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战之父沈伟光:“生态战”也许明天就会爆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09:27:02


2012年06月07日 10:27
来源:中国国防报
      22年前,沈伟光出版了世界上首部《信息战》学术专著;14年前,沈伟光在奥地利首次国际信息战论坛上发表了“为遏制信息战而奋斗”的演讲;美国著名战略研究员埃弗雷特及同行在《信息战与美国国家安全的评论》一文中表示:“世界上最早提出信息战概念的,是一位非西方人——中国的沈伟光先生。”沈伟光由此被国外媒体称为“信息战之父”。1987年,《解放军报》以《信息战的崛起》为题报道了沈伟光的研究情况。2004年,沈伟光在本报发表了《信息有国界》《斩首仍将继续》等文章。

一些媒体称沈伟光为著名军事理论家,沈伟光则更喜欢自称未来学家,致力于战争控制与未来学研究30年。时至今日,即便早已脱下军装,并在担任浙江省档案局机关党委书记多年之后,沈伟光仍然没有放弃对军事、对战略研究的偏爱。2011年12月,沈伟光撰写并出版了《生态战》专著,他又将给我们带来哪些新鲜的观念与构想呢?

近日,沈伟光接受本报独家专访,回答了“军队生态化生存与作战能力”等有关“生态战”的核心问题,并表示《生态战》目前的研究还只是初步的,希望有更多、更深入的研究涌现出来。——编者 

记者:请您用最简洁的语言来描述一下,什么是“生态战”?

沈伟光:“生态战”,广义地指人类掠夺生态资源、抢占生态空间的战争;狭义地指战争中基于对生态实施保护或破坏的作战,战争目标是争夺制生态权,作战对象是生物的自然环境、生理特征和生活习性。如果用一句话来表述,“生态战”就是争夺制生态权的战争。
       记者:是什么触动了您着手撰写《生态战》这部专著?

沈伟光:我对“生态战”问题的思考始于上个世纪,可以追溯到研究信息战的时候。当然,经过20多年的跨世纪思考,尤其是我们的生存环境和思想境界都有了极大的改变,特别是战争对生态环境破坏空前的情况下,我想通过《生态战》告诉人们一个严酷的事实:战争是对生态造成最严重破坏的罪魁祸首之一,这包括直接地、间接地、潜在地和全面地破坏;同时还想表达一种理念:在战争还不能消亡的今天,人类应全面控制战争对生态的破坏,学会打“生态战”,进行规模小、时间短、力量精、破坏少的生态性战争。

记者:按照一般的理解,“生态战”是一种破坏性很大的作战样式吗?

沈伟光:人们对“生态战”的认识往往是贬义的,总会联想到“化学战”“生物战”“基因战”“气象战”“地球物理战”等“反人类”“反生态”的恐怖作战行动,从而为“生态战”蒙上了神秘和恐怖的色彩,以致这一领域成了众矢之的的研究禁区。其实,“生态”比“信息”的外延更宽泛、内涵更丰富。虽然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生态”的定义有所不同,“生态”一词涉及的范畴也越来越广,但总体上人们常常用“生态”来定义和描绘一些美好和谐的事物。从这个意义上来理解,我们对“生态战”的认识应更多是褒义的。今天再来研究“生态战”问题,我觉得应该把“生态战”提升到更高层次上来加以思考,摆到“肉搏战”“火力战”“信息战”这样的层面来加以设计。

记者:如何实现“生态战”?

沈伟光:第一,作战观念转变——打赢“生态性战争”。未来战争发展将呈现两种极端趋势,一是对生态实施保护与控制。二是对生态实施破坏与掠夺。一切围绕战争开展的行径,包括军事行动、军队活动、军人行为等,必定印有“生态性”与“反生态”的战争痕迹。第二,军队发展转型——打造“生态化生存与作战能力”,提高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能力的需要。
      记者:“生态战”的主要形式都有哪些?

沈伟光:在人类记忆中,“战争”总是作为“破坏”的同义词被记录、被传播。迄今,还没有一种战争、作战行动是不以破坏为最终代价的。研究战争史可以发现,在军事领域、战争行动中,“生态战”主要以“反生态战争”的面目出现,实施对生态的破坏与掠夺,作战行动不顾及甚至无节制地增大对生态的破坏性。特别是那些化学作战、生物作战、基因作战、气象作战、物理作战、环境作战等,更是一些极端“反人类”“反生态”的作战形式。

战争的理想模式是有阶段性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地变化着的。我所设计的“生态性战争”模式也只是基于我们所能看到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确切地说,就是目前或更远些科学技术所能触及的领域,不是幻想式的;设计的目标为战争规模小、时间短、力量精、破坏少,比如闪击作战、微型作战、机器作战、类人作战、思维作战、传媒作战等,我的愿望很明确,我的设计虽然只是初步的,还可能是不确切、不规范的,只是想点开一些生态性战争话题,让更多更好的设计方案涌现出来。

记者:您认为,促使战争向“生态战”方向转化还有哪些主要因素?在您的心目中,真正意义上的大规模、大范围的“生态战”可能在什么时候才会出现?

沈伟光:除了前面谈到的作战观念转变、军队发展转型等因素外,促使战争向“生态战”方向转化的最重要因素是科学技术的推动力。我们已有能力减小战争破坏性,打“生态性战争”,但同时更有能力打无限增大战争破坏性的“反生态战争”。今天,人类文明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战争的破坏性不仅没有减小,而且愈演愈烈,我们几乎只要动动嘴就可以满足一切最高级、最充足的欲望,同时战争的破坏力也进入了只要开开口可以将地球瞬间毁灭的绝地。因此,真正意义上的大规模、大范围的“生态战”,也许今天,也许明天就会爆发。我们应时刻警惕。所以我要重复在上个世纪末发表过的观点:如果人类还是依靠破坏来刺激、来推动创造人类精神、物质文明进程的话,最终消亡的不是战争,而是人类自己。

记者:我们都知道,军队最重要的职能就是打仗,而打仗的目的是战胜对方,达成既定的政治目的,传统上军队的建设也都是围绕这个而进行的。您在《生态战》这部著作中讲到“未来的军事转型应指向建设生态性战争、遏制反生态战争。”请问,在把战胜对方当成作战主要目标的前提下,这种转变如何实现?

沈伟光: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也是我研究的重点方向。在下一部将要出版的《生态战》丛书——《生态战Ⅱ——军队生态化生存与作战能力》(暂定名)一书中,我就将研究这个问题。主要思路是:在军队建设转型发展时期,要全力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着力加强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建设,大力开展对“生态战”的研究,特别要加大对非致命性武器、精确制导武器、无人机等“生态性”武器的研究应用力度,尽快形成闪击作战、微型作战、机器作战、类人作战、思维作战、传媒作战等新作战空间的生态化作战能力;对生化武器、基因武器、气象武器、物理环境武器等“反生态”武器必须保持极大的关注和较强的反制能力,力争拥有一些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优的“撒手锏”,努力取得生态化作战领域的先发优势。
       记者:谁,或者说用什么来制约各国在爆发战争时选择“生态战”,而不是传统上的“反生态战争”?

沈伟光:这实质就是对未来社会制生态权的研究。战争是不计代价后果的,所造成的破坏性不可避免地产生着各种负面影响,如人员伤亡、国力衰退、环境破坏、人道主义灾难等,这使得战争决策者们不得不慎重考虑更人性、更经济、更生态的战争样式和方式。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生态文明理念的广泛传播,人类在战争的观念和方式上必定发生改变。这种改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将发生战争形态的位移,继农业时代的肉搏战、工业时代的火力战、信息时代的信息战后,生态时代的战争将以“生态战”唱主角。二是将有限地控制战争的破坏性,包括减少人员伤亡、减小资源消耗、降低环境影响等,生态性战争成了未来战场的主流,孙子的“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全胜思想仍将闪烁不朽的光芒。三是将提升军队的生态化生存与作战能力,包括军人生态文明意识的养成,崇尚以人为本的作战、训练和管理,加大生态化武器装备研发应用力度,减小军队对资源尤其是各种不可再生资源的依赖程度等,如减少油料、燃煤等消耗,广泛运用低碳技术和产品,走资源占用少、使用效益高、污染排放少的发展新路子。“生态战”的崛起,正是顺应了这种改变,标志着人类战争转变指向制生态权,未来军队要能够打赢“生态战”。

记者:您认为“生态战”是人类社会未来不可避免的一种战争形态,还是可能的选项之一?

沈伟光:“生态战”的崛起,标志着人类战争转变指向制生态权,具有与机械化战争、信息化战争一样的跨时代意义,我认为它是人类社会未来不可避免的一种战争形态。军队的存在和一切行动必定消耗大量的物质、能源、信息和人力等资源。在未来生态文明社会中,保护生态的作用力是多方面的,有自然的因素,也有人类的各种社会行为,而控制战争对生态的破坏,是一股不可忽略的重要力量,特别是新形势、新科技、新观念为改造传统军队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可能。

记者:“生态战”对于强国和弱国有无同样标准?如果强国不想打,弱国无力打,该怎么办?

沈伟光:“生态战”与“信息战”一样,强国和弱国不可能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先悟者则明,先手者则利。关键在创造我们的优势。在军事变革的关节点、飞跃区,真正的优势不在于领先的技术,而是领先的思想。面对“生态战”,机遇与挑战同在,只有抓住机遇,才能迎接挑战。如同我们中国拥有核武器目的是为了打破核垄断,制止核战争一样,我们中国人研究“生态战”的目的,是为了遏制新的战争恶魔肆虐人类,减小战争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创造更加有利于和平、发展与合作的国际安全环境。我们要有打赢的能力,要有打赢的准备,才有可能实现遏制的目的。力量只有在相互制约中才能达到平衡,而力量的平衡才是国际安全环境稳定的基础。(来源:解放军报社 中国国防报.军事特刊6月5日第24版 记者 曲延涛)
http://news.ifeng.com/mil/4/detail_2012_06/07/15119594_0.shtml

2012年06月07日 10:27
来源:中国国防报
      22年前,沈伟光出版了世界上首部《信息战》学术专著;14年前,沈伟光在奥地利首次国际信息战论坛上发表了“为遏制信息战而奋斗”的演讲;美国著名战略研究员埃弗雷特及同行在《信息战与美国国家安全的评论》一文中表示:“世界上最早提出信息战概念的,是一位非西方人——中国的沈伟光先生。”沈伟光由此被国外媒体称为“信息战之父”。1987年,《解放军报》以《信息战的崛起》为题报道了沈伟光的研究情况。2004年,沈伟光在本报发表了《信息有国界》《斩首仍将继续》等文章。

一些媒体称沈伟光为著名军事理论家,沈伟光则更喜欢自称未来学家,致力于战争控制与未来学研究30年。时至今日,即便早已脱下军装,并在担任浙江省档案局机关党委书记多年之后,沈伟光仍然没有放弃对军事、对战略研究的偏爱。2011年12月,沈伟光撰写并出版了《生态战》专著,他又将给我们带来哪些新鲜的观念与构想呢?

近日,沈伟光接受本报独家专访,回答了“军队生态化生存与作战能力”等有关“生态战”的核心问题,并表示《生态战》目前的研究还只是初步的,希望有更多、更深入的研究涌现出来。——编者 

记者:请您用最简洁的语言来描述一下,什么是“生态战”?

沈伟光:“生态战”,广义地指人类掠夺生态资源、抢占生态空间的战争;狭义地指战争中基于对生态实施保护或破坏的作战,战争目标是争夺制生态权,作战对象是生物的自然环境、生理特征和生活习性。如果用一句话来表述,“生态战”就是争夺制生态权的战争。
       记者:是什么触动了您着手撰写《生态战》这部专著?

沈伟光:我对“生态战”问题的思考始于上个世纪,可以追溯到研究信息战的时候。当然,经过20多年的跨世纪思考,尤其是我们的生存环境和思想境界都有了极大的改变,特别是战争对生态环境破坏空前的情况下,我想通过《生态战》告诉人们一个严酷的事实:战争是对生态造成最严重破坏的罪魁祸首之一,这包括直接地、间接地、潜在地和全面地破坏;同时还想表达一种理念:在战争还不能消亡的今天,人类应全面控制战争对生态的破坏,学会打“生态战”,进行规模小、时间短、力量精、破坏少的生态性战争。

记者:按照一般的理解,“生态战”是一种破坏性很大的作战样式吗?

沈伟光:人们对“生态战”的认识往往是贬义的,总会联想到“化学战”“生物战”“基因战”“气象战”“地球物理战”等“反人类”“反生态”的恐怖作战行动,从而为“生态战”蒙上了神秘和恐怖的色彩,以致这一领域成了众矢之的的研究禁区。其实,“生态”比“信息”的外延更宽泛、内涵更丰富。虽然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生态”的定义有所不同,“生态”一词涉及的范畴也越来越广,但总体上人们常常用“生态”来定义和描绘一些美好和谐的事物。从这个意义上来理解,我们对“生态战”的认识应更多是褒义的。今天再来研究“生态战”问题,我觉得应该把“生态战”提升到更高层次上来加以思考,摆到“肉搏战”“火力战”“信息战”这样的层面来加以设计。

记者:如何实现“生态战”?

沈伟光:第一,作战观念转变——打赢“生态性战争”。未来战争发展将呈现两种极端趋势,一是对生态实施保护与控制。二是对生态实施破坏与掠夺。一切围绕战争开展的行径,包括军事行动、军队活动、军人行为等,必定印有“生态性”与“反生态”的战争痕迹。第二,军队发展转型——打造“生态化生存与作战能力”,提高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能力的需要。
      记者:“生态战”的主要形式都有哪些?

沈伟光:在人类记忆中,“战争”总是作为“破坏”的同义词被记录、被传播。迄今,还没有一种战争、作战行动是不以破坏为最终代价的。研究战争史可以发现,在军事领域、战争行动中,“生态战”主要以“反生态战争”的面目出现,实施对生态的破坏与掠夺,作战行动不顾及甚至无节制地增大对生态的破坏性。特别是那些化学作战、生物作战、基因作战、气象作战、物理作战、环境作战等,更是一些极端“反人类”“反生态”的作战形式。

战争的理想模式是有阶段性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地变化着的。我所设计的“生态性战争”模式也只是基于我们所能看到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确切地说,就是目前或更远些科学技术所能触及的领域,不是幻想式的;设计的目标为战争规模小、时间短、力量精、破坏少,比如闪击作战、微型作战、机器作战、类人作战、思维作战、传媒作战等,我的愿望很明确,我的设计虽然只是初步的,还可能是不确切、不规范的,只是想点开一些生态性战争话题,让更多更好的设计方案涌现出来。

记者:您认为,促使战争向“生态战”方向转化还有哪些主要因素?在您的心目中,真正意义上的大规模、大范围的“生态战”可能在什么时候才会出现?

沈伟光:除了前面谈到的作战观念转变、军队发展转型等因素外,促使战争向“生态战”方向转化的最重要因素是科学技术的推动力。我们已有能力减小战争破坏性,打“生态性战争”,但同时更有能力打无限增大战争破坏性的“反生态战争”。今天,人类文明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战争的破坏性不仅没有减小,而且愈演愈烈,我们几乎只要动动嘴就可以满足一切最高级、最充足的欲望,同时战争的破坏力也进入了只要开开口可以将地球瞬间毁灭的绝地。因此,真正意义上的大规模、大范围的“生态战”,也许今天,也许明天就会爆发。我们应时刻警惕。所以我要重复在上个世纪末发表过的观点:如果人类还是依靠破坏来刺激、来推动创造人类精神、物质文明进程的话,最终消亡的不是战争,而是人类自己。

记者:我们都知道,军队最重要的职能就是打仗,而打仗的目的是战胜对方,达成既定的政治目的,传统上军队的建设也都是围绕这个而进行的。您在《生态战》这部著作中讲到“未来的军事转型应指向建设生态性战争、遏制反生态战争。”请问,在把战胜对方当成作战主要目标的前提下,这种转变如何实现?

沈伟光: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也是我研究的重点方向。在下一部将要出版的《生态战》丛书——《生态战Ⅱ——军队生态化生存与作战能力》(暂定名)一书中,我就将研究这个问题。主要思路是:在军队建设转型发展时期,要全力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着力加强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建设,大力开展对“生态战”的研究,特别要加大对非致命性武器、精确制导武器、无人机等“生态性”武器的研究应用力度,尽快形成闪击作战、微型作战、机器作战、类人作战、思维作战、传媒作战等新作战空间的生态化作战能力;对生化武器、基因武器、气象武器、物理环境武器等“反生态”武器必须保持极大的关注和较强的反制能力,力争拥有一些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优的“撒手锏”,努力取得生态化作战领域的先发优势。
       记者:谁,或者说用什么来制约各国在爆发战争时选择“生态战”,而不是传统上的“反生态战争”?

沈伟光:这实质就是对未来社会制生态权的研究。战争是不计代价后果的,所造成的破坏性不可避免地产生着各种负面影响,如人员伤亡、国力衰退、环境破坏、人道主义灾难等,这使得战争决策者们不得不慎重考虑更人性、更经济、更生态的战争样式和方式。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生态文明理念的广泛传播,人类在战争的观念和方式上必定发生改变。这种改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将发生战争形态的位移,继农业时代的肉搏战、工业时代的火力战、信息时代的信息战后,生态时代的战争将以“生态战”唱主角。二是将有限地控制战争的破坏性,包括减少人员伤亡、减小资源消耗、降低环境影响等,生态性战争成了未来战场的主流,孙子的“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全胜思想仍将闪烁不朽的光芒。三是将提升军队的生态化生存与作战能力,包括军人生态文明意识的养成,崇尚以人为本的作战、训练和管理,加大生态化武器装备研发应用力度,减小军队对资源尤其是各种不可再生资源的依赖程度等,如减少油料、燃煤等消耗,广泛运用低碳技术和产品,走资源占用少、使用效益高、污染排放少的发展新路子。“生态战”的崛起,正是顺应了这种改变,标志着人类战争转变指向制生态权,未来军队要能够打赢“生态战”。

记者:您认为“生态战”是人类社会未来不可避免的一种战争形态,还是可能的选项之一?

沈伟光:“生态战”的崛起,标志着人类战争转变指向制生态权,具有与机械化战争、信息化战争一样的跨时代意义,我认为它是人类社会未来不可避免的一种战争形态。军队的存在和一切行动必定消耗大量的物质、能源、信息和人力等资源。在未来生态文明社会中,保护生态的作用力是多方面的,有自然的因素,也有人类的各种社会行为,而控制战争对生态的破坏,是一股不可忽略的重要力量,特别是新形势、新科技、新观念为改造传统军队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可能。

记者:“生态战”对于强国和弱国有无同样标准?如果强国不想打,弱国无力打,该怎么办?

沈伟光:“生态战”与“信息战”一样,强国和弱国不可能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先悟者则明,先手者则利。关键在创造我们的优势。在军事变革的关节点、飞跃区,真正的优势不在于领先的技术,而是领先的思想。面对“生态战”,机遇与挑战同在,只有抓住机遇,才能迎接挑战。如同我们中国拥有核武器目的是为了打破核垄断,制止核战争一样,我们中国人研究“生态战”的目的,是为了遏制新的战争恶魔肆虐人类,减小战争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创造更加有利于和平、发展与合作的国际安全环境。我们要有打赢的能力,要有打赢的准备,才有可能实现遏制的目的。力量只有在相互制约中才能达到平衡,而力量的平衡才是国际安全环境稳定的基础。(来源:解放军报社 中国国防报.军事特刊6月5日第24版 记者 曲延涛)
http://news.ifeng.com/mil/4/detail_2012_06/07/15119594_0.shtml
放心吧,这些在TG的“和谐战”面前都不值一提
这侧面说明了现代军事技术的发展搞出了非常多的反人类甚至反地球生态环境的武器或者战争手段。
“力量只有在相互制约中才能达到平衡,而力量的平衡才是国际安全环境稳定的基础。”这句话是关键!
生化武器真廉价。气象武器最好,天天给脚盆搞地震。。。
在中国河螃蟹、胖头鱼和天牛面前,一切生态战都是渣啊!
别看说美国生物学多厉害什么的,面对中国胖头鱼一点办法都没有。
美军依然是现在军事理论的领导者
也许我没眼光是不是远了点,不过交给一些科学家搞一搞还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