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省份清理7万吃空饷者 一年吃掉财政逾3.5亿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23:20:52
2012年06月20日02:36  来源:东方早报
早报讯 在一些地方特别是基层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存在着严重的“吃空饷”现象,正成为财政资金流失的黑洞。

  自2005年中编办在全国开展清理“吃空饷”工作以来,据公开报道,四川、海南、重庆、湖南、河南、宁夏、内蒙古7个省份共清理出“吃空饷”者7万多人,据测算7个省份一年为这7万多人共增加支出3.5亿元至14亿元。

  “吃空饷”吃掉多少钱?

  以年人均消耗财政支出5000元至2万元计算,7个省份“吃空饷”者一年共增加支出3.5亿元至14亿元。

  早在2005年年底,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有官员就表示,一些地方“吃空饷”现象较为普遍。因此,中编办才决定当年在全国开展清理“吃空饷”工作。2006年3月,当时的人事部也出台了《关于加强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工资管理防范虚报冒领工资问题的通知》。

  在中编办下发的《关于对“吃空饷”问题开展督促检查的通知》中,将“吃空饷”现象分为五种:在编不在岗的;已经调离,但不办理核减编制等有关手续的;虚报人员编制,骗取财政拨款的;已经死亡未核销编制的;其他形式“吃空饷”的。

  据公开报道,已完成此次清理工作的四川、海南、重庆、湖南、河南、宁夏、内蒙古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清理出“吃空饷”者7万多人。

  “吃空饷”人员年人均消耗财政支出的数额是多少,各地不一,有媒体根据当时披露的有关数据测算,河南为7365元,湖南、重庆均接近5000元,四川为1700多元,陕西西安约为2万元。根据2005年中国统计年鉴计算,已完成此次清理工作的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04年行政管理费接近405.6亿元,如果“吃空饷”者以年人均消耗财政支出5000元至2万元计算,上述7个省份一年共增加支出3.5亿元至14亿元。

  “吃空饷”为何普遍存在?

  北京大学廉政建设研究中心主任李成言认为,主要原因是人事管理制度不健全,编制不透明,对人事和财务状况的监管不力。

  为什么“吃空饷”现象会在全国普遍存在?在北京大学廉政建设研究中心主任李成言教授看来,主要原因是人事管理制度不健全,编制不透明,对人事和财务状况的监管不力。他解释说:“目前在不少政府机关或事业单位中,一个单位核定的编制情况,哪些人占编,哪些人不占编,每人的工资是多少,这些除主管领导和人事部门、财务部门外,本单位的大多数人都不清楚,至于外人,更是无从了解。”

  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绩效评价中心主任郑方辉分析认为,在我国不少县,公务员工资是由省财政、市财政、县财政等各级财政组成,一些欠发达地区基层公务员的工资主要靠上级财政拨款,基层公务员“吃空饷”,骗的就是上级的钱,不要白不要。而且“吃空饷”者周边缺乏举报、监督。

  如何治理“吃空饷”?

  专家建议进一步推动事业单位编制、经费公开,引入社会监督机制,并加大对事业单位预算和支出的审计力度。

  对于“吃空饷”现象,该如何治理?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建议,在全国范围内对“吃空饷”问题进行一次全面清理,针对不同情况和类型进行规范。对那些停薪留职、借调等特殊人员的情况要及时向上级报告,同时利用门户网站等形式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对停薪留职、下海创业等现象进行严格规范,对于完全属于“吃空饷”的问题,要进行严厉查处。还要反思县乡两级有关领导干部退居二线的政策,纠正在这方面存在的巨大人才浪费,逐步探索更加科学合理有效的用人机制,避免由于人才使用不当,造成负面影响。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受访专家一致建议,进一步推动事业单位编制、经费公开,引入社会监督机制,并加大对事业单位预算和支出的审计力度。只有这样,“吃空饷”的人和事才没有隐藏的可能。
据《检察日报》http://business.sohu.com/20120620/n346069973.shtml2012年06月20日02:36  来源:东方早报
早报讯 在一些地方特别是基层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存在着严重的“吃空饷”现象,正成为财政资金流失的黑洞。

  自2005年中编办在全国开展清理“吃空饷”工作以来,据公开报道,四川、海南、重庆、湖南、河南、宁夏、内蒙古7个省份共清理出“吃空饷”者7万多人,据测算7个省份一年为这7万多人共增加支出3.5亿元至14亿元。

  “吃空饷”吃掉多少钱?

  以年人均消耗财政支出5000元至2万元计算,7个省份“吃空饷”者一年共增加支出3.5亿元至14亿元。

  早在2005年年底,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有官员就表示,一些地方“吃空饷”现象较为普遍。因此,中编办才决定当年在全国开展清理“吃空饷”工作。2006年3月,当时的人事部也出台了《关于加强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工资管理防范虚报冒领工资问题的通知》。

  在中编办下发的《关于对“吃空饷”问题开展督促检查的通知》中,将“吃空饷”现象分为五种:在编不在岗的;已经调离,但不办理核减编制等有关手续的;虚报人员编制,骗取财政拨款的;已经死亡未核销编制的;其他形式“吃空饷”的。

  据公开报道,已完成此次清理工作的四川、海南、重庆、湖南、河南、宁夏、内蒙古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清理出“吃空饷”者7万多人。

  “吃空饷”人员年人均消耗财政支出的数额是多少,各地不一,有媒体根据当时披露的有关数据测算,河南为7365元,湖南、重庆均接近5000元,四川为1700多元,陕西西安约为2万元。根据2005年中国统计年鉴计算,已完成此次清理工作的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04年行政管理费接近405.6亿元,如果“吃空饷”者以年人均消耗财政支出5000元至2万元计算,上述7个省份一年共增加支出3.5亿元至14亿元。

  “吃空饷”为何普遍存在?

  北京大学廉政建设研究中心主任李成言认为,主要原因是人事管理制度不健全,编制不透明,对人事和财务状况的监管不力。

  为什么“吃空饷”现象会在全国普遍存在?在北京大学廉政建设研究中心主任李成言教授看来,主要原因是人事管理制度不健全,编制不透明,对人事和财务状况的监管不力。他解释说:“目前在不少政府机关或事业单位中,一个单位核定的编制情况,哪些人占编,哪些人不占编,每人的工资是多少,这些除主管领导和人事部门、财务部门外,本单位的大多数人都不清楚,至于外人,更是无从了解。”

  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绩效评价中心主任郑方辉分析认为,在我国不少县,公务员工资是由省财政、市财政、县财政等各级财政组成,一些欠发达地区基层公务员的工资主要靠上级财政拨款,基层公务员“吃空饷”,骗的就是上级的钱,不要白不要。而且“吃空饷”者周边缺乏举报、监督。

  如何治理“吃空饷”?

  专家建议进一步推动事业单位编制、经费公开,引入社会监督机制,并加大对事业单位预算和支出的审计力度。

  对于“吃空饷”现象,该如何治理?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建议,在全国范围内对“吃空饷”问题进行一次全面清理,针对不同情况和类型进行规范。对那些停薪留职、借调等特殊人员的情况要及时向上级报告,同时利用门户网站等形式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对停薪留职、下海创业等现象进行严格规范,对于完全属于“吃空饷”的问题,要进行严厉查处。还要反思县乡两级有关领导干部退居二线的政策,纠正在这方面存在的巨大人才浪费,逐步探索更加科学合理有效的用人机制,避免由于人才使用不当,造成负面影响。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受访专家一致建议,进一步推动事业单位编制、经费公开,引入社会监督机制,并加大对事业单位预算和支出的审计力度。只有这样,“吃空饷”的人和事才没有隐藏的可能。
据《检察日报》http://business.sohu.com/20120620/n34606997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