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大将蒙冤记(转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3:19:58
风起于青萍之末

1958年3月,中共中央召开成都会议,毛泽东在会上明确提出:“军队落后于形势,落后于地方”,提议召开中央军委扩大会议,用整风的方式检查总结建国以来的军事工作。这之后,在中央军委副主席、国防部长彭德怀的主持下,研究确定了军委扩大会议的内容和议程。4月29日,中央军委秘书长黄克诚召集了有中央军委和各总部领导参加的座谈会,传达了中央军委确定的扩大会议议程。奇怪的是,身为总参谋长的粟裕这时虽然就在北京,却没有通知他参加这个座谈会。而且,中央军委拟定的扩大会议议程,竟赫然把解决所谓“总参和国防部关系”问题也列入其中。

总参与国防部之间存在矛盾,情况比较复杂。新中国成立后,徐向前被任命为总参谋长,因病于1950年初即由副总参谋长聂荣臻代理,1951年10月又增调粟裕出任副总参谋长。由于从建国初一直到1952年7月,中央军委的日常工作基本上都是由军委副主席周恩来主持的,粟裕工作中与军委负责人之间没有发生过明显的矛盾,工作还比较顺利。唯一出现过的一次误会,是发生在他与聂荣臻之间。当时聂荣臻担心毛泽东事情太多、太忙,认为不必事无巨细都直接报到毛泽东那里去,因此要求军队方面的报告,都要经他批阅后再根据情况看是否有必要上报。过去一向按毛泽东提出的要求每半月报告一次的粟裕,自然也必须照聂总长的意见办理。没想到毛对军队系统的报告减少格外关注,在1952年夏提出了批评。为此聂荣臻不得不写报告向毛泽东作了检讨。粟裕认为自己也有责任,因此也向毛泽东做了书面检讨。没想到毛泽东不仅在他的检讨上做了批示,表示“检讨很好”,而且把粟裕和聂荣臻的工作做了对比,肯定了粟裕半年来的工作,并借机对聂荣臻又作了批评。他还特地把这个批示交刘少奇、周恩来、朱德、彭德怀、聂荣臻等传阅,这就引起了聂荣臻的很大误会。

彭德怀从朝鲜战场下来以后,周恩来即提名彭接替他主持军委工作,1952年7月得到政治局会议的批准。彭德怀很快走马上任,并立即提名调自己的老部下黄克诚担任副总参谋长。于是,黄克诚成了彭德怀抓军委和总参工作的主要日常助手。虽然粟裕于1954年10月担任总参谋长,但黄克诚同时被正式任命为军委秘书长,实际上全面负责主持军委和总参的日常工作。不难看出,彭德怀对粟裕这个总参谋长也是信不过的。

一方面彭德怀信不过粟裕,另一方面粟裕为人又一向坚持原则,不事迎合,在自认为正确的问题上,常常是毫不退让,据理力争,加上他们之间对未来战争的认识和战争准备上看法的某些不同,这就不可避免地会在两人之间引起种种矛盾。粟裕就任总参谋长之后,很快就提出抽几个军作为统帅部战略预备队,配置在便于机动的地区,平时由各军区领导,但不编入各军区战斗序列,战时由统帅部统一机动的建议。对此,彭德怀认为没有必要,说全国都属解放军,一旦战争爆发,统帅部完全可以从各军区临时抽调部队组织战略预备队。粟裕则坚持认为,等战争爆发再抽调组织这支部队,一是会打乱各军区的作战计划;二是战争一爆发,交通被破坏,部队行动受阻,将会失去战机。成立国防部后,各总部仍直接受中央军委的领导,但彭任国防部长后,为了体现国防部的领导,许多原来由中央军委和总部颁发的命令、指示,都要求改由国防部署名。而哪些要以国防部的名义发布,哪些不用,又没有明确的规定。于是,总参为中央军委起草的和总参本身下发的命令、文电,就常因署名问题而受到指责。鉴于这种情况,粟裕要求明确国防部与总参谋部的职责,以便今后在日常工作中有所遵循。1955年3月16日,中央军委接受了粟裕的意见,责成总参起草国防部与总参职责条例。但总参一连五易其稿,均未能获得通过。

1957年11月,粟裕作为彭德怀率领的中国军事代表团的成员,根据原定的日程对口拜会了苏军总参谋长。粟裕从借鉴苏军经验的角度,向苏军总参谋长索科洛夫斯基提出,请对方提供一份苏军“关于国防部和总参谋部工作职责的书面材料”,以便参考。这件极其正常的事,却被军委领导认为粟裕是“告洋状”。

正是由于存在着这样一些隔阂与意见分歧,性情比较暴躁的彭德怀往往对粟裕出言不逊。甚至当粟裕在上报的文件上写了“彭副主席并转呈中央、主席”字样时,他都会大发脾气,说:“我不是你的通讯员!”在这种情况下,粟裕在工作中很难得到主持军委工作的彭德怀的支持,他对军队建设和日常工作提出的许多重要建议和意见,自然也得不到重视和及时的批复,这不免要影响到总参工作的正常运行,包括他主持下拟定的全军的作战计划,竟也长时间得不到批复。而越是这样,粟裕就越是想要解决这个问题。直到1958年5月参加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时,他还当面向毛泽东表示希望能够直接跟毛谈谈自己对军队工作和总参工作的意见。他完全没有想到,这个时候的毛泽东也已经不再信任他了。

黑白颠倒有口难辩

1958年5月24日,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举行第一次小型会议,参加会议者基本上都是军委委员和军队的中央委员。彭德怀在会上宣布,这次扩大会议的主要内容是整风、整编两大问题,要采取大鸣放、大争辩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令粟裕深感意外的是,一天之后,即5月26日,当他接到通知赶到中南海居仁堂参加有军委主要领导参加的会议时,发现会议竟是冲着他来的。与会者就粟裕在所谓“总参和国防部关系”上的“错误”进行了批判。批判中给粟裕扣的帽子有“一贯反领导”、“向国防部要权”、“告洋状”等。有关这次会议的内容,还向总参二级部的领导作了专门的传达,明显地是为在军委扩大会上批判粟裕定调子。

军委扩大会议于5月27日正式召开,萧克在这次会议上被点了名。28日,粟裕就被迫在有50多人参加的军委扩大会第二次小型会议上作检讨。但这时会议的气氛还比较缓和。对此,毛泽东不很满意。他认为会议的温度不够高,因此要求元帅们和与会者以整风的精神大鸣大放,通过会议与大小字报相结合的办法,一周之内使空气紧张起来。

30日,当召开第三次小型会议时,黄克诚传达了毛泽东关于“把火线扯开,挑起战来,以便更好地解决问题”的指示。于是,会议的温度迅速上扬,总参二级部的一位部长在这一天直接点出了“彭总与粟总长之间有隔阂,将帅不和”这个问题。主持会议的彭德怀当即表态赞同扯开这个问题。

6月1日,针对有人担心把领导者个人之间的关系问题搞到大会上去影响不好,彭德怀在主席团会议上再度表明自己的态度说:“我不能同意×××的态度,说是会议有师级干部参加,我和粟的问题在军委小会谈即可,不要在大会上搞,怕传出去不好。有什么不好?这是软弱!”因此,对粟裕的批判迅速扩展到大会上去了。会议的组织者不仅向各组介绍粟裕的所谓“问题”,而且开始组织和动员一些领导干部对粟裕进行“揭发”批判。

对于扩大会的斗争形势,毛泽东看来还是不太满意。6月9日,黄克诚传达毛泽东的指示说,主席对我们的会议决心很大,强调开不好,大家就不要走。因此,会议还要扩大范围,每个师的党委书记都要来。

根据毛泽东的指示,军委扩大会议迅速从300多人猛增到1400多人。毛泽东也几次到会或在中南海召集会议参加者进行座谈,把军内出现的所谓教条主义问题,上升到两条军事路线斗争的高度,同时激烈批判资产阶级个人主义。在这种情况下,粟裕不得不一次次地在大会小会上做检讨。但依照粟裕的性格,他每次几乎总是要对一些原则问题和重大事实做必要的说明。结果每次检讨,招来的都是更严厉的批判。

会议强加给粟裕的罪名是“反党反领导的极端个人主义者”。主要根据:一是说粟裕“一贯反领导”,与陈毅、聂荣臻和彭德怀三位领导都搞不好;二是说粟裕“向党要权”、“向国防部要权”、“争夺军队领导权限”;三是说粟裕“告洋状”。对此,粟裕一边检讨,一边也尽可能地做了实事求是的说明。

关于“一贯反领导”和“向党要权”。粟裕申辩说,所谓他曾经支持饶漱石反对陈毅的说法是不实的。“1943年饶漱石在淮南黄花塘赶走陈毅同志,当时我在一师根本不知道这件事,不仅我,别的师的干部也根本不知道。事实上饶的这种阴谋,他是不敢向下讲明的。”他并且说明,他不仅对陈毅同志一贯是尊敬的,而且也从不争权力。他举例说,1945年中央曾任命他为华中军区司令员,张鼎丞为副司令员。他认为张是党内有资望的老同志,新四军二支队时张就是司令员,他是副司令员,因此华中军区司令员也应该由张担任才好。因此,他压下了中央的这个任命,向中央提出了建议,中央因此修改了任命。1947年军委要他带王必成纵队到鲁西南,同已在鲁西南的陈士榘、唐亮的部队汇合,统一指挥这六个在外线的纵队,他当即复电军委,强调这六个纵队是华东的主力,必须由陈毅同志亲自指挥。1948年他到西柏坡向中央汇报工作,毛泽东当时明确主张派陈毅到中原去,把华野交给他负责。他当即表态说,陈毅同志无论如何不能离开华野。在毛泽东强调陈毅必须到中原去之后,他也还是坚持,华野司令员仍然要由陈毅同志兼。

关于“告洋状”。当时他和苏军总长的会面完全是事先安排的,会见总共只有20分钟,加上翻译,两个人每人顶多只能讲五分钟话。粟裕解释说,当时提出请对方提供一份苏军“关于国防部和总参谋部工作职责的书面材料”,是鉴于军委责成总参起草的国防部及总参职责条例五易其稿通不过,完全“没有意识到这是‘告洋状’,当时的动机,还是想参考一下苏军的经验,来草拟我们已经写过五次还没有定稿的工作职责条例”。

但是,粟裕越解释,会场上的火药味就越浓。当他说明自己从不争权,坚持华野司令员由陈毅兼和主动不就华中军区司令员一职时,彭德怀竟然说:“这正说明你阴险!”一位军委领导甚至由他的几句检讨引申出一顶大得吓人的政治帽子,说:“作为总参谋长来讲,有了严重的资产阶级个人主义,就不是做小偷,而是要做大盗,大盗盗国!”

军委扩大会议上的浓烈的火药味,使每一个挨批判的人都不能不违心地进行检讨。粟裕看得很清楚,坚持解释下去,自己的问题必然被归入敌我矛盾。面对强大的政治压力,粟裕不得不在第二次大会检讨时,把会议强加给他的罪名一一承认了下来。军委扩大会开始后,毛泽东曾向萧劲光征询对粟裕的看法。萧说“粟裕为人正派,没有二心”。毛点头赞同。此后毛又讲了句公道话:“粟裕同志战争年代打仗打得好,是为公的。到北京以后是为公还是为私?不能说都是为私吧!”因此,陈毅在听了7月14日粟裕的第二次大会检讨之后,主动走上前去握着粟裕的手说:“讲得很好。”并且带头鼓掌,表示通过。次日,陈毅又在大会上讲:“昨天他的检讨,我觉得很好。如果说我和他有很大的分歧,经过昨天他的检讨,造成了我和他重新团结的基础,我个人表示欢迎。过去他在三野军事上贡献是很大的,这是不能抹杀的,战场指挥是搞得好的,主要是打胜仗的……。他转了就很好,欢迎他这个态度。”

不过,粟裕并没有因此得到解脱。军委扩大会议虽然于7月2日结束了,仍有人继续在中央领导中施加影响,把“告洋状”进一步诬为“里通外国”。这就使毛泽东对粟裕产生了严重的不信任。不久后,毛泽东甚至在一次中央会议上把粟裕作为军内的“坏人”点了名。结果,8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通过了“解除粟裕总参谋长职务”的决定,并决定将他的“错误”口头传达到军队团一级、地方地委一级。


漫漫平反路

1958年中共中央决定撤销粟裕总参谋长职务,调离总参时,一位中央领导同志找他谈话时明确讲,今后你就到军事科学院去工作,在那里搞学术研究,不必到部队去跑了。可以看出,粟裕连接触部队的权利都没有了。此后他长期任闲职。

对于粟裕以前的战功,自然也是能抹则抹。若干军史出版物把解放战争中明明是粟裕提的重要建议和他指挥的重大军事行动,笼而统之地改写成“华东野战军”、“华野首长”。解放战争中粟裕有三分之一的时间代理华野司令员兼政委职务,有些正式出版物根本不提。1958年原华东军区和华野的主要负责人,在苏中有的县提及粟裕和“七战七捷”的信件上正式批示:“这并不好,也无必要”。也就是说,粟裕指挥的,曾经得到毛泽东高度评价的“七战七捷”,由于粟裕有了“错误”,也就被从历史上抹去了。

粟裕被错误批判和撤职一年后,彭德怀、黄克诚等就在庐山会议上被打成了“反党集团”。这时,有的老战友劝粟裕把1958年受到错误批判一事提出来。粟裕却明确表示:“我不愿在彭德怀受批判的时候提我自己的问题。我绝不利用党内政治风浪的起伏。我相信自己几十年的革命实践足够说明自己!”

1960年1月,粟裕应邀参加中共中央在上海举行的政治局扩大会议。毛泽东在会上讲话时还特地转过脸来朝着粟裕说:“粟裕呀,你的事可不能怪我呀!那是彭德怀他们那个千人大会上搞的。”对此,粟裕十分兴奋,认为这等于毛泽东代表中央给自己平了反。然而,中共中央并未就此发出指示和作出决定,有的领导人对粟裕仍旧持怀疑和不信任态度。包括他经过呕心沥血的研究,为国家防务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提出的许多重要建议,也未能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使他的军事才华未能得到应有的发挥,起到应有的作用。种种不公正对待,长期心情压抑,使粟裕的身心健康受到了严重的损害。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共中央开始着手处理历史遗留下来的冤假错案。邓小平明确讲:要了结1958年军委扩大会议这桩公案。“反党集团”(指萧克等)要专门平反;另一种情况(指没有戴“反党”帽子的)也要平,情况不一样也要平。

得知这一消息后,1979年夏,粟裕在烟台看望叶剑英副主席时,向叶报告了他要求平反的强烈愿望。叶当面对他讲:这件事应该解决一下,你写个报告给中央,我回京后同小平同志也说一下。以后从叶副主席处得知,叶已同小平同志谈过,小平同志同意。据此,粟裕于1979年10月9日就1958年军委扩大会议对他进行的错误批判,向中央正式写了申诉报告,要求撤销会议强加给他的一切诬蔑不实之词。10月16日,叶剑英在粟裕的报告上做了如下批示:“粟裕同志送来关于彭德怀同志利用五八年军委扩大会议批判他的申诉报告一件,前不久萧克同志看我时,也曾提到有关那次会议反教条主义的事。我认为五八年召开军委扩大会议,检查总结建国以来的军事工作是必要的,至于那次会议的错误,我建议总政组织力量,认真地研究,向军委提出实事求是的报告,以便在适当的时候,妥善处理。”

不知出于何种原因,此事一直拖了下来。直到1983年胡耀邦总书记又进一步批示,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决定直接受理粟裕的冤案,不久又提出了具体的方案,并征求了粟裕本人的意见,决定即由中共中央指派代表同粟裕本人正式见面,但这一决定也未能付诸实施。结果,粟裕在蒙冤26年后,没能等到组织上为他正式平反,就含冤离开了人世。对于他蒙受的冤屈和遭到的不公正待遇,在中共中央的讣告中一句未提。

有关文件中开始提到粟裕受到错误批判的情况,已经是1987年9月11日。在这一天,中央军委常务会议决定,在《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卷》人物分册“粟裕”条目中写上这样一句:“1958年在所谓反教条主义中受到错误的批判”,公开指出了1958年军委扩大会议对粟裕的“批评”是“错误”的。对此,当时任军委常务副主席的杨尚昆让人向粟裕夫人楚青转达了这样的话:“这件事我已费了很大的劲,只能办成这样了。”

给粟裕正式平反,是在他去世10年之后。1994年12月25日,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华清和张震,联名发表了题为《追忆粟裕同志》的文章,特别明确指出:“1958年,粟裕同志在军委扩大会议上受到错误的批判,并因此长期受到不公正的对待。这是历史上的一个失误。这个看法,也是中央军事委员会的意见。”这一长达36年的历史公案,至此总算有了一个公正的了结。

[em11][em11][em11]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1-8 6:44:18编辑过]
风起于青萍之末

1958年3月,中共中央召开成都会议,毛泽东在会上明确提出:“军队落后于形势,落后于地方”,提议召开中央军委扩大会议,用整风的方式检查总结建国以来的军事工作。这之后,在中央军委副主席、国防部长彭德怀的主持下,研究确定了军委扩大会议的内容和议程。4月29日,中央军委秘书长黄克诚召集了有中央军委和各总部领导参加的座谈会,传达了中央军委确定的扩大会议议程。奇怪的是,身为总参谋长的粟裕这时虽然就在北京,却没有通知他参加这个座谈会。而且,中央军委拟定的扩大会议议程,竟赫然把解决所谓“总参和国防部关系”问题也列入其中。

总参与国防部之间存在矛盾,情况比较复杂。新中国成立后,徐向前被任命为总参谋长,因病于1950年初即由副总参谋长聂荣臻代理,1951年10月又增调粟裕出任副总参谋长。由于从建国初一直到1952年7月,中央军委的日常工作基本上都是由军委副主席周恩来主持的,粟裕工作中与军委负责人之间没有发生过明显的矛盾,工作还比较顺利。唯一出现过的一次误会,是发生在他与聂荣臻之间。当时聂荣臻担心毛泽东事情太多、太忙,认为不必事无巨细都直接报到毛泽东那里去,因此要求军队方面的报告,都要经他批阅后再根据情况看是否有必要上报。过去一向按毛泽东提出的要求每半月报告一次的粟裕,自然也必须照聂总长的意见办理。没想到毛对军队系统的报告减少格外关注,在1952年夏提出了批评。为此聂荣臻不得不写报告向毛泽东作了检讨。粟裕认为自己也有责任,因此也向毛泽东做了书面检讨。没想到毛泽东不仅在他的检讨上做了批示,表示“检讨很好”,而且把粟裕和聂荣臻的工作做了对比,肯定了粟裕半年来的工作,并借机对聂荣臻又作了批评。他还特地把这个批示交刘少奇、周恩来、朱德、彭德怀、聂荣臻等传阅,这就引起了聂荣臻的很大误会。

彭德怀从朝鲜战场下来以后,周恩来即提名彭接替他主持军委工作,1952年7月得到政治局会议的批准。彭德怀很快走马上任,并立即提名调自己的老部下黄克诚担任副总参谋长。于是,黄克诚成了彭德怀抓军委和总参工作的主要日常助手。虽然粟裕于1954年10月担任总参谋长,但黄克诚同时被正式任命为军委秘书长,实际上全面负责主持军委和总参的日常工作。不难看出,彭德怀对粟裕这个总参谋长也是信不过的。

一方面彭德怀信不过粟裕,另一方面粟裕为人又一向坚持原则,不事迎合,在自认为正确的问题上,常常是毫不退让,据理力争,加上他们之间对未来战争的认识和战争准备上看法的某些不同,这就不可避免地会在两人之间引起种种矛盾。粟裕就任总参谋长之后,很快就提出抽几个军作为统帅部战略预备队,配置在便于机动的地区,平时由各军区领导,但不编入各军区战斗序列,战时由统帅部统一机动的建议。对此,彭德怀认为没有必要,说全国都属解放军,一旦战争爆发,统帅部完全可以从各军区临时抽调部队组织战略预备队。粟裕则坚持认为,等战争爆发再抽调组织这支部队,一是会打乱各军区的作战计划;二是战争一爆发,交通被破坏,部队行动受阻,将会失去战机。成立国防部后,各总部仍直接受中央军委的领导,但彭任国防部长后,为了体现国防部的领导,许多原来由中央军委和总部颁发的命令、指示,都要求改由国防部署名。而哪些要以国防部的名义发布,哪些不用,又没有明确的规定。于是,总参为中央军委起草的和总参本身下发的命令、文电,就常因署名问题而受到指责。鉴于这种情况,粟裕要求明确国防部与总参谋部的职责,以便今后在日常工作中有所遵循。1955年3月16日,中央军委接受了粟裕的意见,责成总参起草国防部与总参职责条例。但总参一连五易其稿,均未能获得通过。

1957年11月,粟裕作为彭德怀率领的中国军事代表团的成员,根据原定的日程对口拜会了苏军总参谋长。粟裕从借鉴苏军经验的角度,向苏军总参谋长索科洛夫斯基提出,请对方提供一份苏军“关于国防部和总参谋部工作职责的书面材料”,以便参考。这件极其正常的事,却被军委领导认为粟裕是“告洋状”。

正是由于存在着这样一些隔阂与意见分歧,性情比较暴躁的彭德怀往往对粟裕出言不逊。甚至当粟裕在上报的文件上写了“彭副主席并转呈中央、主席”字样时,他都会大发脾气,说:“我不是你的通讯员!”在这种情况下,粟裕在工作中很难得到主持军委工作的彭德怀的支持,他对军队建设和日常工作提出的许多重要建议和意见,自然也得不到重视和及时的批复,这不免要影响到总参工作的正常运行,包括他主持下拟定的全军的作战计划,竟也长时间得不到批复。而越是这样,粟裕就越是想要解决这个问题。直到1958年5月参加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时,他还当面向毛泽东表示希望能够直接跟毛谈谈自己对军队工作和总参工作的意见。他完全没有想到,这个时候的毛泽东也已经不再信任他了。

黑白颠倒有口难辩

1958年5月24日,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举行第一次小型会议,参加会议者基本上都是军委委员和军队的中央委员。彭德怀在会上宣布,这次扩大会议的主要内容是整风、整编两大问题,要采取大鸣放、大争辩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令粟裕深感意外的是,一天之后,即5月26日,当他接到通知赶到中南海居仁堂参加有军委主要领导参加的会议时,发现会议竟是冲着他来的。与会者就粟裕在所谓“总参和国防部关系”上的“错误”进行了批判。批判中给粟裕扣的帽子有“一贯反领导”、“向国防部要权”、“告洋状”等。有关这次会议的内容,还向总参二级部的领导作了专门的传达,明显地是为在军委扩大会上批判粟裕定调子。

军委扩大会议于5月27日正式召开,萧克在这次会议上被点了名。28日,粟裕就被迫在有50多人参加的军委扩大会第二次小型会议上作检讨。但这时会议的气氛还比较缓和。对此,毛泽东不很满意。他认为会议的温度不够高,因此要求元帅们和与会者以整风的精神大鸣大放,通过会议与大小字报相结合的办法,一周之内使空气紧张起来。

30日,当召开第三次小型会议时,黄克诚传达了毛泽东关于“把火线扯开,挑起战来,以便更好地解决问题”的指示。于是,会议的温度迅速上扬,总参二级部的一位部长在这一天直接点出了“彭总与粟总长之间有隔阂,将帅不和”这个问题。主持会议的彭德怀当即表态赞同扯开这个问题。

6月1日,针对有人担心把领导者个人之间的关系问题搞到大会上去影响不好,彭德怀在主席团会议上再度表明自己的态度说:“我不能同意×××的态度,说是会议有师级干部参加,我和粟的问题在军委小会谈即可,不要在大会上搞,怕传出去不好。有什么不好?这是软弱!”因此,对粟裕的批判迅速扩展到大会上去了。会议的组织者不仅向各组介绍粟裕的所谓“问题”,而且开始组织和动员一些领导干部对粟裕进行“揭发”批判。

对于扩大会的斗争形势,毛泽东看来还是不太满意。6月9日,黄克诚传达毛泽东的指示说,主席对我们的会议决心很大,强调开不好,大家就不要走。因此,会议还要扩大范围,每个师的党委书记都要来。

根据毛泽东的指示,军委扩大会议迅速从300多人猛增到1400多人。毛泽东也几次到会或在中南海召集会议参加者进行座谈,把军内出现的所谓教条主义问题,上升到两条军事路线斗争的高度,同时激烈批判资产阶级个人主义。在这种情况下,粟裕不得不一次次地在大会小会上做检讨。但依照粟裕的性格,他每次几乎总是要对一些原则问题和重大事实做必要的说明。结果每次检讨,招来的都是更严厉的批判。

会议强加给粟裕的罪名是“反党反领导的极端个人主义者”。主要根据:一是说粟裕“一贯反领导”,与陈毅、聂荣臻和彭德怀三位领导都搞不好;二是说粟裕“向党要权”、“向国防部要权”、“争夺军队领导权限”;三是说粟裕“告洋状”。对此,粟裕一边检讨,一边也尽可能地做了实事求是的说明。

关于“一贯反领导”和“向党要权”。粟裕申辩说,所谓他曾经支持饶漱石反对陈毅的说法是不实的。“1943年饶漱石在淮南黄花塘赶走陈毅同志,当时我在一师根本不知道这件事,不仅我,别的师的干部也根本不知道。事实上饶的这种阴谋,他是不敢向下讲明的。”他并且说明,他不仅对陈毅同志一贯是尊敬的,而且也从不争权力。他举例说,1945年中央曾任命他为华中军区司令员,张鼎丞为副司令员。他认为张是党内有资望的老同志,新四军二支队时张就是司令员,他是副司令员,因此华中军区司令员也应该由张担任才好。因此,他压下了中央的这个任命,向中央提出了建议,中央因此修改了任命。1947年军委要他带王必成纵队到鲁西南,同已在鲁西南的陈士榘、唐亮的部队汇合,统一指挥这六个在外线的纵队,他当即复电军委,强调这六个纵队是华东的主力,必须由陈毅同志亲自指挥。1948年他到西柏坡向中央汇报工作,毛泽东当时明确主张派陈毅到中原去,把华野交给他负责。他当即表态说,陈毅同志无论如何不能离开华野。在毛泽东强调陈毅必须到中原去之后,他也还是坚持,华野司令员仍然要由陈毅同志兼。

关于“告洋状”。当时他和苏军总长的会面完全是事先安排的,会见总共只有20分钟,加上翻译,两个人每人顶多只能讲五分钟话。粟裕解释说,当时提出请对方提供一份苏军“关于国防部和总参谋部工作职责的书面材料”,是鉴于军委责成总参起草的国防部及总参职责条例五易其稿通不过,完全“没有意识到这是‘告洋状’,当时的动机,还是想参考一下苏军的经验,来草拟我们已经写过五次还没有定稿的工作职责条例”。

但是,粟裕越解释,会场上的火药味就越浓。当他说明自己从不争权,坚持华野司令员由陈毅兼和主动不就华中军区司令员一职时,彭德怀竟然说:“这正说明你阴险!”一位军委领导甚至由他的几句检讨引申出一顶大得吓人的政治帽子,说:“作为总参谋长来讲,有了严重的资产阶级个人主义,就不是做小偷,而是要做大盗,大盗盗国!”

军委扩大会议上的浓烈的火药味,使每一个挨批判的人都不能不违心地进行检讨。粟裕看得很清楚,坚持解释下去,自己的问题必然被归入敌我矛盾。面对强大的政治压力,粟裕不得不在第二次大会检讨时,把会议强加给他的罪名一一承认了下来。军委扩大会开始后,毛泽东曾向萧劲光征询对粟裕的看法。萧说“粟裕为人正派,没有二心”。毛点头赞同。此后毛又讲了句公道话:“粟裕同志战争年代打仗打得好,是为公的。到北京以后是为公还是为私?不能说都是为私吧!”因此,陈毅在听了7月14日粟裕的第二次大会检讨之后,主动走上前去握着粟裕的手说:“讲得很好。”并且带头鼓掌,表示通过。次日,陈毅又在大会上讲:“昨天他的检讨,我觉得很好。如果说我和他有很大的分歧,经过昨天他的检讨,造成了我和他重新团结的基础,我个人表示欢迎。过去他在三野军事上贡献是很大的,这是不能抹杀的,战场指挥是搞得好的,主要是打胜仗的……。他转了就很好,欢迎他这个态度。”

不过,粟裕并没有因此得到解脱。军委扩大会议虽然于7月2日结束了,仍有人继续在中央领导中施加影响,把“告洋状”进一步诬为“里通外国”。这就使毛泽东对粟裕产生了严重的不信任。不久后,毛泽东甚至在一次中央会议上把粟裕作为军内的“坏人”点了名。结果,8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通过了“解除粟裕总参谋长职务”的决定,并决定将他的“错误”口头传达到军队团一级、地方地委一级。


漫漫平反路

1958年中共中央决定撤销粟裕总参谋长职务,调离总参时,一位中央领导同志找他谈话时明确讲,今后你就到军事科学院去工作,在那里搞学术研究,不必到部队去跑了。可以看出,粟裕连接触部队的权利都没有了。此后他长期任闲职。

对于粟裕以前的战功,自然也是能抹则抹。若干军史出版物把解放战争中明明是粟裕提的重要建议和他指挥的重大军事行动,笼而统之地改写成“华东野战军”、“华野首长”。解放战争中粟裕有三分之一的时间代理华野司令员兼政委职务,有些正式出版物根本不提。1958年原华东军区和华野的主要负责人,在苏中有的县提及粟裕和“七战七捷”的信件上正式批示:“这并不好,也无必要”。也就是说,粟裕指挥的,曾经得到毛泽东高度评价的“七战七捷”,由于粟裕有了“错误”,也就被从历史上抹去了。

粟裕被错误批判和撤职一年后,彭德怀、黄克诚等就在庐山会议上被打成了“反党集团”。这时,有的老战友劝粟裕把1958年受到错误批判一事提出来。粟裕却明确表示:“我不愿在彭德怀受批判的时候提我自己的问题。我绝不利用党内政治风浪的起伏。我相信自己几十年的革命实践足够说明自己!”

1960年1月,粟裕应邀参加中共中央在上海举行的政治局扩大会议。毛泽东在会上讲话时还特地转过脸来朝着粟裕说:“粟裕呀,你的事可不能怪我呀!那是彭德怀他们那个千人大会上搞的。”对此,粟裕十分兴奋,认为这等于毛泽东代表中央给自己平了反。然而,中共中央并未就此发出指示和作出决定,有的领导人对粟裕仍旧持怀疑和不信任态度。包括他经过呕心沥血的研究,为国家防务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提出的许多重要建议,也未能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使他的军事才华未能得到应有的发挥,起到应有的作用。种种不公正对待,长期心情压抑,使粟裕的身心健康受到了严重的损害。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共中央开始着手处理历史遗留下来的冤假错案。邓小平明确讲:要了结1958年军委扩大会议这桩公案。“反党集团”(指萧克等)要专门平反;另一种情况(指没有戴“反党”帽子的)也要平,情况不一样也要平。

得知这一消息后,1979年夏,粟裕在烟台看望叶剑英副主席时,向叶报告了他要求平反的强烈愿望。叶当面对他讲:这件事应该解决一下,你写个报告给中央,我回京后同小平同志也说一下。以后从叶副主席处得知,叶已同小平同志谈过,小平同志同意。据此,粟裕于1979年10月9日就1958年军委扩大会议对他进行的错误批判,向中央正式写了申诉报告,要求撤销会议强加给他的一切诬蔑不实之词。10月16日,叶剑英在粟裕的报告上做了如下批示:“粟裕同志送来关于彭德怀同志利用五八年军委扩大会议批判他的申诉报告一件,前不久萧克同志看我时,也曾提到有关那次会议反教条主义的事。我认为五八年召开军委扩大会议,检查总结建国以来的军事工作是必要的,至于那次会议的错误,我建议总政组织力量,认真地研究,向军委提出实事求是的报告,以便在适当的时候,妥善处理。”

不知出于何种原因,此事一直拖了下来。直到1983年胡耀邦总书记又进一步批示,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决定直接受理粟裕的冤案,不久又提出了具体的方案,并征求了粟裕本人的意见,决定即由中共中央指派代表同粟裕本人正式见面,但这一决定也未能付诸实施。结果,粟裕在蒙冤26年后,没能等到组织上为他正式平反,就含冤离开了人世。对于他蒙受的冤屈和遭到的不公正待遇,在中共中央的讣告中一句未提。

有关文件中开始提到粟裕受到错误批判的情况,已经是1987年9月11日。在这一天,中央军委常务会议决定,在《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卷》人物分册“粟裕”条目中写上这样一句:“1958年在所谓反教条主义中受到错误的批判”,公开指出了1958年军委扩大会议对粟裕的“批评”是“错误”的。对此,当时任军委常务副主席的杨尚昆让人向粟裕夫人楚青转达了这样的话:“这件事我已费了很大的劲,只能办成这样了。”

给粟裕正式平反,是在他去世10年之后。1994年12月25日,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华清和张震,联名发表了题为《追忆粟裕同志》的文章,特别明确指出:“1958年,粟裕同志在军委扩大会议上受到错误的批判,并因此长期受到不公正的对待。这是历史上的一个失误。这个看法,也是中央军事委员会的意见。”这一长达36年的历史公案,至此总算有了一个公正的了结。

[em11][em11][em11]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1-8 6:44:18编辑过]
其实,在建国后,我党的政治风波或者是斗争一直是革命年代的延续,山头,派别,1234野;124方面军,等历史一直是这样。
1。彭基本上是一个粗人。
2。军队的山头主义从来没有根除过
3。能战之将在开国后的下场大抵如此。当然,象许世友这样的猛将如果不上错床是没关系的。因为这样的人更是粗人+愚忠。
4。这也说明文革很多被冤的老干部是不冤的, 因为他们在前十几年也总是冤枉别人。天是公平的
1、军队或地方的山头主义互不买帐,是任何有人的地方古来就有的现象!

2、如果没有上头的批准、授意和定性,你认为彭总一个国防部长能打倒国防副部长兼总长粟裕吗?林总能够打倒同是军委副主席的彭总、贺总、陈总。。。。吗?

3、历史上他们都整过人也都被整过,最后轮了一个遍!所以他们都是整人机制的受害者!
唉,政治
粟大将军没有靠山啊。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3-6-8 5:03:42编辑过]
他的野战军司令只是军事上的,真正的只有王比成的6纵,1、4纵更听陈帅,只顾打仗,没有拉拢人,甚至得罪人。像陈帅,就有山头。跟用的心思有关。
粟大将军打仗不比彭nb?
什么,粟裕打仗可比彭厉害多了,比林彪还厉害。
我喜欢刘帅、粟裕,是因为他们也看清良弓藏猎狗烹的局面,决不介入政治,老老实实做本分自己的军人,但别人为了显示自己的权威,还要拿他们开刀。
59年最卖力整人是的刘、林、贺、彭真,结果那?
dd
蒙冤好,起码在文革时就没人搞他,要是58年没有蒙冤下台,在文革时就惨了.
上面的58年蒙冤的照样整。
什么乱七八糟
越高山水作用越明显.
学生当个班干部都要同学撑着呢.
复杂
不知道就都别乱说,整人不只在军队吧,谁不整人,这就是中国特色
毛泽东批判粟裕的经过(转贴)

毛泽东对于军队是始终不会假手于人的,你可以看看建国以后,历任总参谋长哪有一个不被整的?黄克诚、粟裕、罗瑞卿、杨成武、黄永胜、邓小平、徐向前、聂荣臻谁跑了?总长是个位高权重的位置,以前周恩来就亲自兼任过,可见它的重要性。而毛泽东对于总长的人选可以说一直没有自己非常中意的,其间某些人的沉浮也说明了这个问题。如果说比较满意的话应该是黄克诚和罗瑞卿俩人。毛泽东在庐山最后还争取过黄克诚,希望他不远而复(对周小舟也说过)。而从历史渊源看,黄、罗包括杨成武都是红四军的人。可以说是经过毛泽东一手带起来的。存在一个感情问题。而且,像罗瑞卿、杨成武都是属于很听话的那种。粟裕这个人大概就是像今天说的那种技术出身的人,靠军功不是嘴功和腿功。

毛泽东在建国以后,一直是准备对军队有一个大幅度的调整,特别是对待那些军功很盛、威望很高的名将,总有尾大不掉的感觉。这是他的本意,只不过林彪看穿了,所以,很早就养病,粟裕则不同,他是一个埋头于纯粹军事的军事家,和政治很少接触或者说是政治嗅觉不够灵敏,其实,彭德怀也算是一个。刘伯承先是成了靶子,随后,粟裕也成了靶子。四大主力掉了两个。而整华东、中原的恰恰是西北。随后,庐山会议上,整西北的就改成了东北。毛泽东惯于借刀杀人。而粟裕自然不可能如是看。

下面是毛泽东关于粟裕的一个说法:(摘录于毛泽东在1958年8月15日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上关于粟裕的所犯错误的讲话)

毛泽东说:粟裕比较骄傲些,胜利多了,冲昏了头脑,韩信也是这样,说我带兵多多益善。你粟裕是不是这样呢?我看是有一点,同志们也是这样看的。淮海解决了三个兵团,老子天下第一,在闽西就有过类似的情况,剑英也说过一些。刘英的问题不也是冲锋在前吗?对于别人的错误是火眼金睛,轮到自己就耳目闭塞?我们的军队是党领导下的人民武装,不是军阀割据!搞黄埔那一套是摔跤的!以前是没有经验,现在是经验太多,教条主义严重,什么事都要看看苏联,苏联要是没有的东西,我们也不能有,否则就是错误,这是混蛋逻辑!粟裕的经验主义是有自大的一面,不过也不要紧,可以让他把这些东西都展览一下,花枝招展一些,好看嘛,请大家都来看看,是不是罗敷啊!可是,你总有一些东西要暴露出来,这次就暴露了,以后可能还要暴露出来,这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如果粟大将军不是很早的离开了政治斗争的中心。我看也不会逃过那场十年浩劫。有得就有失,名利和生命还是后者重要一些吧。
</P>楚青回忆:替丈夫粟裕写检讨 <p></p></P> <p></p></P>消息源:楚青回忆 <p></p></P> <p></p></P>1958年开军委扩大会议批斗粟裕,开始我全然不知。有一天早晨,我正准备上班,粟裕突然从内室内开门出来,面容憔悴,神情忧郁地低声对我说:“我出了事,你今天可不可以请个假帮我个忙?”我这才知道,他已经挨了批判,并被上纲为“反党反领导的极端个人主义者”。为了写一份能过关的检讨,他已经在内室自我封闭了7天了。他把一堆会议简报交给我,沉痛并无可奈何地说:“你看看这些,帮我写个检讨吧,我自己下不了手。只要能够通过,怎么写都可以。”</P> <p></p></P>我看了这些材料,大吃一惊,我担心不违心检讨要被划归到敌我矛盾的行列,就不顾实际代他写了一份检讨,把强加给他的罪名统统兜下来了。粟裕用这份检讨在大会上作了检查,果然过了关。但是,他心中感到非常压抑。回家后,他冷冷地对我说:“还是你有办法,写出的检讨让我过了关!”我当然能看出他极为痛苦的情绪。以后,他多次因实在控制不住这种痛苦的情绪而责备我:“你为什么把我写成这样!简直不成样子!”我当然也很痛苦: “不是你说怎么写都可以,只要能过关就行吗?”接下来,我们就默默不语,相对而泣。 </P>
粟裕和楚青的诗  <p></p></P> <p></p></P> 文章来源: 跑历史龙套</P> <p></p></P> 粟裕自1958年蒙冤,任闲职,使其身心受到极大痛苦。由于党内民主生活长期不正常,故一直克制自己,他曾写过三首诗抒发情怀,他将这三首诗均题名《老兵乐》。</P> <p></p></P>第一首诗定稿于1964年,初稿如下:<p></p></P>半世生涯戎马间,<p></p></P>征骑倥偬未下鞍。<p></p></P>爆炸轰鸣如击鼓,<p></p></P>枪弹呼啸若琴弹。<p></p></P>疆场纵横任驰骋,<p></p></P>歼敌何计百万千。<p></p></P>遍体伤疤堪自勉,<p></p></P>此生聊可慰诸先。<p></p></P>后有蒋军窜犯大陆及军委领导同他谈话诸背景,他心情振奋,将末两句改为:<p></p></P>“对镜不须叹白发,白发犹能再挥鞭。”</P> <p></p></P>1974年,时间又过去十年了,他冤案未平,任闲职依旧,自己在致力研究探讨未来战争,写了第二首。此诗未发表过。原诗如下:<p></p></P>半世生涯戎马间,<p></p></P>平生志气在元元。<p></p></P>得从战争学战争,<p></p></P>江淮河汉往复返。<p></p></P>同辈万千多作古,<p></p></P>幸存今日何所憾。<p></p></P>感时不必频对镜,<p></p></P>将军难得老来闲。<p></p></P>诗成后感叹:“将军只合裹尸还,何期生入玉门关”。 经夫人劝慰后, 将军将上诗末两句改为:“感时不必频对镜,风光难得闲中看。”<p></p></P> <p></p></P>1979年,他写了第三首诗《抒怀》<p></p></P>半世生涯戎马间,<p></p></P>一生系得几危安。<p></p></P>沙场百战谈笑过,<p></p></P>际遇数番历辛难。<p></p></P>松苍敢向云争立,<p></p></P>草劲何惧疾风寒。<p></p></P>生死沉浮寻常事,<p></p></P>乐将宏愿付青山。<p></p></P> <p></p></P>楚青的词: 悼亡(二首)<p></p></P> <p></p></P>            一<p></p></P> <p></p></P>          长相忆<p></p></P>          兄长与伴侣<p></p></P>          甜酸苦辛共品尝<p></p></P>          崎岖坎坷相扶携<p></p></P>          能不记心里<p></p></P> <p></p></P>          二<p></p></P> <p></p></P>          长相思<p></p></P>          思念在东南<p></p></P>          心御长风逐逝水<p></p></P>          情寄馨香越重山<p></p></P>          神会碧空间 <p></p></P>
<P>老彭打仗"恶",对敌人"恶",对自己人也"恶"!!!先是老刘,接着就是萧克(叶帅见势不对,就"跑"了),到58年就轮到粟大将军了!!当时的老彭在军界真是老毛说的那样"横刀立马,谁与争锋".</P><P>等到庐山会议清算老毛的问题时,被打趴下,再也没起来!!(当时那么多将领,竟然没有几个说情的,相反还有相当一部分人拍手称快,可背呀!!)</P>
彭的脾气就是这个样子的,得罪的人太多了
<P>其实,从历史的大环境看,个人的脾性还是次要因素,一切尽在领袖老毛高度艺术的掌控中!</P><P>老彭在倒台前所起的作用和后来老林是完全一样的,就是一杆打人的老枪!可能老彭的火力比老林略弱一点,但也与那时的环境有关。其时的下场也相若。</P>
<P>林至少还有自己的一帮,彭什么都没有。其实林可惜了,原来已经远离政治中心了,后来...</P>
<B>以下是引用<I>tuzhua</I>在2004-6-14 2:29:00的发言:</B>

<P>林至少还有自己的一帮,彭什么都没有。其实林可惜了,原来已经远离政治中心了,后来...</P>


与他的个性有关!当年批判刘帅,百分之九十以上都唱反调;清算林帅问题时,有相当一部分将领都落泪了,而老彭呢?谁都敢骂,谁都不服气,哎!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B>以下是引用<I>lzcys</I>在2004-6-14 9:02:00的发言:</B>
&gt;

与他的个性有关!当年批判刘帅,百分之九十以上都唱反调;清算林帅问题时,有相当一部分将领都落泪了,而老彭呢?谁都敢骂,谁都不服气,哎!

<P>这就是人那!其实论对国家立下的功劳(不光是战功),彭显然比林、刘、粟大,战场上不畏强敌、官场上不畏强权,虽然也犯过错误整过人,但光明磊落、刚直不阿。但至刚则易折,树敌太多,又被人当过枪使,下场最差;林是4 人中唯一的政治家,无奈政坛上也没有老2的生存空间,算计来算计去把自己算到了文都尔汗;刘、粟都是儒将,知道人在矮檐下必须要低头,活到了文革后。可怜刘帅,开国就主动交出了兵权,还没逃过一整。</P>[em03]
文革中,小兵们揪旧军阀,老刘出了北京,还不罢休!
<P>中国体制下的政治生活,不是斗争是~~~~~~~~~~~~~~~~~~</P>
<B>以下是引用<I>洛浦秋风</I>在2003-8-16 11:27:00的发言:</B>
我喜欢刘帅、粟裕,是因为他们也看清良弓藏猎狗烹的局面,决不介入政治,老老实实做本分自己的军人,但别人为了显示自己的权威,还要拿他们开刀。
59年最卖力整人是的刘、林、贺、彭真,结果那?
<P>我在另一个帖子里说过:据家父说PLA50年代正规化建设很有成效,一个简单的例子,所有军人不论在营区内外见面后都要相互敬礼,根据军衔,下级先敬上级再还,同级之间同时敬。等到60年家母参军事就随便了,用老头的话说:一帮老百姓。从时间上看,这可能就是“正规化”与批判“正规化”(或者教条主义)两次工作(或者说运动)的直接后果吧,正好反映出刘、粟及毛、彭在这一问题上对军队的影响。</P><P>国外军队正规的礼仪,包括官兵之间和各种仪式,总觉得PLA在这方面差距很大。如果你注意看一下,PLA在同一类不同次的活动中的礼仪往往有所区别,不相发达国家,有的仪式恨不得已经传了2、3百年了。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P>[em05]
清者自清。
<P>在中国做职业军人难!</P><P>一些国家的军队国家化也是有一定道理的。</P>
<B>以下是引用<I>dxbdl</I>在2004-6-17 17:12:00的发言:</B>


<P>这就是人那!其实论对国家立下的功劳(不光是战功),彭显然比林、刘、粟大,战场上不畏强敌、官场上不畏强权,虽然也犯过错误整过人,但光明磊落、刚直不阿。但至刚则易折,树敌太多,又被人当过枪使,下场最差;林是4 人中唯一的政治家,无奈政坛上也没有老2的生存空间,算计来算计去把自己算到了文都尔汗;刘、粟都是儒将,知道人在矮檐下必须要低头,活到了文革后。可怜刘帅,开国就主动交出了兵权,还没逃过一整。</P>[em03]


其实说彭总为自己整哪个,我都不能同意!彭总是一个没有自己,只有国家、军队、人民的人。我认为50年代他治军还是很有成效的。不说军队正规化,现代化吧,就说人数,才260万。这可比前些年都要少。可是空、海军等特种部队比50年多了。这说明打过现代战争的人,就是不同,当年老帅们除了他见识过现代战争外,谁见识过?削减人数,增加技术兵种,这条路是对的。可惜打倒他以后就不行了,70年代我们军队人数达670万。我的天!这还是正规军呢。如果是继续彭帅的路线,绝不会这样。
怪只怪他与苏联上层接触,毛主席最恨这点,彭德怀有要请苏联红军之说,高岗要把东北送与斯大林等,这都触怒了毛主席,所以他们倒霉是不可避免的
历代帝王都对功臣有所顾忌,实际上毛的威信在解放是还没有那么高的!解放后几个山头被一一削平了!
共军与国军都有派系之争,只不过毛主席驾驭的手段比蒋高明。从今天看来,要对以前出版的历史教课书进行修改,让学生明白社会的复杂性,别误人子弟
粟裕是少见的少数民族将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