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知道明朝的南北两个首都是怎么回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15:52:47
想知道明朝的南北两个首都是怎么回事?应天(南京)没有皇帝,好像另有一套班子,大臣什么的都另有一套班子,是怎么运作的啊。有知道的兄弟请赐教。想知道明朝的南北两个首都是怎么回事?应天(南京)没有皇帝,好像另有一套班子,大臣什么的都另有一套班子,是怎么运作的啊。有知道的兄弟请赐教。
属于留都性质,永乐迁都后在那边留了一套完整的班子,但实际上都是虚职,主要安置老退或者被排斥的官员
SSN19 发表于 2012-5-25 18:16
属于留都性质,永乐迁都后在那边留了一套完整的班子,但实际上都是虚职,主要安置老退或者被排斥的官员
南京六部不是纯粹的养老机构或者是虚职,南京六部是有很大权力的

明朝在南京也设立六部,一向以来,有一种错误观点是南京六部都是没有实际职权的挂名管辖,供大臣养老或者是给被贬职受排挤的大臣提供去处的职位。但这一观点颇为偏颇,虽然南京六部的权力远不如北京六部,但是南京六部也有一定职权。主要是因为南京所在的南直隶地区辖十五个府又三个直隶州,相当于今江苏安徽两省之地,却不设布政司、按察司、都指挥司三司,原来三司执行的职权便由南京六部负责,其中又以南京户部、南京兵部的权力最重。

明朝南京户部负责征收南直隶以及浙江、江西、湖广诸省的税粮(此四地所交税粮几乎占了明帝国的一半),同时还负责漕运、全国盐引勘合(明朝从始至终,南京户部一直负责这一事务,其中只有2年南京户部不负责这个事务:正德三年,刘瑾变法,由中央户部负责,“南京引板,俱令销毁”,但在正德五年,刘瑾被诛后户部奏请“刷印盐引,仍隶南京户部”,获得批准。此后一直未变)及全国黄册的收藏和管理。南京户部侍郎因此经常兼任总理粮储。

南京兵部负责南京地区的守备,南京地区的49个卫,都隶属南京兵部尚书指挥。

南京吏部负责南京官六年一度的京察考功,北吏部不得干涉。

南京刑部负责南京诸司、公侯伯府、京卫所的刑名,明史上刘瑾就曾经因为南京刑部尚书吴洪依法断案不合其意而矫诏令其致仕。可见南京刑部也有司法权力。

南京工部的职责与北京中央的工部相仿,只是管辖地区限于南京及附近各省。此外,南京工部也负责部分南方的税收(名义上叫“竹木抽分”,明朝工部、兵部都有收税权,并非户部独有)。另外,南京户部刷印盐引勘合的铜版要由南京工部负责铸造。

南京礼部倒确实没有什么职权,因为皇帝几乎不来南京,礼仪祭祀活动不多。

由此可见,不能说南京六部是无事机构,他们也有一定职权。
国务顾问 发表于 2012-5-25 18:26
南京六部不是纯粹的养老机构或者是虚职,南京六部是有很大权力的

明朝在南京也设立六部,一向以来,有 ...
南京的六部想当于南直隶的地方官权限?
神奇的制度。。。
永乐靖难后,为了巩固自己在北方的基地将京师由南京迁到了燕京就是今天的北京,在为了缓解与前建文派的利益矛盾,就在南京也留下一套完整的领导班子,有点像北京政府的影子内阁,同时南京也作为国家的首都,与北京并称南北二京。
就兵部的权力大一点~
养老院
只有北京有吏部
如果说到明末,南京的六部还能有一整套完整的班子,南方的藩王内斗少一点,应该还是能够维持南宋偏安的局面,不过,只是如果了。
毛头 发表于 2012-5-25 20:03
只有北京有吏部
南京也有吏部,负责南京官员的京察
SSN19 发表于 2012-5-25 18:28
南京的六部想当于南直隶的地方官权限?
吏部、兵部、刑部基本只负责南直隶事务

户部、工部不是,除了南直隶以外还负责南方其他省份的税收
国务顾问 发表于 2012-5-26 09:40
南京也有吏部,负责南京官员的京察
对的,北京吏部无权对南京吏部的京察结果做出更改。南京兵部权力也比较大,会同南京镇守太监、南京守备勋贵共同负责江南的防务工作。
毛头 发表于 2012-5-25 20:03
只有北京有吏部
只有北京有内阁。内阁是在永乐迁都后设立的,南京没有这个设立之初是给皇帝“参赞军务”的机构
Kiha31 发表于 2012-5-26 10:22
只有北京有内阁。内阁是在永乐迁都后设立的,南京没有这个设立之初是给皇帝“参赞军务”的机构
谢谢指教!


明朝还有两个和首都一样的“直辖市”,就是中都凤阳和承天府安陆(嘉靖后设立,又称兴都)

明朝还有两个和首都一样的“直辖市”,就是中都凤阳和承天府安陆(嘉靖后设立,又称兴都)
其实清朝不也有一个留都吗?盛京啊,盛京作为大清的留都,有除了吏部以外的五部,当然盛京五部的权力比明朝的南京六部权力更小
当初李闯逼近北京城的时候就有朝廷大臣建议崇祯迁都南京以避锋芒,靠的就是南京留有一套完整的政府班子可以随时启用,而且明帝国的财政收入也大多来自于江南一带,结果崇祯不知道为什么就是不迁都,最后只能吊死在煤山上了。
Kiha31 发表于 2012-5-26 10:24
明朝还有两个和首都一样的“直辖市”,就是中都凤阳和承天府安陆(嘉靖后设立,又称兴都)
承天府安陆属于湖广布政司,不属于南京
当初李闯逼近北京城的时候就有朝廷大臣建议崇祯迁都南京以避锋芒,靠的就是南京留有一套完整的政府班子可以 ...
面子问题,本来想迁,大臣们激烈反对作罢
fg42m60 发表于 2012-5-26 17:01
当初李闯逼近北京城的时候就有朝廷大臣建议崇祯迁都南京以避锋芒,靠的就是南京留有一套完整的政府班子可以 ...
对手下一帮东林党绝望了,就崇祯那种皇帝当的既憋屈又窝囊。不过不让太子去南京有点说不过去……

杨威利0607 发表于 2012-5-27 10:45
对手下一帮东林党绝望了,就崇祯那种皇帝当的既憋屈又窝囊。不过不让太子去南京有点说不过去……


他迁都也很可能搞不好。晋朝面对的敌人远比满洲人,农民军要弱智得多,五胡在作乱前期只是期望打家劫舍的强盗,他们的首领关注的是财宝和美女,没几个有征服中华的野心,少部分人有这个心也死于野蛮的内乱,所以东晋在迁都前后争取到了充分的时间准备应对侵略。宋朝的敌人强大一点,但宋朝南方的政局很稳定,不像明朝末年那样混乱,另外宋朝虽少战马,但面对金人有部分兵器上的优势(含热兵器),最后金人自身出于野蛮的本性也有内乱。
满洲人则是难以对付的,他们有完善的军队组织,君主有统一中国的野心,另外他们也有攻城大炮,汉人高耸的城墙并不是多大问题。况且入关之后,政治上恩威并施,不能说他多正义,但达到了预期目的~
杨威利0607 发表于 2012-5-27 10:45
对手下一帮东林党绝望了,就崇祯那种皇帝当的既憋屈又窝囊。不过不让太子去南京有点说不过去……


他迁都也很可能搞不好。晋朝面对的敌人远比满洲人,农民军要弱智得多,五胡在作乱前期只是期望打家劫舍的强盗,他们的首领关注的是财宝和美女,没几个有征服中华的野心,少部分人有这个心也死于野蛮的内乱,所以东晋在迁都前后争取到了充分的时间准备应对侵略。宋朝的敌人强大一点,但宋朝南方的政局很稳定,不像明朝末年那样混乱,另外宋朝虽少战马,但面对金人有部分兵器上的优势(含热兵器),最后金人自身出于野蛮的本性也有内乱。
满洲人则是难以对付的,他们有完善的军队组织,君主有统一中国的野心,另外他们也有攻城大炮,汉人高耸的城墙并不是多大问题。况且入关之后,政治上恩威并施,不能说他多正义,但达到了预期目的~
苏联派1 发表于 2012-5-27 13:00
他迁都也很可能搞不好。晋朝面对的敌人远比满洲人,农民军要弱智得多,五胡在作乱前期只是期望打家劫舍 ...
其实满清的前几任头目真正有野心的也就是皇太极了,可惜的是他的子孙没有他那样的胸襟,也没有他那样学习先进文明融入先进文明的魄力(康熙会学习,但是不想融入)
杨威利0607 发表于 2012-5-27 16:11
其实满清的前几任头目真正有野心的也就是皇太极了,可惜的是他的子孙没有他那样的胸襟,也没有他那样学习 ...
在其位,谋其政。你我要有命做皇帝,也还是会搞闭关自守,封建独裁那一套。否则别的不说,社会进步了,后宫里的那么多小老婆恐怕也不属于你我了吧?
就是英国,法国这么开明的国家,当年不砍掉君主的脑袋,社会也不会有多进步的~
杨威利0607 发表于 2012-5-27 10:45
对手下一帮东林党绝望了,就崇祯那种皇帝当的既憋屈又窝囊。不过不让太子去南京有点说不过去……
到了南京党争照旧
fg42m60 发表于 2012-5-26 17:01
当初李闯逼近北京城的时候就有朝廷大臣建议崇祯迁都南京以避锋芒,靠的就是南京留有一套完整的政府班子可以 ...
迁到南方也未必有多大,整个明朝的政治已经一团糟了,党争在南方依然会有,这点比起稳定的南宋大大不如
SSN19 发表于 2012-5-27 16:30
迁到南方也未必有多大,整个明朝的政治已经一团糟了,党争在南方依然会有,这点比起稳定的南宋大大不如
真是糟糕透顶了,崇祯选择吊死在煤山上还真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南京一整套备胎没有上,不过从后来表现看,即使出走南京,也改变不了什么了。
就像原来的驻京办是个奇葩机构,明朝的南京是个大号的国家级驻京办,有很多巧妙的用途。
杨威利0607 发表于 2012-5-27 16:11
其实满清的前几任头目真正有野心的也就是皇太极了,可惜的是他的子孙没有他那样的胸襟,也没有他那样学习 ...
历史上的少数民族中满族汉化算是比较成功的吧。

OCRA 发表于 2012-5-29 13:56
历史上的少数民族中满族汉化算是比较成功的吧。


正好说反了,满清对本民族习俗的保留和对汉文化的摧残是比较成功的。

1、留辫子。而且真实的金钱鼠尾要比辫子戏里面难看的多的多,绝不会让你和玉树临风产生任何联想的。
2、旗袍马褂。嗯,满清的原装旗袍也是很难看的,现代旗袍被改良了。
3、皇室不与汉人通婚(汉军旗人这种算皇协军一类吧,反正我不觉得算汉人,最多算汉奸人)
4、编四库全书,毁掉的比编纂的多,修改的比保留的多,比焚书坑儒还恶劣。
5、用奴才文化替代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儒家文化。有清一代,你见过魏征么?见过于谦么?见过王守仁么?只剩下万岁英明奴才该死了
6、保持骑射传统,同时禁止发展火器,自己科普戴梓好了

实际上我觉得满族的真正汉化应该是从民国才开始的,至于原因……还不是怕报复嘛
OCRA 发表于 2012-5-29 13:56
历史上的少数民族中满族汉化算是比较成功的吧。


正好说反了,满清对本民族习俗的保留和对汉文化的摧残是比较成功的。

1、留辫子。而且真实的金钱鼠尾要比辫子戏里面难看的多的多,绝不会让你和玉树临风产生任何联想的。
2、旗袍马褂。嗯,满清的原装旗袍也是很难看的,现代旗袍被改良了。
3、皇室不与汉人通婚(汉军旗人这种算皇协军一类吧,反正我不觉得算汉人,最多算汉奸人)
4、编四库全书,毁掉的比编纂的多,修改的比保留的多,比焚书坑儒还恶劣。
5、用奴才文化替代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儒家文化。有清一代,你见过魏征么?见过于谦么?见过王守仁么?只剩下万岁英明奴才该死了
6、保持骑射传统,同时禁止发展火器,自己科普戴梓好了

实际上我觉得满族的真正汉化应该是从民国才开始的,至于原因……还不是怕报复嘛
OCRA 发表于 2012-5-29 13:56
历史上的少数民族中满族汉化算是比较成功的吧。
汉化是一个迷茫的词,因为纯种汉人是啥,怎么定义,他们主要在哪里已经无处考证了。我们看到出土的战国乃至唐朝的陶俑及墓葬壁画,年代越久跟现在的汉人外观差别越明显。可能客家人血统上较接近唐朝时代的汉人,但也是推测,再往前就完全不可考了。
汉化还是文化上的汉化比较明显一点,满族人很多,但纯满族的原始文化只有在偏僻地方可见了。
印象中有资料提到满人入京后后代大多都以汉语作为母语了,我有没有记错?
{:soso_e154:}
篮子里~~~
一开始朱元璋在南京
后来朱棣迁到北京了,但是南京这套班子一直保留着,算是个备份吧
苏联派1 发表于 2012-5-27 16:23
在其位,谋其政。你我要有命做皇帝,也还是会搞闭关自守,封建独裁那一套。否则别的不说,社会进步了,后 ...
明朝比关外的满族的“文明”程度也高得有限,至少绝对没有明粉们鼓吹的那么高,还是在古代封建王朝那套里面打转没有出去。
napey 发表于 2012-6-1 15:54
明朝比关外的满族的“文明”程度也高得有限,至少绝对没有明粉们鼓吹的那么高,还是在古代封建王朝那套里 ...
有人总是把嘉靖万历懒于政务,权臣僭越误认为是君主立宪的雏形。这和立宪制半毛钱关系都没有,立宪首先要有个民选议会,顾名思义还要靠议会通过一部国民公认的宪法限制君权。嘉靖万历年间哪有这样啊?庸君当朝,权臣僭越只能说政治腐朽,和立宪真心没关系的

苏联派1 发表于 2012-6-1 16:08
有人总是把嘉靖万历懒于政务,权臣僭越误认为是君主立宪的雏形。这和立宪制半毛钱关系都没有,立宪首先要 ...


“议会”倒不一定要“民”选(比如英国),国民公认倒也未必(还是英国为例,来源可以是“自然法”,事实上君主立宪也确实有对抗人民主权的意思和目的),但是肯定是君主之外的力量哪怕是、尤其是在社会中占据统治地位的力量即贵族。换言之,一定是君主不由自身意志转移地被“客观”所约束制约。
苏联派1 发表于 2012-6-1 16:08
有人总是把嘉靖万历懒于政务,权臣僭越误认为是君主立宪的雏形。这和立宪制半毛钱关系都没有,立宪首先要 ...


“议会”倒不一定要“民”选(比如英国),国民公认倒也未必(还是英国为例,来源可以是“自然法”,事实上君主立宪也确实有对抗人民主权的意思和目的),但是肯定是君主之外的力量哪怕是、尤其是在社会中占据统治地位的力量即贵族。换言之,一定是君主不由自身意志转移地被“客观”所约束制约。
皇权——也正因为这样,“权臣”总是游走在“篡”的边缘……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