以进一步增加到53吨,这个运载能力远远高于各国现有运载火箭的运力,是美国航天飞机和中国长征五号运载火箭的2倍。用首席执行官Elon Musk的话来说,这是美国创新的成功。
=================================================

投钱的时候人家已经设计好技术的扩散和制造技术的传播复制了,所以谁摘果子都是美国得利
qing2012 发表于 2012-6-23 13:14
SpaceX公司航天技术超越中国

SpaceX公司在成本上相当成功,但这并不是使用老旧成熟技术的缘故,他们在 ...
你以为加利福尼亚州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真的靠自己的技术做到的?
qing2012 发表于 2012-6-22 16:19
美国航天科幻题材我看过的高峰是60-70年代的作品,科幻剧看到比较多就是1990-2010这段时间

星际旅行航 ...
具体来说美帝属于硬科幻,其当时航天事业迅猛发展,人们热情比较高。所以科幻时代来临。出了很多精品。现在人们的热情没那么高,航天事业也没有当初那种跨时代飞跃。呵呵美帝的科幻片世界一流啊。
哈没内衣 发表于 2012-6-23 13:21
你以为加利福尼亚州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真的靠自己的技术做到的?
你一直就转不过这个弯弯,管谁的技术,都是美国的技术,哈哈

人家山寨自己技术搞出这样成果,这叫技术扩散或者技术迁移了,说明开始白菜化生产了
第三帝国国防军1 发表于 2012-6-23 13:24
具体来说美帝属于硬科幻,其当时航天事业迅猛发展,人们热情比较高。所以科幻时代来临。出了很多精品。现 ...
是的,美国的特效和相关工具也开发的比较领先,各种科幻特效公司也很多,全球现在好像除了新西兰的维塔公司外,著名的特效公司都是美国本土的,呵呵
这事儿积极意义肯定是有的。。
不过大家也都别纠结公司、国家 那点儿乱七八糟的可以不
qing2012 发表于 2012-6-25 15:29
是的,美国的特效和相关工具也开发的比较领先,各种科幻特效公司也很多,全球现在好像除了新西兰的维塔公 ...
人家的产业太发达了。
第三帝国国防军1 发表于 2012-6-25 16:33
人家的产业太发达了。
原先听过新西兰维塔来华的一个讲座,那个艰难的历程也是比较催人奋进的

维塔原先默默无名,后来因为公司创始人敢于尝试新技术,投资和IBM一起玩技术革新,结果靠着指环王三部曲(就是魔戒三部曲)一炮而红,超过好莱坞很多特效公司,一举奠定江湖地位

举个例子:

魔戒里面那个树人的头脑,一个数字模型大小有40多个GB容量,全部扔到服务器组成的集群里面运算,当时这是全球最高的技术。

等到了卡梅隆的阿凡达,一个集群四万颗INTEL至强处理器,维塔是个勇于挑战的典型吧
qing2012 发表于 2012-6-26 08:08
原先听过新西兰维塔来华的一个讲座,那个艰难的历程也是比较催人奋进的

维塔原先默默无名,后来因为公 ...
这年头不创新没活路啊
第三帝国国防军1 发表于 2012-6-26 09:55
这年头不创新没活路啊
还有一个小趣闻:
阿凡达成功在咱们这边上映后,报道卡梅隆做阿凡达时候使用就是动作捕捉技术使用的全球顶级的动作捕捉设备全球有三套,其中一套早就在中国了,好像是在北京,有说在央视又说在中影,总之设备这块咱们一点都不输卡梅隆当时的条件,但是就是没有作品出来,直到去年年底龙门飞甲才是中国第一部现代意义3D电影

所以这个创新,一个胆,一个敢,一个真做,呵呵
qing2012 发表于 2012-6-27 03:19
****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
这个倒是啊。话说不看国产很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