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刷一年未解决 款项利滚利后中行还发催款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1 14:05:56
       http://gd.qq.com/a/20120521/000269.htm

      
       ■黎先生的中行信用卡背后所签的名字与中行争议组工作人员传来的签单复印件上的签名完全不同。

      

       银行卡未离身,却被远在广西合浦的超市盗刷4933元,随后来自发卡行中国银行(下称“中行”)的单据显示,消费单上的签名与卡主姓名完全不符。持卡人黎先生多次致电中行,却被拖欠近一年尚未解决,盗刷款项利滚利已增至7195元,而黎先生最近更是收到银行的催收通知书以及律师函。

       相关案例

       签名非卡主中行卡仍被盗刷4933元1年未解决被逼还款穗夫妇苦不堪言

       账单签字姓与名完全不符中行称无责任,刷了卡就过账


       2011年5月31日18时56分,家住番禺洛溪的市民黎先生收到中行95566发来的短信,通知其持有的尾号为“7673”的长城卡消费了4933元。而此时黎先生的信用卡并未离身,于是致电中行客服中心,告知该笔消费非本人所为,并要求马上冻结。当日19时29分,黎先生再次收到客服中心的短信,提示已冻结成功,客服人员表示要黎先生等通知,并承诺45日内出处理结果。

       此后,中行信用卡争议组联系黎先生,要求其填写文件并传真回去。2011年8月2日,黎先生收到“争议组4号”发来的消费单,单上显示的签名是“谢文”,而消费地点更是远在广西合浦县的某一超市。

       黎先生再致电中行客服中心,客服中心表示,不管签什么名,只要卡一刷,银行就过帐给商户,如果有问题的话,可以控告商户,银行是没有责任的。
近1年中行未再主动联系 被盗刷款已滚至7195元

       然而,两个月过去了,黎先生还是没有收到中行关于处理结果的实质性进展信息。黎先生为此致电客服中心,工作人员要其继续等待,但此笔消费欠下的款项要尽快还清,否则影响个人的征信记录。

       黎先生表示,属于自己刷卡消费的款项当然有责任还,但明显不是自己消费的欠款却要求自己埋单没有道理。发生盗刷当月的账单显示:当月总额为9763元,减去盗刷的4933元,属于黎先生自己消费的为4830元,黎先生在2011年8月25日按此金额多还了10元,即还款4840元。

       然而,每月定时寄来的账单和发来的短信提醒却显示,信用卡账单金额在不断增大,最新的数字,此笔被盗刷的4933元加上利息和滞纳金,已经达到7195元。黎先生说,正常还款后自己多次致电中行客服中心,但客服中心每次都是重复要求其继续等通知,就这样,近1年过去了。黎先生表示,客服中心人员不仅始终不说明此笔款项的性质是否属于盗刷,也不说明已形成的2262元以及在不断扩大的利息和滞纳金由谁来负责。中行争议组人员也不再联系黎先生,而黎先生又没有该行“争议组4号”的联系方式,不得不被动等待结果。

       法律文件接踵而至

       追完老公追老婆

       尽管卡已被冻结,款项如何处理也无结果,但中行的催缴款动作倒是一直没有停止,不断发来信用卡账单、提醒短信和直接电话。“我的名字和信用卡签名是黎××,银行传来的消费单签名为‘谢文’,如此简单的鉴别,中行到现在没查清是谁的责任,反倒不停骚扰我。”在记者面前,黎先生异常愤怒。更令黎先生愤怒的是,自己不断催促无果,却在今年2月19日,等来一封来自中行广东省分行银行卡部寄来的《上门催收通知书》,主要内容为:“请你收到通知书后5天内到附近中行网点还清所欠款项。如再拖欠,我行将依法律途径收回欠款。”

       与此同时,有自称是律师的人在用威胁的语气致电催黎先生夫妇还款未果后,竟在今年4月23日发律师函给黎先生的太太何小姐,律师函中还将诸如“在媒体曝光、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向公安机关报案抓人”等一些措施予以加粗字体显示。何小姐表示:“可能是自己持有的附属卡未被冻结的原因。”

       黎先生已在今年5月5日到附近派出所登记报案,何小姐则表示,除了担心要承担不断膨胀的账单外,是否会留下不良征信记录更令自己担心。对于中行的拖延处理已没有信心,准备向律师咨询,希望通过司法途径解决盗刷带来的困扰。
       http://gd.qq.com/a/20120521/000269.htm

      
       ■黎先生的中行信用卡背后所签的名字与中行争议组工作人员传来的签单复印件上的签名完全不同。

      

       银行卡未离身,却被远在广西合浦的超市盗刷4933元,随后来自发卡行中国银行(下称“中行”)的单据显示,消费单上的签名与卡主姓名完全不符。持卡人黎先生多次致电中行,却被拖欠近一年尚未解决,盗刷款项利滚利已增至7195元,而黎先生最近更是收到银行的催收通知书以及律师函。

       相关案例

       签名非卡主中行卡仍被盗刷4933元1年未解决被逼还款穗夫妇苦不堪言

       账单签字姓与名完全不符中行称无责任,刷了卡就过账


       2011年5月31日18时56分,家住番禺洛溪的市民黎先生收到中行95566发来的短信,通知其持有的尾号为“7673”的长城卡消费了4933元。而此时黎先生的信用卡并未离身,于是致电中行客服中心,告知该笔消费非本人所为,并要求马上冻结。当日19时29分,黎先生再次收到客服中心的短信,提示已冻结成功,客服人员表示要黎先生等通知,并承诺45日内出处理结果。

       此后,中行信用卡争议组联系黎先生,要求其填写文件并传真回去。2011年8月2日,黎先生收到“争议组4号”发来的消费单,单上显示的签名是“谢文”,而消费地点更是远在广西合浦县的某一超市。

       黎先生再致电中行客服中心,客服中心表示,不管签什么名,只要卡一刷,银行就过帐给商户,如果有问题的话,可以控告商户,银行是没有责任的。
近1年中行未再主动联系 被盗刷款已滚至7195元

       然而,两个月过去了,黎先生还是没有收到中行关于处理结果的实质性进展信息。黎先生为此致电客服中心,工作人员要其继续等待,但此笔消费欠下的款项要尽快还清,否则影响个人的征信记录。

       黎先生表示,属于自己刷卡消费的款项当然有责任还,但明显不是自己消费的欠款却要求自己埋单没有道理。发生盗刷当月的账单显示:当月总额为9763元,减去盗刷的4933元,属于黎先生自己消费的为4830元,黎先生在2011年8月25日按此金额多还了10元,即还款4840元。

       然而,每月定时寄来的账单和发来的短信提醒却显示,信用卡账单金额在不断增大,最新的数字,此笔被盗刷的4933元加上利息和滞纳金,已经达到7195元。黎先生说,正常还款后自己多次致电中行客服中心,但客服中心每次都是重复要求其继续等通知,就这样,近1年过去了。黎先生表示,客服中心人员不仅始终不说明此笔款项的性质是否属于盗刷,也不说明已形成的2262元以及在不断扩大的利息和滞纳金由谁来负责。中行争议组人员也不再联系黎先生,而黎先生又没有该行“争议组4号”的联系方式,不得不被动等待结果。

       法律文件接踵而至

       追完老公追老婆

       尽管卡已被冻结,款项如何处理也无结果,但中行的催缴款动作倒是一直没有停止,不断发来信用卡账单、提醒短信和直接电话。“我的名字和信用卡签名是黎××,银行传来的消费单签名为‘谢文’,如此简单的鉴别,中行到现在没查清是谁的责任,反倒不停骚扰我。”在记者面前,黎先生异常愤怒。更令黎先生愤怒的是,自己不断催促无果,却在今年2月19日,等来一封来自中行广东省分行银行卡部寄来的《上门催收通知书》,主要内容为:“请你收到通知书后5天内到附近中行网点还清所欠款项。如再拖欠,我行将依法律途径收回欠款。”

       与此同时,有自称是律师的人在用威胁的语气致电催黎先生夫妇还款未果后,竟在今年4月23日发律师函给黎先生的太太何小姐,律师函中还将诸如“在媒体曝光、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向公安机关报案抓人”等一些措施予以加粗字体显示。何小姐表示:“可能是自己持有的附属卡未被冻结的原因。”

       黎先生已在今年5月5日到附近派出所登记报案,何小姐则表示,除了担心要承担不断膨胀的账单外,是否会留下不良征信记录更令自己担心。对于中行的拖延处理已没有信心,准备向律师咨询,希望通过司法途径解决盗刷带来的困扰。
      延伸阅读:媒体请中行回复 中行称地方媒体没资格采访总行

      致中国银行肖钢董事长的公开信

      肖钢董事长:

      您好!


      作为如今国内唯一一家“百年老店”的银行掌门人,作为曾在人行广东分行担任过行长的您,想必会很忙。作为广东的地方媒体,或许我们本不该为一起信用卡被盗刷的事件打扰您,但当您看到这封公开信时,贵行两位持卡人已为她们被盗刷的50215元担忧了近一个月。而作为媒体,在陪同这两位持卡人一同调查该被盗刷事件的20多天里,也发现无论是客户、媒体乃至投资者,在中国银行面前都显得如此渺小。

      确实,50215元,对于总资产已达到12万亿元的中行来说,是微不足道的,但我们认为,中行能打造出今天这块百年金字招牌,也不会忽视任何一个细节吧。
说说近一个月与中行联系的过程中我们的感受吧。最大感触就是,中行真的很神秘,像个保密局。

      4月26日,中银信用卡持卡人小金被通知信用卡因异常消费遭冻结,4月28日,身在英国的她求助于新快报。记者在5月3日向中行广东省分行发送了第一份采访提纲。5月4日,广东省分行表示,由于是在上海开的卡,且作为分行没有权限查询信用卡信息,要求我们直接联系中行总行,但只能提供电话,而不能提供具体联系人员姓名。
随后,记者通过该电话联系中行总行品牌部门,一位在记者多次询问后也不愿告知姓名、手机、邮箱,最终自称姓陈的女士在电话中回复,虽然其工作职责是媒体事务,但主要负责中央级媒体,新快报作为地方媒体,如果有采访需求,需通过所在地分行递交采访提纲给总行或相关业务部门。

      当日下午,按总行的意思,记者再次联系广东省分行,告知中行的意见后,再将采访提纲传至广东省分行,并按后者要求在提纲抬头特别注明“请转交中行总行及信用卡中心”的字样。

      随后,记者分别在5月7日、9日、14日、15日、16日与广东省分行联系,询问总行方面对采访提纲的回复。在多次让记者等待之后,广东省分行工作人员15日向记者坦言,目前并未将提纲转递交总行,但强调“会尽力不让记者难做”。17日,此前一直表示对此事无调查权限的广东省分行突然向新快报发来一份采访回复,该份1500余字的回复函中,除了第一条简单回答了该持卡人目前没有开通短信通知之后,近1200字的篇幅用于强调客户自身的用卡安全注意事项。18日,记者再次尝试与总行联系,但多次拨打此前联系的品牌部直线电话均无人接听。

      随后,记者试图以投资者身份与中行证券事务代表或董秘办取得联系,却发现此路更是“不通”。

      根据中行最新一季报中披露的投资者联系电话,记者使用多部手机拨打该电话,都处于无法接通状态;随后再拨打中行总机,但接线员表示其转接目录中并无证券部门,且必须实名转接。若转接董秘办,则需提供联系人的全名,但当记者报出中行董秘张秉训的名字后,接线员却表示该同志不能转接。

      于是,我们困惑了。

      没有人愿意透露最直接、最畅顺的联系方式,作为上市公司,报表中公布给投资者的联系电话也是形同虚设,没有全名电话不能转,但问姓名你又不愿意透露。最后报了董秘全名还是不能转接。

      再看程序方面,总分行上下级之间推来推去、不同业务部门之间推来推去。这一切的背后,究竟是程序的不合理还是怕承担责任的问题呢?

      困惑的同时,我们还是相信,这一切对中行这块金字招牌产生的影响总不会是积极的。这点,您认同吗?

      我们这么说,是因为就在记者多处碰壁的同时,又接到广州市民黎先生对中行的投诉。同样的遭遇,在长达近1年的时间中,除了每次得到中行“请等待”的回复之外,得到的就是中行的催收函、律师信以及利滚利已至7195元的账单。对比之下,我们更能够理解金小姐在最近1个月中的重重忧虑了。

      事实上,随着银行卡发卡量的突飞猛进,用卡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盗刷案件并不鲜见。去年以来,新快报也曾调查报道过多起相关案例,陪同受害人与许多银行都曾有过直接采访接触,其中当然也包括几大国有银行。作为曾在人行广东分行担任过行长的您,想必对广东的各家银行都不会陌生。

      但与其他银行的快速反应和积极调查相比,对于中行,我们不知道用怎样的词语才能表达准确,用“傲慢”吧,似乎太刺眼,用“官僚”吧,似乎也不符合企业的性质。真的是因为业务量过于庞大而拖累了反应速度吗?但以截至2011年末的数据来看,工行银行卡发卡量4.1亿余张,信用卡超7000万张;农行借记卡发行达4.62亿张,信用卡超3100万张;建行借记卡发行3.64亿张,信用卡3225万张。而中行累计发行1.94亿张借记卡,信用卡超过3000万张(内地)。在四大行中,中行的发卡量显然并不是最多的。

      那么,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

      记得,保障持卡人用卡安全是中行最强调的工作之一,2011年年报中不乏“运用信用评分卡”、“反欺诈申请评分卡”、“7×24小时全天候交易监控等技术”等大量技术术语。但在高水平安全服务体系下,竟然对于持卡人“信用卡交易短信提示功能何时、如何被关闭”的询问都只能回答“不知道”。

      我们并没有苛刻到要求任何一家银行的安保系统均达到万无一失的程度,但我们希望,银行能将盗刷事件发生后,如何应急处理、尽职调查、沟通反馈肯定作为衡量其银行卡安全服务的重要标准之一。尤其对于目前国内唯一一家百年老店,并在践行下一个百年辉煌的中行,这样的要求算不算太高?

      新快报“赚钱”编辑部2012年5月20日
店大欺客
这事真麻烦,貌似除了挂失没别的手段
银行 ?周小川?
店大了  开始欺负屁民了啊
以证据说话.以权利、义务归属来论责任,
很多东西 说不清楚
从来不刷卡,要办也是办借记卡,一句话:不安全,信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