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战乱——刚果(金)危机中的中国维和部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3/29 14:58:53
  参考消息特刊:直面战乱——刚果(金)危机中的中国维和部队 (记者 王晓郡)
<P>  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对中国军人来说,

  1. &lt;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 src="http://ad2.qianlong.com/cgi-bin/script?acc=17CDEF2757&amp;spc=171&amp;width=300&amp;height=300" type=text/javascript&gt;

  2. &lt;script&gt;
复制代码

不啻珍贵的人生体验,同时也是严酷的意志考验,尤其是热爱和平、思念家人的他们在远离祖国万里之外的非洲直面凶恶的战神。从5月28日开始,驻刚果(金)的中国维和部队经历了惊心动魄的一星期。
工兵分队:与战争零距离接触
<P>  5月26日,刚果(金)政府军与少数民族图西人武装在东部边境地区南基伍省省会布卡武爆发冲突。29日,大批图西人武装从北基伍省向布卡武增援,政府军急忙从布卡武市区向北面的战略要地卡乌姆机场运动,准备迎击。
<P>  被亲切地称为“中国半岛”的中国维和工兵分队的大本营,正好位于布卡武市区至卡乌姆机场的半道上。这里三面环绕基伍湖,一面对着延绵的山丘,一条十多米宽、沥青面破损严重的公路从右边一个山口顺坡而来,紧贴着大本营的铁丝网,从左边一个山口蜿蜒而去,因而是交战双方的必经之路。5月28日,大批政府军来到“中国半岛”左边的山口布防,随后,图西人武装来到右边的山口形成对峙,这里成为主战场之一。维和工兵分队与战争零距离接触。
<P>  政委陈强回忆说,5月29日晚的情况最危险,一晚上发生了4次激战。最近的一次距离我们只有大概300米远,我们可以非常清楚地看见枪炮的火光,枪弹“嗖嗖”地从我们营区上空飞过,打在我们的汽车上、集装箱上乱响,还有枪弹打到我们的伙房,幸亏没伤着人。
<P>  接下来的几天里,维和工兵分队严格执行人、枪、弹、防弹衣和头盔“五位一体”,即便是晚上睡觉也是如此。陈政委说,那几天他基本没有睡过一个囫囵觉。队长郑延钦也说,他脑子里一直在考虑两个问题,一是维和工兵分队如何自卫、生存,不要被流弹误伤,二是如何防止当地平民拥入营区引发冲突。
<P>  为应对不测,维和工兵分队在营区前沿建了两个碉堡观察哨,挖了四个“猫耳洞”,一个“猫耳洞”可以容纳一个班的兵力,还在营区后侧巧妙地用两个废弃的卡车车斗翻过来扣在挖成的掩体上形成一个比较坚固的大“藏兵洞”。这些野战工事的冠名别有情趣:两个碉堡分别叫1203和1216,意思是2003年的12月3日和16日,这是维和工兵分队分两批离开祖国、踏上征程的日子;四个“猫耳洞”分别叫“藏龙”“卧虎”“泰山”“黄山”;大“藏兵洞”叫0175,取自维和工兵分队的总人数。
<P>  6月2日凌晨2点,交战双方选择了中立区———维和工兵分队的营区———作为最后谈判地点。不到一小时,谈判结束,图西人武装在维和工兵分队警惕的目光下从门前的公路上向布卡武市区蜂拥而去。“中国半岛”终于重获安宁。
<P>  硝烟散去,维和工兵分队的食品补给车在往返卡乌姆机场的道路上,车轮被遍地的弹壳扎破了,当时战斗的激烈程度可见一斑。
医疗分队:危情更显军人本色
<P>  维和工兵分队刚刚送走战神,部署在金杜的维和医疗分队又经受了大骚乱的洗礼。政府军失守布卡武的翌日,刚果(金)主要城市发生了针对联合国维和部队的示威活动,随后演变成打砸抢,仅在首都金沙萨就有20多辆联合国汽车被烧毁,联合国驻刚果(金)特派团总部和后勤基地都遭到猛烈冲击。
<P>  6月4日凌晨1点左右,维和医疗分队开设在金杜机场附近的二级战地医院沉浸在一片夜雾中,29辆各式UN车,其中包括装甲车,匆匆运来75名联合国特派团驻金杜地区的文职和军职人员。由于白天遭遇“砖石雨”,他们神色紧张,已成惊弓之鸟,连夜从金杜城里逃往维和部队的各个分队,即便是书生一群的战地医院也能给这些人一点安全感。最后,有9位女士和3位男士被安置在病房或医护人员办公室里,其他人被转移到别的分队。
<P>  面对骤变的形势,维和医疗分队立即采取行动:护士值班室等窗口向外的房间内侧码起沙袋,平日大家欢声笑语的排球场上垒起掩体,仅有的5支95式自动步枪和5支手枪也“武装”到人。队长闫敬军说,那几天没睡几个好觉,血压也上升了,有一天凌晨2点到5点,与国内首长接连打了4个电话汇报情况,最后才反应过来北京和金杜还有6个小时的时差。
<P>  闫队长目睹过惨遭蹂躏的刚果(金)女性,他最担心的是医疗分队11名女医护人员的安全。他说:“如果他们要动我们的人,我就跟他们拚了。”
<P>  护士长徐凤说,面对严峻的形势,所有女医护人员想得都很多,她们特别想到的是孩子,有的还准备了“遗书”。即便如此,大家在工作中依然忘我。她感叹道,由于不清楚局势会如何发展,等待是最痛苦的折磨。
<P>  护士龙小红说,按照要求,她已经把应急背囊准备好,里面装了罐头、水、压缩饼干,还有防毒面具、急救包、驱蚊剂、手电筒、身份卡和维和标志也随身携带。心灵手巧的医生房颖还为大家绣了红十字袖标。一旦全副武装起来,一个人的应急背囊基本负重达到约20公斤,防弹背心5公斤,作战靴2.5公斤。收拾完毕,有人笑劝龙小红还应该背上和她最亲的那4只会说中国话、法国话、刚果话还有莫名其妙话的鹦鹉“儿子”。面对危险,维和医疗分队的队员们仍然乐观、幽默。
<P>  麻醉师张毅男概括了这一段令人难忘的日子:“维和,本身就有危险。军人,不经历战争那还叫军人吗?”</P>参考消息特刊:直面战乱——刚果(金)危机中的中国维和部队 (记者 王晓郡)
<P>  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对中国军人来说,

  1. &lt;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 src="http://ad2.qianlong.com/cgi-bin/script?acc=17CDEF2757&amp;spc=171&amp;width=300&amp;height=300" type=text/javascript&gt;

  2. &lt;script&gt;
复制代码
不啻珍贵的人生体验,同时也是严酷的意志考验,尤其是热爱和平、思念家人的他们在远离祖国万里之外的非洲直面凶恶的战神。从5月28日开始,驻刚果(金)的中国维和部队经历了惊心动魄的一星期。
工兵分队:与战争零距离接触
<P>  5月26日,刚果(金)政府军与少数民族图西人武装在东部边境地区南基伍省省会布卡武爆发冲突。29日,大批图西人武装从北基伍省向布卡武增援,政府军急忙从布卡武市区向北面的战略要地卡乌姆机场运动,准备迎击。
<P>  被亲切地称为“中国半岛”的中国维和工兵分队的大本营,正好位于布卡武市区至卡乌姆机场的半道上。这里三面环绕基伍湖,一面对着延绵的山丘,一条十多米宽、沥青面破损严重的公路从右边一个山口顺坡而来,紧贴着大本营的铁丝网,从左边一个山口蜿蜒而去,因而是交战双方的必经之路。5月28日,大批政府军来到“中国半岛”左边的山口布防,随后,图西人武装来到右边的山口形成对峙,这里成为主战场之一。维和工兵分队与战争零距离接触。
<P>  政委陈强回忆说,5月29日晚的情况最危险,一晚上发生了4次激战。最近的一次距离我们只有大概300米远,我们可以非常清楚地看见枪炮的火光,枪弹“嗖嗖”地从我们营区上空飞过,打在我们的汽车上、集装箱上乱响,还有枪弹打到我们的伙房,幸亏没伤着人。
<P>  接下来的几天里,维和工兵分队严格执行人、枪、弹、防弹衣和头盔“五位一体”,即便是晚上睡觉也是如此。陈政委说,那几天他基本没有睡过一个囫囵觉。队长郑延钦也说,他脑子里一直在考虑两个问题,一是维和工兵分队如何自卫、生存,不要被流弹误伤,二是如何防止当地平民拥入营区引发冲突。
<P>  为应对不测,维和工兵分队在营区前沿建了两个碉堡观察哨,挖了四个“猫耳洞”,一个“猫耳洞”可以容纳一个班的兵力,还在营区后侧巧妙地用两个废弃的卡车车斗翻过来扣在挖成的掩体上形成一个比较坚固的大“藏兵洞”。这些野战工事的冠名别有情趣:两个碉堡分别叫1203和1216,意思是2003年的12月3日和16日,这是维和工兵分队分两批离开祖国、踏上征程的日子;四个“猫耳洞”分别叫“藏龙”“卧虎”“泰山”“黄山”;大“藏兵洞”叫0175,取自维和工兵分队的总人数。
<P>  6月2日凌晨2点,交战双方选择了中立区———维和工兵分队的营区———作为最后谈判地点。不到一小时,谈判结束,图西人武装在维和工兵分队警惕的目光下从门前的公路上向布卡武市区蜂拥而去。“中国半岛”终于重获安宁。
<P>  硝烟散去,维和工兵分队的食品补给车在往返卡乌姆机场的道路上,车轮被遍地的弹壳扎破了,当时战斗的激烈程度可见一斑。
医疗分队:危情更显军人本色
<P>  维和工兵分队刚刚送走战神,部署在金杜的维和医疗分队又经受了大骚乱的洗礼。政府军失守布卡武的翌日,刚果(金)主要城市发生了针对联合国维和部队的示威活动,随后演变成打砸抢,仅在首都金沙萨就有20多辆联合国汽车被烧毁,联合国驻刚果(金)特派团总部和后勤基地都遭到猛烈冲击。
<P>  6月4日凌晨1点左右,维和医疗分队开设在金杜机场附近的二级战地医院沉浸在一片夜雾中,29辆各式UN车,其中包括装甲车,匆匆运来75名联合国特派团驻金杜地区的文职和军职人员。由于白天遭遇“砖石雨”,他们神色紧张,已成惊弓之鸟,连夜从金杜城里逃往维和部队的各个分队,即便是书生一群的战地医院也能给这些人一点安全感。最后,有9位女士和3位男士被安置在病房或医护人员办公室里,其他人被转移到别的分队。
<P>  面对骤变的形势,维和医疗分队立即采取行动:护士值班室等窗口向外的房间内侧码起沙袋,平日大家欢声笑语的排球场上垒起掩体,仅有的5支95式自动步枪和5支手枪也“武装”到人。队长闫敬军说,那几天没睡几个好觉,血压也上升了,有一天凌晨2点到5点,与国内首长接连打了4个电话汇报情况,最后才反应过来北京和金杜还有6个小时的时差。
<P>  闫队长目睹过惨遭蹂躏的刚果(金)女性,他最担心的是医疗分队11名女医护人员的安全。他说:“如果他们要动我们的人,我就跟他们拚了。”
<P>  护士长徐凤说,面对严峻的形势,所有女医护人员想得都很多,她们特别想到的是孩子,有的还准备了“遗书”。即便如此,大家在工作中依然忘我。她感叹道,由于不清楚局势会如何发展,等待是最痛苦的折磨。
<P>  护士龙小红说,按照要求,她已经把应急背囊准备好,里面装了罐头、水、压缩饼干,还有防毒面具、急救包、驱蚊剂、手电筒、身份卡和维和标志也随身携带。心灵手巧的医生房颖还为大家绣了红十字袖标。一旦全副武装起来,一个人的应急背囊基本负重达到约20公斤,防弹背心5公斤,作战靴2.5公斤。收拾完毕,有人笑劝龙小红还应该背上和她最亲的那4只会说中国话、法国话、刚果话还有莫名其妙话的鹦鹉“儿子”。面对危险,维和医疗分队的队员们仍然乐观、幽默。
<P>  麻醉师张毅男概括了这一段令人难忘的日子:“维和,本身就有危险。军人,不经历战争那还叫军人吗?”</P>