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中南海后的张玉凤过着怎样的生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1 16:41:50
凤凰网资讯 > 历史 > 中国现代史 > 正文   2012年04月03日 08:49
来源:人民文摘 作者:段文华
http://news.ifeng.com/history/zh ... 03/13634268_0.shtml
核心提示:二十年来,我和张玉凤的联系时断时续,最近电话多了一些,互相聊了各自的退休生活及家庭情况,得知她已搬了新居,两个女儿都有了小孩,她和丈夫刘爱民正在享受天伦之乐。



本文摘自《人民文摘》2009年第8期,作者:段文华,原题为《张玉凤:退休后的平安生活》

提起张玉凤这个名字,我国50岁以上的人都不陌生,而且对她总有一种神秘感。她是毛泽东晚年的机要秘书,在毛主席身边工作多年,直到1976年毛主席逝世。

怎样走进中南海

张玉凤1944年出生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因为家庭困难,她只读完了小学六年级,那时她才14岁。为了生活,这个倔强的姑娘只身出去找工作,刚好铁路局招工,她试着去报考,没想到真的被录用了,成为铁路客运乘务员,她有机会随火车来到北京,看到了紫禁城,看到了天安门,心里别提多高兴。

1960年秋,铁道部到张玉凤所在单位去选调专列人员,她幸运地入选,年仅16岁的她当上了中央首长专列的列车员,不久被调到毛主席的专列上当工作人员,1970年又被调到毛主席身边工作。后来毛主席的秘书徐业夫病故,经中央批准,她又兼任毛主席的机要秘书,直到1976年毛主席离开人世。

人的命运有时并不能全由自己掌控,张玉凤就是这样的人。这个来自边陲小城的普通女孩,做梦也没有想到,转瞬之间竟能一步登天,进到了“伟大领袖伟大统帅”的核心圈子里,而几年之后她又从巅峰跌到谷底。如此大上大下,大起大落,使她尝尽了人间的酸甜苦辣、世态炎凉。

张玉凤是一位很文静、很质朴的女性,她举止文雅,讲话轻声细语,待人诚恳,不张扬,不矫揉造作。她写的字跟她的人一样,清秀漂亮。她退休前在铁道部老干部局工作,是个处级干部。

有一个幸福的家庭

张玉凤的丈夫刘爱民是铁道部一位处长,1米80以上的个头,浓眉大眼,标准的男子汉,用现在年轻人的话说,长得很“酷”,两个女儿很有教养,像爸爸妈妈一样漂亮,那时老大读大学,老二读中学,一家四口,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和睦幸福。

张玉凤对她的婆婆非常好,贤惠孝顺,婆媳关系很融洽。谈起婆婆,张玉凤非常感慨,她说,她永远不会忘记婆婆对他们的恩情,她的两个孩子都是婆婆带大的。那时她工作繁忙,根本无暇照顾孩子,是老太太和她丈夫刘爱民付出了极大的辛苦。

张玉凤说,她不想出名,也不想逐利,只想过几年平静安稳的日子,特别不愿意被别人打扰,包括接受采访。由于我比她大几岁,也许她觉得我是个老同志,说话办事比较沉稳,又是中央新闻单位的,所以她认为我是可以信任和交往的朋友。

我为她和她们全家拍了不少照片,这些照片都留在我的手里。1993年冬的一天她打来电话,说她两个女儿都到美国上学去了,因为想家向她要家里的照片,她让我把她家的合影照片洗两张,并说洗好后她自己来取。没过几天,她真的跑来了,当时我正在总编辑办公室开会,她就在我的办公室等我,编辑部同志知道后,好几个人借故跑到我的办公室或编个瞎话,目的就是想看她一眼或与她搭讪几句。

由于张玉凤的特殊身份,她有很高的知名度,所以毛主席逝世后,涉及毛主席的一些活动她有时被邀请出席。有一天,我在北京天宁寺的毛家饭店碰上了她。那天是毛家饭店开业,主人请了许多宾客,除了张玉凤外,还有汪东兴、陈锡联、李讷和她的丈夫王景清、胡耀邦的儿子胡德平、扮演毛泽东青年时期的两位演员,以及敬一丹等中央电视台几位名嘴。有些人争着与张玉凤、李讷等照相,她们都很高兴地与之配合。
陪毛主席过最后一个春节

关于毛主席晚年的情况,我们谈得不是很多,只听她断断续续说过一些。她说,毛主席晚年的时候,全中国人民还不断地颂扬他老人家“神采奕奕”,祝福他“万寿无疆”。

实际上,这都是人民群众的良好愿望。毛主席不是神,而是一个上了年纪而又苍老多病的耄耋老人。他从1971年之后就疾病缠身,起初是气管炎、大叶性肺炎,终日咳嗽不止,晚上也不能平躺下,加上林彪的叛逃,对他精神打击极大,此间他曾经昏迷休克过,健康状况日益恶化,情绪也越来越暴躁。之后,又由于严重的白内障,双目几乎失明,不能走路,不能看文件,生活都不能自理,吃饭要一勺一勺地喂,吞咽很艰难。后来,一只眼睛做了手术,情况好了一些。

“当然,这些在当时都属于国家最高机密,不要说普通老百姓不知情,就是最上层也只有少数几个人知道。”张玉凤说。

在那最困难的日子里,张玉凤和护士长吴旭君等整天整夜守在主席身旁,不仅照料他的生活起居,打针用药,还要为他读报、读文件,从生活到工作事无巨细,工作量之大之艰辛,常人难以想象。因此,她十天半月都不能回家一次,1976年的春节除夕夜也是在老人家的病房里(也就是毛主席的书房)度过的。

张玉凤说,那时毛主席这里没有客人,也没有自己家的亲人,只有身边几个工作人员陪伴着他,度过了他生命的最后一个春节。入夜时隐隐约约听见远处的鞭炮声,毛主席就用低哑的声音对张玉凤说:“放点鞭炮吧,你们这些年轻人也该过过节。”于是几名工作人员在房外燃放了几挂鞭炮,毛主席听到噼噼啪啪的爆竹声,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

二十年来,我和张玉凤的联系时断时续,最近电话多了一些,互相聊了各自的退休生活及家庭情况,得知她已搬了新居,两个女儿都有了小孩,她和丈夫刘爱民正在享受天伦之乐。

因为我写了一篇关于她的稿子,想请她看看,尤其在事实上请她帮助把把关,张玉凤和丈夫刘爱民开车外出办事时,顺路来到我家坐了半个多小时。她对稿子没提出多少意见,只在个别地方做点小的更改,她还把两个女儿的名字划掉了,说孩子们不愿意登出她们的名字,我很理解。

我们已多年未见:互相感慨岁月催人老。不过,他们两口子除了头发白了一些,变化并不是太大,这就是我知道的张玉凤。 【注:作者退休前为新华社高级记者】
凤凰网资讯 > 历史 > 中国现代史 > 正文   2012年04月03日 08:49
来源:人民文摘 作者:段文华
http://news.ifeng.com/history/zh ... 03/13634268_0.shtml
核心提示:二十年来,我和张玉凤的联系时断时续,最近电话多了一些,互相聊了各自的退休生活及家庭情况,得知她已搬了新居,两个女儿都有了小孩,她和丈夫刘爱民正在享受天伦之乐。



本文摘自《人民文摘》2009年第8期,作者:段文华,原题为《张玉凤:退休后的平安生活》

提起张玉凤这个名字,我国50岁以上的人都不陌生,而且对她总有一种神秘感。她是毛泽东晚年的机要秘书,在毛主席身边工作多年,直到1976年毛主席逝世。

怎样走进中南海

张玉凤1944年出生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因为家庭困难,她只读完了小学六年级,那时她才14岁。为了生活,这个倔强的姑娘只身出去找工作,刚好铁路局招工,她试着去报考,没想到真的被录用了,成为铁路客运乘务员,她有机会随火车来到北京,看到了紫禁城,看到了天安门,心里别提多高兴。

1960年秋,铁道部到张玉凤所在单位去选调专列人员,她幸运地入选,年仅16岁的她当上了中央首长专列的列车员,不久被调到毛主席的专列上当工作人员,1970年又被调到毛主席身边工作。后来毛主席的秘书徐业夫病故,经中央批准,她又兼任毛主席的机要秘书,直到1976年毛主席离开人世。

人的命运有时并不能全由自己掌控,张玉凤就是这样的人。这个来自边陲小城的普通女孩,做梦也没有想到,转瞬之间竟能一步登天,进到了“伟大领袖伟大统帅”的核心圈子里,而几年之后她又从巅峰跌到谷底。如此大上大下,大起大落,使她尝尽了人间的酸甜苦辣、世态炎凉。

张玉凤是一位很文静、很质朴的女性,她举止文雅,讲话轻声细语,待人诚恳,不张扬,不矫揉造作。她写的字跟她的人一样,清秀漂亮。她退休前在铁道部老干部局工作,是个处级干部。

有一个幸福的家庭

张玉凤的丈夫刘爱民是铁道部一位处长,1米80以上的个头,浓眉大眼,标准的男子汉,用现在年轻人的话说,长得很“酷”,两个女儿很有教养,像爸爸妈妈一样漂亮,那时老大读大学,老二读中学,一家四口,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和睦幸福。

张玉凤对她的婆婆非常好,贤惠孝顺,婆媳关系很融洽。谈起婆婆,张玉凤非常感慨,她说,她永远不会忘记婆婆对他们的恩情,她的两个孩子都是婆婆带大的。那时她工作繁忙,根本无暇照顾孩子,是老太太和她丈夫刘爱民付出了极大的辛苦。

张玉凤说,她不想出名,也不想逐利,只想过几年平静安稳的日子,特别不愿意被别人打扰,包括接受采访。由于我比她大几岁,也许她觉得我是个老同志,说话办事比较沉稳,又是中央新闻单位的,所以她认为我是可以信任和交往的朋友。

我为她和她们全家拍了不少照片,这些照片都留在我的手里。1993年冬的一天她打来电话,说她两个女儿都到美国上学去了,因为想家向她要家里的照片,她让我把她家的合影照片洗两张,并说洗好后她自己来取。没过几天,她真的跑来了,当时我正在总编辑办公室开会,她就在我的办公室等我,编辑部同志知道后,好几个人借故跑到我的办公室或编个瞎话,目的就是想看她一眼或与她搭讪几句。

由于张玉凤的特殊身份,她有很高的知名度,所以毛主席逝世后,涉及毛主席的一些活动她有时被邀请出席。有一天,我在北京天宁寺的毛家饭店碰上了她。那天是毛家饭店开业,主人请了许多宾客,除了张玉凤外,还有汪东兴、陈锡联、李讷和她的丈夫王景清、胡耀邦的儿子胡德平、扮演毛泽东青年时期的两位演员,以及敬一丹等中央电视台几位名嘴。有些人争着与张玉凤、李讷等照相,她们都很高兴地与之配合。
陪毛主席过最后一个春节

关于毛主席晚年的情况,我们谈得不是很多,只听她断断续续说过一些。她说,毛主席晚年的时候,全中国人民还不断地颂扬他老人家“神采奕奕”,祝福他“万寿无疆”。

实际上,这都是人民群众的良好愿望。毛主席不是神,而是一个上了年纪而又苍老多病的耄耋老人。他从1971年之后就疾病缠身,起初是气管炎、大叶性肺炎,终日咳嗽不止,晚上也不能平躺下,加上林彪的叛逃,对他精神打击极大,此间他曾经昏迷休克过,健康状况日益恶化,情绪也越来越暴躁。之后,又由于严重的白内障,双目几乎失明,不能走路,不能看文件,生活都不能自理,吃饭要一勺一勺地喂,吞咽很艰难。后来,一只眼睛做了手术,情况好了一些。

“当然,这些在当时都属于国家最高机密,不要说普通老百姓不知情,就是最上层也只有少数几个人知道。”张玉凤说。

在那最困难的日子里,张玉凤和护士长吴旭君等整天整夜守在主席身旁,不仅照料他的生活起居,打针用药,还要为他读报、读文件,从生活到工作事无巨细,工作量之大之艰辛,常人难以想象。因此,她十天半月都不能回家一次,1976年的春节除夕夜也是在老人家的病房里(也就是毛主席的书房)度过的。

张玉凤说,那时毛主席这里没有客人,也没有自己家的亲人,只有身边几个工作人员陪伴着他,度过了他生命的最后一个春节。入夜时隐隐约约听见远处的鞭炮声,毛主席就用低哑的声音对张玉凤说:“放点鞭炮吧,你们这些年轻人也该过过节。”于是几名工作人员在房外燃放了几挂鞭炮,毛主席听到噼噼啪啪的爆竹声,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

二十年来,我和张玉凤的联系时断时续,最近电话多了一些,互相聊了各自的退休生活及家庭情况,得知她已搬了新居,两个女儿都有了小孩,她和丈夫刘爱民正在享受天伦之乐。

因为我写了一篇关于她的稿子,想请她看看,尤其在事实上请她帮助把把关,张玉凤和丈夫刘爱民开车外出办事时,顺路来到我家坐了半个多小时。她对稿子没提出多少意见,只在个别地方做点小的更改,她还把两个女儿的名字划掉了,说孩子们不愿意登出她们的名字,我很理解。

我们已多年未见:互相感慨岁月催人老。不过,他们两口子除了头发白了一些,变化并不是太大,这就是我知道的张玉凤。 【注:作者退休前为新华社高级记者】
这算是证实著名的鞭炮事件么
http://culture.china.com/zh_cn/h ... 80407/14769084.html
高文谦先生的《晚年周恩来》问世一年了。一年间,这本书被炒得沸沸扬扬。我出于猎奇,买了一本,边看边检阅史料,越看破绽越多,读罢忍不住提笔写这篇文章。篇幅所限,只能择其若干,略加考辨,读者可以窥见一斑。
   
    “鞭炮事件”与毛周关系《晚年周恩来》在引子里讲了一个故事。故事发生在周恩来去世后三周的除夕之夜,毛泽东在中南海寓所让人放了一大阵鞭炮,据说鞭炮屑就拉了整整一卡车。于是,“毛泽东在周恩来死后放鞭炮”的传闻不胫而走。书中称这个故事为“鞭炮事件”,并以此作为剖析毛泽东与周恩来关系的切入点。
   
    书中把“鞭炮事件”称作“传闻”,但从上下文看,它对这个传闻的真实性是深信不疑的,而且作为毛周关系的典型案例。
   
    毛泽东放鞭炮时有谁在场呢?书中没有交代。书中曾经多处引用过张玉凤的一篇文章,题为《毛泽东、周恩来晚年二三事》(见该书第602及603页)。张玉凤是当事人,她的回忆当是可靠的。于是,笔者在大陆出版的《炎黄春秋》1989年第一期上,翻检到了张玉凤的这篇回忆。她果然在现场,还详细忆述了全过程。摘录如下:
   
    毛主席这里没有客人,也没有自己家的亲人,只有身边几个工作人员陪伴著他,度过他生命的最后一个春节。
   
    他在这天,依然像往常一样在病榻上侧卧着吃了几口他历来喜欢吃的武昌鱼和一点米饭。这就是伟大领袖的最后一次年饭。
   
    饭后,我们把他搀扶下床,送到客厅。他坐下后头靠在沙发上休息,静静地坐在那里。入夜时隐隐约约听见远处的鞭炮声,他看看眼前日夜陪伴他的几个工作人员。远处的鞭炮声,使他想起了往年燃放鞭炮的情景。他用低哑的声音对我说:“放点炮竹吧,你们这些年轻人也该过过节。”就这样,我通知了正在值班的其他几名工作人员。他们准备好了几挂鞭炮在房外燃放了一会儿。此刻的毛主席听着这爆竹声,在他那瘦弱、松弛的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我们心里都明白,主席的这一丝笑容,是在宽慰我们这些陪伴他的工作人员。
   
    读至此处,我恍然大悟,所谓“鞭炮事件”不过如此,和周恩来去世毫无关系。
   
    顺便多说两句。其一,书中说,按照规定,中南海禁地绝对不准燃放鞭炮。而据张玉凤所谈,毛泽东往年也放鞭炮。这两种说法,我更相信后者。过年放鞭炮是人之常情,毛泽东不单是血肉之躯,还是不受规约之人。何况张玉凤的文章发表在十多年前的1989年,应当更客观些,更无功利心。其二,书中说,按照中国的习俗,只有办喜事才放鞭炮,若要办丧事时放鞭炮是对死者的大不敬。其实,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红白喜事之说,遇到丧事,敲敲打打放鞭炮,也是常有之事,表示一种趋利避害的祝愿,和“大不敬”风马牛不相及。
   
    故事毕竟是故事。“鞭炮事件”既然靠不住,以下的种种议论可靠性又究竟如何呢?读者一看自明。
supercommander 发表于 2012-4-4 10:02
http://culture.china.com/zh_cn/history/files/11022841/20080407/14769084.html
高文谦先生的《晚年周恩 ...
确实可笑,家里老人过世都不影响大年三十放炮,何况毛周
要大炮不要黄油 发表于 2012-4-4 13:01
确实可笑,家里老人过世都不影响大年三十放炮,何况毛周
所谓欲加之罪 何患无辞
有些人心里肮脏 就总会把所有的东西都弄上肮脏的色彩
作为毛的个人用品之一,她的结局还算不错。
生活秘书
年轻的时候长的漂亮了啦
向毛主席战斗过的地方致敬!
一个猪腰子脸农村女孩...皇帝家吃油条,吃一根扔一根吗?

智商没下限...
zhzq1 发表于 2012-4-5 08:11
一个猪腰子脸农村女孩...皇帝家吃油条,吃一根扔一根吗?

智商没下限...
乃还年轻。理想是美好的
zhzq1 发表于 2012-4-5 08:11
一个猪腰子脸农村女孩...皇帝家吃油条,吃一根扔一根吗?

智商没下限...
你的自我评价很准确
毛头 发表于 2012-4-8 14:02
你的自我评价很准确
你别对号入座好吧...:D
黑龙江1 发表于 2012-4-8 13:00
乃还年轻。理想是美好的
皇帝选妃,不是民间大选秀女吗?;P

nmd 发表于 2012-4-4 13:59
作为毛的个人用品之一,她的结局还算不错。
张是厚道人,比江好太多了,结局好是天朝人民喜闻乐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