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大陆民间军事研究群落崛起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21:03:09
作者:段宇宏 2012年06月05日
    “我们准备在2009年.推出10部抗战系列的专著”,光亭很高兴地描述他2009年的工作重心。光亭是“战史沙龙社区”的主要创办人和分坛版主,“知兵堂”的缔造者只要不是刚入道很少有人不知道“知兵堂”,用大名鼎鼎来形容它并不过分。


    “知兵堂”不是“讲武堂”这样的军事院校,只是一个军事文化公司。光亭,一位资深军迷,也是一位民间军事历史研究者,业余时间刻苦钻研朝鲜战争,长篇战史《冰雪长津湖》的刊载,使光亭在圈内颇有名气。他的另一篇力作《金门战役》在台湾发表后,曾引起不小的轰动。


    “知兵堂”定期推出军事杂志《突击》,出版过《闪击西欧》、《血色夜空》、《阿登反击战》等热销的二战军事类图书。光亭与马文俊执笔、近期出完的《大德意志师战史三部曲》,讲述二战德军最彪悍部队的成长故事,是光亭比较满意的产品。


    光亭介绍.今年将推出《淞沪会战》、《长沙会战》等10部抗战史专著,并不仅仅满足于历史资料的运用,还有对亲历战役将领的采访,若亲历者已过世,将会从家属那里进一步挖掘史料。


    近10年来.大陆军迷群体曰益壮大,其中的精英分子——民间军事研究群落逐渐崛起,光亭只是他们其中一员。像光亭那样全心投入这项事业的只是极少一部分,大多数从事形形色色的职业。他们各谋生计之余,整理资料、钻研装备、排兵布阵、点评今古兵家大事。沉醉之时,仿佛置身中外战场,有人潸然泪下有人激愤不已,有人豪情万丈。


民间军事研究群落的源起


    中国自古从官方到民间,都有钻研军事的传统,古称兵学,著作称为兵书,可算是兵学大国。战国时有《孙子》、《吴子》、《六韬》;唐、宋、明、清有《武经总要》、《武经直解》、《武备志》等具有代表性的军事著作。从鸦片战争爆发至清朝覆亡,共计出版兵书千余部,而民国几十年间,据不完全统计军事类图书就有4800多部。


    民国时由于西方学术方法的引入,军事研究水平获得大幅度提升,军事理论、军备军制、战略战术、军兵种、军战史的著作层出不穷。研究者的身份有官有民、亦官亦民、时官时民,如蒋百里的《国防论》,丁文江介绍北洋各师旅建制的《民国军事近纪》,文公直的《最近三十年军事史》,周纬的《中国兵器史稿》。虽然当时通讯并不快捷,多元化和时事性强是民国军事期刊书籍出版的特色,很多中外军情和战役分析介绍,能在事发后很快出版。


    1949年后.两岸走上不同道路,民国时代民间军事研究传统在台湾延续下来,大陆则在“文革”时期中断。大陆改革开放后,又逐步复兴,军迷群体壮大,民间军事研究群落崛起于上世纪90年代末。如今海峡两岸拥有着世界上数量极为庞大的军事迷。


    故事还得从军事老三刊说起。“我们能有今天.感谢老三本对于这个群体的孕育,它们功不可没。”军事杂志《闪电战》的创办人左立说。左立所说的老三本,即创办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舰船知识》、《航空知识》、《兵器知识》”。大陆目前的资深军迷,鲜有人与这官办老三刊脱离渊源。几乎每一位民间军事研究者谈到“家世”,都要从老三刊讲起。


  
  
    上世纪90年代中前期“海湾战争热”、”高科技战争热”、“二次大战热”,这三把火曾激发了人们对军事的热情,官方曾有过一股军事出版热潮,连街头巷尾和火车上热销的小刊小报,在刊登凶杀色情故事之外,也大谈战略战术。


    资讯日渐发达,常识积累增多,有些军迷从入门开始进到钻研层面,原有的官办军事期刊和图书已经很难满足他们越来越大的胃口。“群众基础”打好之后,有两件事情推波助澜,促使大量研究者出现。


    一是上世纪90年代新闻出版行业大力市场化,尺度放宽,发行渠道日益畅通,开始出现民间运作的军事图书和期刊;另外就是互联网的兴起,民间研究者发表途径拓宽,很多人脱颖而出,又打造出更多新一代军迷,为新型军事期刊图书的发展开疆拓土。


    席康,30岁,财务专业出身,在上海从事财会工作。对于他来说,他的历史定格在1939年至1945年。他的同事们也许想不到,身边有一位“军事专家”。这位被老三刊孕育出来的资深军迷,通过互联网点评中外军事.引起了一些媒体编辑的注意,他的名字开始常见于报端。席康本人较谦虚,自认很业余,但他的一些同好却认为他的业余研究颇有专业味道。


    发表在《兵工科技》的《二战中轴心国使用的T-34坦克克》,与其他两位作者合著的《纳粹空中武库》一书,还有《德国Ju一87斯图卡俯冲轰炸机的研制和改型》、《二战德军DFS—230型轻型突击滑翔机》等文章与著作,都是席康非常满意的作品。购买军事书籍和资料,制作军事模型,是很多资深军迷沉重的经济负担,席康也不例外,家中有上百个军事模型,他认为这是经济上的无底洞。


    英语也是席康钻研军事的一大优势,便于阅览海外军事网站和期刊,第一时间了解最新军事科技动向。席康现今的阅读更偏重于民间军事期刊与外文军事读物。他认为,民间军事读物物的出现,填补了原先大陆军迷很多知识空白,视野更宽广符合资深军迷的胃口。


    目前大陆优秀的民间军事研究者具有两大特色。多数出身于1970年代,成长在改革开放时期,比之上一代有着更好的文化功底,有些还精通两三种外语,比更年轻的一代能静下心来钻研;大部分集中在北京、上海等大都市,在资讯获取和经济收入方面有优势。


从《战场》到《战争史研究》


    民间研究者难以避免“山寨味”,但也是藏龙卧虎。笔名为魔鬼教官的著名网友,是个很自负的资深军迷,“我第一次见识到业余研究者出的书,从那本书起,彻底被震住了,我再不敢自称是军事发烧友”。


    他用如此夸张语气描述的是一本名为《虎》的军事图书,出版于2001年。该书作者陈朴和杨林是地道的民间军事研究者,运用二战前后同盟国与轴心国双方的大量历史文献,详尽介绍虎式坦克的研发、作战和编制情况,曾引发很多军事研究资深人士的赞赏。


    这本书在大陆民间军事类读物发展历程中,是里程碑式的书籍。在圈内,陈朴与王辉(代表作《军火库》系列文集)以及《战争史研究》杂志的创办人阎京生,算是标志性的传奇人物。陈、王二人还被视为大陆改革开放后,民间军刊(也称军事文集)崛起的两位领军大将,他俩创办的《战场》一般被认为是民间军刊的鼻祖。据一些资深军迷说,自打陈朴与王辉出现在民间军刊界后,很少再买其他军事杂志看了。


    《战场》有一个小小的前奏,吹响在1999年,名为《武器》,陈、王二人是背后的主要人物。从《武器》开始,对传统的军事出版市场,造成了小小的冲击,在很多军迷的眼前划过一道闪电。据说它的出现,导致开始衰落的传统军事出版市场为之一振。《武器》一闪即灭之后,陈朴从里边出来,精心打造了自己的著作《虎》。


    之后,陈朴、王辉又联手打造了《战场》,一个专攻陆地军事,另一个专攻空中军事。因其精致专业的文章,对中外装备和军史的分析介绍,在军事文化市场注入一股兴奋剂,但可惜它的生命只有短短5期。《战场》之所以成为标志性刊物,是因为“战场”摆开后,引爆了民间军刊市场的战争,导致市场突然繁荣起来。紧接着,各种假冒伪劣的《战场》陆续面世。


    那一年,《战场》与“非典”一起终结了,但它的文风和模式,被后起的各类民间军刊大加效仿,这正是称其为鼻祖的原因。因为种种原因,出版周期过长,经常是对军迷的一种煎熬;知识产权无法得到保护,生存困难。如今,这本鼻祖式刊物成为资深军迷竞相收藏的珍品,价格已从12元炒到几十元一本。


  
    陈朴紧接着又打造了一本新的军事文集《巡航者》,汇集了民间最优秀的军事研究者的心血之作,第一期问世之后即风靡一时,引起追棒。该刊此后一直难产,吊着读者胃口。据说隔了几年,直到2008年才又出现新版的第一册。陈、王二人与《武器》、《战场》的经历,只是一个缩影,体现民间军事研究者与军刊生存发展之不易。


    研究现当代中国军事相当敏感,越来越多的后起军刊,逐渐把目光主要投向外军与军事历史。在此后市场的激烈战斗中,《闪电战》与《突击》杀出一条血路,脱颖而出。操作模式有从游击队转为正规军的意味,出版周期较为固定,经营管理专业化。


    《闪电战》可说是个奇迹,其创办人左立作为资深军迷,学广告出身,在该广告行业打拼10年。出于爱好,也出于市场嗅觉,左立先打造了一本《火力时代》,偏军事装备,因过于专业,曲高和寡,赔了不少钱。


    随后左立决定剑走偏锋,发动《闪电战》,完全锁定二战德军的研究和介绍。由于德国在近现代军事史上拥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跟外国一样,中国也有一个庞大的德国军迷群体。最初左立也没有把握,但没想到居然由于独特的个性,《闪电战》站稳了脚跟。


    通过《闪电战》,左立“俘虏”了不少优秀的民间军事研究者,组成专业化兵团。在左立的旗下,他们把爱好与职业合为一体,专心从事二战军事研究。这个团队先后推出《二战德军步兵武器全集》、《二战德国伞兵战史》等著作。


    《闪电战》的主编丛丕,现年30岁,辽大历史系硕士毕业,打小也是个军迷。通过《闪电战》,被左立“俘虏”,招为大将,通过这个平台,推出自己的著作《二战德军山地兵战史》。


    要论专业性和学术味道的浓厚,在《战场》消逝之后,也并非后继无人。左立坦承,他们出于市场生存的考量,论专业性,与《战争史研究》比起来,自叹不如。这位后起之秀,继承了《战场》的血统,被圈内人推崇为当下水平最高的民间军事杂志,以收藏这本杂志为荣。主编阎京生非常低调,据圈内人介绍,此杂志的写作、排版、编译基本上由其一人完成,属单兵作战的一个传奇。

  


    余诚是另一个把爱好与职业结合起来的不多例子。他的军事帝国更为庞大,囊括一切。作为军迷,他瞧准这个市场,经营起阿尔法军事书屋。他的书屋不卖别的,只卖军事期刊和书籍,军迷在市面上难觅珍稀猎物之时,都会跑到这里来扫荡。他分析道,传统军事读物市场由于深度不够,视角不广民间军刊的兴起自然不可避免,“但这个不是生活必需品,市场还要培育”。这些军刊,几乎都生存不易.因为一般印量不大,成本降不下来。


一个执着的群体


    伯玉也是战史沙龙创办人之一,经营公司之余,业余时间几乎完全投入中国军事历史研究。进入研究层面后.大量疑团难以解开,甚是郁闷,也深感文献的匮乏,对爱好极其执着的伯玉于是通过各种途径收集军事史料。


    一次,伯玉与好友赴军科院想查询相关专业书籍和文献档案,时逢该院正在进行资料清理,大量的文献书籍被扔到垃圾箱里。伯玉如获至宝,兴奋地一头扎进垃圾箱中寻宝。正在狂喜之时,一位将军很生气地把他们轰了出去,伯玉等人落荒而逃。


    伯玉后来想到了一个获取史料的更好途径,开始对经历过抗战,还活着的老人进行口述历史的抢救工作。为了此项工程,伯玉购置采访器材,东西南北四处飞,如今自己已耗资几十万元。傅作义手下的抗日骁将孙英年在世之时,伯玉抢救了老人的记忆。“我这一生,最感荣幸之事,就是采访并结识了孙英年先生。”他感慨道。


    目前,伯玉只是发表过一些抗战史的零星文章,他决定待将来时机成熟之时,再把多年积累结集出版。根据他的观点,写史的责任太重大,不好轻易下笔;抢救这些历史,也是出于一种民族责任感。不过,迄今为止,伯玉从事此项研究,并未给他带来任何巨大名声和经济收入,相反,开办网站还得投入资金。


    现年30岁的明辉也是不轻易下笔、责任感很强的民间军事历史研究者。他的条件不如伯玉,但同样的执着。在《突击》杂志发表过蒙阴战斗的文章,平时常在军事论坛上贴一些史料与人探讨.有些是自己从日语翻译过来的。


    作为一个事业单位的打字员,明辉为了搜集日军的二战文献史料花费不菲,靠写点小说补贴一下。光是日军师团、联队到大队、乡土部队的日语原版史料,明辉手头上已积攒有三位数之多,都是托人从日本购买,业余时间还得学习日语。明辉说“目前中国的抗战史研究缺乏日方的史料对照,我的研究目的,就是真实地还原每一场战斗。”将来时机成熟,明辉也会推出他的著作。


    1980年出生的胡博.学新闻专业,在规划部门工作.业余时向研究战史,专业、职业和爱好则完全不搭界。胡博虽然年龄不大,却已小有成就。通过《突击》杂志.他已在台湾结集出版了自己的著作《国民革命军师史总览——陆军第1师至第20师》(第一册),其他分册还将在今后陆续推出。有网友评论道,研究国民革命军历史,已到师一级,实令人惊诧。


    这是胡博10年积累的结果。他从小就喜欢历史,初中还没毕业之时,时逢抗战50周年,开始对这段历史感兴趣。尔后他结识一位老人,家中珍藏大量军史资料,常年泡在其中,难以自拔,此后还养成写笔记、做卡片的习惯。除了四处购阅文史资料,跑档案馆外,自行联系采访当年黄埔军校老人或家属补充史料。胡博自己的房间里,堆满了两岸出版的军事文献。


胡博在台出版的著作《国民革命军师史总览(一)》



                                                        光亭在台出版的著作《第五军战史》

    胡博正在着手的另一个计划,是为所有获得过青天白日勋章的将领写小传,目前已写完方先觉(曾孤军守衡阳的第10军军长)等5人,并已采访了对方的后代。国民政府迁台之前获得过青白勋章的军人近200位,对胡博来说,也是个不小的工程。通过伯玉和光亭创办的战史沙龙这个平台,民间一些优秀的军事历史研究者已崭露头角.如已出版《张灵甫传》的钟子麟、正准备出版《薛岳传》的黄勇。


还只是起步


    很多民间研究者表示,目前大陆的民间军事研究水平,除中国军事历史研究这一块外,总体上与台湾有一定差距.与欧美有更大差距.只是处于起步阶段而已;军迷群体虽然庞大,但以低层次军迷和军刊为主。


    大环境的改善,也许能提升大陆民间军事研究水平。就以网络上的军事信息为例,国防科技大学一篇论文指出.目前军事信息最为透明和全面的当数美国。美军从各兵种,到各级司令部,直属单位几乎都有站点,信息量庞大,种类繁多。而中文网络的很多军事站点,层级仍然较低,简单的转载、猎奇、宣泄狭隘民族主义,甚至编造虚假军事信息现象较为普遍.有关外军的报道仍然属于研究性工作,报道面窄且提示不完备、不系统,缺少前沿性、有指导意义的信息资源;决策参谋和国防教育的功能基本没有发挥。


    一位资深军迷说,他当初从中文军事网络脱颖而出,最后又逐渐淡出。因为他发现,发布正儿八经的研究性文章.关注的不多猎奇煽动、宣泄斗嘴的信息反倒引人瞩目。最后只得把目光转向纸媒的军事信息和海外军事网络。


    海外资深军事评论专家、《汉和防务周刊》主编平可夫先生表示,他虽然也关注大陆民间军事研究群落,但绝不对同行作出任何评论。不过有熟悉平可夫的人告诉记者,他曾盛赞过大陆民间军事研究者,认为他们如有较好研究环境的话,很多人早已成就大名,前途不可限量。(原文载于《凤凰周刊》320期,图片来自于网络)
所属栏目:环球

原文地址:http://duanyuhong2008.blog.163.c ... 4832329201255228610作者:段宇宏 2012年06月05日
    “我们准备在2009年.推出10部抗战系列的专著”,光亭很高兴地描述他2009年的工作重心。光亭是“战史沙龙社区”的主要创办人和分坛版主,“知兵堂”的缔造者只要不是刚入道很少有人不知道“知兵堂”,用大名鼎鼎来形容它并不过分。


    “知兵堂”不是“讲武堂”这样的军事院校,只是一个军事文化公司。光亭,一位资深军迷,也是一位民间军事历史研究者,业余时间刻苦钻研朝鲜战争,长篇战史《冰雪长津湖》的刊载,使光亭在圈内颇有名气。他的另一篇力作《金门战役》在台湾发表后,曾引起不小的轰动。


    “知兵堂”定期推出军事杂志《突击》,出版过《闪击西欧》、《血色夜空》、《阿登反击战》等热销的二战军事类图书。光亭与马文俊执笔、近期出完的《大德意志师战史三部曲》,讲述二战德军最彪悍部队的成长故事,是光亭比较满意的产品。


    光亭介绍.今年将推出《淞沪会战》、《长沙会战》等10部抗战史专著,并不仅仅满足于历史资料的运用,还有对亲历战役将领的采访,若亲历者已过世,将会从家属那里进一步挖掘史料。


    近10年来.大陆军迷群体曰益壮大,其中的精英分子——民间军事研究群落逐渐崛起,光亭只是他们其中一员。像光亭那样全心投入这项事业的只是极少一部分,大多数从事形形色色的职业。他们各谋生计之余,整理资料、钻研装备、排兵布阵、点评今古兵家大事。沉醉之时,仿佛置身中外战场,有人潸然泪下有人激愤不已,有人豪情万丈。


民间军事研究群落的源起


    中国自古从官方到民间,都有钻研军事的传统,古称兵学,著作称为兵书,可算是兵学大国。战国时有《孙子》、《吴子》、《六韬》;唐、宋、明、清有《武经总要》、《武经直解》、《武备志》等具有代表性的军事著作。从鸦片战争爆发至清朝覆亡,共计出版兵书千余部,而民国几十年间,据不完全统计军事类图书就有4800多部。


    民国时由于西方学术方法的引入,军事研究水平获得大幅度提升,军事理论、军备军制、战略战术、军兵种、军战史的著作层出不穷。研究者的身份有官有民、亦官亦民、时官时民,如蒋百里的《国防论》,丁文江介绍北洋各师旅建制的《民国军事近纪》,文公直的《最近三十年军事史》,周纬的《中国兵器史稿》。虽然当时通讯并不快捷,多元化和时事性强是民国军事期刊书籍出版的特色,很多中外军情和战役分析介绍,能在事发后很快出版。


    1949年后.两岸走上不同道路,民国时代民间军事研究传统在台湾延续下来,大陆则在“文革”时期中断。大陆改革开放后,又逐步复兴,军迷群体壮大,民间军事研究群落崛起于上世纪90年代末。如今海峡两岸拥有着世界上数量极为庞大的军事迷。


    故事还得从军事老三刊说起。“我们能有今天.感谢老三本对于这个群体的孕育,它们功不可没。”军事杂志《闪电战》的创办人左立说。左立所说的老三本,即创办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舰船知识》、《航空知识》、《兵器知识》”。大陆目前的资深军迷,鲜有人与这官办老三刊脱离渊源。几乎每一位民间军事研究者谈到“家世”,都要从老三刊讲起。


  
  
    上世纪90年代中前期“海湾战争热”、”高科技战争热”、“二次大战热”,这三把火曾激发了人们对军事的热情,官方曾有过一股军事出版热潮,连街头巷尾和火车上热销的小刊小报,在刊登凶杀色情故事之外,也大谈战略战术。


    资讯日渐发达,常识积累增多,有些军迷从入门开始进到钻研层面,原有的官办军事期刊和图书已经很难满足他们越来越大的胃口。“群众基础”打好之后,有两件事情推波助澜,促使大量研究者出现。


    一是上世纪90年代新闻出版行业大力市场化,尺度放宽,发行渠道日益畅通,开始出现民间运作的军事图书和期刊;另外就是互联网的兴起,民间研究者发表途径拓宽,很多人脱颖而出,又打造出更多新一代军迷,为新型军事期刊图书的发展开疆拓土。


    席康,30岁,财务专业出身,在上海从事财会工作。对于他来说,他的历史定格在1939年至1945年。他的同事们也许想不到,身边有一位“军事专家”。这位被老三刊孕育出来的资深军迷,通过互联网点评中外军事.引起了一些媒体编辑的注意,他的名字开始常见于报端。席康本人较谦虚,自认很业余,但他的一些同好却认为他的业余研究颇有专业味道。


    发表在《兵工科技》的《二战中轴心国使用的T-34坦克克》,与其他两位作者合著的《纳粹空中武库》一书,还有《德国Ju一87斯图卡俯冲轰炸机的研制和改型》、《二战德军DFS—230型轻型突击滑翔机》等文章与著作,都是席康非常满意的作品。购买军事书籍和资料,制作军事模型,是很多资深军迷沉重的经济负担,席康也不例外,家中有上百个军事模型,他认为这是经济上的无底洞。


    英语也是席康钻研军事的一大优势,便于阅览海外军事网站和期刊,第一时间了解最新军事科技动向。席康现今的阅读更偏重于民间军事期刊与外文军事读物。他认为,民间军事读物物的出现,填补了原先大陆军迷很多知识空白,视野更宽广符合资深军迷的胃口。


    目前大陆优秀的民间军事研究者具有两大特色。多数出身于1970年代,成长在改革开放时期,比之上一代有着更好的文化功底,有些还精通两三种外语,比更年轻的一代能静下心来钻研;大部分集中在北京、上海等大都市,在资讯获取和经济收入方面有优势。


从《战场》到《战争史研究》


    民间研究者难以避免“山寨味”,但也是藏龙卧虎。笔名为魔鬼教官的著名网友,是个很自负的资深军迷,“我第一次见识到业余研究者出的书,从那本书起,彻底被震住了,我再不敢自称是军事发烧友”。


    他用如此夸张语气描述的是一本名为《虎》的军事图书,出版于2001年。该书作者陈朴和杨林是地道的民间军事研究者,运用二战前后同盟国与轴心国双方的大量历史文献,详尽介绍虎式坦克的研发、作战和编制情况,曾引发很多军事研究资深人士的赞赏。


    这本书在大陆民间军事类读物发展历程中,是里程碑式的书籍。在圈内,陈朴与王辉(代表作《军火库》系列文集)以及《战争史研究》杂志的创办人阎京生,算是标志性的传奇人物。陈、王二人还被视为大陆改革开放后,民间军刊(也称军事文集)崛起的两位领军大将,他俩创办的《战场》一般被认为是民间军刊的鼻祖。据一些资深军迷说,自打陈朴与王辉出现在民间军刊界后,很少再买其他军事杂志看了。


    《战场》有一个小小的前奏,吹响在1999年,名为《武器》,陈、王二人是背后的主要人物。从《武器》开始,对传统的军事出版市场,造成了小小的冲击,在很多军迷的眼前划过一道闪电。据说它的出现,导致开始衰落的传统军事出版市场为之一振。《武器》一闪即灭之后,陈朴从里边出来,精心打造了自己的著作《虎》。


    之后,陈朴、王辉又联手打造了《战场》,一个专攻陆地军事,另一个专攻空中军事。因其精致专业的文章,对中外装备和军史的分析介绍,在军事文化市场注入一股兴奋剂,但可惜它的生命只有短短5期。《战场》之所以成为标志性刊物,是因为“战场”摆开后,引爆了民间军刊市场的战争,导致市场突然繁荣起来。紧接着,各种假冒伪劣的《战场》陆续面世。


    那一年,《战场》与“非典”一起终结了,但它的文风和模式,被后起的各类民间军刊大加效仿,这正是称其为鼻祖的原因。因为种种原因,出版周期过长,经常是对军迷的一种煎熬;知识产权无法得到保护,生存困难。如今,这本鼻祖式刊物成为资深军迷竞相收藏的珍品,价格已从12元炒到几十元一本。


  
    陈朴紧接着又打造了一本新的军事文集《巡航者》,汇集了民间最优秀的军事研究者的心血之作,第一期问世之后即风靡一时,引起追棒。该刊此后一直难产,吊着读者胃口。据说隔了几年,直到2008年才又出现新版的第一册。陈、王二人与《武器》、《战场》的经历,只是一个缩影,体现民间军事研究者与军刊生存发展之不易。


    研究现当代中国军事相当敏感,越来越多的后起军刊,逐渐把目光主要投向外军与军事历史。在此后市场的激烈战斗中,《闪电战》与《突击》杀出一条血路,脱颖而出。操作模式有从游击队转为正规军的意味,出版周期较为固定,经营管理专业化。


    《闪电战》可说是个奇迹,其创办人左立作为资深军迷,学广告出身,在该广告行业打拼10年。出于爱好,也出于市场嗅觉,左立先打造了一本《火力时代》,偏军事装备,因过于专业,曲高和寡,赔了不少钱。


    随后左立决定剑走偏锋,发动《闪电战》,完全锁定二战德军的研究和介绍。由于德国在近现代军事史上拥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跟外国一样,中国也有一个庞大的德国军迷群体。最初左立也没有把握,但没想到居然由于独特的个性,《闪电战》站稳了脚跟。


    通过《闪电战》,左立“俘虏”了不少优秀的民间军事研究者,组成专业化兵团。在左立的旗下,他们把爱好与职业合为一体,专心从事二战军事研究。这个团队先后推出《二战德军步兵武器全集》、《二战德国伞兵战史》等著作。


    《闪电战》的主编丛丕,现年30岁,辽大历史系硕士毕业,打小也是个军迷。通过《闪电战》,被左立“俘虏”,招为大将,通过这个平台,推出自己的著作《二战德军山地兵战史》。


    要论专业性和学术味道的浓厚,在《战场》消逝之后,也并非后继无人。左立坦承,他们出于市场生存的考量,论专业性,与《战争史研究》比起来,自叹不如。这位后起之秀,继承了《战场》的血统,被圈内人推崇为当下水平最高的民间军事杂志,以收藏这本杂志为荣。主编阎京生非常低调,据圈内人介绍,此杂志的写作、排版、编译基本上由其一人完成,属单兵作战的一个传奇。

  


    余诚是另一个把爱好与职业结合起来的不多例子。他的军事帝国更为庞大,囊括一切。作为军迷,他瞧准这个市场,经营起阿尔法军事书屋。他的书屋不卖别的,只卖军事期刊和书籍,军迷在市面上难觅珍稀猎物之时,都会跑到这里来扫荡。他分析道,传统军事读物市场由于深度不够,视角不广民间军刊的兴起自然不可避免,“但这个不是生活必需品,市场还要培育”。这些军刊,几乎都生存不易.因为一般印量不大,成本降不下来。


一个执着的群体


    伯玉也是战史沙龙创办人之一,经营公司之余,业余时间几乎完全投入中国军事历史研究。进入研究层面后.大量疑团难以解开,甚是郁闷,也深感文献的匮乏,对爱好极其执着的伯玉于是通过各种途径收集军事史料。


    一次,伯玉与好友赴军科院想查询相关专业书籍和文献档案,时逢该院正在进行资料清理,大量的文献书籍被扔到垃圾箱里。伯玉如获至宝,兴奋地一头扎进垃圾箱中寻宝。正在狂喜之时,一位将军很生气地把他们轰了出去,伯玉等人落荒而逃。


    伯玉后来想到了一个获取史料的更好途径,开始对经历过抗战,还活着的老人进行口述历史的抢救工作。为了此项工程,伯玉购置采访器材,东西南北四处飞,如今自己已耗资几十万元。傅作义手下的抗日骁将孙英年在世之时,伯玉抢救了老人的记忆。“我这一生,最感荣幸之事,就是采访并结识了孙英年先生。”他感慨道。


    目前,伯玉只是发表过一些抗战史的零星文章,他决定待将来时机成熟之时,再把多年积累结集出版。根据他的观点,写史的责任太重大,不好轻易下笔;抢救这些历史,也是出于一种民族责任感。不过,迄今为止,伯玉从事此项研究,并未给他带来任何巨大名声和经济收入,相反,开办网站还得投入资金。


    现年30岁的明辉也是不轻易下笔、责任感很强的民间军事历史研究者。他的条件不如伯玉,但同样的执着。在《突击》杂志发表过蒙阴战斗的文章,平时常在军事论坛上贴一些史料与人探讨.有些是自己从日语翻译过来的。


    作为一个事业单位的打字员,明辉为了搜集日军的二战文献史料花费不菲,靠写点小说补贴一下。光是日军师团、联队到大队、乡土部队的日语原版史料,明辉手头上已积攒有三位数之多,都是托人从日本购买,业余时间还得学习日语。明辉说“目前中国的抗战史研究缺乏日方的史料对照,我的研究目的,就是真实地还原每一场战斗。”将来时机成熟,明辉也会推出他的著作。


    1980年出生的胡博.学新闻专业,在规划部门工作.业余时向研究战史,专业、职业和爱好则完全不搭界。胡博虽然年龄不大,却已小有成就。通过《突击》杂志.他已在台湾结集出版了自己的著作《国民革命军师史总览——陆军第1师至第20师》(第一册),其他分册还将在今后陆续推出。有网友评论道,研究国民革命军历史,已到师一级,实令人惊诧。


    这是胡博10年积累的结果。他从小就喜欢历史,初中还没毕业之时,时逢抗战50周年,开始对这段历史感兴趣。尔后他结识一位老人,家中珍藏大量军史资料,常年泡在其中,难以自拔,此后还养成写笔记、做卡片的习惯。除了四处购阅文史资料,跑档案馆外,自行联系采访当年黄埔军校老人或家属补充史料。胡博自己的房间里,堆满了两岸出版的军事文献。


胡博在台出版的著作《国民革命军师史总览(一)》



                                                        光亭在台出版的著作《第五军战史》

    胡博正在着手的另一个计划,是为所有获得过青天白日勋章的将领写小传,目前已写完方先觉(曾孤军守衡阳的第10军军长)等5人,并已采访了对方的后代。国民政府迁台之前获得过青白勋章的军人近200位,对胡博来说,也是个不小的工程。通过伯玉和光亭创办的战史沙龙这个平台,民间一些优秀的军事历史研究者已崭露头角.如已出版《张灵甫传》的钟子麟、正准备出版《薛岳传》的黄勇。


还只是起步


    很多民间研究者表示,目前大陆的民间军事研究水平,除中国军事历史研究这一块外,总体上与台湾有一定差距.与欧美有更大差距.只是处于起步阶段而已;军迷群体虽然庞大,但以低层次军迷和军刊为主。


    大环境的改善,也许能提升大陆民间军事研究水平。就以网络上的军事信息为例,国防科技大学一篇论文指出.目前军事信息最为透明和全面的当数美国。美军从各兵种,到各级司令部,直属单位几乎都有站点,信息量庞大,种类繁多。而中文网络的很多军事站点,层级仍然较低,简单的转载、猎奇、宣泄狭隘民族主义,甚至编造虚假军事信息现象较为普遍.有关外军的报道仍然属于研究性工作,报道面窄且提示不完备、不系统,缺少前沿性、有指导意义的信息资源;决策参谋和国防教育的功能基本没有发挥。


    一位资深军迷说,他当初从中文军事网络脱颖而出,最后又逐渐淡出。因为他发现,发布正儿八经的研究性文章.关注的不多猎奇煽动、宣泄斗嘴的信息反倒引人瞩目。最后只得把目光转向纸媒的军事信息和海外军事网络。


    海外资深军事评论专家、《汉和防务周刊》主编平可夫先生表示,他虽然也关注大陆民间军事研究群落,但绝不对同行作出任何评论。不过有熟悉平可夫的人告诉记者,他曾盛赞过大陆民间军事研究者,认为他们如有较好研究环境的话,很多人早已成就大名,前途不可限量。(原文载于《凤凰周刊》320期,图片来自于网络)
所属栏目:环球

原文地址:http://duanyuhong2008.blog.163.c ... 4832329201255228610
写得非常不错。
“平可夫”大亮啊
老本今何在?总是捡些好听的说,怎么不说说突击最后的结局呢?
外部环境实在太糟了,不利于军刊的发展,毕竟天朝不鼓励有更多的独立思维,并且坚决打击反对的声音。军刊如果缺少了这两点,就像国产电影一样,始终无法向前迈进(我们不妨参照一下国产电影《白鹿原》和陆川的电影《无人区》)。
风之咆哮 发表于 2012-6-18 09:49
老本今何在?总是捡些好听的说,怎么不说说突击最后的结局呢?
外部环境实在太糟了,不利于军刊的发展,毕 ...
这本是知兵堂出事前的一篇老文了,必然不能预测未来之事。还有《无人区》是宁浩的
这个大概是登载在2009年左右的杂志上的东东
早就物是人非了也!
老本今何在?总是捡些好听的说,怎么不说说突击最后的结局呢?  外部环境实在太糟了,不利于军刊的发展,毕 ...
这是老文章了,好几年了。
王辉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吧
此文值得一看
怀想当年呀
想当年买巡航者的时候。。。呜呜呜,好多年过去了。。。
当年还在边读书边买战场的小青年(隔2个礼拜就问报刊亭老板战场到了没,后来碰到过N次老板拿出本盗版战场问道,是这本不?当场无语),如今仔仔都快可以打酱油了
回复比主帖更好看,一律怀旧
主要是怀念突击,突击被查封了,才发现此书是非常不错的,相见恨晚。
怀念旧文章
怀念三大知识时代。
周师长就是个废柴,再次证明KMT及其粉丝都素猪一样的战友
老文章了,超大以前有人发过的
三年前那位作者写这篇文章时未必能预见后来知兵堂和某些刊物的结局,不过4楼的兄弟的某些观点确实是残酷的事实
chinging 发表于 2012-6-18 21:55
老文章了,超大以前有人发过的
据说后来内讧的厉害,估计影响很大很不好
《闪电战》就是一卖衣服饰品的书,实在太差。
库兹涅佐夫上将 发表于 2012-6-19 13:25
《闪电战》就是一卖衣服饰品的书,实在太差。
同感,此书比较早的时候,军品和杂志的广告太多,近几年慢慢少了,算是走上了正轨。
依米 发表于 2012-6-19 15:10
同感,此书比较早的时候,军品和杂志的广告太多,近几年慢慢少了,算是走上了正轨。
但是很奇怪的是,很多人更加怀念早期的《闪电战》,而对后来“走上正轨”的《闪电战》颇有微词。其实个人觉得《闪电战》最大的变化不是减少了所谓军品服饰的介绍,而是在几年前走上了全德路线,将文章选题完全限定在二战德军范围内。

十一月党人 发表于 2012-6-19 16:22
但是很奇怪的是,很多人更加怀念早期的《闪电战》,而对后来“走上正轨”的《闪电战》颇有微词。其实个人 ...


是的,最近我买了一套闪电战在看,对此书算是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确实此书哈德的倾向比较严重!我感觉此书目前大热的原因也和这点有关,毕竟这块市场大,但是这点也正是让非哈德的人有想法的原因。
十一月党人 发表于 2012-6-19 16:22
但是很奇怪的是,很多人更加怀念早期的《闪电战》,而对后来“走上正轨”的《闪电战》颇有微词。其实个人 ...


是的,最近我买了一套闪电战在看,对此书算是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确实此书哈德的倾向比较严重!我感觉此书目前大热的原因也和这点有关,毕竟这块市场大,但是这点也正是让非哈德的人有想法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